社区 > 桂林> 【桂北殿堂级穿越线 探秘全州“小黄山”】穿越桂林全州子花山风景线

【桂北殿堂级穿越线 探秘全州“小黄山”】穿越桂林全州子花山风景线
相关轨迹:2023-06-11 08:17 徒步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二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梭罗曾说过“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一个人,在路上,一颗心,在途中,心随景动,路在脚下,从起点到终点,有时快乐,或许孤独,只要梦在远方,只需沿着生命的足迹勇敢前行。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人生就圆满了。
的确,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人生很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种可能,就得带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一起上路,让它们时刻保持在同一频率上,简单而真实的相互依靠。我热爱生活,用心去倾听自然的一切美好,我喜欢旅行,徒步行走在朴实的路上,观看那些我所能看到的,这时的我与自由同行。
当你见过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因为它抚平了心底的不安;当尝到了极品的美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它填补了空虚。在无垠的海边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在潮湿的风中感受到了平稳的呼吸,多好听啊,一遍一遍的……突然感知自己还活着,并且如此真实的活着,这,就是户外旅行的意义。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帧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的难忘。有时静下来也问过内心,原来自己孤独得只剩下那一小撮梦想为伴,还有那故作矜持的诗和远方,也每每总在高山之巅迷失自我,总在梦寐里上演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人生错觉。恰如北岛散文《波兰来客》的一段话,让我似曾相识:“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奇险俊秀的桂林山水,处处皆胜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有人说,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倒映水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鸣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欲滴。
总有这么一群人,每到周末时分,就会三五成群穿行户外,高山草甸,奇峰峡谷,蓝天白云,乐此不疲。这不,这周周末户外情缘又策划前往有桂林“武功山”之称的全州子花山穿越环线,而这里被户外驴友又称之为“小黄山”,大致的出行路线:桂林→灵川→兴安→全州→才湾镇→314乡道→白石村→七星村→永佳洞村→南洞村→黑桃坪→茶坪酒店→天湖岔路口→直行第一个左转路口→温泉酒店(未营业)→子花山牧场(入口处)→大源里峡谷上游→子花山山脊→女贞石→迎客松→剑子石→碎心石→阳元石→公母石→子花山主峰→五星营地→桂北大峡谷→子花山牧场。
全州子花山(子发山)又称丹阳山,位于全州天湖桂北大峡谷(黄金大峡谷)与大源里峡谷之间的越城岭山脉,其主峰海拨约为1850米,地质构造以花岗核杂岩构造与峰崖地貌为主,主峰地势险要,奇石密布,风景秀丽,被称之“天然的奇石博物馆”。这里的奇石多在子发山的山顶,其中最有名气且颇为神奇的是求子石(阳元石)和女贞石(阴元石)。这些神奇的石头被人们赋予了发子发孙的美好愿望,此山就叫做子发山,也是天湖风电项目唯一未染指的高山。
子花山也被戏称“小黄山”,它怪石嶙峋、奇石穿空,因为偏远险要,极少有驴友到达并记录它的靓丽风景。“小黄山”青山绿水相依,这里有黄山上才有的奇松:迎客松,每一棵松树都有独特的形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千姿百态,各显神奇。如果说天湖是玉帝遗留在越城岭的瑰丽天池,那么子花山则是玉帝遗落在越城岭的景秀花园,才会形成天湖景区无与伦比的秀丽风景!其实,子花山上万亩的草甸,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绝美风景,这里有苍苍青松,怪异奇石,悠悠绿草,缭绕云海,时而蓝天白云,时而云雾蒙蒙,时而风轻云淡,时而星光璀璨,被喻为南方原生态的云中草原。一首打油诗,便知真晓:
高山草甸白云近,
峡谷有松悬崖边,
山巅天路云可触,
碧草深处更传仙。




早上8点10分,报名成功的群友准时到达约定地点:芳华路大樟树(垃圾中转站)集合,这次出行30人,坐上小巴车,从桂林城出发,走高速,在全州才湾下高速,直奔天湖方向。
天气不错,天高云淡,骄阳似火,还只是早晨时分,阳光就已经展示了它的“热情似火”,好在大伙都做好防晒措施。一路的谈笑风生,足以看得出大伙出游的心情,简直是激情澎湃。
随着小巴车缓缓进入天湖景区范围,一路的高山风光,让人叫绝,一些薄雾缠绕山涧,微风吹拂,**绿的山峰,层峦叠嶂,仿佛在穿越一个风景旖旎的童话世界。盘山公路环绕山间、紧贴悬崖,直上云霄,从车窗伸出头去,感觉像在云端飞翔。
时间似乎也在飞逝,看着被甩在身后的盘山公路,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错觉。一路经过茶坪酒店、天湖岔路口、废弃温泉,终于在上午11点钟,到达子花山下的养殖场入口,也就是徒步起点,刚好有清凉见底的小溪水流经,水里的小蝌蚪还在顽皮的跳跃着,丝毫不顾及我们这些外来人的“感受”。大伙下车,整装待发,一场浩浩荡荡的环线穿越即将拉开序幕。




