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C三垭口大环
19年春节徒步ABC之后,对尼泊尔徒步线路感到非常享受,打算第二年走EBC,回程还专门为此买了地图。没想到疫情3年,一拖就是几年。直至今年初才再次计划秋季走EBC。
5月开始做行程计划,走三垭口的EBC大环,计划从加德满都坐汽车到派亚(Paiya),然后开始徒步,徒步结束从卢卡拉坐飞机回加德满都,徒步时间13天,先后联系了5个向导,其中有几个拒绝了我们的方案,说刚开始行走的爬升时间太快,怕高反。最后经朋友推荐戴峻山(微信:Rameshdhamala),同意了我们的行程方案。

虽然尼泊尔规定从2023年4月1日起,EBC必须要雇请合规的向导,但一段时间后又放弃执行。出行前买保险时,看了安联和美亚保险公司的承保条款,其中有“......,前提条件是该徒步或旅行必须遵循旅游经营者或活动提供方合格向导的督导和指导”,就是说只有雇请向导才承保,否则无效。还有,都是高反免责。另外咨询了京东安联的客服和保险专员,发现京东安联保险是不保EBC的,但保险条款却没说明,只是说6千米以上不承保。唉,这保险公司也太不负责了。安联和美亚都承保EBC,只要在5500米以下活动就行,分别咨询了美亚和安联的客服,都有直升机救援,保险条款也差不多,但美亚有个人责任险,最终选择了美亚,其他队员也有买安联的。我们在EBC徒步路上遇到一些中国人没请向导但买了保险,像这样买了保险其实也是无效的。
虽然队员大家都认识,相互了解,但鉴于EBC大环线路的高海拔,为避免高反给行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要求所有人至少最近3个月去过4千米以上的高海拔地方。同时这次也带上乙酰唑胺和托拉塞米,以防万一。

10月24日从广州经成都中转,25日飞加德满都,快到加德满都时,从飞机的右窗清晰地看到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高峰马卡鲁、第六高峰卓奥友



用飞机上拍到的照片,找到的一些徒步位置和路上看到的山峰位置。
中午到达加德满都机场,在国内已在网上https://nepaliport.immigration.gov.np/online申请了尼泊尔签证,过关时只需递交下载好的签证表和护照,过程非常顺利。
飞机上空姐再三提醒尼泊尔不能带各种肉类进关,以免麻烦。我们带了一斤从超市买的独立包装肉干成品托运,入关时没要求开包检查。
在携程上订的加德满都住宿酒店,偶然发现是19年徒步ABC时联系的向导santosh开的酒店。



客栈位置海不错,办好入住,马上在附近买了张NTC的电话卡,卡加20G流量,900卢比。其实,过了南池的住宿地都没有网络,要上网只能租客栈的WiFi。
我们计划是从加德满都包车到Paiya,之前从网站
https://www.nepalmotherhousetreks.com/blog/kathmandu-to-lukla-bus得到的信息,加德满都到卢卡拉的交通车已能到Paiya,只需要15小时的车程。到派亚(Paiya)后徒步一天就可到卢卡拉。但santosh告诉我们,到Paiya的路塌方断了,车到不了。对这不确定的信息感到有些焦虑,担心影响行程。
下午和Rameshdhamala见面,Rameshdhamala说车可以到Paiya,已帮我们订好了两辆吉普车,告诉我们第二天凌晨三点出发,到Salleri换一次车,之后到中断的道路时,走几百米再换一次车,当天下午6点就能到Paiya。向导和背夫在Paiya等我们。

10/26:凌晨三点多,两辆吉普车来到客栈,这是印度TATA公司的吉普车,宽大,3排座,加上司机可坐8人。


尼泊尔的公路实在不敢恭维,19年第一次到尼泊尔,印象最深的是加德满都几乎没有几条水泥或柏油路,大部分是土路,整个城市尘土飞扬。这次重游,加德满都的黄土路几乎不见了。但是一出加德满都不久,就是一段坑坑洼洼的泥巴土路,车开的很慢,也许是司机为了驱赶睡意,车一直开着音乐,巨大声,轰得脑袋发胀,但照样挡不住袭来的睡意,当人困得要趴下时,又被车的颠簸猛甩到立起来,折腾到浑身的骨头几乎散架,差不多有半小时,终于开上了好路,本以为今天路最差不过如此,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加德满都到Salleri之间的路况总的来说还算可以,除快到Salleri前,因修路等了半小时外,还算顺利。下午3点到Salleri,车换成了两排座的皮卡。


