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银川> 贺兰山穿越探险

贺兰山穿越探险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贺兰山穿越探险

2021-07-24 10:33:17 4974



1.出行准备
       去年十月就商议计划挑战敖包疙瘩,由于气温骤降无奈放弃。古尔邦节前二天,勇敢的新问我节日有何安排?正好一拍即合利用假期完成未了心愿!计划用2天时间从左旗进入,原路返程。出发前一天晚间收到勇敢的新打来电话,左旗出行有些问题,要改登顶路线,只能从苏峪口响水出发登顶和按原路返程,无奈响水至敖包疙瘩的线路走的人很少,也没找到向导,我们又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能依靠万能的互联网了!搜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条部分从响水到敖包疙瘩的线路,但相关信息很少,有线路总比没有好,至少说明有人走过,让人窃喜的是路程只有8公里左右,而且沿途可以攀登三座三千米高的山峰,岂不是比原来的线路更有意思,效率更高吗?心里不免激动!



       虽然户外出行不多,但是深知户外是一个集体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本次活动是勇敢的新组织的,建立了名叫“敖包疙瘩我来了”的微信群,至于都是哪些队员?有多少人?只是在出行汇合后我才知道,我们一行共5人,除了我外,还有勇敢的新和10岁的儿子虎子,行者盛和18岁高中儿子。
       由于要在山里住一夜,此次出行只能是重装出行了!虽然此前还未重装出行过,但是出行前的准备必须充分。帐篷、睡袋、隔潮垫、充电宝、头灯、登山杖等必不可少;护膝、护腿、手套和防晒、防雨等防护用具必须准备;水是户外最重要的,按照每人每天至少2.5升准备,为减少重量食物主要以压缩饼干、能量棒、牛肉干和卤蛋为主。此外,还准备了电解质维生素泡腾片、应急毯等。50升的登山包已被塞的满满了,外挂帐篷和隔潮垫!整个重量已超过40斤了!除实物准备,了解相应信息、下载离线地图更是必不可少,我用的是两步路app,提前把我们可能要去的地方等高线地形图和卫星图下载好,下载了驴友们分享的相关线路,以防万一!万事俱备,只欠出行了。

响水


2.两个意外
       7月17日上午,我们三辆车汇集后一路杀到响水。在响水正式开始攀登已是上午10:20。大家满怀激情出发了!开始一切都还挺顺,行进到1.5公里左右,第一个意外出现了!勇敢的新的儿子的鞋底快要掉了,登山没有鞋是万万不能的,纠结商议再三,还是决定家人买鞋向里送,勇敢的新返回出发点取鞋!我们就地休整等待!下午三点左右,鞋取回来了,大家收拾行囊,再次出发!!


响水沟乱石林立、植被茂密,根本看不到人类行走过的足迹,随着高度不断抬升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前一天晚间下雨,沟里的植物叶片上的水到下午还没散去,更增添了难度!小虎的手也被滑下来的石头砸伤,好在经过检查没有伤到骨头,简单包扎后继续前行。


按照我们以往爬山经验,在沟里行走方向一般不会有问题,就是要找到尽可能好走的路线,沟里不好走就从两边的崖壁通过,开始一切还如所愿,大约行进了1公里,我们前进的脚步被挡住了!沟的左侧(西边)是锯齿山东脉峭壁,接近90度根本无法爬行,


我们选择从右侧(东边)山坡松林穿越爬行突破,坡度虽超过了60度,开始还能缓慢爬行,随着高度不断增加,树木越来越少,坡度更陡了,接近80度。


我们一行5人就在山腰间止步,三个大人向北、向上不断尝试寻找路线,经过一二个小时的各种尝试,无奈都太过危险,时间也已到下午八点,我们三人商议后决定还是下到沟里再想办法!此时,第二个意外出现了!!在向下的过程中,勇敢的新的背包包括地垫帐篷意外从山坡上滚了下去!我们距离沟底此时至少有50米以上,天色已逐步见暗,根本看不到背包掉到哪里了!没有了行李也就意味着此次的行程可能就要结束了,经过一天的折腾,这会大家心里都凉了!此时,太阳已落山,山谷越发显得阴暗!无论如何,要下到沟里,才能确保大家的安全。



3.沟里宿营
        此时向下只能依靠头灯才能勉强看到,为了和时间赛跑,也顾不上姿势了,只要能安全的下来,趴着、跪着都使上了,就不敢站直了,毕竟身后还有几十斤的东西,经过一个多小时艰难的下行,地垫找到了!!