不到一刻钟,群友们背好行装,开始顺着勇哥指引的轨迹跨过峡谷小溪径直登山,看着一个个在蓝天白云下的身影,山太陡,每一步都有些吃力,但是“身经百战”的群友们毫不示弱,一个个鱼贯似的往上窜,只见山脊线上展现出一条长长的人潮线,像是一条在蠕动的长龙,直逼小山峰。
正值春夏交替,山脉早已绿草茵茵,低矮的草甸装点整个山脊,就像是一条绿色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山脊上,连接和妆点这里的一切。远处的悬崖耸立在大源里峡谷的一边,非常特别,在草甸中尤为突出,就像是逢人便展示它的雄姿与挺拔。






此情此景,我习惯性拿出无人机抓拍起来,当无人机飞上高空后,镜头里看到一条蠕动的人潮线,在慢慢移动,我不时变换角度,绕飞,只想把最精彩的一幕一网打尽。抓拍了人潮,我有赶忙航拍悬崖,无人机一个低飞,把悬崖的险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查询资料得知,这个悬崖岩石有一个很特别称呼,叫女贞石。原来这个称呼还有一种说法:女贞石是一个阴元石,民间俗称为“母亲石”、“生命之源”“生命之门”,又称“处女渊”、“少阴石”、“玉女贞石”。伫立观景,面对天工开物的求子石和女贞石,其惟妙惟俏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前者有阳刚之气,后者有阴柔之美。






为了节约时间,继续走陡峭的山脊线,看着群友们模糊的背影,我已被远远地落在身后,赶紧收好无人机,加快进度追赶。此时的蓝天,白云飘飞,太阳早已没过头顶,骄阳把手臂晒得火辣辣的。远处的风车一直在徐徐转动,与子花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是自然与时尚的写真。
顺着大伙踩过的痕迹,我一边抓拍,一边又继续登山,先前整齐的人潮,早已“四分五裂”,三五成群,各为一线,人影隐匿在高高的草甸里,放眼望去,就像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难怪有户外大神们称之为桂林的“武功山”,微风吹过,呈现出大草原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




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一群伙伴停留在山腰处,不时用手机抓拍着什么。我好奇地赶上去一看,原来悬崖边生长着像极了黄山“迎客松”的冷杉松。只见挺拔的松树,扎根岩石缝里,看树龄也应该是百年以上的古树,树叶层次分明,枝条造型各异,独特的形态,郁郁葱葱,千姿百态,各显神奇。悬崖与松树相互点缀,意境幽美,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据说,这是子花山的三绝之一。
其实,子花山的松树与高山草甸海拔之高,面积之广在桂北名山中都是绝无仅有。上万亩的草甸绵绵于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之巅,穿云入雾,春夏绿油油,秋季金灿灿,冬天白皑皑,游人无需远赴边陲,便可领略北国风光,真可谓“天上草原、人间仙境、北国风光、绿色家园”,被称为“奇松伴草甸,桂北仅一绝”。



也许是大伙都走累了,或有些饥肠辘辘,三五个,席地而坐,吃起午餐来。我查看时间,原来已是下午1点多钟,也只好停下来,架好延时摄影,一边吃起早上准备的糯米饭来。大伙边吃边逗乐子,尽管走得有些疲惫,但是快乐无边的氛围,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许这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远千里来到高山之巅的野趣吧。
没多久,动作快的群友,早已吃完,在附近山头的奇石上上蹿下跳,摆拍起来,变换着造型,呈现出一幅蓝天白云下的剪影,画面让人耳目一新,直呼绝美。时间过得真快,半个小时消失得无影无踪,由于行程才走到三分之一,我们只好收拾好行装,抓紧时间,继续赶路。




