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山徒步回忆录|朝圣峨眉山
相对纯自然风光的大山名山,我更愿意走历史文化名山,尤其是有着浓郁宗教色彩的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走访这些名山,偶尔感受一下这些神仙和修士的修行之路,恍若自己也在经历一些东西。
从腾格里沙漠出来,本来想回程顺道走访一下武当山,但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那边不仅热,还隐约有雨,于是就临时改变行程,决定去一直想去但一直未去成的峨眉山,再顺便看看乐山大佛。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到峨眉山,但金庸笔下的峨眉派,以及后来了解到的佛教名山,还有那峨眉云海和茶叶,都让我有一直前往的冲动。
峨眉山文化遗产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据说鼎盛时期,山上原有寺院100多座。“云上金顶,天下峨眉”,可见霸气,现有寺庙约26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出五岳,秀甲九州”,这是古人对峨眉山的评价,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雄、秀、神、奇、险、幻的自然景观是它的独有气质,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千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峨眉山还是道教圣地,称之为“第七洞天”’(见《洞天福地记》和《云笈七签》)。
当然,还有享誉海内外的峨眉山武功和峨眉山茶叶。
人常言:“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峨眉山,我来了。
6月21日,小雨转阴,从成都东乘动车到峨眉山站。
7:50,刚从峨眉山火车站出来,天空已经飘起了毛毛雨,花6元钱打了一辆三轮摩的到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并在旁边的小旅馆寄存了上山非必需行李,15块钱2天,价钱还算实惠,又在旁边的小商店花10元钱买了一件看起来质量很不错的一次性雨衣。
8:25,披上雨衣,开始正式徒步旅程。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景区徒步路线,也是峨眉山朝圣路线最经典的一条,跟着信徒和游人走,偶尔看看手机参考轨迹就可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米左右,来到景区入口,有一些游人在这里拍照打卡。


8:50,来到报国寺[1],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据说是峨眉山规模最大的寺庙。报国寺的香火很旺,很多信徒在这里焚香跪拜。报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报国寺门票8元/人,寺内可提供住宿。

出了报国寺,继续上山,看到伏虎寺和善觉寺的路牌,貌似离路标较远,于是去程就没有去,这也是全程唯二看到路牌却没有进去的两个寺庙。
9:30,路过雷音寺[2],这寺庙看起来就很有年代感,建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名解脱庵,又名观音堂。寺下为解脱坡,坡下绕瑜伽河,解脱桥横跨其上。

寺庙里种了很多花草,开得很是艳丽。

寺庙出来,雨就停了,把雨衣和雨伞用塑料袋装起来,塞进背包,继续前进。
雨后的山林特别清新,石头台阶路走起来都有软软的感觉。

10:00,经过华严寺[3],寺庙正在修缮,不能进去,只在寺庙大门口看了几眼。
寺庙附近有很多近1000年的楠木树,回来度娘才知道这些树木如果有金丝了那就是金丝楠木。

只看到远方的风景,没看到脚下的殿(还以为是民宿),于是匆匆完美错过纯阳殿。

10:50,到达圣水禅院[4],圣水禅院原名“神水庵”,也叫神水阁,于2004年改名为“圣水禅院”。


11:15,看到一个去往清音阁指示路牌。

左拐向上,100米左右,终于到了峨眉山检票口,只有徒步的人才会来这个检票口,所以人不是很多,到这里已经走了8公里了。检票口电子票可以换一张只有纪念功能的纸质票。
过了检票口,据说热身结束,登山才正式开始。

11:40,到达广福寺[5],该寺位于牛心岭下、宝现溪侧,宋时建“牛心院”,明万历年间重建,取“广种福田”之意更名为“广福寺”,该寺玉佛殿是全山唯一以玉佛组成的殿堂。

11:50,到达双桥清音,游览了清音阁[6], 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唐时名牛心寺(牛心寺为后牛心寺),明朝初年,僧人广济将其改名为“清音阁”。这里海拔710米,可以看山光水色,闻花草芬芳,听流泉清音,被古今游人多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寺内可提供住宿。



清音阁种了很多盆灯笼花,盆盆娇艳欲滴。

清音阁是最重要的分行路口,左边是九十九道拐方向,右边是万年寺方向,我按照既定路线,往左边继续前行。
12:00,到达康熙游山摩崖石刻。


继续前行,路过唐太宗游山摩崖石刻和药王洞,这个药王洞我看了一会儿,实在没有看出洞在哪里。从这里开始,路边不断有警示牌提示进入猴群区了。


一直沿着小溪走,偶尔见小瀑布。


通过一线天,左右两边路都可以走,看起来还是比较险峻。


下图是1912年那个时候的一线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30,进入自然生态猴区,这段路大概一公里左右,我举目四眺,火眼金睛都没有发现一只猴子。


