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丽江> 全新梅里雪山转山,历时六年探索,全程200公里,一条专属于户外人的超史诗级徒步路线!

全新梅里雪山转山,历时六年探索,全程200公里,一条专属于户外人的超史诗级徒步路线!
相关轨迹:全新梅里外转轨迹整合.kml

▲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与西藏交界处,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全长150公里,属横断山脉,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更是数不胜数,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

▲航拍梅里雪山全景
梅里雪山,除了庞大的雪山群外,还有哪些令人着迷地方?
▎冰川群
梅里雪山是低纬度雪山,但庞大的山脉发育出了丰富的冰川群,其中成规模冰川40~50条。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垂落千尺,有的拦腰截断。其中面积前六的冰川是其森隆巴冰川、曲那通冰川、明永冰川、斯农冰川、奶日顶卡冰川、措改冰川。一些冰川最低处海拔3000米左右,接近性极好。

▲明永冰川

▲斯农冰川

▲奶日顶卡冰川
▎高山湖泊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梅里雪山山脉多是狭长幽深的山谷,导致河流的数量远大于湖泊的数量,且现有不多的湖泊面积小,大都鲜为人知。其中,有名字浪漫的“梅里之心”许东措,宛若天空之境的当才措,地处幽远而神秘的措改神湖,还有簇拥一起的梅里四湖。梅里的每一个湖都人迹罕至,宛若秘境。

▲“梅里之心”许东措(图:白继开)

▲措改

▲梅里雪山最大湖泊——当才措
▎高山植物
梅里雪山地处横断山脉的腹地,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植物分布密集,巨大的垂直落差,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存在许多珍稀保护动物,花草树木种类不计其数,目前梅里雪山的很多物种还是空白领域。

▲绿绒蒿

▲高山杜鹃

▲黑熊
传统的外转山
梅里雪山资源丰富,然而,传统的梅里外转,只为信仰,无关风景。
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又是苯教神山,每逢其本命年羊年,来到梅里转山的人摩肩接踵。传统的梅里外转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一条信仰之路,朝圣之路;但单纯地站在户外角度来看,风景比较单调,线路冗长且枯燥。
梅里外转,全程约280km的线路长度,其中徒步100km左右,其余为乘车路段。线路绕梅里雪山外围而行,雪山观赏视角很少,全程甚至一个高山湖泊都没有,线路长度与风景指数不成正比。

▲飞来寺拍摄梅里雪山日照金山
全新梅里转山
▎开发新梅里外转的初衷
起初只是觉得,放眼整个梅里雪山,除了传统的梅里外转及内转雨崩路线之外,便没有了其他户外路线,而这两条路线在户外的角度来看似乎太过平庸,并不能一览梅里雪山的绝美风光。然而偌大的梅里雪山山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一定深藏着不被世人所知的巨大魅力。

▲明永冰川
于是,从2016年开始,我们决定对它一探究竟。从开始的梅里峡谷、梅里北坡,到后来的梅里南坡、梅里南北线,渐渐地发现这些探路的片段似乎可以相互贯穿起来。于是,便有了新梅里转山的雏形,也让我们下定决心开辟一条专属于户外人的梅里转山。

▲从2016年7月至2022年3月,梅里雪山探路全过程
▎路线开发全过程
2016年7月、10月,在我们走完梅里峡谷、甲应村至梅里水段之后,由于路线复杂、接近性差,没有得到任何反响。
2017年10月,我们再次尝试梅里峡谷,然而很多路段塌方严重,面目全非,且危险重重,我们曾一度想要放弃。
2018年,我们暂时将梅里搁置,转向了西藏的萨普神山和来古冰川,那里的美景让我们觉得是否应该从此放弃梅里雪山?
2019年3月、4月,我们两度深入梅里雪山以北,“梅里北坡”问世,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新晋成为户外圈经典的徒步路线。这是我们坚持开发新路线以来,第一次被广泛认可。
2019年10月、11月,我们再次进入梅里南坡,探索卡瓦格博南坡冰川及梅里最大湖泊当才措,让我们看到了梅里雪山的深处秘境。
2020年11月,梅里南北线走通,预示着梅里雪山的东、南部连通,同时路线也再一次被外界认可。
2021年5月,走进戈达尼腊卡南坡,尝试翻越冰川,连接曲那通至甲应段。但由于天气恶劣、冰川复杂,以失败告终。
2021年8月底、9月初,我们继上次梅里南北线的终点明永村,成功走通明永村至亚贡村段,将梅里东、北部连通。
2022年3月,走通甲应村至曲那通段,随着最后一段路线的探路结束,梅里雪山完成闭环,新的梅里转山终于成型。

▲全新梅里转山线路图(点击图片可获取轨迹文件)
▎路线介绍
全新的梅里转山,以360°全新视角观看梅里雪山,线路包含了梅里内转雨崩、梅里北坡、梅里东坡、梅里南北线、梅里之心、甲应措改等,几乎梅里雪山所有经典徒步路线涵盖其中。线路完整度极高,囊括了梅里雪山下的绝大部分风景,展现了梅里雪山的真正魅力。
新梅里转山,全长约200公里,全程需要翻越18个垭口,徒步24天,累计爬升(或下降)近2万米,海拔最高5200米,最低2300米。如果说,传统的梅里外转是朝圣者的信仰之路,那全新的梅里转山可谓是徒步者的终极挑战。

▲梅里雪山全新视角,从左至右依次为戈达尼腊卡、卡瓦格博、将军峰、五冠峰、缅茨姆、那颂秋根
行程简介
D1雨崩~格久达~多日通牧场
D2多日通牧场~曲当水垭口~曲农牧场
D3曲农牧场~美根通垭口~擦缅垭口~曲孜通牧场
D4曲孜通牧场~梅里四湖~四湖垭口~错格营地
D5错格营地~错格垭口~许东措
D6许东措~通坝垭口~百家布河谷营地
D7 百家布河谷营地~舍曲河汇合口~曲那通(补给点)
D8曲那通~公公用曲半坡营地
D9公公用曲半坡营地~阿圭头垭口~阿圭头营地
D10阿圭头~甲姆阿加山脊垭口~甲姆阿加营地
D11甲姆阿加营地~卡拱达垭口~卡拱达营地
D12卡拱达营地~4900平台营地
D134900平台营地~第一垭口~甲应观景营地
D14 甲应观景营地~甲应村(补给点)
D15甲应~木屋~措改垭口~冰湖~措改
D16 措改~5200滇藏界垭口~坡将上方营地
D17 坡将上方营地~次丁垭口~坡均(补给点)
D18坡均~那宗垭口~不古牧场
D19不古牧场~七里格丁牧场~主江卡垭口~扭巴牧场
D20扭巴牧场~卓赛垭口~斯农牧场
D21 斯农牧场~斯农河~3970牧场~明永山脊垭口~明永山脊营地
D22明永山脊营地~明永村(补给点)
D23 明永村~那主牧场~卡瓦格博拍摄点
D24 卡瓦格博拍摄点~主措什贡牧场~主措什贡垭口~南宗垭口~雨崩

▲梅里北坡风光
▎线路难点
①该路线多数路段十分原始,大都是当地牧民废弃的牧道,许多路迹不明显,需要格外当心迷路。
②梅里雪山山脉存在诸多山脊,而每条山脊的垂直落差巨大,使得整条路线的爬升、下降幅度很大。
③途中有许多危险路段,例如在2021年夏季发生了滑坡的曲当水垭口、两侧都是碎石峭壁的第一垭口等,也有过河路段,可根据自身团队情况携带绳锁。
④由于整条路线时间较长,需带够充足的食物及备用干粮,装备需要以轻量化为主。也可根据情况分成几段分别走完,途中的一些补给点及下撤点会在下文列出。

▲滇藏界垭口

▲错格垭口下的碎石坡

▲阿圭头垭口
▎补给点
①第7天——曲那通,又叫秋那塘,是梅里外转经途中重要的补给点,这里有驿站及简易的小卖部(饮料、方便面、小食品等),也有电。每年约5~10月,这里会有人长期驻守。
②第14天——甲应村,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甲应村已经通往通电通路,也建有客栈,在这里可以补给到一些方便面、青稞饼等食物。
③第17天——坡均,随着梅里北坡路线近两年的爆火,坡均营地每年6~10月,大多数时间都会有当地藏民或游客在此,可以作为应急补给点,补充到一些简单的干粮。
④第22天——明永村,临近行程的结束,这里作为最后一处休憩点,有酒店、有商店、有饭店,可以在此好好补充能量。
以上补给点中,曲那通和坡均并不确保在所示时间段内一定有人,所以仍需要带上足够的备用食物。

