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本溪满族自治县> 轻拂岁月尘埃 深化历史记忆:牛心台→泥塔→台沟→偏岭→法台→松树台→温泉寺→辽河冲→迎水寺→小市一庄
轻拂岁月尘埃 深化历史记忆:牛心台→泥塔→台沟→偏岭→法台→松树台→温泉寺→辽河冲→迎水寺→小市一庄

每一个不曾勇闯天涯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奋斗人生路,起床再出发!

2023-09-24 10:44:07 距离起点0.00km 当前海拔150m


2023-09-24 10:45:12 距离起点0.00km 当前海拔150m

2023-09-24 11:08:59 距离卧龙6.63km 距离徒步起点0.35km 当前海拔144m

2023-09-24 11:26:46 距离徒步起点1.81km 当前海拔175m

2023-09-24 11:30:14 距离起点2.03km 当前海拔122m

2023-09-24 11:31:12 距离起点2.03km 当前海拔145m 蹼鸽洞


2023-09-24 11:43:07 距离起点2.98km 当前海拔138m

2023-09-24 11:44:44 距离起点3.03km 当前海拔151m

2023-09-24 11:45:47 距离起点3.07km 当前海拔146m

2023-09-24 11:47:01 距离起点3.15km 当前海拔126m 此地称为白石砬子,是基于石头的颜色,当地村民却叫它马脖子,路基右侧即为太子河,此段河水极深,村民谈之色变,谓之马脖汀。


2023-09-24 11:48:03 距离起点3.15km 当前海拔129m
2023-09-24 11:49:19

2023-09-24 11:49:49 距离起点3.19km 当前海拔153m

2023-09-24 11:51:18 距离起点3.25km 当前海拔131m

2023-09-24 11:52:20 距离起点3.25km 当前海拔131m


2023-09-24 11:54:48 距离起点3.31km 当前海拔149m

2023-09-24 12:01:03 距离起点3.68km 当前海拔150m

2023-09-24 12:34:35 距离起点6.27km 当前海拔153m 这个碾盘中间部分是凸起来的,和我之前看过的略有不同。


2023-09-24 12:50:26 距离起点7.34km 当前海拔146m


2023-09-24 12:51:16 距离起点7.34km 当前海拔124m

2023-09-24 12:52:45 距离起点7.34km 当前海拔149m

2023-09-24 13:49:20 距离起点11.94km 当前海拔135m
2023-09-24 13:52:08 此时此刻,我在想,若有闲情逸致,可否后果自负,然后坐进橡皮艇里顺流而下,漂向远方呢?


2023-09-24 13:53:42 距离起点12.04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3:55:35


2023-09-24 14:24:13 距离起点14.30km 当前海拔149m


2023-09-24 14:24:43 距离起点14.30km 当前海拔150m
2023-09-24 14:31:19
2023-09-24 14:35:34
2023-09-24 14:37:10
2023-09-24 14:39:05
2023-09-24 14:40:11

2023-09-24 14:44:24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60m

第一行左一为“树”字,那么会是杨树圈吗?下一个字不像圈字。那又会是什么呢,会是松字吗?松树台?树字后面是台字吗?

2023-09-24 14:46:52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43m

折断一根蒿草,像考古发掘一样,拂去历史的尘埃,真相终于重现天日。

2023-09-24 14:48:03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43m

为了尽可能清晰还原这段历史遗迹,孤影不辞远足15km,这才大致捋清了这句来自于上个世纪中叶的豪言壮语。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2023-09-24 14:50:54
2023-09-24 14:51:39 应该不会有人关注这个历史遗迹了,而我依然人弃我取,尽可能把它记录下来。

2023-09-24 14:52:15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62m

2023-09-24 14:53:17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3:50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62m

2023-09-24 14:54:24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4:49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6:10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6:32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7:03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7:59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8:41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4:59:13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5:00:00 距离起点14.99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5:00:10 距离起点15.00km 当前海拔162m

2023-09-24 15:02:12 距离起点15.00km 当前海拔162m

2023-09-24 15:04:20 距离起点15.04km 当前海拔157m

2023-09-24 15:26:36 距离起点16.73km 当前海拔154m

2023-09-24 15:27:50 距离起点16.80km 当前海拔161m 如果我的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松树台村原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偏在太子河边,1960年的特大洪水,将原松树台村全部冲毁,现在的村址是后建的。这也印证了鸿雁先生的一个观点,他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貌,就是在距今最后一次洪水后定型的。距此不远有松泉寺,因为今天专程前往探访上世纪的两处重要历史遗迹,所以弃彼取此。稍后行至前方还有铁路道口,遇见两位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工务段本溪道口车间的道口员,负责看护本桓铁路34km+330m处的道口,这处道口所在的公路是本溪县高官镇松树台村对外的重要通道,无论是春播秋收还是出行购物,村民都要通过这处铁路道口走出大山。

松泉寺位于松树台的太子河畔,与温泉寺隔河相望。

松泉寺始建于清代,原名为朝阳寺,当时隶属于本溪温泉寺下院,秉承金顶毗卢宗法脉。1994年更名为松泉寺并重建。

天地孤影高中通勤乘坐火车,与后来成为住持的宗一师傅曾有一面之缘。

松泉寺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摩尼佛、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均以缅甸白玉制成,雕工出神入化,或为东北所仅有。寺周山幽水明,每逢佛菩萨纪念日,这里都要举行相当规模的法事,尤以盂兰盆节(农历7月15日)为盛。届时夜幕下的太子河畔,点点灯火,梵呗悠扬,映彻河水,似火龙行空,数里不绝。

