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亚丁转山

亚丁转山

2024-12-05 19:33:07 12742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深入贡嘎岭地区,他所走的线路就是后人所说的“洛克线”。1933年4月,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提到的“Shangri-la”一词,即“香格里拉”,被奉为世外桃源、伊甸园的代名词。

佛教中密乘事部三怙主,即佛部文殊师利、莲花部观世音、金刚部金刚手三尊菩萨的合称,分主大智、大悲、大力。亚丁地区的核心景观,正是象征三枯主的三座神山--央迈勇(文殊菩萨)、仙乃日(观音菩萨)、夏洛多吉(金刚手菩萨)。

央迈勇

仙乃日

夏洛多吉

D0 武汉--稻城

线路起点康古村,临近香格里拉镇,如果只图交通方便,可以直接入住香格里拉镇上的酒店。不过走高海拔线路,提前到达一定海拔适应,对于克服高反很重要。香格里拉镇海拔不到3000米,所以大路把集合点设在了海拔3700+的稻城,第二天早上再集体包车去康古村登山口。

武汉出发去稻城有多种方案,综合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舒适性,我和东江老哥最终选择飞昆明然后转火车去香格里拉市,然后转大巴去稻城。红眼航班接近零点到达昆明长水机场,看过几次别人在机场铺垫子过夜,所以我们这次也来体验一把。下机后先取托运行李,行李转盘旁边就有休息区,晚上人不多可以直接找椅子躺。不过老人家嫌转盘太吵拖着我去大厅另寻“住处”。楼上楼下晃了一圈,最后找了个相对清净的角落铺开蛋槽垫裹上羽绒服就睡。老人家睡眠质量真好,躺下就开始打呼...然后我睡不着了...

第二天早上乘坐首班地铁去昆明站坐动车,昆明的地铁也很有趣,1号线和2号线换乘不用下车,只是名称上换了。坐在开往香格里拉的动车上,看着窗外的云层,心情颇为沉重,说好的十月金秋,不会跟南天山一样天天下雨吧...

车窗外的风景叫人揪心

列车穿过几次隧道之后,天气逐渐转好,心情也随之放晴。列车到达香格里拉站时,天空已经呈现经典的西藏蓝。列车13:20到达香格里拉,如果想节约时间可以打车去汽车站赶14:30的班车去稻城。不过初上高原不易搞得太疲劳,我和东江老哥决定先在香格里拉住一晚,明天早上再坐班车去稻城,毕竟香格里拉市区海拔也有3300,可以作为海拔过渡。

香格里拉站

香格里拉到稻城只有三百来公里,不过山路崎岖,大巴车要摇七个多小时,班车早上8点半发车,下午4点多才到。刚坐上班车,就接到队友茄子的电话,叫我跟司机说一声等5分钟再发车,原来她早上出门走反了边,现在正背着大包往客运站狂奔...

大巴沿途风景不错,其中有一段峡谷绝佳,碧绿的河水、高耸的绝壁,随便一个拐角都有大片的感觉,可惜经过的时候车窗打不开,没能录一段。

车过海拔5000的时候,测了下血氧,短暂的掉到88%后又升到96%。去年重装上了6000+后,我对自己的高海拔适应能力又重拾信心,倒是不远处山头上的积雪叫人有点忐忑...我是冲着秋色来的,可别又冒雪翻垭口啊...

