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69天,一万公里,我完成了中国10条经典户外路线

69天,一万公里,我完成了中国10条经典户外路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69天,一万公里,我完成了中国10条经典户外路线

2024-08-28 22:27:23 10808

2024年5月13日-7月20日,我和同伴小明,从云南出发,途经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山西,共7个省份,行程一万公里,完成了:

✅雪山1座:哈巴雪山;

✅徒步路线6条:虎跳峡高路、珠峰东坡噶玛沟、冈仁波齐转山、乌孙古道、腾格里沙漠五湖连穿、五台山大朝台;

✅骑行路线2条:独库公路、青海湖环湖;

✅车行路线2条:214滇藏线、219新藏线;

✅马拉松2个:大理马拉松、奎屯半程马拉松。

(69天的行程里我们有过短暂分离,其中哈巴雪山是小明独自完成的,而大理马拉松是我独自完成的,其余路线都是两人共同完成。)

✅遇见20个城市/县镇: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拉萨、日喀则、曲当、塔钦、狮泉河、叶城、喀什、伊宁、特克斯、库车、奎屯、乌鲁木齐、银川、西宁、西海、太原、砂河;

✅经历晴天、大雨、冰雹、下雪、风沙、彩虹;

✅邂逅雪山、湖泊、河流、峡谷、森林、草原、沙漠、戈壁、花海、银河;

✅感恩曾与19个队友同行:阿文、阿哲、追风、谦、成、琳琳、石头、悦行、共同、龙虾王、和尚、初见、散步、踏雪、kingkong、小艾、郭兵、探索、望远镜。



一路上我们遇到的困难包括但不限于:恶劣天气、舟车劳顿、封路管制等,其中我因为吃坏东西有过一次很严重的上吐下泻的经历,而小明则因为扭伤、发烧跑了两趟医院,小病吃药则是家常便饭。最离谱的一次是在大雨中骑错20多公里山路,这也直接导致了小明受寒发烧,甚至为此险些没去成五台山。

7月19日晚我们结束全部户外活动从五台山回到太原市区,20日便是我的28岁生日。(原计划没有五台山,是要在14日结束全部行程的,后来随着我们一个队友的怂恿,五台山的执念在心中越种越深,便决定在最后去了。)


事实证明这是个圆满的安排——朝台一圈是圆满,在此结束所有行程是圆满,完整朝拜藏传/汉传佛教两大圣山是圆满,将行程恰好延到了20日我的生日也是圆满。如此这般,我人生的前28年便算是走了个圆满,看过山河大海,经历过风霜雨雪后,也许才更加能接受和热爱任何一种生活吧!


(后文将这次行动称为“60天打卡中国山”,简称“60天”,这是当时做日更短视频时取的名字,当时谁也不知道最后会走成69天。)



1、我们的行程


5月13日,深圳飞丽江
5月14-15日,虎跳峡徒步
5月16-19日,攀登哈巴雪山(小明)、大理马拉松(风下)
5月22-24日,滇藏线乘大巴
5月28日-6月3日,珠峰东坡徒步
6月7日,冈仁波齐转山
6月9-10日,新藏线拼车
6月17-22日,乌孙古道徒步
6月25-29日,独库公路骑行
6月30日,奎屯半程马拉松
7月4-6日,腾格里沙漠徒步
7月10-13日,青海湖环湖骑行
7月17-19日,五台山大朝台徒步
7月20日,太原飞深圳/南昌

▲计划的大致路线图(少了五台山)


2、缘起


用几个月时间把国内的经典路线一网打尽,这个庞大的计划其实只是缘起于3月某天刷手机时,偶然看到大理马拉松定档在5月19日,路线还是环洱海。当时便对去这个自己最爱的城市跑马拉松,重走当年骑车走过的环洱海路线心生向往。那既然去了大理,怎么不得在周边玩一玩,云南的徒步路线那么多,西藏就在隔壁,新疆就在隔壁的隔壁……脑海里把中国地图快速过了一遍,这条路线便初具雏形了。

这里要补充一下事件背景,就是我在年后也就是2月底正式离职,离职后基本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而3、4月刚好各有一个大活动,分别是3月24日的无锡马拉松和4月14日的北京半程马拉松,对于这两个马拉松我各安排了一周的时间去完成顺便旅行。而“60天打卡中国山”的前期准备工作则全部穿插在我奔波的马拉松行程中间。

所以当时是在无锡,我一拍脑门跟小明说,我想到了一条特别棒的路线,你不是也想辞职吗?辞职跟我一起去走呗!小明点头同意以前,这个计划只是在我脑子里反复斟酌,当他同意后,我知道,可以落地了!

▲5月13日在深圳机场,7月20日在太原机场,前后对比图


3、准备


在4月初的时候,距离我出发北京还剩两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准备时间不多了——行程要先敲定,要订机票,要招募拼车队友,要招募徒步队友……如果等我从北京回来后再准备时间将非常紧促(小明打算出发时再离职,他是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准备的)。于是在我本该备战北京马拉松时,“60天”的准备工作轰轰烈烈的动工了!

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旅行,也不是一次寻常的户外徒步。说是旅行,却不能说走就走,因为由一个个户外徒步串成,也就伴随着一个个户外风险。说是徒步,却不像以前一样只用准备一个行程计划书,而要同时准备10个,每个行程计划书都要罗列行程、路线、装备、交通、人员、风险评估等诸多事项。

▲为此做了十几个表

行程改了几个版本后,最终敲定了“方案3”这个版本,接下来就是围绕着行程订机票和发招募帖,以及细化每条路线的方案和物资准备。为了减轻重装的负重,珠峰东坡和乌孙古道等长线的路粮我们也都是提前网上买的,因为当地超市无法买到冻干蔬菜等特制食品。由于我们随身只带一个重装包,而不同路线需要的装备有所不同,为此还制定了一套邮寄方案,确保我们重装时身上都是最轻的负重。随着快递一个个到货,以及五一五天假期两个人加班加点埋头苦干,把一个个excel表填满,终于在假期结束时,一切准备就绪了。

小明在12日正式离职,我们13日启程出发,出发前的紧张在出发后都变得顺理成章。

▲出发时计划的最终版本


(69天的行程如果一五一十细细道来怕是几万字也刹不住车,看客也难免审美疲劳,不如就挑我印象深刻的讲吧,故事佐酒幸甚至哉。)



4、虎跳峡——路上的人总会相逢


从深圳出发时我们是两个人,到虎跳峡变成了四个,而且当时我们都不曾想到的是,接下来在新疆,在新疆不同的城市,我们会在时空交错中多次重逢。

▲虎跳峡风光

阿文和阿哲是我们拼车认识的,从丽江到虎跳峡的徒步起点要先坐大巴,然后拼车走一段盘山公路,便是这样认识了他们,四人从此结伴而行。他们俩都是一个人过来的,阿文和我们一样都是辞职党,而阿哲则是个刚完成课业的大学生。在虎跳峡的两天很短暂,我们的行进节奏不一样,但大家都会停下来互相等待,并没有因为结伴的仓促就随意分道扬镳。