道路两旁一直出现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古迹,一直延续到山顶,又延续到回程。

13:10,有点饿了,花了20元吃了一盘炒饭,饭不难吃,但也绝不好吃,更没有那黯然销魂的感觉。

13:30,到了洞天首步牌坊,意思是凡人入山走到这里,就开始进入第七洞天了。

(历史洞天首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13:40,到达洪椿坪,也就是千佛禅院[7],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洪椿坪座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以清幽静雅取胜。寺内主要有观音殿、千佛楼以及林森小院和禅堂、僧舍等。寺庙有免费温热水可供饮用,也提供住宿。


寺院也种了很多花。


14:30,看到第一只猴子。

14:40,进入九十九道拐。九十九道拐是峨眉山著名险坡,起于凌霄亭,止于寿星桥。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头,忽地峰回路转,又是一坡。传说当年普贤来峨眉山建道场之初,途经此地时,见这里山势高峻,坡陡石滑,险绝人寰,便授意灵祖菩萨指挥随行三干力士同时动手,每人修一级台阶。三千石级顷刻而成,灵祖验收时一数,恰好石阶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
艰难爬过一个一个的拐,一个又一个下小陡坡,见过一只又一只猴子。
15:50,路过仙峰寺[8],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1612年),寺前古木参天,茂密浓郁,寺后长寿岩高插入云,寺内可提供住宿。寺内种植了一片一片的绣球花。



仙峰寺往西行数百米,就是传说住着九老仙人的九老洞,我和一个偶识的年轻靓仔边走边说话,只看到牌坊,居然完美错过了九老洞。

16:30,到达观音飞瀑,介绍说很是雄壮,但可惜没啥水量,没看出丝毫惊涛怒踹。

16:50,经过遇仙寺[9]。遇仙寺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一个人上峨眉山求仙,走到这里,遇一砍柴的农民对他说:“清闲无为便是仙,何须走上峨山。”说罢便隐身不见,此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满意足地返下山去。后来这个人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叫“遇仙寺”。
17:12,到达九岭岗。九岭岗是南北两条上山路的汇合口,赵循伯云:“岭之主峰凡九,合仙峰至此之群山得名。”
过了九岭岗,就是险峻无比的钻天坡。


钻天坡的风光很好,远眺出去,犹如仙境。

路上遇到很多这种莓,好像叫高粱泡,摘了几棵尝尝,酸酸甜甜,味道不错。

路旁买了一根黄瓜,20元,有点大贵。

18:00,到达洗象池[10],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洗象池海拔2070米,佛殿矮小,且是铁皮盖的,寺内可提供住宿。

洗象池前面有一个小广场,小广场上有一个小池塘,小池塘里面有一头非常普通的白玉小象,一切都是那么普通,我连拍照的欲望都没有,结果这个是峨眉十景之一的象池映月,晕倒!
但小广场的风光还是非常好。



穿过洗象池,就是罗汉坡,回望洗象池。

过了罗汉坡,就是连望坡,这两个坡都是一千多级台阶,走的让人崩溃。

好在路边的花花草草又多又美又香,特别是那百合,差点被香醉了。





爬山真辛苦,用一碗醪糟奖励一下自己吧,15元,里面有两个鸡蛋,对比黄瓜,瞬间感觉划算好多。

感觉快到灵觉寺了,偶尔感觉行走在万丈悬崖的峭壁上,路的左手边的确也是万丈深渊。


这段路就是有名的峨眉山高山杜鹃保护区,路旁有很多一人多高的杜鹃花树,据说花季是4月至6月,当下时节是一朵花都没有。
19:50,到达灵觉寺[11],相传宋代建有雷洞祠,明万历十年清月禅师重建,名雷神殿,以殿中增供七佛。清康熙帝赐御书“灵觉”及《金刚经》一部,后称“灵觉寺”。现在的寺庙应该是2010年以后重建出来的。

过了灵觉寺,就是一个很大的观景平台。这里大概有好几十只猴子,三三两两和游客“互动”。

过了平台就到雷洞坪了。雷洞坪是前往金顶的必经之路,是乘坐景区观光车能上到的最高点,再往前1公里就是前往金顶的索道起点。雷洞坪有很多饭店,可吃饭和住宿,也有几个观景台可以欣赏到山上山下的壮丽景色。
继续前行,这里路边还有很多猴子。

