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猴顶-喇叭沟穿越,新驴的一次勇敢尝试
之前在徒步强国公众号发过此稿,突然想到在两步路的个人频道留个备份帖比较好。原活动链接:户外活动 | 【10月16日】南北猴顶-喇叭沟穿越 |户外运动|两步路户外旅游约伴网 (2bulu.com)
没爬过三峰,也没爬过祖国的三山五岳,只有两次野外徒步经验的新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挑战了喇叭沟A队22公里1500爬升。
老家在河北沧州,整个地级市都是平原,上大学之前没出过远门,出省上学后才第一次看到山,但之对山没兴趣也没爬过什么山。直到今年中秋之前,在北京也只是爬过香山。
最近半年个人生活发生了个断崖式突变,再加上最近工作压力格外的大,甚至经常半夜整夜的失眠。本来之前通过打游戏解压,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反应操作跟不上,段位的下降和队友的对骂反而事与愿违,让我又多了一层烦恼。总是控制不住在想,为什么我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想我多半是抑郁了。
怎么缓解压力呢,偶然间想到了爬山。于是在今年中秋节,报了个爬东灵山的商业团。很巧的是,出发前一天竟然在豆瓣上认识了同一天行程的Isabelle,我们两个都是第一次爬这么大强度的山,于是我们相约互相鼓励加油。走的景区登山路线,50人的团,没想到我竟然是以两个半小时第一个冲到山顶,更没想到的是小女生Isabelle竟然也很给力第二个登顶。
东灵山之行让我联想,爬山对于我可能并没有那么困难,于是开始在网上了解强度更大更难的路线,开始了解徒步爬山圈子,在国庆假期参加了两次别的组织的野外徒步,并认识了一起徒步的曹哥,曹哥虽然年龄比我大但多年的爬山经验体力贼厉害,是我的榜样没错了。
10月12号周二,我和Isabelle聊周末去哪爬个山,她甩给我一个徒步强国喇叭沟的链接,我俩一拍即合想尝试下A队,尽管我俩连评估资格的三峰都没爬过,而且对于Isabelle更是第一次尝试非景区线路,好歹我之前还参加过两次非景区徒步。我把链接发给了曹哥,他也报了A队说舍命陪君子,我深知这个难度对于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很喜欢徒步强国在大巴车里的新人自我介绍环节,虽然我有社恐人多的地方不敢上台说话,但大家都众说纷纭讲述自己的经历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捧腹大笑掌声不断。大家提到了很多山我大都没听过,让我知晓我后面的路还有很长,还有无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等着我。实际上我在今年国庆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轨迹,当时群主发了轨迹我不懂是什么问群主后才知道。

下车合影完以后,徒步开始。前边的人走的飞快,为了不掉A队我拼命的跟,甚至前一个小时都没有停下来休息,汗流浃背累成狗。我之前参加的两次徒步不是这样的啊,哪有走这么快这么狠的我服了。

两个小时后,A队还剩10个人,曹哥还是一如既往的猛,还好Isabelle没掉队,虽然看起来跟我一样非常的吃力。

五个小时后,A队分成了前后两个分队各5人,我竭尽全力跟上了A队前队。一路上领队阿凯走的健步如飞毫不吃力的样子,还可以在队首尾之间穿梭切换自如,而我为了跟上不掉队已经累的吐血,所谓的一点天赋在绝对实力面前被虐的一文不值。

以为自己体力好不会掉队,跟着有对讲的人走就可以。但没想到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空腹喝了很多牛奶拉肚子,上厕所的时候掉队了。尽管我拼命追爬,但不会看轨迹没有手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独自一人在大山里凌乱,发自心底的怕,恐惧极了,一边爬一边想了一百种可能的死法。还好走了没多远就看见A队前边的4个队友停下来在那里等我,我仿佛看到了家人般堡垒,之前的恐惧瞬间消除,找到组织的感觉真好,回去后不买手台我就是狗。

A队前队5点半结束行程,后队六点多,辛苦D队小伙伴等我们,启程回家。感谢阿凯领队的辛苦付出,感谢徒步强国平台组织了这次活动,让我们两个新手有机会突破了自己。很累但也很开心,痛并快乐着,大家下周再见。

据我观察,A队前队5人平均年龄30+,A队10人里有4个女生,最小的一个胖乎乎男生看起来也就20岁。所以没有那么多不能的戒口,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完了。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这么拼这么虐。因为真的很解压,因为喜欢热爱,因为叹为观止的景色,因为一座座山的征服感,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个双十一过后,我再也不会没手台,不用穿牛仔裤网面旅游鞋爬山啦。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康勾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