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莲花水上开
一尘不染离尘埃
一念观音心自在
心若花开现如来
佛光遍照映心海
烦忧抛在云天外
身在尘世心礼拜
愿作莲花处处开
——摘自《心若莲花》
时光静静地流淌,任何人不能阻挡它的脚步,它带走了一切,只给我们留下了回忆,有些人有些事老是会藏在我们心中,有些地方也老被我们惦记,人生苦短,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走就走,够得着的地方,就尽早去走一走吧,下次不知是哪次,改天也不知是哪天,最好的风景也许就在当下,就在我们一闪念间。
海丰莲花山,位于海丰县北部的莲花镇内,莲花山脉是岭南四大山脉之一,主峰海拔1337米,为粤东沿海第一高峰。
天下叫莲花山的很多,广州有、深圳有,外省也有很多,但我觉得真正配得上叫莲花山的只有海丰莲花山,不光是她有着伟岸的身姿,莲花山主峰高耸,云雾缭绕,而且周边山峦连绵,宛若莲花。
和莲花山的缘分要追溯到5年前,2015年底跟骑友小邓从深圳一路向东,骑到了海丰莲花山,因为不想走回头路,误打误撞走通平古道穿越到新庵,然后返回深圳。
5年前和小邓骑行穿越通平古道
那时,海丰到飞瓦寺的路还是土路,很难走,看到一路都有飞瓦寺的牌子指引,很好奇飞瓦寺是怎样一个寺,名字叫的这么怪,还藏得这么深。一边骑一边推到达观音台,坡越来越陡,我们放弃了去飞瓦寺,从观音台下通平古道往新庵方向走,通平古道竹林掩映、流水淙淙,在湘子桥一群徒步的大哥还慷慨送了一只窑鸡和几罐啤酒给我们,那只鸡的味道至今难忘。
一眨眼,时间过去了5年多,凡尘浊世,岁月如梭,徒增年龄,我和小邓现在对徒步的热情已超过了单车,从七娘山徒步归来的路上小邓提出什么时候去莲花山飞瓦寺看下,因为上次没有去到,留了个遗憾,我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去飞瓦寺肯定得把莲花山也爬来了,这才有了这次莲花山飞瓦寺之行。
徒步莲花山的线路据我了解有四条:
1、从海丰侧鸡鸣寺登莲花山:5公里登顶,鸡鸣寺旁边有莲花山度假村,配套比较好。
2、白卡莲:起点惠东白盆珠镇田心村,广东三大虐线之一,白马山、卡子栋、莲花山,简称白卡莲三峰重装连穿,全程30多km,经过莲花山和飞瓦寺。
3、飞瓦寺登莲花山:一公里多即可登顶,但要自驾到飞瓦寺
4、惠东新庵镇经古道和飞瓦寺登顶莲花山:来回可以走双古道,但路线有点长
我们不想太虐,又想把飞瓦寺、莲花山、古道都看到,经过网上查阅资料和两步路上看别人轨迹,最后自己设计了个飞瓦寺+莲花山+东流、通平双古道的徒步环线,分2天完成。
现在水泥路已经修到飞瓦寺,车开到飞瓦寺再登顶难度小很多,所以决定车开到飞瓦寺露营,第二天一早登顶莲花山看日出,然后返回飞瓦寺走东流古道,再穿越到通平古道,出来到观音台,再返回飞瓦寺取车,预计行程18公里。
后来从莲花山下来后临时改为2位司机先开车下到观音台,剩下8人走东流古道穿越到通平古道,2位司机从观音台走通平古道和我们汇合,这样我们可以少走5公里水泥盘山路。
登莲花山的前两周所在的“一窝疯”群刚组织徒步七娘山,在群里说了我们要去莲花山飞瓦寺徒步想法,马上有几个人响应,在两步路也发布了AA活动信息,加之我们美女群主一鼓动,最终竟然凑够两车人参加,事实证明这10人都是幸运儿,我们此行收获了云海的壮观、收获了大师的教诲、收获了古道的幽静,可谓收获满满。
夜驾莲花山
参加活动的好几个出发那天都要加班,尤其我们美女群主要加班到晚上8点,真是苦命。我们第一车5人提前出发,小邓当司机,深圳坪山出发,到飞瓦寺160公里,约3个小时,飞瓦寺行政上属于惠东管辖,但上飞瓦寺的水泥路是从海丰修过去的,
导航请导莲花山莲花寺,别导莲花山风景区。
晚上大约9点多车到达观音台,路上有个标志性牌坊,上书一联:
这个牌坊我和小邓曾经来过,这次开车过来,人更多,一行人下车拍照。
5年前同一地点
过了这个牌坊就是观音台,观音台处在分水坳位置,属于飞瓦寺下院,无论你是去飞瓦寺还是徒步通平古道,都要经过观音台。观音台上飞瓦寺还有5公里,我们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土路,这次已经全部铺成了水泥路。
观音台跟我们5年前见到的没有多大变化,从观音台的厕所旁下去就是通平古道,走到尽头湘子桥也是5公里。
记住这个厕所,左手边下去就是通平古道
观音台上到飞瓦寺的路很陡,好多S弯,快到飞瓦寺有个停车场,有路灯,有个千手观音像,夜黑没有拍照。
缘份就是那么奇妙,在这个平台我们竟然遇到飞瓦寺主持一山大师!他开车到这个平台,可能是过来打电话,因为飞瓦寺手机没有信号。
