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尔~马纳斯鲁大环徒步
尼泊尔是徒步者的天堂,以前听的看的最多的就是EBC<ACT<ABC。。。这些线路,马纳斯鲁大环进入我的视线是因为去年九月,一个熟悉的驴友走过,因为她是九月份去的,她看到的雪山和风景并非我的预期,并没打算要去。今年四月一次猪凤拉练听说素素要组队,而且有几个熟悉的驴友都报名参加了。人们不是常说:“旅行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去”。刚好有个飞机位,于是就**入坑了。
马纳斯鲁大环(MCT)是Manaslu Circuit Trek的简称,位于尼泊尔东北部的廓尔喀山区,该山区也是 2015 年尼泊尔大地震的震中,这条徒步线路1992年才开始对游客开放。被认为是喜马拉雅山脉最佳的人迹罕至的路线之一。这里是世界各地真正的徒步爱好者的顶级之选。该线路长约180公里,从亚热带开始、穿越茂密的森林、幽深的峡谷,藏传佛教村落,壮美的雪山,再到环境严酷的冰原,造就了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植被。是一个冒险组合,因此,马纳斯鲁峰也被评为世界十大探险目的地之一。在马纳斯鲁徒步,一天要徒步6-7小时,有时候更会长达8-10小时,所以会长时间在高海拔和偏远地区进行徒步活动。想要顺利完成马纳斯鲁大环线需要很强的意志力,面对艰难条件的心理准备以及非常良好的健康状态和体质。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队伍:
领队:素素
队员:华头、心晴、校长、樵夫、蛋壳、羊羊、维妮和我(红尘)
向导:Pasang
背夫:5人
来张集体大合照

写游记之前贴几张风景诱惑一下大家
马纳斯鲁群峰的日照金山











由于领队在出发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各个方案的对比,最后选择了3800元人民币包给加德满都的Mani先生,全包14天徒步的背夫、向导、进山费(MCT和ACT美金210)住宿、包车和加德满都三晚住宿(包早)。这样不管是后方支援或者救援都有了大大的保证。使我们这次徒步安排合理,简单,快乐!
4月19日,广州----加德满都
广州正值暴雨季节,我们乘坐的航班无一例外地晚点了,到了加德满都已经是半夜2点(北京时间4点多),幸好尼泊尔时间比我们晚了2小时15分钟,所以是他们的凌晨2点,一番入境手续后,出机场,Mani先生派车接送,惯例来一波欢迎仪式:每人送一串花花,并把我们接到酒店。各自洗漱安睡。

4月20日,加德满都闲逛
一大早,mani先生就到酒店,为我们安排了换尼币,一下子身上就多了几万,钱包鼓鼓的。,,mani先生又带我们去买电话卡,我们自己也买了气罐,因为MCT整条线路的基础设施不太成熟,有些地方没电,所以要用气炉煮水。

关于电话卡,如果只是在城市旅游,可买,如果像我们一样进山徒步,可以不买,因为进了山也没信号。
加德满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到加都,感觉整个城市被一层薄膜笼罩着,灰灰的。大街小巷都是窄窄的,而且纵横交错,又四通八达,路面真的不敢恭维,但每个司机车技都是棒棒的,而且非常礼让。电线杂乱无章。大大小小的寺庙夹杂在居民区内。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很多,似乎中餐馆也不少。



买完了徒步必需品,我们一行人无目的闲逛,之前来过的小伙伴说带我们去最旺的商业街
人间烟火气浓郁的加都,有点像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街景







街头随处可以见到文物和古建筑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新皇宫广场。这是一个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李查维王朝时期(464年~879年)经过马拉王朝和沙阿王朝的历代修建,形成了由3大块空地和50多个建筑古迹构成的加德满都王宫广场建筑群,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1979年成为尼泊尔的7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最为闻名的建筑是哈禄曼多卡宫。2015年4月25日的强烈地震,毁了不少古老建筑