这种皮卡只能坐4个乘客,我们其中一辆车要坐5人,只好前排副驾坐两人,我和jie两人挤着只能侧着坐。离开Salleri马上就是烂泥路,车速只能开到10公里,本以为这种路只是一段,没想到一直到Paiya都是如此,估计也就6,70公里的路程,竟然用了8小时,长时间痛苦的坐姿真的令人崩溃,晚上7点多到达Chhigaun,下车提着行李走了10分钟又一次换车,不过还是这种车。后面的路更糟糕,车速只能开到5、6公里,直到晚上11点,终于到达Paiya。
到派亚后和向导Sukbir及背夫碰面,住下休息,客栈老板问我们是否吃饭,我们都拒绝了,只想尽快睡觉,老板满脸的不高兴。
早上吃早餐,老板一扫昨晚的不悦,充电也免费了(昨晚没吃晚饭,充电要100尼币)。住宿费不高才500尼币,若不吃饭的话,客栈只靠住宿收入很有限。
10/27:Paiya(2730米)到Phakding(2610米),16.3公里,爬升910米,下降1040米,7小时。

这天的轨迹记录包括了午餐时间1小时,其他的午餐时都暂停了记录

我们9人队伍及向导Sukbir
8点出发,沿途遇到的徒步者不多,且大多是欧美人。从派亚(Paiya)到帕丁(Phakding)这段路都是坐车进出卢卡拉的,所以人不多。沿着河谷往前,两侧山峦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植被繁茂。得益于印度洋暖流的吹拂,这里的气温远高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经过的村庄里,不时可以看到路边的石头上刻着经文,问向导Sukbir,石头上的文字是尼泊尔文还是藏文,Sukbir说是藏文。遇到当地人,尝试用“扎西德勒”打招呼,但无任何反应,改说“Namaste”则马上有回应。








紧邻徒步道旁,还有一条汽车道,见有吉普车在招揽乘客前往Surke,看来车已可以通达Surke。
徒步第一天,队伍中最年长的罗哥一直落在后面,看上去很吃力,这才不到3千的海拔,不免为罗哥后面的行程担忧。在休息时,告诉罗哥不必急于追赶队伍,按照自己的节奏放慢步伐,调整呼吸。罗哥马上照做,调整了自己的行进速度。对罗哥的情况,也预先做好了准备,告诉罗哥,走几天再看,实在不行到4700多米的促孔(Chhukhung),就由一个背夫陪着原路返回。没想到罗哥后面几天非常给力,一直走在队伍的中间,完全适应过来。
沿途不时听到直升机的轰鸣声。向导Sukbir解释说,这些直升机不少是从南池下撤到卢卡拉的。看来EBC还是有不少人下撤。

中午在Surke吃饭的菜单。EBC路途中午在客栈吃饭基本上都要1小时。

5点,到Phakding,双床房1000尼币,包洗澡,充电。
10/28:Phakding(2610米)-Namche(3440米),11.1公里,爬升1120米,下降350米,6小时。

帕丁(Phakding)前往南池(Namche)的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无论是从空中还是从陆路进入卢卡拉的EBC徒步者,前往EBC的还是完成EBC旅程后返回的,都必须经过这繁忙的路段。驮着物资的牛马、背着沉重行李的背夫以及徒步者们络绎不绝,经常导致道路拥堵。背夫们背着巨大的包裹,但走起来飞快,令人佩服。沿途所见的徒步者几乎清一色是来自欧美的旅行者,只有极少的亚洲面孔。

人比牛马驮的行李更大。

真系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

中午,到达Monju的国家公园门口办进山证和买门票,足足用了一小时。TIMS证2000尼币,门票3000尼币。

3点到达南池。南池是EBC线路来回都要经过的地方,也是最繁华最大的补给点,可以买到水果、肉类、鸡蛋、气罐及各种户外用品,也有餐馆酒吧。很多人特别是商业队,会在南池多停留一天,以适应高反,所以南池的人特别多。晚餐时考虑到后面海拔越高,越难吃到肉,几乎每人都点了份牛扒。

