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甘孜> 贡嘎北面,横亘天际的勒多曼因冰川

贡嘎北面,横亘天际的勒多曼因冰川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贡嘎北面,横亘天际的勒多曼因冰川

2025-04-04 11:08:19 11085

Tips💥温馨提示

⚡:该地区存在风险,前往需谨慎!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图,记得点赞、收藏、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想了解的线路,也许正好我已经走过该条线路并且写好了详细的原创游记(含攻略)。比如:冈仁波齐转山、梅里转山、亚莫措根、格聂C线穿越、乌库楚、鹰角嘴峰、九架海、子龙秘境、他念他翁、洛克线、贡嘎北穿南、八角棚、莫斯卡、三峡之巅、党岭葫芦海、昌坝海、雅拉穿越、中国百慕大黑竹沟穿越、诺亚方舟大瓦山登顶……

在写勒多曼因游记之前,写一段心里话给正准备踏上重装行程的新晋驴友们:《如果你也想做一头驴》
                     
        你的心中是否有一个响亮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去徒步?
        是为了表达自己去过某个地方吗?
        不!
        驴行太累,驴行太苦,不要妄想在大自然的面前证明什么。抛开体力和毅力这种最基本的素质外,还要肚子挨得住饿,身体扛得住冷,装备抵得过始料未及的恶劣天气。
        在高山上,人可以饿一天,甚至更久。人也可以渴一天,甚至更久。可是,很少人能经得住被冻一个夜晚。
        作为一个混迹山野14年的小驴,无论自认为准备多么充分,每一次出行都会被大自然给上一课,回来之后赶紧自觉地升级装备,胆子越走越小。
        这一次在勒多曼因冰湖营地遇上七级大风,3个人协助搭一顶双人帐篷花了整整30分钟,新帐篷杆直接被吹弯,风绳被吹断。幸而没有大雨大雪,否则,后果一样不好设想。
        如果你也想做一头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进山。
抓绒帽、防晒帽、太阳镜、头巾、冲锋衣裤、户外羽绒衣裤、速干衣裤、厚手套、防晒手套、登山杖、雪套、护膝、冰爪、防水袜、徒步袜、高邦登山鞋、登山包、救生毯、头灯、急救药物、高山帐篷、高山睡袋、防潮垫、防潮锡箔、户外雨衣……
        从头到脚,从衣物到露营装备,真的是一件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将就。
        如果你也想做一头驴,更重要的,还得熟悉自己的装备,还得能够快速使用自己的装备。在恶劣天气里,即便有心,也几乎没有队友还有余力来帮助你。
        做一头驴子不容易,经验需要一点点积累,需要反反复复向别人学习,需要谦虚谨慎。
        做驴友真的很苦,准备好,再启程!
        不管我们是什么原因走向高山,愿我们顺利进山,平安出山!

