2023-09-24 15:40:45 距离起点17.79km 当前海拔161m
2023-09-24 15:43:12

五女山-本溪-沈阳的绿皮火车忽然而来,呼啸而过。车上观光返程的乘客们已经不会想到,透过这张特殊点位的照片,在这白驹过隙,电光石火的刹那之间,竟然隐藏着解锁1960.8.4那场特大洪水历史的原始密码。

“火车通过九岭子铁路隘口,在左侧的坡旁,有用水泥做的标志,写着1960年洪水水位线,这铁路的路基上一米高都是水,洪水已经流过这个隘口到另一侧的松树台方向了。
这就是九岭子四号铁路桥,也叫后崴子铁路桥,当年的洪水水位已经超过现在的桥面了。”
2023-09-24 15:47:24 想象一下,天地孤影正骑着避水金晶兽,在当年的水面以下录制视频。


2023-09-24 15:48:17 距离起点17.88km 当前海拔175m
2023-09-24 15:49:07 天地孤影不辞辛苦,徒步18公里远道而来,只为此时此地,能与一段沧桑历史直接进行心灵对话。

2023-09-24 15:50:54 距离起点17.90km 当前海拔175m 1960年8月4日,我的老家本溪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那天清晨,人们在似睡非睡中,突然被一阵阵轰鸣声惊醒。“这是什么声音?”“外边发大水了,快点起来,咱们上山吧!”
太子河边的人家冲走很多,还看见太子河里冲下来的房子上站着很多人喊救命,但大家干着急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冲走了。当时,面临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自然灾难,能活着就是幸运者。
三天后天晴了,可是太子河的水,还在继续不断地上涨着。逃往山坡高地,幸运活下来的人可以回家了,但却有家不能回,水灾冲毁冲走了房屋,灾民们已无家可归,只得在山坡上搭个简易草房。多日下雨,已经把一切都浸透了,到处都是水的世界。从这次大洪水开始,三年困难时期开始了。当然,发生三年困难,是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在当时我以为,就是这场大洪水,导致了我们开始进入荒年,吃不饱饭。
这场大洪水死了多少人始终是个未知数,那时,媒体对这种灾难没有任何报道,估计囯家领導人也会来视察,但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当时,死人无计其数,场面极其惨烈。后来,本溪有关部门在望溪公园立了一座纪念碑,碑文上除了向抗曰戰爭、解坊戰爭牺牲的先烈致敬外,还向1960年抗洪死难的烈土致敬,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大洪水带来的重大影响。当然,这次大洪水绝不是只淹了本溪,整个太子河流域,辽河流域,包括整个天辽地宁,都发生了大洪水。辽阳、本溪、抚顺等地发生特大洪水,危难之际,陳锡聯將軍亲临一线指揮部隊抗洪抢险。当大水包围着人民群众的紧急关头,中囯人民解坊軍派来了飞机空投大量救生用具和粮食等物资。灾民说:“这次洪水要不是共産黨领导,我们松树台人能逃出三分之一就是祖宗三代的吉星。”
这次大洪水真的是“百年一遇”,后来有一部电影《十二次列车》就是讲述1960年大洪水的故事。
可恶的洪水,不仅给山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给本溪带来一个永恒的遗憾。本来,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已计划好利用休假来本溪视察,一是来看一看困难时期本溪钢铁公司和煤炭的生产情况,二是来看看本溪办电情况。当时,本溪的全民办电在省里有些知名度,毛/主/席准备8月7日到本溪,小住几日之后,再去鞍山。
然而,8月4日,一场特大罕见洪水,象猛兽一样袭击了山城本溪,桥梁塌了,铁路毁了,1000多人丧生。此时,距領袖到来只差三天。