正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每一座古建筑的时候,突然有两个人过来赶我们。。。。。。原来这里是要收门票的,1000卢比,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于是撤出,改去猴庙。
猴庙
闲着也是闲着,下午,我们一行人又去了猴庙----斯瓦扬布纳寺。猴庙坐落在市区以西约2公里处有一座小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那里因野生猴子很多,便被人们称之为“猴庙”。久而久之,斯瓦扬布纳寺这一正式名称反而不为大众所知。
在猴庙里,有藏传佛教寺庙,也有印度教神庙。寺庙内有各式各样的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山顶的大佛塔,建筑风格相似浮图纳特塔,造型奇特,塔高10米,以白色的半球体为基座,代表地球,上方有四方形的金色砖台,四面各彩绘一双大佛眼,被称为“尼泊尔眼神”,双眼上方绘有第三只眼,象征着佛能够洞察一切。如果你跟他对视,不知不觉就迷糊了。大眼睛下,有一个大“?”,是梵文数字的“1”;意为“多教合一”,也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和谐归一”。塔锥有13层阶梯,象征通向涅槃的13个阶段,顶部为尖形塔冠,壮观美丽。










在猴庙的观景平台还可以俯瞰加德满都的全景



从猴庙的台阶下来我们走路回酒店,因为不到3公里的路的士竟然开价1千卢比。
在酒店天台上遇到来尼泊尔的第一个落日晚霞



4月21日 加德满都----徒步起点sotikhola(141公里)
出发啦,来个大合照


从加德满都到sotikhola大多数路段极其颠簸,路况不好加上天气炎热,车胎爆了,司机还不会换胎,只能等候修车师傅的到来。等候,修车,吃午饭,141公里的路足足耗了九个小时,也算经典中的经典了。。。。。。
路上遇到的小姑娘自己画的手绘

尼餐手抓饭

补渔网

还见证了当地人的婚礼。不过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哪位是新郎和新娘





到了下午尼泊尔时间5:30分,终于到达了徒步起点。咱们住的旅馆就在河边,三楼,背夫们帮我们把一袋袋行李搬入房间,太贴心了。

哇啦啦的河水伴我们入眠。
PS:开水要钱,一壶800卢比,一杯50卢比。有WIFI,免费
4月22号 徒步第一天 sotikhola(海拔600米)----machikhola(海拔900米) 14公里 耗时5小时
早上8点早饭,8:30出发,正式进入我们徒步的第一天
出发前的大合照

背夫们背着重重的行李走在前,我们九个人居中,向导Pasang押后,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是我们过的第一座铁索桥,以后每天都要过这样的铁索桥


上午11:30我们进入了Dharche Rural Municipality。路沿着布迪甘达克河Budhi Gandaki而上。路面崎岖不平,深深的峡谷,陡峭的岩壁,泛着黄色水流的河与路边的植物合成了一幅幅壮阔的风景






又是一座长长的吊桥

过了桥还有网红打卡点

酷似大猩猩的大石头

历时5小时到达了machikhola(海拔900米),入住Hotel Larke Peak。这是进山条件最好的住宿了

由于到得比较早,洗漱完还可以坐在阳台守住路口,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发现在尼泊尔不论男女老少,他们的铁头功都是杠杠的。





住在对面茶馆的一对也是来徒步的外国友人,见我在拍照,还特意展示一个和很nice的笑容


PS:1.路上很热很热,气温达到34摄氏度,多带水
2.今天的行程完全可以开车到(越野车),节省一天时间
4月23日 徒步第二天 Machhekhola----Jagat(海拔1410米) 16公里 耗时7小时
昨天的炎热把我们吓怕了,今天提早半小时出发。
出村,过一座铁桥(这次不再是铁索桥了)


今天继续沿着布迪甘达克河Budhi Gandaki边行走。
回望昨晚我们住的小村庄

由于各个队伍起步的时间差不多,所以一路遇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徒步者。大家相互问个好,迈着同样坚定地步伐,向着同一目标前进。