攻略

🎈驴行时间:2024.05.01--2024.05.03   2.5天
🎈驴行地点:康定.勒多曼因冰川
🎈驴行线路:
        乐山--康定--老榆林--格西草原--勒多曼因冰川--格西草原--老榆林--康定--乐山
🎈驴行方式:
        自驾+重装徒步+轻装探访冰川+冰湖皮划艇
🎈详细行程:
        day1:乐山--(自驾240km/3.5小时)--康定--(自驾7km/10分钟)--老榆林村--(自驾10km/40分钟)--格西草原.海拨3550米【露营地:格西草原(徒步起点)】
        day2:格西草原8:00分.海拨3550米--(3km)--红石滩9:30分--(5km)--两岔河11:30分.海拨3900米--(6km)--下日乌且15:30分.海拨4300米--(3.16km)--勒多曼因冰湖18:10分.海拨4555米【重装徒步17.16km/10小时 露营地:勒多曼因冰湖】
        day3:勒多曼因冰湖8:00分.海拨4555米--(2km)--勒多曼因冰川10:30分.4650米--(2km)--勒多曼因冰湖11:00分.4555米【轻装4km/3小时】+勒多曼因冰湖13:00分.4555米--(3km)--下日乌且14:00分.海拨4300米--(6km)--两岔河牧场16:00分.海拨3900米--(5km)--红石滩17:50分--(3.16km)--格西草原18:30分.海拨3550米【重装徒步17.16km/5.5小时】+格西草原--(自驾17公里/50分钟)--康定+康定--(自驾240公里/3小时)--乐山
🎈推荐穿越环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变线):
        (1)康定/格西草原--两岔河--上日乌且--勒多曼因冰川--上日乌且垭口--莫溪沟--老贡嘎寺--子梅村--子梅垭口--上木居--新都桥
        (2)康定/格西草原--两岔河--上日乌且--勒多曼因冰川--日达曼垭口--玉龙西村--冷嘎措--新都桥
        (3)康定/格西草原--两岔河--上日乌且--勒多曼因冰川--上日乌且--两岔河--盘盘山垭口--玉龙西村--三恩措--冷嘎措--新都桥
🎈驴行费用:451元/人
        (1)油费177元/人
        (2)乐山往返康定格西草原车贴67元/人.【500公里左右车补200元】
        (3)公用物资77元/人
        (4)康定杂七杂八火锅76元/人
        (5)康定城停车费4元/人
        (6)冰湖皮划艇50元/人
🎈重装勒多曼因强制装备:
        (1)露营:帐篷、防潮垫、铝箔垫、睡袋(黑冰G1000)、反应堆、炉头、套锅、气罐、高原打火机、水袋
        (2)徒步:格里高利登山包60L(自带防雨罩和冲顶包)、登山鞋(北面)、雪套、护膝、手套、手杖1对、头灯、抓绒帽、防晒帽、头巾、太阳镜、充电宝、手机、保温杯、防晒霜、唇膏、冰爪
        (3)衣物:冲锋衣裤各1件、轻薄羽绒服2件、长袖速干衣各1件、皮肤风衣1件、羽绒裤1条、雨披1件、雨裤1条、速干裤1条、户外袜2双、防水袜1双
        (4)食品:蛋糕、卤牛肉、酥肉、小零食、小金桔、棒棒糖
        (5)药品:感冒药、头痛粉、止泻药、消炎药、邦迪、葡萄糖、云南白药喷雾、退烧药
        (6)其他:身份证、备用现金、纸巾、垃圾袋等
🎈温馨提示:
        (1)冰川上行走和冰湖里划船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请勿随意模仿!
        (2)在冰湖边露营也是一种挑战,请勿轻意尝试!
        (3)川西的春雪很大,早餐温差很大,注意防寒保!
🎈勒多曼因驴行信息:
        (1)勒多曼因冰湖营地海拨4555米,上日乌且营地海拨4300米(数据来源于两步路)
        (2)5月初的夜间气温在-10度甚至更低,风力在7级左右,体感温度非常冷
        (3)过了老榆林村后,手机全程无信号
        (4)目前,越野车可到达徒步起点格西草原。不过,在老榆林村设有关卡。有时候外地车辆可以畅通,有时候则会禁止外地车辆入内,一般较早或较晚时关卡处的花杆是抬起来的状态。老榆林村有很多运营车辆可以载人到徒步起点,价格通常是200元/辆。可联系老榆林村的拥措,她是蓝月山谷的老板娘,也是老榆林老向导多吉大叔的女儿,V:135+5169+4504。而且,她家在上日乌且也有石头房可供住宿,价格是100元/人。还有白帐篷通铺,50元/人。拥措家里还有马可供租赁,8年前我们走贡嘎南北线就是住的她家,租的她们家的马,她开车送我们到的徒步起点老榆林电站
        (5)小青年小向在上日乌且有合作的星空营地,据说有标间和大床房,价格好像是300元/人。他有一条皮划艇,有时候会在勒多曼因冰湖里划船。他的V:59+2387+8751



        勒多曼因,海拨6112米,位于甘孜州康定市日乌且沟与莫溪沟的交汇处,是一座具有较大技术攀登难度和高山滑雪难度的雪山,是国际登山高手和滑雪高手挑战和追逐的山峰,也是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的卫峰。
        勒多曼因峰下的万古冰川是一条典型的河谷冰川,厚度在50米以上,冰况较稳定,接近性很好。在冰川尾部有一面冰碛湖,有人称它为勒多曼因湖,是榆林河的源头。
        第一次见勒多曼因是在2016年9月,在贡嘎南北线穿越的途中。当我们行进到上日乌且营地与日乌且垭口之间海拨4600米的小平台时,一眼就看见了路左边的雪山、冰川、湖泊,一见倾心。那一刻,内心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欲望,想要奔到勒多曼因面前,零距离感受万年冰川的壮观。
        可是,当时的我户外经验少,户外认知更少,在设计行程的时候压根没有这样的计划,更不敢半途盲目前往。与队友们只在小平台远远地眺望了勒多曼因几眼,带着深深的眷恋,一步一回头地继续翻越日乌且垭口。在那时,内心里隐隐对自己许下承诺,等有机会,一定要专程而来。
        勒多曼因,也不知道是名字太浪漫,还是心有所念,这些年,头脑里一直记挂着这个美丽的地方。
时间叫人成长,当岁月将一个轻徒步的弱女子变为一个可以负重前行的女汉子时,勒多曼因从脑海里跳出来,8年的行走眼见与山野历练让我对勒多曼因充满信心。
        五月的风唤醒了天寒地冻的川西高原,也唤醒了雪山下的榆林河谷,当娇艳的杜鹃满山绽放,冰封的勒多曼因之路也缓缓铺开。我知道,机会来了。



