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士塔格峰攀登知识分享
慕士塔格,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希望这次分享能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这座“冰山之父”。

慕士塔格,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的东南部,苏巴士大阪以东,属于昆仑山脉,海拔7546米。山体巨大,风光壮美,与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峰并称帕米尔高原的三高峰。


慕士塔格峰,雪线高度在5200米左右,是登山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圣地,该山峰的传统线路成熟,坡度相对平缓,是第一次登7000米级雪山的最佳选择。


慕士塔格攀登历史(记录较早的一批)
1670年,英国的托罗切尔对该峰作过考查,但是没有没有登顶;
1974年,英国人西普顿和犹尔曼第一次尝试攀登,宣告失败;
1956年,中国和前苏联联合登山队31名队员成功登顶;
1959年,中国登山队33名队员登顶成功,创造女子登山高度世界纪录;
1993年北京大学登山队十人成功登顶(往后国内的商业攀登记录太多,就不不一一列举了。)

慕士塔格传统线路分享

那么现在慕士塔格攀登线路有好几条,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慕士塔格传统线路。

从公路口204到慕士塔格顶峰的全程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国道314到谷口的204到大本营再到c1、c2,到c3顶峰的全程,可以清晰可见,那么图上的蓝色部分是从沟口到大本营,这段蓝色部分是可以骑着摩托车,也可以开车过来,那么红色部分是真正攀登的线路。红色部分是从大本营开始正式攀登的线路。
第一次攀登慕士塔格
讲到慕士塔格,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第一次攀登慕士塔格,我第一次攀登慕士塔格是2008年的六月到七月份,连续登了两次,这次攀登的a组,也就是我们这次攀登的第一个组,我们打破了同时登顶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是同一时间登顶屋塔格顶峰人数最多的一次
队员加上协作总共有42个人。因为这次攀登我们冲顶那天的能见度特别低,我们42个人没有分开,同一时间登顶慕士塔格(我记得我们是当天下午两点才登顶慕士塔格。)
01
攀登慕士塔格的第一阶段:全国到喀什
攀登慕士塔格的第一站是新疆的喀什,新疆的喀什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国外,它的整个文化跟我们内地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这些是我们在喀什的老街逛街的时候随拍的,喀什的文化,喀什的人(跟我们内地人长的也不一样),各种民族聚集在喀什,他们的伙食,生活跟我们内地也有一些不同。我们去喀什的时候,经常去品尝本地的那些美食(当然有时候也吃不惯,我们就去找川菜馆)


喀什给我的最好的印象是有很多内地没有的水果,而且水果特别便宜,几十块钱可以买一大堆。


喀什的手工工艺的东西特别发达,比如说乐器,还有手工的刀,手工的碗,手工的杯子


我是特别喜欢刀的,每次去喀什,都会去淘很多好的刀,其实很多人觉得新疆人特别野蛮,我们到喀什的老百姓的家里,他们非常友善,非常和谐,所以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文化。



02
攀登慕士塔格的第二阶段:喀什到塔县
慕士塔格第一站抵达喀什之后,第二天就可以进山了,但是我们在喀什需要办理边防证,在喀什办完边防证之后,通常以前我们是直接可以从喀什到大本营,或者是到204,现在出于大家的安全考虑,很多商业队是出发之后到塔县去适应一下。
因为喀什的海拔只有1000多米,大本营的海拔约有4000米,所以直接从喀什出发直接上升到4000多米的话,会有一些高山病发生,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海拔的适应时间。
kk我们喀什出发之后,第二天是直接到塔县,不会直接到大本营,先到塔县过渡一晚上。
塔县是在喀什地区的西部,为帕米尔高原之东,昆仑山之西,这里是中国到巴基斯坦的最后一个县城,县城不大,我们到塔县的主要目的是海拔的过渡。
以前的海拔高度过度是在204,是从那个喀什到大本营中间有一个小镇,但是204的没有酒店住宿,需要睡帐篷,所以我们会赶到塔县去住酒店。
塔县虽然小,也偏,但是它的美食也不少,比如新疆本地的羊肉还有手抓饼,手抓饭等。我们到这里,吃羊肉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塔县的广场,这些景都是塔县边上的风景,花海特别美,我们专程去这个地方拍照,离县城只有几公里的车程,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慕士塔格峰。



