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市> 孤身上路:攀登人生第一座雪山——四姑娘二峰

孤身上路:攀登人生第一座雪山——四姑娘二峰

|雪山情结 进阶之路|
都说户外玩到最后的终极目标是雪山攀登,而我的户外却是从爬一座雪山正式开启。
我的第一个登山包,登山鞋,冲锋衣冲锋裤都是为了上哈巴雪山才买的。
那是2020年末的深冬,疫情藏起了尾巴,寒潮探出了头颅。像爱一个人一样一见倾心于哈巴,盲目,偏执,不管12月底是否窗口期,不管当地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更没有想过因为报名去哈巴,才开启了人生第一个5公里慢跑是有多么弱鸡,一腔孤勇,飞蛾扑火的奔去。结果就是半路下撤。虽然当时天气确实太恶劣八级风雪,全军覆没无人登顶,但假设天气好,我当时的体能估计也上不去。
四姑娘山种草其实也源于那次哈巴之行。同行的队友上过二峰,并怂恿我去完二峰再一起约玉珠峰。因为爬雪山跟升级通关一样,只有爬了入门级5000米以上,才能去爬6000级,然后7000级。……
说的人可能无心,听的人却默默地把二峰加入了打卡计划表。
·

此为网图
四姑娘山,藏语为:斯古拉山,为四座山峰南北一字排开,是邛崃山脉最高峰,幺妹峰海拔6250,三姑娘山海拔5335米,二姑娘山海拔5276米,大姑娘山海拔5025米。
在横断山脉中,被誉为“蜀山之后”,与“蜀山之王”的贡嘎山遥相呼应,巍峨耸峙。
蓄谋已久的四姑娘二峰,搁置两年后,终于在这个五月提上行程。再过段时间,山上就没有雪了。
由于朋友大部分五一节都刚出门回来,而且我的时间点也无法变通。问了一圈驴友,也没人同行,罢了,就自己一人上路吧,反正每次都习惯了。
▫️行前准备▫️

(零食基本没吃过,全部带回来了)
由于五一期间四姑娘山出了事,以前二峰向导可以1:2,现在强制要1:1,而且价格涨了很多,之前一天300,现在一天500。服务参差不齐,很多大的商业队都暂停了四姑娘山的线路。
我自己在网上也找了几个向导询问,最终选择了朋友跟过的向导。
主要原因:我想大峰二峰一日速攀。不是连登!!需要靠谱有实力的向导。
行程计划:
Day1:广州——成都——四姑娘山镇
Day2:四姑娘山镇——二峰大本营
Day3:二峰大本营——二峰冲顶——大峰冲顶——四姑娘山镇
Day4:四姑娘山镇——成都——广州



从成都到四姑娘山镇,200+公里的曲折山路,需要四个小时的颠簸。一路从阴云密布开到湿雨纷飞,再到四姑娘山镇时已是新晴野旷,碧云高飞,换了人间。
车马劳顿之疲感瞬间如云飞走,心情和海拔一起升高。
阿兰客栈的老板娘说,下了几天的雨,今天下午才放晴的。再打开手机,果然冲顶那天也是晴天无云。
天予之,必取之。后天不登顶都对不起老天爷赏脸。
▫️





这块墙壁记录了40年间,世界总共登顶成功幺妹峰人数仅41人
·
非周末的四姑娘山镇,人烟稀少,跟头顶的蓝天一样静谧而缓慢。精致一条街都是客栈食肆,盘山而建,鳞次栉比。
离饭点还早,一个人在镇上溜达,下午5点多的太阳还高挂在天边,那是来自北纬31°的炙热。冰山下的河流,穿城而过,把硬朗的城镇盘成了绕指柔,让安静的小镇有了流动的美。
偶尔看到一两个越野跑的,想起朋友之前说过的环四姑娘山越野赛,若不是登山鞋太笨重,也想体验一把海拔3270的心率和步频,稀薄空气里的速度与激情。
下意识地看了下手表血氧,93显示良好。不过这个测血氧应该也不准。


「和阿兰客栈的老板娘员工一起火锅,特别点赞——眼镜哥出去买的烧烤特别好吃。」
晚上7点多我的向导才从那玛峰风尘仆仆赶回四姑娘山镇找我,沟通上山事宜。
买了保险,签了生死状,和向导约定了,先登顶二峰,如果10点前能下到二峰大本营,就继续赶去大峰冲顶。如果时间不够就直接回四姑娘山镇。
向导当时也建议我两日连登,但是二峰景观比大峰好看,没必要浪费一天时间再去登大峰。不值得。
而一日登顶两峰,既不会乱了行程安排和浪费时间,又有挑战性。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初步想法,毕竟我一个雪山都没有爬过的人。此举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太特么虎了。

