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第一座雪山,重装梅里北坡

每个人的梦想清单里,都该有一座雪山。
——题记
每年的五一长假,队长都会精心策划一条远线带我们出行。今年五一,队长选的路线是梅里北坡。
梅里北坡,是以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亚贡村为起点,沿梅里雪山北侧山麓,近距离观赏雪山冰川的一条徒步环线,这是一条深入梅里腹地,令无数户外者向往的雪山冰川线。

我没爬过雪山,雪山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对这条路线向往不已,但又顾虑重重。第一,我没走过高原,缺乏高海拔徒步经验;第二,我没走过重装,担心自己的负重能力;第三,与此行大咖队友们差距太大,体力不在一个频道,我是纯小白,怕拖累大家;第四,也是最关键的,害怕自己会有高反。
但雪山的诱惑实在太大,诗和远方在召唤,我只好听从内心的声音,与其向往,不如体验,去经历,去成长,去看雪峰巍峨,去看天地辽阔,去找真正的自己。

4.27日 济南–昆明 ,奔赴彩云之南
心怀期待,早早启程。处理完手边所有的事情,27日上午,一个人从济南遥墙机场先出发了,下午2点多抵达昆明长水机场,乘机场大巴顺利到达昆明火车站。
一到昆明,正赶上蓝花楹最美的盛放期,透过车窗,看到满大街蓝花楹正在绽放,满城春色半城紫,到处弥漫着美丽的浪漫气息。

入住昆明火车站酒店,短暂停留,在此中转,等候明天的火车去香格里拉。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走出酒店,直奔滇池。
火车站离滇池约10公里,有44路公交可直达,我还是喜欢骑单车的感觉,可以吹吹昆明街头的风,更好的感受一下这座浪漫城市的气息。昆明的共享单车到处都是,一排排整齐摆放在路边,随手扫了一辆,太便捷了。

一路欣赏着街景慢慢骑行,到达滇池已近徬晚。浩瀚无边的滇池,如无边无际的大海,正激情澎湃掀起层层叠浪,给人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势。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我看到了孙髯翁笔下的滇池盛景。
吹着滇池的晚风,一个人沿着湖边漫步,从海埂公园,一直走到了海埂大坝的尽头,从华灯初上走到了灯火阑珊。夜晚的海埂大坝流光溢彩,夜色撩人,让人流连忘返,只是海风有点凉了。

回程路过的民族村

4.28 昆明–香格里拉
清晨6点的昆明,城市还在沉睡,我已经骑单车七公里,来到了著名的教场中路。这里是昆明蓝花楹最美的网红打卡地,紫色花海绵延数公里,整条街道如紫色长廊,美成梦幻。离开昆明前,有幸定格了这里的美好。
教场中路的蓝花楹


10:18分,坐上C638匆匆告别昆明,这是一列开往香格里拉的动车,沿途风景绝美,堪称视觉盛宴。途径丽江时,能看到玉龙雪山,穿过玉龙雪山隧道,能看到虎跳峡和哈巴雪山,一路透过车窗,有看不完的高山草甸和皑皑雪山。

生活最美好的样子,大概就像此刻这样吧,坐在开往诗和远方的列车上,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慢慢虚度时光。
车窗外的香格里拉大白塔

动车行驶了4个半小时,下午3点抵达香格里拉。
藏式风情的香格里拉站

一出站,就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独有的纯净,眼前的雪山,头顶的云,一切,都是梦中的模样,触手可及。

打车到预订的酒店,路上下起了小雨,司机师傅热情的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推荐了美食,还提醒注意高反。
这次梅里之行我们组队6人,约定30日下午香格里拉火车站集合,初入高原,担心高反,为了让身体早适应一下这里的高原环境,我最早赶来了。
入住的锦华源酒店