▲我们四个

到了徒步终点Tina’s客栈时,阿文要去他的下一个目的地——香格里拉,我们和阿哲则要返回丽江,阿哲紧接着就得去机场赶飞机回学校,于是先后与他们道别。当时我们猜和阿文也许还会碰到,因为大家都是辞职出来玩的人,阿哲也许就后会无期了。

▲虎跳峡风光

时间快进到一个月后,我们来到了喀什。6月11日晚上10点半,我在喀什古城看到了中国最晚的日落,激动之余发了个朋友圈,半小时后阿哲在下面留言:“你们也在喀什?!”然而我看到这条留言时已经是凌晨了,得知阿哲已经在喀什待了好几天,明早就走了,就这样擦肩而过。

更震惊的是我翻到阿哲的朋友圈,发现阿文在他的朋友圈有评论——阿文前一天刚从喀什到了塔县!多么神奇,一个月前在西南的横断山脉有过短暂交集的四个人,一个月后在祖国最西边的土地再次时空交错了!

▲奇妙的重逢

时间再来到6月14日,这天我们去了赛里木湖,我又发了个朋友圈。这回是阿文在下面留言:“我刚到伊宁!”哈哈哈哈,这太巧了,我晚上就回到伊宁了。但是当时我刚经历过严重的上吐下泻,在赛里木湖的一整天什么东西都没吃,不然肯定要找他约饭了。

阿文约我们看伊犁河的日落,但我们的大巴回到伊宁时已然错过了日落的时间,看到了他发过来的照片,那就假装我也看过了吧!

▲阿文拍的伊犁河日落


5、哈巴雪山——刚出门就进了骨科


玩户外的人都听过一个段子——户外的终点是骨科。但不凑巧,我们与骨科相遇时不是在终点,而是在起点……

▲哈巴风光

5月15日我们从虎跳峡返回丽江,接下来我们将分头行动执行各自的任务——小明攀登哈巴雪山,我挑战大理马拉松。第二天一早我们郑重地道了别,就在我迷迷糊糊准备睡个回笼觉时,小明发来消息:下楼梯时他脚扭伤了,现在情况未知。哈巴雪山的攀登他是报了当地的登山俱乐部,当早俱乐部的车已经在酒店附近等着了,没来得及多想小明还是按原计划上了车。

扭伤后小明的脚只有些隐隐作痛,经过一上午的颠簸到达哈巴村后,发现脚踝已经肿了,于是赶紧采取了补救措施,买了冰可乐进行冰敷。在刚扭伤时没有仔细查看伤情,现在情况清晰了——可能是韧带拉伤,也可能骨折——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恢复期,也就是说我们准备了一个月的计划可能面临着刚启动就被腰斩!我甚至开始操心如果小明退出,我还能不能一个人将这个计划执行下去?

▲左脚明显肿了

然而眼前最棘手的不是整个“60天”的安排,而是迫在眉睫的哈巴雪山。哈巴雪山的定金已经交了,人也已经到了哈巴村,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阶段了。当时我是倾向和俱乐部协商,说明情况,放弃攀登,及时止损。因为不光是费用的问题,我更害怕的是一旦小明上山,以他脚的情况,还能不能安全回来?!而小明评估脚伤后,认为还是可以尝试攀登——既然他做了他的决定,那就由他吧。

▲哈巴日出

小明没有赌错,5月18日早上,他成功登顶了!而且成为了他所在登山队伍里唯一一个登顶的(高反下撤的多),当天天气非常给力,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瘸着腿登顶了

回到丽江后还要等我从大理回来,于是他自己先去医院做了检查。CT拍出来的结果是骨头和韧带都没有受损,医生判断说是轻微的肌肉拉伤。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这个家伙得瑟地逛了一天古城,然后骑共享单车来客运站接我,让刚跑完42公里的我跟在他的车后面跑回酒店……

▲心中的石头放下了


6、大理马拉松——一万公里缘起一


在“缘起”那个篇章里我就交代了,69天一万公里的旅行,起因非常之朴素,只是我想去大理跑个马拉松而已。参赛的其他跑友也有很多是全国各地过来的,一般碰到这样的都会问:“是特意过来跑马的吗?”我说:“是啊,特意过来的,顺便环游了一圈中国~”

▲让人惊艳的马拉松奖牌

大理我在18年时便去过,当时留下的印象太美好,以至这么多年我对大理的滤镜也没变过——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接地气的物价、洱海海面粼粼的波光、白族人婚礼上跳舞的姑娘、大丽线路旁金色的稻浪、古城深夜唱梵音的流浪歌手……虽然那次只在大理待了三天,却三天都在环海,电动车环了一圈,自行车环了一圈,秋天的洱海格外温柔,拂过身畔的海风这么多年一直萦绕在心怀。

▲18年骑车环洱海

所以得知大理马拉松的路线是我最爱的环洱海时,当时心里就沸腾了,我要去!哪怕它失去了中国田协A级认证,我也要去!哪怕它被评为中国最难跑的路线——高原、大坡、暴晒、大风,我也要去!不仅要去,还要围绕它把这一万公里的旅行安排的妥妥贴贴……

▲环洱海的赛道

5月17日这天重回大理,大理依然是我记忆中的大理,虽然已经阔别六年。烈日的耀眼和洱海的蔚蓝依然与我撞个满怀,只是这次对于大理的印象,多了海上的日出、热血的奔跑者、满街盛开的蓝楹花树、苍山的风、索道上伸手可触的松果、武侠世界的大理国、崇圣寺檐角的风铃……

▲开着蓝楹花的赛道

在洱海边奔跑时,仿佛与六年前那个背着吉他骑车的少年相遇——看,我们从未放弃做梦和追逐自由!

▲经过大理地标崇圣寺三塔


7、滇藏神车——三天两夜铁锭挑战


当我发个朋友圈说我坐上了三天两夜的滇藏神车,留言区沸腾了——“听着屁股已经麻了”“吃喝拉撒咋办”“年轻人腰真好”……额,让我解释一下,司机晚上会停车睡觉,如果四小时的睡觉也叫睡觉的话……

▲滇藏线风光(真的是车上拍的)

本来滇藏2000公里路是打算再拼两个队友一起包车或自驾的,但由于时间紧凑,而且可调整空间不大,找不到那么合适的队友。就在我在小红书疯狂搜索时,冥冥中系统向我推送了滇藏大巴,从香格里拉直达圣城拉萨,fine,就它了!