南池的菜单
10/29:Namche(3440米)-Pangboche(3990米),13.1公里,爬升1140米,下降620米,6小时。

从南池开始,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视野中开始出
现了雪山的景色。树木也没那么茂盛,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的金黄色调,蓝天下没有一丝云彩,远处的雪山在晴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与南池之前的路段频繁经过村庄不同,随着继续往上,沿途的村庄明显变少,中午在一家客栈吃饭,也不再有免费充电了。

南池



下午一点半到达天波切(Tengboche)。天波切位置的景观很不错,放眼望去,远处的洛子峰显得格外壮丽。但这里的住宿和餐饮费用也相应较高。坐下来稍作休息,洛子峰便被突如其来的云雾所覆盖。经过几天的徒步,留意到天气的模式:上午通常是晴空万里,但到了十点多,云雾开始悄然升起,下午一点,云雾的变化愈发迅速,两点,雪山便被完全遮蔽。
向导Sukbir告诉我们,这个季节很难看到日落时的日照金山,太阳落山时总是被云雾遮挡。看日照金山,要到12月,最容易是在1、2月,但那时气温寒冷,而且翻垭口可能会变得困难。这让我们原本期待此次EBC行程观赏日照金山的愿望瞬间破灭,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淡淡的失望。看来,我们需要调整后面的行程,对原本三个观景点都是下午上去观赏日照金山的安排不得不做出改变。




旁波切的住宿,房间1千尼币,wifi500,洗澡800,也没有免费充电。南池以下,只要吃饭都可以免费充电。

旁波切的菜单,海拔越高价格越高。
10/30:Pangboche(3990米)-Chhukhung(4730米),11.9公里,爬升960米,下降250米,5.5小时。

在规划行程之初,曾担心从海拔2610米的帕丁到4730米的促孔(Chhukhung)仅用3天时间,每天海拔上升超过5百米,队员不适应出现高反(通常这段路商业团队都是用4到5天),所以选择在海拔4410米的丁波切(Dingboche)住宿作为备选方案,但这季节的天气,如果在丁波切住,第二天上午才到促孔,从促孔到Chukhung Ri观景台要3小时,可能无法在下午1点前到达,而一旦云层遮挡,上观景台也失去意义,只有到促孔住才行。昨晚在旁波切问了大家的身体情况,虽然有队员感到不适,老实和徐哥开始吃在加德满都买的抗高反药(其实也是乙酰唑胺,这药加德满都的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孙哥有点咳嗽。其他都没什么,因此决定在中午抵达丁波切用餐时,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前往促孔。
从旁波切(Pangboche)出发,我们沿着山谷蜿蜒而上,逐渐脱离了河谷,上至半山腰。视野也随之开阔。在4千米多的高海拔地区,树木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灌木植被,呈现出红褐黄橙绿的斑斓色彩。一阵阵寒风吹过,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路始终能够遥望前方的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它的身影成为了我们路途中的一个恒定的参照点。
与国内长线高海拔徒步的体验不同,尼泊尔的高海拔徒步显得轻松宜人。没有那种荒野中的孤独感,每隔几小时就有村庄,为徒步者提供了一个友好且便利的环境。沿途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自然景观得以完美保留。在欣赏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并没有感到与现代社会的隔绝,没有一种远离现代社会的心景。
中午到达丁波切,大家测了一下血氧,除老实75%,其他人都在85%以上,决定继续前往促孔。








中午丁波切的菜单
10/31:Chhukhung(4730米)-Chukhung Ri(5500米),来回5.7公里,爬升760米,下降760米,5小时。

Chukhung Ri观景台是EBC行程的三个观景台中最难走的一个,出发不久,队伍拉得很长,一修在前一溜烟就不见踪影,其余队员紧随向导Sukbir,缓慢前行,老实还没适应高反,孙哥咳嗽有点厉害,两人走得比较慢。
来到尽头像垭口的位置,只见一字排开坐满了早已到来的徒步者和向导,观察了一下,这里位置是凹位,视野并不开阔,左右两边都是山峰,挡住了视线,右边的山峰更高,但两边的山都不见有人去。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地图,Chukhung Ri在右边的山上,隐约看到一修在右边山坡往上走,决定跟着一修往右边走去,往上走了几十米,听到下面徐哥在喊,回头一看,是向导示意往左边的山峰走,唉,海拔5千多米的每一米攀升都不容易,这几十米的艰难攀登是白费了,真是走得快不如走的对,在错误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呢。 经过几十米短暂的爬升,终于到达观景台。
观景台360度的全景视野让人心旷神怡。丁波切方向的山谷上方白云飘渺,由数座7千多米的努子山峰组成的努子峰墙近在咫尺,其巨大的山壁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巍峨宏大,气势磅礴,将珠峰完全遮挡。环视一周放眼望去,世界第四高峰8516米的洛子峰,第五高峰8463米的马卡鲁峰、岛峰、漂亮的阿玛达布兰峰、世界第六高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以及金字塔形状7161米的普莫里峰尽收眼底,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步的艰辛都得到了回报,每一份汗水都转化为了眼前这令人震撼的美景。
一修上到Chukhung Ri后,又来到这观景台,说这里的视野比Chukhung Ri好太多。
大家尽情在观景台上拍照,足足待了一个小时,拍够玩够才下山。

