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22-10-26 09:34:01 6163
【舒缓】旅行的意义

2022年的夏天好像特别的酷热,本想回山东老家避暑,却发现也是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好不容易盼到要降温了,假期也快结束,又要回广州了。


自驾回程的第一站本打算定在镇江,但一看5个小时就到了,有点太近,突然看到导航上的“敬亭山宾馆”,一查真的是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敬亭山,遂定在了距离7个小时车程的宣城。


一直以为敬亭山只存在于古人的诗句中,原来真真切切的有这样一座山。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安徽省辖地级市,安徽省东南部。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美称。


谁知我们这么幸运,恰好赶上了宣城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41.5度,体验了一把韩愈老先生“如坐深甑遭蒸炊”的感受。


酒店就在敬亭山脚下,儿子在酒店上英语网课,我准备先找个正经的足浴店按摩一下,以解这一路的疲劳。


刚一出酒店就被热浪给掀了回去,赶紧拿上太阳帽。 果真是长江边上“江阔云低”,空中的云朵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可得。


随后顶着烈日,在41.5度的高温中,步行前往敬亭山,一路走一路感慨:

我穿着轻薄的速干衣都大汗淋漓,当年李白穿着厚厚的大褂、马靴爬山,是如何受得了的呢?

敬亭山


敬亭山,有大小山峰60座,最高峰**云峰海拔324.1米。比白云山还要低许多。

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


远看满目清**,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

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李”即为李白,“谢”即为谢朓。

谢朓


宣城最早出名是源于南齐(479年—502年)时的太守谢朓,写了一篇《游敬亭山》: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敬亭山绵亘延伸百余里,凌霄摩空与天上云等齐。

隐逸之人身心于此寄托,神仙灵怪都安居与幽栖。

腾云冠峰翼岭遮蔽白日,山势陡峻连带弯弯水溪。

交藤荒芜缘木缠绕衍蔓,树枝糁垂蜷曲耸而复低。

失群孤鹤无伴清早哀鸣,饥饿鼯鼠夜出求食悲啼。

飘散不定乌云卷舒漫漫,山间气候多变霖雨凄凄。

此行虽仕宦在身佩印绶,连带寻访奇山异景幽蹊。

探求仙境源头未达终极,归路渺茫东西南北迷离。

要想追求更奇妙的境界,从此攀援而上登上天梯。

皇恩已尽对我不复存在,追游仙界于情于理无亏。


谢朓在宣城任上两年,被宣城的山水所吸引,没什么心思好好工作,到处游山玩水、写游记。

哈哈,怎么感觉越说越像自己呢?

他把情感与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山水与诗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喜怒哀乐,将他的诗词创作推向了艺术高峰。

宣城成就了谢朓的诗词造诣,开启了唐诗之风,被后人称为“谢宣城”,并修建了谢朓楼以示纪念。


几百年后的公元753年秋,他的粉丝、大唐网红李白慕名而来,在谢朓楼设宴与其好友李云饯别。

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里的“小谢”就是谢朓,“大谢”即谢灵运,比小谢大79岁,二人并称“二谢”。

而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里的“谢玄晖”也是谢脁,“玄晖”是他的字。

清代王士祯《论诗绝句》说李白是“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可见李白对谢朓的崇拜之情。

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

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


谢朓在世时就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韩愈、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孟浩然、王维、刘长卿、杜甫、李商隐、颜真卿、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施润章等大诗人都对谢脁充满了崇拜之情,并在宣城留下诗篇。


宣城成为山水诗的圣地,历千年璀璨而蜚声海内外。

李白

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李白仗剑去国,辞游天下,独钟情于宣州。


一年的秋天,他再次登上宣城谢脁北楼写下了《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画”四字便是李白对宣城的赞誉,也是敬亭山上第二道牌坊的由来。

当他第七次到宣州敬亭山时,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于是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此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公元761年,李白已年逾花甲,那个曾经高傲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意气少年,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流离漂泊,蒙冤被囚的牢狱之灾,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宾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

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武则天的孙女,唐明皇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和李白同为修道之人,早就听说李白才华横溢,经人引见后得以相见。李白为博红颜一笑,写下了: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遂得到了公主垂爱,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李隆基潜草诏诰。

为什么李白和王维为同时代最著名的两大诗人,按说应该英雄识英雄,惺惺相惜才对,但他们彼此的诗作中居然谁也没有提过谁?

他们都和孟浩然关系不错,但为什么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来往?