继续向下奇迹再次发生,背包居然也被发现了!!此时我们也基本能判断快到沟底了!大约9:30我们一行五人安全下到沟里!商议后就在此扎营了!此地,距离我们出发的直线距离仅2.94公里!海拔2604米,爬升高度480米,全天爬行平均速度仅为0.31公里!沟底没有平地,全是乱石,只能在沟壁相对平整的地方扎营了!晚上10点我们的帐篷都已搭好!经历了一天的爬行和意外,大家都累了,商议决定第二天继续向前2公里,如果路线还是那么难走危险就放弃此次行动返程了!山里的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星星很亮很多,但大家没有心情数星星,躺倒也就不愿动了,虽然宿营地是斜坡且不平,睡着不怎么舒服,好像一夜无眠,但听行者盛说我晚上好像还扯呼了!


4.坚持就是胜利
        18日5:30天刚蒙蒙亮,山谷里的鸟就唧唧渣渣地就把我们叫了起来。山谷里有水,可以洗脸,空气很新鲜,虽然睡得不怎么样,但起来后还是精神抖擞。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这里的空气如同过滤过般干净!7:30按照计划再次上路,这次我们决定严格按照下载的线路图沿着沟前行,不再走山谷两侧了!


响水沟里除了巨石就是生长着一种非常茂盛的草本植物,百度过之后知道叫地榆,也叫黄瓜香、血箭草,属于蔷薇科。有凉血止血和清热解毒功效。


经过一天的爬行,在这个沟里前行也找到了一些窍门,沟里几乎没有可以直接下脚的地方,但凡有地榆的地方一定能走过去。


随着山谷里的坡度越来越陡,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美,大约中午12左右,锯齿山被我们摔在身后,响水沟基本被我们走完了,接下来要向西翻过大约50米左右风险很大的一段60度坡面,这段让我们至今想起还有些后怕,坡上除了一些小碎石,稀疏地生长着一些扎人的草本植物,一不留神脚就会踩滑,能够下手的地方非常少,我们几个可以说是慢慢爬移到另一个沟的,在这段路,小虎被吓哭了,我们也感觉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路返程了。(遗憾的是这段路没顾上拍照,只能放之后的相片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向西北方向的砂锅洲南峰行进,此时海拔快速上升,


金顶主峰也被我们一步步地甩在了脚下,达到砂锅洲南峰垭口时已到下午5点,海拔已达3000多米。


此时没再觉得路有多难了,让人担心的是孩子们的体力以及所带水所剩无几了。垭口的风景很美了,可以眺望大银川平原,开阔的视野,如同给我们打了强心针,两天的艰辛似乎看到了回报。


在向砂锅洲主峰爬行中也看到了驴友们踩下的足迹,顺着脚步很快就把海拔3500的砂锅洲南峰踩在了脚下,


此时我们已到贺兰山主峰的山脊上了,山脊大方向是南北走向,站在山脊上向西看阿拉善左旗在晚霞的映照下清晰可见!


水库(不知叫什么名字)就像一面镜子熠熠发光,腾格里沙漠就在不远处,眼前向西缓坡上是大片草甸,面积足可以容纳千人宿营。


向东远望银川石嘴山尽收眼底,绿油油的成片农田如同江南。正是在贺兰山的护佑下,挡住了腾格里沙漠向银川的侵袭,减轻了了向东寒流和西北风,正真理解了为什么宁夏人民把贺兰山称为父亲山了。


顺着山脊向北,边看风景边走,没多久就到了海拔3538米的砂锅洲主峰,砂锅洲主峰除了一个敖包外再没找到别的什么标志物,不知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这里东南西北风光尽收眼底,真正体会到了山高人为峰!


顺着山脊鹿家台近在眼前,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终点敖包疙瘩!