下午4点左右到达稻城县“新”客运站,这个新车站也是真离谱,离县城还有两公里,摆明了强行给的士创造业务。还好县城不大,走过去权当热身了。到酒店办好入住,然后去亚丁天街旁边的农贸市场补给了一点卤牛肉和白菜,3块钱一斤的丑苹果好评。

D1 康古村--抵旦垭口(路程14.7公里/爬升1900米/下降120米)
早上6点酒店大堂集合上车,半小时左右车程到达登山起点康古村,此时天还没亮,周围黑漆漆。司机指着车前马路说从这往前走,可我看轨迹隐约觉得方向不对,果然前队走了一会儿又退了回来,正确的进山路是公路边不起眼的小土路。

刚走回“正道”没多久,又发现偏离了轨迹,前队几位猛男闷着头往前冲,又差点把我们带到沟里。

走了一会儿,天色渐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正好是阴历16日,身后一轮巨大的银盘缓缓隐入山中。

随着线路逐渐深入,树木也高大茂密起来,路边巨大的松果让我想起了抚仙湖畔遛娃的场景,不时出现的巨大树干,又叫人想起墨脱的云杉。

长时间在遮天蔽日的山林里行走,感觉有些压抑,毕竟这里有熊大出没。司机说这边山里有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如果遇到正在吃蜂蜜或蚂蚁的熊就比较危险。

9点20左右,阳光洒进森林,世界又充满了生机,色彩也鲜艳起来。

中途在一处牧场休息,起身时传来军豪怒骂,原来他的背包压着屎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儿的,排泄也不走远点,就在这路边适合休息的位置埋雷。

再往前走,树上挂满了松萝,据说松萝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只有空气质量特别好的环境才能生存,赶紧大吸几口换换气。

坤哥今天格外勇猛,一直冲在前面。

大路这次好像背的挺重,有点力不从心。

腐朽的树干,被青苔点缀的怪好看的。

继续爬升,雪线越来越近,内心也是越来越凉。树叶大部分还是绿色,秋景还没看见就要直接跨入冬天了...

下午两点半到达抵旦牛场,前队已经开始扎营了。牛场看似平坦,实际大部分地方都有点斜坡,最平的位置在小土包上,风又有点大。我依稀记得大路说过第一天要走到抵旦错扎营,累计爬升接近2000,吓得我把高压锅都减负了,于是先用背包占住一个营位,等大路来了再决定扎营还是继续往前走。
抵旦牛场

等了半个多小时,大路过来了,虽然大部分人都已经或正在扎营了,大路还是坚持要去抵旦错。茄子也说想去抵旦错,于是我和东江老哥还有茄子又背上包向抵旦错走去。

这次偷懒没有详细研究轨迹,一开始还以为抵旦错跟晓乌措一样是翻垭口前的小湖。等我边走边仔细看轨迹才发现,**到这个抵旦错还得先翻个4700的垭口,这就不太科学了...更不科学的是去抵旦错的路迹不清晰,我们好像有点偏离轨迹...我们在溪谷的左边,而轨迹在溪谷的右边,中间隔着长满刺的不知名植物,非常棘腿...

在刺丛里左冲右突,终于过到溪谷对岸,远远望见大路和另外两人在雪坡下找路,他们似乎也不在轨迹上,而他们要上的雪坡看起来很陡很不好走。于是我叫东江和茄子先在下面等等,我继续往右边的坡上切回轨迹看看。上坡的路很陡,不过有很多低矮植被可以抓踩,所以只是累但不危险,上坡之后逐渐切回轨迹,后面的路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好走。此时已经4点半,东江和茄子决定不往上走了返回牛场扎营,我已经离垭口不远了于是继续往前走跟大路他们会和。
4点45到达抵旦错垭口前的空地,远远看着两个人,一个是老薛,另一个小哥不认识,却不见大路的影子。原来大路和老薛两个人过来抵旦错,半路捡了个小哥,然后大路半路找了个位置扎营了,老薛和小哥上来了。
此处离垭口虽然只剩几十米爬升,但是上垭口的路被积雪覆盖,坡度也很陡,看起来并不轻松。今天是高原徒步第一天,从早上6点半开拔干到下午4点半,累计爬升了1900米左右,强度有点超标。此时天上开始飘雪,我实在是不想累成狗一样翻过垭口又在风雪中凄凄惨惨的扎营...于是三人就地找平整的位置过夜。
抵旦措垭口前的空地