▲滇藏神车

和预期一样,1500公里,走了两天半,第一天早上上车,第三天中午到达。晚上住店休息,凌晨一两点才下车,凌晨五点就能享受到司机的敲门叫醒服务。每天有一次用餐安排,可能是下午4点的下午茶,也可能是上午10点的早茶。同时还能享受到梵音冥想服务——满车的藏民都在念经,前后左右360度环绕,仿佛置身于极乐净土。车上配了一名警察,是整辆车极其罕见的人种——汉人,和我们旅行者的兴奋不同,这名来异乡打工的社畜浑身写满了疲惫。

▲凌晨还在翻积雪的垭口

对于214和318沿途各乡镇的乡民来说,这趟大巴就是他们的公交车,招手即停,跟司机打声招呼载一小段,就能节省很多的脚力。大巴除了载人,还有送货业务,1500公里,必须把每一公里的油耗都发挥到极致。当然,每一寸的空间也利用到极致——行李舱、车顶全都塞满了绑满了货物,多是当地土特产——各种酱料、青稞、油,还有羊。

▲土特产运输车

车内是接地气的市井生活,车外就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景观大道,一天四季的世外桃源。我们经过的第一个雪山是白马雪山,然后是梅里雪山,云南的雪山尚且在地图上还有标注,对着定位能叫出名字,进入西藏后则是无数无名雪峰扑面而来,让人有种错觉——是否这辆大巴通向神界?

▲滇藏线风光(车上拍的)

时而颠簸在万丈千仞的绝壁上,拐了108道弯,时而又在绵延不绝的高山牧场一骑绝尘,穿过猎猎作响的经幡时便知那是垭口,转眼又被一大群牛羊在路中间堵得无法动弹……怒吼的江河是泥沙的颜色,红得炽热、黄得厚重,刚出发的它们还没流进广袤的中土大地;静谧的湖泊却倒映着天空的蓝、雪山的白、草原的绿——经幡的每种色彩都能在眼前找到对应,如同大自然织就的旋律。

▲滇藏线风光(车上拍的)

滇藏神车的这一“神”字,实在是点睛之笔。听着佛经咒语的吟诵,看着神乎其神的美景,翻过一个个被雪覆盖的垭口,一步步抵达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圣城拉萨。

▲滇藏线风光(车上拍的)


8、珠峰东坡——对着珠峰磕头她就出来了


我们走珠峰东坡时的天气并不好,白天以阴天为主,且一到营地就开始下雨——真是神奇,不管几点到营地,都是一到营地就下雨,不早也不晚。更玄乎的是,队伍里有一个唯神论的大哥,带我们朝着浓雾笼罩的珠峰磕头,然后就云开雾散了。就这样在5300米的珠峰东坡大本营见到了耸立眼前的珠穆朗玛峰。

▲行走在珠峰脚下

珠峰东坡噶玛沟路线长75公里,行程是7天6夜。5月底的季节正是珠峰的花季,一路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身边总是变换着不同颜色的小野花,在雪山映衬下格外浪漫。“一错再错”景观被堆叠在了喜马拉雅群峰上——晓乌措、措学仁玛,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措,湖水颜色随着光线变化,雪山的倒影则随着我们的脚步移动在变化。实在不忍心走得太快,惊扰了这万花筒般的美好。

▲珠峰和花海

虽然我是个坚定的唯物论者,但偏偏来到了神的领域,每个垭口都挂着经幡、每个高点都堆着玛尼堆的神的领域,不信神我还能信什么呢?

徒步第五天我们终于来到了与珠峰近在咫尺的大本营,却见大雾笼罩,眼之所及一片苍茫。

▲珠峰云海

就在我们以为要失望而归时,只见左手边的珠穆朗卓雪峰一点一点清晰了起来,巍峨苍劲的雪壁仿佛触手可及,站在它的脚下能感到一种极强的压迫感——原来这就是8000米的雪山啊!

▲直面珠穆朗卓

而前方的珠穆朗玛峰依然深藏在云雾之中,这时我们的一个队友仿佛受到了什么启迪,他说:“现在不拜什么时候拜呢?”说着带头朝着珠峰的方向跪了下来,非常虔诚的拜了三拜,我们没有多想便也鬼使神差地跟着他拜了起来,一边拜一边祈祷:第三女神,快露面吧!

▲拜珠峰

她出来了!遮蔽着女神的浓雾渐渐地向下褪去,珠峰先是露出了一个顶尖,然后露出了她雪白的帽子,云雾如同轻盈的禅衣围绕在她的腰身上。紧接着出来的是她的好姐妹洛子峰,这个姑娘先是羞怯地睁了眼,云雾面纱把她的眼睛上下还是裹的一丝不漏,渐渐的,面纱揭开,好一座庄严神圣的世界第四高峰!

珠峰和洛子峰比肩而立,珠穆朗卓峰巍然耸立在我们身侧,这么近距离地站在雪山脚下,被亘古永存的天地震慑,我们渺小得如同蝼蚁。

▲珠峰和洛子峰

奇妙的云开雾散还有一次是在措学仁玛。当天晚上到营地时浓雾遮天蔽日,能见度也许只有10米,近在湖边我们却连湖在哪里都看不到。当时大家心里都凉了,措学仁玛是整条路线的最佳观景点,能看到马卡鲁、珠穆朗卓、珠峰、洛子峰等所有雪山的倒影——我们一定看不到了!当时队伍里有个姑娘带了卫星电话,打出去让外面的男朋友帮忙查看天气,反馈也是很不乐观,当晚睡下时几乎所有人对明天都不抱幻想。

▲措学仁玛的浓雾

然而在凌晨大概四五点时,我听到帐篷外传来一阵骚动,好像是有人在看星星。我心里一阵振奋,在外面刺骨空气和里面温暖被窝的艰难拉扯下,还是鼓起勇气钻出了帐篷——好漂亮的星空!天空非常通透,星光澄澈明亮,早上一定会有好运降临!

▲星空下的雪山

但珠峰女神好像又开始跟我们玩捉迷藏,不一会儿星光散去,雾气重新蔓延上来,天地又陷入一片混沌。但对天气不死心的我,还是隔一段时间就探出脑袋向帐篷外瞅瞅,在我的虔诚期盼下,终于等来了……下雪……雪细细簌簌下着,把我们的期待彻底浇灭了。

▲下了层薄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空仿佛突然间亮了起来。把西边群峰挡住的云层慢慢染上了金色,然后像大戏开场的帷幕一样缓缓拉开,一众金光熠熠的雪峰逐渐露出真容,在朝阳的照射下耀眼夺目。

那一刻,我仿佛站在神的脚下!我区区一介草民肉体凡胎,何德何能被这光辉照耀呢?我只能一直凝视着她们,仰望着她们,祝愿她们永远圣洁,永远庇佑这片土地和人民。

▲从左到右依次是马卡鲁、珠穆朗卓、洛子峰、珠峰

这七天没有遇到极端天气,所有人安全穿越并返回,日照金山、雪山倒影、花海、星空……我们全都看到了。我想,是珠峰接纳了我们。

▲在晓乌措看到的马卡鲁日照金山

9、冈仁波齐——遇见最壮丽的银河


我今生见过最壮丽的星空和银河,是在冈仁波齐。今生踏到过的最高的土地,不是哪一座雪山,而是冈仁波齐5650米的卓玛拉垭口。如果西藏是最靠近天堂的地方,那冈仁波齐一定是最靠近神的地方了。

▲在止热寺看冈仁波齐

神山冈仁波齐与圣湖玛旁雍措相互依偎,从山的四面流淌下的四条河——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也塑造出了多样的宗教文化——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藏传佛教、耆那教、印度教,这些宗教公认冈仁波齐为世界中心,众神聚会之所,是当之无愧的神山。

▲冈仁波齐脚下的塔钦镇

我们是6月7日凌晨两点半出发开始转山的,经历艰难的19小时,在晚上9点半,迎着夕阳回到塔钦。
出发时镇上万籁俱寂,6月的高原即使叠穿羽绒服和冲锋衣仍觉凉意透骨,抬头却见星光满天,仿佛众神在天上看着我们。转山路很成熟,我们飞快地往前走着,在等队友的间隙抽空看会儿星空……天哪,一看给我看呆了!

