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探秘新疆 | 哈密—隐藏在东天山的丝路秘境,与最甜的绿洲

探秘新疆 | 哈密—隐藏在东天山的丝路秘境,与最甜的绿洲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探秘新疆 | 哈密—隐藏在东天山的丝路秘境,与最甜的绿洲

2019-03-28 18:59:15 618

哈密太低调了,低调地让大多数旅行者选择忽略。

作为新疆的东大门,一进入哈密,旅行者们大多迫不及待地冲向吐鲁番或北疆,顾不上遥望身后这座汉唐历史上的“西域襟喉”。

今日低调的哈密在历史上有多重要呢?哈密的风景与风物为什么会吸引成为西域历史中最知名的大月氏人的故乡?

走马行疆旅行一直在探索哈密,并发现了哈密背后的很多故事!

隐藏在东天山的丝路秘境

哈密古称【伊吾】,是一块夹在东天山与大海道和噶顺戈壁之间的绿洲,几千年来依靠东天山的雪水滋养生息。如果没有东天山,哈密恐怕早已成为冷酷的噶顺戈壁的一部分。。。

守护哈密的东天山

而傍守哈密的东天山,历史上的地位则更重要。它是西汉史书中赫赫有名的大月氏人的故乡。

大月氏来自遥远的欧亚草原,4000年前沿着北方草原之路,从阿尔泰山进入新疆,来到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相中此地的肥沃草场,和东天山的稳定水源,从此以之为第二故乡。

巴里坤草原上的巴里坤湖,汉朝史书称为【蒲类海】—对应着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蒲类国】,更是充满神秘色彩——考古学家认为,它更有可能才是《穆天子传》记载的西周周穆王游历拜访西王母的西方瑶池——而不是遥远的帕米尔高原。


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

从大月氏的年代开始,巴里坤草原先后成为早期丝绸之路游牧民族最主要的游牧地。

西汉前后,大月氏人被匈奴赶走到伊犁河谷,哈密绿洲和巴里坤成为匈奴的牙帐所在。也正因为匈奴霸占此地,与内地“三通三绝”,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欲寻找大月氏重新夺回哈密地区未果,无奈选择将敦煌穿越白龙堆雅丹到楼兰的路线,作为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

巴里坤草原

直到汉朝名将霍去病“封狼居胥”,彻底将匈奴赶到北方的蒙古高原,哈密和巴里坤进入汉朝的管辖之下,它们开始正式成为丝绸之路的参与者——这就是【大海道】和后来的【新北道】。

关于大海道的历史,请参阅我们的文章:千年风沙暗,犹见大海道

丝绸之路在新疆的北道,称为新北道,它是从【伊吾】(哈密古称)沿天山南麓西行到【七角井】,北穿天山到【木垒】;或自伊吾翻越【松树塘达坂】到【蒲类海】(今巴里坤草原),沿天山北麓西行到木垒、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伊犁,然后出境。这条路线,汉武帝之后已经存在,隋唐以后其地位更加重要。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队于1927年5月进人新疆考察时,选择了新北道的一条支线:经【伊州】(哈密古称)到【西州】(吐鲁番古称)的唐代交通要道,从哈密经【三道岭】、一硫泉、七角井等地到鄯善、胜金口、吐鲁番,再经白杨沟到达坂城、柴窝堡、最后抵达乌鲁木齐。

从彩陶时代,青铜时代到两汉魏晋,哈密地区作为北疆一座宝贵的绿洲,先后被古代西域几个最重要的游牧民族选择为大本营,从青铜时代的大月氏,匈奴,乌孙,到隋唐时期的突厥和回鹘。

【兰州湾子遗址】和【焉不拉克文化】是青铜到铁器时代大月氏的先祖留在巴里坤的文化遗存;【哈密五堡】地区所代表的“天山北路文化”是哈密地区与甘肃青海地区的羌人彩陶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哈密三堡】古称哈密碎叶,被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是诗人李白真正的出生地,毕竟李白的名诗【关山月】明明描述的是东天山风景啊——”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哈密天山北路古墓出土的双耳彩陶

哈密天山北路古墓出土的人面铜镜

唐朝时,哈密地区成为中央政府设置的北庭都护府属地。随着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范围不断西扩,北庭都护府所治陆续从哈密迁至吐鲁番,然后迁至今天的吉木萨尔。晚唐时,哈密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的领地,因高昌回鹘国王笃信佛法,伊吾(哈密古称)也是处处佛寺林立,晨钟暮鼓。

北庭故城

东天山脚下

巴里坤草原

巴里坤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莹,松林青翠,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人们称这种美丽景色为“天山淞雪”。

巴里坤是大草原。它不像内蒙古的草原那样一望无际,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线。巴里坤是盆地,极目远望,四周与蓝天相接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巅。这些山都属于东天山。特别是南山尤为高大雄伟,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山腰是四季常青的林带。

