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户外装备> 户外装备> 一个有味道的新闻引出的深度思考

一个有味道的新闻引出的深度思考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一个有味道的新闻引出的深度思考

2022-04-15 13:23:12 10548
【轻快】红昭愿

一个有味道的新闻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我的关注,一男子因为肺炎入院治疗,但治疗后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经询问得知男子有闻臭袜子的习惯,加上经常熬夜,免疫力下降所以导致肺部真菌感染。

我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

沉思……

这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认识到了袜子不兴闻啊兄弟们!!!徒步旅行穿什么样的袜子?可以保持脚内舒适和清爽,不至于闻闻味道,就得了真菌感染!

大部分户外运动的体力活多靠双脚完成,无论是徒步、攀登还是滑雪………保持双脚的幸福感尤为重要。高强度、长距离、重装途中,因不合适的鞋袜就会让双脚长满了水泡。

功能

👉缓冲:一天行山,动辄十几万的步数,意味着双脚与鞋子十几万次的撞击,一双合格的户外袜子要足够结实和柔软,起到减少脚鞋摩擦、吸震的作用。
👉保持合适温度:徒步时鞋子很难更换,对调节脚部温度的意义不大,但你可以调整袜子,它的材质、厚薄、穿法都能影响脚部的温度。脚在户外,是热气最容易聚集,也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之一。因为穿脱不便,不少山友认为“三层穿衣”法则在这里不能实现,热冷只能忍着。但其实,改变袜子,可大幅降低捂脚和冻伤的几率。
👉吸湿排汗:袜子的吸湿排汗功能关乎双脚的舒适,以及磨出水泡的几率。人类双脚上约有25万个汗腺,它们每天分泌的汗液量多达几十到几百毫升,绝大多数登山鞋的透气能力都消化不了,需要袜子来解决。
🌟徒步时双脚往往会大量出汗,连续徒步12个小时,双脚流出的汗液总量接近1升。(来源:《背包客手册》克里斯·唐森德著)

分类

👉说起分类根据具体运动强度的不同按照厚度可以分为:超轻量( Ultra Light )、轻量款( Light )、中等厚度( Medium )、厚款( Heavy )、超厚款( Extra Heavy )。


🌿超轻量( Ultra Light ):适合夏季炎热地区的徒步,主要是低帮,轻便、透气,有弹性。
🌟作为冬季户外的内袜,如果是汗脚或十分容易起水泡的双脚,有一个小窍门:穿一层摸起来类似丝质的超薄内袜(羊毛的),吸收汗水和减小摩擦,再穿羊毛袜,但是这个方法只适合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
🌿轻量款( Light ):一般自然厚度是普通棉袜的
1倍左右,透气、不厚重。底部由于户外徒步所需,通常用全毛圈设计加厚,而脚面和脚踝部分则没有。适合非高寒地区的四季户外活动穿着。
🌟冬季或高海拔,延伸到小腿或者包住小腿的高帮设计更适合将温度持续在腿部,而且不会阻碍血液循环。
🌿中等厚度( Medium ):偏厚的设计为大部分的主流徒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减少了双脚在鞋内摩擦、增加透气和排汗性,较冷地区的夏季和冬季徒步登山选这款没错。
🌿厚款( Heavy )、超厚款( Extra Heavy ):厚
款适合高寒地区的长距离徒步登山和滑雪等相对高海拔的冰雪运动。脚底、脚面的加厚羊毛袜在极端环境更显功能性的优势,特别是重装。

材质

👉从天然纤维(棉、竹、麻、毛)到各种合成纤维(锦纶、氨纶、涤纶等),甚至是一些人造纤维,都可作为袜子的材质。为了增加弹性、韧性等,大多主成分为天然纤维的袜子中都会混入合成纤维,形成混纺面料(理论上讲,主成分越高的袜子,袜子就越舒服,成本也就越高)。
🌟棉袜则是日常最常见,但户外万不可选择的材质。
👉棉袜(混纺棉)——你衣柜里棉袜肯定不少,甚至刚开始户外的袜子就是其中的一双。没有100%棉的袜子,一般含棉量在70%左右的袜子就会被称为“全棉袜”,但无论是多么高端的棉袜,都不适合户外使用。

显微镜下的棉纤维横截面,“含棉量越高,越吸汗”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棉是一种亲水性纤维,多孔且有中腔,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羟基一OH),所以吸汗快。
🌟如果把织物纤维留存汗水的能力比作“蓄水”,那棉纤维的“蓄水池”就很小,吸点汗就膨胀,这会导致三个后果:纤维之间的间隙变小,干燥慢;皱缩,易磨脚;把空气挤走,蒸发会直接带走皮肤热量,易让脚冻伤。

👉羊毛袜,羊毛是徒步袜的标准材料《背包客手册》如此评价。羊毛的“蓄水池”就比棉袜要大得多:与棉一样,羊毛结构中也有很多亲水基团,再加上羊毛鳞片形成的多孔性使表面积扩大,大大增加了羊毛纤维吸附和留存汗水的能力,直到通过鞋面和鞋口排放出去,让脚在炎热天气依然干燥凉爽,也更不易磨出水泡。