“璀璨”这个词在我眼前一下子有了具象的样子——每一颗星星都熠熠生辉,除了如钻石般的大星星外,还有铺满天幕的如粉末般的小星星,它们连成了一片浩瀚的星河,横跨夜空,笼罩着神山也笼罩着我们。

▲华为普通模式拍的,银河中心真的非常非常亮

说任何话语都怕打破这壮丽和肃穆,我们把头灯关掉,静静地凝视着,星辉下依稀可见高耸的佛塔,以及远处一边叩拜一边祈祷的朝圣者们。神山和天河沉默无言,天与地就这样彼此对望,这饱满浓厚的夜,承载了世间的多少愿望和期盼呢?

▲星空下的冈仁波齐

也从未见过那样多的经幡,在5650米的卓玛拉垭口,层层叠叠,密密匝匝,从5500米一直绵延到5700米。玛尼堆也堆满了每一寸裸露的土地,在这样一个神圣的道场,容不下一丝浮躁的心绪。风听到了信徒的呼唤,跑来将经文吟诵得铿锵有力,经幡猎猎作响,回荡在整个垭口。

神一定也听到了。

▲卓玛拉垭口的经幡



10、新藏线——一车五个人说着三种语言


因为之前坐过更长途的车,所以我从未想过区区1000公里的新藏线能有这么曲折!阿里狮泉河镇到喀什叶城县,历时18小时,从中午12点昼夜赶路至凌晨6点,终于抵达“新藏线零公里”。

▲新藏线零公里

之前的长途公路我们选择的交通工具全部是大巴——香格里拉到拉萨的1500公里,日喀则到阿里的1200公里,而阿里到新疆的这段长途路段恰好是边疆地区唯一一段没有公共交通且人流量还挺大的路段,这给了很多商用车跑长途的机会,我们选择的便是其中一辆。

▲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小广告

何以见得它人流量大呢?就看我们车里的四个乘客吧,副驾坐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哥,应该是在西藏务工,家中母亲生病急着赶回探望;我们旁边坐的是最后上车的藏族大哥,去新疆工地工作,还带着两头现宰洗净的大肥羊,他说新疆的羊没西藏的好吃;本来还有一个汉族乘客,在阿里住院计划当天出院赶去新疆的,结果没出成;我们是唯二的两个游客。

司机也是个新疆小哥,一路都在和副驾的新疆小哥叽里呱啦地聊天,旁边的西藏大哥打电话和他的同胞叽里呱啦地聊天,我和小明叽里呱啦地聊天,一车五个人说着三种语言。

▲两个新疆小哥

边疆人民的松弛感我算是见识到了,我们这两个紧绷的汉人在这被活生生上了一课。

首先是出发时间,原定早上9点来酒店接我们,一般晚上就能到叶城。然后当天早上又说,改到10点半吧,10点半打电话过去催,说在吃早餐,终于,快到11点时,总算见到他的车了。这就能出发了吗?并不。

去接上新疆小哥后,司机载我们到象雄广场,开始等另外两个乘客,藏族大哥姗姗来迟,给车里每人带了瓶饮料表达歉意,那个住院的大哥最终还是没能出成院——12点,我们终于出发了。比原定时间晚了3小时,还有1000公里路,今天还能赶到吗?向不紧不慢的司机表达疑虑后,司机跟我说,肯定没问题~

▲象雄广场

“肯定没问题”话音刚落,我们就经历了一连串滑铁卢事件,没问题他个大头鬼!

车刚开出去一小时,到了日土县,就又停住了——藏族大哥要去送货,司机说我们吃个午餐等等他吧。说着俩新疆小哥去找清真餐厅了,我们就近进了家川菜馆,吃完后接到电话,说可以走了,于是放弃了去旁边广场逛逛的想法,赶紧来到车上——咦,人呢?一回头,好家伙,我们放弃了逛,人家可没放弃,俩新疆小哥在广场地摊上悠闲地挑香水呢!

▲逛街绝对比上班要紧

终于又开始赶路了,下午3点,我们到了班公湖。每经过一个观景点,司机都问我们要不要停下来拍照,拒绝了几次之后,我还是没抵御住美景的诱惑,让他停下来了。这一停,不得了了,本以为就停个几分钟拍个照,没想到一停就停了一小时——司机带着藏族大哥坐游艇去了,游湖一圈40分钟!大哥您是真一点儿不着急呀!这时候导航到叶城显示还要16小时,也就是早上8点才能到了!

▲班公湖

从班公湖出来后,终于能心无旁骛一路挺进了吗?并不!

晚上8点我们到了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处工地,开始换车,从之前的8座商务车换成了5座的皮卡,空间拥挤了很多,行李和羊被扔在了车斗里。两辆车是同一个客运公司的,接替新疆小哥的司机是一个新疆大哥,汉语更加不流利,甚至需要新疆小哥来做翻译……他告诉我们接下来有两个卡子(检查站)可能过不去,无法赶在卡子11点关门前通过,所以要在路上住一晚第二天再接着开,要下午很晚才能到了。

我们彻底懵了。之前承诺的今天一定能到呢?一是我们已经买了第二天下午的火车票去喀什,二是副驾驶的小哥也急着回家看望母亲,在我们轮番声讨下,司机大哥同意继续开着试试看。接着就听到大哥用蹩脚的汉语跟他老板商议卡子的问题,老板是汉族人。老板的要求也是服务至上,跟客人承诺的今天到就必须今天到,再加上我们一车人的施压,让这个从不靠谱前任手里接下烂摊子的倒霉打工人很为难……

▲倒霉的打工人在帮西藏大哥搬羊

在眼前的困难还没解决前,往往会……遇到一个更大的困难。

过了第一个卡子后,我们的车没油了。于是我们听到司机大哥和他老板打电话的内容从商量怎么通过卡子变成了商量怎么加油。所幸在油燃尽前赶到了最后一个补给点——三十里营房,然后我们的车就在这个弹丸大的地方来来回回转了三四圈,终于在一家旅馆找到一桶备用柴油,加上后撑到了一个加油站。至于最后那个卡子是怎么通过的,便不得而知了。