▲梅里甲应

▲坡均营地
▎下撤路线——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安全归来的重要前提
①第3天翻过美根通垭口之后,可沿山谷下行至八里达村。
② 第4天错格营地,沿着河谷向下抵达老外转上的多克拉扎,再由此出山到达永支村。
③第7天曲那通,可沿此处翻越一个垭口到达阿丙村。
④第14天甲应村,这里可以乘车出山,到达察瓦龙乡。
⑤第16天坡将上方营地,可在此沿梅里北坡路线出山到达亚贡村。
⑥第17天坡均营地,在此可以沿梅里北坡上山路线返回抵达亚贡村。
⑦第19天沿扭巴曲河谷一路向下,可以到达纽巴村
⑧ 第20天沿斯农河河谷向下,出山可以到达斯农村。
⑨第22天明永村是有通公路的村庄,可以乘车前往飞来寺。

▲美根通垭口

▲坡将
▎适宜季节
6~10月。每年6月开始,梅里雪山化雪解冻,随后7、8月进入其雨季,10月底又再次进入雪季冰封。11月至来年5月,梅里雪山都是大雪封山,危险性很高,且是森林防火期,不建议前往。

▲卡瓦格博

▲那颂秋根南坡冰洞,已于2021年坍塌
一条徒步路线
全程要走20余天
如此漫长
将要经历什么
你肯定在想是否值得?
全新的梅里转山徒步
由此慢慢展开
带你细细观赏梅里雪山的美
领略不为人知的梅里秘境

▲卡瓦格博全新视角
01
全新视角的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在藏文经典中被称为“绒赞卡瓦格博”,汉语意为“河谷地带险峻雄伟的白雪山峰”,又被誉为“雪山之神”。作为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也是一座处女峰。由于1991年梅里山难事件以及宗教问题,最终在2000年宣布永远禁止攀登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分三面,为东、南、西北,每一面都呈“人”字型,在全新的梅里转山过程中,可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识“雪山之神”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东坡

▲卡瓦格博南坡

▲卡瓦格博西北坡
▎措格腊卡
很多人知道卡瓦格博,但极少人听闻梅里第二高峰措格腊卡。措格腊卡,海拔6509米,它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曾被称为“梅里二峰”、“卡瓦格博Ⅱ峰”。在云南境内由于它看上去形似一头卧坐的雄狮,当地人又叫它“狮子座雪山”。措格腊卡是梅里雪山最北侧的山峰,山体庞大,耸然矗立,如同梅里雪山北方的守护神。

▲措格腊卡东坡及冰川

▲措格腊卡南坡

▲措格腊卡西坡

▲措格腊卡北坡
▎奶日顶卡
奶日顶卡雪山,位于梅里雪山北部,是梅里北坡群峰之一,分东、西两座山峰,西侧为其主峰,海拔6379米,是梅里雪山第三高峰。其北坡下方的冰川,便是近几年大火的梅里北坡徒步路线中,最引人注目的坡均冰川!

▲奶日顶卡东坡

▲奶日顶卡南坡

▲奶日顶卡北坡
▎戈达尼腊卡
戈达尼腊卡,海拔6108米,处在梅里雪山腹地,位于卡瓦格博西侧,如同躲在卡瓦格博身后一般,不被世人所知晓,相传是卡瓦格博的藏宝箱。

▲戈达尼腊卡南坡

▲戈达尼腊卡北坡
▎缅茨姆
缅茨姆峰,海拔6054米,意为“大海神女”,因此又被称为神女峰,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雪峰峭拔,冰清玉洁,她的每一面看起来都让人高不可攀!

▲缅茨姆东坡

▲缅茨姆东南坡

▲缅茨姆西南坡

▲缅茨姆西北坡

▲缅茨姆北坡
▎芒框腊卡
芒框腊卡,位于奶日顶卡西侧,由两座雪峰组成。西侧为其主峰,海拔6040米,东侧卫峰下方同样有一定规模的冰川带,在坡均营地可以观赏其日照金山。

▲芒框腊卡南坡

▲芒框腊卡北坡

▲芒框腊卡倒影
▎将军峰
巴乌八蒙,又称作“将军峰”,海拔6000米,位于卡瓦格博南侧,如同卡瓦格博麾下大将军,镇守梅里雪山南侧。

▲将军峰东坡

▲将军峰南坡
▎五冠峰
吉娃仁安,海拔5471米,位于缅茨姆与将军峰之间,形似法冠,因此被称为五冠峰。由于气候变暖且海拔较低,现在每逢夏季,五冠峰的岩石便会完全裸露出来。

▲五冠峰东坡

▲五冠峰西坡(背面)
02
深入冰川秘境
▎其森隆巴冰川
其森隆巴冰川位于卡瓦格博西坡,是由卡瓦格博西坡冰川、奶日顶卡南坡冰川、措格腊卡南坡冰川、戈达尼腊卡北坡冰川汇聚而成,是梅里雪山规模最大的冰川。由于冰川位于甲应村,也被称之为“甲应冰川”。

▲其森隆巴冰川

▲其森隆巴冰川及梅里雪山
▎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是卡瓦格博东坡冰川,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也是梅里雪山最广为人知的冰川。它的冰舌可以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3000米处,如一条银鳞玉甲的游龙,从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面扑来。

▲明永冰川及卡瓦格博

▲明永冰川
▎斯农冰川
斯农冰川,同样是梅里雪山东坡冰川,是由卡瓦格博东北坡冰川、布迥松阶吾学东北坡冰川、措归拉卡东坡冰川等几条冰川汇集而成,与来古雅隆冰川十分相似。它比明永冰川更加磅礴壮观,但是由于其接近性很差,极少有人可以一睹真容。

▲斯农冰川

▲斯农冰川
▎奶日顶卡冰川
奶日顶卡冰川,是梅里北坡最为壮观的冰川,它是由奶日顶卡雪山的北坡冰川汇集而成,是梅里雪山接近性最好的悬冰川,巨大的冰川带,远远望去,呈现淡蓝色。在近两年爆红的梅里北坡徒步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观赏奶日顶卡冰川。

▲奶日顶卡冰川,前往次丁垭口途中

▲4500平台拍摄奶日顶卡冰川

▲坡均上方拍摄奶日顶卡冰川

▲坡均拍摄奶日顶卡雪山及冰川
▎措改冰川
在措格腊卡的北坡之下,一条上千米的冰川延伸而下,直至冰河谷地,便是措改冰川。相比于奶日顶卡冰川,措改冰川更加波澜,冰川底部布满了小冰湖,仿佛在展示着气候变暖后的满目疮痍。在5200米滇藏界垭口,可以很好地观赏措改冰川。

▲措改冰川

▲措格腊卡及措改冰川
▎缅茨姆冰川
缅茨姆冰川主要分东坡冰川和东南坡冰川,常规视角很难见到,在全新梅里转山途中,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两条冰川,将其一览无余,极其壮观。

▲缅茨姆东坡冰川(图片:白继开)

▲缅茨姆东南坡冰川
▎戈达尼腊卡冰川
戈达尼腊卡本就位于梅里雪山群峰之中,其冰川更是难得一见。戈达尼腊卡冰川分南北两侧,其北坡冰川在甲应村便可以看到,而南坡冰川则需曲那通沿舍曲向上行走数里方能看到。

▲戈达尼腊卡北坡冰川

▲戈达尼腊卡南坡冰川
▎将军峰冰川
将军峰冰川,分为东坡、西南坡、西北坡冰川。其东坡冰川比较常见,前往雨崩冰湖更是可以近距离观看;西南坡冰川则在错格垭口及通坝垭口,可以远远望见;西北坡冰川则要在曲那通冰川头部可以看到。

▲将军峰东坡冰川

▲将军峰西南坡冰川

▲将军峰西北坡冰川
03
梅里罕见的湖泊
▎梅里四湖
在梅里雪山山脉之中,高山湖泊极为罕见,同时出现四个海子更是稀缺。梅里四湖位于梅里雪山南侧,海拔在4500米至4800米之间,四个海子错落排开,形色各异,因此而得名。

▲梅里四湖之一

▲梅里四湖全景
▎错格
错格,海拔4200米,位于那颂秋根南坡,湖水呈碧绿色。除了错格湖之外,周围还散落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水面平静时可以拍摄雪山倒影,以及星空倒影。

▲错格

▲航拍错格
▎许东错
许东错,它有一个吸人眼球,且充满浪漫气息的名字——“梅里之心”,由于其形似“心”形,而被户外人士冠以令人遐想的名字。许东错海拔3900米,湖水碧绿如翡翠,它藏于梅里雪山深处,是近些年梅里雪山的一条小众户外路线(永支——雨崩徒步)所必经之处,而且此路线也以“梅里之心”所命名。