从山溪流下来的水清澈透亮,全都汇入布迪甘达克河Budhi Gandaki,河里的水却浑浊不堪


午饭后,从这里过了铁索桥我们正式转入徒步路径


从河的左边转到了河的右边,风景还是那个风景,只是路变窄了,变得没那么平坦,但很宁静,除了河水声,剩下的就是徒步者的脚步声和笑声。




时不时穿过一些村庄,还有一个有温泉(Tatopani)的村庄,原计划在那里住一晚,但路程不对就作罢了。

勤劳的尼泊尔妇女在劳作



还有手工卷羊毛的


这两位小姐姐有点眼熟,像是在哪见过


今天要穿过危险的滑坡地段,向导Pasang特意提醒要快速通过,不能停留







滑坡的左边是万丈河谷,很明显被山上滚下来的大大小小石头挤满,河水也因此显得非常湍急


过了滑坡再向上,便是一个宿营地
这里的环境似乎很不错


我们要下到营地下面的河谷,过河,走一段河谷


在向导Pasang帮助下,我们跳过一块块河中湿滑的石头,安全过河。



在河谷行走,发现有很多漂亮的石头

走一段河谷,然后又从河谷爬上半山腰,过铁索桥回到河的左岸,继续往前走半个小时,到了今天的目的地Jagat。





今晚的住宿条件有点差,无WIFI,热水洗澡要300尼币,本地香蕉40/条,苹果75/个(论斤称)。电压不稳,用气炉煮水。晚上村里溜达发现村尾有一家条件比较好的客栈,韩国人和一些欧美人住在里面。半夜刮起大风下大雨。
4月24日 徒步第三天 Jagat----Dyang 19公里,累计爬升1200米,耗时8.5小时(进山检查登记和煮茶休息的时间比较长)
因今天路程长,要过检查站,所以7:30就出发了
今天依然是沿着河谷边行走,一出村风景立马在线,拍照留影是必须的





瀑布的上方有一人行吊桥,而下面可以踩着石头过河,我们都选择过河




经过的村庄还有人在河滩踢足球,这是真正的沙滩足球,简易的场地丝毫不影响他们球技的发挥。


走着走着,右前方的山谷中突然出现日照金山,虽然颜色淡淡的,只露出2个小尖尖,但这是我们第一眼的雪山,不管是不是马纳斯鲁峰,也足以使我们兴奋不已。让我们也和雪山一样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






又要过铁索桥了,有雪山的衬托,过铁索桥也觉得很壮观

河谷里的蜥蜴看见我们也探出头来,它们的长相似乎跟咱们的不一样。



前面就是检查登记站的村子,一派丰收景象的田园风光


检查登记站,在这里要办理打印每人两张的进山证,背夫、向导也不例外,如果没有,那是要重罚的

尼泊尔人的办事效率有点慢,大家都耐心地等候着


等候之余在村里巡查一番,村里适合拍照的地方也是挺多的



接近一个小时的登记,我们终于可以上路了



又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到了下一个驿站,这里比较热闹,背夫们要吃饭。而我们都带了干粮,找地方煮茶吃干粮就好


之后的4小时都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上上下下







过天桥前看到一幅地图,红圈是我们往后每晚的住宿点





山路狭窄,见马让马,见驴躲驴,直奔Dyang村



尼泊尔时间下午16:45到达目的地Dyang,在客栈听到有人讲国语,觉得很亲切,一问是台湾同胞。
Dyang的自然环境不错,住宿条件一般,餐厅有免费WIFI ,而且餐饮做得不错。
4月25日 徒步第四天 Dyang----Namrung(海拔2630米) 17公里,累计爬升1100米 耗时9小时
Dyang的早晨





7:30准时出发,下行,爬坡,再下行,再爬坡,反反复复穿行在山野中。路过多个村庄。





风景一帧接一帧,时而雪山闪现,时而飞瀑天降,时而骡马成群飞驰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中。。。。。。





