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胡同里的故事~三堂两海一宫一最宽胡同(老北京胡同之最系列收官)

胡同里的故事~三堂两海一宫一最宽胡同(老北京胡同之最系列收官)

相关轨迹:胡同里的故事~三堂两海一宫一最宽胡同
夏至以来就始终没有去走胡同,主要目标都集中在避暑赏金莲花了,老北京胡同之~最宽的灵境胡同始终没有成行。主要原因是三堂(缸瓦市堂、西什库教堂和王府井教堂)因疫情关闭。七月十九日获悉北京辖区教堂恢复开放,这次机会不能再错过。立即预约入堂启动胡同里的故事~三堂两海一宫一最宽胡同活动。


教堂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这个要选择正确。四大天主教堂说的是:王府井(东堂)、宣武门(南堂)、西直门(西堂)、西什库(北堂)。四大基督教堂是指:崇文门堂、宽街堂、珠市口堂和缸瓦市堂。



今天我们徒步加骑行轨迹。基本按照事先手绘线路完成。


一路顺畅,抵达缸瓦市堂。本来没有预约这里,但是今天运气极佳,值班人员说可以现场约,然后扫码进入。

基督教的教堂,内部布置的最多悬挂十字架,或者是什么都不挂。天主教的教堂,内部装饰除了十字架,还有很多人像,比方耶稣,圣母,圣徒等等。例如:基督教献仪箱是木质的不透明,天主教是透明的,我捐了基督教,天主教不拿出一百都不好意思😄。在此不过多评论,我只是为了解文化历史和看建筑特色。
正堂限流量,坐不下可以去南侧室内看直播,也可以到北侧室外看直播。

缸瓦市堂,马路对面走颁赏胡同,大约徒步七百米就是西什库教堂。

颁赏胡同东西曲折走向,东起西黄城根南街,西至西四南大街,东侧岔巷(即原良乡胡同)北口与西安门大街相连,全长400米,均宽3米。



高墙里面就是礼王府。


北京西安门大街101号是一座始建于1901年巴洛克式的三层建筑,欧式的复古气质至今保存依旧。这栋楼建造者叫张文荣,是京郊的一个木匠,经常参加外国人的建筑工程,逐渐对西洋建筑十分了解。1901年张文荣参加重修北堂,并加入了天主教。不久张文荣自己开设了营造厂,专门承包西式建筑。清末张氏建成此楼,并租给别人开医院,后因经营不善关闭。此时张文荣已是北堂的三位中国负责人之一,于是张氏以三位中国负责人的名义将此楼捐给北堂。北堂将它的附属,天主教的传教机构~公教进行会设于此楼,直至1949年收归国有。


大隐隐于市,北京西二环内,藏着一处小众圣地,寂若无人,美了百余年。这就是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北京最大最古老的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最美教堂中西合璧西什库天主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哥特式教堂建筑与传统中式风格完美结合,造就这座中西合璧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基督教和天主教主要是在教义上有区别:
【1】基督教只敬拜三一神;而天主教除敬拜三一神外,还敬拜马利亚、彼得。
【2】基督教认为只有耶稣才是中保;而天主教认为马利亚也是中保。
【3】基督教只一本《圣经》66卷;而天主教除《圣经》66卷外,还有次经7卷。
【4】基督教没有教皇;而天主教有教皇,且教皇为尊。
【5】基督教认为,只有神才有赎罪权柄;而天主教的教皇与神甫却有赎罪权柄。
【6】基督教的得救之法是“因信得救”;天主教的得救之法是“守诫命得救”。
【7】基督教没有“炼狱”;而天主教有“炼狱”。
【8】基督教的牧师可以结婚;而天主教的神甫不能结婚。

西什库天主堂,历史上也称“北堂、救世主堂”。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

大堂前东侧是每个教堂照例都有的圣母山,顶端龛中有圣母玛利亚像(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生母,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人物)。

教堂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尖端高约31米,曾是北京内城最高单体建筑。


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均为传统中式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是四尊石狮子。




胡同深处的西什库天主堂,是喧嚣城市中难得的宁静清净之处。这里承载了人们美好的心愿,背后亦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安抚了无数人浮躁的心。在堂外拍摄延时拍摄时,我们偶遇一位修女,大家聊了很久,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最后修女还送给我们书籍。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礼拜堂四周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仔细观察还有天坛、角楼图案的彩色花窗。当太阳光线通过花窗照射进来,色彩绚丽。青色与黄色的主色调,让教堂显得明亮且庄严。