▫️吃完早餐和向导二人孤单上路,那个煎饼很好吃,向导还帮我打包了当路餐
昨夜辗转,频繁惊醒,估计海拔的原因。好在睡眠时长尚够。
和向导兰大哥吃完早餐,9点左右出发。在景区门口等买票和办通行证大概快10点才正式上山。
因为只有我一个客人,向导就没有请马匹,直接用我的48L小鹰登山包,塞满了他和我的装备物资,估计有五十来斤,把我的登山包快要撑爆了。🤦♀️
放眼望去,整条路上唯一一个重装的向导,像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而我自己本来打算放包里的装备食物,因为放不下了,只能拿出来自己背着。

▫️背包里只有我的一个睡袋,和两条裤子。其他的都是向导自己的装备和两天物资。后面我看了下他的装备,棉服、睡袋、鞋子、冰爪都比寻常重好多,真的有近五六十斤了。
我路上问了下向导如果请马驮多少钱,他伸了三个手指头。
想来也是,反正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拼马的。自己背上去能省300大洋。换贫穷的我估计我也这么干了哈哈哈。事实上我之前确实问过另外的向导,如果自己重装不请马驮能便宜多少,结果那个向导说自己背上去也是一样价,不然没向导愿意去。
|| 山水友相逢

一路杜鹃怒放
为稀薄的空气增添了色彩和氧气
四姑娘镇——二峰大本营
16km左右 1100爬升
四姑娘山的大峰 、二峰,都是从海子沟进。
三峰则从长坪沟进,所以如果想爬三峰,可以去顺便走个长穿毕徒步线。
从海子沟检票进入后,有一段木栈道的爬升,繁花锦簇,芬芳倾吐。侧边也有泥土路,不过都是马走的,得时不时地让道。
起步基本都是在爬升,对于没有户外爬山经验的人来说,还是有挑战性的。所以骑马的人不在少数。
快到斋戒坪第一个平台时,偶遇了朋友J,他比我早一个多小时出发,走到这时说走不动了要骑马。然后二峰不想去了,想改大峰。结果向导说改不了。🤣
J是我来之前在某平台约的一个江苏的队友,两人计划时间行程相同,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我们都各自找自己的向导报名。行前也有保持微信沟通,山上偶遇也算预料之中。
▫️


斋戒坪的云海翻滚,马铃声声
昨夜疏雨点点,造就今晨云海纷纷
微凉的空气夹杂着杜鹃的芬芳和青草森林的清香,沁入心脾,让行走在高原的步履轻盈了许多。
路遇很多其他俱乐部的小伙伴,骑马的,徒步的,马铃声此起彼伏,笑谈声此涨彼消,安静的山野热闹非凡。
看见最多的还是漫步XX的队友,袖子上都绑了logo标识。据说戴左手的是上大峰,戴右手的是上二峰?
山间偶遇免不了打个招呼,鼓励加油。甚至还和几个队友互相帮忙拍照,蹭了几个专业相机的镜头哈哈。
▫️

鹰击长空 「 by 隔壁队友F 」

亘古守候 「 by 隔壁队友F 」

山下的朋友你们好吗 「 by 隔壁队友F 」
这张照片得来不易。
在补给点休息的时候,抬头惊艳于对面草坡上的皑皑雪山,忍不住说那个角度也太美了,可以爬上去试试。然后隔壁一哥们一听,就开始蹭蹭蹭地跑上山去,我也顶着高反的危险,跟着跑了几十米陡坡。站上坡顶,仰望这云烟缭绕的雪山之颠,心旌神摇。
山脚下的隔壁队友F,拉了个超长焦距,热情的帮我拍了几张照片,回来后还“买一送三”地分享了几张其他美图。哈哈
给无私分享的摄影师点个赞。可惜至此分别再无同行。
▫️