海拔6856米的阿玛达布兰






下午2点回到促孔。由于明天的行程只有一修、徐哥和東张西望三人翻越孔马拉(Kongma La)垭口前往罗布切(Lobuchea),所以留在促孔住。其他队员则从丁波切前往罗布切,不打算穿越孔马拉垭口的队员,跟随背夫下到丁波切。在海拔4410千米的丁波切比4730米的促孔会休息得好些。
11/1:Chhukhung(4730米)-Kongma La(5535米)垭口-Lobuchea(4910米)。10.5公里,上1060米,下900米,7.5小时。

今日的行程是EBC路线最具挑战性的一段,需要翻越5535米的孔马拉(Kongma La)垭口,全程没有补给点。大多数商业队会选择避开这段艰难的路程,从丁波切前往罗布切。清晨6点出发,太阳尚未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地面的泥土因冻结而变得坚硬,地上的石头表面覆盖着一层难以察觉的薄冰,踩上去特别滑。当穿越一条小溪时,一修踩在一块覆冰的石头上,双脚瞬间滑入冰冷的溪水中,一下跌坐在石头上,就在他身体即将滑入水中之际,被Sukbir一把拉住,有惊无险。
早晨的阳光洒在山峦上,一片金黄。今天翻越孔马拉垭口的人数比预想的要多,除我们几人外,都是来自欧美的徒步爱好者,甚至还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与相同海拔的西藏徒步相比,尼泊尔的徒步似乎要轻松许多。同样是5500多米的冈仁波齐和珠峰东坡,却感觉辛苦很多,不知是否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尼泊尔一侧的含氧量比北坡的西藏要高。
接近垭口时,出现几个碧绿湛蓝的海子,如宝石镶嵌在群山中,众多徒步者聚集在垭口上,静静地坐着,欣赏大自然的杰作,沉浸其中。垭口上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到洛子峰、马卡鲁等山峰,视野比在促孔Ri观景台更为宽广。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大自然的赞叹。









来自英国威尔士76岁的徒步者
垭口的另一侧有积雪覆盖,路有点滑。又没带冰爪,只用了一年多的铝合金登山杖的锁扣无法锁紧,两次出现溃缩导致摔跤,另一根用了多年的同品牌碳素杖不幸折断,对登上杖锁扣要求能锁得很紧的我,原来对这品牌的杖感觉还可以,没想到质量还是不行。幸运的是路况不算危险,没出啥大事。
垭口底,巨大的昆布(Khumbu)冰川横亘在眼前,冰川的表面被石头及干燥的碎屑覆盖,走在上面会扬起尘土。路迹虽然不太明显,但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雪杆作为路标,路径起起伏伏。在高海拔上上下上,走得很累。下午3点,终于到达罗布切。




穿过昆布冰川后,不少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这种现象被称为“昆布咳”。据推测,可能是高海拔加上昆布冰川地区空气干燥,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所致。不知是否早晨气温低只穿了件抓绒衣着凉还是得了昆布咳,我也出现了咳嗽,身体不适,感觉像感冒一样很不舒服,测了一下血氧92%,不像是高反。
11/2: Lobuchea(4910米)-Gorakshep(5140)-KALA Patthar(5650)-Gorakshep,8公里,上860米,下640米。


晚上睡觉出了一身汗,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口中淡而无味,毫无食欲淡,手摸一下头发,头皮一阵触电般的刺痛。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到戈拉克夏(Gorakshep),下午去EBC大本营或卡拉帕(KALA Patthar)观景台。一直沿着昆布冰川边行走,虽然爬升不多,但却感到异常疲惫,早上特意冲了2条宝矿力粉和维C泡腾片喝,没见什么效果,走到半路浑身发软,沙沙见状给了颗盐丸,吃下后感觉稍微好些,中午到戈拉克夏时感到特别累。






