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镇江> 女子登山走未开发道路摔倒受伤,消防员40分钟抬了2公里
女子登山走未开发道路摔倒受伤,消防员40分钟抬了2公里
9月1日上午10点,镇江句容市韦岗抗战纪念碑山顶,有一名女子报警称,自己被困在山上,腿部受伤,消防立即前往救援。
▲现场救援视频


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在现场发现,女子左腿骨折,简单包扎后,消防徒手抬着担架,准备将其送至山下。然而事发地在山顶位置,登山人员又是走的未开发的山路,现场道路崎岖,地势复杂,道路坑洼。6名消防指战员轮番上阵,行走了约2公里山路。

就这样行走了40分钟,女子被成功送至了山下的120救护车。据了解,当时有十几个驴友约好爬山,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女子脚一滑,刚好摔到了路边的大石头上受伤了。
警方提醒市民朋友,登山运动固然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在登山前要考虑当地环境,不要盲目登山,而且装备要齐全,不能离身。一旦在登山途中迷路,要提前找好避险处,避免落石、滑坠、等风险。如未及时出山,路况又危险,最佳选择就是原地等待救援,并发出求救信号。
延伸阅读
现在徒步运动因其参与门槛较低,成为备受大众青睐的时尚运动方式。近年来,不断有驴友走上了徒步探险的路子。有些人认为,“规划路线没意思,要走就走野路子”,也有人认为“只要装备齐,就肯定没问题”。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驴友涉险的事件层出不穷。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讨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发生348起事故,其中,受伤事故115起,受伤人数123人;死亡事故40起,死亡人数45人;失踪事故4起,失踪人数4人;无人员伤亡事故189起。与2017年对比,2018年事故起数增加59起,增长率为20.42%;受伤事故增加8起,增长率为7.48%;死亡事故增加5起,增长率为14.29%;2018年事故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梳理发现,在多种事故类型中,迷路已连续多年成为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而滑坠和高坠类事故在受伤和死亡事故中占比最高。事故数量还与组织形式有密切关系,独行、亲友结伴等形式易造成事故,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没有责任主体,户外经验缺乏,遇险时应对能力有限。
不是谁都适合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能走就能到,盲目的徒步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也为社会带来了负担,每一次的救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众多驴友来说,千万要吸取这一次次的教训,别再盲目冒险,对他人,也要对自己负责任。

户外探险活动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意外。在参加这种活动的时候:
1、要有完善的计划和预案。
户外探险应该组织足够数量的人同行,避免一两个人的独行;行程规划中主动避开有明确危险的地区:比如地形过于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大型野兽出没的区域;根据行程的天数,准备足够的食品饮料,特别是在无法获得补给的地区。

2、要准备户外运动的特殊装备。
背包、水袋、帐篷、睡袋、防潮垫、干粮、火炉……在这些装备中,作为“驴友”第一步,要选一只合适背负的户外背包,负重的户外背包和普通的双肩背包不同,普通的双肩背包(包括书包和电脑包等等)只是把背负的重量压在双肩上,虽然也能买到容量大的款式,但面对户外野营动辄20公斤以上的装备,普通背包就难以胜任了。
而负重的户外背包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结构的背负系统,避开娇弱的肩和脊柱,将负重转移到腰部的骨盆上,对强大的腰部而言,压垮肩膀的20公斤负重就不算什么了。通过这种方法,户外背包的背负系统让“驴友”们徒步更长距离的行程成为可能。
另外,选购背包的时候,要根据行程的长短来决定背包的大小:不露营的一日行动,20L上下的小型包足矣;2-3天的城市周边露营,就要40L以上的中型包了;至于长线穿越,去买60L到70L的大型包吧。

还有,背包一定要贴合自己的身材和背长,要知道,很多背包是有大中小码的!至于水袋、帐篷、睡袋、防潮垫、干粮、火炉等装备,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找一个靠谱的户外用品店,向店主咨询吧(很多店主是热心的资深驴友)。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些厌倦了?千万不要不以为然啊,运动防护,并不是让你在运动中畏首畏尾,也不是要忽悠你成为装备控,而是让你避免伤害,运动得更好。我们爱运动,我们也要安全和尽可能的舒适,这一切,就靠运动防护啦。
3、户外探险时应该尽一切可能保持通信畅通。
外出要携带手机和备用电池,实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也要准备GPS设备和队伍内部联系用的对讲机,并准备哨子等求救设备,以防万一。初次尝试户外运动时一定要跟随有经验的资深驴友,贸然行动会有很多风险。

4、防范风险:丝毫不可以放松
保证安全是户外探险的前提,尤其是现在,暴雨洪水等不确定因素增多,更需要提升安全意识。经常到户外玩的俱乐部或组织,要有经常性的野外生存、医疗急救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此外,出发前要做好目的地海拔、地貌、预计的时间等评估工作,携带的补给要比预计时间多一些。
户外探险之前,团队出发要有行前会,测试大家的体能状况、户外知识的了解情况,领队要对每个队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任务的分配也要有针对性。此外,个人的装备要准备齐全,起码要考虑到野外的防雨、补给、照明、保暖要求。另外,领队是队伍的核心,其综合素质一定要好。
“以三五个人带十来个人为例,领队必须熟悉地形,队伍中间还要配有一两名安全员。”足够的专业队伍配置,再加上充足的装备和事先的评估,将有效降低户外探险的意外概率。

多位资深“驴友”表示,欧美等户外运动的发达国家,对于危险探险线路实行申报制度。他们建议,相关协会或俱乐部联合开发可实现报备的软件,通过事先申请报备,降低户外探险安全风险,同时方便紧急救援的开展。
给在他乡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