        世界那么大,能陪你一起重装徒步的人有几个?愿意与你一起重装徒步的人又有几个?在我看来,重装徒步最难的部分就是组队。
        为了有一天能够去徒步中国的雪山天花板线路珠峰东坡,每一个假期都不愿意浪费,一有机会就想去山里拉练自己。
        可是,一个人走不了重装路。
        因为自己能力的缺陷,往往也不敢呼朋唤伴。
        谢谢信任我并向我伸出手的小伙伴,是你们的成全,才有了我这一段又一段珍贵的驴行。
        愿热爱一直燃烧在心的深处,愿梦想终究可以实现,一起在冰川上奔跑,一起去冰湖里划船,一起重装看山海。



行程

day1  2024.05.01  格西草原  3550米
      欲在2024年10月去徒步珠峰东坡的小伙伴们趁勒多曼因冰川解封之际相约向山而行,因为3个人都走过贡嘎南北线,途经过勒多曼因,所以对勒多曼因冰川胸有成竹。无论天气如何,势在必得,权当拉练。 3个人的小分队一切从简,也因为是老搭档,彼此熟悉性情,一到既定时间即刻出发。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下午两点,我们从乐山南驶上成渝环线高速,奔向康定。



        天气阴沉,天空时不时飘来阵阵雨点,但我们的情绪丝毫未受到影响。
        虽然是高速公路,但一路限速,经过康定城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17点。之前担心五.一期间进入老榆林村的车辆太多会有交通管制,设想过当天晚上就住康定城,第二天一早再进格西草原。不过,三个人都是老驴子,吃惯了苦,决定再往前走走,能够到达格西草原扎营最好。
        导航无法设置格西草原,幸好我们印象中有这条路,过了蓝月谷,沿着榆林河,一路向源头的方向开。
        不知是什么原因,车子经过老榆林的两个关卡处时,关卡处的花杆都是抬起来的状态。我们紧闭车窗,目不斜视,镇定自若径直往前开,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拦下来。果然,没有人来追,我们也就放心大胆、大摇大摆地行驶在颠簸的马路上。
        晚上18点整,到达老榆林环河沟防火卡点。



        老榆林村到格西草原17公里的路程,行车需要40分钟。马路未硬化,非常窄,而且弯道多,路面颠簸,回车困难。
        5月初的榆林河两岸满山杜鹃花开,粉嫩娇艳。只是天色已晚,不好用镜头记录。
        沿途没碰到什么车,以为传言的‘格西草原千人大聚集’过份夸张,等车子到了公路尽头,眼前的场景惊得人目瞪口呆。几百顶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帐篷早已经铺满格西草原,整个营地喧嚣吵闹。
        昔日青青的格西草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停车场、露营地。
        一开车门就感觉到高原的寒意,雪花纷纷扬扬无声地飘落其他事情先放一边,第一要事就是加衣裤,戴帽子,保暖,防高反。
        在靠近公路尽头的一个角落里扎好两顶帐篷,借着夜色打水、洗菜、烧水、做饭。
        第一次学习老驴友用一个脉动瓶装了8枚生鸡蛋走线,今晚的晚餐就吃酥肉白菜汤与青椒炒鸡蛋。
        晚上9点多,来了一支商队,我们的帐篷周边迅速被‘攻占’。快到11点的时候,隔壁帐房里还在喊:“下一位......”原来,他们还在排队打饭。





        早餐照例是醪糟汤圆加鸡蛋,一碗下肚,能量满腹。
        八点,背上重装包,正式起步。



        回头看格西草原,这已经是拨营2/3以后的场景,可以想象夜晚的它是何等繁华,以至于老榆林的向导、领队和马匹都供不应求,还有人想找我们去当临时领队。



        第二次行走在榆林河畔,第二次站在这里回头看格西草原,季节不同,队友不同,却是同样的心怀畅开。







        格西草原到一道桥的一公里路隐在起起伏伏的密林中,走在银妆素裹的世界里,一步一景。







        起步走得很慢,20分钟才走一公里。
        熟悉的经幡,熟悉的榆林河水,熟悉的一道桥。乐山的驴友可桑、兵哥、秋天、小豆芽,还记得我们在一道桥上合影的瞬间吗?
        你们看,5月的榆林河。



