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我们去雨崩吧
户外人都知道云南有一条史诗级的徒步路线——雨崩徒步!
雨崩,意为“经书”,据说其名由来与离村不远的“石篆天书”胜境有关。雨崩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景区内,是梅里雪山深处一个极具藏族异域风情的古村落,分上雨崩和下雨崩,上雨崩在半山腰,下雨崩在山脚,两村海拔落差约150米,相距约1.5公里,中间隔着一条从梅里雪山流淌而来的雨崩河。
雨崩村,能近距离观看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尤其是神女峰、五冠峰及英雄女儿峰。
雨崩村,被众神峰拥抱着:春夏,与巍峨青山相伴;深秋,与满山彩林交相辉映;而到了冬天,则银装素裹,把自己整个融入圣洁的白色世界,和雪山成为一体……
雨崩村,终年雪山皑皑、溪水淙淙、森林幽幽、骡羊悠悠……
雨崩村,晴天,蓝天白云,日照金山,雨济,青雾缭绕,云海变幻……
早前,雨崩村因交通闭塞而几乎与世隔绝,宁静恬然。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景象,在雨崩村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雨崩,被驴友们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世外桃源”、“上有天堂,下有雨崩”、“梅里雪山脚下的旷世桃园”、“神山圣水下的世外之地”、“徒步者的天堂”……
雨崩,在驴友圈早已闻名遐迩。“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更是如雷贯耳。
雨崩,不是天堂胜似天堂!
对雨崩了解的越多,去雨崩徒步的渴望也越迫切,最终成了我的一个执念……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又岂能放过!
10月28日~11月5日,南京友友户外俱乐部组织了最佳秋色期:飞来寺~雨崩~虎跳峡高路徒步活动。这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该活动在雨崩住宿四个晚上,走神湖线。而今年,我已从春夏等到深秋,南京虽有多家户外俱乐部组织了雨崩行,可行程都没有去神湖徒步的安排,理由很简单:走神湖对体能要求比较高,一般人去不了。
10月28日D1:云南丽江艾菲酒店入住集合
由于买的机票航班没有托运行李额,担心登山仗过不了安检,所以28号10点10分从家里出发,先坐3号线到南京南站再转S1号线,11点40分就早早到达禄口机场。想着万一过不了安检再托运登山仗。在机场碰到坐同航班的队友朱文景,就结伴过安检,结果很顺利。在候机厅,陆续汇集了近二十个队友,大家都乘坐下午2点10分的首都航空航班前往丽江。

5点40出机舱。丽江蓝天白云,天气晴好

入住的指定酒店在机场附近,适逢机场扩建施工,去酒店路上比较吃灰!

机场附近地处偏僻,超市小,吃饭的饭店不多。和同伴红豆两人找了半天,在一家叫原宇农家院的小店吃了一份猪脚杂菜饭,分量足,味道美,还挺便宜,仅需18元。饭前,还在马路对面小超市买了一包沙琪玛和两瓶乐虎,当作雨崩徒步的路餐

10月29日D2:丽江~长江第一湾~虎跳峡~金沙江大拐弯~白马雪山垭口~梅里雪山~飞来寺
早上7点10分准时出发,沿路风景如画,还远远看见了玉龙雪山。
第一个停车打卡点是长江第一湾,可由于基建,路边被封起来了,无法看到第一湾,司机就没停车。再往前开了几公里停在了一厕所边,虽有观景平台,但没啥景,估计这里是司机让游客上厕所的点。

第二个停车打卡点是哈巴雪山。远处雪山隐约可见

衣服颜色虽然撞色,但拍照亮丽啊

第三停车打卡点是纳帕海观景台。湖和彩林独具韵味


第四停车打卡点是贺龙桥。对后人来说,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第五停车打卡点是金沙江大拐弯。气势磅礴,精妙绝伦。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沧海桑田!



第六个停车打卡点是白马雪山观景台。


第七停车打卡点是雾浓顶,海拔3500多米,是观看梅里雪山十三峰比较全的地方。对应十三神峰建有十三白塔。这里还正在搞基建。




第八、第九停车打卡点是飞来寺镇,今晚入住日月红酒店。可去飞来寺和飞来寺观景平台打卡。

由于已近傍晚,进酒店放下行李,来不及休息就赶着去了飞来寺。从飞来寺门头到下面飞来寺,有一段较长的下坡路,沿路右侧排满经筒,就转着经筒一路来到飞来寺。极具藏传佛教特色的庙宇建筑,色彩鲜艳、五颜六色的经幡围绕四周,在蓝天白云和点点晚霞的衬托下,很是幽静精致。



