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麦理浩径轻装全程

麦理浩径轻装全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麦理浩径轻装全程

2024-04-05 01:00:11 6136

起点

起点照片拍完之后,发现“麦理浩夫人度假村”,联想一下“麦理浩径“,盲猜有一个”麦理浩“帅哥没毛病吧。

麦理浩(Sir Murray McLehose)爵士(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在1971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他的任期长达10年多,是香港任期最长的港督。

由于麦理浩热爱远足,香港一条从西贡北潭涌经九龙群山连接屯门的行山径命名为麦理浩径,以纪念他为香港作出的贡献。西贡亦有以他妻子命名的麦理浩夫人度假村。

队友装备

队伍一共20人,初见就有12人的装备极其简单简单10+升贴身式登山包,全身挂着吊着些饮料和其它用品跑鞋短裤。一身短小贴身的跑步装备预示着他们是跑步组,刷速度的。相比于剩下8个20+升登山包,队伍从背包上就已经分开了。 其它不知道,袋子容量大的必然是慢摇尾队了,鄙人刚好是尾队。 看到其他人的都是跑鞋,鄙人脚踩登山鞋。。。感觉整个人都emo。。。

  • 据说这几个人超级猛的。嗯,刚好一个都不认识。

  • 起点合影,合影之后留下8人慢摇,其他都跑得没影了。铁一般的事实验证了鄙人在前面的猜想。

第一段(M001-M020)

  • 前队遇到辣条(蟒蛇) 没咋看消息,看到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就自个在慢慢晃着,作为尾队的末尾,妥妥的吊车尾。

万宜水库水坝

  • 旁边又洗手间(有水) 看轨迹是围着水库绕了一圈。此时旁边还是有一个跟们跟着鄙人一起走,边走边玩手机,速度跟鄙人一样,后面才慢慢知道心勤大佬。(嗯,当面都不敢问对方) 于是就这样走着,随手排了一张夜景。

期间有一次群主打了心勤大佬电话沟通离得多远。不用想也知道是山人走得太慢,担心被落下太远,拖慢大家进度最终导致无法完成全程。 其实鄙人也稍稍提了点速度,毕竟已经走了 5+km了,热身啥的也早就好了。只是也并提速太快所以最不上前面6个人。 此时鄙人稍微有点好奇问到辛勤大佬:“100km呢,大家可以一直保持这种速度到终点?” 心勤大佬(可能有点小尴尬):“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段(M021-M048)

走完水库的水泥平路就到了爬坡的小道了,慢摇的鄙人速度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但是上坡貌似对大佬是如履平地的。于是渐渐被拉开了。 当然鄙人并不急,三次”完赛百公里“的经历,预示着这次必然会走完。不仅如此鄙人稍微有些许想法:怎么才能让自己舒服地走完百公里?并享受沿途的风光。 有自己的节奏,平缓温柔的节奏,主打慢字诀。走完的时候希望比之前的残废状态好一些,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消耗膝盖和脚踝。

浪茄湾营地

于是回到了慢慢走,到了岔路口就看两步路的轨迹。轨迹很实用,两步路app虽然烂,组队功能和轨迹确实无人能敌,专注核心功能。 走着走着就到了浪茄湾营地,看到很多帐篷,晚上烤夜宵的的露营人员,小日子过得很潇洒。

过了沙滩,向着前面的西湾山进发。慢慢走着好像就遇到他们停下来休息了,感觉是在等我,实际上也是吧。虽然惊讶地附上了一句:“怎么这么快?”,真挺安慰人的。 于是就一起跟着继续走了,都遇到了还单飞属实说不过去,一起走就行。

西湾山合影

走着走着发现其实大家速度还是差不多的,至少重新启程的爬坡路段是跟得上的。一直到西湾山顶,商量一波之后都兴致勃勃地拍合照。

ok,晚上拍照都是打灯,只是没有那么专业,好在pose还行。

路灯下独行的徒步爱好者,道阻且长,仍坚定前行。

继续走着就到下坡地段了,大家都下意识加速了,鄙人慢慢被抛开,又继续一个人的旅程了。 当然失落是不可能失落的,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走着也是一番风味,听着周围的蝉鸣,感受吹拂而来的清风,天也并不是完全漆黑,而是鉴于白与黑之间的暗灰色,虽然清晰度不达标,但是夜色下的大致轮廓欣赏起来也是木有问题。 鄙人甚至都不用特地打灯照明前路,仅凭夜色行走,照在路上光线弱且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就更少得可怜,再进入大脑进行画面合成费的时间就是白天的几十倍,再到迈步过程,快那是不可能快的。

西湾村

一路晃晃荡荡,过了一个带路灯的路段,到了一群小别墅群,围栏丛生,后来发现是野猪会光顾此地,围栏上放的是防猪网。 鉴于鄙人带的水少,本来打算在西湾村补充一下,天可怜见都看到冰柜以及里面琳良满目的水喝饮料,可惜商店都停止营业,上了锁,无法购买。

