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孤独的岛,随地大小躺。夜徒的黑,随时吓破胆|香港鹤咀·龙脊之三度徒龙记

孤独的岛,随地大小躺。夜徒的黑,随时吓破胆|香港鹤咀·龙脊之三度徒龙记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孤独的岛,随地大小躺。夜徒的黑,随时吓破胆|香港鹤咀·龙脊之三度徒龙记

2024-03-15 12:14:46 13442

前言

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对海总有能产生莫名的感动和孤单。慢悠悠地走在铺满贝壳和海藻肆意缠绕的沙滩上,一种奇妙的情绪总会萦绕心头。也许是为了对抗季节性情绪失调涌出的多巴胺,在被浪花包裹住听觉的瞬间,凉凉的海风吹在发热脸上的刹那,发蒙的脑袋持续放空,一切忧愁烟消云散。


龙年似乎有种亲切感,毕竟自古以来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迷上了打卡各种龙元素的山系。从年初的香港石龙拱,到除夕前和开年后的广州白云山画龙,拿得龙年好彩头渐渐成为周末户外的主旋律。秉持着“龙年登龙脊,今年一定行”的口号,比利担任鹤咀-龙脊线路的总策划,我担任坚决执行命令的服从者,本次登龙脊行动定会顺风顺水顺财神,顺风顺水顺心意。

⬆️2024年3次徒龙记


嘴上说着坚决不爬,身体还是诚实地去各种龙系列大山打卡拍照。每次打卡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征服龙山后身体中沉睡的血脉瞬间觉醒。

节后综合症,开篇就摸鱼

⬆️没想到大佬爬山也摸鱼,就这么一条短短200米的水泥路,前前后后卸包5次,我的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第一次:鞋带没系好。

第二次:登山杖要拿出来。

第三次:衣服穿太多了要脱一件。

第四次:保温杯没放在侧边。

第五次:饿了,煮个饭吃吧。

⬆️五星级无敌海景野餐点钱


左手背山右手面海,头顶树荫脚踩黄土,一口热面一口肉,翻山越岭不就是为了这口人间美味嘛,现在只不过是把这项活动提前了4567个小时罢了。

⬆️海风的形状之于胡乱摇摆的芦苇,或之于水面上的波纹褶皱。霎时间,有种闯入了宫崎骏漫画的感觉,内心深处的热烈被激发了出来。

⬆️新买的帽子差点又被吹飞,还是做黑发魔女比较妥当。爬山看来不一定费鞋子,但是就真的很费帽子,2次都想不起来是怎么丢的。

⬆️远看雷音洞


大概是在洞里面听到的雷声更震撼吧,感觉叫二郎神洞更为贴切,毕竟观音头上没有天眼。比利走得太快了,一不留神就飞出画面,这摄影师真不好当。

⬆️近看雷音洞


深入洞穴,体感温度骤降。海水有规律地涌入洞口,忽浅忽深忽缓忽急。站在洞穴里朝外望去,有种绝望中逃出生天的光明救赎感。

⬆️远看蟹洞


远看挺像面包蟹的壳盖在海面上,人群站在洞穴下面就像蟹壳里的蟹黄挤在一处,两边延伸出的礁石则为蟹腿。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近看蟹洞


相比起观音洞的小巧玲珑,蟹洞则是大气磅礴。些许是阴天的缘故,四周像被笼罩了一层阴霾,却依然能看到浅蓝的海水激起的千层白浪。如果是晴天高照,相信景色更为赏心悦目。

⬆️蟹洞左侧的礁石顶


攀上礁石的顶部,梦中的大海竟然近在咫尺。远处的海面是平静的、深邃的。脚下的浪花时而温柔、时而勇猛。

⬆️耳边全然充斥着海水拍打着礁石的声音,这一瞬间像回到了每晚听着海水音频入睡的场景,只不过现在的声音在耳边更为真实、更为震撼。

⬆️海边聊天全靠喊,大嗓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春日鹤咀,拥抱海角天涯

⬆️2024上半年徒步系列人生照片


坐在岛屿侧边静静地聆听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一刻仿佛身处在时间的尽头,呆呆地望向远方缓缓前进的轮船,放空状态未免也是一种前行。

⬆️请注意!这里允许随地大小躺!


与大自然进行无限制接触真快乐呀,躺在稍微湿润的礁石上,感觉自己像充电宝一样在储蓄电量。

⬆️蓝色海洋交响乐


像极了小说里的情节“他逃,她追,他插翅难飞。”追到天涯海角,逼到无路可逃。

⬆️远眺狗髀洲


研究起对面的小岛怎么过去,目测这么近的距离,直接游过去就好了。打开地图显示这一片区域都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现实中是存在隔断的,难道现在是丰水期把中间的路淹没了吗?在路网上也没有前辈们走过的轨迹,所以这座小岛能上去吗?