2023-09-24 15:52:18 距离起点17.90km 当前海拔161m 身临其境,看到松树台九岭子山上的1960年洪峰最高水位的红油漆标记,就知道当时的洪水有多大了!经历过一九六零年八月的本溪人,一定会对那年那月那一天那场恐怖的洪灾刻骨铭心,记忆犹新。
1960年8月3日,山城本溪夜空暴雨如注。山洪好像千万条饿狼嚎叫着,闯进了太子河,太子河顿时咆哮起来,翻滚着一跃数丈的浪涛,到处汪漾一片,大水简直给天地连在一起了。
连续三天牛毛细雨,河面上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柴火捆、苞米仓子、棺材、大树、木头、猪、羊、人……代食品的诞生也是穷苦人民艰难求生时的伟大发明,晒干的白菜根,白菜帮,水煮,蘸大酱。榆树皮,橡子面,榛子花……吃完却拉不出屎。1960年的洪灾,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开始。从此,“瓜菜代”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主食……
1960年8月4日,本溪县发生特大洪水。全县在太子河上修建的众多小水电站除了原富楼公社水洞村的水洞电站外,其余小水电站全部被洪水冲毁。当时有句顺口溜说:“一龙(指卧龙潭,村民叫水洞河)十八站(指电站),一场洪水都不见。”水洞电站虽被洪水围困,但未被冲毁。
1960年那场特大洪水,其实雨量并不特大。究其根源,一是因为太子河上游建了很多一二级水库(主要是当时的科技不发达,防洪工程不行)。二是各地大食堂把山上树砍光了。再加上台风来袭,猝不及防,连续三天不停降雨,导致所有小水库全部溃坝,各种因素相互叠加,最终发生特大洪水。
1960年太子河的特大洪水听说很多,但大都归因于连日下雨,再就是全国有十四个省都发大洪水。如此一来,太子河特大洪水也就有了合理的说法,没人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洪水来得这么大,这么急,这么汹涌。
据知晓实情的人讲,从五八年大跃进开始,原来太子河两岸的茂密森林被砍伐一空,乙线桥往上至牛心台至本溪县河段建筑了多道拦河坝,两岸水土流失严重,拦河坝阻挡泻洪。这还不是主因,据说本溪县太子河流域的小支流水系上,建筑了多处小水库,由于失修,闸门打不开,不能泻洪,被山水冲溃坝,在短时间内太子河迅速形成汹涌急流,洪峰高达九米!
蓦然回首,倘若穿越到1960.08.04那一天,身处此地的天地孤影,恰好遭受没顶之灾,被浊浪滔天的洪水猛兽吞噬掉了。身临其境,细思极恐,感同身受,不寒而栗。

“最高洪水位”和“1960.8.4”中间一道深深的沟痕,代表当时水位最高处。
——本溪县偏岭公社,溪田铁路四号桥,桥头山梁口的刻线是1960年特大洪水水位线。
——这是溪田线第四太子河大桥,那几个字就是我们工区老师们制作的,原归温泉寺桥隧工区维护。1960年8月4日,我们工区巡守员刘锡久烈士就是在桥的南头被洪水冲走了!向烈士致敬!”今天上午,我再次来到太子河上的松树台水电站,拍摄唯一一列穿越本溪全境的绿皮火车通过铁路桥的场景。回顾往昔,催人泪下,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总有难以言表的无奈。我一直相信世上应该有美好的东西,可一生却总是与失意相伴。——网友□学波

据当年本溪县六中老三届的李文富回忆:“我们在公社和大队领导的安排下集中在我们当地叫九岭子的山上,那有一个残破的山神庙。因为当时天空还在下着小雨,在这个庙里还能避避雨。”
读罢此段文字,天地孤影忽然想到,这个残破的山神庙岂非温泉寺所谓四个庙宇之一,或者松泉寺的前身吗?有待将来探寻考证。
详见《本溪松树台我经历的六零年特大洪水让人刻骨铭心》原文链接:
https://m.toutiao.com/is/ieWxLNFb/

“我们站在九岭子靠近四号铁路桥的山上,俯瞰洪水中的四号桥,平时离水面二十多米高的桥面眼看大水就要漫过去了,大家都纳闷哪来的这么多水呀?就看水面上一会冲下来一个还没有散摊的柴火垛,一会又冲下来一个草房顶子。突然有人惊叫起来,那上边有人!等人们定眼再看时,草房碰到桥面,巨大的冲击力把草房打个粉碎,连同上面的人一起淹没在洪水中,人们甚至还没看清那上面有几个人!”

“当时就看有人飞快的从北头向南头跑去,四号桥南头和北头各有一个看桥房,飞快奔跑着的人是去援救南头的那个看桥人,因为桥南头的地势低,眼看就要被大水冲走了,可是那个看桥人誓死要保卫大桥,说什么也不离开,这个人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自己跑了回来。就在刚刚跑回北桥头惊魂还未定时,桥面上好像冒了一股烟,靠近南头的一孔桥梁塌了下来,桥梁上还连着铁轨,洪水巨大的冲击力就像玩游戏一样牵着塌下来的钢梁,把整个桥上的钢铁栏杆一扫而光,回头再看南边的看桥房连同看桥人一起消失了。”
“当大桥断了之后,洪水很快就淹到看桥房了,看桥人顺着水势爬上了小房,冲着远处关注他的人群挥了挥手,然后连同小房一起淹没在洪水中,最后连尸体也没找到。”
后崴子的人都认识这个看桥人,叫刘希久。如此忠于职守的看桥人,不禁令人感叹唏嘘。——天地孤影任我行

“就在洪水吞噬了整个村子后,再加上村里又有人葬身洪水,人们失望至极哭声一片。这时县里的领导出现在眼前,(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告诉大家:“别着急,不用怕,有黨呢。”并作出具体部署,原则就是:家不是没有了吗,你们有亲投亲,有友靠友,没亲没友可投的,就跟共産黨走,保证大家有饭吃,有地方住。
接着由县和公社两级领导分头带领大家多路转移。我们家就属于没亲没友的,就由领导给我们安排到没有受水灾的村子里的爱心人家。吃的东西由上边拨给,当然当地村民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后来几年的时间都是在黨的关怀下度过的,每天吃饭是囯家给。尽管当时囯家也是相当地困难,但也保证不饿死一人。从冬天的衣服被褥到后来的选址建房,都是正府和社会各界爱心帮助的。我清楚记得我家就有部隊捐的軍大衣和軍棉被。”
“当时的松树台生产大队有三个小队:一小队,在村东头叫东街;二小队,在村西头叫西街;三小队,叫养树圈子。西街是受灾最严重的,全村三十多座房屋几乎全部被洪水冲走,夷为平地,就是现在电站家属房东边的那片庄稼地。在洪水中只有我们西街死了三个村民,有两个是偷偷回去拿东西时落水的(前面说了),有一个是藏在钻探队的食堂里(当时有一个地矿部门在村里搞钻探,人家有组织的集体撤离了)。尽管村领导挨家挨户排查了,但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藏在那里,洪水退去后发现他在那里的尸体。”

