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迪庆> 牛年注入牛劲儿,征服那座叫困难的山——即迎牛年徒步穿越迪隆雪山游记

牛年注入牛劲儿,征服那座叫困难的山——即迎牛年徒步穿越迪隆雪山游记
相关轨迹:2021-02-11 20:54:39
喜欢遇见未曾历见的风景,不为寻求新鲜,而是感受震撼。
喜欢踏足未曾征遇的荒野,不为满足刺激,而是锤炼心境。
这段行程,会期待、会坚持、会疲惫、会沮丧、会心有不甘。
这个时候,会停下、会自省、会评估、会振作、会重新迈步。
迎着终点,每一步都是感受真实的自己,每一米都是挑战更强的自己。
抵达终点,每一刻都能迸发出万千感慨,每一次却又选择以一笑释然。
收获,不止沿途的风景,还有强大的心境。
走吧,将所有桎梏打包,一起出发去徒步。
——墨忆翱
2021.2.25于迪庆州
特意选择在年二十九、年三十徒步,除了时间允许外,更想通过一场能铭记在心的行动,送走庚子,结束2020这困难的一年。徒步于雪峰之巅,祈愿在圣洁湖畔,让自己带着一股牛劲儿,挑战困难,为新年开个好局。希望这种坚韧向上的势头,能延续整年。所以,我来了——迪隆雪山 · 达摩措。
迪隆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州格咱乡,从属大雪山山脉,也是中甸七大雪山之一。主峰5004米,山峰下有达摩措等大大小小六七个高原湖泊,好似散落在这一片峥嵘雪峰之间的宝石,蓝天白云也被映射封印在它绝美的风景中。


从图中可以看到,迪隆雪山坐拥香格里拉市最核心的旅游资源,距稻城亚丁仅有二百多公里。是香格里拉至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据说站在山顶上可以远眺亚丁三神山和梅里雪山。从香格里拉市驱车约一个小时,便到达了我们征程的起点——翁上村。

翁上村-诺中营地-迪隆雪山-无底湖-美香奶酪厂,全程48km。以日行25km为划分得出两天一夜的行程。宿营地为诺中营地,有牛棚木屋做生活区,仍须备睡袋、防潮垫、餐食等。

选择诺中或者辛喀作为营地皆可,我们选择在诺中,主要是生活方便,木屋后十米处便有一处小瀑布,生活做饭和烧水洗漱还是很便利的。


高海拔负重徒步还是需要很多热量水分的摄入。同行的藏地文旅专家扎西老师为我们制作马帮餐,大餐是金瓜土豆炖牛排。多做点食物不会坏,第二天早起还有便捷的早餐可以吃。为第二日冲顶做好能量准备。
关于徒步穿越首先我需要做一下说明:不要在没有向导、专业保障装备、毫无心理和生理准备的情况下,独自涉足荒野。现实情况要远比你想象的严峻和险恶。此次徒步我和两位专业人士准备了半年时间。前文和后文的图片都是我自己搜集信息画出来的,对于营地、休息区、各点距离、环境条件等都了然于心。希望大家一定做好准备,切勿将生命在荒野里开玩笑。
二月的高原是极冷的,必备装备少不了手套、围巾、防寒服,睡袋、防潮垫、应急药品、刀具、火源和食物。并依队员实际身体情况,准备抗高反药物、氧气瓶、替换衣物、塑料袋、探照灯、电源等。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将行程安排告诉在外接应的朋友,山里没有信号,只能通过时间判断队伍所处的位置。并且队伍也要严格遵守行程安排,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一天:翁上村-诺中营地
景 色:峡谷溪流、高山草甸、原始森林
景 观:南祝仙人洞、悬棺、莲师圣迹
难 度:★☆☆☆☆
路线图:

坐车抵达上村,开始进山徒步

两位同行伙伴:格咱乡环保卫士、迪隆雪山守护者、当地专业向导——杨金光老师(左)和藏地文旅专家、纳西族和藏族文化宣传大使——扎西(右)

原始森林,参天巨树需要五人合围

沿途相伴的永涅河,其源头就在迪隆雪山山顶

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可以看到背阴处积雪还未消融。干枯的苔藓仍然扒在石头上,摸起来就像毛毯一般,手感舒适。