大家决定午饭后前往EBC大本营,明天上午再去卡拉帕观景点。意识到自己身体状况不佳,为保险起见,保留体能完成后续行程,打算放弃卡拉帕或EBD大本营其中一个,虽然去EBC大本营路途较为简单,但去卡拉帕的观赏价值更高,决定放弃去EBC大本营。
尽管上午的蓝天无云能让人清晰地观赏雪山,但对于风光观赏和摄影来说,这样的景色过于直白。个人更喜欢云雾缭绕时的意境,一直认为云彩之于风景,如同盐之于烹饪,没有则淡寡无味,太多则美味全无。因此,决定下午独自前往卡拉帕观景点。
午饭后又累又困,从来不午睡的我回到房间一躺下就睡着了,醒来一看已12点多,晚了,马上出发。
从戈拉克夏出发前往卡拉帕,只有2公里的路程,爬升500米,通常要2小时。行至半途,珠峰便映入眼帘,然而午后1点多,云雾开始悄然升起,不时将远近的雪山完全遮蔽。经过2小时,终于抵达山顶,这里是距离珠峰最近的观景点,但并不是最佳位置。由于被近处的珠峰西山脊挡住,珠峰仅在其后露出一点,显得并不那么雄伟,离得近的7千多米的努子峰显得更为高大。
山顶上只有寥寥数人,没有喧嚣的人声,显得格外安静。尽管抵达山顶的时间有点晚,云雾流动越来越浓,此刻坐在山顶,看着眼前的场景,仿佛在听拉二的第三乐章,心境宁静,一种被大自然莫名感动的涌动,似灵魂与大自然沟通,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在渺小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4点多回到戈拉克夏,去EBC的队友也回到了客栈,听他们说在EBC大本营近距离看昆布冰川很震撼,想了一下是否明天早上一个人也去一下EBC大本营,有点心痒。
11/3:Gorak Shep(5140米) –Dzongla(4830米),11.1公里,上320米,下630米,4.5小时。
按规划的行程,是今天上午去EBC或卡拉帕观景点,午饭后下午再前往宗拉(Dzongla)。昨天除了一修和徐哥打算今早4点半点去卡拉帕看日出,其他人觉得一早太冷,打算6点半出发,往卡拉帕走一半路就返回,8点半回客栈吃早餐后就前往宗拉。昨天算了一下,若去EBC时间不够,又不确定今天身体恢复情况,干脆睡个懒觉。
睡到8点才起来,感觉比昨天好了很多,怕昨天情况有身体缺盐原因 ,吃早餐时特意加了盐吃得咸些。
从戈拉克夏到宗拉只是半天的路程,是最轻松的一天,路途平缓,海拔上升下降不多,途中伴随着昆布冰川、阿妈达布兰峰,经过促拉措,漂亮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






11/4:Dzongla(4830米)-Cho la Pass垭口(5368米)- Dragnag(4700米)。8.6公里,上710米,下790米,6.5小时。

我们原来的攻略是今天从宗拉(Dzongla)翻粗拉(Cho la Pass)垭口,穿过诺祖帕(Ngozumpa)冰川到高乔(Gokyo),第二天可以去高乔观景台和第5湖,但又担心到唐拉(Dragna)后时间太晚,走诺祖帕冰川有危险。在加德满都时,Rameshdhamala也建议今天的行程在Dragnag住,因从卢卡拉回加德满都的机票已买好无法改签,想延长一天徒步时间也不可能,这意味着到高乔有时间去Gokyo Ri观景台,也没时间去第五湖。结果也导致后来因天气原因未能登上Gokyo Ri观景台,成为这次EBC行程最大的遗憾。
早上起来天气阴沉,看起来像要下雪的样子。6点多出发,空气中的寒意逼人,连羽绒服都穿上了。今天翻越的垭口有一段是走冰面,需要冰爪。清晨,初升的阳光穿透云层,山尖露出一点金色,但很快就被一阵阵的浓雾无情地抹去。队伍在行进中拉开了距离走得很散,一修在前面飞到影都不见,向导照顾着高反的老实远远地在后,看着前面的雾气时大时小,为避免其他队员走散出现意外,叫孙哥在前跟着一队缓慢但始终保持着队形行走的欧美人的队伍后面,要求其他队员紧跟着孙哥在视线内不许离队。