太阳落山黑暗来临,飞来寺镇变得越来越冷,大家快快返回躲进酒店。初来飞来寺镇,不知哪家酒店饭菜可口,就和天马等六人在住宿酒店AA拼桌吃饭。哪知菜贵且量少,味道更是一言难尽。尤其是两道大菜,炒牦牛肉几乎全是萝卜不见肉,而酸菜鱼更是做出了白水煮鱼的味道……是我们运气不好选错了饭店,还是这里的饭店都大同小异?
飞来寺观景平台,由于是观看日照金山的最佳位置,所以当天晚上就没去打卡,计划第二天早上直接去看日出。
10月30日D3:飞来寺观景台(看日照金山)~雪山大峡谷~澜沧江大桥~西当村(可徒步可坐车进村)~上雨崩~神瀑
在藏传佛教中,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神峰有十三座(太子十三峰),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从古至今,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都会去转山祈求神山福泽,一路诵经燃香梵唱,前往群山围绕的雨崩村,触摸神的光辉。尤其是每到藏历羊年,据说是云南第一高峰卡瓦格博神的本命年,朝圣者更是从四面八方赶来,转山朝拜,场面壮观,成为梅里雪山景区著名的人文景观!这条转山朝圣之路,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少雨晴朗的秋天到来,这个时节不仅是转山朝圣的季节,更是观看日照金山的最好季节。尤其是飞来寺,更是观看日照梅里雪山的绝佳之地!所以每年10月中旬开始,这里便游人不绝。
早上7点10左右,寒风凛冽,天光还没大亮,街上却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匆匆赶往飞来寺观景平台,希望抢占有利位置观看和拍摄日照金山圣景。
来到平台,早已人山人海,没有了最佳站位。无奈之下爬上路边的矮墙,静静等待日照梅里雪山那激动人心一刻的到来。
此次行程,到飞来寺镇,适逢农历九月十五。此时,又圆又大的月亮,洒着清晖挂在蓝天上,宁静安详,可梅里雪山上空却飘着朵朵云彩,我心里不免忐忑,就怕漂浮在雪山上空的朵朵云彩会遮住日照金山的那一刻!心中祈祷着,希望神山保佑让跨越山海几千公里而来的我们不虚此行……
时间很快来到7点30分,当第一丝金光洒在梅里雪山顶上时,除了空中无人机发出的嗡嗡声,现场再无其他声音。大家都凝神屏气,显得是如此的专注、庄重,举着手机等各种摄影器材,盯着雪山,就怕错过太阳光辉洒向神山的各种变化……只见神山上金光徐徐而来,天空还有一轮圆月,神峰顶上还点缀着几朵云彩,真正的日月同辉如期而至……


最高峰卡瓦格博峰



平时在视频图片上看多的是天空一丝不染的日照金山,但我更喜欢看带着些许云彩的日照金山。这样的金山更丰满多彩:更给人灵动之美,更给人亲切感,更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感谢神山,如了我的心愿,看到了最美的、最真实的日月同辉!
看完日照金山,大家回到酒店吃早饭。早饭是一人一碗米线,当然不够可以添,但得等到最后。八点四十准时出发,赶往目的地——雨崩村。
可能你不知道,梅里之秋的精华不仅在飞来寺日照金山的惊鸿一瞥,更在于雨崩。此时的雨崩才是梅里之秋色彩最丰富多变的地方。
终于快到目的地了,有点迫不及待啊……
十一点左右,大巴到达西当村!这里是进雨崩景区的入口,大家把不用的行李放在大巴上,只背着雨崩四天用的行李,兵分两路(或徒步或坐车)进上雨崩到指定的四季观景客栈和古宇花庭客栈入住休息。
天马和我两人在这次活动前就私下研究、修改了在雨崩的徒步计划,决定利用进村这天的下午半天时间把路况最好、难度不太高的神瀑走完,省出一天时间视情况而定走虫草线,并且走冰湖的时候顺带把尼色环线也走一走。为此我们只能放弃进村这13公里的徒步路线,坐200元的景区越野车快速进上雨崩。再说了,据去过的驴友告知放弃这条线路也不可惜:风景一般,自从通了景交车,由于路况奇差,晴天被景区越野车压得尘土飞扬,一路吃灰很严重,雨天,那就是一路泥泞,简直无法行走!
此时的雨崩,游客众多,排队等车就花了40分钟。约11点40分,终于坐上越野车出发了。果然,道路是那么蜿蜒曲折、崎岖不平且非常狭窄,两个小车会车都非常困难。我被颠得差点吐了,而天马则因车子空间太小(八座越野车,行李又多)被憋得腿麻难受。由于天气持续晴朗干燥,车子所到之处尘土飞扬、遮云蔽日。路上捂着鼻子、背着重重登山包艰难跋涉的游客三三两两。经过40分钟的颠簸,车子终于在尘土飞扬中停在了上雨崩停车点,我和天马快快提上背包下车,车子一溜烟就开去了下雨崩,把我和天马淹没在尘霾里。两人捂着鼻子站在路边,随着扬尘的散去,美丽而又神秘的雨崩呈现在我们面前。