▲梅里之心

▲梅里之心(图片:白继开)
▎措改
措改,由于是音译而来,也被称为“错给”,海拔4020米,位于梅里北坡措格腊卡雪山脚下,是当地人的神湖。虽然远离人世,但湖泊周围依旧布满了经幡,映着雪山,格外神圣静谧。

▲措改
▎双湖
双湖,顾名思义,两个高山海子相依而成,位于梅里北坡5200滇藏界垭口北侧,海拔5050米。湖泊面积很小,但湖水碧蓝透彻,宛若两颗镶在高山之上的蓝宝石。由于其极高的地势,水源来自冰雪融水和雨水汇集,所以是季节性湖泊,冬季干枯结冰且被积雪覆盖。

▲双湖
▎冰湖
此冰湖非雨崩冰湖,而是位于梅里北坡坡均至次丁垭口之间的蓝色海子,海拔4560米。因为它除去夏、秋季4个月左右的时间为解冻期,其他时间皆为结冰期,因此称为冰湖。

▲冰湖

▲阴雨天气的冰湖
04
丰富的高山植物
▎高山杜鹃
每年4~6月份,是梅里雪山高山杜鹃盛开的季节,其种类繁多、花丛密集。常见的有红、黄、紫、粉、白色杜鹃树、杜鹃林等,仅在梅里雪山便可发现数十种。在许多河谷地带,杜鹃花开遍山野,十分绚丽。

▲6月,奶日顶卡冰川下盛开的高山杜鹃

▲黄杯杜鹃

▲紫花杜鹃

▲小叶杜鹃
▎绿绒蒿
绿绒蒿,为罂粟科植物,生于高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或多石砾处,是名贵的中药材。其种类共有49种,在梅里雪山可见全缘叶绿绒蒿、长叶绿绒蒿、多刺绿绒蒿、美丽绿绒蒿等等。

▲全缘叶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

▲滇西绿绒蒿

▲粉色绿绒蒿
▎桃儿七
桃儿七,是小檗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于海拔较高的平坦山谷及透光度好的林下、林缘或草灌丛中,也是一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在阳光充沛时,便会绽放而开,花瓣艳丽,娇艳欲滴,而在太阳落下或阴雨天气,则会花苞闭拢。每年的生长期大约4个月,需要5~6年时间才能开花结籽。

▲桃儿七

▲盛开的桃儿七
▎其他高山植物
以上只列举出几种比较特殊且最具观赏性的花草,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物种。在梅里雪山不管树木种类,还是花草种类,都高达成百上千种,梅里山脉是中国和世界温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身梅里雪山意为“药材雪山”,可见其草本丰富程度非寻常可比,梅里雪山可谓是一个庞大的植物博物馆。

▲兜兰

▲雪兔子

▲钟报春花

▲紫花雪山报春

▲蓝玉簪龙胆

▲岩须

▲铁线莲

▲金樱子
7,、8月份雨季来临,山里更是会冒出来形形色色的菌菇,十分可爱诱人。但是不要去轻易尝试,每年云南都会有人因为误食野生菌而死亡的案例。



▲各式各样的野蘑菇
05
五星级观景点
全程的美景数不胜数,观景点和观景营地也很多,以下只列举几个最为瞩目的观景点。
▎美根通垭口
行程的第3天,会翻越美根通垭口,在垭口之上,向西可以正对缅茨姆东南坡冰川,向东则可远眺白马雪山,视角开阔,风景震撼。

▲美根通垭口观看缅茨姆东南坡

▲缅茨姆东南坡星空
▎错格垭口
在行程的第5天,将翻越错格垭口,在垭口上可以向下附视“梅里之心”许东错,向北可以观看卡瓦格博南坡、将军峰南坡以及戈达尼腊卡南坡,无人机视角更是可以拍到缅茨姆和五冠峰的背面以及那颂秋根。

▲错格垭口航拍全景图

▲错格垭口拍摄梅里雪山,戈达尼腊卡(左)、卡瓦格博(中)、将军峰(右)
▎甲应观景点
在行程的第13天,将抵达甲应村上方的观景营地,营地正对着梅里雪山北坡群峰的背面,可以毫无遮挡地观赏措格腊卡、芒框腊卡、奶日顶卡等雪峰。傍晚可在营地拍摄日照金山,夜晚可以拍摄星空。
在第14天抵达甲应村,同样也是拍摄卡瓦格博、戈达尼腊卡的绝佳位置,梅里雪山下的世外桃源。

▲甲应观景点拍摄梅里雪山日落

▲甲应观景点拍摄月辉下的营地

▲卡瓦格博西坡及其森隆巴冰川

▲甲应村拍摄卡瓦格博(左)、戈达尼腊卡(右)日落
▎滇藏界垭口
行程第16天,到达5200米的滇藏界垭口,除了是梅里转山中海拔最高点,更是一个十分壮观的风景观赏点。在垭口可以高视角近距离地观览梅里北坡一众雪山,更可以远望西藏的木孔雪山、查格腊子及大米勇雪山。

▲滇藏界垭口

▲滇藏界垭口拍摄狮子雪山

▲“狮子雪山”措格腊卡及冰川

▲滇藏界垭口遥望大米勇雪山
▎坡均营地
坡均,是云南亚贡村的采集营地,也是“梅里北坡”徒步线路的最佳观景营地。坡均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冰川,观赏奶日顶卡和芒框腊卡雪山,在这里可以静静地拍摄星空、日出日落、雪山倒影等风光大片。

▲坡均营地拍摄梅里北坡日出

▲坡均营地

▲坡均营地拍摄梅里北坡星轨

▲坡均上方拍摄梅里北坡倒影
▎卓赛垭口
行程第20天,到达卓赛垭口,在垭口上可以看到全新角度的卡瓦格博、布迥松阶吾学、措归拉卡、奶日顶卡等雪山。这里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观景台,但最好的是航拍视角,可拍摄到斯农冰川全貌,如此角度的斯农冰川,仿佛奔流而下的大河,气势恢宏,波澜壮阔。

▲卓赛垭口拍摄卡瓦格博

▲卓赛垭口拍摄斯农冰川

▲卓赛垭口
▎明永山脊
行程第21天,来到明永山脊之上,这里是观赏明永冰川最近最壮观的位置,可以左顾明永冰川、卡瓦格博,右盼斯农冰川、奶日顶卡。在山脊扎营,更可以拍摄卡瓦格博的近距离星空和日照金山。

▲明永山脊拍摄卡瓦格博

▲明永山脊拍摄明永冰川

▲明永山脊拍摄梅里日照金山

▲明永山脊拍摄梅里星空

▲明永山脊营地
▎主措什贡垭口
行程第24天,到达主措什贡垭口,这里位于雨崩村正上方,视野更加开阔,主要观赏缅茨姆、五冠峰、将军峰,同时可以看到雨崩冰湖,俯视雨崩村,远眺飞来寺,是一个极佳的观山之地。如果在离垭口不远的观景点露营,则可以拍摄梅里雪山星空、日照金山。

▲主措什贡垭口拍摄梅里雪山全景

▲垭口附近拍摄点拍摄日落晚霞

▲垭口附近拍摄点拍摄梅里星空
线路详解
前往此次徒步的起点雨崩村,从丽江出发大约需要1~2天时间,现在雨崩村已经开通景区车,建议乘车进入,无需徒步。
全新梅里转山的起点,之所以设在雨崩村,是因为现在雨崩村已经通车,从雨崩村出发到结束,无需走回头路。当然从明永村开始也是可以,但出发将面临2000多米的爬升,对于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雨崩村
第一天:雨崩~格久达~多日通牧场(徒步12公里,上升900米,下降450米)
梅里转山的第一天行程,有下降有爬升,先是沿着出尼农峡谷的水泥路向下行走,之后进入森林后开始一路爬升。全天强度不大,作为徒步开头的适应。

▲雨崩村些里崩寺、缅茨姆、五冠峰
徒步起点:上雨崩村(3250米)——虽然随着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雨崩已经不再是起初的绝世秘境,也已经建满了民宿酒店,但不得不承认这里依旧是一个很不错的观景点。在村子里可以近距离观看缅茨姆、五冠峰及将军峰,早上运气好还可以看到日照金山。

▲缅茨姆日照金山
从雨崩村出发后,沿着前往尼农峡谷的水泥路下行大约7公里,来到海拔2800米的岔路口,开始向右进入小路爬升。林间的路迹还算明显,没有什么岔路,就如此向上进入山谷深处。