▲和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擦肩而过

接下来是真的心无旁骛地赶路了,因为除了感受屁股被颠麻,身体时不时被颠的飞起来,脑袋时不时撞到车顶外,我们实在没有心思想别的。

新藏线不是我走过最长的路,也不是我走过最颠的路,但一定是我走过最长且最颠的路!颠成这样哪里还睡得了觉,这让我担心司机连夜开车可能会犯困引发安全问题的疑虑不攻自破!不单是司机,车上每一个人都精神的很,因为只要一睡着,马上就会哐当一声,整个人虎躯一震被弹射出座位,直到脑袋重重撞向车顶被弹回来……立马就醒了。

▲颠得精神抖擞眼泪模糊

凌晨6点,疲惫的打工人开了一夜车,把我们送到叶城县“新藏线零公里”标识处,终于扬长而去了。


11、乌孙古道——全国最好吃的路线


如果新疆是全中国最好吃的地方,那乌孙古道可能是全中国最好吃的路线吧!本来我们对山里能吃到什么从不报奢望,长线重装更是把粮食压缩到只剩方便面和各种冻干菜,但是,在乌孙古道,我们吃到了马**、纯马奶、酸奶、牛奶、各种干果和炸糕、馕、西瓜、哈密瓜,甚至乌苏啤酒……

▲乌孙风光

乌孙古道长108公里,行程是6天6夜,对比一下珠峰东坡的75公里7天6夜,就知道想每天下午三四点就到营地是奢望了。因为此次是全员重装,每天路程都很长,且一路上适合扎营的地方挺多的,导致我们平均一天丢一个队友——早上高高兴兴8人一起出发,晚上只有6人到了既定营地扎营,而且一起扎营的人数每天都在减少,最后一天只剩仨人了……所幸大家都安全出山,分前后两车到了库车县。

▲乌孙风光

阻挠我们早点到营地的,除了路程长外,还有路上的各种诱惑——尤其是吃,常常吃着吃着脚就粘地上了,一万个站不起来继续往前走。

第一天我们就“开荤”了,先是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小孩哥,十来岁的样子,他是从山下回山上的家,我们问他有没有酸奶,他说有马**(就是发酵过的马奶),说着从马鞍上绑着的一个布袋子里掏出个饮料瓶,给我们每人倒了一点尝尝,问他多少钱他说不知道。

▲帅气的哈萨克小哥

接着我们穿过了几个牧场,看到了几顶豪华的蒙古包,就又上前去打招呼想买吃的,发现主人家把好酒好菜摆了一床——原来今天是他们的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非常重要的节日,我们也是误打误撞赶上了,便在好客的主人的招待下愉快地吃吃喝喝。女主人骄傲地说,她家有几百头牛和羊,目之所及的牧场都是她家的,好富有!

▲古尔邦节大餐

沿途能买到补给的地方,除了牧民家,还有驻扎的商业营地。有天我们遇过了一条河,本打算涉水过河了,对面一个小哥冲我们喊:“那边有桥!”我们才发现绕一点路便有桥通过,过完桥正对着就是一个牧民家,便又进去大快朵颐一番,正吃着有个人来敲门,正是那个指引我们过桥的小哥,他邀请我们吃完去他的营地转转。

▲牧民家各种奶制品应有尽有

原来他是商业旅游公司的“守山人”,在乌孙古道可以通行的5个月里,他要一直守在营地,接待公司带过来落脚的户外队伍。有队伍来时会忙一天,给他们做饭收拾营地之类的,在没有队伍的时候,就像今天,他只能坐在山里发呆——没有人,没有手机信号。

他拉着我们唠了好久,说有人一起聊天太开心了。在他那儿吃到了一个又冰又甜的哈密瓜,好吃到差点连皮一起啃了,出山后在新疆很多地方,我都没再吃到过这么好吃的哈密瓜了。

▲在商业营地可以瘫到地老天荒

六天里,顷刻之间下雨下雪下冰雹,我们经历了;一天涉水过40次冰河,我们体验了;立体草原和森林峡谷,我们走过了;花海和天堂湖,我们看过了;崖壁上开凿的栈道和各种独木桥,我们踩过了;陡峭的碎石坡和积雪的垭口,我们翻过了;成千上万只羊挤满牧场,我们赶过了;从北疆伊犁河谷的郁郁葱葱到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荒芜,我们感受了;好客的哈萨克牧民和汉族朋友,我们结识了;很多种民族的佳肴,我们品尝了;自由的风,我们吹过了……

▲乌孙风光


12、独库公路——搭车和爆胎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新疆自古有三条路穿越天山南北,从西到东分别是夏特古道、乌孙古道,以及今天的独库公路。天山是南北疆的分界线,两边气候地貌和植被完全不同。

▲独库风光

我们这次两番翻越天山,先从北疆到南疆穿越乌孙古道,然后又从南疆到北疆穿越独库公路,切身感受到“一天走四季,十里不同天”——红色的峡谷、黄色的高山、绿色的草原和森林、蓝色的湖泊、白色的达坂和雪山,我们就像穿过了一条彩虹。

▲乌孙古道和独库公路之于天山的位置

独库公路全长560公里,大部分人都是分6天骑完。我们从乌孙古道出山才在库车休息一天,身体还没恢复好,第二天就又要出发了。

结果那天起得晚,又去寄快递,磨磨蹭蹭到中午1点多才赶到骑行驿站,驿站老板劝我们今天不能出发了,肯定骑不到。被迫在驿站多待一天,而6月30号我们要跑奎屯马拉松,29号要领物,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有且仅有5天。驿站老板狡黠地说:“搭车,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放心吧,5天没问题的~”

▲驿站墙壁上过来人的经验:一直搭车一直爽

于是在接下来的五天里,我们不仅体验了“搭车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体验四个轮子带着两个轮子跑的风驰电掣,还体验了“爆胎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体验两个轮子都没了的老牛破车,搭车一次次把我们前进的进度条拉快,而爆胎又一度把拉快的进度条拉回来。唉,想占点便宜可不容易!

▲五天爆四次胎

独库公路共有三个大达坂,我们五天里搭车三次,翻了两个达坂。

第一个铁力买提达坂,我本想直接搭车,小明说:“在独库公路骑车怎么能一个达坂都不翻,出去让人笑话!”好吧,那就骑……骑……骑……骑不动了……

▲独库风光

爬山爬不动还能走一步停一步歇口气再爬,骑不动,那真就是一点儿都骑不动!算了,搭车吧。老天这会儿还非常知趣地下起了雨,让我们在风雨中显得更惨,应该更能博得司机们的同情吧?然而,并没有。能搭载我们两人两车的只有皮卡和货车,而我们在雨中拦了十几辆,却没有一辆停下来。

拦了一个多小时,天色渐晚,终于有一辆蒙牌皮卡停了下来,下来两个大哥,看上去像部队的,非常有精气神,二话不说就把我们的车搬进了车斗里,解救了我们。大哥们本来是不打算开进巴音布鲁克的,想在景区前面几十公里找个便宜的地方住下,但也许好人做到底的念头更强一些,还是把我们送到了巴音布鲁克。好人一生平安!