此时的雨崩,群山围绕的村寨被色彩丰富的彩林点缀簇拥着,旖旎的阳光将泛黄泛红的树叶照得熠熠生辉,不远处的雪山也送上神圣的银光……不管你站在雨崩的哪一角,都会产生与神同在的感觉,温暖而舒适。
跟着导航,抓紧时间前往指定的四季观景客栈

12点25分左右来到客栈

我和天马分住在两个不同的客栈,我住四季观景客栈,他住古宇花庭客栈,相距100米左右。为了抓紧时间去神瀑,天马把行李也暂放在我房间,两人带上必要的水和食物在12点半左右出发去神瀑了。
徒步神瀑,也是我来雨崩的主要目的之一。希望站在神瀑下面,边仰望神女边沐浴圣洁之水,洗去一身污垢,净化烦躁的心灵。
神瀑靠下雨崩,所以团队行程中是11月1日去,当天就住下雨崩不用再返回上雨崩,这样省时省力。可我倆是今天去,就得比其他队员多走1.5公里,拔高、下降也分别多约150米。
出发去下雨崩,前往神瀑。
穿过原始的雨崩下村,沿着从梅里雪山流淌而来的溪水,一步步接近神圣的雪山、靠近神瀑。

美丽的下雨崩






自由游走的骡子在村里随处可见



有名的五树同根,其中三棵云南沙棘、一棵红桦、一棵西南花楸。

神瀑海拔约3700米,下雨崩海拔约3050米。从下雨崩出发的话,得爬升650多米。
来到下雨崩,顺着路标指示,一路水泥路蜿蜒向上就能到达神瀑。除了身体因素,没有其他危险,是一条初级徒步路线,比较休闲。沿途彩林覆盖,森林幽幽,经幡飘飘,到处都透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气息。
经幡藏语称“隆达”。是一种用棉布、麻纱、丝绸等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彩旗,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色序不能错乱,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藏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为五方佛及五种智慧之含意。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如同将上面的经文诵读了一遍。悬挂经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区的一种宗教习俗,不只是祈求神的庇佑,还有着自身修行、利益众生的功德。
越往上,那种天地悠悠,与神同在的感觉越浓……如果不想一直走水泥路,也可划水走一些野道,不过因坡陡会累一些。
森林中可爱亲人的小松鼠随处可见,如果你在休息亭休息,它还会爬上你的背包,也会爬到你身上乞食,最喜欢吃坚果……

笑农曲河河床边密密麻麻的玛尼堆

美丽的经幡和彩林相映成趣



彩林、蓝天、白云、雪山,可惜下午去就逆光了,拍的照片不尽人意



好震撼的经幡林

登山步道两侧扎满了经幡


下午2点50分左右,神瀑到了。
多少年来,朝圣者视瀑布为圣水,争相沐浴、饮用,还盛入瓶中带回家中供奉。
适逢秋冬干季,由神女峰积雪融化而成的神瀑水量很小。

站在崖下,山风过处,神瀑之水漫天飘舞而下,洒在身上吉祥圣洁,喝在嘴里清甜可口……



在神瀑底下沐浴着神瀑飘洒的圣水虔诚地转圈为众生祈福,时间来到三点一刻左右,我们就开始下山返回。
途中又去了莲花生大师禅修洞。


过禅修洞下行,曲径通幽,经幡、彩林交织成景,美伦美央

走在成林的经幡下,宁静神圣的感觉好好

古人“坐爱枫林晚”,我是“坐爱经幡林晚”


回程路上,在补给点碰见的小牛与众不同

返回途中又一路观景拍拍拍,所以到下雨崩正好下午5点钟了。想着明天两人要去走强度和难度都很大的虫草线,今晚得好好吃一顿补充体能。于是两人决定就在下雨崩吃了晚饭再回上雨崩的客栈。
天马在网上搜了家评分不错的游澜餐厅

正如网上评价的那样,这家餐厅的菜品还真不错,除了辣一点,味正量足。听老板的建议,两人点了一个小炒牦牛肉和一个手撕包菜外加一个菠菜豆腐汤,就吃得肚子圆圆,比起飞来寺那一顿晚餐,简直天上地下。
吃饱喝足,就慢摇去上雨崩,为明天的“暗度陈仓”~走虫草线养精蓄锐。
今天的神瀑线,两步路显示最高海拔3676米,最低海拔3036米,累计爬升866米,下降947米,全程15公里。