进慕士塔格,第一段是全国到喀什,第二段是喀什到塔县,从全国各地到喀什和到塔县都是非常方便的,有到喀什市的机场,喀什到塔县的是国道(去巴基斯坦的国道),路况特别好。
03
攀登慕士塔格的第三阶段:塔县到大本营
进山的第三阶段是塔县到大本营,塔县到大本营,我们会乘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回到204,从204开始徒步,我们的背包物资,是从204就开始用骆驼帮我们运到大本营。(通常商业队会选择把背包用骆驼统一运输上去,然后队员们慢慢地徒步至大本营)

这张照片的是在204拍的,背景就是慕士塔格,我们的行李,我们的装备背包,是这么拖上去的。

从204到大本营的路况特别好走,就是那种高山草甸吧,也有些比较烂的车道,越野车可以开上去,但是本地景区是不允许开车进去,所以我们从这儿就把所有的物资用骆驼运上去,然後人选择徒步。


我们从3700米的塔县出发到4300多米的大本营,也是整整一天,我们需要慢慢的适应海拔的慢慢上升。大本营是4300多米,条件也算很好。整个国内的登山大本营,除了珠峰大本营,应该就是慕士塔格大本营比较好了。



通常到了大本营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海拔适应过程,所以会在大本营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到大本营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会有一些培训,还有一些海拔适应徒步的过程。那么,大本营周边有一些可以抱石的地方,也有可以攀冰的地方,所以,大家在大本营待得时间久了,会在周边的一些地方去玩儿,去攀冰。

发张这个大本营的大本营附近的冰塔岭,这个冰塔岭我们可以体验一下攀冰,但是他的难度,它的冰壁,肯定没有专业的冰场爽了。



一般商业队在大本营,队员们是住小帐篷,一般就是三人帐的帐篷,会睡一到两个人,然后有公共的餐厅,有一些休息帐篷,条件是非常好的,也有一些公共的卫生间,商业队是有洗澡间的,但是在这种高度还是不建议大家去洗澡了。

高海拔适应过程

那么我们在大本营适应了一到两天之后,开始尝试往上适应海拔,就是会从大本营到c1,c1到c2,c2返回大本营,再休整,然后再开始冲顶。这是一个来来回回,适应的一个过程。

慕士塔格大本营到c1营地,运送我们很多都是小毛驴在帮我们运上去。但是到了雪线之后,最后一小段大概有200米的样子,它上不去,需要我们的协作把东西搬到营地。

慕士塔格,整个攀登的行程表我先发给大家,大家可以边看边听我讲(之前讲到第四天,接下来从第5天讲起)

D5是BC到C1到BC:这是一个适应时间,就是登山的节奏步伐的教学过程,这一天我们到c1然后晚上返回大本营;D6我们会在大本营休息,因为我们休息调整,因为之前上到C1体能消耗也很大,我们攀登再回来。调整好然后学一些在慕士塔格比较适用那些登山技巧和注意事项;D7第二次海拔适应的开始,又出发了,这里写的是6月27号,BC到C1,第一次是不用背睡袋、帐篷,因为我们晚上要下山,那么第二次适应我们要在C1住一晚,所以我们需要把睡袋防潮垫带上,协作会把我们的物资,吃的都背上去;D8第八天我们还是一个继续适应的过程,以前是会上升到C2,但是,直接上升到C2住一晚,很多人会高反,今年们做了一些调整,可以上升到5800,然后再返回BC。这也是比较痛苦的一个海拔的适应过程,海拔适应过程的最高点就是5800的地方。D9从C1到C2,在C2住一晚(6000米的海拔适应,在6000米住一晚);D10我们在C2起床、早餐之后回撤到大本营,撤到大本营了,整整十天时间从喀什到C2再返回大本营,那么这就是慕士塔格的海拔适应时间,是整整十天。
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得到,从喀什开始集合到第十天,整整十天时间,几乎都是我们海拔适应的一个过程。

那么我们海拔适应结束之后,会在大本营修整两天时间;

正式攀登慕士塔格


第13天开始正式攀登慕士塔格,大家可以看到我发上来的是13天到19天的这个行程,真正的攀登,我们从大本营到C1,第二天是C1到C2,c2到C3,C3到冲顶,回C2,C2回大本营——其实真正的攀登时间也就五天时间,五天时间就回到大本营了,整个慕士塔格的攀登,大概是这么一个程序。

不只是攀登!