走在这样的高山草甸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只有高山峡谷的风浪和溪水声,还有丛林里的鸟鸣声,以及伙伴们赶路的脚步声,这里的一切声响,构成大山里的交响乐,这样的声响会上瘾,会陶醉,会亲近它,会爱上它!
也许有人说,这无尽的大草原,一直漫无目的的走着,会不会乏味。这是没有身临其境才有这样的发问,人来源大自然,就会很亲近大自然,就像亲近自己的母亲一般,喜欢母亲的味道,母亲的怀抱,以及母亲的一切!每当你融入大自然,这里的一切,你都会着迷,会去抚摸,会对它呓语,会期待它的拥抱。
我们继续走着,来到一个垭口,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肥美的草甸,悬崖边是数不清的迎客松和怪异的巨岩,草甸上是正在吃草的牛羊,还有独树一帜的松树,人群走在其中,树与人的影子,勾勒出惊艳的线条,仿佛这就是绝美的融合。其实,走到这一片山脉,也是悬崖丛林较多,奇石布满峡谷,郁郁葱葱的古树与松树,构成了山脉和峡谷的独特风景,是非常难得的秀美风景线。





当我走到垭口的边缘时,看到峡谷底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耸立在峡谷如削的一边,就像是护佑山脉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其实,这就是位于大源里峡谷面的剑子石(箭头石)。据全州文史爱好者蒋咸喜老师介绍过:箭头石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座花岗峰林。它屹立于桂北地区全州县天湖景区大西江镇大源里大峡谷。原名“剑子石”,因其山峰犹如一把剌入苍穹的利剑而名。相传,现名箭头石系因美国飞虎队曾在此击落日军飞机而改。当年侵华日军为获取军费和削弱中国民众的反抗能力,对我国实行“**战略”。1945年农历五月初,一架日军飞机满载大烟飞经全州县境,被飞虎队跟踪盯梢。当飞越“剑子石”上空时,勇猛的飞虎队员所驾战机如离弦的“箭头”划破长空,将**击落于歌渡源内的烂竹坪。为纪念飞虎队援华抗日,当地人就将“剑子石”改名为“箭头石”。也有因当时雾大,日军飞机误闯“剑子石”而坠落于烂竹坪,“剑子石”因此而改名为“箭头石”之说,……。






此时的牛群已慢慢与我们走到一起,但并不惧怕,只是专心吃草,也许它们早已习惯山外来客的打扰吧。几个胆大的群友竟然和牛群合起影来,我也趁机抓拍。而不远处的山梁上,另一部分群友们也正在与松树合影,独树一帜的松树生长在草甸里,悬崖边,让爱拍照的群友爱不释手。
而另一端垭口的地方,有一块巨石,酷似肥头大耳的猪宝宝,耷拉着耳朵,圆嘟嘟的脸,大大的鼻子,细咪咪的大眼睛,就像是刚从草堆里钻出来似的,那模样,憨态可掬,让人无不称奇。也有不怕危险的群友坐在悬崖的巨石上拍照,抬头眺望着天际,仿佛在与云朵对话,诉说人生的心语。







就这样拍拍走走,时间已是下午3点半多,不过距离登顶也就是30分钟的路程,其实,目之所及,已遥遥可望。作最后冲刺,群友们奋勇冲顶,看着这些不知疲倦的身影,有时候在想,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么痴情于大山,就像是永不言累的勇士,日复一日的奔忙于山野之间。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毫不犹豫的拿出无人机,边飞边构图,不时变换角度,生怕错过美好瞬间。当无人机从即将登顶的人群头顶飞过,直达子花山的山顶时,镜头里的画面,几大元素同时出现,让人惊叹。为了节约时间,我抓拍完,赶快登顶冲刺。
终于在下午4点多钟,登顶成功,当站在高山之巅:子花山山顶时,那一览众山小的场景,让人震撼,所有一切,皆于足下!难怪唐代诗人杜甫登顶泰山时写下《望岳》,那荡气回肠的豪迈诗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想象古人,不仅博学多才,还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是我们现代人必须学习和传承的精神食粮。那对于我们现在高山之巅的穿越也好,溯溪峡谷溪流也罢,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弘扬,更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一群人,一种现象,一种文化,量化成质变,形成一种潮流和沉淀,最终让中华大地的流光溢彩!
其实,子花山还与全州“舜皇爬爬大墓”有关的说法,据公众号(探秘八桂)一文中:全州九疑山“舜皇爬爬大墓”探秘,该原文有这样的表述:
全州的西北山岭有一条绵长的山脉叫九疑山,它从大西江镇发端,一直沿东南向延伸到龙水、才湾、绍水、咸水等五镇境内。九疑山其名是因其发端地大西江镇境内有一座由九条山脊共一山顶的大山,是为“九龙归位”地相而名,是为九疑之首,这个九疑之首在民间又叫天子岭,俗称九龙山、九条脊。
天子岭其名,民间相传在九疑山发端地天子岭之后的绵长山脉之中,在一个与西延(今资源县,西延旧时属于全州)交界的地方有“舜皇爬爬大墓”。因为舜帝是天子,此山中相传有“舜皇爬爬大墓”,因此在全州和资源二县民间又叫此山为天子岭。笔者小时候也曾听老人谈过“舜皇爬爬大墓”的事,但具体在哪里,一直是一个谜。
前不久,在桂林市工作的一位全州籍的越野摩托车爱好者易建明跟我说起:前年的冬天,他上天湖,在全州九疑山发端地“九龙归位”的天子岭之后的子花山下遇到一位放羊老人,这位放羊老人跟他谈起了在那里有“舜皇爬爬大墓”的事,引起了他的兴趣。
因为易建明的爹爹在生前就跟他讲过“九龙归位”的天子岭后面有“舜皇爬爬大墓”的事。他的爹爹是当地有名的草药医生,最拿手的是帮患者取鸟砂。以前民间天气大旱时,村与村之间有为争水灌溉农田而引发纠纷,甚至动鸟枪炮火伤人的事。他爹爹的一副草药敷上去,就可以把伤者身上的鸟砂扯出来。他爹爹说过曾沿山谷就到“舜皇爬爬大墓”一带扯过草药。
在五、六年前,易建明在这大山里和朋友建电站,又听说到了这座神秘大墓的事。易建明说:当时他们住在才湾镇南洞村的村子里,他听南洞村八、九十岁的老人讲在大西江的大源里和小源里之间的子花山下,古时候曾住过不少人,后来那些人消失了,那些地方留下了很多古人的生活痕迹,那里还有一座神秘的大墓,……。所以说,整个全州天湖,乃至整个越城岭,都是一种桂北文化的沉淀和象征!




