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星子> 庐山游记

庐山游记

2024-05-30 21:41:03 552

相关轨迹:庐山驴友线

相关轨迹:归宗玉帘泉

当前海拔1002m,庐山会议旧址
1959年7月1日,毛**写下了《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二天召开了著名的庐山会议,史载:中央**扩大会议于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江西庐山召开(此次会议与8月2日至16日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统称为庐山会议)。从这首诗里可以对庐山会议中的转折探究一二。
    1959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两次庐山会议前后的中国完全不一样。会议前的中国在搞建设,会议之后的中国在搞运动,运动了将近二十年,然后改革开放。它的特殊意义在于,那一年新中国全新的经济政策带来惨痛的后果,这些后果形成一条痛苦的河流,长久的流经中国人心中。庐山会议,不过是那河流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当前海拔991m,芦林湖,毛**四登庐山,多次在芦林湖中畅游,并赋诗《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当前海拔1085m,路过**门口,从右侧的小路前往含鄱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初识庐山便是小学课本里的这首《望庐山瀑布》,浪漫的诗词曾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的遐想,即使没去过庐山,也自动的在脑海中植入一条奔流不息浩浩荡荡如银河般从天而降的壮观瀑布。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识庐山既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是毛**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也是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更是唐伯虎的“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如今借着祖国基建的便利,能有机会一睹庐山的真面目,就跟随着诗词畅游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滚滚长江在北方东逝而去,南侧滕王阁相伴千年,鄱阳湖静静的陪伴在东方,西邻京九铁路南北贯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来往旅人纷纷驻足探访。
    庐山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为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远观雄壮,近看奇巧,外视险峻,内察秀丽,世人常以雄、奇、险、秀概括庐山。
    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不仅吸引了儒释道等各大教派到此建宫筑寺,布经传道,还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传说。
    行程如下:莲花洞-好汉坡-牯岭镇-如琴湖-险峰-仙人洞-大天池-石门涧悬索桥-黄龙寺-芦林湖-含鄱口-大口瀑布-五老峰-三叠泉-白鹿洞书院入口,秀峰-简寂观-归宗玉帘泉-东林大佛。第一段徒步全程45公里,运动耗时14小时35分,累计爬升2354米。

距离起点0.03km 当前海拔163m,庐山高铁站下车,乘坐公交前往莲花洞

距离起点1.02km 当前海拔218m,好汉坡起点

距离起点1.36km 当前海拔256m,好汉坡山道记,北坡公路未通车前,这条路曾为进山要道

距离起点2.26km 当前海拔430m,回望九江

当前海拔671m,好汉坡

当前海拔675m,登高履坦

当前海拔694m,石板路

当前海拔925m,半山亭

当前海拔953m,到达半山腰时下起了太阳雨

当前海拔980m

当前海拔1003m

当前海拔1086m

当前海拔1095m

当前海拔1082m,庐山北门

当前海拔1077m,远眺长江

当前海拔1084m,牯岭镇

当前海拔1090m,牯牛石雕

当前海拔1056m,中二

当前海拔1001m,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七号,蒋介石在庐山开会,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中国将抗战到底。这此讲话成了蒋介石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之一。

当前海拔996m,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现为庐山大厦

当前海拔1045m,能走小路就走小路,感受更加真实的庐山

当前海拔1083m,胡宗南别墅

当前海拔1016m,白云悠悠

当前海拔1014m,如琴湖

当前海拔1021m

当前海拔1019m,花径亭,白居易暮春到此游览见桃花盛开,有感而作《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比较多,没有给花拍照,五月底来的,可能不是时候。

当前海拔1008m,白居易草堂

当前海拔1007m,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当前海拔1011m,天桥

当前海拔997m,远眺山下

当前海拔997m,好运石

当前海拔978m

当前海拔995m

当前海拔996m,无限风光在险峰

当前海拔996m

当前海拔969m

当前海拔947m,礼贤门

当前海拔946m,好运池

当前海拔956m,仙人洞

当前海拔954m

当前海拔948m,庐山松

当前海拔962m,出仙人洞

当前海拔942m,大天池炮台,门被锁着

当前海拔888m,圆佛殿

当前海拔891m,野猴

当前海拔892m

当前海拔893m,始建于宋朝,民国重修

当前海拔897m,又遇猴哥

当前海拔891m,照江崖石刻

当前海拔876m,好大的树

当前海拔881m,大天池

当前海拔886m,雷击木

当前海拔847m,一会要到左下的桥那

当前海拔850m,阳光透过云层,散出一道道金光,洒在远处的城市和山上

当前海拔851m

当前海拔775m

当前海拔772m

当前海拔718m

当前海拔659m,龙首崖

当前海拔650m,悬索桥

当前海拔646m

当前海拔645m

当前海拔637m

当前海拔722m,沿河谷上行

当前海拔725m,猴子石

当前海拔768m,大坝

当前海拔794m,落日

当前海拔798m沿河流上行

当前海拔892m,路过黄龙寺,600年的柳杉

当前海拔947m,芦林桥

当前海拔954m,桥上看日落

当前海拔992m,休息一晚,早上四点多出发

当前海拔1049m

当前海拔1069m,小路随处可见连根拔起的大树横卧在路上

当前海拔1069m

当前海拔1120m,到达含鄱口

当前海拔1131m,云海

当前海拔1128m

当前海拔1108m

当前海拔970m,大口瀑布

当前海拔918m

当前海拔965m,上行观云海

当前海拔965m

当前海拔968m

当前海拔1035m前往五老峰

当前海拔1127m

当前海拔1143m,五老峰,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海拔1436米。
李白曾在此写下《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当前海拔1255m