没有补给到水失落归失落。继续走就是了,人还能给尿憋死不成。看轨迹刚要走出西湾村的时候,一个岔路口中就看到3只提醒硕大的巨型犬,本来赶路的脚下意识放慢了步子,只是此时狗眼已经瞟到了鄙人,直接狺狺,可能看见就一个人,觉得好欺负,就摇着步子靠近,同时用狂吠恐吓。此时有点被狗吓懵了,一动不敢动,说对狗的恐惧和害怕是一点都没有的,只是担忧狗乱来。 开始开展托身策略:

  • 方式一:当然懵就一下,然后大声呼叫,让人出来管管自家的狗。可惜事与愿违的是,狗主人没喊来,又吸引了身后几家的狗过来,好嘛,进退维谷。

  • 方式二:前面不远的尾队是刚刚过的,向他们求助即可,如果有诀窍一个人也可以过的话,问诀窍就行;如果要人多才行的话,那就得辛苦他们稍微绕回来带鄙人走了。于是群里发了如下消息寻求帮助,虽然傻狗没有下一步行动,就在哪里狂吠,不过在线等消息挺急的。。。就这样继续僵持2分钟,听狗叫听到烦的时候,救命稻草来了。。。

结论是无视狗的存在,从右侧的沙滩慢慢绕过去,要是动作快乐一点点,那狗直接就追上来,顺带干上一口,鄙人起步直接狗带,直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这波投资-收益就亏大发了。 好在狗很凶,很吓人,跟了鄙人5米远,后来就没有跟着了,顺利摆脱终于放下心中大石继续赶路。 此时不禁感慨,《论队友的重要性》

小思考: 来西湾村徒步的人很多,晚上经过的也不少,所以这群傻狗肯定见过这样的旅客多与少,所以晚上有人对它们来说是常事,讲道理不应该这么狂吠不止。 那能解释的目测就是欺善怕恶,欺软怕硬,一群狗vs一个人,那不是随它们拿捏,它们爱咋吓人咋吓人,咋狂咋来。 不过既然至今都还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徒步这段路,说明没有出现恶狗伤人事件,所以只要不作死大是不会被咬的。 应对方法:莫慌,保持距离,缓慢绕过去即可。ok,徒步一把又学到新姿势了。

某个水源

一个西湾村没有补充到水,继续前行就一直找地方补水,只是毕竟凌晨两点了,路过了一个屋舍都一样关门的,那些自来水水龙头连吸收的水都没有富余。 心慢慢就沉了下去,不过也不是没有补水的地方,只是要比较远罢了,具体多远不知,现在了解到当时的比较远将近10km的路。直到大门山东边的一个小谷有的小水源。 凯哥用杯子装了一杯确认水源干净泥沙沉积极少,可以饮用。及时雨刚好补充水分,不禁怀疑是否能够心想事成?不然买张**,看看能不能实现一个小目标。 既然能喝那就停下休整,补充水,该洗手洗手、洗脸洗脸,久旱逢甘露的满足感洋溢整个尾队。

光线昏暗,倩女幽魂既视感。

赤径

从大门山的水源爬坡了几百米左右就开始下坡小段,然后是水平的山间小道,走得很舒适。 好像不知不觉又被拉开了,此时不禁感慨,果然敢自己组织和参加百公里级别的人都是冲全程来的,没两把刷子的根本不会报名来,so不能小看任何人。不努力认真一丢丢,真地跟不上他们,被甩下不影响看轨迹走全程,但是意外情况就会傻眼,尤其遇到狗啥的时候。 兴许走了5、6km,看到了海岸,还有海岸两边的屋舍发出微光,远处通往屋舍的间隔等长的指路明灯。嗯,赤径到了。

  • 对面的高的建筑是青年旅社,下面是路灯照着的是通往旅社的路。

  • 前方量入白昼的路灯不要命地发着光,照亮前行的路。

  • ok,此时赤径休闲合影,有点可惜不是白天,不然摆拍视频应该不错。

  • ok遇到了小青,就趴在路边,属实有点吓人呀。

第三段(M049-M068)

北潭凹

哐当一顿乱走,大约4km,就到了有直饮水和贩卖机的地方,咔咔一顿上洗手间补充水,换掉之前未知名水源的矿泉水。 找了一下地标,确定了“北潭凹”具体字咋写的,当时不知道它是代表了二段和三段的分界线。那这样算算已经熬夜走完了一二段的23.5km。其实说困也没咋困,毕竟都是做好准备熬两个通宵来着,这才开始都兴奋着嘞。 本来打算直接走的,奈何天公作美,来了一场说下就下的倾盆大雨。猝不及防地向上20个台阶就有避雨的凉亭提供避雨(3-30 05:20),好嘛,不困也困了,天为被地为床,先睡为敬。

  • 躺着睡的

  • 倚靠凉亭柱子睡的

一觉睡到6点15,总休息时长约等于1小时,还别说貌似有点知道钟南山的杨过睡寒玉床啥感觉了,酸爽得紧,意思是再睡下去就得感冒。 此时天蒙蒙发亮,周围的绿色不鲜艳,再朝远处就被雾气打码般覆盖,也预示着接下来的路无法欣赏遍山的绿色和远处的海景,同时也表示不会艳阳高照,温度会对于徒步来说可遇不可求,此时好像一个大哥自认为走得比较慢,所以一个人先走了,其实鄙人都有点想跟他一起走,毕竟他自认为慢前面全程都跟着一起走,本人可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吊车尾,好像被躺枪了。

