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武汉> 秦岭之巅,遇见太白——记重装太白山南南穿越(7.6-9)

秦岭之巅,遇见太白——记重装太白山南南穿越(7.6-9)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秦岭之巅,遇见太白——记重装太白山南南穿越(7.6-9)

2023-07-13 09:46:14 12776

      对于秦岭,平原地区长大的我早年路过两次,印象中巍峨雄伟,东西横亘,绵延不绝,符合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气候分界线。21年接触徒步,开始听说太白山。太白山是秦岭最高主峰,海拔3767米,和另一座主峰鳌山之间的穿越路线在徒步圈以气候恶劣变化莫测闻名,所以原本不是我这个户外小白敢挑战的。

      今年端午期间,群里有大神去走了鳌太线,发回来的图片和视频文字又一次撩拨心弦,小伙伴们的讨论热闹了好久……由于群情激昂,苔队再次出马,关注实时天气预报,与那边民宿老板反复确认出发时间,线路也因队友假期不同而一改再改,甚而放弃,又不甘心……最终决定7.6-9重装穿越太白山。

      从铁甲树到都督门南南线,这是太白穿越经典线路之一,一路可体验溪涧林海、高山草甸、湖泊成群和石海大梁的景色,拔高强度大,一般需3-4天时间。利用周末以及调休,队友们整装待发。是的,除‮生了‬活的柴米油盐鸡零狗碎,还应‮吹有‬过山谷的风,探出‮土泥‬的草,漫山遍‮野‬的花……7.6早上出发,驱车十小时,进入太白山段黑河森林公园,继续走30多公里挂壁公路,宿宝鸡厚畛子镇。晚上二次打包,云朵妹子帮忙,尽可能清除多余的重复的无用的东西,终于将背包从31斤压缩到28斤!一下轻松很多,感觉这才是符合我体重和体能的背负重量💦

徒步D1、铁甲树——大爷海,23公里徒步15小时,爬升约2200+米。


      早上6:00从客栈包车出发到登山口铁甲树,苔队、小贝、刺猬、飞渔、云朵、秋林和我,一行七人,徒步到大爷海和CC、途乐汇合,他们二人乘火车今天早上到西安,跟在我们后面进山。


                      铁甲树登山点

      趁暑气未至,我们呼吸着空气里残留的夜的草木香上路。第一天准备了五瓶水~我是一拔高就要喝水的人💦

      苔队一马当先,绕过景区尚未上班的入口,仔细辨认轨迹,大家一一跟进。

      盛夏时节,太白山群峰耸**。一路山风习习,沁人心脾,早上气温在18度左右,特别舒适。

      落叶铺在地上,踩上去松松软软,这是森林公园的特色之一,也是户外人的最爱。

      坡面上,树根裸露在外,总有人走过,成为徒步中的天然台阶,但要注意踩稳哟!

      轨迹慢慢抬升,拾级而上,石阶上布满青苔,似乎在诉说古道年代久远。

大概过了13座小桥才到三合宫瀑布,合个影。

瀑布下娱乐片刻,每个人都玩的像个孩子。

休息亭,彩色廊柱在森林中格外醒目。

      过了三合宫瀑布,山势陡峭起来,一路都有过来的旅者,或三五成群,或夫妻二人,甚至独行侠,趁着天气正好,和我们一样来穿越太白山。矫健的身姿,坚定的步伐,见面会心一笑,互相欣赏鼓励,尽在不言中。

      当他们听说我们要赶到大爷海,都表示不太容易。好吧,那就抓紧时间赶路,拔高再拔高。

                         👆铁线莲

                      👆紫花碎米荠

                      👆无距耧斗菜

                         👆大花糙苏

一大片勿忘草,柔软轻盈,不忍踩踏。

第一梯队已到回心石

我们跟上

                       老君殿👇

继续爬升,今天的任务才完成了三分之一。

休息片刻,继续拔高。

      穿过第一个碎石阵,碎石为一米见方,在两个山脊中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秋林妹子

云朵小姐姐来接我们啦

南天门,遇到两支队伍午餐休息。

      西天边有一片乌云压着,多少让人有些心神不宁。虽说天气预报晴好,但山里的天像小孩的脸,又谁说得准呢?