三人各寻一块容身之处

晚餐比较简单,卤牛肉+白菜煮泡面。上了高原,口味有些变化,白象的骨汤面在家吃着挺香,到了这却觉得味道太冲,原计划一顿一包半,实际只吃了一包。

半夜觉得手很痒,开灯一看居然出荨麻疹了,赶紧吃了颗息斯敏。自从当年乌孙古道被荨麻疹折磨的痛苦不堪,每次爬山都记得带上抗过敏药。不过这次的荨麻疹很奇怪,没有大范围蔓延,但是吃药也压不下去,连续几晚都是手掌心一小块。

D2 抵旦垭口--波拥措营地(路程8.7公里/爬升800米/下降700米)
昨晚刚睡下的时候还有点燥热,只用了400克睡袋,早上五六点钟被冻醒,赶紧往睡袋里加了件羽绒服。清晨的气温确实比较低,烧了点开水,锅底没倒完的水很快就结了冰。帐篷外传来巫师的声音,他一个人轻装上来看抵旦错,顺便劝我们下撤,大部队今天在抵旦牛场转走山腰路翻将中垭口去波拥错。
锅底结冰了

巫师说上来的时候天上的彩云很漂亮,还有日照金山。不过我们窝在垭口下面被山头和巨石遮挡视线,虽然离得近反而看不到啥。

巫师一个人去了抵旦错,我们3个慢慢收帐篷,等他回来再决定要不要上去。过了一会儿巫师回来了,从他相机里的图片来看,此时的抵旦措比较昏暗没啥看头,四周的山头都布满积雪,行进难度比较大。

大路对讲说要翻过抵旦错旁边的垭口,走扎则垭口、且尼牧场那边绕到波拥错,后面都是下坡了。但是既然巫师都不愿意翻这边的垭口,我也不想没苦硬吃。于是对讲联络大路,我和老薛不去抵旦错了,原路返回跟大部队走。

巫师一个人翻垭口去了抵旦错
抵旦错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舍弃了抵旦错,想想平缓的山腰路,整个人都感到轻松了许多。慢慢悠悠地收拾帐篷打包,浑然不知今天还有另一个挑战在等着我们。

我和老薛沿我昨天上来的路下撤,偶遇的小伙说昨天冲锋衣丢在半路了,要沿昨天的路回去找,于是兵分两路。走了一会儿我转头看小伙那边的情况,发现他走到了陡崖边上,再往前走就危险了,赶紧大声喊住他。
我和老薛这边比较好走

小伙子走到了危险区

等我们回到抵旦牛场,大部队早已开拔,昨天的先遣队变成了今天的吊车尾。过了抵旦牛场再往前走1公里,有另一个牧场营地,环境似乎比抵旦牛场要好一些。今天感觉脑袋有点晕乎乎,莫非是高反了?去年希夏邦马上到5700才头晕,今天这才到4700未免晕的早了一点,搞得我都有点不自信了。后来想想也可能是昨晚睡觉脑袋没放进睡袋里,受了凉...

中午12点,哑口方向就乌云密布了,不会又重演南天山的翻垭口必下雪吧...内心万马奔腾。仔细看了下轨迹才发现今天要翻3个垭口,第一个朗格垭口比较轻松,翻过垭口遇到另一队的几位驴友在大石头旁休息,虽然不认识,也算是为这荒郊野岭增添了一点“人气”。

朗格垭口


朗格垭口下面有个湖叫将中错,看轨迹也有人在将中错扎营,当然如果不去扎营就没必要下到湖边浪费体力。

上江中垭口的路,初时还算平缓,越往上走就越感觉不对劲,等到了最后几十米,恨不得破口大骂...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开的路,那么陡的坡就直拔上去,也不走个Z字形缓一缓...回忆了一下我这辈子爬过的坡,也就狼V的天格尔达板能一战了。
翻将中垭口

大路在对讲里面哇哇直叫“你们前队是谁在开路啊,@#¥%...”没有人回应,估计都在埋头干坡。后来巫师发的照片算是破案了。来来来,都来围观一下这几个神兽...