▲林间小路
多日通牧场(3700米)——在密林中向上徒步5公里,来到一处开阔的牧场,便是多日通牧场。牧场右侧有一条奔腾的河流,河水由冰川融水而成,比较浑浊。正前方的雪峰便是缅茨姆,其下方的冰川为东坡冰川,在营地清晰可见,是一处不错的观景点。

▲多日通牧场遥望缅茨姆东坡冰川

▲多日通牧场
第二天:多日通牧场~曲当水垭口~曲农牧场(徒步8公里,上升850米,下降1000米)
今天将要翻越本条路线中的第一个垭口,爬升和下降都很大。在垭口前后,可以看到缅茨姆东南坡冰川及东坡冰川,也是全程距离缅茨姆最近的一次。

▲缅茨姆东南坡冰川
缅茨姆日照金山——多日通牧场位于缅茨姆的正东面,早上向西望去,缅茨姆东坡的半个山体都浸没在一片金黄之中。

▲缅茨姆日照金山
从营地出发,沿着左侧小路继续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植被越来越低矮,从树林到杂乱的灌木丛,途中还会看到牧民用来拦牛的简易栅栏。

▲河谷森林
缅茨姆东坡冰川——穿出灌木丛,便是低灌木和碎石路段,行走在缅茨姆冰川的侧碛垅上,右侧便是垂直的悬崖,前方是缅茨姆东坡冰川。爬升400多米后,来到曲当水垭口下方,这里距离缅茨姆东坡冰川仅有几百米距离,是一个很不错的拍摄点。

▲缅茨姆东坡冰川脚下
曲当水垭口(4550米)——继续向南沿碎石坡垂直爬升400米,来到曲当水垭口。这是此路线的第一个垭口,有一定的难度。垭口的另一面(阳面),本来是碎石、草甸加树林的地貌,但是在21年夏季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滑坡,导致这一侧山体面目全非,只能在一片残骸中勉强下降。

▲曲当水垭口
在向下途中,可以回望缅茨姆,此时的缅茨姆已经不再是犀利的模样,而是一个圆圆的山顶。一路下降900米的海拔,终于来到一个荒废的牧场。继续翻过一道山坡,再下降100米,经过一片沙棘林,来到缅茨姆东南坡下的牧场,这里也可以作为营地,有水源。

▲下山途中回望缅茨姆

▲林间依稀可见缅茨姆东南坡冰川

▲沙棘林

▲途经牧场,来到冰川脚下
曲农牧场(3550米)——在冰川下的牧场继续往前,翻过冰川侧碛垅,便来到今天的营地曲农牧场。在营地可以仰望缅茨姆峰、那颂秋根峰及下方的冰川,也是一个不错的拍摄点,可以拍摄星空及日照金山。

▲曲农牧场

▲曲农牧场拍摄星空(图片:白继开)
第三天:曲农牧场~美根通垭口~擦缅垭口~曲孜通牧场(徒步8公里,上升1100米,下降550米)
今天需要翻越两个垭口,比之昨天爬升更大,强度更高。好在两个垭口距离不远,垭口间的上升下降幅度不大。不过相对应的,也是会收获更美的风景,今天的主要风景点在美根通垭口。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美根通垭口、擦缅垭口,以及到达曲孜通牧场前的山坡上,会有移动或电信的网络信号。

▲缅茨姆东南坡
缅茨姆东南坡日照金山——在曲农牧场,可以毫无遮挡到观看缅茨姆东南坡的日照金山,甚至整个冰川也会被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

▲缅茨姆东南坡日照金山
在曲农出发后,需要先过一条过河,之后进入森林,一路向上。出了树林后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在此向左前方进入河谷,朝着垭口的方向继续爬升。

▲途经原始森林

▲营地出发后过河
备用营地(4150米)——在沿着河谷向上爬升200多米后,来到半坡处的一个牧场,牧场正对缅茨姆东南坡冰川。如果时间较晚翻不过垭口,或想在此多留一晚拍摄的,这里可以作为备用营地,此处是拍摄缅茨姆星空的绝佳位置。

▲中途备用牧场

▲缅茨姆东南坡星空
美根通垭口(4550米)——在半坡牧场之后,便是一条长长的碎石沟,路迹很不明显,需要格外注意。之后再沿草甸小路,爬升100多米,便来到美根通垭口。美根通垭口是缅茨姆东南坡冰川的最佳观赏点,在缅茨姆与那颂秋根之间,一条巨大的悬冰川奔腾而下,直入下方的山谷,极其震撼!而除此之外,垭口东侧也毫无遮挡,澜沧江对面的白马雪山,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展现在眼前。

▲前往美根通垭口途中

▲美根通垭口

▲美根通垭口航拍全景

▲美根通垭口遥望白马雪山
擦缅垭口(4650米)——美根通垭口之后,沿着山路向右横切,不久来到另一垭口下方,沿碎石路继续爬升100米,到达擦缅垭口。擦缅垭口两侧都是碎石,在此转到了梅里雪山的南部,雪山已经被山体挡住,将看不到缅茨姆雪山。

▲擦缅垭口
曲孜通牧场(4100米)——沿着碎石路向下,不久便来到草甸上。之后沿着左侧小路向南下降,下完草坡之后,再穿过一片树林,便来到曲孜通牧场。牧场有许多牛棚,水源丰富,向东望去便是白马雪山,可以在营地等待白马雪山的日落金山。

▲曲孜通牧场对望白马雪山日落

▲白马雪山
D4曲孜通牧场~梅里四湖~四湖垭口~错格营地(徒步8公里,上升800米,下降700米)
今天将经过梅里最密集的湖群,翻越一个4900米的垭口,来到梅里雪山的正南方。除了梅里四湖之外,还将看到梅里雪山最南侧的那颂秋根雪山。

▲冬季结冰的梅里四湖
梅里四湖——出发之后,沿着牧场右侧小路向上,出了林子是开阔的草甸,沿着草甸一路上行3、4公里,来到梅里四湖最下面的两个湖泊,继续向上爬升100多米,便可看到另外两个海子。梅里四湖大都呈碧绿色,形状各异,分布在海拔4500米~4800米的山谷之间,是梅里雪山附近为数不多的湖泊,如此密集,更是难得。

▲沿草甸上升的路

▲梅里四湖之一

▲前往垭口途中回望四湖
四湖垭口(4900米)——过了四湖之后,再向上100米便是垭口,垭口前的碎石路十分陡峭,需要格外小心。垭口上视野开阔,向下可以看到错格湖及其周围的几个小湖。

▲四湖垭口
错格(4200米)——垭口之后是杂乱的碎石坡,没有什么路迹,一路垂直下降700米,便来到今天的营地——错格。营地正对那颂秋根南坡,在营地周边的小湖,可以拍摄雪山倒影、星空及日照金山等。

▲沿碎石路向下

▲四湖垭口下降途中小平台

▲错格

▲错格营地

▲错格营地拍摄那颂秋根日照金山

▲错格营地拍摄星空
D5错格营地~错格垭口~许东措(徒步6公里,上升570米,下降870米)
今天全程的路迹都很不明显,极少有人涉足。垭口上是一个不错的观景视角,可远望梅里雪山几座雪峰的南坡,向下更是可以俯视“梅里之心”许东错。

▲错格垭口拍摄全景图
今天出发后,沿着错格右侧小路经过牧场缓缓向上,一路碎石没有路迹,许多路段十分陡峭。途中可俯瞰错格湖,远望那颂秋根。爬升400多米后来到一处小平台,之后的碎石路相对平缓。

▲前往垭口的碎石路

▲俯瞰错格

▲中途平台

▲远望错格垭口
错格垭口(4770米)——经过小平台之后,沿着碎石再往上爬升不足200米,便来到错格垭口。垭口视野开阔,四周风光一览无余,向北便可远望戈达尼腊卡、卡瓦格博及将军峰的南坡,是梅里雪山的一个全新视角,极少有人到达此处。无人机更是可以拍到整个梅里雪山山脉,壮阔无比。错格垭口之后,便由云南进入了西藏界。

▲错格垭口

▲错格垭口俯瞰许东错

▲卡瓦格博南坡(左)、将军峰南坡(右)

▲戈达尼腊卡南坡
许东错(3900米)——垭口向下的路陡峭危险,乱石林立,一路下降至谷底,便来到许东错,在湖边的草甸扎营。许东错,湖面形似“心形”,藏于梅里深处,又被驴友称之为“梅里之心”,湖水碧绿透彻,仿若一颗纯洁翡翠,嵌于山间。

▲错格垭口之后沿碎石坡向许东错前行

▲许东错(图:白继开)

▲许东错营地(图:白继开)