人闲车马慢 路遥春山空
▫️

前两天下雨的缘故,有很多土路都成了这种烂泥路,需要绕开走边缘路径


打尖包午餐补给
五月的川西,天气还是比较稳定。一路晴空放云,凉风送爽,一件打底衣加一件抓绒,阳光在肩,心无杂念,人生忽如远行客,轻松行走天地间。
打尖包是所有去往大峰二峰本营的必经之处,大部分都会在这休憩补给。这里有热水加,有板凳坐,遮阳避风。
等我午餐吃得差不多时,终于看见朋友J骑着马上来了,还有那几个帮我拍照的隔壁队友。
是的,我喜欢按照自己节奏走。很少因为偶遇艳遇奇遇…等等打乱步伐,期间还遇到有几个队友,说咱们都是二峰,可以一起走,向导也忙说对对对一起。
然而没走几步,我们就把人家给抛到后面了。所以一路几乎都是我拉着向导走,可怜向导大哥背着五六十斤装备,被我带节奏😂。他一路嘱咐我,今天慢走,保存实力明天登顶更重要。
但是我确实走得不快呀😂,只不过相对一些新手快了些罢了。
▫️

孤勇者


时光不言,流云舒卷

岁月无声 白首相迎

翻山越岭,只为觐见

午餐补给完我们就提前出发了。从打尖包上山经过一段挺大的爬升,到了起伏的山腰线。
雪山渐渐拉近,绵长蜿蜒在天边,在眼前,在阳之下,在云之巅,蓝白分界,纯粹了世间。
垭口的风扬起了发,舞动了幡,也搅动了心神,恨不得立马攀上那雪之颠,摇旗呐喊。
牛吃草,草正绿;花自开,开无主;
风在过,过无影;水在逝,逝无痕。
天地万物,道法自然,人生不应该是轨道,而是这爱与自由的旷野。
▫️

姗姗来迟的朋友J

雪山下的迷你海子

翻山越岭的马队

孤独的浪漫

山河无恙 我亦独行 by 隔壁队友J

守得了繁华,耐得住孤寂 by 隔壁队友J

回望岁月 无惧无悔 by 隔壁队友J
双手入兜,歌放南山。
步履轻盈,沉浸式的行走,导致骑马赶上来的朋友J 喊我几声都没听到。
离营地两公里左右,朋友J 下来跟我走了一小段。主要为了拍照和视频哈哈。而且越靠近营地,雪山越清晰。值得停停走走闲散时光。
两个向导也乐得清闲,索性躺平山坡,放马吃草,悠然见山,聊着过往。
留我和J尽情摆拍,反正时间还早得很,估计他们也不想太早到营地。
▫️
此去经年
山是山 我还是我
出门没带三脚架,躺坡上手持手机拍个了小延时
| 夜不能寐 与鼠同塌 |
.

营地雪山下的大帐篷
大概下午三点多,应该是第一个徒步到二峰营地的吧。
跟骑马时间差不多。
卸了包,从石头房子里搬了把椅子,翘个二郎腿半躺着晒太阳。
半眯半睡间,抬头看见营地对面的雪山矗立,流云飞走,勾人魂魄。
忍不住想要去拍个延时。反正离饭点还早。于是跑去朋友J的帐篷想借个三脚架。
我说我找到了个绝佳摄影位,果然J一听,忍着头疼也说想去放个无人机。他觉得明天可能登不了顶,不如在营地多拍些素材。事实证明,他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两人气喘吁吁跑了几个坡,上了顶,在高海拔的寒风中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风太大,三脚架用石头都没压住,晃动了好多次。
·
(蹲了半个多小时拍的延时,人都吹傻了)
雪山不言 流云似水
带走了时间和生命
留下的是往事,搁浅了岁月。
那里有最初的坚韧与柔软。

