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绍兴> 绍兴及周边文化苦旅D3——府山、周**祖居、广宁桥、八字桥、鲁迅故居、沈园、谢公桥、吕府、南宋六陵

绍兴及周边文化苦旅D3——府山、周**祖居、广宁桥、八字桥、鲁迅故居、沈园、谢公桥、吕府、南宋六陵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绍兴及周边文化苦旅D3——府山、周**祖居、广宁桥、八字桥、鲁迅故居、沈园、谢公桥、吕府、南宋六陵

2023-01-16 08:30:05 553

相关活动:绍兴文化苦旅

第三日。
雨停,飘小雪。
第一站:拜王桥。
昨晚住宿就在拜王桥门口。离店第一时间就是去拜王桥打卡。

       拜王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城内府山直街南端。桥为唐代始建,嘉泰《会稽志》载:“拜王桥在狮子街,旧传以为吴越武肃王平董昌之乱后,郡人拜谒于此,桥故以为名。”明万历《府志》称其为登赢桥,清康熙年间的知府李铎重修,更名为丰乐桥。这座桥在文革的时候曾经改名“反帝桥”,真的是一个很与时俱进的名字。2003年的时候,鲁迅路扩建,沿水偏门河的房子全部拆掉,当时就打算改建、扩建这座古桥,后来向市长作了汇报以后,市长批示保住了这座古桥。

        拜王桥为五边形单孔石拱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拜王桥因为被发现是目前国内最早的五折孔桥,因此从默默无闻直接伸至省保、国保。“相当于从小学一年级直接升入二本一样。”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站:府山。
      府山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名山,因形状若卧龙,又名卧龙山;越国大夫文种死后葬于龙山之上,故又称文种山。后府山不作王宫,常为府治之地,改称府山。
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王宫所在地
是古绍兴府府衙所在地
是越大夫文种墓园
是“古越龙山”的来源地。

府山门口的“府桥”,被红卫兵篡改为“红卫桥”。

越王台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卧龙山东南麓,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后屡建屡毁。1939年,日军**轰炸绍兴,越王台被炸毁。1980年根据南宋嘉定十五年绍兴知府汪纲所建越王台遗址重建越王台城楼。现今的越王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越王台基座,系宋代建筑遗址,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上部分为宫殿式建筑,现为“越国史迹陈列”厅,以图片和实物将二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历史展示给大家。越王台以条石砌台基,把旧砖保护在内。台上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水泥仿木结构的楼台建筑,上面悬挂沙孟海先生题写的“越王台”匾。

越王殿
       位于府山南部山坡的高处。殿依山而建,飞檐高墙,颇具气派,又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越王殿几经兴衰,抗日战争时期又一次被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现有殿宇为1982年按原样重建。与越王殿遥向对应的就是越王台。越王台是为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建,与越王殿同样原因曾被毁,今日所见亭台是在原台基上新建。

文种墓
     顺着越王殿西侧石板台阶山路往上走,经过一座三角形的小息亭继续往上约三十米,右侧有一石板小叉路往西北,又二十多米可见文种墓。墓呈圆形,东北向。

       文种,字少禽,楚国人,曾为越国大夫,是勾践兴越灭吴政策的主要制订人。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人,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功成身退。文种自持灭吴后有功,不听范蠡劝说,仍留在勾践身旁为官,终遭勾践猜忌,被赐剑自刎而亡,葬于龙山。文种与范蠡等均为越国的主要谋士,比诸葛亮早七百多年,杰出的智慧,对越国兴旺的贡献突出,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


龙湫泉

越王殿背后山崖上,有崖壁也有泉池,走过一座小石桥后,就看到“龙湫泉”,还有明朝留下的崖刻“龍湫”两字。泉北岩壁布满青苔,池西藤蔓盘于岩石,景致小巧,古意悠悠。一位热心市民自发在池里养了锦鲤,意在养护池水,美化环境。