来之前好朋友给推荐了古城旁的一家藏式酒店,等我确定好出发时间准备预订时,由于临近假期,房价已经翻倍,只好又选了这一家。这家酒店位于香巴拉大道,离古城一公里,环境比较安静,也还不错。
香格里拉海拔3300米,许多人到这里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还好,我来到后没有不适感。

下午一直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想等雨停出去走走,可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索性不再等了,套了件冲锋衣走出酒店,溜达着去逛古城。
雨中漫游独克宗古城
这里的马路上十分寂静,行人稀少,身边偶尔有几辆车驶过,没有大城市的拥堵喧嚣,感觉非常好。被雨水冲洗过的马路格外干净,一个人沿香巴拉大道往南,步行20分钟,便来到独克宗古城北门。

独克宗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藏族古城,曾是滇藏线上茶马古道的枢纽,古城有一个神秘浪漫的名字叫月光城,相传它是藏人依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一进古城,立刻被独特的藏族风情吸引,斑驳的石板路、古朴的木质建筑和浓郁的藏族文化,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外。这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拥挤,没有繁华的商业气息,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游人,特别放松。品一杯香醇的酥油茶,一个人在古城慢慢游逛了几个小时,不想离去。

喜欢这里纯净的天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分享给好朋友,她说,伸手摸云的感觉。


4.29 游览噶丹·松赞林寺
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原计划是想早出发走个阿布吉措的,昨晚一夜的大雨,又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清晨,不但雨停了,还艳阳高照呢。
这么好的天气当然不能辜负了,立即决定去松赞林寺。酒店到松赞林寺很近,约五六公里,打车10块钱。



松赞林寺寺前面有一个拉姆央措湖,安静神秘,特别喜欢这个湖。逛完寺院出来,我沿着拉姆央措湖边走了一圈,大约3公里,拍到了寺院在湖中不同角度的倒影,非常惊喜。整个湖边只有我一个人,许多人都错过了,这是给徒步进山者的丰厚馈赠,坐景观车没有这份福利。
拉姆央措湖

相比于逛寺院,我更喜欢宁静的央姆拉措湖,在这个离天堂最近的湖边,一个人静静呆了两个小时。这神圣静谧的央姆拉措湖,这佛光闪闪的高原,这独有的纯净时光,给人无限的自由和满足。仿佛,灵魂的栖息地。
倒映在拉姆央措湖上的松赞林寺



徒步8公里,走出松赞林寺,坐3路公交车又来到独克宗古城,沿达娃路继续溜达,寻找户外店,购买了进山用的气罐。
下午,未来、清秋两队友陆续到达香格里拉,住在相隔不远的酒店,进山进入倒计时。
4.30 香格里拉-亚贡村
今天下午是我们集合的日子,趁上午还有点时间,自己去了一趟龟山公园。龟山公园位于独克宗古城的最北边,在山上,登顶可以俯瞰整个香格里拉城,山顶有世界最大的转经筒,还有著名的大佛寺。

登上龟山公园,顺着大佛寺的外墙走了一圈,整个大佛寺正被怒放的樱花包围着,红墙碧瓦,经幡飘扬,映着高原湛蓝的天空,美得不可方物。

我在大佛寺,在离天堂最近的月光城,转起了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听说,转三圈能转走千般烦恼,能转来一世平安,我转了三圈,希望所求皆所愿。
龟山公园大佛寺转经筒

逛完龟山公园与两队友见了一面,顺便去超市采购了进山物资。返回酒店,收拾好行李,三人坐上约好的包车去火车站等候集合。
下午3点,另外三个伙伴准时到来,至此,六人小分队全部聚齐:蓝鸟、未来、清秋、墨默、小珠、温暖,一起乘车赶往亚贡村。

香格里拉到亚贡村240公里,从滇藏线214国道一路向北,沿澜沧江蜿蜒行驶,路过德钦县城、飞来寺,沿途看到了巍峨的白马雪山和梅里群峰,一路小雨淅沥,经过5个半小时车程,晚上8:30终于到达亚贡村。
亚贡村
亚贡村是澜沧江之上的一个藏族小山村,海拔3000米,依山傍水,如世外桃源,是梅里北坡的徒步起点,需自驾或包车才能到达。