10月31日D4:上雨崩~虫草线~360无死角观景大平台。团队其他人则按计划去走冰湖线。
在雨崩景区,虫草线还是一条鲜为人知的原生态路线,是一条穿越原始森林抵达山脊然后到达雪山360°观景台的大美路线,因之前是当地藏民采虫草所走,所以被称为虫草线。因此前出过事故,今年3月,当地政府不惜牺牲村民挖虫草的利益把它封禁了。
走虫草线,天马已做好了详细的功略,放弃从南争垭口上去的线路,决定走难度系数要大好多的从上雨崩村后面横切上山脊的线路,因为我们就住在上雨崩,这样既方便路程也短一些。
昨晚在下雨崩晚餐时,我俩再一次确定了该线路,并商量好,务必带上头灯,放弃早上八点的美味肉丝米线,早上7点15分在我们住的两个客栈之间的小卖部门口集合,摸黑瞒天过海出发……
由于是走违规线,既担心又期待,再加上屋外骡子时不时的铃铛声,隔壁房间的说话声,所以昨晚几乎一夜无眠。
7点15分两人准时碰头出发,可走出去一段路,天马才想起来没带登山仗(估计是太紧张忘了),又折回客栈拿登山仗。再一起出发,已是七点半左右了,金山已出,村里看日照金山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先顺着去冰湖的线走,到村口去冰湖和虫草线的分岔处看四周正好无人,就快速右拐进入去虫草线的模糊路迹。
进入密林前有一段路没啥遮挡,担心被人发现行程泡汤,所以一路是非常神速但又十分胆战心惊,再加上兼顾看轨迹找模糊不清的路迹,精神高度紧张。终于到了密林深处,估摸着不会再被人发现,这才松了口气,全身放松下来。此时的我才发现后背早已汗湿,虽然此时温度还只有零度左右。
接下来攀爬连接去虫草平台的山脊线的陡坡,那才是真正艰难的开始,没有一定体能的人千万别去。坡陡且无路,几乎都是六七十度甚至八十度,右边深沟悬崖,流水声响,左边原始森林,土松路滑,走的人少,好多地方根本没路迹,只能看着轨迹顺着大方向一路向上直拔。我和天马爬一段就得停下来喘几口气,一边感叹于藏人挖虫草讨生活的艰辛,还不忘互相提醒,时刻保持警惕,安全第一。
从平原来的我们,在这种高海拔地区攀爬陡坡,今天这个难度体验对我俩来说绝对是第一次……
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奋力攀爬,短短两公里不到的路程拔高近900米左右。上午10点20分,终于来到山脊与从南争垭口上来的虫草线轨迹汇合的三岔口,最难走的一段走完了。我和天马欢欣鼓舞,信心大增。后面的山脊应该好走一点了吧?!
岔路口附近

在此处好好休息了一番,吃了点食物补充体能,就又向虫草观景大平台进发了。那4公里不到的山脊线,海拔由约3970米到4500多米,期间有多个陡坡,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山脊上的原始深林

在上雨崩村,就能看到神女峰、五冠峰和英雄女儿峰,现在随着海拔的升高,没有了原始森林的遮挡,站在山脊上往左侧雨崩村方向看,这几座雪山都在我倆的左侧,毫无遮挡地围着我们,感觉我倆走他们也走,一路陪着我倆向前,还离我们越来越近。
高海拔再长距离的陡峭爬升让人力竭崩溃,好在两人互相鼓励,还有远处的雪山和飘荡的经幡也给人温暖和力量,让我们才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望不到尽头的山脊线

陡峭险峻的山脊路

前往大平台的最后一个山峰,有了厚厚的积雪

历尽千辛万苦,下午一点半左右终于来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虫草大平台,硕大的平台真的是360度无死角,地上铺满积雪。前面是近距离的太子十三峰,后面远处也是雪山……我和天马就这样毫无遮挡地近距离地站在了崇拜的神山面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我俩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虫草大平台,远处也是我叫不上名字的雪山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藏语意思为:峡谷中险峻的白色雪峰。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呈金字塔形,魁伟庄严,白云不时从他头上飘过。是至今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也是我国因文化保护而被明令禁止攀登的一座高峰!在他的右侧有**峰(海拔6365米,是卡瓦格博的儿子)……卡瓦格博峰左侧,还有十六尊者峰(海拔5880米)、英雄女儿峰(海拔6000米)、五冠峰(海拔5470米)和缅茨姆峰(又称神女峰,海拔6054米,是卡瓦格博的妻子)等多座神山……
天高地远间,蓝天白云下,就我和天马两人,面对神山,显得是那么渺小,明明和他们相距较远却感觉近在咫尺……神山带给我的那种震撼和神圣感,甚至还有压迫感无法用言语描述记录;神山的宁静圣美,无法用相机拍摄出来,感觉怎么做都是对美丽神山的打扰冒犯……这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并跪在了雪地里。这泪水是震撼、是喜悦、是和神山的心灵感应和交流,它荡涤了我的心灵,给了我内心的平静,也给我全身注满了温暖的力量……
我跪在苍茫大山之颠,向神山祈祷,保佑天下众生,保佑国泰民安,保佑我和天马万事顺遂、健健康康……
这一刻,我理解了藏民对神山的崇拜恭敬和保护,为什么要封了这条线,是为了不让众多的游人去近距离打扰神山的宁静;也理解了他们转山的意义,人活着就应该有信念……
也是在那一刻,我萌生了不发直面神山的照片和视频以免打扰他们的念头……
近距离直面神山,绝不敢大声喧哗,我和天马只是或伫立或坐着,安静地观看雪山神颜,内心充满了敬意!最后又在平台上虔诚而又缓慢地转圈祈福,好好地与诸神峰拜别,直到下午2点20左右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返回。
梅里雪山的神颜将永远刻在脑海,记在心底。
没有了艰难的爬升,返回的过程要简单多了,除了那一段横切线。
三点半左右,来到由横切线下上雨崩的岔路口,坐下吃了点东西稍事休息,就开始走横切线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短短两公里不到的横切下山路,居然用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个中艰辛一切尽在不言中……傍晚五点半左右我俩平安回到上雨崩。
今天如愿以偿走完虫草线,心情彻底放松,和天马两人在我住的四季观景客栈点了几个菜好好地吃了一顿以示庆祝!老板很实在,只给住店的游客做饭,而且菜量足味道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今天的虫草线,两步路显示行程11.17公里,最高海拔4513米,累计爬升1284米,累计下降1276米!