题刻高50厘米、宽136厘米,由吴撝谦题写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吴撝谦是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曾任浙江遂安知县。

唐宋石刻
顺着文种墓前小路继续向西北行走三十米左右,遇到石板路向西南往上折回,即可见摩崖题刻。

自唐代开始,陆续有人在此崖壁题刻。保存较为完整的题刻是“动静乐寿”四字,系绍兴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三江大闸水利工程建造者、绍兴太守汤绍恩所作。



“種山”。来自文种墓。

动静乐寿。出自孔子:《论语·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看来

看来“动静乐寿”上面这块才是最早的唐代刻石。最左边一列可以看出“飞翼楼”三个字

这个应该是南宋的。



飞翼楼
经过摩崖题刻处继续向上数十米,即可见飞翼楼,也即府山的最高点。建楼之本意是越军为观察吴国**动静,如同现今的**了望哨。楼高15丈,是绍兴城区内的最高点。楼周围树木葱茏,环境幽静,是古城最佳的登高观景处。

第3站:大通学堂。
亦称“大通师范学堂”。清末革命党人创办的学校。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于浙江绍兴。初名大通学堂。以培训小学体育教师为名,招收各地会党首领入学练兵习操,培养革命军骨干。设体育专修科,分特别与普通两班,特别班多会党志士,普通班也包含有志青年。修业时限六个月。课程设有国文、英文、日文、舆地、历史、教育、理化、伦理、算术、博物、兵式体操、器械体操、琴歌、图画等。尤重兵式、器械操,实行**化管理。拟令女生都参加**操练,编为女国民军。1906年徐锡麟赴皖,秋瑾为督办。1907年,徐锡麟刺恩铭事败,学堂遭清兵镇压,秋瑾被捕遇害,学堂停办。

第4站:谢公桥。
桥在绍兴城内西小路与新河弄交接处,桥下为西小河,宋代称为漕河。谢公桥是单孔七折边石拱桥,拱券结构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基用双层石叠砌。券石上刻有“信官陈囗囗囗喜助银十两”、“信士口口口喜助”、“信士钱弘宁、王玉汝喜助”、“进士囗囗囗捐银十两”等题记及莲花图案。桥面立素面实体石栏板,间以莲瓣纹望柱,锁石端浮雕作龙形。始建于后晋(936-946),清康熙四年(1685)重修。宋《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 ]所置,故名”。嵊州亦有谢公桥,乃是以谢灵运而命名的。

第5站:吕府。
     吕府——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新河弄169号,为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年间礼部尚书吕夲府第。
吕府正厅内还有一块万历皇帝御赐的匾额,万历十一年(1583)吕夲八十寿诞,皇上赐书“齿德并茂”额,这也是万历皇帝现存的较少真迹之一。
     关于吕夲的另外一件好玩的事情便是其相隔几百年的改名,吕夲先祖吕贵义迁居 余姚 后,适逢明洪武初年更定图籍,“吕”、“李”二字在 余姚 方言中同音,登记户籍者错听“吕”为“李”,待吕贵义发觉时已记录在册不予更改。明初法度严峻,严禁更改姓名。《大明会典》载洪武年间即定“敢有更名易讳及两三名字,被人告发,家财给赏告人,本身处死”。这将错就错错全族改姓李有两百年,到了明隆庆三年时(1569),皇上奏准,京堂官奏复本姓者,免行查勘,准复。李夲遂于隆庆四年(1570)五月二十二日上疏请求复改原姓“吕”,至此才名正言顺。不过转眼又过了一个六百年,因吕夲的“夲”字不为今人所常用,以及相关资料录入员的马虎大意,人们将“夲”与“本”互换,便有了今天网上及相关书籍资料“ 吕本 ”姓名的变更,吕大人想来会要气活过来。
     主厅现在辟为王阳明纪念馆。