那么我们每段与每段之间,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我们再来简单的看一下,每段之间的一些线路情况,刚才也讲过了,大本营到c1的路段,我们通过照片来了解一下,c1到c2的风景我认为是慕士塔格风景最好的一段,我会多分享几张照片。

先发一张,c2营地的照片,这是我08年拍的一张照片,今晚上的照片其实都是比较老的(08年到13年的都有)
慕士塔格山峰的线路, c2到c3也是有的比较危险的地方,我这儿给大家分享一张照片。
它中间有一些冰裂缝,好的是它这个冰裂缝是可以看见的。所以,商业队会在这个地方,铺设一些路绳,大家过的时候可以辅助一下
我今晚上分享的所有照片都没有P过,很多都是原图,所以像素比较差,然后,色彩也是很一般




这个跨越裂缝应该是零九年的一张跨越裂缝的照片。




c1到c2主要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刚才的一两个冰裂缝,需要跨越,那么跨越裂缝的时候有队友来辅助是最好的,慕士塔格一般就是1:3的协作比例,那么协作在的话,这种冰裂缝,他们会安排人手,帮助大家安全通过。




慕士塔格的c1海拔是5800,c2在6200,现在发的这几张照片,都是慕士塔格的c2营地。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拍的,不是一次攀登拍的。




通常普通人在6200就已经有些高反,我们零九年登慕士塔格的时候,在C2营地住一个帐篷的哥们儿,直接肺水肿,晚上睡后第二天就睡不醒了,我们从c2直接把他拖到c1,他才睡醒,所以在c2的这个位置,大家还是要多注意,我不止碰到一次这样的高反。

慕士塔格的c2到c3,我个人觉得不会有太突出的风景,因为大本营-c1-c2这段风景已经够美了,往后的风景其实也就差不多。

因为海拔越高,冰裂缝也越少,然後c2到c3之间的线路几乎是一个比较缓的坡,一望无际的雪坡,当你会快绝望的时候,你就会到达c3。




在c3其实我们三四个人会挤一顶帐篷,整个晚上都睡不着,一般在c3就是坐着等,因为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就出发了,这几张照片是我是零九年拍的。

就啃苹果这个故事,我到现在也忘不掉,我背了一个苹果到c3营地,当我拿出来这个苹果的时候,我另外三个队友都看我,我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吃,但是我没带刀,怎么办呢?我说一人啃一口吧。
那么我啃一口的时候,在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最后这个人呢,他看着他啃了还没啃完,然后他想再转给我,再轮不到他了,然后,用舌头舔了一遍,舔完之后再给我,我没办法吃了,他自己吃了
。
在这种海拔能吃上水果,也是很好的。但是除了苹果, 别的水果带上就都会硬,都冻掉了,在c3睡不着,就等着天亮然后凌晨两点就出发,出发的时候天都是黑的,起床早餐了也吃不下,随便吃点麦片和豆浆粉就出发了。


慕士塔格,冲顶的时候天气好的话,登顶率很高的,但是万一碰到恶劣天气的话,全军覆没的概率也蛮大的。这些照片呢,并不是一次的照片,应该是五次攀登中的一些合集选出来的。


慕士塔格c2以上,一旦暴风雪起来了,能见度低了就会很危险,能见度低,就容易迷路,迷失方向;第二是会失温,天气一变,降温特别快,会和之前完全变得不一样,天气好的时候登顶后和天气不好的时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这些照片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天气好的时候的攀登和天气不好的时候攀登,完全就是一天一地的两种情况,所以很多人觉得,慕士塔格登不了顶——天气好的时候冲顶比较轻松;而恶劣天气,是会致命的。
慕士塔格从6800多到顶峰7546,整整需要登个五六个小时左右,没有特别的难的地方,但是会让你一路爬缓坡。慕士塔格,从c1到顶峰,每个营地之间每天都是绝望坡。