当前海拔1285m,一峰

当前海拔1285m

当前海拔1285m

当前海拔1286m,摩崖石刻

当前海拔1289m,起雾了,什么也看不见

当前海拔1312m

当前海拔1311m,二峰

当前海拔1293m

当前海拔1305m,庐山松

当前海拔1303m

当前海拔1317m

当前海拔1310m

当前海拔1348m

当前海拔1350m,三峰

当前海拔1347m,四峰

当前海拔1350m,山海壮观

当前海拔1336m,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云雾中

当前海拔1356m,五峰

当前海拔991m,前往三叠泉

当前海拔923m

当前海拔789m,地壳变迁,露出层层岩石

当前海拔729m,峡谷

当前海拔621m,到达三叠泉,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三叠;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美誉。

当前海拔595m

当前海拔574m,沿峡谷下山

当前海拔560m

当前海拔546m

当前海拔532m

当前海拔524m

当前海拔521m,三叠泉石刻

当前海拔524m

当前海拔499m

当前海拔445m

当前海拔419m,碧波映青山,绝𪩘悬白练

当前海拔417m

当前海拔377m,李白草堂,传说李白当年在此地结庐,但是止步于此,没有爬上去发现三叠泉,三叠泉为宋朝樵夫发现,如果当年李白发现了三叠泉,不知会作出何等优美的诗篇。

当前海拔298m

当前海拔293m

当前海拔241m,庐山东门

当前海拔150m,回望庐山

当前海拔148m,像个乌龟

当前海拔181m,绿道全景图

当前海拔167m,白鹿洞书院入口,行程结束,乘车前往秀峰

秀峰瀑布,为李白诗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现在水量较小,并没有那么震撼,所以大部分人慕名来到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距当地人说,雨天来这才能体验到望庐山瀑布的感觉。
    李白曾五次到访庐山。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出蜀,沿长江顺流而下,第一次到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和《望香炉峰瀑布》。
    第二次到庐山于天宝九年(750),时年50岁,再上庐山。他在《浔阳紫极宫感秋作》诗中吟道:“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第三次到庐山为天宝十四年(756),56岁,为避安史之乱,偕宗夫人隐居庐山屏风叠,拜道士李腾空,为其写下两首诗。登五老峰并写下《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第四次到庐山,于至德二年(757),57岁,2月因附逆永王罪,逃奔彭泽系浔阳狱中,11月流放夜郎。
    第五次到庐山,于上元元年(760),60岁,流放途中遇赦归来前往浔阳,作千古名篇《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离开庐山的第二年冬天,逝于安徽。

下一站,简寂观,上清派大宗师陆修静于山修道、传教、整理道经、编撰道教斋式仪范类道书之所。南朝时为庐山最大的道观,如今只剩块大石头和地基了。

简寂观瀑布,韦应物在此写过诗: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下一站玉帘泉瀑布,景区尚未开发,游客比较少,基本都是本地人来避暑乘凉。有一条徒步路线前往金轮峰,下次来再探访吧。

下一站,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东林寺,始建于东晋,高僧慧远主持东林寺30年,发扬光大佛名远播。门票免费,斋饭免费(可惜没赶上)

黄昏下的东林祖庭,迎来了他的众多虔诚的朝圣者,屹立在山顶的四十八米大金佛,左手持莲台右手施与愿印,在俯瞰着红尘,俯瞰着众生。

    虎溪三笑,陶渊明、陆修静与慧远法师三人发生在庐山东林寺虎溪前的故事,流传至今。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渊明、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
东林寺几经战火摧残,现已重建,相比于东林寺的辉煌,简寂观如今只剩两个石狮子在守护着杂草丛生的遗迹。正所谓:

东林大佛塑金身,不见当年简寂观。

虎溪三笑佳话在,一团和气美名传。

总结:

1、庐山深度游需要至少一周时间,现在去的不是时候,瀑布需在雨后观赏才不会败兴而归,旱期只能说是庐山破布。做攻略的时候都说庐山比较坑,但是全程徒步就坑不到我,还节省了钞票。

2、庐山风景可能不如其他的三山五岳,但是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跟着诗词游庐山,相隔千年和诗人站在同一地点,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诗词的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吧

3、庐山气候多变,时不时的会来场小雨,出门忘带外套,还好没有失温,引以为戒,下次出门带好装备。

4、在五老峰时由于处在云雾当中什么也看不见,而下山之后庐山尽收眼底。正应了苏轼的那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待事物需要入乎其内,既要进入山中,出乎其外,又要跳出山外,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貌。

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TZ游记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TZ游记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