嶂上

接着启程,没有意外地又变成了吊车尾。诶,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慢慢走呗。

接下来是一路的爬升登牛耳石山,下坡换鸡公山爬,好像慢慢地又跟上前面的几个人。跟了一段路发现确实有实例,只是实例也有小小不足,比如说呼吸节奏没掌握好,有两位大哥脸红得厉害,用嘴大口呼吸;另外两个小妹妹下坡飞奔,上坡入蜗牛;当然也有凯哥到处蹦跶拍照的,没有时间水印的多素材基本都是他提供的;至于心勤大佬一直团队扫地僧般不显山不漏水。^_^

  • 没下雨,但是大雾中还是会偶尔带着水汽飘下来。

  • 可爱到爆的小牛犊加上慈祥温顺母牛

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一群牛聚在路上避雨,好吧避了个寂寞,但结结实实把路给堵住了,作为三尺男儿,当然要谦让,让大佬们先上去开路,鄙人继续殿后。QAQ

  • 雨衣加动作,也是无敌

  • 雷打过,还是烧过?边打边烧吧。

鸡公山(M064 3-30 09:44)

继续走着,在冲锋落差200米的鸡公山最后二十米的爬升时,鄙人开始狂冒虚汗,不用说脱水了。前面几度上下山的排出了不少盐分,排出过多就会导致脱水,是正常现象。现在只能补盐了,虽然有“魔芋爽”“咸花生”都可以补盐,只不过数量有限,不过鄙人并没有时间购买盐丸,也没有买多余的咸菜,此时终于感觉到盐的重要了。 鄙人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到危机关头都是吊儿郎当不当回事,事到临头才急的团团转。当时事情并没有危机到断绝完成全程的地步,只是会给自己凭空添加难度。 好在扫地曾心勤大佬及时出马,立马拿出多余盐丸就递到鄙人手上,那盐丸“康比特”三字闪闪发光,心勤大佬的的形象在俺心中又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 心勤大佬给了多余的救命盐丸

凯哥的上下溜达,一瓶1.5L的可乐到处分享。芳姐耐力很好速度很平稳,有自己的节奏,跟鄙人差不多,于是后面的从这第三段到第六段基本上是一起走的。据说芳姐在徒步十多年了,最自豪的就是2010年磨房在深圳起家的时候,芳姐就参加了,说事觉得好玩,然后一直徒步到到现在,真的很厉害。

  • 不知道啥时候被抓拍的QAQ

路上遇到一个香港重装流的小姐姐,背包很大套上防雨袋之后更显得庞然大物如同搬着一座小山头一般,第一印象就是这包超重,第二印象小姐姐惹不起,第三印象离远一点。 鸡公山顶正愁着没人拍合照,于是打起了人美心善声音甜小姐姐的主意,拜托她拍张合影。 超级无敌好奇重装流的重装是不是很重,拍完之后,实在没忍住直接去询问是否可以尝试提一下包感受一下重量。得到允许之后尝试一波,居然跟山人登山包此时的重量差不多。就是小姐姐的登山包实际上是很轻便的,是材质的关系,一看就价值不菲,轻便的话那价值更不可估量,吓得赶紧立马放下。 后来听群主和小菇凉讨论包、鞋、衣服、帽子,价格1000+,500+,200+,700+,xxx

第四段(M069-M094)

接着走两公里的下山道,到了企岭下,也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分界线。不仅有直饮水和贩卖机,还有有企岭下烧烤场,可惜10点不到,烧烤是不可能有烧烤的。 那就补充水,上个洗手间,然后开始躲着阳光拉伸了,此时终于出现了久违的太阳了。

  • 很努力拉伸的小菇凉,只能说有些东西需要那么一丢丢天赋

三四段之间的路是西沙路,车辆不少,是可以下撤的点。那既然可以下撤也就可以上山,刚好10点的时间点,爬山的行人也多了起来,都可以看到来来回回的人在经过,在补水,聊天,生活相当惬意。

  • 红色衣服的哥们要下撤,及时合影。

水浪窝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都在原地拉伸休息,除了看到周围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以及周围鲜明的绿色海洋,没其它不适感觉,此时走起来明显感觉到被太阳加热了一把的湿润空气变得闷闷的,再加上行走中产生的热量,闷热潮湿得难受,恨不得原地洗一个冷水澡,完全不复没出太阳之前的清爽宜人,此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然无论舒适与否,停是是不可能停的。