▲航拍“梅里之心”(图:白继开)
D6许东措~通坝垭口~百家布河谷营地(徒步9公里,上升600米,下降1050米)
今天的行程是与“梅里之心”路线重合的一段,路迹较为明显,下降较大,难度不是很大。

▲航拍通坝垭口、许东错(图:白继开)
早上出发后,沿着湖边右侧小路,开始缓缓爬升,中途可回望许东错。爬升300米,经过一个无名小湖,再向上进入一个开阔的山谷,前方望去便是通坝垭口。

▲前往通坝垭口途经翡翠小湖(图:白继开)

▲前往通坝垭口(图:白继开)
通坝垭口(4500米)——沿着山谷平缓的小路,向上再爬升300米,便来到通坝垭口。今天的垭口坡度平缓,难度较小,走起来较为轻松。垭口正对卡瓦格博及将军峰的南坡,天气晴朗时,便可一览无余。

▲通坝垭口(图:白继开)

▲通坝垭口对望尼色拉古垭口(图:白继开)
百家布河谷营地(3450米)——垭口之后便是1000多米的长下坡,从碎石步入草甸,再进入树林,偶尔穿过小溪,跨过木桥。一路下到河谷路口扎营,营地的岔口向上翻越尼色拉古垭口便是去往雨崩,而我们则需要向左沿百家布河谷一路向下。

▲通坝垭口沿河谷向下,对面是尼色拉古垭口(图:白继开)

▲通百家布河谷营地
D7 百家布河谷营地~舍曲河汇合口~曲那通(补给点)(徒步15公里,下降950米)
今天沿着河谷一路下降,没有太多风景点,难点是过舍曲河,如果雨季水流很大,过河比较危险,需要绳索。

▲林中远望缅茨姆西北坡
营地出发后,沿着百家布河谷右侧小路向下,林中有些路迹不明显,当心走错路。

▲沿百家布河谷向下

▲途经简易棚子
舍曲河汇合口(2670米)——一路向下行走10来公里,来到舍曲河边,百家布河谷也汇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临近河边的最后一个坡,路迹不明显,要注意岔路。舍曲河起源于卡瓦格博南坡冰川,河道较宽,若没有合适枯木过河,便需要携带绳索辅助过河。雨季河水很急,避开雨季出行。


▲探路正值三月,过河水流较缓
卡瓦格博南坡冰川——过河后,向右侧有小路可抵达卡瓦格博南坡冰川(又名曲那通冰川)。这里即使是当地人都极少到达的地方,可到达卡瓦格博南坡脚下,观赏其南坡冰川以及将军峰西坡冰川。途中还可看到戈达尼腊卡南坡冰川,可选择增加一天时间轻装往返。

▲卡瓦格博南坡

▲卡瓦格博南坡冰川垄口

▲戈达尼腊卡南坡冰川
曲那通(2500米)——过了舍曲河后,向左往下便是前往曲那通的路。沿原始小路平缓向下约4公里,便来到梅里外转的重要补给点曲那通。这里又叫秋那塘,驿站有简单的床位房可以居住,可以充电,小卖部有饮料、方便面和一些小食品,每年约5~10月,这里会有人长期驻守。

▲在河谷远望卡瓦格博南坡

▲曲那通驿站
D8曲那通~公公用曲半坡营地(徒步8公里,上升1250米)
今天是一路漫长的爬升,毕竟前两天一路下降到了2500米的海拔,之后要慢慢爬回来。从曲那通至甲应这段,线路十分原始,也是风险最高的一段,需做好充足准备。

▲探路时雪后密林
在曲那通休整一晚后,离开传统路线,先沿昨日来时的山路往回行走1公里,来到不怎么明显的岔路口,往左进入密林开始爬升。林中枝叶茂密,鲜有人走的山路也大都被杂草掩盖,走起来十分费力。

▲密林路

▲公公用曲
公公用曲半坡营地(3750米)——沿着陡峭的山谷爬升约1000米后,山谷逐渐变的平缓,再继续向上爬升200米便来到一处平坦的草地,旁边有溪水,可做营地。向上眺望,便可以看到明天将要翻越的垭口。

▲公公用曲半坡营地

▲雪后营地
D9公公用曲半坡营地~阿圭头垭口~阿圭头营地(徒步6公里,上升1050米,下降850米)
今天又将继续翻越垭口,坡度很陡,路迹原始。在垭口上可以观赏戈达尼腊卡及其南坡冰川,也可远望卡瓦格博。

▲冬季探路时场景
阿圭头垭口(4800米)——营地出发后,沿着陡直的山坡向上,到达垭口3公里的距离,海拔上升1000多米,走起来十分吃力。大约花费4~5个小时到达垭口,阿圭头垭口上挂有经幡,堆有玛尼堆,此处右方距离戈达尼腊卡冰川不远,右后方可远望卡瓦格博,天气好时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

▲草坡路段

▲阿圭头垭口
阿圭头营地(3950米)——在阿圭头垭口向下,沿着陡峭的碎石路一路下至谷底,便到达阿圭头,此处平坦开阔,碎石滩上可以扎营,旁边有溪水流淌,是供安桶的发源。

▲垭口向下的碎石路

▲阿圭头营地
D10阿圭头~甲姆阿加山脊垭口~甲姆阿加营地(徒步5公里,上升650米,下降450米)
今天的行程只看数据,貌似十分轻松,却丝毫不简单,甚至有些危险。

▲甲姆阿加山脊
营地一出发,便开始沿着陡直的碎石坡向上,没有什么路迹,之后上到草坡向左上方横切。几公里草坡与碎石混合路段,十分陡峭,稍有不慎便会跌落。

▲出发后的碎石坡

▲沿山坡横切

▲中途回望阿圭头垭口

▲回望阿圭头营地

▲横切路段
甲姆阿加山脊垭口(4600米)——经过漫长险峻的横切之后,来到山脊之上,向后回望可以看到昨天翻越的阿圭头垭口,向下是层峦起伏的山脉。

▲甲姆阿加山脊一侧的山路

▲甲姆阿加山脊
甲姆阿加营地(4150米)——沿山脊向下100米,再向右侧山坡而下,经过一片杜鹃丛和一条碎石沟,下到大路上,穿过小溪和树林便来到今天的甲姆阿加营地。这里只是在路边平整的一块平地,是当地牧民上山挖草药的简易营地。

▲甲姆阿加营地
D11甲姆阿加营地~卡拱达垭口~卡拱达营地(徒步4公里,上升600米,下降650米)
今天行程比较轻松,里程及爬升下降都不是很大,可以作为修整的一天,主要的路迹都是山下曲珠村上山挖贝母的山路。

▲卡拱达垭口
沿甲姆阿加营地的小路横切不远便要向上爬升,穿出树林来到灌木丛,再向上经过一片草甸,来到巨大的碎石坡上。

▲出发后不久来到灌木丛

▲垭口前的巨大碎石坡
卡拱达垭口(4750米)——沿着荒芜的碎石路继续爬升300米,便到达卡拱达垭口。垭口上挂有一些残破的经幡,两侧陡峭,没有太多落脚的地方。

▲卡拱达垭口
卡拱达营地(4100米)——翻过垭口,沿碎石坡一路下到谷底,跨过河沟,来到卡拱达营地。这里同甲姆阿加营地相仿,是当地人简易修缮的一处平地,面积很小,同样布满了一些生活垃圾。

▲垭口向下的碎石坡

▲半坡休息

▲卡拱达营地
D12卡拱达营地~4900平台营地(徒步3公里,上升800米)
接下来将要花费两天时间,来翻越梅里转山途中第一难度和危险度的垭口。今天3公里的距离并不会轻松,一些轻微的路迹在陡直的山体上弯弯直直,许多坍塌险峻的地方。

▲险峻的梅里山谷
营地出发后,沿着碎石沟向上爬升200米,开始向左横切斜上。1公里的草甸横切路段,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难度和风险比第十天(阿圭头~甲姆阿加山脊)有过之无不及,最后登上一个山包,开始进入碎石路。

▲沿碎石坡向上

▲山坡横切路

▲碎石坡向上

▲碎石坡中途水源
4900平台营地——碎石坡向上200多米便开始有溪水流淌,继续爬升200米,来到半坡处的一个平台,在此扎营。这里有季节性水源,如果没水可下到溪边打水。平台之上到达垭口的路异常艰险,当天无法翻越,需在此修整一晚。

▲碎石坡的尽头便是4900平台
D134900平台营地~第一垭口~甲应观景营地(徒步4公里,上升270米,下降670米)
到达垭口是基本没有路迹的,都是碎石和断崖,需要格外谨慎小心。翻过垭口之后,便进入了梅里甲应的地界,可以在梅里西侧,以全新的角度观赏梅里。