费了吃奶的劲总算干到垭口,打开轨迹一看...哦豁...偏了几十米...参照的轨迹,在下图尖尖的另一边。垭口上风刮得人站不住脚,于是继续往前走了几十米,找了个蹲得住的地方等老薛。等了半天不见老薛过来,我心想不应该啊,从垭口切过来的时候我还看见他刚翻上垭口,也就离我几十米,没道理这么久都过不来,莫非滑坠了?等我起身仔细查看,发现老薛往山下走了,虽然往下走比横切多费点体力(等会还要翻新则垭口),安全性还是高一些。

横切的路,咋说呢...也许若干年后走的人多了它就成了路,但绝不是今天。横切路虽然刺激,景观倒也不错,如果天气好此时已经可以享受雪山盛宴了。可惜今天云层太厚,仙乃日只露出来半身。

经过一段刺激的横切,和一段更刺激的下坡,终于迎来了今天的第三个垭口--新则垭口。横切省去了大段的爬升,所以新则垭口就显得比较平淡了,轻松翻过垭口,夏洛多吉就出现在眼前,可惜云有点多...

还没下到湖边,就听到对讲机里坤哥焦急的呼唤,原来队友七茶爬坡的时候摔了一跤磕破了嘴巴需要急救包。等我走到营地,才发现这个伤情还挺难处理的--创口在嘴唇里面,可能是摔倒时被牙齿戳破,虽然出血量不多但是一直没能止血。我只带了创可贴,没带棉球之类的,幸好清风有半卷纱布,剪了一截塞在伤口看能不能起到按压止血的作用。
波拥错营地看起来挺宽敞,实际有一定坡度,能躺平的营位不多。找了半天还是扎在斜坡上,玩了一晚上滑滑梯...晚餐吃的意面,前面几口感觉挺香,后面就感觉跟昨晚吃泡面一样,味道有点冲。上了高海拔感觉我味觉变得更敏感了,还是吃点清淡的为宜。
波拥错营地


晚餐意面

D3 波拥 周边闲逛

波拥错是本次行程最主要的观景点,所以今天原地休整,自由观景。今天早上没有日照金山,直接睡到太阳晒屁股,等别的队伍离开后空出几个平整的营位,赶紧挪窝占据了一块。

七茶的下嘴唇肿的像香肠,她今天要从景区下撤。后来她去了医院检查,超过24小时感染了,创口里面有沙粒,最后缝了16针。几位精力充沛的老年人大清早就去湖对面山脊上观景了,我和茄子、坤哥还有清风选择就近往圣水门方向走几步看看。

老年人们已经爬上这个山头

没走多远,雪白的央迈勇,像一袭白衣的女神展现在我们面前,圣洁一词此时此刻具象化了。三枯主中央迈勇象征“大智”文殊菩萨,“冰雪聪明”此刻也得到了印证。

天气越来越好,云层逐渐散开,雪山越来越清晰。我们也不断寻找更好的机位,力求保留这美丽的瞬间。

中午回营地做饭,东江老哥向我展示了山脊上的风景,于是我们决定下午也上去看看。湖边看央迈勇,又是另一种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不不....遗世独立孤傲绝伦更为贴切。

我们沿着老年人上午留下的脚印,缓缓向山脊推进,夏洛多吉的金字塔造型也愈发清晰。三枯主中夏洛多吉象征“大力”金刚手菩萨,这个金字塔尖倒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密宗法器--金刚杵。

继续往前走,仙乃日终于完全展露在眼前。这个角度看仙乃日,远比山下看到的震撼,山体的下半部分,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山体的上半部分,像一个庄严的宝座。三枯主中仙乃日象征“大悲”观世音菩萨,此刻观莲台宝座方解其意。