峡谷下面的河水滚滚向我们后方流去,岩壁也像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不知不觉我又落在队伍的最后。




向导Pasang一直默默地等候着我,强烈要求帮我背相机,背包,队友们见我走得慢,也建议我把行李给向导,最后我把相机交给了他。。。。。。没过多久我后悔了,因为高山杜鹃的出现。






这些生长在岩石壁的红色杜鹃花正如她们的花语一样:热情、希望、美丽、坚毅和顽强。Pasang告诉我:杜鹃花是尼泊尔的国花,哦!难怪那么鲜艳夺目!看着她们,让我想起了那些负重劳作的尼泊尔妇女。这下子我又挪不动腿了。
山林除了杜鹃花还有很多小野花,虽然不怎么显眼,但也是努力地生长,点缀着整个森林



太阳也渐渐落入山的后面,下午16:30到达Namrung。



Namung的环境不错,是一个藏传佛教的村子,有佛塔,尼玛堆。旅馆占地很大,小木屋一排三间,布局合理,门口还有一棵苹果树,正是开花季节

我们住的茶馆无网络,有电,有热水洗澡250尼币。由于我身体不舒服,队友们让我先洗澡,在这表示感谢!!!!
4月26日 徒步第五天 Namrung(海拔2630米)----Samagang(海拔3530米) 17.21公里 累计爬升1200米 耗时8.5小时
Namrung的早晨



7:30准时出发。队友们精力旺盛,箭一般地冲下山,我还是不想错过任何路上的美景,觉得这些树很特别




好不容来在这门口追上了他们


今天经过很多村子,MCT徒步线路的特别之处就是从低海拔开始,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人文,从南隆开始,这些村子大多数是藏式的,共同点是村口有门楼,有尼玛墙,村里有大佛塔。见到村民打招呼由“Namaste”改换成“扎西德勒”。这些村子均有茶馆或客栈,有餐饮,也可以住宿
LHI(丽)村(海拔2910米)




我们的背夫在歇脚

这里有大佛塔、佛像,尼玛墙,人们的穿着打扮都是藏式的



Shyo肖村(海拔2960米)







Lho洛村




Syala夏拉村(海拔3500米)






又过一座吊桥

今天更幸运的是一路的各色杜鹃花陪伴,因为2630-3530米海拔是高山杜鹃适宜生长的高度






苹果花



还有沿途的小黄花




小紫花

赏花途中有个小插曲。因为Samagang要去进山检查站登记,我们怕时间拖得太久会影响,于是让向导跟前队先走(向导每天都是收队),剩下维妮、蛋壳、校长和我,前队走后,我们仍然沉浸在花海中,刚好有一分叉路,究竟走哪一条,这时又没人经过,维妮说:向上的没有很多人走过的痕迹,校长说,向下的似乎被人走得很光滑,我说今晚的海拔是3530米,而咱们现在的海拔才2900左右。。。。。。经多番考察,凭感觉向下吧。。。忐忑地往下走了很久,看到了这个

萨马岗我们来了




萨玛岗是马纳斯鲁地区最为核心且规模最大的村子,距离马纳斯鲁大本营最近,所有攀登马纳斯鲁峰的登山者都是从这里开始准备的。基础设施齐全,有专门的停机坪(登马纳斯鲁峰的人可以直接从加都飞过来)、寺庙、学校,还有进山证检查点,警察局,客栈有WIFI(收费)。这里还有2条支线可供选择:1蓬境寺,2比兰达湖&玛纳斯鲁大本营。





4月27日 徒步第六天 Samagang萨马岗(海拔3530米)----Pungyen gomba逢镜寺(海拔4100米) 14公里 累计爬升约542米。
萨马岗的日照金山(在客栈的餐厅就能清晰可见)