11月1日D5:上雨崩~冰湖~尼色环线~下雨崩
今天还是和天马两人单独行动,去走团队昨天已走过的冰湖线,还要多走一个尼色环线。为了能和团队一起吃上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早点,两人约好8点半再出发。团队其他队友是按计划今天去神瀑。
去冰湖和尼色线都要经过上雨崩,所以住在上雨崩去这两条线,就会少走3公里和少爬升150米,省时省力,建议大家走这两条线时优先住在上雨崩。
由于团队其他人今天是去神瀑,明天走神湖,而这两条线入口都在下雨崩,所以今晚大家都要入住下雨崩的德钦慕雪精品酒店。除了我和天马,团队其他人在早上早饭过后就收拾好所有行李先去下雨崩客栈,把房间安排好后再出发去神瀑。我和天马因为是去冰湖和尼色,所以和老板商量过后,先把行李放在天马住的客栈前台,等晚上回来再一起去客栈拿了行李直接去下雨崩。
早上在客栈附近看到的日照英雄女儿峰

早上8点半,迎着英雄女儿峰出发去冰湖

沿途秋林真美

英俊潇洒的天马

笑农曲河急速流过

穿过笑农曲河,进入一片原始森林,弯曲向上的山路,坡还是蛮陡的,被骡子、马等长期踩踏,显得坑洼不平,岔路也很多,好在有轨迹,按着轨迹走不会走岔。
艰难地走在去往冰湖的途中,由于昨天刚走过虫草线,来不及休整,晚上睡哦又差,体能根本得不到恢复。
渴望的心和坚强的意志驱使着只有“残血”的身体奋力向上。

冰湖途中的第一休息站休息,从这里左手可以去走尼色环线

爬上背包想要吃食的小松鼠

休息站过后是一段更难走的陡坡,有的地方还在不停地往外渗水,很是湿滑。经过艰辛爬升,到达梅朵崩顶,海拔约3550米。梅朵,藏语是花的意思。梅朵崩顶又名鲜花坝,据说这里是卡瓦格博的锅庄舞场。这里地势平坦,长满了参天大树,宁静幽深。

梅朵崩顶再向前,就到了笑农垭口,海拔约3600米左右。这里是卡瓦格博神的千万神兵天将的练兵场,笑农就是“千万”的意思。

经过笑农垭口,有个观景台,可以观看雪山峡谷

笑农垭口往下,是一段陡峭难走的乱石小路,不小心就会崴脚、跌倒。这里有卡瓦格博的坐骑和伏藏箱。
下到谷底,又见笑农曲河

笑农河谷很是阴冷潮湿,路面被冻得硬硬的,积水的地方还有结冰

笑农牧场(登山大本营)终于到了,这里海拔约3600米,从上雨崩进来,行程约5公里。
木屋里是补给点,也可供行人打尖休息


这里四周环山,雪山皑皑,彩林遍野,河水清澈……好一个人间世外桃源!比起雨崩的地理位置,我更喜欢这里(如今的雨崩烟火气太重了,以往的宁静正在慢慢流失)。
1991年、1996年中日联合组成的梅里雪山学术登山队先后两次组织攀登卡瓦格博峰,都将大本营设在这里,因此这里又叫做笑农大本营。尤其是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向梅里雪山最高峰发起冲击,却遭遇雪崩,队员共17人(其中中方6人,日方11人)全部遇难,震惊世界。1996年再次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峰又再次失败。从此,国家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也成了我国第一座被禁止攀登的圣山。
经过牧场,穿过一段低矮的灌木丛,前面又见流水潺潺的笑农曲河。
笑农河水流湍急,河两岸彩林红的正当时。



笑农曲河清澈透明的水流从雪峰下的山涧奔腾而来

从笑农大本营至冰湖虽然还只剩约1.5公里,可对已经走了5公里体能已所剩无几的游人来说,这一段会走得更辛苦缓慢,因为一直是上坡,最后还有一段绝望坡等着你,让你绝望崩溃。