脚踩水泥路,坡度并不大,走的时候还是两眼放光,口中挂着自信的微笑。此时往往预示着暴风雨前的宁静,因为接下来是将近500米的爬升。

黄竹洋

走完水泥路,开始插进一条带有竹林的小道,貌似大部分都是黄竹,多得难以计数,谓之“黄竹洋”? 此时的太阳又开始调皮地晚期捉迷藏起来,雾气就慢慢跟着下来了,所以走着走着空气又清爽了起来,着实是个好消息。空气清爽,所以来爬山的人也特别多,尤其是这个九曲山,路上总是可以遇到少量的小哥哥,大量的小姐姐。 会不会好奇为啥小哥哥那么少,小姐姐那么多? ok,考虑一下20个全程的,前面12个是咋徒步的,稍微联想一下答案就不难得到。

老花“站得高看得远”,稍微一瞄就瞅到了榕树奥和企岭下围着的海岸。

太阳被找到了,又出来了。不过此时已经没有刚开始出来那段湿热了。

据说可以看到香港中文大学

九曲山

经过了鸡公山最后二十米的盐丸buff,现在鄙人对着500米的爬升手拿把掐,也终于不在冒虚汗了。 随着集体稍微休息之后继续向前攻关,此时终于的哦啊了九曲山顶部路段,接着是是嗨皮的下坡。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雾气终于有出现,可爱的凉爽的气息又光临。

马鞍山乡村步道遇到大佬

紧(ri)赶(chang)慢(man)赶(yao),终于到了前队停下来凑人的跑山大佬(w--)休息的地方回合了。后面就靠他不断的鼓(hu)励(you)才最终走完,对于走完全程这件事情上来说他(w--)居功至伟。 到休息亭,看到好几只七八人队伍的家庭爬山小队伍,大人教导小孩时候温声细语的,那是小时候从来未曾感受到的,领队发出的命令都是吐字清晰,步骤明确,不厌其烦地多次认真细致地解释。小孩子也非常教导得非常有礼貌,全程都没有看到任何小孩子发脾气,大声嚷嚷都没有,期间有一个小男孩大声说话还是因为反应要上洗手间,一直文明礼貌长大的小孩子相信会更大几率变得优秀拔尖。 就在鄙人在胡想连天的时候,心勤大佬已经睡了十分钟了,等鄙人再想抄作业时,到了重新启程的时候了,说真的,虽然还撑得住,但是休息一下还是会好很多。

左手冰镇小啤酒,右手快乐气泡水,翘着二郎腿躺着等尾队,此时可以看出有些人天生就是主(qian)角(chou)。

昂平营地

带着些许困意,继续向前,一大块草坪就迎面而来。草坪上三两的帐篷,再往前面是各种小队,有团建的,徒步的,登山的,居然还有玩滑翔伞的。果然不出来徒步,都不知道居然还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

走着走着,困意就在某个点涌上心头,眼皮打架得厉害,脑子能转但不多。于是在没告知芳姐的情况下,就把她给抛离了,据后面芳姐说道她是等后面的心勤大佬们一起走的。而此时的鄙人已经快马加鞭往前赶,想着快速赶到前面狮子亭小卖部,吃点东西,合眼休息。

谁拍的。。。不知道。。。地方。。。不记得了。。。

第五段(M095-M115)

此时已经快赶到狮子亭,看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场景,不免拍一下。当然继续往前,然后休息呀,困得不行了。好像前面是一个下撤的好地方,有地铁,有公交,一会目测会有的士,啥都不缺。

狮子亭旁的小卖部 (3-30 16:11)

等鄙人到小卖部时,尾队中 w-- 大神带了那个小菇凉早就已经在等了不短时间了。 小菇凉一上来就说:“据说晚点是雷暴雨,下雨的话路就更难走了,何况有人已经被拉爆了,所以大概率需要下撤。”,一开始下撤的基调,好像刚刚尾队几个也是纷纷表示要下撤。 就集体来说鄙人心理十分倾向下撤的,都残了,还到极限了。后面越走越慢,由于体力和身体的耐久余额不足,后续受伤风险呈现指数级别上升,根据投资-回报来说,这把梭哈成功罢了,否则亏到姥姥家,后面芳姐在问山人咋看时,山人也明确表示担忧。 不过就个人而言,小小百公里还妄想鄙人下撤,想什么呢,绝不下撤,绝不。

买了一瓶1L的佳得乐电解质水,两下就干完了,20港元,心疼QAQ

等呀等,等呀等。 全员到齐,然后抛出是否下撤的问题。一开始好像都挺统一下撤,只是都有点心有不甘的样子,所以在旁边纠结了好一段时间。 此时是艳阳高照,w-- 大神适时出现,一顿针(keng)砭(meng)时(guai)弊(pian)决定继续,连躺在地上的群主都赞成。ok,嘴上嚷着下撤,身体倒是诚实地继续前进。 不过既然选择远方,那便只顾风雨兼程。山人就口嗨一下,风雨还真的来了。。。

狮子山公园

  • 已经是极限的群主

  • 另外两个很强的人

早就听说麦径上回遇到大师兄,终于第一次遇到了。走在鄙人和芳姐前面的 w-- 大佬一路走一路溜猴,貌似是想用手去抚摸猴子,后面遇到野猪也是这样,然后还吹着口哨。 当鄙人模仿的时候,遇到端坐在路上的一只大师兄,它居然呲牙凶我,模仿不来,模仿个der。