▲搭的第一辆车

翻过第一个达坂后,第二天我们又紧接着面临第二个玉希莫勒盖达坂了。搭车一时爽,一直搭车一直爽,不挣扎了,直接搭车!

非常顺利,刚溜坡下到那拉提,还没来得及停车喘口气,就看到一辆自行车俱乐部的运输车准备启动,车上装满了自行车,赶紧追上去,司机对于搭载我们这样的菜鸟非常有经验,很愉快地让我们上了车,说好搭到达坂顶就下车。

▲搭的第二辆车

起步太顺利,就在我们幻想也许今天下午两三点就能到目的地时,我发现窗外的山路已经变成平路甚至下坡了,便多嘴地问了一句,是不是快到了?司机说,快了,还有几个弯,你们如果喜欢拍照的话可以下来骑一小段。我又欠抽地说,那前面方便停车的地方就放我们下来吧……

结果下车后,才是噩梦的开始。一开始我们真就以为只有几个弯,加上坡度缓,就嘎嘎猛蹬,结果迎面而来的是“乌蒙山连着山外山”,大受震撼,这才看地图,发现司机放我们下来的地方在半山腰,总爬升2000他才带我们爬了1000!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一弯后面又一弯

崩溃之余,只能吃下自己太信任别人的亏,骑呗!又爬了几百米后,我们就陷入了和前一天同样的困境——暮色渐沉,达坂眼看着要下雨,而我们还有几百米要爬。于是骑到了一个服务点又开始搭车。

和前一天在路边拦车没人停下来不同,这次服务点很多车停着,却没有我们要的车。在准备放弃时,小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了一辆停着的小货车,这并不是一辆顺风车,司机是本地牧民,哈萨克族人。讲了会儿价后,司机小哥本不太愿意开车送我们,在和看上去像他母亲的一个老妇人交流几句后,还是决定送我们上去。

▲搭的第三辆车

刚坐上车没多久就下雨了,到了达坂顶后我们如约下车,开始冒雨溜坡。刺骨的风往身上割,车轮带着牛屎和雨水往脸上身上呲,酸爽的很……

▲牛屎是吃够了

不过,还是要骄傲地说,独库公路最高的达坂——3400m哈希勒根达坂,也是唯一一个积雪覆盖的达坂,是我们自己骑车翻过去哒!鼓掌!!!

▲哈希勒根达坂

骑车翻达坂最考验耐心和意志力,其实并不是骑不动,只是不甘心把挡位调到最低,猛蹬好几圈才前进一两米,还要把几百米的小山坡拉长成好几公里的盘山公路,让我们这种习惯了三下五除二就爬上几百米小山的徒步人很容易抓狂。

▲最喜欢的还是这个

最后一天我们遇到了山体滑坡封路,双向机动车禁止通行,这让我们非机动车成功霸占整条大道,嗖嗖骑得飞快!

▲滑坡封路,羊羊当道

为了拉慢我们的进度条,小明的车在这天爆了两次胎,加上第一天爆胎一次,第二天爆胎一次,总共五天爆胎四次,神演绎“帅得花见花开,车见爆胎”。而小明师傅的修车技术也是越来越精湛——从一开始要推车找到有工具可以借用,有厕所可以接水的地方补胎,到后面直接往路边一停徒手补胎,10分钟搞好继续上路。这效率,即使一天爆个十次八次的,咱也……算了还是搭车吧!

▲get随时随地补胎**


13、奎屯马拉松——穿越野鞋和骑行裤跑马


奎屯马拉松是我们跑的最草率的一场马拉松了,装备主打一个胡拼乱凑。在重装鞋和越野鞋之间,我们选择了越野鞋;在徒步裤和骑行裤之间,我选择了徒步裤,小明选择了骑行裤……

▲骑行裤和越野鞋

奎屯市是独库公路的起点城市,我们反穿,所以它是我们的终点城市。第一次看到奎屯马拉松的消息是在从深圳出发前,那时只公布了定档在6月,当时心里暗暗期待,会不会让我们赶上呢?然后我们在云南时它官宣报名了——6月30日,正好是我们独库公路骑行结束的日子!怎么会这么巧,果断报名!

▲奖牌设计的核心元素就是独库公路

不过,为了赶上这场马拉松,也就注定了我们的行程不能有一点耽搁——乌孙古道6天必须完成,库车休息一天,独库公路6天必须完成。库车多耽误了一天,独库公路就被迫压缩到5天,庆幸,我们都做到了!

29日下午骑到独山子还车后,我们就开始赶场子似的赶马拉松——从独山子打车到奎屯市,领物,抓紧洗骑行时包浆了5天的衣服,还要抽空逛一逛奎屯,凌晨才疲惫地回到酒店,第二天5点就要起来去跑马!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骑行的衣服洗完晾干,跑马还得接着穿;没有跑鞋,勉强能穿的只有越野鞋;小明直接穿骑行裤,坐垫在屁股外面清晰可见,跑起来像蜜桃臀般一翘一翘分外性感~

▲应该是领物现场背得最重的了

刚到奎屯时气温有30多度,南疆的夏天干旱且闷热,更甚于广东地区。当时我们心想完了,这天气跑马要嗝屁了。奎马组委会为天气也做了十足的应对方案,包括冰棍西瓜都安排上了。结果比赛当天,全程阴凉,甚至有蒙蒙小雨,而这在前一天的天气预报完全没有显示!我们可能有幸运女神附体吧!

▲新疆特色补给

结果就是我们都顺利完赛了!虽然累积了乌孙古道和独库公路的疲惫,加上鞋底太硬,我差点被关门。但是!区区21公里,3小时走也能走完……反正吹牛又不上税~


14、腾格里沙漠——把这辈子的沙都吃完了


在腾格里沙漠,把这辈子的沙都吃完了。张嘴闭嘴都是沙,睁眼闭眼也是沙,风沙劈头盖脸糊一身,晚上睡沙里,身上每一寸皮肤都是磨砂的,洗衣服洗出一斤水半斤沙……

▲腾格里风光

是哪个瓜娃子这么想不开,大夏天7月来沙漠徒步啊?没错,是我们。除了我和小明,还有我们在深圳的老友——望远镜。

望远镜去哪都喜欢带着望远镜,是个富有激情和浪漫情怀的人,在腾格里除了吃沙,他还看了日出日落,还带我们看了星空。徒步结束后他问我们:“下次约巴丹吉林吗?(一条更虐的沙漠路线)”不了不了,饶了我们吧~

▲腾格里风光

风沙在第一天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进入沙漠后,虽然心里已有预期,但还是被茫茫四野无路迹,以及走一步退半步的感觉蚌埠住了。沙漠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还是没有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了跬步就会陷进沙里……山的后面可能还是山,而沙丘的后面可能是个巨大的沙坑……