20世纪40年代,太子河上的铁路桥。

没有松树台九岭子铁路大桥当年的老照片,谨以本溪市区的铁路大桥代替。

1960年的大洪水,冲垮了建于1942年的铁路乙线太子河桥,图为洪水过后的沈丹铁路乙线太子河桥。


以上两则资料分别摘自《辽宁水利五十年大事记》《本溪满族自治县志》
1960年8月4日本溪地区普降大雨,太子河南孤山子雨量站7月28日至8月3日7天内降雨402.3毫米,小市站8月1日至3日三天降雨304.6毫米,其中3日在12小时内就降雨196毫米,本溪站358.4毫米。这场在辽宁东部和吉林上空的高空槽大面积降雨,8月4日凌晨太子河本溪站流量14300米³/秒,是本溪地区近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
本溪市区和本溪、桓仁两县全部受灾,尤以太子河干流最重。市区被淹面积7.9平方公里,占市辖区总面积1/4。本钢高炉被淹,煤矿井下进水,全市停水停电,断绝交通。全市淹没农田32.28万亩(其中本溪县15.3万亩,桓仁县12万亩,市区4.98万亩),占播种面积25.8%。不能耕种的17.4万亩。受灾户数18762户(城市9963户,农村8799户),受灾人口108433人(城市46608人,农村61825人)。全市淹死和失踪人数1064人,截止8月25日,已查明尸体498具,还有566人至今没有下落。被淹房屋18700间,其中冲毁10160间(一说1.57万间),倒塌7235间。冲毁铁路路基4359公里,沈丹、溪田、溪辽铁路全部停运。冲断配送电线路32条,对外有线通讯全部中断。6条公路干线总长456公里无法通车。181个厂矿企业、163个商业网点受灾。冲走粮食949吨(国库540吨,公社409吨),冲走木材1400米³。冲毁各类水利设施1100多处(水库36座,拦河坝551处,渠道203处,水电站61处,水动力站24处,各种机械设备295台)。冲走马车157台,大牲畜770头,猪羊7532只,家禽43424只。全市损失折合人民币3亿多元。

1960年洪水破坏的位于彩屯地区的电力设施

1960年发大水时的本溪解放路站前一带

《挨饿年代与1960年本溪大洪水》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A9r94XaADS85cbsGFDNYw

《1960年‖明山小学读书时,触目惊心大洪水》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XoTTq6Wqn--1JNIjnkyAg

根据《中国水灾年表(1950-1979年)》灾况举要记载:“太子河特大洪水,辽阳站洪峰流量18100m³/s,浑河、鸭绿江同时大水,辽河中下游一片汪漾,辽阳、本溪等工业城市被淹。辽宁、吉林2省25个县市受灾,淹没耕地28万km²,死亡2414人,长大、沈大铁路中断。松花江下游也相继大水,佳木斯站洪峰流量18400m³/s,为1939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值。黑龙江省东部水灾较重,受灾农田40万km²,死亡121人。江苏沿海台风暴雨,南通等5个地市涝灾严重,农田受灾52.7万km²,死亡193人。受台风影响,浙、闽、粤、辽、鲁沿海潮、洪灾较重。此外,川西、安徽沿江及山东沂、沭河上游地区水灾。”
2023-09-24 16:00:46 发生在1960年的那场百年不遇的太子河特大洪水,其规模之大,破坏力之强,是经历过那场浩劫的本溪人刻骨铭心的。
“说到60年那场洪水,当时我们偏岭公社泥塔村被洪水冲走好几个人 。其中有个男孩爬到了树上,亲眼看到父母被洪水冲走,大喊:爸爸妈妈永别了!”
岁月更迭,历史的长河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设身处地遥想当时,无情的洪水浊浪滔天,泛滥成灾,竟然比水库上面的铁路桥路基还要高出两米,实在是让人不堪甚想。