笔架山

有成片的大师兄,不要主动挑事、惹事它们大概也不会闲的来主动攻击看起来个头明显数倍于它们的人,不过世事无绝对,狗急了还跳墙,猴子也是有点脾气的。

笔架山观景台,展望的前方就是繁华的摩天大楼是传说中的九龙区,现在看了地终于知道麦径终点为啥要坐地铁从九龙绕一圈才能回到福田口岸。它就没有第二条地铁可以连接呀。

据说是山顶小卖部,只是到的时候已经关门了。好在背包上的水暂时足够,也不需要补水,饮料和啤酒就不要来增加重量了,算是变相哄了自己了。

第六段(M116-M124)

分界线是有直饮水(据说没有,实际是有的应该是新修的),有厕所贩卖机,貌似厕所有点远。

尖山

走到这里以为终于走到了可以休息的地方,有休息室。 于是继续马不停蹄赶路,直到遇到过天桥前若影若现的野猪三两只在旁边,猴子在大摇大摆在栏杆上慢行。渐行到了天桥的另一边,一股猪圈的浓重味道侵袭而至,熏死,真的熏死,除非可以吃一顿猪排,否则不好哄。充斥眼前的是成群结队的二师兄在聚集,那场面一个人萌新是不敢过的,比如me。 更无语过了天桥之后,看到的是洗手间,猴子都在屋顶上到处浪,这篇地区彻底成为它们的地盘了,吓得大姐都不敢去用洗手间。

其实一开始有点担心被野猪和猴子等野生动物攻击,后来转念想想,野猪目测不会伤人,或者主动攻击人,否则应该早被抬上餐桌了才对。

九龙水塘坝(M116 3-30 19:09)

从第五段中间就开始找休息点,从走完距离3km到,走完2km,走完最后1.28km,里外里一算走了6.28km才找到了第六段的休息亭。亭子卫生令人堪忧,前方还有一袋应该是白天谁遗留下来的垃圾袋,里面还装着烤鸡烤鸭类的熟食,不处理直接留在亭子外面,靠近了会被弄弄的馊臭气熏到。说实话跟昨天以及今天的香港居民的行为习惯大相径庭,稍稍降低了对于香港的认同度。毕竟无论多美好的区域都会有阴暗面,多高的素质教育都会有斯文败类,多文明的城市也会有乱丢垃圾的现象,香港也不例外嘛,只是多与少的说法。再说也绝对就是香港本地的人,鄙人又何必求全责备呢? 找了离馊臭气远一点的地方,然后用纸巾擦干净座位,放下背包,取出雨衣裹着全身开始睡觉(3-30 20:06 -- 21:48时长1小时42分),一路困困顿顿得熬着,此时入睡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快的,沾之即睡。最后几个人终于到的时候,山人应该在梦乡。

休息将近两小时,本来起身想要翻个身继续睡一会,奈何一石惊起千层浪,把大家都吵醒了。砸手里了,那就只能,继续前行了

往前走走,刚好可以看到香港的夜景,近距离看夜景果然是比在深圳湾体育公园隔着大湾看清晰多了。名副其实额不夜城,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以后有机会去身临其境感受一波。

第七段(M125-M137)

分界线 有直饮水,有厕所贩卖机。分界的标牌就挺别出心裁,前脚第六段,后脚第七段。厕所就在标牌前面,非常显眼,周围的平地上有大约10个供人休憩的石制坐凳,有那个量大管饱的意思。 周围有露营地点,所以重装流的人,都在旁边露营。 此时刚好有重装徒步小哥带着瓶瓶罐罐在洗漱,跟着凯哥去蹭到了把洗发水,洗了个清爽得洗了头发,洗完之后焕然一新的感觉真的好,头发短的好处瞬间就体现出来了不是,嘿嘿。 重装流小哥据说是手机快没电了,有询问凯哥借用充电宝充电10来分钟,给队友定位,方便到时候找人,只是等了10分钟也木有看到小哥人影,没办法就只能继续启程了。

城门(银禧)水塘

天很晚,也就没有办法欣赏到水塘上的美丽风光,无法全览城门水塘主坝的壮丽,没法吊唁城门水塘纪念碑以及明白其后面预示的故事。 当时走着走着不知道谁提到徒步麦径就是用逛公园的心态行动,只是公园很大大半个香港,路程长100km。豁达的心境倒是值得参考,一味做苦心僧确实难熬,苦中作乐却境界都升华。心境归心境,从海拔200米到海拔900的大帽山顶上,还是要面对现实,单说2000+台阶,上台阶汗如雨下,下台阶膝盖不保。嘿嘿

