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鼠巡山记
相关活动:硕鼠巡山
相关轨迹:香山老鼠侧影【实走】
硕鼠巡山记
2020年是庚子鼠年,经过12年的轮回,终于又到本鼠做轮值**了,作为十二生肖之首,本鼠准备在今年大干一番,开好这个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本鼠已经计划好了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巡山。正值清明时节,纷纷细雨却没有如约而至,京城近日风清气朗,适宜巡山。

图1 香山老鼠巡山路线轨迹
行程的起点设在香山碧云寺后面的太极小院,先从懒汉坡上山,在距老望京楼东边的防火道约360米时,从左侧的岔路切换到好汉坡,到好汉坡顶后直接穿过防火道爬一个小坡至老望京楼门前,接着进入小路往小小五台方向下山,沿途不时有山花闯入眼帘,近前一看,大部分是杏花。

图2 老望京楼西的杏花

图3 远眺打鹰洼西坡
杏花一般在四月初开放,比桃花晚一到两周,相对而言,杏树长的比较粗糙,有沟壑,杏树暗灰色,浅纵裂,树冠较高大,杏花大多成簇状开放,有短小的花梗,完全开放时呈白色,花蕊是黄白色的,杏花味道比较呛,花败后发芽;而桃树树干光滑,呈暗紫红色,有横向环纹,树冠稍矮,桃花的花期相对较早,一般是在3月中下旬开放(南方则更早一些),单朵开放,无花梗、直接长在树枝上,开时枝端已有叶芽或嫩叶,开放时呈粉色或白色或接近红色,花瓣比较软,花蕊为紫红色,味道比较好闻。

图4 杏花近照
下山途中,可以听到山鸡发出的叫声,估计是雄山鸡正在求偶,向附近的雌山鸡发出信号,表明自己的方位。快到东山古道盘道碑时,一片石崖下面有一汪泉水,名曰观音泉,不知人们为何给它取此名,但从泉水中漂浮的落叶和腐物来看,显然不太适合饮用,若将其先清理后消毒,再稍加维护,应还是一个不错的取水地。

图5 观音泉
东山古道位于老望京楼西面的山中,三面环山,谷口处是东山村,由于周围山岭的阻挡,太阳直射古道的时间较短,这使得古道附近的气温相对较低,若在冬日,冰雪持久难化,而在当下时节,即使阳面山坡上的桃花早已凋谢,这里依然可以看到正在盛开的桃花,当然,更多的还是杏花,它们分布在古道两边,探出雪白的花朵,下面是被足迹磨得发亮的古道青石板,就着穿过树枝洒落下来的光线,再加上鸟儿清脆的鸣唱伴奏,别有一番意境。倘若到了炎热的夏天,东山古道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消暑纳凉之地。

图6 古道杏花

图7 路边杏花
从东山古道拾级而上,至打鹰洼村西的三岔口,先向右到防火道,经猴石崖转回打鹰洼村,村落早已人去房塌,唯有泉水井保存完好,井里还有水,被人用石块盖上,估计井中的水未被污染、尚可饮用。

图8 打鹰洼泉
东山古道虽然是由石块砌成的,但由于石块大小不一、凹凸不平,下山也得注意,以免崴着脚,不过行走在古道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担心沾了一身尘土。然而从东山村原住民遗址上新望京防火道的路却没有这待遇,一路上虽不至于说是尘土飞扬,但两公里长坡走下来,鞋子和裤脚已是倍显沧桑。

图9 东山古道
踏上新望京东防火道时已是中午12点多,于是开始埋锅造饭——实际上是给自热米饭的发热包加上水,到克勒峪时饭也热好了,正好可以在西山之巅的克勒峪七星桌享受这美食。吃饱喝足后准备启程,餐盒包装是必须得打包带走的,这样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然而有些伪驴却不这样想,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方便,食品包装袋、塑料袋、饮料瓶等随手乱扔,克勒峪至刀背岭一带就可以看见很多伪驴留下的废弃物。

图10 克勒峪七星桌上准备打包带走的餐盒
刀背岭位于克勒峪和潭峪之间山路的中部,隆起的花岗岩将整个山坡一切为二,犹如一把刀。刀背岭坡势较缓,经卧牛台逐渐延伸至西南方向的三家店。

图11 俯瞰刀背岭

图12刀背岭近照
春暖花开了,到户外爬山的人越来越多,卧牛台南边的一条下山小路,由于路小人多,砂土被踩的松动,且坡度较陡,容易打滑。不过卧牛台南边的这一小段路只是预演,刀背岭至潭峪的那个大长坡,若没有抓住路边的树干或者依靠登山杖的支撑,则几乎难以立住脚。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路面较滑的原因,刀背岭至潭峪的下坡路段,轨迹出现了较大的漂移,一周前还是正常的。
下降至潭峪路后,从28号路灯杆旁边进入一条旱水沟,走十几米可以看到右侧有另一条水沟缺口,右转上坡,先走八九十米山路,然后再换到沟里,该水沟可以直通坡顶。以前走这条路时,后半段几乎都是在沟里走,这次由于时间尚早,便从沟上游的一条不太显眼的山路往回探,虽然有一些小型灌木,但路迹还是相对清楚,且可以回到沟的下游,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以后走这条路时又多了一个选择,特别是在下雨时,就能避开一段低洼的水沟了。

图13 天蓝花白
由于天气转暖,蚊虫也变得活跃起来,刚才在沟里时始终有一群蚊虫在头顶盘旋,挥之不去,但一出那沟到了天泰山南坡,蚊虫像变戏法似的烟消云散了。天泰山南坡是潭峪村和双泉寺村的分水岭,东边的是双泉寺村,这两个村子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寺庙,潭峪村的是慈善寺,双泉寺村的是双泉寺,双泉寺是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站在双泉寺后山的步道上可以俯瞰整个寺院,院子不大,周围被其他民房环绕着。
从双泉寺后山的步道往东北方向前行,可以到达南马场水库,我在水库大坝前左转上山,顺着山路走600多米即是北马场。继续沿山路一直向北,挂甲塔便出现在了眼前。巡视接近尾声,不过挂甲塔至西山小院的小路也被踩的沙动尘飞,估计在冬天到来之前,沙土路的这种路况会是一个常态。
本次巡山顺利结束,综合以上见闻,总结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首先,安全第一,随着户外活动的升温,需要注意坡度较陡的沙土路段,以免滑倒;其次,谨遵“除了足迹,我们什么也不留下”的原则,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不要将难以降解的垃圾留在山上;第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注意用火安全,不要携带火种上山,还山野于太平;最后,珍爱生命,包括自己和野生动物的生命,不要猎杀和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饮用可能被污染的水。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火勺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