进村前设有一道关卡,所有人必须下车登记,进山要签署安全责任书,强制向导或马匹,向导300元/天,马匹400元/天,我们六人请了一匹马,另交了每人20元的垃圾清运费。
村成立了合作社,以资源共享的模式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对徒步者的吃住行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提供向导,马匹,食宿,运输服务,就是一个共 产 主义新农村。

马匹驮运的驮包都要在合作社的马场称重,不能超重。我们每人把自己大包里的物资拿出一部分来集中装在一起,交给马帮驮运,这也减轻了一些我们肩上的负重。
五一恰巧赶上第一届梅里开山节,商队很多,当天亚贡村来了几百人,住宿非常紧张。晚上入住的藏民家,床位不够就打地铺,费用50元每人,包一顿简单早餐。
入住的藏民家

山村的夜晚异常安静,下了一夜的小雨。亚贡村这一夜,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阵阵马铃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徒步开启
Day1 5.1 亚贡村-涨价营地-竹林营地-坡均营地
住宿:坡均营地,海拔4120m
行程:16km,爬升1400m,下降400m
清晨,雨停了,心情很好。吃了一碗藏民煮的鸡蛋面,还喝了热腾腾的酥油茶。今天是正式徒步的第一天,出发前,藏民还把自产的核桃执意送给我们品尝,受神山文化影响,这里民风淳朴,藏民热情善良。
进山前合影

走出村口

雨后的空气清新湿润,远处山峦,氤氲升腾,带着一股仙气。三公里机耕路热身,来到了徒步起点,徒步起点位于一个小采石场旁边,有路牌指引。

顺着路牌沿松软的小径进入一片原始山林,林中枝繁叶茂,古树参天,树干上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这条小路是当地藏民进山采药走出来,原始静谧。
未来,清秋,小珠脚程快,进山先飞了。我第一次高原徒步,每一步都在适应,走的很慢,队长、墨默陪我在后面一起走。

沿小路走到河谷,过了一座简易木桥,开始爬升。窄窄的小路上,身后传来清脆的马铃声,听到马帮上来,我们赶紧躲到一边避让。
上山的马帮
行至五公里处,来到第一个休息点。这里是一云杉林,海拔上升了200米,旁边有粉色的杜鹃花正在开放。休息片刻,继续爬升,此时天空又下起了小雨,小路开始变得湿滑起来。

路旁高大的冷杉树上挂满了大面积的松萝,一片一片,绿丝悬垂,飘飘冉冉,既像曼妙的发丝,又像梦幻的幕帘。我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很是好奇,驻足凝望,不知是何物种。
查了资料得知:松萝是藻类与真菌共生的地衣,属于松萝科植物,喜附生于云杉冷杉树上,还可入药,是滇金丝猴最喜爱的食物,别名女萝、龙须草、树挂、老君须等。

松萝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有“大气检测员”之称。只能在纯净之地才能生长,任何一点污染它都无法存活,只有在高海拔潮湿无污染的森林中才能见到。北坡路上一路松萝,可见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多么干净。

下山的马帮
过木桥,过碎石横切路,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路上的植被也在发生着变化,到达海拔3400米,看到了第一片杜鹃花。
碎石横切路

雨中杜鹃花

过第三座木桥

穿过杜鹃林,又过了一座木桥,来到了第一个营地—涨价营地,此处海拔3450m。

涨价营地只有一间木屋,木屋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马帮在忙着清查驮包,成群的马儿在空地休息,我们进屋避雨,在此休整并吃了简单的午餐。
饭后继续赶路,走进了一片竹林,此时雨越下越密,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一小时后,到达竹林营地,竹林营地离涨价营地不远,约两公里,老远就看见营地上方袅袅升起的炊烟,竹林营地面积大一些,有十几顶帐篷在此扎营,热情的马帮大哥正忙着煮饭,我在这里补了一杯热水。营地旁边有溪流,取水比较方便。
竹林营地,海拔3550m

