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桥得名的“高桥”古镇

高桥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黄浦江下游、长江入海口西侧。据记载,高桥镇建于宋代,其前身为镇东北一千米处的清浦镇,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已是江东一都之会,寺庙鼎立,市镇繁荣。明嘉靖年间,形成“丁”字形两条干河和东、西、北三条傍河而建的长街。后清浦港淤积,集市南移,遂兴高桥镇。
据资料,高桥又名翁家桥,始建年不详,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重建,跨黄潼港。桥不高而名颇著,镇以桥得名。

据说,现今位于花山路上的高桥早已无存,距离原址不到200米处仅有一座标有“古高桥旧址”的老石碑,虽字迹斑驳,但依稀可辨。
高桥老街整体由15条古街老巷组成,目前仅有西街、东街修复。镇区街坊内散落着众多民居名宅和四个古园林以及各种水埠、码头和桥梁,构成高桥“河街共生、水上人家”的江南水乡风光。据统计,目前浦东全区近四成名胜古迹、名宅故居都在该镇。自1990年国家设立全国首个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给高桥古镇注入新的活力。
我寻访老宝山古城墙后,沿杨高北一路至港城路,乘81路公交车在大同路石家街下车,步入西街、东街。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老街依“丁”字形河道而建,分为东、西、北街,总长约2000多米。老街部分修复一些名胜古迹、名宅故居,恢复了“弹格路”路面。行走在石块砌成的略有高低的老街,看着老街两边的各类古朴建筑,颇有时光穿越之感。













台格铺地的西街,黑瓦白墙与高耸林立的现代建筑古今对照。西街上分布着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高桥绒绣馆、三峡石图艺术馆,东街上有仰贤堂。


2012年,高桥老街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近代高桥的“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培育了一大批营造商,为开埠后的上海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桥人家陈列馆陈列着大户人家的生活趣事,楼上楼下房间多,主人和子女的起居室、客堂、佛堂、帐房、农具房、厨房等。









与老街平行的高桥港上新建的仿古三孔石拱桥——万寿桥。











东街的仰贤堂。












路线:地铁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北站下车-杨高北路-杨高北一路-宝山卫所古城墙遗址-威斯路-杨高北一路-港城路-乘81路公交车-大同路石家街下车-高桥西街-高桥东街-东义路-学前路-地铁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北站。里程9.9千米,时间2:27。(2018-6-2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