原来王维和李白都与玉真公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既有这种关系,他们当然都不愿意答理对方。


李白性情太过狂放,傲视权贵而遭谗言被赐金还山,玉真公主郁郁寡欢,愤然上书辞去公主称号,散去了财产,并离开京城,远去宣州敬亭山修道。

你还以为太白真的对着座山发愣哪。

李白对着敬亭山,终日心驰神往。

要知道李白之意不在山,在乎玉真公主也。


李白又有诗云: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这其中的相思之情,不可谓不深,李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缘,亦可谓不浅。


我从山东济宁开车走高速尚还要七八个小时,李白那个年代,舟车劳顿少则也要半个月吧。

能让一个高傲的男人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放在家里,不辞辛苦的来回七次,除非这座城,这座山里有他心心念念之人。


除了第一任夫人懂他,支持他写诗外,后面几任要么是河东狮吼,要么无法与他琴瑟和鸣,

在李白短暂的一生中,只有玉真公主最懂得欣赏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所以李白七次来到宣州都是为了公主,他最后一次来宣州登临敬亭山,才得知玉真公主早在三月前就离开了人世,他悲伤的一个人久久地坐在敬亭山上,写了那首著名《独坐敬亭山》。

广教寺双塔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始建广教寺双塔,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

由于来不在开放时间,大门紧闭。

只能通过花窗的小孔缝隙中拍到了双塔的模样。

双塔早已破败不堪,塔顶已经损坏,但精美的外形轮廓依然还在。

广教寺

广教寺位于敬亭山南麓,为江南千古名刹。

曾与九华山化城寺、黄山**峰寺、琅玡开化寺合称四大名寺。

始建于唐宣宗三年(849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毁于日本侵华战火。

曾有“山前山后寺连珠,寺外青山列车图,山中不雨花常润,林下无人兰自馨的”壮观景象。



杜鹃花


敬亭山每年三月杜鹃花开得最盛,满山遍野皆是。李白也曾为此景所折服,写下了《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啼,宣城又见杜鹃花。

枫叶

不知道是被烈日炙烤的原因,还是特别的品种,还不到深秋,枫叶就已变红。

片片红叶转,它低叹再会了这段缘。

片片红叶转,回头望告别了苦恋。

爱似秋枫叶,无力再灿烂再燃。

爱似秋枫叶,凝聚了美丽却苦短。

片片叶儿随梦却倾刻飘远

相看对泣竟默然

片片叶儿携着我此生所爱

一飘再飘梦更远

远远夕阳陪着你此刻归去

心中爱火怎复燃

远远夕阳携着我此生所爱

秋风带走梦片片

敬亭绿雪

距离到敬亭山入口还有一公里的公路两侧都种满了茶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敬亭绿雪茶。

敬亭绿雪是绿茶中珍品,以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列为贡茶。

她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

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有诗赞誉此茶:

形似雀舌露白毫,**绿匀嫩香气高,

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还有个头饱满的板栗、山核桃挂满了枝头,有的已经开心地裂开了嘴巴。

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前后的故事,您却未必知道。

诗中的桃花潭就在宣城泾县西南青弋江边。

汪伦久闻大网红李白大名,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平生所好,不过饮尽千杯美酒,题诗锦绣江山,见信后,自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

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

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峦倒映,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

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

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妇孺皆知。

梅尧臣

宣城还有一位大诗人,他写了著名的: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色和烟老。

敬亭山

只可惜敬亭山下午5点半后就禁止上山,只能在入口处拍几张照片留念。

虽未能登临,但满满的诚意已到。

相见不如怀念;

就像李白翻越千山万水,七次登临敬亭山,都未能见到玉真公主一样;

人生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遗憾,

让这份遗憾化作一份想念,化为一份美好藏于心间吧。

敬亭湖

虽没有登上敬亭山,但下山时一路的风景怡人,很快忘记了刚才的遗憾。

恰逢日落,不远处的水库,在金色的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终于炎热退去,夕阳把天空和湖水浸染出温柔的颜色。

依山而建的敬亭湖,小巧别致。

远处蓝天白云,近处的亭台楼阁都倒映于湖水中,相映成趣。

臭鳜鱼


来安徽当然要吃最正宗的安徽菜臭鳜鱼了。

一进房间就闻到了浓浓的臭鳜鱼味道,闻起来臭,吃起来觉其很香很嫩,非常下饭。

这是第3次,还是第4次吃臭鳜鱼了。

第1次是在黄山,还以为是鱼变质不新鲜了。

问了老板才知道,和臭豆腐一样,就是吃的这个臭味。

茶足饭饱后,回酒店休息,准备明天的行程。

4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若初见🎖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若初见🎖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