队伍行走在冰面时,看着周边的景色,沙沙忽然泪流满面。这种大自然对人强烈的感染,在我徒步的经历中多次遇见,圣堂山,格聂,亚丁大转,…,都遇到队友禁不住流下热泪。每个人对徒步的感受不同,对我而言,徒步登山,是人融入自然的体验过程,天人合一的感受,非身体力行所不能达到。这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徒步的魅力所在。

一小时左右上到垭口,垭口上也开始飘起了零星的雪花,周围的山峰被雪幕完全遮蔽。短暂的停留后,开始下垭口。

令人意外的是垭口上还有太阳能充电插座
下垭口的路非常陡,没走多远,罗哥不小心滑倒,扭伤了脚踝,看到罗哥痛苦的表情,估计很严重(事后到医院后才知是骨折加错位,需要手术),Sukbir拿出氯乙烷喷剂给罗哥喷了一下,休息了一会,决定Sukbir、徐哥、东张西望三人在后面陪着罗哥慢慢走,其他人先行到客栈。



罗哥一瘸一拐地走了两个多小时,离唐拉还有一公里多,疼得实在走不动。Sukbir见状让我们三人在原地等待,他自己则跑步前往客栈,叫背夫来背罗哥,我们3人躲在一块大石头旁等背夫。一停下来不动人就感到冷,天飘着零星的雪花,伴随着一阵阵寒风,我迅速穿上羽绒服,厚软壳裤外再加冲锋裤。徐哥虽然穿着羽绒服,却只穿了快干裤,只好原地跳着驱散寒意。罗哥没带羽绒服也没冲锋裤冷得打抖,我脱下冲锋衣给罗哥,马上用对讲机通知已到客栈的队友务必找件羽绒服让背夫带上来。
在寒冷中煎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三位背夫。他们轮流背着罗哥,一路小跑,速度之快让我几乎追不上。很快就到了唐拉客栈,不久雪下得越来大。
一到客栈马上联系安联保险国内的客服,希望联系直升机下撤,客服则叫我们打安联尼泊尔当地电话,我们马上叫向导Sukbir通知老板Rameshdhamala与尼泊尔安联保险联系,保险公司自然是走流程要求提供出事时有海拔及位置信息的照片,护照等等一系列文件审批(遇到出险一定要拍照,而且照片要求有GPS信息),也不知几天才能通过。孙哥几天以来一直咳嗽,而且越来越严重,感觉状态很不好,也决定下撤,要求越快越好。见状马上通知Rameshdhamala不等保险公司回复,直接联系直升机,下午5点收到Rameshdhamala的回复,直升机明天早上7点来接人,飞卢卡拉2100美元,可坐3人。原以为自己联系的直升机保险不会理赔,没想到后来还是可以。
11/5:Dragnag(4700米)-Gokyo(4790米),3.8公里,上370米,下290米,3.5小时。

7点,直升机来接罗哥和孙哥,一位背夫陪着他们2人下撤到卢卡拉。
今天行程是从唐拉(Dragnag)穿过诺祖帕(Ngozumpa)冰川到高乔(Gokyo)。雪后天气晴朗,能见度也高。没走多久,不小心摔了一跤,竟然把放口袋里的手机摔成了黑屏,以至于后面一直没手机用,非常的不便。
从卓奥友一直延伸下来的巨大的诺祖帕冰川,是尼泊尔最长的冰川,冰川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冰上湖,冰川上的石头和沙土被新雪覆盖,看上去干净漂亮,顺着冰川方向看去,远处的卓奥友峰清晰可见,眼望周边,众多6、7千米的山峰,走在起起伏伏的冰川上,连爬个小石堆看起来也像爬雪山。














穿过冰川,可见湛蓝的高乔措,高乔坐落在高乔措边,是EBC徒步线路环境最美的地方,雪山、冰川、湖泊无与伦比,客栈也多,附近的Gokyo Ri 和Renjo La垭口,被孤独星球推崇为EBC线路观看珠峰及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佳观景点。


Gokyo湖,不远处褐色的Gokyo Ri被云雾覆盖
11点多到达高乔,原计划是登Gokyo Ri观景台,但到Gokyo时,看到Gokyo Ri上被厚重的云雾所笼罩,一直未能散去,午后天空还飘起了大雪,看来高乔观景台是去不成了,只能放弃,留下遗憾。Gokyo绝对是值得多停留几天的地方。老实和一修当即表示,以后会再来Gokyo,多住几天,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丽。
11/6:Gokyo(4790米)-Renjo la垭口(5360米)-Lunde(4368米),11.3公里。上750米,下1090米,6.5小时。