终于登上海拔约3850米的小山顶,这里经幡飘舞,是远眺冰湖的最佳位置。
那一抹绿就是冰湖


冰湖海拔高度约为3800米,是梅里雪山的“圣湖”,据说是卡瓦格博的命魂湖,由英雄女儿峰的雪水汇集而成,湖水异常的冰冷,呈深绿色,犹如翡翠一般,冰川蔓延到湖边,到了冬季就变成了冰封世界,这也是“冰湖”名字的由来。
当然,你如果想更深刻地感受冰湖的圣洁、静默之美,那还得再下降50米左右,去到湖边。
来到湖边,水质明净,蓝天、雪山和冰川、彩林……尽情地欣赏冰湖的湖光山色吧!
冰湖并不大,到处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天马和我还绕湖一周祈福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从冰湖往回走。
生长在绝望坡上造型独特的漂亮松树,色彩美艳,忍不住打卡留念



雪山脚下,白云之下,笑农河边,徜徉在彩林中的我们,心情别提有多美!


从笑农牧场开始到绝望坡的路口,我们来去都是从笑农曲河的右边走,所以走了不同的一段路,看了不同的美景。
又经笑农大本营,在补给站,天马花10元买了一保温杯热茶,可惜这茶有股怪味,最后天马在徒步尼色环线时还是把它倒了……我俩在此吃了午饭,就又踏上返程,前往冰湖路上第一个休息站,准备从那里继续走尼色线。
又到第一休息站,稍事休息我们就拐入尼色环线的路迹了。尼色线一般有两种走法,一条比较虐,不光包括尼色环线,还包括去尼色垭口及途中的蓝色冰洞,走完此线,估计得一天时间,尤其是前往尼色垭口(翻过垭口就是西藏了),据说道路艰险,积雪很多,一般人都走不了!而尼色环线则是一条比较休闲的线路,拔高不多,途经幽静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着河谷、听着潺潺流水声徒步在长长的山腰线非常惬意悠闲……




走过小木桥,来到尼色牧场

尼色牧场


通往蓝冰洞和尼色垭口的小路,蜿蜒曲折,远处积雪封路,看着近却近山跑死马

和天马在尼色牧场游玩休息了一会,就沿着森林小路继续往前准备去看尼色湖。可一不小心错过了去尼色湖的入口,直到过了四五百米才发现走过了,不死心的我俩又折回头寻找。由于去尼色湖的人太少,入口路径很不明显,不过还是被我们找到了!在路迹不明的小路上穿梭了约300多米,终于来到一处掩隐在森林和群山中的金黄色沼泽地,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水池,这就是有名的尼色湖了。雨季,这一片都是湖水,可到了秋季干旱来临,湖水浅的地方就变成了大面积的沼泽地,草地植被变黄,金灿灿的,像宽阔而又厚重的金丝绒地毯,很美很温暖!

小心翼翼走进草地来到水池边


从尼色湖返回途中,突然发现好几个深深的熊掌印,感觉还是刚被踩出来不久,和天马两人顿感害怕,因为之前就听说雨崩森林中晚上会有熊之类动物出没……
虽然是白天也不敢再耽搁,快速回到主路稍事休息后,就一路往前走。途中偶尔也会碰到一两个徒步游客,心中顿感安心坦然……
途中美景不断



又见尼农曲河

终于尼色环线结束和冰湖线重合。
来到村口,回望通往冰湖和尼色的路径


由于已近黄昏,和天马两人快快来到古宇花庭客栈,拿上行李谢过老板就匆匆赶往下雨崩的慕雪精品酒店。
来到慕雪精品酒店,今天的行程全部结束。两步路显示行程18.05公里,最高海拔3897米,累计爬升899米,下降1045米。

和天马两人分别到房间放下行李,稍微整理清洗一下,就又去了游澜餐厅吃晚饭。此餐厅,真是生意火爆,我们来的时间正好,还有位子坐下,点好菜没等多久就开吃了,可后面来的人都没位置要等翻桌了……
11月2日D6:雨崩~神湖
神湖海拔4450米,起点1950米,到神湖累计爬升1500米,里程约11公里,往返路线,用时预计约10小时。此线路由于是高原爬升,对人体能要求很高,所以实行双方案:
方案1:体能不够、高反较重不适合走神湖的队友今天就在雨崩村休整闲逛,体能放在第八天徒步虎跳峡高路。
方案2:体能较强的队友继续跟着领队挑战神湖。去时清枫领队、叶子收队,回时叶子领队、清枫收队。
1号晚上,挑战神湖的队员自愿接龙,很快就有28人踊跃报名了,真是个大队伍!虽然要求大家都带上头灯,但出于安全,领队还是要求,如果中午一点前到不了神湖,就不能再去了,必须就地、原路返回客栈,而到神湖的队员最迟三点必须从神湖返回,以免摸黑下山危险,夜里山里会有熊等凶险动物出没……
早上去神湖的队友六点半就吃早饭,七点摸黑从德钦慕雪酒店出发去神湖。

