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清远> 伤痕累累起微山

伤痕累累起微山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伤痕累累起微山

2022-04-09 01:59:14 5306
在水一方

一、背景介绍

据介绍:起微山,南北走向,是粤北起微山脉主要山峰之一,位于粤西北连州地区连南瑶族自治县南部,海拨1591米,是目前连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周围山势连绵,群峰叠嶂,树木茂密,沟壑众多,人迹罕至。
由于疫情,**对清明返乡扫墓作了控制,老家也和深圳一样,不得进行现场祭扫。正好,古哥适时组织4月3、4日的长线重装起微山的户外活动,于是便报名参加了。虽然参加过几次戸外活动,但长线重装,我这还是第一次,按小马达的调侃说法,这是我长线重装的处女行。


装备,之前就陆续准备了,虽然够不上专业。背包、帐蓬、睡袋、气垫、防潮垫等,加上衣服、食物、水,背包总重15.25公斤。


出发前大致了解了一下活动情况,得到的印象是一次较为轻松的重装休闲路线,全程27公里、累计爬升2000米,行走线路为:火龙冲-12.7公里营地-七星村,分2天完成。全队共14人,其中4位女将。
行进中才认识到,实际路况和难度与活动前理解的轻松、悠闲相去甚远,远比想象艰巨得多。路上大批倒下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横亘路上,阻挡前进道路,也使本就不明显的路迹被覆盖和损坏。了解后才明白原因:年初,粤北地区遭受暴雪袭击,树木承受不住冰挂重量而被大批压倒、压垮。


二、户外经过

4月2号晚21:30,全队在清湖北地铁站集合出发,凌晨三点左右,到达活动起点火龙冲。大家或在车上或下车搭帐蓬,稍作休息。天色微明,各自或搭伙早餐后,6:25出发了。
前2公里,我和前队走。重装背包经验不足,背上的背包摇晃,带动身体重心左右飘忽不稳,越走越艰难。2公里后,和古哥拉开了。约在800-900米的海拨处,停下来休息、整装后,前面看不到人了,便自己循着轨迹走。
一会儿没看轨迹,发现越走越陡、越走越没路,对照轨迹,偏了。但不甘心原路退回,让费了好大劲才爬上的一大段前功尽弃,便想往斜前方直插到轨迹,可越走越困难,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从又陡又没路又树枝阻挡的陡坡开路横切回到轨迹。作了几次这样的横切,费时又费力,与前队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一处山谷地,一路都是倒下的树木挡路,完全看不到路,循着轨迹开路向上爬,不断的跨树、钻树,好不艰难。听到后面山上有人声,喊话呼应后,原来是小马达和收尾的医生,一路热闹着来了。快到山顶,听到小马达叫等她,便就地坐下,补充了一下肚子。可一会就听到他们在山顶上说话了,原来他们走了不同我的另一段路。于是我们3人走在了一起。
轨迹信号有时也可能出些问题。刚刚看还处在轨迹的左边,离轨迹还有一段路,才爬几步,已经在轨迹的右边了。这样无谓的冤枉路,虽说医生脾气好,也免不得埋怨小马达几句。看他俩你埋我怨的拌嘴,我却坦然,似乎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因为刚刚单行时就经历过这样情形,对轨迹都困惑了:左走不是,右走又不对,进退失据,窘如困兽。
沿路不断看到倒地的树木被连根拔起,而树叶却依然青翠茂盛,远看成片,蔚为壮观。可对山体来讲,却是一片狼藉,凄凄惨惨凄凄一一这植被得几年才能恢复啊!来不及感概了,对我们来讲,眼前的考验已是异常的艰巨:背着重装,不停的上翻下钻,从小到大用过或没用过的各种爬行动作与姿势都用上了:蹲着移步、匍匐前行,仰头爬、俯身爬、跪着爬,还有各种姿势的钻树,骑跨过树,让背着背包的屁股朝前拱,等等,往往1小时行进不到1公里。