下午三点继续上路。

      苔队安排小贝同学收队,带着云朵和刺猬慢慢在前面走远,我、秋林和飞渔在后面跟着。大家加快脚步,再不敢拍照耽搁。

      原始森林人迹罕见,虽然没有开发,但还是有路可走。走过一片小路,回头再望去,你走过的路如过眼云烟一样已经被你抛在脑后。

                         👆药王殿

      随着海拔的抬升,植被由红杉林逐渐向高山草甸过渡,远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石海。太白山南北两坡气侯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

      三片碎石阵之后,眼前视野越来越开阔,一大片高山草甸,铺满银露梅和绣线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直伴随着我们。她们与奇松怪石一同为雄伟的太白山增添了俏丽活泼的美感。

      小贝体能超好,背负40多斤还可以在石头上飞奔。可惜我们几个走不快,难为他只能一段一段的等,真的非常感谢🙏

                       👇玉皇池

      苔队带着云朵和刺猬已经上去,在顶上呼唤我们,似乎远在云端,声音却清晰可辨。啊,漫山遍野的大石头!右边的石海上有红色箭头,隐约可见路迹。

石缝中的倔强小花。

终于到了三爷海

一汪碧池

继续拔高,回望三爷海,湖水如镜,一抹晚霞倒映在其中。

回望二爷海

      好不容易过了二爷海,云层已然散开,漫天云霞起舞。追着晚霞,误上跑马梁。当我在山头打开手机灯光,听到远处苔队的声音,才知道自己走岔路了💦大爷海的路迹应该是往右边上,我却往左偏出好远……可是天色渐暗,无法回撤,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

      这段迷路耽误了约一小时。在比较疲惫、判断力下降的状态下,如果没有苔队回头接应,我有可能越走越远,在太白山迷路这个后果不能承担。三十里跑马梁,尤其晚上风大,极容易下雨起雾。石海又是路迹最不明显的地方,万一天气变化,令多少户外大侠折戟!


跑马梁上,夜幕低垂,启明星格外明亮。

      终于到了大爷海,海拔3624米。小贝的对讲机呼叫也收到了,说秋林高反,他和飞渔决定就地在二爷海露营休息。

      大爷海露营地在山坡上一块平整的地面,刺猬同学帮忙搭帐篷,苔队煮了面条,就着云朵背上来的新农牛肉,真是香啊!晚上气温虽然低至零下,仍然暖意满满。

      第一天从早六点走到晚九点,23公里爬升2200+花了15个小时,完虐的一天!我也是服了自己!最近一年缺少锻炼,心肺功能明显下降,用进废退呀!回去一定要重新调整,否则越来越跟不上群里年轻人的脚步。

      所谓后生可畏,重装更需要平时参与~~我已经快被拉爆😭

徒步D2: 拔仙台——老子庙,计划徒步8小时16公里。


      苔队先说要去冲顶,听说云朵昨晚受凉了,又坐在大爷海边发呆,估计是各种担心吧,秋林好些了吗?不知道途乐CC他们到哪了……我说日出了,拍照拍照,跳个剪影应景。

      去商店买水。今天是暴晒的一天,山脊线上起起伏伏,水不能少,四瓶。顺便加了Wi-Fi发信息报平安。昨晚群里CC问我们为什么没有人说话……这可是无人区啊!他们应该又在赶路了~

      早起拔营。大爷海发育于六七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一个冰川湖泊,难得碧水如镜。这里还是蛮热闹的,从凌晨三点开始,早起上拔仙台看日出的少说也有几百人,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爱爬山了吗?他们大多会在下两站乘坐索道下去。

      杜鹃花盛期已过,还有红白粉紫陆续绽放;绿绒蒿朵朵低垂,散落石海,映亮原本孤寂的高山。

      九点开始上拔仙台。太阳跳出山峦渐渐升高,凝固的石海如黄河向着大海般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继续登高。拔仙台是这次穿越中的最高点,也几乎是太白穿越驴友的终极目标,不上拔仙台,就像没来过太白山一样。

      十点多三路人马会合,特别开心,苔队也终于放下心来!大家一起在太白山最高点(海拔3767.2米)合影留念,还是那句:来都来了!