在逐步适应了暴晒、热、干渴,翻过了无数个沙丘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风沙。风沙扑面而来,这时候只能用背去迎,而为了赶行程还得往前走,这时候人在茫茫沙漠中就变成了一个个小陀螺。风沙一直持续到晚上,迎来了加餐——更刺激的,大雨。沙漠里下雨,这运气应该可以去买**了。

▲风沙来袭

风沙雨交加,真是手忙脚乱的一夜。搭帐篷时雨刚刚下起来,风卷着沙哐哐往帐篷里灌,搭好后帐篷里已铺满厚厚一层沙了。然后去煮饭,我们以前只需要想怎么挡风避雨,现在要想怎么挡沙才能避免吃到一碗“黄沙泡面”。吃饱喝足后回帐篷,再嫌弃也得躺在沙里,心想,大雨把外面的浮沙都盖住了,睡觉时应该不会再有沙钻进来把我埋了吧……

▲躺进沙里

除了吃沙外,还喝到了让我们大跌眼镜的盐碱水——一个营地的水井打的浅,抽上来的全是盐碱水。我们把盐碱水倒进沙里,立即浮上来一圈白色的盐碱!

▲白色的全是盐碱

关于盐碱水的事是一个住在苏海图湖边的老奶奶告诉我们的,还在她家吃到了冰镇酸驼奶、冰镇西瓜——我那天上午刚祈祷特别特别想喝酸奶,为此望远镜还把他带的仅有的酸奶布丁让给我了,我还贪婪的说要是冰镇的就更好了——这不就来了吗?

苏海图湖是腾格里五湖里最没存在感的湖,因为它快要干涸了。老奶奶说,她从小在苏海图湖边长大,小时候这个湖是很大的,这么多年来她眼看着它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也许以后会彻底消失吧……

▲干涸的苏海图湖

在腾格里,绿洲和沙漠的界线特别清晰,绿洲是欣欣向荣的草原,牛羊马成群,而沙漠只有一个个月牙形的沙丘和漫天黄沙。希望随着荒漠化治理推进,沙漠不再蚕食绿洲,这里恢复满目葱翠的景象吧。

▲绿洲和沙漠


15、青海湖——大雨中,两个憨憨


青海湖骑行我们遇上了最美的季节,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盛开在公路两边,一直蔓延到澄澈的湖边,而湖水则蔓延到碧蓝的天边,好一片金浪翻滚,好一片海天一色!美得我们把脑子抛到了自行车后座上,在行程最长的一天,走错了20多公里路,彻底远离湖岸一头扎进了山里,暴雨浇头也没能把我们浇醒……

▲青海湖风光

青海湖我去年刚骑过一次,因此有些得意忘形了。360公里,骑四天,简单!前两天都很顺利,在油菜花田流连忘返的同时,还能按时赶到目的地,在天黑前把一切安顿好。所以哪怕第三天迎来了大雨,我们也无所畏惧地……猫在酒店等了一小时,看雨没有变小的迹象,那还是雨衣雨裤全副武装起来出发吧!

▲“全副武装”

因为骑过,所以我对路线熟悉的很,从酒店出来很快上了主路,完全不用看导航,往前干就对了。一路几乎都是上坡,冒着大雨骑得有些许艰难,但我们好歹是翻过独库公路3400m达坂的人,这点坡简直小儿科,干就完了!

一路吭哧吭哧地干,中间我看小明没跟上来,靠边停了会儿等他,他追上来后看了下导航,说我们骑了多少多少公里了,还有多少多少公里到目的地。嗯,我信心满满。因为下雨,所以以前骑会儿歇会儿的臭毛病也改掉了,停下来也是挨浇,还不如埋头冲,况且没有任何岔路!好不容易翻上了一个垭口,垭口上挂着经幡,我对我们的路线也没有任何怀疑,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青海湖是有垭口要翻的,尽管那片经幡和昨天我们坐车去茶卡盐湖路过的经幡简直一模一样——谁不允许藏区存在一模一样的经幡呢?继续往前干!

▲在偏离的路线上一去不复返

又干了几个大坡后,我开始盘算着我们骑了少说有十几公里了吧,这时候应该能看到湖了,因为我记得第三天大部分路段都是挨着湖的,怎么这会儿还一直在山里呢——路两边都是绵延的山,前后只看见起伏的路……不好!该不会走错路了吧!

脑袋哐当一声,赶紧靠边停车,看导航——我去,压根都不是走错了,是一出发就没走对过!我们的酒店在三岔路口,所以一出发我们就上错道了!走的是昨天去茶卡盐湖的路线,路过的那个挂着经幡的垭口就是昨天的垭口!

▲黄色是正确路线,紫色是我们走的

我哭笑不得地等着小明骑上来,问他:“你有没有觉察到我们走的路有什么不对劲?”他说,就发现一直是上坡,感觉不太对劲。我说:“你没发现我们一直在山里吗?湖呢?”憨憨,我们走错路啦!然后想起来出发没多久小明不是看过一次导航吗?还跟我说还剩多少公里。结果小明说,那次看导航只看了公里数,没看地图……

▲雨天的青海湖

中午时我们回到了出发地黑马河镇,早饭和中饭在同一家店吃的,小明说:“如果老板发现怎么又是我们,我们就说出去玩了一圈……”

发现走错时我们已经骑了14公里,再原路返回就是28公里,这28公里的大雨直接把小明淋病了。第二天他开始发烧,全身无力,从泉吉乡勉勉强强蹬了20多公里到刚察县,然后我们再次开外挂——坐大巴,回到了西海镇。

▲一直开挂一直爽


16、五台山——命中注定的大圆满


我是不信玄学的,但在五台山这个道场这么强的地方,发生了一些那么巧的事,让人不得不信——我们都能走完五台山,实现这个大圆满,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吧。

▲五台山风光

前文说到,小明在青海湖淋完雨后发烧了,然后回西宁抽血检查,发现他阳了?阳了?阳了?总之当时在深夜,小明查到了自己的检查报告,一番思想斗争后做了决定——放弃五台山,买硬卧火车回深圳。我也做了决定,和他分开后独自继续五台山行程。

▲阳了?

7月14日中午我们在火车站告别,我坐上了去太原的火车,小明留在西宁继续看病,第二天早上再回深圳。结果在第二天下午,我在五台山朝台起点砂河镇的酒店打了个盹后,接到了小明的电话,听了好半天才听懂发生了多离奇的事——他的火车到天水站后要折返回西宁了,旅客可以选择在天水或者回西宁下车!他也刚睡醒,我也刚睡醒,what?

▲火车要原路折返?