我们今天走支线之一的逢镜寺,如果天气好的话,会是360度雪山全景。从萨马岗去逢镜寺走的是回头路,如果昨天我们住在夏拉村的话就不用往回走。出村过了大草坪向右上山。有明显的路径和台阶,是一条成熟的线路


沿途的小野花


爬过一个小坡到了石阶路,很陡,虽然很不规则,但也是成熟的路,左边是一条冰河,由于落差大,所以水声很大,水流湍急。





大约爬升一个小时,过了山门便是一个铺满野花的缓坡,下山的时候队友们还在这里采了一大袋荠菜晚上加菜呢







在这个接近90度的岩壁发现了岩羊活动的踪迹





只可惜当天天气不好,阴冷阴冷的,还下起了小雪,整个天空灰蒙蒙,没能看到逢镜寺背后的马纳斯鲁峰和360度的雪山环绕,留下遗憾。。







等我们回到萨马岗的时候竟然下起了暴风雨。期待明天的好天气。
4月28日徒步第七天 Samagang萨马岗(海拔3530米)~~Birendra Tal比兰德拉湖----Samdo萨姆多(海拔3860米)
11公里,累计爬升432米 耗时5.5小时
昨晚的大雨使今天早上的日照金山蒙了一层薄雾。


欣赏完雪山,再来一份广式早餐 姜茶+巧克力甜甜圈,还有咱们私藏的水煮鸡蛋(感谢维妮和蛋壳的辛勤劳动),美美的!

今天的路程不长,所以8:00才出发,以马纳斯鲁为背景先来个大合照

昨晚的大风雨把天空和雪山洗涤得一尘不染



通往Birendra Tal 比兰德拉湖的路上,一场盛大的雪山盛宴展现在我们眼前








今天路程不长,爬升不多,时间充裕,所以我们边走边玩边拍,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就到了Birendra Tal比兰德拉湖
比兰德拉湖位于马纳斯鲁峰(海拔 8163 米)脚下,是马纳斯鲁峰冰川的冰川融水湖,被认为是布迪甘达基河的源头。
眼下的湖面还有一块块的浮冰,静静地停靠在浅绿色的湖水之上



美景更要配上美人才有灵气,队友们使出浑身解数,摆出各式姿势,一轮接一轮,直至所有的动作都拍了一遍才罢休





回到大草坪,往Samdo萨姆多进发,一路风景如画







过冰河(有个当地人见到过河的石头松动了,立刻跳到冰冷的河里,帮我们把石头放平整,使我们很感动),可惜没拍照
过冰川


下午2点左右就到了Samdo萨姆多,明天在这里休整一天,适应高海拔,一到客栈,队友们就忙着洗衣冲凉。。。。。。
Samdo的大佛塔


村的一角

我们住的客栈,大院白了很多桌椅,可以煮茶晒太阳,聊天

4月29日 徒步第八天 Samdo萨姆多(海拔3886米)休整
睡到自然醒,煮茶吃早餐。华头、蛋壳和校长提议上后山逛逛,望着陡峭的后山,我们其他人都却步了,逛逛村里就好了。
村子看样子还是比较贫穷,房子基本是用石头堆砌,由于属于高寒地区,所以物质也是缺乏的