      看着远处秦岭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让人感叹这座东西横亘的山脉不愧为中华之龙脊。眼前的山这般坚定,只能仰望。

      然后一路走山脊,全天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脊上行走,起起伏伏,经跑马梁,万仙阵。

      跑马梁,第四世纪冰川遗迹,和大爷海二爷海等地,基本涵盖了太白山的路线精华。据说跑马梁很少有不起雾的时候,这两天晴空万里,看来我们人品爆棚啊😎还是苔队决断英明👍

来去的几拨徒步者形色匆匆,并不敢多做停留。

没有任何遮挡,天气非一般的好。

我的脖子后面一圈估计是这会晒伤的😓

秋林走前面去了,CC和途乐收队。

      跑马梁位于太白山和鳌山交界处,方圆全是石海,地势较平坦,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风口,一旦起风,别说人了,连人带包都给刮走……

苔队还是不放心,又回头来接应我们🙏

      万仙阵又名迷魂阵,早听说太白山的天气是一日四变的,刚刚还是万里晴空,忽然就会瓢盆大雨,甚至会突然有大雾飘起,走在其中,仿佛置身寂静岭一般。所以苔队一直催着我们上路,过了万仙阵才敢让大家午餐休息一会。

      超级多的石堆,仿佛是仙人们在部兵排阵,又好似在为旅者指引方向。

      右首边绵延起伏的就是鳌山,山体草甸斑驳,大片石海裸露,典型的无人区。据说那边也有几条穿越路线。

      户外人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执念,越是凶险的线路越想去挑战一下。还好我不是大神,只是锻炼体验而已,走过太白,望见鳌山,看到阳光下秦岭真实的模样,便已无憾。

      对很多不了解的人来说,徒步,是一种很令人疑惑的行为。花费不短的时间,背着大包小裹,深入少有人烟的深山或是无人区,路况很差,几乎没有补给,还要面临天气突变,迷路、虫蛇的威胁,可能会肌肉酸痛,两腿发软,双脚起泡,甚至可能因此受伤。

      在徒步中,你可以到森林、丛林和山脉,抑或到海滩、沙漠,远离纷繁的城市,感受清澈悦耳的流水声和空旷原始的风景。

      当坚持徒步一段时间后,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让很多人真正爱上徒步的,除了身体状况的好转,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

      徒步行走时,人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既不是完全飘散,又不是完全集中的状态,非常接近冥想时大脑的状态。可能就在刹那的一瞬,我们会重新体会生活的纯粹以及岁月的美好。

                      银莲花和紫菀

                         午餐休息♨️

      斜切过一座满是冷杉林的山头,古道路迹清晰,过来的驴友很少了,今天是周天,大多数人完成徒步就要回去上班;而且明后天预报下雨,届时山上风雨雷电迷雾重重,非常凶险,不适合徒步。

      默默走路,杉林不高,树干布满苔迹,这是古老的树种。没有碰到活的羚牛,只见一路的脚印粪便,我感觉有眼睛在附近看着我们。羚牛的体型毛色和大的石头很接近,这里是无人区,是它们的乐园。

      到达老子庙时才五点多,今晚这里露营。海拔3040米。时间尚早,天边云层翻涌,一边拍个延时,一边研究新帐篷的搭法。最后在途乐同学的指导下,终于学会了搭单人帐篷,满满的成就感。

      晚上烧水,途中已经打了山泉水,用的队友们的气罐,继续燕麦片。果然经饿,算是带对了食物!爬山辛苦,负重爬山更辛苦,所以人一般没什么胃口,但是营养要够,这次的路餐参考了野生爱玛同学的视频建议,很适用。

      没有敢喝咖啡,泡了一个热水脚就躺下了,山谷里只有小伙伴们说话的声音,听他们围炉煮茶,互道晚安,周遭逐渐安静,一夜睡的安稳。

      6:00起来,又是万里无云,晓月高挂。露水歇满了帐篷,草地上白茫茫一片。神清气爽的一天啊!

                        晒晒帐篷

                      花荵和蒲公英

徒步D3、老子庙——都督门。计划5小时徒步11公里。


      早8:00老子庙出发,穿过大坪一路下山,不知道是身体适应了还是体力有所恢复,负重也轻了许多,真是身轻如燕啊,好想奔跑🏃‍♀️!还是要每一步踏实,山路陡峭,古道蜿蜒,稳健才是安全到达的前提。

      也许只有在纯净的自然里,内心的声音才会被放大,我们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徒步本身,从来就不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但依旧有无数人选择,甚至痴迷于徒步。

      如果不是徒步,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大的能量,通过徒步,会发现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原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箭竹林

                     又美又飒的CC

                        休憩片刻

      这里有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这里有如你所愿的风景,温度的幻变,春花和秋月的定期约会,一切自然、悠然……

      下午1:00全**友准时到达都督门,安全出山,活动圆满结束✌️至此感谢苔队的精心策划和一路奔波劳累🙏

      户外爬山本来就存在风险,人们都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勇攀高峰的豪情,但只有敬畏自然,珍惜生命才能走得更远。

5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月照99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月照99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