        在一道桥上,超越了几十个先行出发的轻装驴友,见识到五.一假期勒多曼因‘赶场’的盛况。



        跨过桥,从右侧贴着榆林河溯源,往上缓缓爬升。
        初初绽放的杜鹃花开在路的两旁,像花蝴蝶一样招惹着我们。顾不得肩上的重负,停下脚步,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俯下身躯,用镜头认认真真地记录它们。还未来得及融化的雪片与花蕊粘在一起,晶莹剔透,分明就是一朵朵‘雪绒花’。
        每个人都想看看这可遇不可求的巧妙小景,自觉排队等候着,都不愿意错过。





        宽阔的牧道一直向上延伸,加上前半段没有分岔路,基本不用担心落队,但是队友幽兰和无名还是在前面等着我一同前行。







        白雪盖不住红石的光芒,它们是寂静山谷中的一抹亮色,是贡嘎冰川下的奇迹,轻而易举吸引着路人的眼球。



        我们频频拐下牧道,把自己置于迷蒙的山水画卷中。







        长期在户外线上磨合的3人小队已经非常默契,一看上好的机位就会自动停下来,等待着成为摄影人或是被拍摄者。
        驴行,不是枯燥地抬脚走路,要在踏出的每一步里寻找慰籍身体与灵魂的片片风情,要努力抓住每一寸从心头掠过的美好时光。







        从格西草原到红石滩的3公里爬升耗时1.5小时,在高原上,这个速度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以内。



        从卫星地图上看,榆林河左岸有一条巨大的沟壑从上方的雪线处以锐不可挡的架势奔泻而来,应该是数次石崩和泥石流形成的。
        巨石上生长着极有生命力的乔利橘色藻,鲜艳猩红,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又像一簇簇争奇斗艳的花朵,气壮山河,这就是有名的日乌且红石滩。







        一路上,轻装徒步者、重装徒步者、马夫、领队、协作、骑行者,络驿不绝。



        冰川融水哗哗啦啦流过红石滩,像山谷里跳动的音符,悦耳动听。
        驴友们情不自禁驻足,纷纷下到河边,在青青浅草地上来来回回地踱步。







        山谷的风拨开头顶上厚厚的浓云,露出丝丝蓝天,两岔河背后的雪山趁机显露出来。
        队友们背着重装包轮番爬上洼地旁的大石包,抓紧每一次与雪山合影的机会。
        为了保持画面的干净,力求避开来来往往的人流,通常要等好几分钟。
        驴行的风景靠上天恩赐,驴行的趣味靠队友营造,趣味相投的一群人才能一起走更多更远的路途。



图片



        不经意转身,看见无名在另一边又摆好了姿式,正等着队友给他按下快门。



        10点,来到二道桥,从榆林河右侧回到左侧。



        兴许过不了几年,脚下的石头也会被乔利橘色藻附着,榆林河变成红河。



        海拨缓缓上升,天空依旧昏昏沉沉,我们不急不徐地迈着步伐。
        十一点半,爬到两岔河营地。
        两岔河,即榆林河的两条支沟日乌且沟(日乌且垭口下)与加则拉沟(盘盘山垭口下)的交汇处。直行往上是日乌且垭口方向,可翻到莫溪沟;右拐往上是盘盘山垭口方向,可翻到冷嘎措。每年五月垭口雪大,所以,很多设计穿越线的商队会放弃翻越危险度极高的日乌且垭口,而选择翻越相对安全的盘盘山垭口去冷嘎措。



        看,海拨3900米的两岔河营地到了。
        算算时间,3.5小时行走8公里。
        营地上,已经搭建上百顶大大小小的帐篷。这里,是大部分商队第一天的目的地。





        我们的目的地在17.16公里的勒多曼因冰湖,离两岔河营地还有一半以上的路程。从时间上算,才走了1/3;从海拨来看,还有600米爬升。
        在两岔河营地简单补充一些食物和水,背上重装包继续加油。
        跨过第三道木桥,开启下一轮攀爬。
        碰到从山上下来的驴友,问他们山上的天气情况,都说从两岔河以上天气恶劣,什么都看不见。



        长时间行走在低矮的杜鹃灌丛中,疲惫感渐渐侵袭身心。猛然间抬头,山谷左侧一座冷峻的高峰傲视苍穹。山形独特,形似金字塔,简洁优雅,透露出王子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
        它是贡嘎雪山的卫峰,是登山界赫赫有名的小贡嘎,海拨5928米。别看它海拨在6000米以下,却是可以与著名的四姑娘山幺妹峰相提并论的冰岩混合的技术性山峰,攀登难度极高。





        疾风阵阵,流云飘浮,头顶上的蓝天越来越多,但一点也不温暖。戴上抓绒帽,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仍有一股寒意嗖嗖穿透身体。