针山

向针山爬阶梯的途中感觉老天好像也跟着队伍一起爬一样,也累得汗如雨下。只是我们出的是汗,它下的是雨。只能套上防雨袋,撑着伞,披上雨衣继续陪着老天吭哧吭哧前行。作为万年吊车尾,鄙人又排到最后一位了,在前面都会被戴这头灯的光晃得眼花,还不如到最后慢慢挪动脚步,还不用晃眼。此时在争最后位置的就只剩下一脸生无可恋,早在狮子亭就已经爆表的群主了,那结果就显而易见,鄙人赢了,同时也就默认了晚上后边要跟着群主组队一起走,跟着群主混吊车尾,事实是直到走完全程尾队的吊车尾组合都始终保持在吊车尾。

想知道睡神如何练成?达到随时随地入睡的境界。来轻装徒步全程麦理浩径保证能瞬间练成。针山再往前1.5km处,有一个亭子正好可以躲雨休息,正好吃点东西缓缓。走进一看石制长凳上还残留着刚刚下的雨,湿漉漉地,众人都有雨衣,用雨衣垫着直接往上坐,主要是累了也顾不凳子面上得有多湿,坐下之后凳子有多凉。 没坐还不要紧,本来困得打紧,一路上走路都是半睁半闭着眼睛拖着身体在走,这一坐下就直接原地睡觉了,没其它位置,鄙人就直接裹着雨衣脚上搭在自己的登山包上,使脚稍高于身体,直接头沾地立马就睡,这一睡就是40分钟。 40分钟就是极限了,再睡不下去了,轻则感冒咳嗽套餐,重则原地升天。 起身变成了十分艰难,脚底板的水泡的数量依旧是一边两个,夹在大脚趾边上,只是水泡的地盘扩大不少,积累的小弟多了几个量级。起身走动的时候微疼,多走几步之后疼痛都没感觉到了,虽然休息了将近40分钟,稍稍缓解了困境,奈何杯水车薪,该困还是困,该半睁半闭还是得继续,哪里有时间和心情搭理那脚底水泡些许疼痛?

第八段(M138-M155)

所谓风雨兼程

一路下着淅沥沥小雨,风刮个不停,一路风雨兼程,到了七八段都完全无感,鄙人都没有注意到过七八段的分标牌,实在是困得不行。唯一记得清晰的就是雨依然一直下,鄙人跟群主一直在最后,还有一次走错了路,多走了10米。 走回正路是从水泥马路到了山野小路,此时再困都瞬间清醒,不敢再闭着眼睛了。 再往后一点,鄙人饿得不要不要的,直接在后面停下啃着背包剩余的5个面包中的3个,因为要上坡,所以又磕了两颗盐丸。上上上下上上上,照着这个节奏走呀走,毕竟自己选的路此时也没有回头路。

最亏的就是目测是刚过第七段的时候,手表因为没有充电,运动了28小时的手表自动关机了,路程止步于71.75km,居然没有给充电,真的亏大发了。反应过来之后就直接摆烂了,还记录个der,重点是走完全程。不过说不羡慕凯哥那个同品牌待机更长手表那是不可能的。

大帽山

山顶的足球圆顶都玩隐身流,只是手段不甚高明,藏在大雾里太容易被发现。作为吊车尾双人组一到,就标志着可以开始下山了。群主还半开玩笑地说了几次,咱们一到就表示其他人休息好了,继续启程,整个过程咱们全程都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和空间。鄙人也只能无奈解释,毕竟咱走得慢,走得慢其实也能算是另外一种休息,另外他们等着咱们等的时候,冷了身体,再次启动更加艰难,最后暂时最后,如果一起合影的话,那最后的是决定合影时间的,所以莫慌走完全程就行。 下山的路不是台阶,而是很缓的柏油马路,这算是好消息,而且此时天已经大亮,困意虽然还在,只是剩余不多,风一吹困意便吹走一些,只是风吹得太盛,那欺人太甚了。看路径才发现,有一条名为 大帽山单车径 的路,所以时不时能看到自行车在上山下坡,假如不是单车径鄙人就难免yy是个213了。 往下走的时候到了大帽山郊游地点三号场的一个休息凉亭里面,遇到了香港本地大爷,小菇凉咔咔一顿粤语侃大山,结果就是鄙人也没听懂几个字。

凯哥在清理脚下沙子的时候顺带视察亲子产的水泡。

看了轨迹发现可以走大柏油马路,而走正统的麦理浩径的话目测还有阶梯,所以果断跟凯哥、芳姐、群主走柏油马路。w--、小菇凉、心勤大佬3人就走官方道路,路上群主又跑了一次,据说跑着跑着还能稍稍减轻两腿灌铅程度的功效。奈何鄙人用不着,只是她跑的时候,鄙人也得加速跟上,还好都能跟上。

第九段(M156-M168)

到了八九段分界线,走的是山道的看见的首先是大帽山郊野公园游客中心,游客中心有停车棚,正在有人停车。往游客中心看了看还没有开门,再往前面走就是厕所,没有贩卖机和直饮水。几分钟之后其它三人也下来后神奇的是游客中心也开门了,感觉它在这卡bug呢。问了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确实没有吃的喝的提供。所以找个地方再养养神,还是困得不要不要的,本来停车场就不错,奈何那里会有车来,而且地面也是湿的,所以还是选择在厕所旁边避雨处,垫着登山包,雨衣包裹又在湿地面雷打不动地沉眠半小时。