这泼天的富贵哗啦啦地来

⬆️摆拍前:愿2024年的钱财像海浪一样猛烈泼来

⬆️摆拍后的下场:做一个从头到尾的咸湿人士

⬆️爬石头真好玩,除了费膝盖费鞋子之外,就是很耗体力。还没走几步就已经举步维艰了,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龙年海边特别节目之用不完的体力


出镜者依然活力满满,我作为跟拍早已力不从心,好几次浑水摸鱼都被抓了个正着。在小岛上蹦跶到日落时分,才感觉时间流逝得飞快。好似读书时期的时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来工作后时间肉眼可见地消失,“一眼万年”想必是最贴切的形容了。

龙年登龙脊,爬个好彩头

最开始的计划为先走鹤咀,再反穿龙脊。没想到拍照拍嗨了,一时忘记了时间,回到鹤咀的起点时已经17点了。我和比利一直在犹豫是否还去龙脊,因为这个时间点着实尴尬,走过去还要半小时,而且当晚需要赶车回广州。最后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龙年怎么也要上龙脊,结束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前往大浪村和石澳村。

⬆️傍晚17:25抵达龙脊登山点


一路上一直纠结要不要回市区,走到旁边的巴士站时这想法更为强烈。怎料抬头一看竟发现龙脊登山口就在眼前,作为“龙的传人”,内心的夺龙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时作为地道的广东人,怎会轻易放过面前这么大的好彩头。说干就干,这条龙盘定了!

⬆️俯瞰大浪村


天色渐暗甚至下起了毛毛雨,站在山腰俯瞰脚下的风景,有种武侠片里独孤求败的感觉。

⬆️在雨雾中穿行


山脊就像一个放大版敞开的冰箱,浓厚的湿气扑面而来。期间遇到一对情侣在山顶坐着聊天,还是不打伞的那种,真是佩服,果然爱能抵御风寒。我们才开始上山,还是继续赶路吧。

⬆️嗑瓜子和爬山简直是绝配

⬆️腿短的硬伤:迈一步太少,迈两步太多


上坡时:这山非爬不可?

下坡时:这山非爬不可!

⬆️打烂埕顶山


一不留神就成功登顶,徒龙进度已完成80%。放眼望去全是浓雾,两米开外人畜不分,只能打卡标志牌证明我到此一游。

又菜又爱玩,夜袭双重惊

⬆️雨愈下愈大,云被吹成了各种形状,体感温度急速下降,唯有硬着头皮速速下山。此时已经18:05,距离天黑还有20分钟。黑夜降临前总有一丝紧张,是一种对未知和无法触碰的恐惧。

⬆️18:38时分天色已完全暗下,匆匆赶路最后还是免不了要掏出头灯照明。所幸从山顶上下来全是平路,胆小鬼的我对夜袭是又爱又恨。爱夜袭的趣味性强、探索欲深,恨夜袭的未知恐惧、提心吊胆。

⬆️龙脊完成进度加载100%,2024年第3次徒龙活动圆满成功。从最初的犹犹豫豫到最后坚持本心,爬山似乎就是一个和心理抗争的过程吧。

⬆️按照常规线路,从石澳道下来后,要沿着港岛径第八段前往大浪村。由于此时天色已晚,预订的车票是晚上八点半,只能从大潭峡搭巴士回市区。


原本我就胆小,本想打开高德想研究下撤路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得经过惩教所,再路过坟场,最后在火葬场附近等车回市区。瞬间觉得脚边的风凉飕飕的,一路上完全不敢回头看,心中一直默念**核心价值观壮胆。


一惊:从惩教所下来遇到两个分岔口,高德地图上显示只有一条大马路,而现实中有一条楼梯小路。一边是远而明亮的路,一边是杂草丛生的荒凉小路。鬼使神差偏偏选了地图上没有的小路,硬着头皮快速前进,所幸抄近道成功,长舒一口气。


二惊:考虑到食物还充足,想找个地方开炉就餐。走到巴士站时,看到右上方有个凉亭,位置十分适合开炉。推开薄雾冒着小雨走向凉亭,左边的路牌写着“火葬场”,右边的凉亭上面赫然写着“思亲亭”。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压力已经达到了顶点,转身欲图原路返回时,这才看清亭子一侧是好几处别人的家。一向胆大的比利也默契地不作停留,我边念着“有怪莫怪”,边往巴士站方向跑。


最后顺利搭上了巴士回到市区,有惊无险安全抵达广州,真是每次出行都有不一样的经历。

后记

自从踏入工作后,每周的户外运动便成为了最期待的事。仿佛这是一个避难所,这里面没有复杂的大人世界、没有七零八碎的琐事,只有暖风、树叶、蓝天、光影……以及背着小小的书包和小小的我。

山和海都是包容的,馈赠各种磨难和风景,最重要的是馈赠同行的挚友。旅途中的经历都是命运授予的礼物,感谢这些经历背后已经暗中标好的意义。收拾心情,勇往直前才是我不断攀登的动力。

6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穿拖鞋不方便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穿拖鞋不方便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