        继续往上,又是一个‘z’型小垭口。
        有点累了,努力攀爬着,时不时往嘴里塞一颗糖,以补充身体的能量。



        3个人的队伍中,我是体能最弱的,常常走着走着就落后好远。
        有一次,等我意识到掉队很远时力志奋起直追,完全没注意到路过的人,突然一个瞬间扭头时撞见身后的队友无名,吓我一跳。原来,他一路上都在等我,观察我,以防我有意外。刚刚我从他身边经过时,一点也没察觉到。



        6小时后,当日乌且垭口第一次进入眼帘,下日乌且到了。
        下日乌且,海拨4100米,距离格西草原12公里,距离两岔河营地4公里,距离上日乌且营地2公里,距离勒多曼因冰湖还有5.16公里。



        从另一个角度看小贡嘎,像是从下日乌且侧旁的山脊上冒出来的一朵独脚菇。



        与8年前的路线有点不同,8年前来到这里的时候河里涨水,我们是从山谷右侧往上日乌且爬的。
        从照片上仔细看,还是能看清楚右侧的路迹。



        这一次,我们随大部队过木桥从左侧沿沟爬坡。



        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段坡,爬起来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
        以前轻装来的时候到了上日乌且就扎营了,这次我们预算的时间很充足,今天要不要就在上日乌且扎营呢?
        我心里打着小算盘,毅力才转化为了动力,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着。
        下日乌且渐渐被甩到身后,山谷里的浓浓雾气像一条巨龙,迅速向上漫延,对我们进行乘胜追击。



        终于,看到上日乌且小垭口飞扬的经幡。
        虽然速度慢到惊人,但,总算又攻克了一个难点。



        锥状的山峰再次印入眼帘,这一次,我们离小贡嘎更近了,近在咫尺。
        原计划这个五一在山里呆4到5天,除了去看勒多曼因冰川,还想从这里翻上垭口去探看小贡嘎和它背后的嘉子峰。也许,那里还有一片不同寻常的风景呢。



        当我从下日乌且爬到上日乌且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一个细长的坡竟然耗掉我50分钟的时间,让人难以置信。
        风很大,以为队友已经走远,殊不知,无名躲在一块巨石下等着我。



        下午三点半,到达海拨4300米的上日乌且营地,14.5公里路程用时7.5小时。



        昨夜的雪对上日乌且营地四周的山体进行了一轮精心的粉饰,画出一条条好看的弧线,像藏野驴的皮毛一样漂亮。一束阳光斜斜地照射在雪地上,皑皑白雪顿时变成了粉红色。



        眼看上日乌且营地到了,心里暗想,是不是可以甩掉背包松肩了?



        终于在接近雪线的地方追上边走边等我的队友幽兰和无名,可他们没有要停下脚步的意思,而且身前和身后还有许多也准备继续往上爬的驴友。看样子,今晚誓要上到冰湖扎营。
        快下午四点了,离勒多曼因冰湖还有3公里,还有接近300米的海拨。
怎么办?
        日渐明朗的日乌且垭口像一只充满魔力的神手,招唤着我本已摇摆的内心。
        幽兰适时地鼓励我说:“你不是要来拉练吗?”
        是呀,这一趟就是来拉练的,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咬咬牙,努力冲刺吧。
        9月的上日乌且是一块湿地,弯弯曲曲的日乌且沟从湿地上淌过,那年我们只能选择沿右侧隐在矮杜鹃丛中的牧道往垭口爬。而这一次是枯水季节,许多人选择从湿地中间纵穿,然后再陡直往上爬。
        看方向是正确的,于是我们也跟随了大部分人的足迹。
        越往前,脚下的雪越深,风也趁势肆虐起来。
冷,从头冷到脚。
        只穿了一件秋裤与速干裤的身体明显扛不住,开始发抖,鼻涕横流。一瞬间的感觉仿佛回到乌库楚登顶的那个黎明时分,也是这样的狂风。但当时身上的衣裤厚实,心里底气十足。可是现在,头脑里的警钟一遍遍敲响:色色,无论队友已经走得多远,现在的你必须先停下来加衣裤,在这样的天气里靠硬撑是撑不了多久的。
        刻不容缓,绝不能让自己体温流失。
        快速解下背包,从包里拿出两件羽绒服穿上,又在速干裤外加了一件带绒的冲锋裤,厚手套也拿出来戴好,身体这才缓过来。
        顶着寒风在海拨4300米的雪地里解背包、解雪套、脱鞋、穿鞋、加裤子、穿冰抓、穿雪套、上背包,前前后后不止10分钟,经过这番折腾,加上中午路餐吃得少,此时的体力已消耗殆尽。可是一抬头,上面是一段望而生畏的急坡。无名和幽兰已经翻过去,连人影都看不到。
        急坡不好走,轻装从勒多曼因返回的驴友看我走得吃力,好意告诉我说此时的勒多曼因非常漂亮,让我快快加油。我也知道,高原的好光景往往就在一瞬间,可遇而不可求。离勒多曼因还需要2小时左右的时间,我再怎么加紧步伐爬也赶不上呀。但我心里清楚,天黑前我一定能赶到冰湖。
        在半坡上,实在爬不动,索性甩下背包,狼吞虎咽般啃了半个面包。正当我站起身想横切到路旁的隐蔽处去‘唱个山歌’,冷不丁听到无名在上面喊我:“色色,你在后面搞什么哟?等你半天了还没上来。”
        知道他们在上面等我后,一刻也不敢再耽搁,背上背包一股作气往上冲。
        天越来越敞亮,终于在下午5点10分看到上方的勒多曼因。蓝天下,冰川轮廓分明,美轮美奂。