冰封的河道,冰盖下细流潺潺

帅气的扎西老师,是我此行的模特

此段行程爬升不大,景色宜人。沿着谷底永涅河逆流而上,穿越枯黄的原始森林,行约10㎞便是第一个休息点。从这里往山壁上爬100米,就是行程中的第一个人文景观:南祝仙人洞。


藏族传统,登山必拜。我们在此处燃起了桑烟、挂起了经幡,在仙人洞处为新的一年祈福。做完这些活动后,前行约2km便可以在对面山壁上看见第二个人文景观:悬棺。其具体年份、墓主身份以及如何悬棺于峭壁石洞,已无从考究。

云南确实是丧葬民俗文化最多最复杂的省。什么天葬、水葬等等,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各种文化融合造就了最多样的民俗习惯。继续前行约2km,到达第三个人文景观:莲师圣迹。


扎西老师在讲解“莲师圣迹”背后的故事传说。南祝仙人洞、悬棺、莲师圣迹的具体介绍我从我制作的《达摩措松》资料中截取一张介绍贴出来吧。

在此地简单休整后,继续前行即可到达第一日的宿营地——诺中。天色骤暗,吃饱喝足聊聊天,围坐在篝火旁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下面播一些图片供君欣赏。







第二天:诺中营地-美香奶酪厂
景 色:高原湖泊、雪峰山尖、冰瀑
景 观:远山眺望
难 度:★★★★☆
路线图:

晚上没有休息好,森林里面实在是太安静了,能听得到晚上木屋外各种动物在徘徊。由于第二天主要任务是翻越迪隆雪山,累计爬升大,且怕山顶积雪厚,为不影响速度,早起六点半起床简单吃了一些就出发了。

最怕的就是阴天持续,山顶必然是会下雪的。实际上,吹来的风不光冷,还夹杂着小雪花。好在杨老师生活经验丰富,告诉我吹风是好事情,待到日上山头便会云散天开,果然!



云开见天,我们行走在山谷北侧,南侧始终雪山相伴。恍惚间好似行走在阿尔卑斯山脉。这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句话:中国的阿尔卑斯,世界的香格里拉





扎西老师也开心地当起了模特,简单休整之后,我们就要向山顶发起冲锋了!

随着海拔逐渐变高,体力和呼吸都在逼近极限。我努力保持清醒,平衡着呼吸和步伐,压稳心率,找到自己的速度和步伐。


在近乎失智、犹如丧尸挪步般的走了不知道多久,杨老师奋告大家:达摩措看到了!






冬季的达摩措,表面湖水被冻结,冰盖下依旧暗流涌动。达摩措其实不止一个湖泊,而是随着海拔和小山头形成的一连串湖泊,每个湖泊都由瀑布串联。冬季虽然覆盖坚冰,但是冰盖下水流成河,也是昨天看到的永涅河的源头。抵达山顶,自然是要挂经幡、撒隆达。对着深山圣湖祈福,向着新一年的美好心愿祈祷。

站在山顶向东远眺,亚丁三神山尽收眼底






随着海拔不断降低,太阳落山后,暗黑的速度特别快。为了保证按时到达,保障安全。后段素材就没有拍。由此再行约10km,抵达目的地——美香奶酪厂,徒步顺利完成!附上美香奶酪厂营地和两步路路线图:


此次徒步我和两位专业人士准备了半年时间。我们所做的事情,目的是想将这些有着千百年人文沉积的户外美景数字化,更长久的留存下来。路越修越长,越修越细。这些是杨老师及其父辈以上前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年轻人鲜有人再走。而这些故事和风景,也可能就此埋藏。这条线路是红军长征的一条支线,在第三天我们还采访了一位家里曾接待过红军战士的老人家。我也很荣幸认识致力于保护藏区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的扎西老师,沿途照顾良多。
牛年,送自己一段“牛啤”的经历。分享出来也是希望激励诸位,虽然困难远比想象中的还要难,但是自己也远比认知中的强大,环境决定了上限。最后祝各位看官新年大吉,牛气冲天!(最最后,有彩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墨忆翱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