村里养的牛、马都是放养的


在这里只能看到马纳斯鲁的一角





一边逛一边拍不一会也来到了后山脚。突然不知道谁说了声:那是不是岩羊?转头看去,一大群岩羊正在山腰吃草。我们慢慢向上接近牠们,不知不觉我跟素素也跟上了半山腰





牠们看似不慌不忙,实质各有各的任务,有些放哨,有些带孩子,有些在觅食。我们向上走一点,牠们就往后退一些。
有一只公羊看上去很威严,也许是牠们的首领




还有乌鸦飞到羊的背上,啄牠们背上的毛

到了中午,我们下山午餐,晒太阳休息,迎接明天的高海拔挑战。
4月30日 徒步第九天 Samdo萨姆多(海拔3860米)----Dharamsala/LarkyaB.C达兰萨拉/拉尔基亚(海拔4450米) 11.7公里
耗时5.5小时(中途煮茶)
今晚的营地是整个徒步过程住宿的最高点,海拔4450米,基础设施差,没电,没开水供应,住的是板房大通铺或者帐篷,所以我们的背夫要提早出发,去抢占板房,而我们就可以慢悠悠走去。维妮还提议:半路找个风景美的地方煮茶吃干粮。得到大家的赞同,中途没水,向导帮我们从Samdo萨姆多背了4升的水。
今天整条线路都是绕着雪山边行走,又是一整天的雪山盛宴




马纳斯鲁峰标志的双尖顶

每到一处风景美的地方必打卡




与马纳斯鲁峰同框



煮茶的小插曲
水4升有向导背着,炉,校长也带了;气有樵夫背着。我们后队哪哪都拍上一轮,所以比前队落后了很多,樵夫在前队。走到离今晚的营地没多远了,还没追上前队,看来茶食煮不成了,失望之际把水扔掉,继续往前走,在一个拐弯处,之间樵夫探头探脑地回来找我们。。。。。。幸好每走多远,赶紧回去把水捡回来,就地开炉。说来也巧,煮茶的地方正对着马纳斯鲁峰,风景这边独好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摆拍,录视频,不亦乐乎




到了营地下起了大雪,小伙伴们只能躲在小板房内等候晚餐,并煮好明天所需的开水。
晚上7点不到一切准备就绪,上床睡觉,我们四人一房,隔壁说话的声音似在耳边,虽然上了床,闭了眼,有人“煎鱼”,有人呼噜,几乎没有一个能安睡,只有默默地等候明天凌晨4:30出发。


5月1日 徒步第十天 Dharamsala/LarkyaB.C达兰萨拉/拉尔基亚(海拔4450米)----翻越Larke la passl拉克拉垭口(海拔5106米)----Bimthang比木塘(海拔3590) 约20公里 累计爬升1600米 耗时9小时
凌晨2:30闹钟,早餐,收拾东西,4:30准时出发
雪停了,一开始是缓缓的爬升,放眼望去,只见一条长长的灯龙从营地一直向上延伸,所有队伍大概都是这个时间出发,风声中夹杂着呼吸声,还有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时不时有人停在路边歇息,也时不时有人在身边超越,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翻过垭口。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道路两边的雪山渐渐显现,又慢慢地染上一层淡淡红晕,日照金山要来了,赶紧取出相机。






近距离的日照金山并不像我们以前远远看到的金山那样金光闪闪,而是淡淡的红光,再变成淡淡的带红白光







起风了,原本清晰可见的马纳斯鲁峰被卷起的云雾遮挡住,只看到后面的红霞





风越刮越大,手指越发变得僵硬。看着身边景色那么的美,雪山是那么的雄伟,动人,又不得不举起相机






冰川清晰可见




风夹杂着雪粒、沙粒打得脸生痛,也无暇顾及,一心想多拍几张雪山的近照,带着手套的手指头也渐渐地不灵活了,等到要补充能量的时候,也只能用牙齿咬开包装袋




大风使我们举步维艰,体重较轻的小伙伴只能互相搀扶着走,又或者扶着大石头等风头过去了再走,又或者蹲在地上避风。但除了大风还有寒冷也是让你不能停下脚步,只能咬牙前进,冲过风口,谁曾想这个风口却是16公里,号称世界最长的垭口,而且海拔在4800到5000米之间,不是一下子就能通过的。坚持!坚持!!坚持!!!