今天翻越我们EBC大环的最后一个垭口仁俱拉(Renjo la)垭口,或许是被目光所及的美景打动,或许是翻过垭口后,将与喜马拉雅山脉告别那份不舍,又或许即将完成EBC三垭口大环线的那份喜悦。攀爬垭口的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回头看一下渐行渐远的喜马拉雅山脉,生怕错过不同的欣赏角度。









可口可乐公司是否赞助些广告费呢


仁俱拉垭口不愧是LP推荐的最佳观景点之一,视角极佳,可以毫无遮挡地看到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峰等一字排开的壮观阵势,感受到珠峰作为万山之王的恢弘气势。
相较于其他观景台,仁俱拉垭口景色最为壮丽;促孔观景台虽然看不到珠峰,但实景的视觉冲击最为震撼(当然,用相机的话,在仁俱拉垭口可以做到无与伦比);而卡拉帕观景台视角欠佳。Gokyo Ri应该视线最为宽广,从卓奥友到珠峰、洛子峰、马卡鲁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整条诺祖帕冰川都可以一览无余,遗憾的是这次未能登上。
队员和背夫在垭口上欢快地跳起尼泊尔舞蹈。



从垭口沿着崎岖的山路下到河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见到的第一个村庄龙德(Lunde),冷冷清清,没什么人气,第二天听Sukbir说,才知道原因。
11/7:Lunde(4368米)-Nanche(3440米),17.7公里,上430米,下1280米,6小时

从龙德(Lunde)到南池沿河谷一路下坡,经过几个村庄都少见有人活动的痕迹,Sukbir告诉我们,这些村庄的村民都被迁走了。以前这些村庄的村民(大概是藏族的一个分支,估计是指夏尔巴人吧),与中国来往很密切,从中国进货到尼泊尔卖,政府担心中国的影响太大,把村民都往山下迁移,所以这些都是荒废的村庄。自从迁走村民后,山下商品的价格一下就涨起来了。现在每个村只留有少量的客栈,提供给EBC徒步者住宿。

荒废的村庄

Hungmo往上的村庄,村民都被迁走了。
注意到我们昨天入住的客栈,女主人的服饰与藏族的服饰很像,长相特征也与藏族相像,与尼泊尔人的面相不同。回想去年走珠峰东坡时,曾想顺便走绒辖沟的一条徒步线路,但没开放,这条线离尼泊尔最近不到5公里,能直接走到尼泊尔,不知Sukbir说的以前的中尼贸易是否通过这条通道?

沿途见到的寺庙、白塔、转经筒和刻满藏文的石经墙。




11/8:Namche(3440米)-Lukla(2840米),18.6公里,上800米,下1350米,6.5小时

南池(Namche)到卢卡拉(Lukla)是我们整个EBC徒步行程中距离最长的一天,和我们走进南池时一样,路上的人流熙熙攘攘,看着进出南池两个方向的徒步者,往EBC方向走的人看上去更为兴奋,不由地想起《围城》中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我们在卢卡拉住的客栈正对着卢卡拉机场,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危险机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跑道而闻名。短短的几百米跑道,一端是陡峭的悬崖,另一端则是大屏障一样的山体,据说机场还没有雷达和导航设备,也没有灯光信标,完全靠飞行员的视线及经验起降,在这机场搭乘飞机确实需要勇气。不过假如让我重新选择从加德满都到卢卡拉是坐汽车还是飞机,就目前的公路状况而言,我会选择坐飞机,毕竟相对于坐20小时颠到五脏六腑都要错位的汽车行程,坐飞机只需飞行三十来分钟即可。


从陆路进,飞机出卢卡拉,也就是说从加德满都坐车到派亚(Paiya),从派亚开始,徒步一天到卢卡拉,13天的EBC三垭口大环徒步行程,相当于坐飞机进出卢卡拉,从卢卡拉开始徒步的12天EBC三垭口大环徒步行程,徒步时间上有点紧凑。徒步不是赶路,是感受路,感受路上的所有。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特点,适当增加1、2天我觉得更为合适。
感谢同行的每一位队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東张西望👀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