当地有句话说,“山有多高,巴里坤草原水有多高”,确实不假。在山上到处可以见到泊泊的山泉。夏天,水草丰美的高山草甸草场则是牲畜避暑的绝好去处。为数不多的几条大沟里的水可以流出沟口,便成了山前冲击扇平原上农田的灌溉用水。

巴里坤草原有效使用面积近20万面。每年绿草如茵,野花竟放的季节,牧民纷至杏来,游牧湖畔,羊群像飘动看的朵朵浮云,点缀在绿茵上的毡房,炊烟袅绕,奶茶飘香。

不要忘记,巴里坤草原以养马出名。哈密地区古称“伊吾卢”,吐火罗语,应当也是大月氏人的语言,意思为“马”。当年的匈奴,就是以出自巴里坤的战马,与汉武帝争夺西域。。。


最甜的绿洲

哈密深居亚洲内陆。由哈密盆地和吐鲁留盆地组成的土哈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断陷地位山间盆地。

东西走向的天山,东部山脉横卧在哈密境内,形成山盆相间的地形地貌。

天山以南—著名的【南湖戈壁】以造型奇特的雅丹地貌与绿洲相映,天山以北—森林草原相依,这是新疆唯一的南北疆自然风光兼有的地区!

南湖戈壁

南湖戈壁

南湖戈壁

南湖戈壁

南湖戈壁

天山脚下的盆地特征,令土哈盆地中的吐鲁番成为葡萄之乡,哈密则当仁不让为哈密瓜之乡。

哈密地区栽培甜瓜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哈密瓜最早被称为甘瓜、甜瓜,后得名于清康照年间。

从名称上看,称它为“甘瓜”、“甜瓜”,其意显而易见——以瓜的味道而命名。待此瓜被贯以“哈密”之名后,令人听来不仅感到瓜之“甜”,更回味着哈密之“蜜”,哈密也由此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最甜的绿洲】。

哈密木卡姆

哈密绿洲上还流传着维吾尔四大木卡姆之一的哈密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中至今还保留着古老佛曲“摩诃兜勒”的元素,还有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特点。

甚至有些歌曲是用维吾尔、汉两种语言一起演唱的,比如哈密的一些维吾尔族老人都会唱:“昔克牙甫—门关上,契拉央朵—灯点上,克格孜沙浪—毡铺上,牙单朵翁—铺盖上”,一句维吾尔语一句汉语,十分有趣。


哈密王的传奇

在哈密的回城乡,有一座宅园相连、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群,它就是哈密王府。

回王,是指清代统治哈密绿洲233年之久的哈密维吾尔族王爷。新疆的维吾尔在清代时被称为回部,新疆被称为回疆,哈密王自然叫哈密回王。

有说法称,哈密有三宝:哈密瓜、哈密王、哈密木卡姆。哈密回王其实就是一部清代的哈密史。


哈密王府

第一代哈密王“额贝都拉”因协助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准噶尔叛变有功,获封“哈密回部的最高头领”,代表中央政府永驻哈密。随后,额贝都拉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了一座兼具伊斯兰和汉文化风格的庞大府邸,费时7年竣工。

此后,第四代回王玉素甫因协助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被乾隆列为清王朝以来功勋最卓著的50名功臣之一,并正式获得维吾尔族王爷的爵位。额贝都拉留给玉素甫的这座府邸正式成为哈密王府,也成为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宫廷建筑之一。


我们的线路

在哈密地区,走马行疆希望带您去探索两个特色——

天山以南的戈壁绿洲——三道岭,南湖戈壁和大海道;

和天山以北的森林草原——那当然是巴里坤草原和巴里坤湖。

三道岭与大海道的更多介绍请参阅我们的历史文章:走马春秋线 | “探秘新疆”:穿越汉唐之间的时间之门

哈密旅行的具体线路请参阅我们的相关线路文章,或随时咨询走马行疆领队大马及走马客服!

走马行疆团队致力于

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与背后的人文历史地理

打造新边疆深度游

关注公众号走马行疆旅行

团队介绍


走马行疆团队致力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与背后的人文历史地理,打造新边疆深度游。

走马行疆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升级的边疆地区旅行体验,覆盖包括新疆境内、川藏、青藏、新藏、内蒙等地区。除了提供新疆所有热门线路的服务外,团队还为您的出行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团队创始人兼领队,马晓军,人称大马,外号“新疆通”,“活地图”。土生土长的新疆人,70后,回族,马帮后裔。从事新疆旅游工作20年来,是北疆喀纳斯贾登峪线路和南疆帕米尔大同乡线路最早的开辟者,亲自带队接待游客累计超万人,零投诉。

大马已累计20余次带队成功穿越中国四大无人区,足迹遍布中国西北边疆五省,累计行程超过110万公里,可绕地球27圈。

大马和弟弟小马还是出色的旅拍摄影师,眼光独特,审美超俗,技艺精湛!还配有大疆无人机,GoPro等高端摄影装备随团使用!

62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新疆大马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新疆大马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