2023-09-24 16:01:33 距离起点17.94km 当前海拔174m

2023-09-24 16:02:00 距离起点17.94km 当前海拔174m
2023-09-24 16:02:52

2023-09-24 16:03:13 距离起点17.95km 当前海拔172m

2023-09-24 16:04:51 距离起点18.04km 当前海拔171m

2023-09-24 16:05:15 距离起点18.05km 当前海拔172m 1960年8月4日,九岭子大桥的钢梁被冲到松树台河对面的“养树圈子”,现在的“杨树圈子”,洪水退后,国家派来了铁道乒来重修。重建大桥是在1961年,养树圈子距离这里约10里路,当时没有路也没有大型的车辆和起重设备,完全是人力运输,十几节钢梁硬是靠滚木和“搅杠”,一寸一尺地沿着太子河拉到这里,据说每天只能行走一百多米,就像“蚂蚁搬山”一样。
这些铁道乒就住在后崴子附近,他们的劳动,后崴子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说他们立的大牌子口号上写着:洪杠压巨浪,铁马又奔腾,要问此桥谁畅通,是咱铁道乒!亲历者说,当时什么机械都没有,全部是人工干活,浇筑的混凝土全是人工搅拌,往桥墩上的运输,全是人挑的,这些场面也只有那个年代才能见到。
据民国23年《本溪县公署调查河道行业情形表》记载:“太子河碱厂至本溪湖间,正常水位时,河水最宽处约70米,最窄处约17米;航道水路最深处约10米,最浅处1.4米,流速在26-60米之间。”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河流在带给人们无尽的便利,哺育万千生灵,滋养人类文明的同时,也能用暴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沿岸的一切。历史上,太子河不但灌溉着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农业,成就了辉煌的文明,也因滔滔洪水泛滥成灾,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建囯以来,太子河流域先后建成葠窝水库、关门山水库和观音阁水库等二十二座水库,让太子河收住了野性,汛期不再泛滥的洪水,成为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最重要的水源。太子河的千年“水患”终于变成了泽被一方的“水利”。
从辽代到民國,八百多年里,关于太子河严重洪水灾害的记录有百余次,小灾平均每两年一次。我市对于太子河洪水的记载有34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60年8月2日-4日,全市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太子河发生了历史上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给城市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
一些年长的市民对1960年的太子河洪水灾害记忆犹新:本溪境内连降暴雨,7天的降雨量达402.3毫米。市内3天降雨358.4毫米,最多的一天降雨量达302.9毫米。8月4日凌晨,太子河本溪站(姚家湾)的流量达14300立方米/秒。全市淹没农田322800亩,冲毁房屋15697间,受灾户数18762户,受灾人口108433人,死于洪水1064人。冲毁铁路路基43.59公里,沈丹、溪辽、溪田铁路全部停运。对外有线通讯全部中断,冲毁路段200多公里。6条公路干线无法通车。181个厂矿企业、163个商业网点受灾,冲走粮食949吨,冲走木材1400立方米,冲毁各项水利设施1100多处,冲走大牲畜770头,猪、羊7532只,家禽43424只。全市损失折合人民币3亿多元。
这些记载充分暴露了太子河暴虐的一面。而通过对这些史料记载的分析,我们也发现太子河水患有着自身的特点,太子河洪峰大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是因为太子河流域处于季风带湿润性气候,整个流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但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分布却并不平均,每年的七、八月份降水占到全年降水量的一半,降水量的过于集中就为洪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当年,太子河上游及各支流没有大型水利设施的节制和调控,在七、八月的雨季到来时,很容易形成洪峰。而且,太子河上游以及各个支流地处山区,河道比降大,让水势更加来势汹汹,破坏力更强。当进入平原后,由于地势平坦,河水流速减慢,上游形成的巨大洪峰就溢出河道,形成巨大的洪灾,给沿岸造成重大的损失。辽河、浑河、太子河,在平原地区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三条大河并向而流,在暴雨季节,三条大河几乎同时涨水,更加剧了太子河流域的水患程度。
【本溪地域寻踪】太子河的水患水利
https://mp.weixin.qq.com/s/1hAyuvQG8cUx44-M5L5__g

2023-09-24 16:45:50 距离起点21.22km 当前海拔280m 高官原地名北三家子,传说:在清·乾隆年间,有个姓佟的外籍青年人考上了武举人,任命为**,派驻在这里,因为他是当地最大的官,大家都叫他高官,他住的寨子也叫高官寨了。高官寨的名字一直延续到成立高官满族乡。高官乡、偏岭镇合并后就是现在的高官镇。高官寨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茂密。东、北、南三面偏高,而西部较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95米左右,最低高程为120米,是高官镇三合村太子河出境处。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名山有:老黄岭、龙湾顶、棒槌砬子、鸡冠砬子、鹰嘴砬子五座。再复前行,离开高官,进入小市。

无独有偶,为什么这里叫后崴子?它是根据什么来参照的?我这里找到了一个答案,在现在的下堡大地的最西面,就是溪田铁路青石岭隧道东出口,也就是前几年的网红打卡地“绿皮火车穿过S弯”的地点下面,靠近大河处,早年有户人家,也是青石岭张家的人,这个地方叫前崴子,也许这就是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两个崴子所对应的,现在那里还能看到那个房身的遗迹。
1960年8月4日那场皕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冲毁了后崴子与松树台之间的九岭子大桥,也冲毁了后崴子全村,原来建的都是泥草房,经水一泡全部垮塌,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后崴子全村的人都上了山越过二架岭,到温泉寺那边去避难。当时上面有令,不惜一切代价收留难民,当时温泉寺有“本溪市温泉疗养院”,四层大楼全部收留了来避难的难民,无偿提供食宿,难民们到了这里,如同到了家一样,在这里待了四个多月。