西什库教堂气氛庄严,堂内部不允许拍摄人像照片,要拍人物像,请在堂外面。堂外可以拍摄建筑,教堂建筑采用对称构图,显得庄严肃穆。教堂内的光影非常美,需要多观察发现局部细节。
教堂两侧的彩绘玻璃窗犹如连环画一般,向人们讲述西方与东方传教故事。西侧花窗,展示天主教的历史故事。东侧花窗,展示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每座教堂中都有最为人称道的彩绘玻璃画,说起来,这类宗教艺术起源于11世纪的法国,它与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密不可分。哥特式教堂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平面一般是十字架形、高耸入云的塔楼多为尖笋状、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特殊的外墙结构、薄壳般的穹顶正中开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内部是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窿、高大宽敞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用五彩玻璃作镶嵌图案多是圣经故事。光线通过图案各异、色彩斑斓的大玻璃窗透入照亮教堂的上部以及整个唱诗班的席位。窗户通常是有直棂的它被分为两个或者更多的小拱纤细的立柱支撑。每个窗户的上部通常制成一个嵌入叶形装饰的圈孔。哥特式教堂的色玻璃绚丽夺目光线从这些窗户射进来整个教堂里都漾起令人目眩的色彩沐浴着浓郁的彩色光线。从天上射进的阳光洒入信徒的心灵神秘且使人敬畏。与建筑一样哥特艺术中的彩色玻璃制作的成就在艺术史上也是无与伦比的。由于教堂内部需要照射连绵的彩光所以彩色玻璃画一开始就是哥特式建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彩色玻璃艺术的繁荣发展主要是由于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它可以使人们恍惚觉得教堂的墙壁变成了神奇而难以捉摸的东西。阳光照入人在宽敞的主殿前面对金绣银缀的祭坛烛光前的受难耶稣像仰望高耸的飞券肋拱它们就像一簇簇飞箭集中在屋顶使人顿觉有升腾之感而那些令人眩迷的玻璃花窗则像开启的一扇扇通向天国的窗户。这种彩色玻璃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组成它们由铅丝联结起来而这些铅丝就构成玻璃上的人物的轮廓线。人物的面貌是由黑瓷漆精心绘制而成。这种瓷漆还用于绘制人物身上的其它细部如衣服等。构成整个画面的各个不同场面常固定于扇形的框架里。每个问隔里都有一个圣经的故事场面意在教育虔诚的信徒。人物的数目尽可能减少以保持画面的清晰。人物本身的体形细长而且是平面的即只表示高度和宽度不表示深度。人物的表情不在于面部而在于肢体姿态这种姿态尽可能用粗线条表示使画面清晰明确。背景也是平面的这在当时不仪是彩色玻璃的特色,门面且也是一切绘画的特点。建筑的图象通常在小立柱上的尖拱中表示出来风景用程式化的石头和树林表示海洋也是程式化盼表现为一系列波浪形的条纹。制图极为精细连最细微的部分都要求高度的准确性。尽管这类作品一般供人们从远处观赏但其精致与优美却与当时的插图稿本不相上下。颜色通常是鲜明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相互配合色调和谐从而使哥特式彩色玻璃画“焕发出宝石般的光彩”。西什库教堂也正是如此,那洁白的百合花状的屋顶四周,一扇扇精美无比的彩绘玻璃窗,正午的阳光透过彩绘的玻璃窗,在教堂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如梦如幻。并带有一种虚幻离奇的神秘情绪,把信徒们带进“天国”的气氛中去,由此可见,教堂建筑艺术在人们心灵上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奇异的光彩,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原来西什库教堂的位置在蚕池口,为康熙皇帝御赐的地。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突然病倒,问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效果,结果两位耶稣会士进献奎宁,使得皇帝痊愈。于是康熙皇帝就将蚕池口那一带的地皮划给了耶稣会建造教堂,当作奖励。并赐予匾额“万有真原”。

主祭台东侧的副祭台,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

主祭台西侧的副祭台,圣父若瑟和圣子。

圣母抱着耶稣很有意思,圣母和耶稣穿的却是清朝皇太后与皇帝的衣服,不细看还以为是中国皇太后与小皇帝,这是基督宗教在艺术上中国化的典型例证。



教堂的侧面,气势恢宏。


教堂主入口拱门之间的石龛中,雕刻有圣若望、圣伯多禄、圣保禄、圣玛窦等四圣像。






敕建天主堂,帝王旨意修建。

花窗上方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

两侧碑亭的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和正中间的白玉色三层哥特式教堂居然也相映成趣,既有西方的浪漫神秘,又有东方的神韵庄重,如此的亦中亦西,充满混搭风的建筑,凸显相互包容尊重。


离开西什库大街,我们开始单车骑行。


国家图书馆。

北海公园。


故宫角楼。


故宫博物院北门。

景山公园。

五四大街。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中国美术馆。


报房胡同。

灯市口小学。

甘雨胡同。


利生体育商厦。

在繁华的王府井步行街上,藏着一座被称为“东堂”的教堂~王府井教堂。这里经常能看见王府井教堂前拍婚纱的人们。而此处,也是北京所有教堂中对参观者最友好的教堂了,不是周末也能进入参观。



王府井天主堂以圣若瑟为主保,所以也称作圣若瑟堂。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一尊圣若瑟的雕像,怀中抱着的应该是幼年的耶稣。



中国儿童戏剧院。


长安街广场等沿线就不过多介绍了。



进府右街北上。

灵境胡同号称北京最宽胡同(现在叫大街比较合适),位于西单北东侧,东西走向。东起府右街,西止西单北大街,中与枣林大院、西黄城根南街、东斜街、新建胡同、背阴胡同相交,全长664米。后经几次拓宽;1992年扩展后,最宽处32.18米,成为北京最宽的胡同。


灵境胡同41号院是陈赓大将的故居。

胡同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里有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胡同里有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美食,胡同里也有着风云人物的荡气回肠。北京有句老话: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没名的胡同如牛毛。如今,随着北京城的发展,很多胡同已经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但是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胡同,依旧散发着它们独特的魅力,构筑起老北京的文化之墙。


朱苇箔胡同(猪尾巴)。



北京最美胡同街巷义达里,上次走西四胡同介绍过。

正阳书局。

收工,返回通州午餐。






















自2022年2月中旬至今,前前后后走了十次北京辖区内具有规模的胡同,特别是北京胡同之最全部走过了,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和内涵。走胡同看似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但胡同里面的很多历史痕迹和深厚底蕴还需要深入学习了解。这个和走山一样,每座山都有她的魂和内涵。胡同里的故事到此结束,以后有机会再考虑其它胡同串联玩法了。感谢和我一起串胡同的朋友,感谢关注我们走街串巷的朋友。
给燕巴虎🐯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