日落雪山 by 隔壁队友 F

柔软与坚硬 by 隔壁队友 J

希翼 by 隔壁t队友 J

.
于山之颠,环顾四周。不知名的雪山,婉转绵长,它没有气势如虹的压迫感,只是慵懒地盘亘在天边;不是出鞘的利剑,而是温柔的一刀,割碎白云纷纷。揉进了诗和远方。
空旷的原野,风从四面八方袭来。抬头是雪山涂鸦的蓝天,俯身是点点帐篷的炊烟,仿佛置身半空的中心点,雪山望不尽,风吹见牛羊。广袤天地,万物生长,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心之所向。
5点多下来,向导喊吃饭。
以为是吃早上背出门的大米腊肉腌菜,结果向导人缘好,竟然帮我蹭了隔壁队一兄弟的火锅。这兄弟是上海的,跟的是雪山之颠的户外队。因为二峰营地他们队也只有他一个人,所以晚上两人拼了个火锅。
而我的向导和他的向导们也刚好在隔壁桌拼一起吃了。还约定了明天凌晨一起吃早餐,一起出发二峰登顶。
于是,想象中的孤独两人餐,变成了热闹丰盛的茶话会。
吃饭时才知道,今晚只有我一个人住六人间的石头通铺。朋友J和他的队友们住帐篷通铺,这个上海的哥们则一人住高山帐篷。
起初我还有种电影包场的惬意感,后来进去睡了,才后悔没有选择睡帐篷。
6点多回石头房子睡,累了一天,倒是很快就睡着了。然后7点半醒了上厕所,回来躺板子上,老听房梁上有异响,开始一直以为是外面风大还有房子漏水的声音。后面电光火石间,突然想起朋友J跟我说的,石头房子有老鼠。
冷汗涔涔。。。
赶紧把睡袋拉得严实密封,冲锋衣盖住脸。本来4300的海拔就有点呼吸不顺,结果这样一搞,心脏感觉快跳出胸膛,要窒息而亡了。
而且实在太热了,不知道睡袋原因还是房子原因,衣服不停的脱,最后脱只剩短袖和裤衩了,还是热得很,把手放外面一会又冷,放里面又热。一度怀疑是否发烧。
偏生老鼠们又上串下跳不得安宁,心惊胆战害怕这群高海拔的老鼠晚上趁你睡着咬你。一直催眠自己要睡着,可就是没法入睡。情绪接近奔溃。
对于一个每天要睡够8小时的人来说,如果睡眠太差,明天登顶将是个很大的考验。
终究是一夜无眠,两眼发黑。
临近两点时眯睡了十几分钟,然后,闹钟响了。。。
其实晚上想过找向导换个住处,但是又不知道他住哪。醒来后才听上海哥们说,他旁边有个空着的高山帐。
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没有完成大二峰一日速登,睡眠要背全部的锅。
▫️

晚上7点40,起床去上厕所。
拍到的日照金山。
落日弥漫的橘

by 隔壁队友 J

天边透亮的星 by 隔壁队友 F

(by 隔壁队友 F)
晚上9点50,再次上厕所,看到的星空银河,还有弯月。
▫️雪山知我意 送我到山巅
.
山川漫漫,此夜星晴。
是个登顶的好天气。
凌晨两点起床,三点出发。
头灯,毛线帽,手套,登山杖装备戴齐
因为一夜未睡,状态不是特别好,而且可能有轻微高反。有点恶心想呕,但又不明显。
山上已经陆陆续续很多其他队伍提前上去了。向导们跟我和上海哥们说,不急不急,让他们先去趟雪。
想起了在贡嘎,领队也跟我们说,咱们晚点出发,让别的队伍先去趟露水。哈哈老奸巨猾的领队们。
二峰海拔5276米,从大本营上去登顶,六七公里,1000左右爬升。按照在我们平原速度,最多两个小时就能到顶。但是高海拔爬升,只要你高反严重一点点,你就腿软上不去。
从营地出发一开始就是爬坡,虽然我状态不是很好,但只要高反不严重,并没有影响太多速度。一路赶超很多人。向导兰大哥还一路嘱咐我不要走太快,留点体力登顶。我说我确实没有特意追求速度,都是按照平常的爬山节奏。
而且我还想着上完二峰上大峰,肯定也不能太慢。不然时间赶不上。
上海的哥们还没有到雪线时,就掉队看不见人了。
倒是快到雪线的时候,遇到了早出发的朋友J,正气喘吁吁地说走不动想下撤了。我说没事,慢慢走,走到哪算哪。
就算登不了顶,上雪线看看日出,拍拍美照,也不枉此行了。

凌晨三点半的雪线行走
爬完陡坡上到雪线,有一小段相对较缓的雪坡,雪不深,走得相对轻松,等上了一个平台。大家才开始穿冰爪。
因为向导给我的冰爪是那种专业冰爪,超级重。(我看其他人都是穿的简易冰爪很轻,应该是向导直接从那玛峰那里直接带过来的。)所以让我再走一个坡再穿。向导人确实很好,为我考滤周到。
只是苦了向导,摸黑在很陡的雪坡帮我穿冰爪,一不小心,手套滚下坡几十米远,追下去二十来分钟,我屁股都凉透了,才捡了上来。
彼时我坐在陡峭的半山雪坡上,看着山脚下那些队友的头灯交错,像深夜的星河滚烫,照亮前行的路,却驱不散我浓浓的困意。
好想躺下睡一觉再走啊。
冰爪穿上后,仿佛脚有千斤重。心率上升,速度下降。越来越稀薄的空气,压榨着我呼吸空间。胸口始终有什么堵着,想呕呕不出来。
双手换了厚手套,一路也没拍照了。埋头半眯着眼,和瞌睡虫交战。行行复行行,醒醒重醒醒,此身犹在雪山中。
抬头望,夜色下的雪山延绵向上,泛着银光,偶得几盏头灯点缀,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洒落。那曾是你不敢奢望到达的远方,还是躲在遥远城市里的一帘幽梦?
当二峰的真容完全显露出来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看了下手表,5:30。再过半个小时日出就来了。
回头看,后面的队友拉得比较远了,前面只有几个提前出发的,正在向绝望坡冲峰。而我依然昏沉困顿,且又想呕,完全凭着攀爬探索的本能在坚持,以至于到了绝望坡,那日出的高光时刻,我都没有好好欣赏,甚至没有拍下照片。
现在想来,是个遗憾。