从竹林营地出来,没多远又进入一片高大的杜鹃林,北坡遇到的杜鹃树都是高大的乔木,树高,花朵大。

穿行在绚烂的花海中,硕大的杜鹃花竞相绽放,红的、白的、粉的,一枝枝,一簇簇,多姿多彩,艳丽夺目。这片杜鹃花绵延两公里,花开成海,十分惊艳。



一路上,溪流酣畅淋漓地奔涌,草木自由的生长,野花姿意的绽放,川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梅里的生命,也滋养着这里的一方水土。
经过13公里的转角处,看到一棵长满苔藓的枯树上,挂着一个牛头骨。

此处海拔3612米,从这里开始,降雨变成了降雪,地面出现了薄薄的积雪,越往前走雪越厚。
雪中盛开的报春花

雪中杜鹃花

一路爬坡,雪下的更大了,脚下特别湿滑。


过最后一座木桥,迎面遇到马帮下山,此处海拔3906米,桥下水流湍急,水中的红色石头很特别。

桥下的红石头

从竹林营地走到这里,已经连续爬升了500米,翻上最后一个山坡,远处高大神秘的雪山已开始显现。

穿过白雪皑皑的树林,视野顿时开阔,花花绿绿的帐篷出现在眼前,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到达坡均营地。

坡均营地,被藏族同胞称为“神仙居住的谷底”,营地正面就是梅里北坡,正对着海拔超过6000米的来日贡卡、奶日顶卡和芒框腊卡三座雪山,巨大的冰舌从雪山倾泻而下,悬挂在崖壁之上,如同凝固的瀑布,巍峨震撼。

坡均营地海拔4120m,感觉特别寒冷,我一停下来冻的直打哆嗦,赶紧钻到一个木屋里烤火,喝了杯队友的热羹,身体才逐渐回暖。坡均营地有许多木屋,都是本地牧民的临时住所。里面是木板大通铺,50元每晚,今天早已爆满,一铺难求。

今晚上百人在坡均扎营,好地盘早被商业队抢占,早来的队友都搭好了帐篷,我们三个到的晚没好位置了。多亏队长,冒着严寒四处寻找,终于帮我挤出了一块平整的容身之地。
人生至美时刻,便是抵达梦想的这一刻。雪山近在咫尺,冰川触手可及,今晚与雪山同眠,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如果没有亲自抵达,这里永远是梦中的远方。

你有多久
没有见过那个真实的自己了
今夜,静卧神山脚下
来一场灵魂对话
圆自己一个真实的梦吧
恍惚间
这是一个梦境入口
通往另一个世界
天地辽阔
我听见长风穿过山谷
灵魂在此回响
Day2 5.2 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将营地
住宿:坡将营地,海拔4200m
行程:6km,爬升700m,下降600m
夜里睡的特别安宁,早上醒来,发现帐篷底部已被深雪掩埋,拉开门厅,清理了好半天,人才钻出来。这一夜的大雪,也注定了我们无缘滇藏垭口。
昨晚没吃东西就睡了,今早也没觉得饿,只冲了一包麦片,吃了一个鸡蛋,在阴冷的天气中开始拔营。
清晨的营地



今天天气仍然不好,从坡均营地下撤了好多人,雪实在太大了。我们的队伍也从六人变成了五人,昨天趟了一天雨雪,墨默的鞋开胶了,也准备下撤。
9:10分我们从坡均营地出发,准备向北翻越丁垭口,去对面的坡将营地。今天虽然只有短短6公里的路程,却是爬升艰难,走的最累的一天。
出了营地就开始爬陡坡,踩着厚厚的大雪,不停地爬升,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高海拔步,本来就力不从心,又遇到这种天气,更是困难。一上坡,我就走的特别慢,三步一停,五步一歇。