吃个早餐

醒了之后,询问了一下路过的本地人附近4分钟路程有可以吃到热食的商店,于是向着小店进发。 到了一个类似商店的小房子,旁边还有一圈的草坪,房子旁边正在叼着球来回玩的狗儿,那狗居然还喜欢在湿漉漉的草地上玩耍,真的任性。 此时小菇凉一溜烟地窜过去确认商店以及热食,后面丫丫一群人都站在前进的路上,在没有得到肯定答复之前,誓死不往前挪动一步。经过风雨飘摇洗礼的两天两夜,大家都坚定了绝对不做浪费哪怕一丝丝体力的额外动作,好在结果是皆大欢喜的。 然后开始点餐,鄙人最后跟大家一样点了一份朴素的海鲜味的“合味道”小桶方便面,额,点餐都是吊车尾。QAQ 耐心等待2分钟后吃到唯一一份泡面,热乎的那种,太难得了,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在大风从前夜吹到7点小时的西北风,热乎的食物就拥有致命吸引力。一桶小小泡面就可以哄得热泪盈眶。当然泪水里面肯定不会包含15港元的一份热乎小桶泡面的价格的,有一说一相对内陆3元。 为了榨干手上这价值不菲的泡面最后价值,混合压缩饼干,花生,辣条一起吃,后面觉得不太够,又去加了开水,再剥十几颗花生扔进去泡着喝,瞬间感觉早餐价值高了不少,饱腹感满满。 后面事实表明,如果没有这口热乎的,尾队都可能直接下撤,可惜没有如果。

此时经过的就是大帽山郊野公园的牌子,就是从右手边这条道路开车上的嘛,也就是刚走下来的道路。现在准备转向走接下来走的第九段据说是一路相对平坦的大道,稍微提速一些没毛病。

又是早晨,又是公园入口、登山口,同理能遇到不少来往徒步登山的同学。

又双叒叕跟群主吊车尾的节奏,即使如此,依旧不改群主坚定的步伐,迈向终点的脚步从未停止。难以想象的是这双脚虽然疼,虽然重,但是全程下来始终都没有起水泡。从五十公里出现到现在,经常能看到的动作就是不断调整膝盖上的护膝,一有不适就立即调整,不带一丝犹豫地向前,真心佩服群主。

田夫仔

第一眼看到田夫仔,就是标牌上,伴随着越走,指示牌啥的就越来越多,多到有些烦了,烦了就会去查这玩意为啥那么烦人到处贴。 盲猜一个原因是田夫仔是麦理浩径第九段和第十段的分界线,作为路标存在的。

盲猜另一个原因,田夫仔村是本地村落,财大气粗,明明不是村口,甚至连进村的路都不是,偏偏建一个大门标志,多设置一些路标没毛病。

路上无意间看见集装箱改装过来的房子,黄色一栋,蓝色一间,挺有创意。

第十段(M169-M200)

分界线 有厕所(貌似二师兄长期光顾,所以不雅观),无贩卖机和直饮水

田夫仔营地

盲猜最后一个原因,田夫仔有自己的营地,也就是自己的产业,需要把产业建立起来,广告必须要打起来,本地的广告是能多久不会少,就像国内全家桶软件系列一样。

枫香林

至此从浓雾到远近绿色显现,清爽变得燥热,想想又似曾相识,不就是重复昨天的天气嘛,只是今天此时此地的路变得平坦很多罢了。 太阳出来得也好,因为立马就到了欣赏枫叶交错辉映的枫香林了。 沿着路边一直走,从第一棵枫香树开始,道路两旁就不断出现绿意盎然的枫香树,漫步在枫叶环抱之下,那是生命都在悸动,脚下不自觉地就产生生生不息的动力。太阳此时愈渐张扬了起来,转个弯又遇到小菇凉跟心勤大佬在前方拐弯处的路沿石伤坐着休憩,兴许是累了,也兴许是被眼前的大片的枫香林所迷,不由停下来欣赏。群主当然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鄙人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倚着一棵枫香树睡下,躲着太阳的耀眼的光,贪婪得吸着周围恬淡的空气,无视着地上来回爬的蚂蚁,睡个10+分钟才是最佳打开方式。

千岛湖观景台(大榄涌水塘)

枫香林还意犹未尽,就走到带有阶梯的略微上坡的地点,小路标上显示到“千岛湖清景台”字样,原来前面就是短视频里面极少刷到的千岛湖呀。 旁边还有一位大爷在做游客引导来着,他们三就去询问路径,好像是说道麦理浩径终点大概需要多久,大爷回答貌似就是一个半小时,最多不超过两个小时。那言之凿凿的模样。如果不是知道还有将近10km,鄙人都信了。

