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走户外的人儿都知道,走进山间,尤其是长线的徒步露营,吃得饱睡得好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想睡得好,除了帐篷以外,睡袋也是特别重要。
睡袋的作用是用来保持热量尽量少的散失,如果睡不好,影响的不仅是体力的恢复,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心情,引发一连串儿的安全问题。
每年国庆的新疆,都是一场霸王级的寒潮,九十月份来新疆徒步的人儿纷纷在山里被“冻哭”。在这样寒冷的日子,晚上睡觉都成了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户外的冰天雪地里,一个温暖的睡袋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九月中下旬的狼塔C+V,国庆的乌孙,正是测评一款睡袋的好机会。
对于安地斯(AndesMountain),他家的“菠萝”系列睡袋一向以“背包里的五星级酒店”著称。
使用高质量羽绒挡风御寒,内部复杂的立衬结构让羽绒不易位移,保证全身温暖。高品质SEE特种纤维加上平行交错立衬结构,杜绝针口漏风,耐压的纤维特制更能保证睡眠时的温暖舒适。犹如躺在五星级酒店的褥子上盖羽绒被的享受,带来一次五星级的完美户外睡眠体验。
好巧不巧,这次不但拿到了安地斯的测评,同行队友也带了同款睡袋。
睡袋上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散热面大,理论上散热最快;这一块的保暖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整条睡袋的保暖性;
睡袋下片:受重力作用,蓬松厚度不能与上片相比,保暖性相比于上片是有所打折的;潮气、湿气是影响下片保暖的最大敌人,但是凭借防潮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
面对风雪交加的的天气,在徒步一天后能美美地睡个安稳觉,简直人间享受。
狼塔CV的前半程,一直是狂风呼啸,到了第7天的浑扎营地,夜里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十几度,一觉醒来,周围皆是一片冰霜。
菠萝650棉绒混合睡袋相对来说睡眠体验感不错,生态棉减少了纯羽绒睡袋睡久了保暖效果降低的问题,没有了很多睡袋都有的塑料感问题。
睡袋体积适中,收纳方便,女生用起来也不会很耗费力气,相对纯羽绒睡袋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它采用了立衬结构设计制作,每个空间里的羽绒都能独立存在,保证了羽绒不会乱窜串线,可以尽最大结构的保持着蓬松状态,分布均匀。
在制作上,采用了双层平行交错制作,这与普通一针扎透的排骨睡袋相比,保暖性就自然达到了最高标准。
国庆的乌孙古道,狂风卷着沙土呼啸而来,天堂湖的大风简直是要把人吹飞。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帐外,寒风凛凛,大风拍打着帐篷。帐内,裹着睡袋追剧,阳光透进来,温度刚刚好,十分舒适惬意。
还有什么能比在怒号的狂风下,在帐内躲清静更悠哉的呢?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有一条够厚够暖和的睡袋!
SEE保暖棉为成型棉,性状稳定,不会像羽绒那样被挤压后变得很薄甚至移位形成冷点。
底部面料采用了全浅灰色的锦纶面料制作,睡袋的里料为黑色的聚脂纤维布料制作,睡袋的柔软性和亲肤性非常好!
睡袋的包裹性,对于我这种连睡觉都闲不住的人儿来说,宽松的款式才不会限制我的自由。户外嘛,睡觉也要坚持最舒服,没有了束缚,第二天走起路来都是脚底生风。
虽是宽松,但650的蓬松度是可以做到贴身却毫无压迫感的,亲肤但不粘身,即便是干燥的新疆,也没有静电的困扰。
性价比高:相比于纯羽绒睡袋,价格上要便宜三四百左右,一不留神儿又省出了一件装备钱;
保暖舒适性:保暖效果好,温标没有虚标,上片的羽绒提供了保很大的暖作用,下片的生态棉很软,更好的贴合背部;
做工设计:做工优秀,没发现露绒钻绒的现象,颜色鲜艳亮丽,区别于户外常见的深色系,给山野露营更增添了一抹色彩。
行程露营情况参考(穿速干衣裤和羊毛袜入睡):
两个小建议:
1、睡觉脚底部位可以做的更厚实,天气冷的话容易脚冷,增加充绒量,保证脚底温度;
2、头部帽子两侧可以加强收紧,大风天气偶尔会有透风。
综上,别忘了在买睡袋前再问问自己:
我的线路环境最低温度是多少度?
我是不是很在乎重量?
我打算花多少钱?
如果你只希望在0度以上的环境使用睡袋,不妨选择温度更低一些的,比如-5℃。如果
抗寒能力比较弱,建议你也选择温度指标更低的睡袋,毕竟宁热勿冷,热了可以脱,冷了可是没地儿买衣服的。
公众号:红白彼岸
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小熊猫爱玩不爱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