去神湖的路虽然陡峭拔高很大,但路迹很清楚,还是“之”字形一路向上,所以我和天马都觉得要比去虫草大平台的路好走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爬升,队友体能的强弱渐渐显现,队伍越拉越长,梯队逐渐形成,前队由开始不久的八个人,最后定格在清楓(领队)、盛勇、小瓶盖和我四人上。真佩服清楓的控速能力,我们四人,几乎按一个速度、几乎没休息(休息也最多是停下来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拍啥照片,直接来到了朝思暮想的神湖边,此时才十点半钟!
这里有个插曲,由于四人按着轨迹闷头前进,以致差点绕过神湖直接去了神湖plus。还是走在后面的小瓶盖偶一回头看到了一个湖泊,就说右手下边有个湖,是什么湖?大家这才止住脚步。此时,一个途中几次遇见、也来神湖参拜的下雨崩村村民告诉我们,这个湖就是神湖了。大家如梦初醒,高兴坏了,没想到神湖就这么突兀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好宁静好圣洁啊,我神往已久的神湖,此时此刻,我终于站在了你的面前!

知道吗,为了能一睹你的神颜,我整整等了一年!

山上风虽然很大,但湖面却平静如镜,显得是那么静谧圣洁!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十点半到达神湖,阳光正好顺光照向神湖和神湖一面的山壁,形成了深秋时节最最清晰、最最神似的神湖倒影,看着如同身着黄金铠钾的**,又像圣洁的佛像,静静地守护着这圣洁之地,神湖也由此得名!尤其是那惟妙惟肖的佛像倒影,头顶金光闪闪,栩栩如生……
四人在神湖边驻足留影,怀着敬畏之心不敢喧哗!


拍照留念之后,时间还很早,还不到十一点,四人决定按着轨迹从神湖左侧继续往上,前往神湖PLUS,更清楚地观看神女峰(在神湖看不见神女峰)。
去神湖PLUS的路非常难走,有厚厚的积雪,坡也很陡,很是湿滑,而且山高风更大。此时,一路上来都没用登山仗的清楓和小瓶盖,都拿出了登山仗。清楓领队在前面开路,大家小心翼翼花了很长时间才龟速上到了再也不能往前走的一个山顶,手表显示此地海拔高度为4602米,比起神湖,海拔又增加了一百几十米。此时,神女峰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俊俏、含蓄、秀美、圣洁……真的给人神女的气质感……



这个角度的神女峰是最美的,真的好有神女气质


此地手表显示海拔4602米,比虫草大平台还要高出50多米,可惜忘了拍照留念了




下神湖PLUS的路更难走

我们上神湖PLUS的轨迹虽然不错,可再往上的话非常危险:厚厚的积雪盖住了路迹,左手边悬崖,风特别大,一不小心就能被刮倒,地上还布满不知是熊还是狼的脚印,所以到这个位置就不能再向上爬了,否则还可以近距离看到五冠峰和英雄女儿峰。又一路艰辛原路下撤到神湖,我们才得知其实在神湖右侧有一条更安全便捷的路可以直达神湖PLUS,这条路到的山顶更高、视野也更开阔,除了神女峰,可以更近距离看到五冠峰、和英雄女儿峰。雨崩之行,终究还是留下了一点小遗憾!
又一次来到神湖边,这时后面的二十多人也陆续到达神湖了,我们有十多个人又踏雪转湖一周祈福……最后成功抵达神湖的有二十七人(报名走神湖线的28人,除了有一队员因高反严重功亏一篑遗憾折回)。
部分队友在神湖边集体打卡留念。

大约下午两点左右,我、小瓶盖和Here决定原路返回。由于坡陡路远,居然到4点才重回登山口。在原始森林里感觉天都要黑了,可一出森林来到下雨崩,却重见天日,天光大亮,还早着呢!
隔夜回酒店晚水太冷,热水澡没洗成,正好今天三人神湖回来最早,就赶快好好洗了个美美的热水澡。洗掉了一身疲惫,晚上和天马、小瓶盖和Here四人再一次光顾游澜餐厅。呵呵,也是醉了,在雨崩住了四晚,居然去同一家餐厅吃了三顿晚餐,可见这家餐厅的饭菜还是很适合我们口味的。就是今晚在这家餐厅吃饭时,适逢村里大概是施工的拖拉机经常从门口经过,会排出大量刺鼻的烟雾,这些烟雾弥漫进餐厅,令人很是不爽……
今日神湖线,两步路显示最高海拔4598米(神湖Plus),累计爬升1600米,累计下降1597米,徒步12.63公里。