过冰湖,风更大(照片维妮拍)



接近5个小时的挣扎,9点12分终于到达了MCT的最高点Larke la passl拉克拉垭口(海拔5106米)。手虽然冻僵了,打卡还是必须的,遗憾的是没拍个集体照(队友们到达的时间不同)






以为过了垭口,风势就会减弱,不!过了垭口,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在山脊行走,风继续吹!!有队友冻得快要失温了,向导Pasang毫不犹豫把身上的羽绒服脱了下来给队友穿,确保了整个队伍顺利通过垭口。
相机一直挂在脖子上,但再也没拍照的冲动,只有默默地加快脚步。。。。。。
又过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下山路段。可下山并不容易,昨晚的大雪使路面变得异常湿滑,一个不小心就四脚朝天,我自己一个人又穿不上冰抓(手僵硬),只能踩着突出的石头慢慢下,很快队友们赶上来了,维妮帮我合力穿上了冰抓,才得以正常行走,下山途中见到前方有个湖,但也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太累了!走山以来最累的一天,快到中午的补给点前,腿一软,来了个五体投地。。。。。。磕破了鼻梁,血洒当场,幸好校长在,帮我止了血,到了补给点,华头又帮我仔细消毒一遍。非常感谢!!!
喝了姜茶,吃了炒饭,又满血复活。继续下山,到Bimthang比木塘(海拔3590)是下午的2点。晚上比木塘下了大雪。
5月2日 徒步第十一天 Bimthang比木塘(海拔3590)----Gowa郭瓦(海拔2300米) 12公里 耗时8小时
昨晚的大雪把水管冻住了,但也给整个Bimthang比木塘裹上了银装,好美啊!趁着还没出发,定格美丽的比木塘










八点半出发啦~~路两边的山,河谷和植物全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煞是好看,小伙伴们边走边拍,一步三回头,生怕错过任何美景
















步步皆风景,处处可入画,美不胜收。一个小时的路程走出了2个多小时















海拔慢慢降了下来,开始进入原始深林段。更大的惊喜在前面等候着我们。
那是盛放的高山杜鹃在等候着我们的到来。。。。。。。
高山杜鹃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坚韧高洁、忠诚爱国、爱情、美丽、勇敢、圣洁、哀思以及生命的重生与轮回。
晶莹剔透的结晶体凝结于花瓣之上,让每一片花瓣色彩更加浓郁。





再往下走,紫的、白的、红的、粉的,香槟的……五彩斑斓,千姿百态,婀娜多姿。高山杜鹃总是绽放于人间芳菲将尽的时刻。越是高山,它开得越艳,不争不抢,不骄不躁。无论晴雾雨雪,它与雪山合为一体,在阵阵微风中,洋溢着属于自己春天。茂盛的枝叶上开满了花朵,那绽开的花瓣,娇艳得就像绸缎,花瓣边弯弯曲曲的,犹如仙女的裙边。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百紫千红,千般美景尽收眼底。微风一吹,遍地杜鹃扑扑簌簌,飘下来的全是浪漫,心情也不自觉地愉悦起来。













此时此刻,小伙伴们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寻找着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朵,寻找属于自己的浪漫春天。








就这样在杜鹃丛中流连了4小时。。。。。。背了三块相机电池全部用光,最后过原始的时候只能用手机拍摄了






这样的原始深林场景也是我的挚爱











遇到一队驮队,恍如隔世



接下来的路程还有很长,要加快脚步了,不然到了傍晚又要变天的。紧赶慢赶,到了Gowa郭瓦----一个带花园的木屋营地。本来4小时的路程,生生让我们走出了8小时,也算经典了吧。
5月3日 徒步第十二天 Gowa郭瓦(海拔2300米)------徒步8公里 到Dharapani达拉帕尼-转坐吉普车34.8公里---Besishar(海拔825米)
郭瓦的早晨



这里跟前几天的风景大有区别,一派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景象





7:30出发,这是最后的徒步路,所以要好好珍惜,任何风景都不容放过。








经过的村庄条件比山里的好很多








九点到了乘车的地方,这就是载我们的行李和15人的两辆车。途径的山路不仅陡峭,狭窄,还高低不平,而且很大一段是沿着悬崖壁行走。看着惊心动魄。如果此时让我再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徒步,不就是多徒一天吗。到了出山检查站,我们前后换了位置,为了防止“中头奖”,每到颠簸的路况,后排的人都要卧倒。车外烟尘滚滚,车内欢声笑语,三十多公里的路足足行驶了4小时。到了目的地,大家都快要散架了。