▲第一垭口

▲甲应观景营地
在平台出发之后,向着前方碎石坡前行,爬上第一个漫长的碎石坡后,开始进入岩壁路段。许多陡峭的地方,需要队友之间相互帮衬才能勉强通过。

▲挡在垭口前的第一个碎石坡


▲碎石陡坡

▲沿着陡峭的石壁向上
第一垭口(5170米)——之所以称之为梅里转山的“第一垭口”,并非它的海拔第一,而是它的难度及危险度绝对排在第一位,所以前往此处需要格外当心。营地到垭口总共1公里的距离,不到300米的爬升,但可能要在这里耗费上大半天的时间。在碎石峭壁上攀爬挣扎半晌之后,登上垭口将来到梅里西坡。垭口只是一道狭窄的山脊,位于崩雄腊卡峰与那拉腊卡峰之间,垭口上立有两个玛尼堆,垭口两侧往往是两种气候,云雾缭绕,狂风凛冽。

▲临近垭口

▲第一垭口
垭口向下依然有上百米的陡峭路段,仍不可松懈大意。下到开阔的碎石路上,终于可以放松一口气,梅里北坡的背面及戈达尼腊卡逐渐进入视野。


▲垭口之后的陡峭雪坡

▲陡峭的碎石坡

▲回望第一垭口

▲梅里雪山西侧雪山
甲应观景平台(4500米)——之后沿着山谷左侧碎石一路向下,来到一处小平台。此处是梅里西坡的最佳观景点,可一览戈达尼腊卡及整个梅里北坡雪山的背面,是拍摄日照金山和星空的绝好位置。虽然当天可以赶路抵达甲应村,但是天气好的话,这里是十分值得多驻足一晚的营地。下方的碎石沟里有溪水,只是水质相对较差。

▲甲应观景平台

▲措格腊卡南坡

▲芒框腊卡南坡

▲奶日顶卡南坡

▲措格腊卡南坡冰川
D14 甲应观景营地~甲应村(补给点)(徒步7公里,下降750米)
今天行程十分轻松,一路下降来到梅里雪山的背面甲应村,全程可欣赏梅里北坡群山、戈达尼腊卡及卡瓦格博西北坡。需要注意的是,途中许多路迹不是很明显。

▲甲应村
出发后向左横切,之后灌木丛向下,进入树林,沿途除了可以看到梅里北坡雪山,还可俯瞰甲应冰湖及其森隆巴冰川。经过一处开阔的小草甸,旁边林中有废弃的木屋,继续沿着山谷左侧下行,一路下到河边,道路变得平坦,右后方露出的雪峰便是卡瓦格博的西北坡。

▲营地出发后沿灌木丛向下

▲沿山坡向下

▲中途简易木棚

▲下到谷底小路上

▲卡瓦格博及戈达尼腊卡
甲应村(3750米)——过河后向左前方穿出一片树林,视野开阔,到达甲应牧场,前方映入眼帘的小村庄便是甲应村。曾经只有四户人家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经建起了几家客栈,但在此处的一片开阔天地之间,也显得人烟十分稀少。甲应村,正面戈大尼腊卡与卡瓦格博,可在牧场拍摄日照金山,这里的桃源仙境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到访于此,现在村子已经通车,可以补给到食品物资,也可以作为下撤点。

▲甲应村网红打卡点

▲甲应村等待日落

▲卡瓦格博西北坡日照金山

▲甲应村秋景

▲有时间可前往其森隆巴冰川游玩
D15甲应~木屋~措改垭口~冰湖~措改(徒步16公里,上升1470米,下降1200米)
可根据自身情况在甲应休整两天,因为后面又即将连翻2个难度很大的垭口。而今天翻过措改垭口便来到梅里北坡,沿途风景壮阔,垭口两侧是陡峭的碎石路,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措改垭口
今天行程较长,需要带上足够的水。早上尽早从甲应村出发,离开大路后进入右侧小路,开始缓缓上升。随着海拔升高,从树林进入灌木,再进入草甸砂石路段,视野也逐渐开阔。一路向上爬升700米,来到一片平阔的牧场,这里有一个废弃的牧屋,牧屋背后是措格腊卡的雪峰和冰川。

▲中途半坡远观措格腊卡

▲废弃牧场
措改垭口(4980米)——牧场之后是一段横切路,绕过山脊继续向前,来到垭口下方,沿碎石路向上爬升400多米,终于来到措改垭口。垭口上有玛尼堆和经幡,向下可以看到谷底的措改冰川。

▲垭口前碎石坡

▲措改垭口,2016年10月探路时拍摄
冰湖(3780米)——垭口往下的路陡峭易滑坠,一路下降需要格外小心。沿碎石不断下降,一路到达冰川河谷,逐渐来到措格腊卡北坡,到达一个冰湖,湖边有草地可做营地。如果到达此处较晚,便在这里扎营。冰湖在雨季十分浑浊,但在秋冬时节会呈现出绿色。

▲垭口向下陡峭的碎石路

▲措改冰川侧碛垅

▲冰湖
从冰湖转而向上,来到措改冰川的尾部,行走在积满碎石的冰川之上,感受着亘古岁月的遗迹,依稀可见碎石之下掩盖的冰雪,以及汇集而成的一个个冰碛湖。

▲冰川上的冰碛湖
措改神湖(4020米)——越过冰川,爬上冰川左侧的侧碛垅,进入林中小路,再向上不远,便来到措改。今天尽量到达措改湖边扎营,以减轻明天的强度。措改是当地人的神湖,湖边挂满了经幡,湖的面积很小,呈碧绿色。措改湖边是一个牧场,又位于措格腊卡脚下,是一个不错的观景营地。

▲措改
措格腊卡峰(海拔6509米)——作为梅里雪山的第二高峰,它屹立在梅里雪山群的最北侧,是真正意义上的梅里北坡。在云南亚贡村的方向看上去像一尊卧坐的狮子,所以又被亚贡村民称之为“狮子雪山”。在措改可以很好地观赏措格腊卡,之后的滇藏界垭口上可更高角度更近距离的观看此峰。

▲措格腊卡

▲亚贡村遥望狮子雪山
D16 措改~5200滇藏界垭口~坡将上方营地(徒步10公里,上升1180米,下降750米)
今天将翻越全程中最高的垭口——5200滇藏界垭口,除了高度,它的难度和风险也同样不低。今天全程都是风景,是雪山和冰川的视觉盛宴,这也是梅里北坡路段的最大特点。现在梅里北坡徒步路线已经建成太阳能移动基站,滇藏界垭口~坡均路段有不稳定的移动信号。

▲5200滇藏界垭口

▲坡将秋景
在措改出发后,沿着小路向左上方行走,穿过一片树林,再前行不远来到上方大路上。向前是去往来得村或翻说拉垭口到达梅里水,我们转向右后方,面朝措格腊卡方向前行。下方的冰湖和措改也尽现眼前,若是秋季,松柏渐黄,草木映红,层林尽染。

▲遥望冰湖

▲在半坡回望措改
措改冰川——向前横切,绕过一个山脊之后,措改冰川完全展露出来。措改冰川,是措格腊卡北坡冰川,分一左一右两条冰川,最终汇于一起,左侧冰川规模庞大,垂直落差上千米。继续向前行走约1公里后,开始沿着碎石路向上爬升。前往垭口的途中可一直观看到措改冰川的全貌。

▲沿着小路向措格腊卡方向横切

▲措改冰川

▲中途回望措改冰川
双湖——沿着碎石山脊垂直向上,没有什么路迹,许多路段很陡很滑,需注意安全。经过近600米的爬升来到垭口山脊上,地势变得平坦开阔,向下便可以看见山坳中两个小湖,湖水碧蓝透彻,如同两颗蓝宝石,命名“双湖”。由于双湖海拔在5000米之上,冬季被冰封雪藏,并不能全年展现。

▲前往滇藏界垭口的碎石坡

▲碎石路段

▲冬季双湖只能看到其中之一
滇藏界垭口(5200米)——沿山脊继续向前1公里便来到滇藏界垭口,垭口一侧是西藏,一侧是云南,这也是垭口名字的由来。现如今,垭口上立有“滇藏垭口”及海拔字样的木牌,旁边挂满了经幡,在此除了可近距离观看措格腊卡之外,梅里北坡的芒框腊卡峰、奶日顶卡峰及冰川也可一览无余。滇藏界垭口也是“梅里北坡徒步”路线到达的最高点,一般到达此处后便原路返回下方的坡将营地。