应该说我们已经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毕竟这是贺兰山第二高峰,宁夏境内第一高峰!距离敖包疙瘩的最高峰3565米仅有不到30米的高度了。


5.找水
       原计划按照两天准备的出行物资,此时已消耗殆净。当天返程显然不太可能了,所带食物再多维持一两天没什么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水源补充下山之用。行者盛说他的鞋底也快掉了,如果继续爬山,怕坚持不回去,两个孩子此时的体力和精神也快到了极限。再继续下去怕会出问题,商议后决定安全第一,放弃敖包疙疙登顶,计划补充水分后选择走成熟路线从左旗尽快返回。


当晚宿营选择在砂锅洲主峰西北侧海拔3400米的一块相对避风的草地上,凌晨温度仅有12度,好在准备的应急毯发挥了作用,大家也都平安度过。


清晨5点多,勇敢的新就爬到山脊去看日出,砂锅洲主峰其实是一个非常适合观看日出日落的地方,山脊东侧看日出,西边看日落!天气不好的时候,也是看云卷云舒的绝佳场所,无奈这次时间太紧,没有那么从容,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欣赏体味美景!


由于没有带冲锋衣,清晨温度太低就没敢出来,也是一种遗憾!收拾好行囊,上午八点太阳出来天气转暖,我们开始按照商定的路线去找水!为了少走路,我们选择了从砂锅洲缓坡直插鹿家台,缓坡上长满了鬼见愁草,也叫猪毛刺,学名叫鬼箭锦鸡儿,生长在贺兰山三千米海拔以上的地方,这种灌木满身的硬刺能扎透几层衣物,让人不敢轻易逾越。为了节省时间勇敢的新先下去找水,小虎怕扎,我带着他走乱石滩,即便这样小虎也被扎哭了几次。勇敢的新大概在10点用最原始和有效的方式吼(下面手机没信号),向我们传递信息,找到了水。而我通过手机向群里焦急人们的复述了这个消息,接下来就不急了,勇敢的新就地烧水。


而我们继续找他靠拢,看似很近的坡,我们走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海拔下降了400米,路程仅有1公里,大约中午11点多,我们在鹿家台汇合!在此我们吃饱喝足休整了一个多小时后踏上了返程之路。


虽然此处距离敖包疙瘩非常近,只能把愿望继续留下了!


6.返程之路
       都说苦尽甘来,一点也不错,经历过了前两天艰难的历程,对于现在的我们一般的山路真是小菜一碟了!


虽然返程还有10多公里的路,但一路都是下行,走的很轻松,要说有点难度的一段路也就是鹿家台到岔沟,在原始松林中满地的松果和厚厚的苔癣,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但毕竟没有太大危险。我们基本保持了30-40分钟一公里的速度,接下来牧人遗址、主峰岔口一个个被我们甩在了身后,


大约5点多到了小死人沟附近,路边的小溪正好让我们洗去三天的尘土和疲劳!


三天前我们带着豪情而来,三天后我们带着豪迈而归,虽有遗憾但依然收获满满。19:30我们迎着晚霞走出了哈拉乌沟管理站的大门,走向下一个目标!!


7.登山随笔
 

    
       三天的重装出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对于年龄、状况跨度如此之大的团队能完成如此艰巨的旅行,每个人都超越了自我,在探索的旅途中收获难得的人生体验和户外经验。此次线路虽艰险,但让我们有机会深入贺兰山腹地,看到另一个不同的壮美贺兰山,险峻的高山、美丽的草甸、原始的森林,相机无法记录下一幅幅美丽画卷,不断地冲击着我们视觉。走在大山的怀抱里,我们是那么的渺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在贺兰山形成的长河里,人类历史仿佛就是那么一瞬间。早已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类,只有在亲近自然、接近自然、拥抱自然、敬畏自然中,才不会迷失自我,认清自己,找到自身合适的坐标。在日月轮回、云卷云舒中,人世间的一切仿佛就像山间飘过的浮云,让人唏嘘,在此感受人生,更容易体味人生的真谛!!


      没有登上敖包疙瘩,留下了一些遗憾,但三天我们已经收获了很多!也许遗憾就是未来开启新征程的动力,也许遗憾就是开启未来体味之旅的一份邀约。登山如人生,目的地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只有用心去欣赏和体味沿途的风景,才能感悟出行真正的意义!!

32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0951wzy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0951wzy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