20:30,终于到达峨眉山索道公司招待所,这是我在网上提前预定的住宿点,100块钱一张床位,热水不限量供应,有空调暖气冷气,热水冲凉,性价比极高。

办理好入住,选好床位,下楼去索道商店吃晚饭,然后回到招待所,洗澡、刷牙、上床、定闹钟、查看第二天的攻略,然后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6月22日,阴转晴。
3:40,被闹钟叫醒,打开头灯,匆匆忙忙把零散行李塞进背包,在索道旁边的小卖店吃了方便面和鸡蛋,
4:00,沿研究过的路线出发了,路上经过接引寺、梳妆台、太子坪、天门石……。



4:50,就达到金顶广场,网上说快的一个多小时,慢的要两个多小时,看样子我是严重低估了自己。天还很黑,啥都看不清楚,就随便溜达了一圈。

5:00,上到金殿平台,这是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此时这里的人很少,估计不超过20人。山下峨眉山市万家灯火,其它方位漆黑一片。

平台风好大,吹的呼呼啦啦,很快就感觉全身被冻透了。赶紧裹上风衣,穿上雨衣,把背包里能吃的都找出来慢慢啃掉,才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丝暖和。
5:40开始,东方终于出现了那么一丝丝霞光,太阳要出来了,瞬间觉得浑身不冷了,一点都不冷。

可惜好景不长,瞬间云雾起,整个东方混沌一片,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日出迹象了。
6:10,已经过了日出时间,天空依旧灰蒙蒙一片,日出完全没戏了,抬腿就往万佛顶方向走去。不到200米,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今天最漂亮的自然景色。这景色难以用文字描述,直接上图和视频。


5分钟左右,仙雾完全散去,万佛顶也完全露出它的真容。

继续往前,可惜万佛顶和千佛顶因景区已在年初开始修缮,暂停对游客开放,只能折返了。
重新回到金顶广场。

游览了华藏寺[12]。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光相寺,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海拔高度3079米。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俗称金顶。原来金顶所指不仅是这座山峰,更主要指华藏寺和寺内著名的金殿。
又来到金殿平台,四周景观豁然开朗。


6:40,参观金顶广场的观音殿[13],这应该也是华藏寺的一部分。
7:00,开始下山了,回头看金殿,原来坐落在悬崖上。

这里依旧可以远眺如画群山。
路上看到几只松鼠,完全不怕人,但我怕它,很怕被它挠那么一两下。


7:40,下到太子坪寺庙[14],太子坪原名万行庵,明代古智禅师开建,清顺治中闻达禅师重建。传说寺因供奉明神宗朱翊钧之子常洛塑像,故名太子坪。寺前岩下,有石如象,名“象王石”,传说是普贤坐像的化身。太子像早已不在,如今供的是释迦牟尼佛像,寺庙可提供住宿。
8:10,下到接引殿,也叫接引寺[15],这应该也是华藏寺的一部分,顺道参观了这寺庙。
8:50,到达雷洞坪的观景平台。工作人员正在喂猴子,看看满地的新鲜水果,想想昨天20元一根的黄瓜,瞬间感觉不太平衡了,很多时候,人生真不如猴生啊。

这段路是折返路,仔细赏赏昨天没看到的花花草草。偶遇一树野生小樱桃,吃了一大把,味道酸甜酸甜的。

还有这个不知名的果子,看着很有食欲,但没敢动口。



还有许多我一直喜欢的花花。



偶遇几个背夫,我们沿途很多吃的喝的都是这样背上山的。

下到洗象池,想比昨天,这里多了几群猴子。
10:40,到达九岭岗,从左边往万年寺方向而上。一开始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上坡路和下坡路交替。


11:00,来到华严顶[16],清代雍正年间在华严顶峰顶扩建为寺,寺名也叫华严寺。该寺有水补给,可吃斋饭,可住宿。华严顶有“小金顶”之称,“华严观云”是峨嵋山著名景色之一。

寺内比较简单,但比较特别。


继续回程,又遇到运输马队,这个比人力运输应该省力得多。

11:25,到达初殿古刹[17],相传原为峨眉山蒲公的私宅,清后期寺院被毁,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年间。一排人坐在殿门口的门槛上,入口都被堵住,实在无语。