然后我们开始脑洞大开,商量对策……最终达成一致决议——他从天水坐高铁到太原,第二天再坐火车到砂河镇和我会合,而我只需要在砂河镇多等他一天。

变化来的太突然,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1、前方暴雨,所以火车折返;2、他感觉精力和体力都恢复一些了,可以挑战五台山;3、新冠病毒阳性是因为以前阳过,所以验血还是会显示阳性;4、五台山下雨,多等一天反而能等来晴天……总之,7月16日在五台山脚下,我又见到了小明。

▲南台日落,得瑟的小明

就这样还能回到五台山,也许真的是冥冥中的天意!接下来,我们在佛光普照下上了山,前两天都是大晴天,只有最后一天雨和冰雹一起下,天气圆满了。在五台山睡了两晚寺庙,看了两次日出两次日落,体验圆满了。拜了12个寺,记得南台深夜的狗吠、门口拴着的猪、般若寺过了饭点的斋饭、中台满院的花花、门口施粥的大广播、日出时的诵经声……朝台圆满了。

▲鲜花遍野的中台


朝台圆满后,我们69天的行程也圆满了。

▲朝山拜佛,功德圆满


后记:

从刚出发就遭遇小明扭伤这样的打击,出师不利,后面因为我俩吵架、火车没抢到票、想去的景点关门整修、两人轮番生病等,几次三番让行程差点中断或延误。69天,悉数甚至超额完成出发时定的目标(奎屯马拉松和五台山是没在计划里的),简直不可思议,回味过来自己也要夸一句:我们好棒!

如果要问辞职出去走这一遭,要说环游中国那也不算,走的路线也并不是难度顶级或风景顶级,到底收获了什么呢?是收获了勇气吗?还是收获了体能?还是增长了见识?还是让自己的足迹地图上多了些圈圈点点?当然,不排除这些都有,但更多的,应该是日后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我还依然能想起,许多年前那晚的星空、照上雪山的第一抹阳光、空气里清冽的牛粪味、溜坡时刷过耳畔的风、青海湖畔的那场大雨……这些光辉灿烂的记忆,把平凡的日子照亮,陪伴着我继续向前走下去。



附详细行程:

A 云南段

5月13日,从深圳飞丽江,晚上逛丽江古城;

5月14-15日,虎跳峡徒步两日,14日早上坐大巴到徒步起点,15日下午返回丽江;

5月16日,从这天早上开始分头行动——小明去攀登哈巴雪山,今天前往哈巴村;而我将征战大理马拉松,今天在丽江躺平一天;

5月17日,小明抵达哈巴雪山大本营;我抵达大理,领取马拉松参赛包;

5月18日,小明登顶哈巴雪山;我在大理一日暴走,打卡天龙八部城、苍山、崇圣寺三塔;

5月19日,我的比赛日,赛后下午坐大巴回丽江,与上午回丽江的小明会合;

5月20日,丽江躺平,寄回了参赛包和跑鞋等部分装备;

5月21日,早上坐高铁去香格里拉,下午逛了独克宗古城、纳帕海;

B 西藏段

5月22-24日,滇藏大巴三天两夜,22日早上上车,经214、318国道,24日中午抵达拉萨;

5月24日,下午特种兵打卡西藏博物馆、药王山、布达拉宫广场、八廓街;

5月25日,拉萨一日,爬了“祖国**”山,徒步了拉鲁湿地;

5月26日,坐高铁到日喀则,和珠峰东坡队友们会合,大家聚餐并做最后的路粮采购;

5月27日,一行10人从日喀则包车到珠峰东坡徒步起点曲当乡,宿曲当;

5月28日-6月3日,珠峰东坡徒步七天六夜,3日下午出山后连夜坐车回日喀则;

6月4日,日喀则一日,打卡扎什伦布寺,采购路粮;

6月5-6日,阿里大巴一天一夜,5日中午上车,6日上午10点抵达冈仁波齐转山起点塔钦镇;

6月6日,塔钦躺平,感受神山脚下安宁的小镇;

6月7日,冈仁波齐转山19小时,从凌晨两点半走到晚上10点;

6月8日,坐大巴抵达阿里中心狮泉河镇,去旅游局领了新藏线勇士证书;

C 新疆段

6月9-10日,新藏线拼车一天一夜,9日上午上车,中途打卡班公湖,10日一早抵达叶城;

6月10日,叶城补觉,下午坐火车到喀什,逛喀什古城;

6月11日,喀什一日,继续逛古城,喝茶看歌舞表演;

6月12日,喀什一日,打卡喀什博物馆和香妃园,晚上坐上了去乌鲁木齐的卧铺火车;

6月13日,早上到达乌鲁木齐后直接转车去伊宁,下午逛了伊宁的喀赞其民族街区;

6月14日,赛里木湖一日,坐大巴当天往返;

6月15日,早上从伊宁坐大巴到特克斯县,逛了八卦城,下午拼车到乌孙古道起点琼库什台村;

6月16日,琼库什台一日,后山徒步,晚上和其余6名队友会合进入乌孙古道;

6月17-22日,乌孙古道六天六夜,22日下午出山,包车至库车;

6月23日,库车一日,打卡库车王府,与王妃合影,逛农民巴扎;

6月24日,库车一日,打包寄走了部分行李,去库车517租车,逛了热斯坦路夜市;

6月25-29日,独库公路骑行5天,29日下午到达独山子517驿站还车;

6月29日,还车后火速赶到奎屯领取马拉松参赛包;

6月30日,奎屯半程马拉松比赛日,下午坐高铁去乌鲁木齐,宿乌鲁木齐;

D 宁夏、内蒙古段

7月1-2日,中午上火车,经哈密转车,2日早上到达银川;

7月2日,银川躺平,逛鼓楼夜市,买沙漠徒步路粮和装备;

7月3日,银川一日,逛宁夏博物馆;

7月4-6日,腾格里沙漠徒步三天两夜,4日早上包车出发腾格里,6日下午返回银川;

E 青海段

7月6-7日,6日晚与队友聚餐后,坐卧铺火车,7日早上抵达西宁;

7月7日,西宁躺平,洗掉了身上的两斤沙,大十字逛逛吃吃;

7月8日,西宁一日,打卡东关清真寺、南关清真寺,下午坐大巴到西海镇;

7月9日,西海镇躺平,去西海镇517租车,顺路打卡原子城纪念碑、王洛宾艺术馆;

7月10-13日,青海湖环湖骑行4天,13日从刚察县坐大巴回西海镇,当天返回西宁;

7月14日,因小明发烧放弃五台山行程,我们再次分开——我坐上去往五台山的火车,小明留在西宁看病;

F 山西段

7月15日,我经太原转车到达五台山徒步起点砂河镇;小明坐卧铺火车返回深圳,下午火车因故折返,小明被迫在天水下车,转高铁,当晚追到了太原;

7月16日,小明决定继续五台山,我在砂河镇等他一天,这天中午再次会合;

7月17-19日,五台山大朝台三天两夜,19日下午坐大巴回到太原;

7月20日,太原一日,打卡汾河、山西自然博物馆,晚上登机回深圳/回南昌。
4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风下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风下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