半路刮起了大风,狂风肆虐,吹的人根本站不稳。风大的时候,只能蹲在地面或者抱住石头。起初还能看见路上浅浅的脚印,随着风力加大,脚印被新雪覆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好试探着前行,辨不准方向就会陷进沟里,沟里的雪深及大腿,陷进去再费力拔出来,很耗体力。

狂风不停在耳边呼啸,我听到了自己粗重的喘息声,虽然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艰难,但还是迎着风前行。徒步就是这样,越是艰难,越能坚定人的意志,每前进一步,就更敬畏自然,就会更加热爱生命。

前队伙伴们一骑绝尘难见踪影,我一直走在最后,队长在我前面不远处,我走慢了,队长就停下等等我,等我跟上来,他再继续向前走。

我身旁还有几个其他队伍的人,速度和我差不多,我们相伴走了一段。队长一直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队长的身影,心里比较踏实,所以这一路虽然走的艰难,但不孤单。


周围的群峰隐藏在沉沉的雪雾中,肆虐的狂风不时吹散眼前的迷雾,高大的山体时隐时现。4500米海拔之上,天地茫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山间的云,时薄时厚,一会深深的笼罩,一会又隐隐露出一角。云层终于被风雪撕开一道口子,露出了久违的蓝天。在即将登上次丁垭口的途中,我看到了蓝天,神山露出了她慈悲的面容。

艰难行进,攀登垭口。垭口的爬升路,每个人都走的不容易。回看身后的群峰,巍然耸立,气势磅礴。

回望奶日顶卡冰舌

次丁垭口下方,有免费向导在此带路。亚贡村的服务还是比较贴心的,向导大哥看我步履艰难的样子,提出帮我背包,我一开始是谢绝的,可大哥一片诚意一再要求,并背上了我的包,让我非常感动。

卸下沉重的背包,好像确实走的快了一点。下午2:50分,我终于登上了次丁垭口。队长正站在垭口的大风中等候,帮我打卡了难忘的人生照片。次丁垭口的风非常寒冷,呆上一分钟就冻的受不了,特别感动。

每次跟随队长出行,都承蒙诸多关照,每一次都感激在心。队长一向无私的胸怀,一直令人深深敬佩。
次丁垭口,是梅里北坡的第一个垭口,也是我人生翻越的第一个雪山垭口。虽一路艰苦,登上的瞬间,倍感欣慰。
大风中的次丁垭口,海拔4770m

垭口之上回望,群峰气势磅礴,天地苍凉辽阔。雪山的纯粹更坚定了我的热爱。徒步,不仅能打开自己的眼界,更能拓宽自己的内心,这也许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意义吧。
翻过这座山,清空内心杂念,把一切都放空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所念之路,尽情奔赴,让脚步轻盈些,我还有万里路要走。

大哥把我的包放在了次丁垭口,帮我背了半公里,他还要原路返回,去帮后面的人。我把口袋里随身携带的50元现金递给他,他一再推辞,最终才肯收下。我知道,这点心意虽微不足道,但我一定要表达我的感谢。对他来说,帮人背包或许已经习惯了,对我,却感动不已。

感谢这位大哥,您灵魂的高贵来自您心底的善良。祝您好人好运,扎西德勒!
次丁垭口途中,偶遇的一朵红玫瑰

是谁,把极致的浪漫带上了雪山?玫瑰终会枯萎,浪漫至死不渝,祝福。
过了次丁垭口,紧接着是大雪坡下降,陡直的雪坡有70度,一眼看不到底,厚厚的雪没过大腿,寸步难行,只能开启滑降模式。小心翼翼控制好重心,沿着队长滑过的痕迹,一路滑下去300米。
滑降第一段

半滑降第二段

滑降途中,云雾缭绕中的狮子座雪山,突然露出了尖尖,巍峨壮观。狮子座,又名措格腊卡,是梅里雪山第二高峰,海拔6509米。

雪深及膝,队长一直在前面带路



安全降到谷底,短暂休息后,又继续前行一公里,下午4:50分,历经七个多小时艰苦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坡将营地。

