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天柱仙踪 看骆驼观海
相关轨迹:2022-09-25 14:15:52
跟8264南京户外“探秘九华山后山天柱峰骆驼峰”
9月24-25日,8264南京户外组织驴友去“登顶陵阳山,看太平湖全景,探秘九华山后山天柱峰骆驼峰“;勾起了我对太平湖与九华山的浓厚兴趣;立刻就报了名。
此行为两天。第一天爬陵阳山看太平湖(祥见《登顶陵阳山、远眺看太平湖》;第二天走天柱峰环线,探秘“天柱仙踪” ,看骆驼(峰)观海。如果说前一天的行程是道“开胃菜”,那么当天的活动就是一道“主打菜”、一道九华后山的特色菜。尽管以8264南京户外的评分标准,强度指数为一星,难度指数为二星,风景指数为三星。但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条七公里的环线似乎可标注为:“强度指数1.5星,难度指数2.5星,风景指数4星”。略感“小虐”。



摄影/ 紫金路人

据领队青山依旧的召集帖介绍,“天柱峰环线位于朱备镇东桥村与**村交界处,距九子岩景区25分钟车程,分布有翠峰寺和心安禅寺两座寺院,另有天柱仙踪、天柱书馆、净居古塔等景点”。从朱备镇孙垅村到天柱峰的青峭湾,有一条7公里的石板古道,沿途可饱览天柱峰美景”。

由于昨晚就住在九子岩景区的农家民宿,9月25日一吃过早餐,七点就乘大巴去朱备镇东桥村与**村的交界处,准备上山。
约7:40大巴停在了一个叫“青草湾农庄”的路边上。大家下了车,打开两步路的轨迹,跟着领队向前走;天柱峰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没走一会儿,看见路旁有个“翠峰寺”向前的小石碑,正在出神,只见领队青山带着大家向左一拐,就进了路旁的一个竹林。一天的野虐由此开始。





摄影/ 砳砳
这条“天柱峰环线”是九华山后山“天柱峰景区”的一条石板古道,因为养在深闺人未识,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很受户外爱好者的追捧。
而所谓“九华十景”之一的“天柱仙踪”就是以天柱峰为中心的风景区的美称。海拔高度约为1100米。骆驼峰、蜡烛峰等都是其中特有的美景。《九华山志》说:“天柱峰耸拔千仞,如柱倚天,为东南第一峰也”。

骆驼峰在天柱峰的一侧;山峰酷似一头双峰骆驼——站在峰顶,北眺莲峰云海。此行的高潮就是站在骆驼峰近旁的一块大岩石上,近距离地打卡骆驼观海。


摄影/ 青山依旧
走这条环线很见真章。穿过竹林,一开始上山就有点陡峭,貌似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并不觉得意外。为了不至掉队,特地靠前行进。
前个把小时,基本上是在茅草丛中拔高。看着漫山遍野的斑茅草,有种久违的亲切感。这种斑茅草在铁匠山见过,在吴越古道的乐利峰也见过(更高更多)。走在青黄交替的茅草丛中,可以明显地感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摄影/砳砳



拍了几张照片就又落到了后面。都知道8264的大神多,走着走着就拉成了三拨。前面的一拨都是跑(走)山的,很难望其项背,中间的一拨都是边走边拍的,人数相对较多,后面一拨除了收队的,大多都是拍照的。为跟上“边走边拍的”,又格外加快了步伐。



摄影/太阳
约11点,走出了茅草丛,来到了一个沙石山脊(前面的已经更上一层楼,上图即大神视角)。山脊上有几块巨石非常抢眼,有的平地突起,有的横空伸展,有的像仙人锯石,有的像蟒蛇出山,与远处的青山绿树一起同框,形成了当天的第一个打卡热潮。


摄影/美美

摄影/ 宏心如初


摄影/阿海






摄影/ 砳砳







摄影/宏心如初

这段岩石山脊的风景很奇特,野景的魅力尽显其间。大家都在各种奇突陡峭的岩石上打卡拍照摆造型。有些是真在悬崖边上,有些是看起来像在悬崖边上,但感觉都很玄、很酷、很危险。第一次由衷地感到,拍照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悬崖边上。
年纪大了,要认怂的不仅是攀爬能力,而且还有平衡能力。因为体能下降、肌肉流失,都会严重影响平衡能力。年轻时“干就完了”的事情,年长时就得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对自己的各项身体指标与数据缺乏了解的中老年朋友,在剧烈运动过后,很容易因供血不足与失衡而出现闪失;一不留神就会“眼前一黑”,“一失足成千古恨”。

摄影/ 太阳

走走停停,忙活了近一个小时,前面的几个大神早已一骑绝尘,无影无踪。只能在事后的照片中看见几个矫健的身影。约11点,骆驼峰、九子岩等都在眼前清晰可见。




快十二点时,到了一个分叉路口,领队说,大家可以在这儿路餐休息。待会儿要爬到大石头上去看骆驼峰的,可以把背包放在这儿,轻装上去;不想爬的可以先下山,也可以在这儿等他们下来一起走。
青山话音未落,已经有几个大神看完骆驼峰返回。看了他们拍的视频,明白了爬那块陡峭巨石的目的:可以看得更真切些,能够近距离与骆驼峰打卡拍照。但还得原路返回。思想斗争了一会儿,想想还是算了,远近都是它,由年轻人去吧;还不如多拍几张风景了事。


摄影/太阳




事后看微信群发的照片,爬骆驼峰前的那块巨石还是挺出彩的。所有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所言不虚。


摄影/ 砳砳

摄影/ EYU

摄影/青山依旧

摄影/ 阿海
十二点半左右,待人到齐了,就一路下山。当天下山的路比前一天好走多了,至少不那么滑了。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就见到了青峭湾的村子。



这个古村落显然也有些历史和说道。有个“天柱馆”,就坐落在天柱峰下。据说是明代青阳学者施达(1573-1636)所创。“民国戊寅重建”,砖木结构穿枋式建筑,坐西朝东,一进三开间二层楼阁,门廊呈八字,门额石刻楷书“天柱馆”。

天柱馆的门敞开着,有些好奇地走进去,像是个住家,问有没有人,里面有个非常苍老的声音,应了一声,听不清说什么。判断沟通不易,就出来走人。
门口还有个山泉水池,非常养眼。小树茂密的绿叶下挂满了黄色的果子。据称也有点讲究。没有深究。




约两点十分,再次回到大路上,上了大巴,此行就算大功告成,圆满结束。
两步路轨迹显示,全程共计七公里。海拔高度1158米。累计爬升656米。耗时约计六个小时。

谢谢阅读、点赞、分享。
PS:本文中用到了砳砳、青山依旧、太阳、宏心如初、紫金路人、阿海、、EYU、美美等人的摄影作品与同行诸位的肖像照片,
在此鸣谢。如有不妥,请私信下撤。
2022.9.30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海阔天空5886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