        像一场精心彩排后的演出,陡坡上,勒多曼因主峰在我们面前浓重登场。
        连绵的山峰像抹了一层奶油般洁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神奇的自然总能激发心底无穷无尽的潜能,我的身体在见到勒多曼因的第一眼恢复如初,疲惫的感觉瞬间烟消云散,似乎在这样的风景里再走几公里也丝毫不是问题。



        勒多曼因,好久不见。



        冰川就在面前,像一堵巨大的墙,气势如虹。



        离冰湖仅剩一小段距离,我不着急走过去,想在日乌且垭口下的平台上安静地呆一会儿。
        回头看,可以看到完整的小贡嘎。往上看,是海拨近5000米的日乌且垭口。虽然之前只来过一次,它们却是记忆里无比熟悉的风景。







        五月的日乌且垭口积雪深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有人说,要一个人低估自己的能力是一件很难的事。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万物生灵都是渺小的,不得不臣服于它。合理评估自己,量力而行!





        风云变换,光影迷离,冰川时明时暗,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帧美妙绝伦的画卷。
        心完全沉浸在面前的万古冰川里,只想守着眼里可遇而不可求的风景,目不转睛。
        等到队友从我的镜头里由近及远走过,我才不得不收起贪恋的目光,加紧往冰湖赶。









        下午的雪地很软,一脚踩下去,没到膝盖上,看似平坦的雪原隐藏着莫大的危机。雪窝太深,陷进去很难爬出来,跟了几步,心虚得很。
        仔细观察,尚未被积雪覆盖的乱石一直铺呈向冰湖,似一条路迹。
        拨腿逃离雪窝,踏上乱石,这才松了一口粗气。
        下午6点,到达海拨4555米的勒多曼因冰湖边,里程17.16公里,耗时10小时整。
        勒多曼因,终于走近你了。
        此时的冰湖巨浪涛天,海一样澎湃。



        卸下背包,本能地往湖边走去。
        冰湖幽暗、深邃,波澜壮阔,美得惊心动魄。
        湖边的风特别大,找个地方坐下来,面朝冰川,独享着这片海。
        海波千层,浪花朵朵,浩浩荡荡奔涌而来,如诗般流淌在碧蓝的画卷上。
        从未奢望自己能在五月遇见这样美好的勒多曼因,欣喜如潮,排山倒海般漫上心头。
        这些年,桀骜不逊追求自由,只不过是偏爱这样的时刻。超脱凡尘,见自然,也见自己的内心。

















        快晚上七点了,还没煮饭,还没搭帐篷,赶紧回去帮忙。
        冰湖边扎营最好的位置无疑就是冰川正对面这一小块斜坡,勉勉强强能够扎下十来顶帐篷。我们上来较迟,斜坡上已经有七八顶帐篷,只好紧挨着石海扎下一大一小两顶帐篷。
        小帐篷很快扎好,扎大帐篷的时候却颇费了一番苦功夫。无论3个人怎么用劲拉扯,帐篷都在瞬间被吹翻。狠狠拽住,又生怕外帐被风撕裂。雪地太软,帐钉踩下去迅速被风拨出。
        看着瞬间被折弯的帐杆手足无措,又无可奈何。 风一刻也不停息,3个人齐心协力,搬了好多大石头来压风绳,半个小时后,终于把帐篷扎好。
        今天晚上没法点火烧开水了,更没办法煮饭吃。刚才拉扯帐篷和搬大石头压帐篷耗掉大家太多体力,加上气温骤降,队友无名和幽兰纷纷进了帐篷休息。
        蓝天再次显现,勒多曼因冰川上光线柔和,景色好到极致。我的心再度被牵引,拿了厚手套不自觉地又走向冰湖。
        看啊,阳光下的冰川像水晶般晶莹剔透,泛着淡蓝色的光芒。