2023-09-24 16:55:38 距离起点21.64km 当前海拔211m (此为温泉寺寺门旧址)
在辽宁地区,最早的温泉有大连的老铁山温泉,鞍山的汤岗子温泉,本溪温泉寺的温泉等,为什么努尔哈赤会对温泉寺的温泉情有独钟呢?
温泉寺位于本溪县境内的太子河畔,西距本溪市区40公里,距天下奇观本溪水洞只有7公里。温泉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白云来往,松涛怒号,人居其中,宛然在蓬莱阁苑。”“前有太水,清波环绕;后有层峦,耸翠照临。左右诸岭,实为壮观,故东山之第一盛境也。”而温泉则“浴之能祛病”。温泉寺自明末以来,就是辽东著名的旅游、避署和疗养胜地,也是本溪历史上最大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2009-07-10 17:51:54 温泉寺为明末僧人广慧,广智所建,几经修建,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为温泉寺香火鼎盛时期。相传明末清大祖努尔哈赤乒败宁远后曾在此坐汤疗伤。历史上温泉寺历经数次破坏,直到2001年当地正府及宗教部门主持重修温泉寺。

温泉寺顾名思义,先有温泉后有寺,寺因温泉而得名。温泉寺地区,旧称沟儿汤,乾隆时期碑文载:“沈郡(今沈阳)东南百八十里,沟儿汤温泉寺存焉”。沟儿汤指温泉地区,温泉寺则专指寺庙而言,沟儿汤即指沟里流着热泉水。沟儿汤又名“狗儿汤”,传说大概有两个版本:一说老罕王常年带兵打仗,患了腰腿疼的病,经常到温泉寺的天然热泉中洗汤子,腰腿疼的毛病竟然不药而愈。另一说法源自《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的狗儿汤得名的缘由。传说清大祖努尔哈赤年轻时,经常带着他的爱犬到这一带狩猎,后来爱犬浑身生满疥癞,百般治疗,均不见效。忽有一日,爱犬不见了,努尔哈赤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爱犬卧在沟儿汤的热泉之中泡痒。几天之后,爱犬身上竟然皮毛一新,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当即就将沟儿汤命名为“狗儿汤”。又因距清朝重鎮清河城较近,又名“清河温泉”。

传说究竟有多少接近事实,目前无法考证。不过据《满文老档·太祖》相关记载,努尔哈赤传奇人生的最后20天确实是在狗儿汤度过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温泉寺西南方确有一处名叫狗儿汤的地方,上个世纪中后期还有一座疗养院就以狗儿汤命名。相比之下,《本溪县满族史》对狗儿汤的记载则格外严谨:“狗儿汤,即温泉寺,在明代即建有寺庙,遐迩闻名,因距清河堡较近,后金称之为清河汤泉。”

明朝崇信道教,温泉寺原为道观三官庙,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神祗,明末辽东地区为后金所据,满人信萨满和佛教,佛教得以盛行,三官庙方由道观改为佛寺。
明末清初,温泉寺地区归清河城管辖,因此,该地温泉又称清河泉、清河汤泉、清河温泉。1626年,努尔哈赤来到温泉寺疗伤。从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都是在温泉寺度过,一边疗养治伤,一边处理軍國大事。后因伤病恶化,乘舟顺太子河直下,返回盛京(沈阳),途中卒于盛京南叆鸡堡。
温泉寺为明末僧人广慧,广智所建,最初名为三官庙,因庙无碑,所以建庙具体年月已无法考证,又因寺旁有一泓温泉,寺后有山岭环护,又称汤山寺,清初更其名为温泉寺。温泉寺创建之后,又经过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始大。第一次维修是在清初,由行僧广慧、广智“鸠工而重营之”,但详情不得而知。
到了康熙年间,广慧、广智栖息庙中时,“泉则温寺则渗”,可以想见庙宇逐渐颓败之象。二僧虽“恒怀之”,但苦于财力不足,未能进行全面整修。二僧之徒辉元,广募资金,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修葺,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工程告竣,前后历时24年,温泉寺经此大规模重修扩建,“金碧交错,旌幢琳琅,狮座莲台,庄严起敬”。建有山门三处,前殿天王殿三间,后殿五间,东西两厢僧房12间,还有碾硙仓廪等附属设施,并立有一碑。至此,温泉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之后,温泉寺一直由僧人管理,其间游人和祛疾者往来不断。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温泉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据寺碑记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逞三昧之威,遂使巍峨丛林半为断烟”,温泉寺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憩林泉,疗疾治病者回想昔日之盛,无不兴今昔之感宛然矣”,寺僧、百姓、仕宦均要求复修温泉寺,加之次年“抚绥振肃,风清两润,太平有象”,适逢盛世,于是由僧人主持,又一次重修。这次重修,“不日而果,工程告竣”,时间虽短,但“顿复珠宫绀殿之观”,再现了“昔之金碧庄严”,可谓“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主要修葺的建筑有佛殿三间,天王殿三间,东西两厢,以及山门和其它房舍。值得一书的是,这次修建的房屋有汤房三间,即修浴池三间。修建后所立石碑,系资政大夫镇守奉天、锦州等处副都统撰文,碑文下属有住持僧人10名,从排列形式和法号来看,已是三代僧人,共居温泉寺了。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温泉寺又几经修建,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修建规模也进一步扩增,温泉寺已有四座庙宇,北有天王庙,南有龙王庙,西有娘娘庙,东有山神庙。其它建筑除前后殿,还有东厢、西厢,东院、西院、腰院以及钟楼、鼓楼、牌坊和汤池等。四座庙宇中,除山神庙以石砖砌之,无塑像,规模较小而简陋外,其余三座庙宇的内部都有精心的雕饰。钟鼓楼和木质牌坊也装饰得十分精美,悬梁吊柱,柱上均饰有金龙、燕雀等形体,显得富丽堂皇。东、西、腰院建于树木掩映之中,虽以石砖垒成,却不失清静幽雅之感。当时三院住有10余僧人,管理寺庙,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为温泉寺香火鼎盛时期。