▲抵达滇藏界垭口

▲滇藏界垭口

▲梅里北坡奶日顶卡峰
过了垭口之后,由于近几年到访梅里北坡徒步的人越来越多,路迹也越来越明显。沿着碎石路一路向下来到4700平台,这里有季节性水源,也可作为营地,正对奶日顶卡峰,可以拍摄日照金山。

▲梅里北坡小环线徒步,前往5200垭口途中

▲2019年4月探路时的滇藏垭口,没有任何路迹

▲探路时在4700平台扎营

▲奶日顶卡日照金山

▲4700平台

▲沿草坡转折而下
坡将上方营地(4450米)——由平台向下来到一个大草坡,下到坡底有溪水流淌,可在草甸扎营。坡将上方营地位于措格腊卡卫峰下方,可在营地拍摄星空及日照金山。

▲坡将拍摄银拱

▲坡将上方拍摄星空

▲措格腊卡日照金山

▲花季坡将上方拍摄措格腊卡

▲坡将上方网红树
D17 坡将上方营地~次丁垭口~坡均(补给点)(徒步5公里,上升320米,下降670米)
今天依旧是雪山和冰川视觉盛宴,翻过次丁垭口之后,沿途有许多雪山冰川的拍摄点,最终来到梅里北坡最美的营地——坡均。

▲奶日顶卡雪山及冰川

▲次丁垭口
次丁垭口(4770米)——营地出发之后,沿着碎石路曲折而上,途中可回望昨日的滇藏界垭口。抵达次丁垭口,便可再次看到奶日顶卡和芒框腊卡,垭口上如今同样立有标识木牌。这里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垭口向下不远还可看到措格腊卡,可拍摄梅里北坡群山的全貌。

▲冬季探路时次丁垭口前的大雪坡

▲中途对望滇藏界垭口

▲次丁垭口

▲次丁垭口前,拍摄梅里北坡全景,奶日顶卡(左)、芒框腊卡(中)、措格腊卡(右)
4500观景平台——翻过垭口沿碎石山谷向下,来到措格腊卡东坡冰川的侧碛垅上,沿侧碛垅边缘向下,折到半山处的草甸观景平台。平台位于冰川遗迹腹地,右侧是措格腊卡东坡冰川,前方奶日顶卡、芒框腊卡及两座雪山的冰川也完全展现眼前,也是一处不错的观景营地。

▲4500观景平台拍摄奶日顶卡及冰川

▲措格腊卡东部冰川侧碛垅,旺季马帮与游客行走其上

▲4500观景平台
倒影拍摄点——沿着山坡一路兜转向下,随着海拔向下,距离雪山、冰川也越来越近,一路都是打卡点。下至坡底,来到坡均上方的小牧场,旁边有一个小水潭,可以拍摄雪山及冰川的倒影。

▲坡均上方拍摄梅里北坡倒影

▲下山途中拍摄高山杜鹃与奶日顶卡冰川

▲途中打卡点

▲奶日顶卡雪峰
坡均(4100米)——再向下沿着奶日顶卡冰川侧碛垅行走不远,便来到坡均营地。坡均起初是当地人夏季采药的牧场,随着游客的的增多,这里6至10月多数时间都有村民在此,可以作为应急补给点。在坡均营地可以近距离观赏奶日顶卡峰、芒框腊卡峰以及其衍生冰川,是拍摄奶日顶卡冰川的最佳营地,许多梅里北坡的壮观风光照便是出自这里。

▲坡均拍摄梅里北坡星空

▲奶日顶卡日照金山

▲坡均航拍全景,奶日顶卡冰川、芒框腊卡冰川、措格腊卡东坡冰川,均揽括其中

▲坡均全景
D18坡均~那宗垭口~不古牧场(徒步9公里,上升950米,下降800米)
今天将离开梅里北坡,进入梅里雪山东北方,沿途许多岔路,需要注意走错。

▲梅里北坡秋季风光
从坡均出发后,要先沿着梅里北坡徒步路线向下行走3公里,下降到海拔3700米岔路处,再沿右侧小路开始爬升,这条原本老亚贡村前往坡均的老路,现在也逐渐荒废,许多路迹已经不明显。沿着密林中的小路爬升几百米后,穿出树林来到一个废弃牛棚,视野开始开阔,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梅里北坡小环线的地势山形。

▲梅里北坡探路时拍摄,远处是芒框腊卡峰

▲行至半坡,回望芒框腊卡

▲探路时在山腰草甸上扎营
那宗垭口(4650米)——沿碎石路向上,再爬升400多米,来到那宗垭口,上面只有一座玛尼堆,前后都是光秃的碎石。据当地人说,那宗垭口和正对的达拉垭口,传说是卡瓦格博射箭射穿而来。

▲远望那宗垭口

▲那宗垭口


▲那宗垭口向下的碎石坡,坡度较缓
不古牧场(4250米)——垭口一路向下,来到一处较为宽阔的牧场,牧场上有一个废弃牛棚,便是今天的营地不古牧场。旁边有水源,下方是一条宽广的山谷,而沿山谷一直向下便是溜筒江村。

▲不古牧场
D19不古牧场~七里格丁牧场~主江卡垭口~扭巴牧场(徒步7公里,上升380米,下降1050米)
今天翻过主江卡垭口后,便正式进入梅里雪山东侧,即将迎来梅里东的冰川盛景。接下来几天的路都十分难走,大部分牧道已经被遗弃,长满了乱枝杂草,还有许多坍塌路段。
七里格丁牧场(4200米)——从不古牧场出发后,沿着山路横切上上下下行走2公里,经过一个废牛棚,来到七里格丁牧场。这里河水充沛,地势平阔,也是一处不错的营地。

▲七里格丁牧场远望主江卡垭口
主江卡垭口(4450米)——牧场过河之后,一路爬升来到主江卡垭口,垭口上堆有玛尼堆,挂有经幡。

▲主江卡垭口
扭巴牧场(3580米)——垭口之后,沿山路向下,由碎石进入灌木再进入森林,没有太多路迹。一路下到谷底的扭巴曲,在此处可以远远地望见扭巴冰川及奶日顶卡东坡,航拍角度会更好一些。寻找合适的位置过河,翻过侧碛垅,再向上爬升不到100米,来到一片宽阔的牧场,在此扎营。

▲雨季探路时在密林中穿梭

▲扭巴曲

▲扭巴冰川垄口
D20扭巴牧场~卓赛垭口~斯农牧场(徒步5公里,上升770米,下降550米)
今天爬垭口的山路,很多都不明显而且很陡,走起来速度会比较慢。到达卓赛垭口便可一览斯农冰川,也可在全新的角度观望卡瓦格博,景色也越来越好。

▲斯农冰川
从扭巴牧场出发后,沿着碎石沟一路向上,开始的路没有路迹比较陡峭难走,进入树林也是杂草丛生,途中有一小溪,是今天途中唯一水源,之后来到草甸路面好走许多。

▲沿碎石沟向上

▲碎石坡上回望扭巴牧场
卓赛垭口(4350米)——到达垭口可以看到全新角度的卡瓦格博、布迥松阶吾学、措归拉卡、奶日顶卡等雪山,还可以看到明永冰川左侧的一部分。这里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观景台,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航拍角度,可拍摄斯农冰川全貌,波澜壮阔,只有如此近距离的角度,方能一睹斯农冰川的真容。如果要在垭口上扎营,需要带上足够的水。

▲航拍斯农冰川全景

▲卓赛垭口拍摄卡瓦格博

▲卓赛垭口拍摄斯农冰川
翻过垭口沿着草甸向下,进入森林,再回到草甸,来到斯农冰川下方,这里有几间废弃木屋,不过没有水源,不适合扎营。

▲半坡观望斯农冰川

▲下到坡底废弃牧场
斯农牧场(3800米)——继续沿侧碛垅向下行走几百米,来到一个平坦开阔的牧场,旁边有溪水,在此扎营。牧场回望便可看到斯农冰川,但此时的角度较低,只能看到斯农冰川比较残败的底部,并不能领略其真正壮观的一面。冰舌尾部有许多冰川融水形成的瀑布,是斯农河的发源地。


▲斯农牧场
D21 斯农牧场~斯农河~3970牧场~明永山脊垭口~明永山脊营地(徒步8公里,上升1050米,下降550米)
今天翻上垭口,将来到明永冰川山脊上,是观赏明永冰川最佳的位置,比之飞来寺和明永冰川景区,无论视角和距离,都好上许多。

▲航拍卡瓦格博及明永冰川全景
斯农河——从斯农牧场出发,前行不远又经过一个牧场,继续沿着侧碛垅一路下降到斯农河边。斯农河要比前面的扭巴曲河流更大更急,过河需要十分小心,尤其雨季,河水湍急,必须要借助木桥或绳锁过河。