🌟羊毛在吸收了相当于自身重量30%的水分时,摸起来仍然干燥温暖。(来源:《背包客手册》克里斯·唐森德著)
🌟水分被大量保存在纤维结构内,无法被微生物利用,这就让羊毛袜自带了一项增彩功能——防臭。

🌟几乎所有高端品牌的户外羊毛袜使用的都是美丽奴羊毛,它比普通羊毛纤维更长、更细、更柔软亲肤,弹性更好,吸湿能力更强。

普通羊毛与美丽奴羊毛纤维对比,后者更细,毛鳞片更细密,表面也更柔滑。
🌟问题是真贵,基本上价格都是150元以上,而且是一双的价格!赶上我一件外套的价格了🙀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质轻、保暖、抗霉蛀等特点,让合成纤维成为户外袜子的主流材质之一。大多数合成纤维都是疏水性纤维,相比棉,它有快干优势,但在吸湿方面先天不足。多年来针对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开发,意在弥补这种不足。这种开发主要是通过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的途径实现。目前市面上户外合成纤维袜子的面料,主要采用前者:通过改变喷丝板微孔的形状,纺制表面具有沟槽的异形纤维,利用毛细管原理,使得纤维能够快速地输水、扩散和挥发,迅速移除皮肤表面的湿气和汗水,并排放到外层蒸发……(来源:吸湿排汗型纤维及织物的研究进展 刘晶晶 姚金波)

与常见纤维的圆形、椭圆形横截面不同,各种异形截面的纤维表面沟槽增多,利于增加纤维间的空隙,增大比表面积,提高透湿性。其中山友们最熟悉的名字,当属图D:杜邦公司的CoolMax聚酯纤维🌟不过,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合成纤维不像是“蓄水池”,更像是“排水管道”,会把汗水快速转移至表面,如果蒸发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一部分汗液积聚在袜子表面,易潮湿、发硬。而大多数徒步鞋都很难保证汗液的及时蒸发。
👉最大的优点价格亲民的不行行,其实我还是推荐的,毕竟不是富裕人👱

👉防水袜——雨、雪、河是户外三敌,防水袜则是应对它们的独特武器。目前市面上的防水袜大多是合成纤维面料内嵌gore-tex防水透湿膜,强力避免双脚被打湿。
🌟因为多了一层膜,“排水管道”也就多了一层障碍,在温度升高且登山鞋透气性不佳时,防水袜就易引发汗水集聚。

🌟所以各方面都要考虑,经济能力、用途、使用性质等。
👉其他因素:
🌿松紧:袜子可以稍微紧一点,可以防止长时间行走引起的双腿水肿和血管扩张,但是不宜过紧引起水泡或血液循环问题,注意避免购买脚脖子的松紧圈的过于纤窄和密集的袜子。
🌿长度:挑选在腿部的长度起码比登山鞋的鞋帮高处一些,才不会磨损脚后跟。最好是有减震加厚脚底和后跟。

其他

👉紧急情况下,用塑料袋代替袜子,寒冷天气行山,如果你的鞋、袜子全部被打湿,且没有可替换袜子,塑料袋可以作为防水屏障。
🌟这似乎违背先前所述的穿袜原则,但此时脚部保暖是第一位的,塑料袋虽然阻止了水汽外流,但脚的温度不会快速下降,减少冻伤。不过,这个方法不可长时间使用,因为湿气长时间停留在鞋子里,有引发战壕足病的可能。

👉徒步时两双袜子的方式,把袜子分层是一个经典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性能,穿两双袜子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提供更多的缓冲,减少靴子磨损,吸收多余的水分,御寒保暖。

👉不要穿棉袜!不要穿棉袜!不要穿棉袜!由于棉袜的一些固有特性,棉袜并不是徒步旅行和其他高强度活动的好选择。例如,它会吸收大量的水分,粘在脚上,失去绝缘性能,容易让皮肤起皱。再加上棉花的干燥速度慢,使得它不适合做登山袜。穿湿的棉袜很容易起水泡(湿袜子会使脚部皮肤变软),我们徒步,不是帅哥或者靓女摆拍👀(不过模特确实帅啊→_→多看了几眼,表示老天不公🎃)

👉配合穿徒步鞋,别穿旅游鞋或者拖鞋!再好的袜子也没用!!!

👉徒步走线是有了水泡,水泡很小,却是徒步的大敌。
🌿表面皮肤完好的水泡一般来说没必要刺破释放液体,因为,刺破就会创造感染的机会。但是,如果水泡很大,严重疼痛,不得不排出水泡中的液体时,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如果水泡自行破裂,请按照第 4 步和第 5 步操作:)
🌿用抗生素、肥皂清洗水泡和周围区域。
🌿用酒精或高温消毒针头。
🌿将针头插入水泡底部附近。
🌿使用抗生素软膏,纱布或创可贴,像包扎伤口一样包扎水泡。
🌿如果水疱表面的皮肤仍然完好无损,就不要剪掉它,可以用医用鼹鼠皮盖住它。
🌟如果表皮破损严重,可以小心地将其剪掉并用消毒剂清洁下面的皮肤,再用鼹鼠皮或者创可贴、纱布包扎。可以在水泡区域周围放置软垫增加保护以防止受到进一步刺激。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撤离就医:流脓或水泡周围肿胀异常严重。

76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左 左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左 左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