吕府对面的民宅,如同水墨画一般。
第6站:周**祖居。

     老周因为信仰,嘱咐家人把祖坟平掉,把祖宗的墓碑用来做墙基。这是保留的两块。佩服佩服。
第7站:广宁桥。
       广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广宁桥为单孔七边形石拱桥,是绍兴现存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广宁桥的多边形拱券结构,拱券为纵联 分节并列砌置,券顶镌《鲤鱼跳龙门》、《金龙伴玉兔等六幅圆型石雕》,该桥重修时延用古代七折边拱,大多为原石料,风化程度与八字桥、光相桥相仿,据此可认定现今的广宁桥桥型与嘉泰《会稽志》中所载相同。折边拱桥大多建于唐以前。广宁桥位于古运河在城内的主要的码头。古运河在唐代已十分繁忙,所以广宁桥在唐代应已存在,至少可以定为宋代以前的桥梁。始建于唐代的拜王桥、昌安桥都是折边拱,可为广宁桥的存在年代提供佐证。
     此桥拱顶龙门石雕刻中的龙是三爪龙,三爪龙为宋代以前风格,此石雕图案也可作为此桥年代的佐证。此桥的桥基由7层石板叠成,厚达1 m左右,如此厚重的桥基为国内少见。桥拱石上刻文,现有“万历二年”、“会稽廿三都章家,寿命延”、“山阴、信官”等字可识。刻文为明代万历年间修桥所补刻(没注意看)。
      此桥以前大家认为是明代所建,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关洲发现了一块被砌入居民住房的广宁桥石碑,碑上记载,此桥重建于南宋绍兴四年,明万历三年重修。因此,可将此桥由原定的明代上推到宋代,是与八字桥同时代的桥。再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后他认为,广宁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立交桥。
     有趣的是,罗关洲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发现有座大贯木拱桥下有通道穿过,通道上有人活动。这图是纪实性的,因此他认为中国至少在北宋时就有立交桥。

六块龙门石。

据说是宋桥的特色之一~石鼓钉纹。

      罗关洲发现了一块被砌入居民住房的广宁桥石碑,而确定了广宁桥的年代;我们在返途中发现几块石块上,也有题刻,其中一个写着“宋畍”,还有一个漫漶不清。
第8站:八字桥。
     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据《嘉泰会稽志》记载,该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重修于南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现桥下西侧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字样,乃为重修日期(没注意看)。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立交桥,堪称石桥之杰作。

实际上这个桥若以上帝的视角看,肯定不是八字。应该是“上”字。

堂堂绍兴的标志建筑“八字桥”,竟然被改成“八一桥”[捂脸]
第9站:鲁迅故居。
       第2次来了,主要再看一眼百草园。上次纯属游客,这次仔细看了一下介绍。原来只有一堵小矮墙是原物。再次感慨鲁家的富有。

小矮墙。

和鲁迅一起听长妈妈讲故事。帮长妈妈捶肩搓膝盖。

和长妈妈的三寸金莲合影。

德不孤,必有邻。
第10站:三味书屋。
第二次来了,主要再看看三味书屋。

第11站:沈园。
上次来门口打卡,没有进入。进去其实也都是仿建,心知肚明。

《钗头凤》,千古名作,爱情骗子。不相爱就别结婚,结婚了就别离婚,离婚了就别后悔,后悔了别吭声。
第12站:南宋六陵。
      南宋六陵,南宋皇帝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座陵寝均设上下宫。据宋周必大著《思陵录》记载,永思陵分为上下宫。下宫由外篱门、棂星门、围墙、殿门、大窑子、献殿、**石藏子等组成。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淮诸路释教都**杨琏真伽率众盗掘,窃取珍宝不计其数。明初朱元璋下诏立碑植树,绕以墙垣。到清代陵已荒芜。20世纪50年代仅存孝宗陵、理宗陵的享殿和陵墙,余陵仅有墓冢、墓碑、祭桌。其后墓冢和地面建筑尽毁,现仅存神道、部分墓冢石及乔松200余株。

1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松子nj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松子nj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