路上,大腿出现过2次轻微的抽筋,停下稍作休息便又继续前进。
晚上十点左右到达水源地,这里离营地已经不远了。水源是一条山谷小溪,流水涓涓、水声潺潺。溪水很浅,不然冲个澡或游个泳该是多么的惬意。舀了两大瓶水先灌下肚去,擦了下浑身的汗渍、换了套衣服,不然,就要带着一身的汗渍去钻睡袋,那会感到很不舒服的。医生、小马达在上方烧水喝,戴着头灯见我喝水、擦身,却甚为诧异。
晚上23:30到达12.7公里处的营地。这里是一处缓坡地带,已支起了十几顶帐篷,先行到达的队员已然入睡,不时发出阵阵鼾声。不远处,夜半的牛儿还在走动吃草,脖子上挂着的铃铛不时发出铛铛声响。好在之前试过搭帐蓬,虽然生疏,但一步步的,帐篷弄起来了,一觉睡到醒。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帐蓬,和小马达搭伙早餐面。大家拍了合照,7:40左右出发了。先是和红尘几个人走中队。走在后面,在一个草木齐胸高的山坡,一个弯便看不到前面的人,一堆杂树藤条又把背包挂住,等爬上山头,已找不着人了。山头看似有几条老路,但都树枝拦着,上下试走了一下,还是按照轨迹强行走,这样,又和中队拉下了。
应该是在爬海拨1320米的山头,明明走在轨迹上,可就是看不到路。不得已,循着轨迹从当前坡面硬爬上去,坡面很陡、土壤疏松,小树、荆棘、藤条当道,背上的背包不时给挂住,一后退,脚下厚厚的松土层连带着人就往下滑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爬上山顶坐下喘气,听到山下有人叫问怎么上去,我便大声喊:没有路,硬爬上来!确实,我就是这么硬爬上来的。还在想着多等一会再下去接应,可不一会,听到另一个方向有人说:这有路。几个人便轻松上来了,原来是小雷、李旺富、医生、小马达他们。唉,一个人的开路独行,累死本宝宝!
在一个山头,是一块小草原,周围群山环抱、连绵不绝,碧空万里,心旷神怡,轻风徐来,沁人心脾。小雷说:你们不觉得在这吹牛很好吗?确实,这是个放松休闲、饮茶品酒、谈经论道的好地方,要是能摆上医生包里的茅台酒、我包里小马达的德州扒鸡,咱们来个名酒配名鸡,有如郎才配女貌,岂不美哉!再来些包里的其他小点点,那恐怕别是一番武侠小说华山论剑的风味一一古人论剑,咱们论酒,论户外,论小马达和医生拌嘴,我们几个再适时的起个哄。可惜,时间不早了,赶路还赶不赢,更说了,吹牛本是小马达的拿手本领,可这时候的小马达已经全然没有了吹牛的兴致。


在离七星村水泥路大约还有3公里的下山路上,一棵碗口粗的大竹笋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不能放过采笋的机会!因为从来没采过笋,刚刚上月还特意跟了一班人上阳台山采笋,不但没采到笋,连根笋的影子都没看到。用力一拗,笋采了下来,估计直径应该有10公分、重有15至20斤左右,带着下山了。头脑里还想着这下小马达又要来事了,要来贴个处女笋的标签了,因为凡有适用处女一词的题材机会,小马达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不想此时的小马达走的太崩溃,竞对眼下调侃我的机会无动于衷、没有丝毫反应,也没有一句言语。大家说笋太大不好带,我解释时还不情愿的把处女笋这词给用了,自己都感尴尬。唉,难怪了,人累了,精神不太活跃,反应也迟钝了。也好,让我还标榜单纯的心灵免却一次小马达戏谑的摧残。


不幸的是,带着大笋走了约1公里,左脚一个踩空,跌了一跤,把脚踝给扭了。不得已,接受了大家意见,把大笋放弃在路旁。处女笋的缘份就这么的失之交臂,虽然可惜,却也不必遗憾一一这不正完美诠释了“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吗?虽然它是笋、虽然只是半小时的拥有:在拥有的时候视如珍宝,当放弃的时候义无反顾一一呵呵,我的心态还好吧。


前方,经过一段树干笔直、土质松软的大片杉木林,再下一个陡坡,便走完山路,来到七星村水泥路。再前走2公里,20:45到达终点七星村口。

三、团队组织

这次队伍是古哥召集的,整个过程大家相处得轻松、愉快、融洽,相互之间互相照应、互相帮助。这里仅留下几个我所掌握的记录:
1、初次长线户外,不熟悉山里伙食怎么解决,小马达便让我跟她搭伙煮吃,并且食材全都由她等备,省却了我的顾虑。