此时的群友们,早已在各个奇石上拍得不亦乐乎,首选的是阳元石的一柱擎天,配上群友的剪影,非常形象,背景是漫天云集,丝丝缕缕,星星点点的人影,站立石顶,映衬出蓝天白云不可多得的曼妙,这不正是户外人追逐的诗和远方吗?我想,答案早已深藏心中,众人皆是曲中人罢了!
阳元石的背后就是公母石,两块裂开的石头,一块大一点,带有弧型,另一块稍短,相偎相依,取长补短,就如一公一母,相互成型,宛如天地轮回,水**融,
故而,子花山除了有灵验的求子石(阳元石)和女贞石(阴元石)以外,就是这形似夫妻举案齐眉的公母石,这二块石头迎面而立,相敬如宾,民间又赋予其男女爱情的诗情画意,便称之为夫妻石,又将此山美名为爱情山。








胆大好动的群友竟然跑到悬崖边的巨石上打卡,惊呆众人,我们也只好加快抓拍,也许,站在巨石顶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所有的压抑都被释放出来。其实,除了山顶的奇石,站在山顶眺望也是一种享受和洗礼,远眺前方的山脉和风景,感觉人真的很渺小,沧海一粟,却又不屈不挠。也许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似有相近,却又不同,人生就是不断折腾,不断行进,循序渐渐,生生相惜。
大伙似乎玩得有些疲倦,也有些审美疲劳,开始计划返程,时间已经不早,下午5点钟。最后一大队人马,在子花山顶拍集体照,算作集体打卡留影。





拍完照,群友们神速下撤,原计划走原路返回,后来勇哥找到更好的路线:从五星营地返程,到桂北大峡谷,直达子花山牧场,这样比原定时间减少近1个小时。
后来证明,走营地的路线是正确的,几乎没有太多起起伏伏的山丘要爬,只是在山脊和类似沼泽的营地里经过,顺着营地溪流,走到牛羊踩出来的“高速公路”,几乎不费多少体力,直达牧场大道。
不过这一路的风景非常不错,特别是桂北大峡谷的高山风貌,有原始的竹林、草地、千里光、落新妇,各种林木和野花,应有尽有。
而沼泽地的溪流沿桂北峡谷往大西江**坳方向流进,汇聚后沿正前方的小源里峡谷而下,再汇合大源里形成大西江渡源江,再注入炎井河。











最后,大伙顺着子花山牧场的大道,一路直奔停车位置。急行军约40几分钟,终于看到小巴车的影子,时间已是傍晚近7点钟,稍作整理,换好衣服,人员到齐,便返程桂林,本次穿越环线圆满收官。
出行攻略:导航全州才湾天湖景区,在天湖岔路口左拐,直走右边第一个路口,下坡走峡谷,经过一处尚未开业的温泉酒店,一直到牧场铁栅栏处(小溪路口)停车,开始徒步登山即可,全程来回10公里左右。路况不好,建议四驱SUV越野车出行,户外有风险,务必注意安全。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行为天下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