大师很友善,邀请我们过去喝茶,聊了有一个小时,从飞瓦寺的历史由来,到他个人跟飞瓦寺的缘份,还有宗教的一些知识。原来他曾在终南山修行十余年,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空谷幽兰》一书,到终南山访问隐士生活,他还是向导。
聆听大师教诲
一山大师一脸络腮胡,看起来四十多岁样子,在飞瓦寺已经呆了十几年,他的到来给飞瓦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从海丰修到飞瓦寺的水泥路,还有观音殿,都是大师来后主持修建。
大师本来是到飞瓦寺清修的,路修通后,普通人都可以自驾直达飞瓦寺,来的人多了,飞瓦寺也不再安宁,飞瓦寺离尘世更近了,不知道大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飞瓦寺以前的老房子也已经不在了,闭关的关房也不在了,我有点失落,或许修行在于修心,大隐隐于世吧,建筑只是个道具罢了,要想普渡众生,先要让众生能够上得山来呀,一条马路连接了人和佛的世界,也方便了我们这些登山客。
一山大师说,在终南山的隐居十余年是他最开心的十几年,那时他一无所有,现在呢,难道他也会有凡人的烦恼?我没敢问。
飞瓦寺所在地真的是风水宝地,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犹如观音坐莲之位,风很小,现在的主要建筑是观音殿,莲花山当然要供观音啦。
飞瓦寺介绍
观音殿
除了观音殿,飞瓦寺的建筑在我看来跟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没啥区别,征求了大师意见,我们可以在厨房旁边的屋子搭帐篷睡,这样就不用在室外挨冻了,真是五星级的营地啊,有水、有电、有厕所,就是寺院有条小狗狗整夜叫个不停,晚上睡了不到2个小时。
三个美女挤一个帐篷
为了登顶看日出,我们4点半起床,收拾帐篷,装备放车上,早餐西红柿鸡蛋面自煮。
5点多一点开始登山,飞瓦寺海拔920,登顶莲花山主峰只有1.5公里样子,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登顶,只是上山的路很陡,比较滑,两边都是小竹林,很快就走得吭哧吭哧的。
快到山顶,风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冷,山上温度接近零度,路上遇到不少来登顶看日出的。
我们大概在接近7点钟样子登顶莲花山主峰,天才麻麻亮,一到山顶就看到了云海,十次登山也未必有一次能看到像样的云海,好兴奋,云海是对徒步登山者最大的奖赏,看到云海的那一刻,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一趟值了,运气爆棚啊。
主峰顶有个水泥平台,插着面国旗,山顶视野很开阔360度无遮挡,风很大,云海和天空也每时每刻都不同。
鹰嘴石:网红打卡地,像一个鹰嘴伸出来,上面的一块石头像一个人脸
船石:鹰嘴石的旁边,好比一艘石船伸出船头
飞瓦寺及观音台附近有几条古道:莲花古道、东流古道、通平古道,竹林掩映,小径通幽。
从山顶下来,10点钟返回到飞瓦寺,我们原计划是从飞瓦寺走东流古道,再穿越到通平古道,走通平古道出到观音台,再从观音台走水泥路回飞瓦寺取车,因为小邓说脚有点疼,山路较陡,怕按原计划走回来开不了车,商量之后我建议他先开车下观音台,到观音台走通平古道跟我们汇合,另一位司机叶城见小邓要先下山,考虑后便两部车一起下山到观音台,这个临时的改变让我们少走了5公里水泥盘山路,感谢两位司机大佬。
东流古道的入口就在飞瓦寺下来的左手边,一路大部分都是在竹林中穿行,地面是石板路,后半段下降比较大,比较废腿,快出来到东流村的时候有条石头河,河中有很多巨石,风景很不错
出来东流古道,从东流村穿越到通平古道的那段路不太好走,基本上是在草丛中穿行,大部分有路迹可循,有些地方要过溪,或沿竹林溯溪,这段路估计平时很少人走,我走在前面,在一个草丛边看到一条茶杯粗的眼镜蛇在晒天阳,吓我一跳。
好不容易穿越到了通平古道上,却发现我们出来的地方处在通平古道中间位置,已经过了湘子桥,好在手机有了微弱信号,联系到小邓,他们已经到达湘子桥,赶紧叫他们往回走,我们在小溪边做饭等他们。
一点半到达通平古道,通平古道沿溪而行,一路有水源,我们在河边开炉煮饭,午餐是腊肠排骨煲仔饭,加芥菜咸蛋瘦肉汤,三个炉子一起煮,这是我户外吃的最丰盛的一次了吧,群里方圆是大厨,吃的食材都是他准备的。
难走的路都已经走完,好看的云海也已看到,剩下到观音台的路程已经不多,一行人在河边尽情享受午餐,好惬意。
野餐完毕沿通平古道返回观音台,然后收拾行装,打道回府,结束了本次愉快行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