2、活动前,小马达的脚踝已扭伤、肿胀,这种状况是不应该戸外活动的,何况是长线重装。但梁医生很有把握说问题不大,可以参加。在集合点,现场给小马达作针炙,并且效果很好。在户外路途上,再次为小马达和惊蛰做治疗。


3、活动召集人古哥和曾卫斌一直走在队伍前面开路,为后队清理障碍、折树枝做标记,等等。
4、第一天遇上医生和小马达时,我和小马达几乎都没水了,梁医生把他也所剩不太多的水三个人共用。
5、在大家的水源都凸显珍贵的情况下,走在前面的小雷、李旺福为我们在山顶预留了半瓶水。
6、第二天的路上,先后从红尘、李旺福手中得到水源的帮助。
7、夜路,我的头灯没电了,脚也伤了,小雷、李旺褔前后为我照明,并用李旺福的登山杖,走下山来。
8、下山后,古哥、曾卫斌赶过来接我们,并从我和小马达手中接过背包。

四、几点心得

1、重装技术经验不足。背包、登山杖的穿戴、使用要领不得法,下山后,经古哥讲解,了解了。
2、不能脱离队伍。线路比较原始,虽然有轨迹,但路迹不明显,即使多人队伍也是在不断的探路、找路中前进,而离开队伍后自己单人的探路、试路、找路,更是耗费时间、体能,也因此更加着急、不够冷静。
3、水源保障。第一天我是带了一大瓶约2升水的,由于对线路和路况了解不足,以为带多了,也想减轻背包重量,早餐便任性的用了剩下不到三分一,以致路上缺水严重;第二天,又以为最高峰已过,剩下路线虽会有小爬升,总体是一路下坡,难度不大,对水的需求也不会大,再次忽略了水的配备,再次受缺水困扰。
4、身体防护没做好,穿戴跟轻装户外一样的随意。也是户外经验不足吧,两手腕部、手臂、脖子、脸,都受到树枝、竹枝、荆棘的刮擦,留下道道伤痕,特别是手腕部。其实我是带有冲锋衣的,但怕热没穿,穿的袖套或防晒衣也没穿戴好,没有把手腕、脖子覆盖到位,以致这些部位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另外,竹子、树枝经常就从眼角擦过,因此,护目镜也是必需配备的。


5、艰难地带,走得比较着急。在小竹林、枝条藤条交杂地方,用脚的迎面骨强行推着路障通过,使脚的迎面骨擦伤。这情况更多发生在一个人着急赶路的时候。


6、这次的户外,也看到了自己平时锻炼的一些效果。一些齐胯高的障碍,腿一抬,脚便绕过去了,得益于平时做的压腿动作;山中水源,舀来就喝,身体有一定野外适应能力;高山夜寒,冷风阵阵,仍脱衣擦身,受益于平时的冷水澡。看到小马达、医生的帖文,说到我,有因此而调侃曰生猛、言野人的——唉,这两家伙,实不厚道,唱和呼应,不把我描绘成另类不罢休。

五、总结评价

活动从2日晚上9:30清湖北地铁站集合到4日凌晨2:00左右回到清湖地点站,共43.5小时,其中路线活动时间从3日凌晨6:20至4日晚20:45分,用时38.42小时,里程27公里(我的记录30.49公里,与大家的记录相差较大,釆用大家的记录),累计爬升1971米丶最高海拔1539米。全队14人完成全程,完整回归。
路上,不小心听到两个人的对话,大意是:昨天,开始时的上窜下跳还感到新颖、有趣,再看到成片倒下的树木,感到震撼、壮观,再一路就是这样的钻树林、穿竹林的,烦得就想骂人了。是的,路上我也很是同感,相信大家也同此感受。不过,放眼整个活动,大家都全程走了下来,没有遗憾,都经历了一次艰难的洗礼,都经受住了考验,这很是可喜可贺的!
虽然这次的户外让身体伤痕累累,但这累累的伤痕,刻画在肌肤是伤疤,刻画在脸颊是风霜,刻画在户外是经验,刻画在人生是阅历,刻画在内涵是精神、是意志、是毅力、是坚韧、是豁达、是情操……
感谢活动的组织人古哥及同行的全体伙伴们!

从左到右依次为:古哥、李旺富、小马达、听雨、小林、玲姐、小谭、小雷、红尘、老孟、jerry、惊蛰、梁医生、曾卫斌,总计14人

9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听雨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听雨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