我再发一张慕士塔格的大本营到顶峰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本营4300多到c1 5560到c2 6100多,到c3 6800多到顶峰,整个攀登,其实就是c1到c2,有些难度,有冰裂缝,别的都是绝望坡,从c3到顶峰,大概就会用五六小时的样子登顶。

如果天气好的话,慕士塔格顶峰,其实就是足球场那么大的一个斜坡(山坡),这几张照片是慕士塔格最后的顶端的坡,这些坡不是尖的,这种顶峰,天气好的时候登顶慕士塔格,一点都不会冷,天气恶劣的时候穿连体都会冷。



登慕士塔格-装备准备

攀登慕士塔格,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慕士塔格虽然海拔高,但它不是一个技术型山峰,所以准备的物资没有像登雀儿山这些那么多,但是需要带安全带。
因为慕士塔格,偶尔会有一些裂缝,以前也有队员掉到裂缝里的这种山难发生,所以不安全的地方通过安全带通过。

慕士塔格的主要装备就是保暖措施,保暖装备比如高山靴和羽绒服,慕士塔格海拔高雪厚,所以还需要踏雪板。高山靴和踏雪板可以租用,别的装备像羽绒服,睡袋,防潮垫,这些是不提供租用的,那么现在慕士塔格其实也有很多的商业队在做,这个表格是我们在慕士塔格准备的物资。




参与人员相关要求:
1.需要有5000米以上登山经验; 2.无过度高山反应及心、脑、肺,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宜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 3.听从领队指挥,符合此次攀登体能要求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体能良好,并出具2017年内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
慕士塔格登山申请是比较繁琐的事,7000米以上,国内是直接在中国体育局登山协会备案,所以处理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需要提前三个月提交登山队的人员名单和登山申请,那么我们岩羊户外2018年也会组织慕士塔格的登山活动,人员我们会限制在12个人一个组,我们慕士塔格的报名截止时间是3月1日截止,往后时间是处理过程。
登山名额、报名起止时间
1. 队员人数限制:12人。 2. 即日起开始接受报名,登山名额以缴纳订金的先后顺序为主。 3. 因审批手续及大量准备工作,2018年3月1日,报名截止。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雪山是很多人向往却遥不可及的神圣净地,当人类一次又一次征服了世界屋脊,征服7+ 2的时候,雪山已经对所有敬畏他的人展开了双臂。
问答环节
问题一:罗罗老师,想问您慕士塔格峰难度高么,适合入门级登山者么,需要运用技术装备么?
慕士塔格的攀登难度是不大的,因为整个慕士塔格从大本营到顶峰都没有什么大的冰壁可以攀登,几乎都是走就可以登顶,但是他途中会有一些小段的裂缝需要通过,所以我们有一些小的装备,比如说有些路绳来辅助一下。
有些队会备用安全带和路绳来通过这些裂缝,消除它的危险,别的冰爪,冰镐这些都是不适用的,我们直接拿登山杖就可以登顶。
登山入门是说不上的,慕士塔格应该说是高海拔的一个入门,但是攀登慕士塔格之前,需要有5000米的登山经历,慕士塔格虽说他的攀登难度不高,但是对人的意志要求还是高的——因为会有近20天时间在这7000米的山上,每天来回攀登,没有毅力、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以及不顽强的,在途中就会放弃。
慕士塔格的技术装备,(踏雪板算是技术装备)踏雪板和高山靴还有专业的连体羽绒服,保暖的双层高山靴是必备的,别的技术装备的话,安全带是组织方可以准备的,不是必须的。
我最后分享一张照片,这个睡袋里头有个队员是我们从c2营地拖到了c1,是08年的一个队员在高反时直接昏迷过去了,我们直接拖到了c1,然后我们的队医给他打针,这么一个救援过程,所以慕士塔格,它主要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海拔的适应,高海拔的适应很重要。

给楠楠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