坡将,藏语意思是“神仙居住的高地”,一条河流贯穿其中,两侧分布着许多木屋,营地规模比坡均大,木屋也多,俨然一个小村落。早到的伙伴订好了木屋,今晚我们不用扎营了。
我和小珠住在藏民卓玛家的木屋里,与她们一家三口同住。蓝鸟、未来、清秋则住在她们家另一个木屋,木屋里能接收到不稳定移动信号。

大家围着火炉烤火,队长展示了自己精湛的厨艺,晚饭做了两个硬菜,一个西红柿炒蛋,一个白菜炖牛肉,我们在海拔4200米的坡将营地,享用了一顿幸福的晚餐。
按计划,明天我们是要翻越5200m的滇藏垭口的。这次进山,队长策划的是5天北坡大C线,原本翻过滇藏垭口后从梅里水出山,得知西藏那边的路不好走,又改为滇藏垭口往返。不料进山突遇大雪,现在滇藏垭口也上不去了,我们只好下撤。晚上整理背包,把后面几天的食材气罐等,都放在了木屋,留给了藏民。

Day3:5.3 坡均营地-亚贡村–香格里拉
行程:徒步8km
下降:1300km
今天是山里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回到徒步起点亚贡村。简单吃了早餐,收拾好背包,出发时天上还飘着小雪。

今天的路程很轻松,从坡将营地踩着厚厚的雪出发,一路都在下降,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地面的雪越来越薄,越来越少,直到变成了一路泥泞。

途中的杜鹃花,凌风傲雪,自由绽放

穿梭在原始森林里,过几座木桥,溯溪而下。


后半段路程与第一天相同,下午一点,顺利到达徒步起点,安全出山,梅里北坡徒步顺利结束。
附 两步路记录的徒步轨迹

回到亚贡村,等候马帮下山,取回驮包,连夜赶往香格里拉,再次入住锦华源酒店。由于提前出山,假期有余,伙伴们开启了随意游玩模式,小分队愉快解散。
五一期间整个南方都是连续大雨,进山前一直担心天气,我们能顺利进出山,并在突遇暴雪的情况下,仍然登上了次丁垭口,深感幸运。无缘滇藏垭口,是此行唯一的遗憾,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梅里,你还欠我们一个日照金山。

海灵格在《我允许》中写道:“我知道,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在每一个当下时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体验,全然地享受,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的经历都会化作成长,每一步,都在丰富着你的阅历,都在丰盈着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简单总结
梅里北坡小环线比较成熟,山中路径清晰,一路都有路牌指引,如果没有高反,没有极端天气,走起来不难。
亚贡村到坡将营地,基本沿溪流在原始森林中行走,有两小段碎石横切,很安全。过了竹林营地,一路的杜鹃花,让人身心愉悦。坡均营地正对雪山冰川,景色十分壮观。
大风雪中翻越次丁垭口,确实比较艰辛,垭口的大雪坡陡降,也有一点的难度。坡将到亚贡村出山一路林中下降,很轻松。
让人最舒服的是,一路看不到任何垃圾,每天产生的垃圾都由马帮及时清运,20元的垃圾费交的还是挺值。

梅里北坡,是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遗世独立,一眼万年。感谢神山的接纳,让我看到了更巍峨的山峰,看到了更辽阔的天地。难忘一路怒放的杜鹃花海,希望沿途的花一直开。
感谢队友未来、小珠、墨默、清秋,感谢帮助,千里相聚,我们曾一起,从一场山花烂漫走到了雪山冰川。特别感谢队长蓝鸟,一路鼎力相助,默默陪伴,不离不弃。
感恩看到的风景,感恩同行的人。有时候,同行的人比风景更重要。
诗和远方,如梦一场,感谢经历,很爱梅里北坡。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温暖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