▲斯农冰川河谷

▲沿对面山沟向上去往明永山脊

▲搭建木桥过河

▲沿斯农河山外方向可抵达斯农村
来到斯农河的对岸,有许多地段坍塌严重,比较危险,爬上河床进入密林,由于现在少有人走,路迹基本已经被密林杂草覆盖。沿着山沟缓缓向上,中间有小溪可以补充水源。

▲过河后开始向上爬升

▲牧道已经逐渐荒废,路迹被杂草覆盖
3970牧场——继续向上,进入树林,有许多路已经被倒掉的树拦腰截断,路很不明显。中途来到一个小牧场,旁边有一条小瀑布,可做备用营地。这里是最后一处水源点,需要在此补足今晚及明天一天的水,今天营地没有水源,直到明天抵达明永村。

▲3970牧场,远处有水源
明永山脊垭口(4400米)——过了牧场向左横切,穿出树林来到一处小平台,之后便是杜鹃灌木丛,越往上路迹越明显,最后到达4400米的山脊垭口。

▲明永山脊垭口
明永冰川观景点——在垭口向右横切不远,便可看到明永冰川,也可下到下方的山脊观景点,山脊上挂有经幡,视野更加开阔,纵观整条明永冰川及卡瓦格博,向下远望可看到莲花寺。如此近距离面对明永冰川和卡瓦格博,只有到达此地方能实现。

▲卡瓦格博及明永冰川
明永山脊营地(4300米)——返回垭口,沿山脊向下,一路都是观景点。向下行走1公里,来到相对平缓的草地,在山脊扎营。营地除了明永冰川、卡瓦格博,还可看到斯农冰川、奶日顶卡,是一个五星级观景营地。在此可以拍摄星空、日照金山,无人机可拍明永冰川、梅里雪山东部全景,也还可以飞进斯农冰川拍摄,这里是一个极少人所涉足的地方。

▲明永山脊

▲明永山脊营地,无水源

▲营地附近随处都是卡瓦格博拍摄点

▲明永山脊营地拍摄卡瓦格博星空
D22明永山脊营地~明永村(补给点)(徒步10公里,下降2000米)
今天全程下坡,海拔落差很大,对膝盖是很大的考验。进入林子后便没有什么风景看点,到达明永村可以好好休整,补充物资。

▲明永山脊营地拍摄卡瓦格博日照金山
早上如果天气好可以拍摄日照金山,出发后沿着山脊一路向下。由草甸进入杜鹃林,经过竹林路段,又进入森林。好在是下坡,不然茂密的竹林和常年沉积的枯叶,爬起来十分痛苦。下到3000多米的地方注意有去往斯农村的山路和机耕路,我们沿右侧小路下到明永村。

▲明永山脊向下途中回望斯农冰川

▲机耕路,一侧有小路下到明永村
明永村(2300米)——进入明永村,便又回归到了文明世界,村子里有酒店有餐馆,在这里可以好好地吃一顿睡一觉。

▲明永村
D23 明永村~那主牧场~卡瓦格博拍摄点(徒步9公里,上升2050米)
接下来将进入梅里转山的尾声,之所以将明永至雨崩段放在了最后,是因为这一段爬升巨大,且中途没有水源,把最后多余的装备物资都可先运回飞来寺,只需留一晚露营的装备食物,可尽量轻和快地完成这艰辛的一段。

▲卡瓦格博及明永冰川
因为没有水源的缘故,只能尽量压缩最后的行程,今天将要爬升2000多米的海拔,还要背上两天的饮用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明永村出发之后,沿公路右侧的山路开始上山,起始的半山腰上布满了经幡,之后右转沿山脊而上。林中有许多岔路,当心走错。

▲山坡观景点远望莲花寺
那主牧场(3450米)——在林中爬升1000多米后,来到中途的一个牧场,这里有许多木屋,草地开阔,休息片刻之后,继续向上。

▲那主牧场
卡瓦格博拍摄点(4350米)——牧场之后,再次进入树林,沿着被落叶覆盖的山路缓缓爬升。穿出林子进入灌木,再向上不远的一处较为平缓的草甸,便是今天的营地。这里堆着玛尼堆,视野开阔,正对卡瓦格博和明永冰川,是一个极佳的拍摄营地。不过这里没有任何遮挡,可能会面临大风。

▲卡瓦格博拍摄点
D24 卡瓦格博拍摄点~主措什贡牧场~主措什贡垭口~南宗垭口~雨崩(徒步12公里,上升250米,下降1350米)
终于迎来了本次行程的结局,完成全新梅里转山的最终闭环。今天的路程难度不是很大,可在更高的角度一览梅里雪山全貌。

▲梅里雪山拍摄点
主措什贡牧场(4200米)——从营地出发沿山路缓缓而下,来到一个废弃牧场,可能也是由于这里缺水,而近年被当地人所遗弃。

▲主措什贡牧场
主措什贡垭口(4450米)——牧场之后开始向着前方山脊爬升,一路来到山脊上的主措什贡垭口,便可获得一个全新的梅里雪山观景视角。垭口上可近距离地欣赏梅里东坡,也可俯瞰雨崩村,眺望飞来寺,在这里视野更开阔,观感更震撼。

▲主措什贡垭口拍摄梅里雪山

▲垭口附近拍摄点

▲远望雨崩冰湖

▲探路时在垭口附近扎营

▲观景营地

▲下山途中拍摄梅里雪山
垭口之后沿着山脊小路向下约6公里到达南宗垭口,继续沿雨崩大路向下来到雨崩村。因为到达南宗垭口已经完成完整的转山,也可选择在此徒步或乘车前往西当村出山。至此,全新的梅里转山全部完结。

▲南宗垭口拍摄缅茨姆、五冠峰

▲卡瓦格博星空
分段走法介绍
D1 雨崩~格久达~多日通牧场
D2 多日通牧场~曲当水垭口~曲农牧场
D3 曲农牧场~美根通垭口~擦缅垭口~曲孜通牧场
D4 曲孜通牧场~梅里四湖~四湖垭口~错格营地
D5 错格营地~错格垭口~许东措
D6 许东措~通坝垭口~百家布河谷营地
D7 百家布河谷营地~舍曲河汇合口~曲那通~阿丙村

▲缅茨姆东南坡日出
02曲那通~甲应段
D1阿丙村~曲那通~公公用曲半坡营地
D2 公公用曲半坡营地~阿圭头垭口~阿圭头营地
D3 阿圭头~甲姆阿加山脊垭口~甲姆阿加营地
D4 甲姆阿加营地~卡拱达垭口~卡拱达营地
D5 卡拱达营地~4900平台营地
D6 4900平台营地~第一垭口~甲应观景营地
D7甲应观景营地~甲应村

▲甲应观景营地
03甲应~坡均段
D1甲应~木屋
D2 木屋~措改垭口~冰湖~措改
D3 措改~5200滇藏界垭口~坡将上方营地
D4 坡将上方营地~次丁垭口~坡均
D5 坡均~章恰营地~亚贡村

▲5200滇藏界垭口
04坡均~雨崩段
D1亚贡村~章恰营地~竹林营地
D2 竹林营地~那宗垭口~不古牧场
D3不古牧场~七里格丁牧场~主江卡垭口~扭巴牧场
D4 扭巴牧场~卓赛垭口~斯农牧场
D5 斯农牧场~斯农河~3970牧场~明永山脊垭口~明永山脊营地
D6 明永山脊营地~明永村(补给点)
D7 明永村~那主牧场~卡瓦格博拍摄点
D8 卡瓦格博拍摄点~主措什贡牧场~主措什贡垭口~南宗垭口~雨崩

▲梅里日照金山
线路延伸:当才错路线
当才错,是梅里雪山周围最大的湖泊,湖水呈现湛蓝色,站在湖边高处,能够看到卡瓦格博、戈达尼腊卡、缅茨姆、那颂秋根。在第一段走法中,延伸加入当才错,风景会更加丰富。
D1 雨崩~格久达~多日通牧场
D2 多日通牧场~曲当水垭口~曲农牧场
D3 曲农牧场~美根通垭口~擦缅垭口~曲孜通牧场
D4 曲孜通牧场~梅里四湖~四湖垭口~错格营地
D5错格营地~错格垭口~许东措
D6 许东措~曲扎垭口~扎素通~曲农牧场
D7 曲农牧场~日囧垭口~雅卓拉
D8 雅卓拉~当才错~雅卓拉
D9 雅卓拉~崩嘎村~阿丙村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登徒子户外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