1931年“玖弌扒”亊變后,日夲侵畧者在温泉寺一带烧杀抢掠。次年仲夏,日菌守队手背对为“讨伐”抗曰軍民,把温泉寺各庙舍付之一炬。1936年,日菌在温泉寺建起“青年武土道场,”建成一幢“东亚旅社”和一、二、三等浴池,将温泉寺变成侵畧者享乐的地方。
卧龙先生援引《东北县治纪要——本溪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云:(牛心台)红脸沟之东,二十五里,有温泉寺。温度在华氏七十度内外。医治皮肤病,有特效。每日浴客,约有二十人。”
1948年10月,本溪全境解放,温泉寺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然而,义革时期寺庙建筑再次遭到人为破坏。直到2001年,当地正府及宗教部门主持重修温泉寺,并请来哈尔滨极乐寺法师释悲祥大和尚来到温泉寺担任寺庙住持,负责重修工作。

温泉寺地区的温泉开发利用已有近400年历史。《奉天通志》载:“寺前有温泉,曰狗儿汤,有冷热二泉,同时涌出,混成温水,适于澡雪,泉周甃石为池,远近来浴者,接踵于途”。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温泉寺碑记》载:“浴之能祛病,故远近有病者就而浴之,果不药而廖者亦甚伙”“就此而求疾三间”,即“有病者就而浴之”的洗浴间,这大概是温泉建有浴疗设施的最早记录了。


当地人,说过去也叫过高家峪,寺庙对面有一片回迁楼,上面写着“高家温泉”。

天地孤影感到有趣的是,本溪地区最负盛名的两处温泉,一个叫沟儿汤,一个叫汤儿沟。

2023-09-24 16:58:25 距离起点21.78km 当前海拔216m

2023-09-24 16:59:38 距离起点21.81km 当前海拔220m

2023-09-24 17:00:02 距离起点21.81km 当前海拔220m

2023-09-24 17:00:41 距离起点21.82km 当前海拔222m

2023-09-24 17:01:34 距离起点21.82km 当前海拔220m

2023-09-24 17:02:32 距离起点21.82km 当前海拔223m 眼皮子底下,靠左侧才是温泉寺最早的建筑,现已荒废。正前方为新建,庙宇轩昂。

(照片上半部分,红色彩钢瓦部分为温泉寺原貌建筑,包括先前那座红漆铁门)
温泉寺分旧寺和新寺,新寺威严堂皇,每日接纳着善男信女,而旧寺静静座落在新寺身后,独守着那一份四百年来的宁静。寺院里的居士,说新建大殿后面,还留有几间老房子,其中的一间是大雄宝殿(图片中最上部分红彩钢瓦,门口立有金色观音及松树),也就是那间老的历史建筑。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宝佛,朴素庄严。老建筑在新建天王殿后面的台阶上,主体结构保存的不错,未来重新修复这间房子能给予保留。地上摆放有一些的石构件,据说都是文物级别,将来规划博物馆,能作为展示。

温泉寺不仅以温泉称著,也是一个环境幽雅的风景区,史称其为“燕东胜境”。

四周青山围绕,依山傍岭,东临太子河。山上布满绿柳苍松。河中鱼虾自由徜徉。山青水碧,空气清新。春游山花烂漫,夏赏荷花绿草, 秋看枫叶丹染,冬观满树银花。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疗养区内,楼馆错落有致,亭院设计,别具一格,仙人亭、人工湖、小花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不忍遽去。如果垂钓“技艺”高超,风晨雨夕也会满篓而归。

深山曲水藏古寺,远客直来泡温泉。

无欲自然心似水,一洗人间万事非。

2023-09-24 17:04:56 距离起点21.91km 当前海拔219m

2023-09-24 17:05:49 距离起点21.92km 当前海拔205m


2023-09-24 17:06:18 距离起点21.92km 当前海拔219m
2023-09-24 17:07:06

2023-09-24 17:07:57 距离起点21.92km 当前海拔216m

2023-09-24 17:08:52 距离起点21.93km 当前海拔205m

2023-09-24 17:11:00 距离起点21.96km 当前海拔196m

2023-09-24 17:12:25 距离起点21.98km 当前海拔196m

2023-09-24 17:13:23 距离起点22.00km 当前海拔206m
2023-09-24 17:14:17

2023-09-24 17:16:04 距离起点22.04km 当前海拔208m 神不知,鬼不觉,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此时此刻,寺里住持坐在寺外刚刚起身准备回寺,与一女居士说今天走了一万多步。唉,和日行一千夜走八百的天地孤影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2023-09-24 17:17:14 距离起点22.06km 当前海拔197m