哗啦啦一顿赶路之后,期间在某个水源处俩小妹妹冷却了一把脚,两度遇见群主认识的另外的两个徒步大佬之后,到达了看到千岛湖的视角,此时距离向导大树已经过去49分钟。

大榄涌水塘,它是香港新界西北最大的水塘。 香港水库既是民生设施,但也同时造就了半天然半人工的郊野美景,原本的丘陵地貌在蓄水之后形成数十个小岛,被称为港版“千岛湖”。大榄涌水塘于1957年落成,是二战后本地首个兴建的水塘。由于水库原址为丘陵河谷,储水后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岛屿,岛上又种满了山松、湿地松、大叶桉和柠檬桉等植物,创造了一片绿意盎然的千岛湖美景。

最后的水渠(M187-M200)

怪上最后一道湾之后就来到最后一段、最舒服、最平坦的一条水渠康庄大道。中间柏油马路的地面,富有减震效果,右手边是屯门的山以及依山而建的水渠,左手边是居民区以及周边设施,随处可见来往行人在徒步,散步,跑步,骑自行车。

整段是建立再平坦水渠上的,走了的平坦大道,只是最后一捏捏居然还有7米上坡,是官方在此调皮一下?

紧接着是楼梯下坡,调皮到一定境界了。最后的终点标志居然要下很远很远,一首李翊君的《永远永远》送给你们。

看起来有点像上坡,但是群主在下坡X3,已经艰难得只能反向操作了。

终点

排除万难,终于是在16点完成麦理浩径,拍完照那一刻一丢丢成就感还是有的,不然就太装了。拍完到现在才发现原来后面三人也被合影上了,倒是鄙人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 拍完照回去之后才知道,凯哥、芳姐、w--他们三刚刚已经打的先走,都没有稍微等下合影,没实现作为吊车尾的合照时间决定权,算是有点小小遗憾,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当然nice的是终点标志前就是大高架交错的车道,可以直接打到小绿车,不用再徒步哪怕是多走一米。

小剧场

小视频

  • 休闲系列

从进入香港之后的的士到休闲的在路灯马路下晃荡着小脚丫。 从视频上看一步一步休闲路上还是很nice的,那休闲的水潭上泡脚,真心无敌

  • 从入门到放弃系列

Day1 开始的晚上白天欢乐狂奔 Day2 逐渐放慢脚步,正常速度 Day3 眼已沉,脚已残,腿已废

小记事

  • 3-30 11:14 前队说有其它活动提供免费的补给(饮料水果等) 冰镇饮料图片为证。。

  • 3-30 08:27 尾队的 well buy 一个组员准备下撤,然后还是到了下段

  • 3-30 10:43 w--大佬,边睡睡着等我们尾队成员,据说是耐不住一个人玩。

  • 3-30 11:24 汪浩x 下撤 55.25

  • 3-30 13:03 vctor 下撤,62.62

    • 友情提示,地铁太慢1小时,建议打车回去。

  • 3-30 14:47 大神和小菇凉 洗脚地方,有图为证

  • 3-30 17:20 前队顺利会师,到大帽山定

  • 3-30 21:18 军琪已经从狮子山下撤且回到家

  • 3-30 21:23 忍者下撤,干粮吃完

  • 3-30 21:45 文飞下撤

  • 3-30 22:10 第一梯队到终点(23个小时搞完!!nb)

  • 3-31 16:00 尾队中的最后两位终于圆满结束第十段

池山庄,所以还需要走一两公里水泥路才能到真正的登山口

总结

第一次和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起相约,然后来一场到香港百公里,体验还是有意思的。

关于脚痛啥

这次犹豫保护膝盖和脚踝的功课做得稍稍多些,实际时超过70%的上山下坡平地都是核心发力,驱动全身肌肉骨架进行运动,不是单独的大腿或者小腿为主。整体来看,除了

  • 脚底板因为不可避免消耗光耐久起水泡泡,

  • 还有不常用到的趾长伸肌

一直思考

怎么才全程徒步举重若轻,面对任何情况心态都保持云淡风轻。

缺点

  • 拍照相当随意,没仔细拍照,写东西素材完全不够用,记性一定不靠谱。还好有轨迹和其它队友,否则没法补救。

  • 没仔细看过一遍全路径和说明,直接就上,兵家大计走到哪里都不清楚

  • 随时记录倒是进步了,只是记录也忒少了,概述不够全面,后期不好发挥

关于后来者的建议

  • 补水点,准备差不多水就够了,随身2L就够了,大太阳不考虑的话再多都不够用的。

  • 休息室需要清楚位置、相隔距离,规划好什么时间在那个休息区休息。毕竟养足精神徒步才更快,更安全,体验也更好。不然一碰就睡的你绝对会生无可恋,欣赏是不可能欣赏的,毕竟此时床才是最大的风景。也别想着边走边睡,不然你安全回来,山人立马去拜你为师。

  • 量力而行 虽然强行走完可以不留遗憾,但是会冒很大风险,一个不甚就可能导致不愉快事情的发生,影响应该不小。

附录

运动记录

  • 记录只包含了7层的轨迹。没有记录全程是因为电量过低自动关闭了记录功能,而山人一时也忘记充电了,亏大发了。只是聊胜于无,走完了就是走完了,记录是锦上添花,是一种侧面证明,不是徒步本身。

--- 致第一次香港麦理浩径百公里

6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潘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潘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