        风浪打过来,盖在脚背上,扑到身上,直接把手机三角架掀翻。
        冰湖呼啸,生猛如虎,蔚为壮观。冰川静谧,温柔如斯,金色灿烂。
        湖岸依然只有我一个人,与世隔绝般,再次独享着这片天地,直到太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掠过勒多曼因,才想起该回帐篷了。
        勒多曼因,因为热爱,所以愿意为你跋山涉水。



























        热情过后,才意识到自己手脚冰冷。钻进帐篷,把背包里所有保暖衣物都裹上身,还是冷。幽兰担心我被冻到,赶紧拿出她的救生毯让我垫在睡袋里(我的救生毯事先当作防潮垫铺在睡袋下了)。
        过了没多久,身体终于暖和起来。
        风无休无止,在帐篷四周叫嚣不停。
        勒多曼因一夜无眠,我们也无眠。


day3  2024.05.03  勒多曼因冰川|4700米~乐山





        出营地就看到有驴友在冰湖里划皮划艇,幽兰同学简直羡慕得口水流了三尺长。
        最近几年,资深的户外玩家们将皮划艇和桨板背上高原,体验在雪山下的海子里划船的浪漫感觉。
        曾经看过纪录片里的郑义在佩枯措划皮划艇,看过短视频里有驴友在亚莫措根玩桨板,帅得很。可是,我不会游泳,不会划皮划艇,更不敢想玩桨板,何况,还是在高山海子里。所以,我的内心并未泛起像幽兰同学那般的兴奋与向往,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自知的克制。





        幽兰同学试探性地向皮划艇主人表达了想借船来划一划的愿望,由于价格超出预期,只好作罢。
继续我们的冰川探访吧。





        去冰川的轨迹有几条,有从冰湖左边绕过去的,有从冰湖右边绕过去的,还有一条是右侧山脊线。我看到纪录片里登勒多曼因峰的登山者们是沿着山脊线向主峰走的,就是上方像土墙一样的那条山脊。不清楚那算不算冰碛垄。
        气温很低,穿了两件羽绒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积雪深厚,坡度在60度左右的长雪坡看上去就是一个天然的小型滑雪场。无名和幽兰轮番从侧面费力爬上去,从顶上旋风般滑下来,肾上腺素直线飙升,无比刺激。一边滑,一边振臂欢呼。



        五月的勒多曼因冰湖仍未完全消融,一半是淡蓝的水,一半是乳白的冰。
        最初决定来看勒多曼因是二三月,那时候,一心想来看湖里的蓝冰。只不过4月中旬以前的勒多曼因都属于管控区,禁止进山,我们的蓝冰梦也因此成为泡影。



        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表达喜悦的方式各有不同。面对冰湖边平坦的滩涂,无名的内心早已蠢蠢欲动,他要在冰面上奔跑。
        只见他快速冲下冰湖,脱掉上衣,赤溜着上身跑了起来,一直跑到冰湖尽头。



        离冰川越来越近,气温也悄然升高,冰湖两侧的雪山上发生一阵接一阵的石崩,轰隆隆的巨响惊心动魄,经久不息。好在我们与山体离得较远,不用担心被滚石砸中。



        9:30分,终于走在勒多曼因万古冰川上。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壮阔的冰川,巍然矗立在莫溪沟与榆林沟的源头之上,高达1500米的冰壁比世界第三极的普若岗日冰川更加令我震憾。
        冰川下的冰洞神秘莫测,蓝色冰塔林姿态万千。
勒多曼因,亘古冰川,屹立万年,这是时间凝集的自然奇迹。





图片





        心中有山,无法抵挡山的召唤。
        望着咫尺之上的蓝色冰塔林,脚步不由自主向它靠拢。
        刚刚还坚如磐石的雪源开始松懈,但脚印陷得还不深。
        怎么办?还往上爬吗?没有携带任何装备的我们有些犹豫。
        好天气不可求,机会太难得,也许,勒多曼因冰川之缘只此一次。
        此时,感性战胜了理性,我和无名决定再往上走一段,无论到达哪里,10点钟准时下撤。



        主意打定,我们看准路线争分夺秒往上爬。





        很显然,抵达冰塔林的路迹不在右侧,而是从我之前提过的湖左侧的冰碛垄上走,可以避开冰川上隐藏的冰裂缝。但,同样有风险,那边更贴近落石带。
        我们在冰川上万分小心地行走着,每一步都要探实才敢挪脚。随着时间的推移,脚印明显深了,危险像一只张着魔抓的巨兽潜伏在地下。理性告诉我们,不能再前行,就在海拨4700米的冰川上止步吧。
        我用了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勒多曼因的敬仰,感谢你的接纳,让我与你零距离相拥。