12:10,到达息心所[18],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时为一小庵,相传古为息心居士静习之处,后开建为寺,故名息心所,寺内可提供住宿。

13:00,终于到了万年寺[19],门票10元。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始建于东晋隆安年间(397一401)是峨眉山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寺内无梁砖殿全部为砖结构,是看点之一。据说普贤菩萨的真身保存在这里,没看到。

寺外很多猴子,就在道路两边戏耍。

出了寺庙,发现比翼双飞的两只蛾子。

13:40,到达白龙洞寺[20],明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寺后原有上下白龙二洞,相传为白娘子修真之所,寺因此而得名。白龙寺清初重建,现有的白龙寺庙建于清末,民国十七年毁于火,1953年维修,1980年修复。

13:55,终于又回到双桥清音,接下来又是折返线。
在路边的补给店吃了一碗方便面和两根香肠。
14:30,下到大马路,顺道参观了中峰寺[21],为峨眉山古刹之一,晋时为道教寺庙,称乾明观,北魏时明果和尚降伏蟒蛇有功,庙中道士承师学佛,遂改观为寺。因地处白岩中峰之下,故名中峰寺。宋时中峰寺已是峨眉山著名禅林。这个寺庙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感觉仅次于报国寺和万年寺,可惜整座寺庙没见到一个僧人,香火也不旺。
继续回程,这段8公里的路走的特别艰辛,一方面原因是经过近50公里的持续行程体力精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另外一方面是沿途风景要么一般要么来程已经看过了,感觉自己已经化身赶路机器人。
16:10,终于回到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取了行李,搭了去向乐山市市区的公交车。
整条徒步路线共计55.55公里,最高海拔接近3100米,累计爬升和下降都超过5000米,全程拜见19座寺庙,金顶观看了没有日出的日出,也观看了没有大云海的小云海,全程耗时超过30个小时(包含住宿前后接近7个小时)。

这次没去成的寺庙,大致如下:
1、伏虎寺,这是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本来想回程再去的,结果实在有点累,就留待下次再去。该寺是一座曲阗通幽的尼姑院,因寺前的山形像一头伏卧的老虎而得名伏虎寺,伏虎寺始建于唐代,寺内有全山最大的罗汉堂。
2、大佛禅院,据说是亚洲最宏伟的汉传佛教寺院,巍然屹立于峨眉山市城区之南、虎溪河畔。
3、凌云寺,因是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凌云寺在凌云山顶,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凌云寺创建于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大佛开凿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
4、卧云庵,位于四川省峨眉山海拔三千零六十五米绝顶之处,因其位处摄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如卧云,故名,卧云庵现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
5、纯阳殿,原名吕仙行洞,位于赤城峰下,宋朝时为“新峨眉观”。该殿原为道教宫观,现存殿堂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重修改为佛教寺庙。
6、大乘寺,据说在洗象池之上,这个真没有看到。
7、罗峰庵,位于萝峰岭,是伏虎寺静室,原名龙凤辉室,内供接引佛像、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
后记及总结:
1、关于补给。整条路线补给点众多,吃的、喝的、住的都不缺,感觉每1公里多点就有一个,只要人民币到位,啥都能到位。
2、关于猴区。峨眉山的猴子比较凶悍,真不太怕人,且敢尾随,亲眼看到有女生被猴子抢了帽子和手提袋,又看到两只大猴子趴在一个大男孩身上要强行撕开背包拉链,所以,与人同行和手上有根棍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3、关于衣着。上山路一直处于爬升状态,身上微汗没有干过;全程绿植丰富,感觉是不太晒的。
4、关于信仰。峨眉山是佛教圣地之一,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5、关于难度和强度。全程景区路,好走不滑,1星难度;累计爬升和下降都很大,强度5星。
6、关于风景。峨眉山步步自然风光,步步人文古迹,寺庙大都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还都有其美妙故事和传说,让人留恋,留恋,不舍。
7、关于朝圣问道。绝美的自然风光、寺庙和古迹的百年千年历史变迁、几万台阶的上上下下,寺庙的钟声梵音……,都是对心灵和身体的洗涤。
还会再去峨眉山吗?应该还会吧,如果再去,就多留一些时间,把未去的地方尽量补去、把故事和传说尽量深研、把峨眉传统十景和现代景观争取目睹……,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同、同行之人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风景”就会决然不同。
部分图片和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部分拍摄图片未经打码处理,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更改或者删除,谢谢!
这应该是我写过最长一篇流水笔记,主供自己闲时回味和下次借鉴。
2024年7月18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野外大叔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