11月3日D7:雨崩村~尼农大峡谷~奔子栏
早上七点从下雨崩德钦慕雪精品酒店出发经尼农大峡谷出雨崩来到尼农村,先头小分队只用了两个半小时不到。
经由尼农大峡谷出雨崩去尼农村,沿路基本都是水泥路了,很好走。只是有好多比较陡峭路滑的地方得特别注意,另外,踩在硬硬的水泥路上,脚底板很不舒服。所以户外人,能切下去不走水泥路的地方绝不放过……沿路风景最主要是峡谷风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时值深秋,彩林满山,煞是好看!最后几公里,蜿蜒曲折、长长的水泥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丝带绕在高山的半山腰,不禁感叹人们修建这道路的艰辛不易……
尼农大峡谷穿越,两步路显示行程12.64公里,最高海拔3078米,最低海拔2005米,一路下行,累计下降1062米。

十一点半左右,全体队友都络续到达停车点,坐上大巴车赶往虎跳峡景区,一路顺利,下午四点四十左右,赶在景区关门前到达景区,进去游玩了一个多小时,领略了虎跳峡的震撼气势:浪涛湍急,水声震天;顺带看到了日落金山。


老虎就是通过河中间那块大石进行两岸跳跃



到了虎跳峡,总得和跳峡老虎合个影吧

今晚入住虎跳峡镇鑫怡大酒店,在群主推荐的杨家饭店和群友AA吃了晚饭,这家饭店真不错👍

11月4日D8:虎跳峡高路徒步:高路徒步(桥头~中虎跳)入口~纳西雅阁客栈~24道拐~茶马客栈~张老师客栈~中虎跳谷底~168勇者云梯,徒步全程预计约24公里,起点海拔1980米、最高海拔2650米,结束起程回丽江汉庭酒店入住休息。
早上7点18分下车来到高路徒步起点,天还没大亮



爬上一高台,回望金沙江


来到24道拐打卡


在茶马客栈休息,观景打卡


这个最让我忍俊不禁


俯瞰金沙江大峡谷,恐高的人估计小心脏会受不了

高路风光


高路大瀑布

看到这个路标,以为张老师客栈就要到了,哪知路途遥远,还一路陡坡下山,真是累死个人。

金沙江上空的祥云,是不是很美

153cm的小矮个硬是拍出了大长腿

由于上午的徒步用时过多硬是走出了休闲的感觉,以致饭后为了赶时间又加快了速度,先头小分队清楓,Here、小瓶盖和我都快速向前,最后的下陡坡,几乎是一路狂奔。终于在下午2点来到张老师客栈。
张老师客栈到处挂满了户外俱乐部的队旗

在他家转了半天,也没找到张老师客栈的牌子

在客栈稍事休息,花了15元“买路钱”,就沿着张老师小路一路来到中虎跳谷底,水流湍急,震耳欲聋,声势浩大!



任你狂涛拍岸,我只**


游玩完中虎跳,再花十元登“168级勇者云梯”回到张老师客栈。


在我看来,这168级云梯没啥恐怖和难度,要比再沿着张老师小路从谷底返回张老师客栈来的快捷省力多了!
徒步慢的队友,如果下午3点前没有到达张老师客栈的,就按行程规定不能下中虎跳谷底了,就在张老师客栈休息,等队友齐了出发去本次大活动的最后一站——云南丽江。
傍晚5点40分,全队终于到齐出发。回丽江的路上,大家都很高兴,领队清楓和其他队友还一路唱歌助兴……晚上七点左右,到达丽江古城边上的汉庭酒店。
都说到了丽江,如果不吃辣排骨和鲜花饼,就像没去过丽江。于是放下行李,就约了天马、小瓶盖、Here、高原等六人去了外婆辣排骨火锅店……
今天两步路显示实际徒步行程21.07公里,最高海拔2658米,累计爬升1259米,累计下降1313米。

11月5日D9:丽江解散,大家各奔东西!
由于5号从丽江返回南京的机票太贵了,我和朱文景、清风徐来两位群友就买了五号晚上八点多的火车去昆明坐6号上午9点多的飞机飞回大南京。虽然只是时隔十天返回家园,竟是那么的归心似箭。家,始终是最温暖舒适的港湾啊……
此次雨崩村徒步全程轨迹截图(10月30日~11月03日)

最后的话:
时代在变迁,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的开发,让纯净恬静而又神秘的雨崩也多少沾上了商业气,逐渐丢失了不少往日的宁静、纯朴……
外界去的人多了,我不知道对雨崩来说,是好还是坏?或者说是利多还是弊多?说好,这里的藏民,眼界开阔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说坏,雨崩的纯静在逐渐丢失,神山的神圣安宁在经受打扰……矛盾啊!
我想,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做到“原始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吧!
真的好希望“梅里雪山脚下的旷世桃园”、“神山圣水下的世外之地”——雨崩能永远宁静悠闲下去……
(所有照片没有经过任何后期修饰,是最真实的场景记录,两步路数据只作参考,每个手机都有误差)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Q空灵I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