        无名也用了他的方式表达对勒多曼因的憧憬,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为他见证。







        在雪完全松软之前,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冰川上跑下来,结束了对勒多曼因的探访。



        原路返回,11:30分,回到冰湖营地。
        想到冰湖里划船的幽兰忍不住询问了另一条皮划艇主人,得知价格很合理时,她当即决定要去划一趟。
        只见她熟络地穿上救身衣,坐上船,轻轻松松地摆动船浆。她动作娴熟,皮划艇稳稳当当地飘在湖面上。 雪山、冰川、湖水、一叶小舟,多么好的时光,画面美得令人沉醉。
        一场弥足珍贵的体验给勒多曼因冰川之行锦上添花,在内心深处,刻上又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皮划艇一靠岸,幽兰就激动地鼓励我,但我肯定不敢尝试呀。
        泛舟冰湖,于我而言,那是比零距离接触冰川更难实现的梦,我的内心毫无把握却又无限向往。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说皮划艇可以坐两个人。啊,正好无名会划皮划艇,我只需要随他坐上船就行了。
        从来不曾想的梦转眼就实现了,谢谢我的队友们。
        穿上救身衣,静静地坐在船头,任凭无名将皮划艇划向湖心。
        也许是无限度地信任队友,内心从始至终没有一丝惊慌。随皮划艇荡漾在勒多曼因冰湖,完全放空了自己,享受着被大自然取悦的幸福滋味。
        最浪漫的攀登莫过于此,在山之巅,在海之涯,在湖的最深处,遇见一个忘情的自己。
        高原划船存在一定风险,非专业人士切勿随意效仿。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按照计划,我们该下撤了。
为了保证体力,午餐得吃好,还是煮酥肉汤吃吧。
        一边收帐篷,一边煮饭。中午1点,准时返程。



        离开勒多曼因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坏,冰川上快要下雪了。



        后来从小红书上了解到,湖边的北面帐篷里住的是一群携带了专业攀冰装备的驴友,就在我们离开冰湖的同时,他们正往冰壁上走,在冰川上呆到下午五点左右。
        如果当时留心过去聊几句,会不会就有机会随他们走上冰塔林呢?



        返程的时候我们没走上日乌且湿地中间那条线,而是走的半山坡的杜鹃丛里的牧道。上去时用了2个多小时的路下来只用了40分钟。
        天地昏沉,此时的小贡嘎躲在云雾背后不得见。



        14:00分,下到上日乌且营地。



        由于天气转阴,大家决定尽最大能力往回赶,赶到哪里算哪里。
        我对当晚赶回格西草原没有十足把握,一边加紧走,一边不断计算着时间。



        16:00分,下到两岔河营地,9.16公里的路程只用了3小时,最快的1公里只用了15分钟。
        离天黑还有2个多小时,完成剩下的8公里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继续下撤吧。



        17:40分,下到红石滩,天地一片迷蒙,什么风景都没有。
        沿途还有非常多的驴友随着马队往勒多曼因走,绝大部分驴友已经走得面无表情,疲惫不堪,有的手里拿一瓶氧气边走边吸。傍晚的气温很低,到红石滩的时候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场面不容乐观。
        在红石滩下,碰到10多个消防官兵带着装备正急急地往山上赶。与我们擦身过的时候,得知我们要撤回格西草原,不停地提醒我们路滑,要注意安全。

结语

        一路急行,于晚上6点半下到格西草原,17.16公里用时5.5小时。
        原计划4天4晚的勒多曼因冰川之行实际上2天2晚就拉完了,名副其实的高原重装拉练,一丝不苟。我也在这一场急行军中挑战了自己的体能与耐力,表现良好。
        驾车离开格西草原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我们成功脱险,而勒多曼因沿线还有上千人。无论是领队、向导、消防官兵、马夫还是驴友,遇上恶劣天气,没有一个不辛苦。
        只能祝福他们了。
        一次不敢过多奢求的冰川之行收获了极其不易的美好风景,感谢勒多曼因的慷慨。
        感谢一路同行的队友幽兰与无名,我们相约,端午节子龙秘境再见。



        户外不是探险,一趟驴行的完结不是终点,当我们再次准备好时,又一趟驴程即将开启。每一个渴望高山的驴友都在努力用路途装点自己的人生,为爱奋力前行。愿我们顺利进山,平安出山!

5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色影驴途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色影驴途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