绝望坡最后一段,向导大哥帮我拉了根绳子。
也是大哥帮我拍的唯一一张看日出拍的照片。
仔细一看,眼睛还半闭着的,额滴神啊,看出我当时有多困了吗🤣
三步一歇,五步一喘,终于6点半登顶了。
很平静。。。
前面的几个哥们夸我是第一个上来的女队员。
依然很平静。。。
因为登顶是预料之中的事,我知道我体能没问题,高反也不严重,只是睡眠不足状态不够好。
后面下山时,向导还跟我说,看我最后一段状态,还怕我上不去,心里打定主意,哪怕是用绳拖,用手拽也要把我拉上去。感动啊,之前很怕找到随便劝人下撤的向导,这个向导大哥却如此真挚为队员着想。
而我也庆幸一路都是自己走,没有拖累到向导。他们跟我们两天也很辛苦。
▫攀登 是对平淡生活的一次越狱。


无限风光在险峰,无限风雪也在顶峰。
几次拍照都被斜风裹雪拍打站不住。
猎猎经幡卷山岗,红日初升万里长。
身后耸峙的三峰,如利剑刺破苍穹,泛着幽冷的光。唯有初生的朝阳柔软了雪峰的冰刃。
初登雪山高,方见草木微。
我们一路攀登,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我们站在山巅,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而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我的大好山河
站在二峰顶上,手举小红旗。
西风烈,旌旗荡,山巅横卧,我在山巅。没有排除万难登顶的征服感,也没有中华儿女大好河山的豪情万丈,只有鼻涕横流。
不是感动的,是冷风吹的。。
▫️
下山的滑雪体验,才知道专业冰爪的重要性。
双脚打开,控制速度,左右平衡,冰爪后跟锋利的冰齿可以随时刹车,这样速度虽然不快,但能确保安全。而简易冰爪,后跟刹不住。
后来下山遇到其他队伍时,就听说有好几个滑雪下山受伤的,甚至还有个向导也受伤。切记玩太嗨,忘乎所以,别把身体全部交给向导和雪山。
下去的时候,绝望坡还陆陆续续有几个人正上来。再下两百米,就看不到人了。想来都已经在半路撤回大本营了。
而我的瞌睡虫也终于去沉睡了,瞬间又神清气爽。高兴地跟向导说,我可以再干大峰了。可没走多远,想呕的胃始终还是拖后腿。
▫️

天地我独行

以雪封缄

回望
.
下到4600左右雪线时,赶上了朋友J正在下撤。不过他说他走到了4800雪线左右,然后慢慢溜达回去,他平常几乎没怎么爬山,能坚持到这挺不错了。本来我可以跟他一起慢摇下坡,这样就能多拍点视频美照了。
可是第一,我下坡速度要快很多,等的话有点累。第二,我还在纠结要不要赶去大峰。
▫️

踩过的雪,结伴的路,相拥的风
都会成为记忆里一道风景线
人行悠悠雪满山 云自无心水自闲
五月的雪还是蛮大的,第一次行走在纯粹的雪山上,初生的太阳,给银白色的雪峰镀上一层淡淡的光圈。冰爪与雪地切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是寂静山野里唯一的乐章。
对于雪山的向往,可能由于其本身的高冷、难以触碰,而更优于草原湖泊,大海戈壁。
蹲过珠峰的日照金山,见过岗仁波齐云雾中展露的神颜,也看过库勒湖下慕士塔格峰的倒影…,都不如此刻走进雪山的心脏感受其脉搏的圆满。它没有傲人的高度,却接纳了渺小的我,和雪山浑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誓言更隽永,比人性更纯粹。