2023-09-24 17:17:32 距离起点22.07km 当前海拔208m

2023-09-24 17:19:05 距离起点22.12km 当前海拔209m

2023-09-24 17:19:42 距离起点22.13km 当前海拔209m

2023-09-24 17:21:27 距离起点22.14km 当前海拔193m

2023-09-24 17:21:42 距离起点22.14km 当前海拔193m

2023-09-24 17:21:59 距离起点22.15km 当前海拔206m

2023-09-24 17:23:05 距离起点22.19km 当前海拔193m

2023-09-24 17:23:54 距离起点22.19km 当前海拔208m

2023-09-24 17:24:29 距离起点22.20km 当前海拔207m

2023-09-24 17:25:11 距离起点22.22km 当前海拔207m

2023-09-24 17:33:49 距离起点22.93km 当前海拔210m 当年的狗儿汤是啥样儿已经无从知晓了。当地人讲,原来的狗儿汤就是个天然的热水坑,后来在坑池的原址上修起了一座小楼,三个钛金大字“狗儿汤”赫然在目。现在呢小楼也动迁了,由沈阳著名的温泉洗浴希尔斯池典花重金打造的温泉酒店和天著山庄系列住宅对这里重新进行了开发建设,所以一切看起来都是新的。至此,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温泉寺已是今非昔比,早已跻身于本溪十大风景名胜之列,正以她绮丽的风光,幽雅的环境,神奇的温泉和完善的设施笑迎天下客,成为人们祈福、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2023-09-24 17:38:11 距离起点23.31km 当前海拔222m 唐太宗宠妃华清池,清太祖疗伤沟儿汤,他们分别成为了当地温泉文化的高端代言人。令人遗憾的是,曾为太祖疗伤地,今成天著度假区。温泉寺景区因为天著项目而遭到了整体拆迁,普罗大众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可谓焚琴煮鹤,弄巧成拙了,实际上是温泉已经不再亲民了。由资源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深度转化,永久性改变了温泉寺风景旅游区的未来发展格局。

温泉寺及天著度假区的希尔斯池典温泉酒店远眺四方砬子,冈峦曲折,起伏跌宕,构成一幅天然的卧佛,被人雅称为卧佛山。

温泉寺不仅有温泉、寺庙,还有同名的火车站。溪田铁路温泉寺站,兴建于1939年,位于温泉寺近旁,由那时候攻占东北地区的日菌所建,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温泉寺火车站最开始是一座四等火车站,之后被改成乘降所,如今早已沒有火车经停这儿了,但这座日式特点的小火车站依然释放着没法抵御的风采。

2023-09-24 17:50:16 距离起点24.23km 当前海拔195m

2023-09-24 17:52:45 距离起点24.24km 当前海拔194m

2023-09-24 17:54:44 距离起点24.26km 当前海拔192m
2023-09-24 17:58:20 下了二架岭,就到了太子河最漂酿的一段了。

流经本溪县的太子河,在观音阁水库稍事停留后,又辗转向下游流去,在右寨子,本溪水洞,温泉寺至松树台之间,连续转了几个大S弯,这个流域是太子河最漂酿的一段,其中的本溪水洞,温泉寺,松树台等地方,都是有名的旅游景点。

2023-09-24 18:01:58 距离起点24.63km 当前海拔181m 辽河冲这个山沟里有条小路,过岭可以到牛心台的“金坑村”。

2023-09-24 18:36:46 距离起点28.64km 当前海拔189m

2023-09-24 18:42:01 距离起点29.10km 当前海拔197m

2023-09-24 18:44:13 距离小市一庄0.22km 当前海拔203m 天上没掉馅饼,只掉了几滴雨。徒步结束,只剩归途。有位前辈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回顾艰辛的过去,就会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会懂得不管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只要黨和人民肩并肩,心连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们的囯家现在发展了,强大了,但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和困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位卑未敢忘忧国。跟着习/主/席为首的黨中央,为建设家乡本溪更加努力奋斗吧!

2023-09-24 19:02:56 距离小市一庄21.68km 当前海拔147m

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有人跟随。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从白走到黑。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我有这千山和万水。
我想要人们都看不到我,也不知道我是谁。你休想知道我到底是谁,我也一直没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相关帖子:七块地棒槌砬子→辽河冲温泉寺穿越 2019-03-29 08:13
相关帖子:迷走神经61km毅行圆梦:卧龙→欢喜岭→同江峪→迎水寺→温泉寺→松树台→法台→泥塔→三家子→牛心台→卧龙
相关帖子:卧龙·老鹳·砬崴子·马脖子·龙背·狍圈·老黑坑·石沟·水泉沟·红脸·下牛·卧龙
相关帖子:达官寨→苇塘→北大岭→松树台→泥塔→岭东
相关帖子:我行我速,渐行渐远:欢喜岭→麻泡子→金坑岭→四方砬子→同江峪 2021-02-22
相关帖子:春风拂面,畅快呼吸:牛心台砬崴子·白石砬子·楸树沟龙背·红脸弯沟结伴穿越 2022-04-06
相关帖子:攀岩钻洞,上下求索:牛心台后砬背砬尖洞→偏岭乡泥塔村老虎洞 2022-04-14
相关帖子:观音阁水库 骑返看风景 2022-07-11 11:29
相关帖子:🐲同江峪☞燕丹亭➪迎水寺➢龙王庙➺将军台➻四方砬子➸金坑岭➼小峡谷➽大浓湖➨欢喜岭➠卧龙🐉2022-11-2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 ҉ ﹏ོ孤帆⛵ོོ远影﹏ ོོ﹏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