Besishar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物价也很便宜,住宿条件也不错,客栈有WIFI
5月4日 徒步结束 Besishar----加德满都 全程坐车175公里,6小时
徒步行程结束了,我们对马纳斯鲁大环来个总结吧
1 必须要有一定的体格和体能。徒步十一天总长超过150公里(其中一天休整),总爬升与下降均超过10000米
2 此线路囊括了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海拔落差大,从600米海拔----5106米-----825米,阶梯式上升,也是阶梯式下降
3 感受各种气候带,从亚热带开始、气温可以上升至33-35度;穿越茂密的森林,再到壮美的雪山及环境严酷的冰原。
4 风景和人文的多样性,这里你可以看到十座海拔6500 m以上的山峰。沿途可以看到幽深的河谷、郁郁葱葱的丛林、娇艳的杜鹃花,悬崖峭壁上的村庄、淳朴的当地人、冰川、冰湖、牧场,野生动物等。
5 经历各种不同的路况,沙土路。砂石路,乱石路、滑坡路,悬崖路,雪地 ,吊桥。。。。。。
6 基础设施差,经常无网络、无电、无热水 。
7马纳斯鲁环线徒步路线必须带一名持证向导,而且必须至少有两人参加,并持有加都移民局颁发的特别许可证。没有向导是无法进行MCT徒步的,沿途有许多检查站,当地警察会在经过时进行登记,以确保在这一地区旅行的安全。
8需要翻越世界上最长的垭口之一,海拔 5,165 米的Larkya La Pass,因此必须为这个垭口准备好适当的装备;保暖衣物、太阳镜和保暖手套。垭口当天要早点出发,如果在日出时到达垭口,那么在下山前往垭口另一侧的Bhimtang时就能避开大风。
总的来说:马纳斯鲁大环你值得拥有!!!
5月5日 纳加阔休闲
纳加阔位于加德满都以东30公里,行车一个半钟,海拔2100米,素有喜玛拉山脉观景台之称,在天气晴朗且能见度清楚时,可遥望对面的喜马拉雅山脉,从东侧的珠穆朗玛峰一直看到西侧的安娜普娜群峰,一字排开八座海拔8千米以上的高山和其他二十多座高高低低的雪山。场面着实壮观,震撼人心。只可惜我们人品不够,未能如愿。







这里环境舒适,使我们身心都得到很好的放松。
纳加阔日出



队友还跟当地的居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友谊赛,当然我队胜出


5月6日 参观巴德岗
巴德冈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为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城市之一,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砖红色是巴德岗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建筑风格。
巴德岗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作为曾经的国都,巴德岗有着相当规模的古建筑群,以杜巴广场、陶玛迪广场和塔丘帕广场三大广场及周边为主,神殿、庙宇、佛塔、水井…随处可见,这里有传承了几百年的制陶工艺,可以亲眼看到制陶、晒陶的场景,处处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杜巴广场








陶马迪广场
陶马迪广场由三个重要的寺庙神殿构成,它们分别是著名的尼亚塔波拉神庙,以及拜拉那神庙和纳拉扬神庙。这里是巴德岗第二大广场,广场北面的而高达五层的尼亚塔波拉神庙是这里的地标,更是整个尼泊尔的著名古迹和旅游标志之一。




塔丘帕广场





蛇是尼泊尔的吉祥物



最后用加德满都满城的紫色浪漫结束这篇游记












感谢领队素素的收留和照顾!
感谢Mani先生的精心安排!
感谢向导Pasang一路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校长每天的等候和陪伴!
感谢美女维妮和蛋壳每天的辛勤劳动!
感谢各位队友的陪伴!!!!!!
给红尘不染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