by 隔壁队友 J

日出雪山 by 隔壁队友 J

by 隔壁队友 J
8点40分下到大本营,比约定时间早了一个多小时。
但是我困意依然没散。状态还不大行。向导也说上午不是很适合上山,太阳大,雪松软,踩下去太深危险。
而且如果从二峰大本营直接去登大峰顶,我们不经过大峰大本营,直接横切上去,就意味着所有装备我们都要自己背上,重装去登顶,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想了想,还是放弃。准备睡半小时直接下山回镇上。
结果还没睡10分钟,就被向导喊出来要马上出发。原来向导又蹭到了昨天上海哥们向导的马匹,把大包驮马上,这下就不用重装下山了。
上海小哥哥正坐在马上等我们出发,我说昨天爬升那么多大你都走上来了,今天都是下坡更轻松干嘛不走。他说已经没有体能了,说是凌晨还没到雪线就被拉爆了?🤣
然后我就想,如果凌晨他不跟我们组队出发,说不定可以像朋友J一样慢慢走到雪线以上,不至于起步就被拉爆🤣。
10点左右准备出发时,我终于吐了。
吐完就生龙活虎神清气爽。这下是真的复活了,差点想跟向导说,咱们继续上大峰吧!!
看看整装待发的他们,还是算了,别老把自己往死里虐。
营地的向导们,看我吐了,又再一次问我要不要骑马,纳尼?开什么玩笑,我一个复活勇士,大峰都敢接着硬上,下坡回去还要骑马?老脸往哪搁,户外还要混吗?(主要骑马太贵骑不起🥹)
墨镜一带,衣角生风,拔腿就跑下坡……
因为想赶两点钟的车回成都,下山半跑半走,实在是太爽了,除了登山鞋太重有点不舒服。昨天的湿泥巴路,今天大部分晒干了,而且一路又是海拔降低,无高反之虞。陆续赶超了好多马队。
然而,跑再快,犹如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还是得等马队,那大包还在马身上颠簸呢,于是一路休息躺平等马帮。
这里不得不夸下我的向导兰大哥,实力确实牛,第一天背五六十斤重装,能紧跟我步伐,第二天下山也背了十多斤,一路也能跟我跑下坡。其他的向导都说他被我
拉爆干废了,但我看他状态依然好得不行。

高原的太阳真的很辣,而我爬山却从来没有戴手套面巾的习惯。只是晒黑,没有被晒伤过,也是天赋厚脸皮了。
下次还是整个面巾吧,不然美女变野兽,指日可待。
跑跑停停,总算在中午1点钟回到镇上,只不过那班2点的车一点多就走了,只能坐3点的车。回成都7点赶晚饭。

蜀大侠火锅,非周末都排到三楼了
朋友J差不多快12点才从大本营骑马出发,快3点才到镇上,但是他回成都的车比我快,有专门接送的。
晚上两人约了个热辣辣的火锅,算给四姑娘二峰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至于大峰的遗憾,就不填补了。本就是想顺手完成的事。
▫️量力而行 相时而动
▪️前段时间珠峰出事,又惹了一波热议。有部分喷子就说珠峰有钱就能上去。但事实有钱只是第一步,而某些人就刻意放大这个首要条件,忽略了体能、技术等的其他硬件条件。
四姑娘大峰二峰,作为入门级非技术型雪山,亦被某些商业队宣传有腿就能上去。但讲真话,如果平常几乎不爬山不跑步也不锻炼的人,登顶二峰的概率微乎其微。这还是天气极其稳定的情况下。下山路上遇到两个队伍,都说全军覆没,没人登顶。
所以如果你想登顶,一定要平时跑跑步,爬爬小山拉练一下。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雪线山脊行走,那没问题。
▪️四姑娘雪山最好的时候:3月~6月中,10月底~12月初。七八月容易登顶,但是没有雪。在我看来,没有雪的雪山,如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整了个寂寞,然否?🤭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四姑娘山镇多待一天适应。
我行程太赶了,半夜赶飞机,上午到成都,下午赶去镇上。第二天到大本营,晚上又没休息,凌晨就上山。马不停蹄风尘仆仆。
好的睡眠休息对体能恢复是立竿见影的。
▪️四姑娘山自从五一出事后,价格涨了不可少,一些商业队也暂停发线。网上有很多吐槽的声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向导良莠不一。建议出行前多筛选多沟通细节吧。我的向导人很好,只不过他主打那玛峰,因为朋友介绍,才从那玛峰转到二峰带我。有些装备可能没那么及时。
【暂时啰嗦这么多,有啥不明白的评论留言哈。】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肖某人x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