俗话说得好,来都来了,虽然风呜呜的吹得人瑟瑟发抖,也是要拍几张帅照再走。

三神山同框

山脊上风太大,实在不宜久留,拍完照就赶紧下山了,此时才下午两点多。

路过湖边忍不住又拍了央迈勇,不愧是颜值担当,怎么看都是美。

下午又陆陆续续有队伍到达波拥错,有点担心马儿过来拱帐篷,好在马队最后扎在了湖头那边。无所事事,后悔没有背一包瓜子上来...明月开始煮茶,清风贡献了小青柑,一伙人边喝茶边闲聊也挺惬意。
今天时间充裕,晚餐几人拼锅,本打算消耗掉150克大米、200克牛肉、100克贡菜、1斤白菜好好减减负,结果大家都想先消耗自己的物质,我只消耗了贡菜,其余的又得继续背。

七茶都走了,大路才想起来还没拍合影...下午大路的老队友阿碧也到达了波拥错营地,拖过来凑个数。

晚上的星空银河不错,可惜傍晚过来的一支轻装队伍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那个走丢的男的,好像还是个户外博主耶”...“你们知不知道,要不是向导打通我电话,我都要干到景区公路了,我今天比你们多走好几公里呢!”...“向导我心脏不舒服,她高反不舒服我们要下撤”...“你白天一个人可以牵几匹马,为什么晚上只能牵一匹马”......火锅闲聊声、走丢被向导找回的男子亢奋的表达着、高反急着要下撤的小姑娘不紧不慢地跟向导讨价还价、马儿急促的铃铛声......轮番侵扰我们的清梦......

D4 波拥错营地--贡嘎扎则营地(路程12.8公里/爬升525米/下降1175米)
昨晚8点就躺平了,手环只记录了3个小时睡眠,可想而知睡眠质量有多差。今天天气不错,为了赶央迈勇的日照金山,强撑着从睡袋里爬出来,来不及吃早餐就朝着昨天选好的观景点走去。
日出前的央迈勇,没有云彩的遮挡,也没有刺眼的反光,美丽的线条一览无余。

也许是发现了一旁偷窥的我,她羞红了脸庞。

中途云层遮挡了阳光,一度以为今天的日照金山没戏了。本着来都来了的态度还是继续等了几分钟,最终她也没有辜负我的等待。看到日照金山的那一刻,感觉行程可以结束了,该看的都看完了,没啥期待了。

九点半拔营出发,再次路过湖畔,远远望着央迈勇,也许转身就是一辈子,此生再无相见日,一念及此颇为伤感...

今天强度不大,翻过海拔5040的措该达垭口,后面几乎都是下降了...嗯...现实是不要轻视任何一个5000+垭口。上垭口的路还算平缓,但是那个妖风大得离谱,越是往上走,风越是张狂。脑袋上戴了一层抓绒帽,又叠加了一个抓绒围脖,再把冲锋衣帽子扣上,最后再盖上迷彩帽,四层防护在妖风面前不堪一击。临近垭口的最后一百米,我只感觉魂在前面飞,人在后面追,我只是一具行走的躯壳,踉踉跄跄地往上挪。

翻过垭口,终于可以缓一口气,小命暂时保住了,不过雪地上的脚印又叫人心头一紧。

午休时间,大路说可以去娘措看看,我是懒得动...吹麻了,晒晒太阳回**也挺好的。

这段下坡路走的很惬意,有种要出山了的错觉。听说嘎络牛场有可乐卖,可是我们经过的时候一个人也没遇到。

嘎络牛场

穿过牛场,走进此行最美的一段秋色,这个金字塔尖尖格外显眼,路边的植被也开始呈现秋天的色彩。

夏洛多吉露出了他的另一面,山体的形状不再像金字塔,反倒是有点像“金刚”

山体露出的部分像不像一张脸

洛克线的路牌,本次线路部分路段与洛克线重合,据说洛克线的营地要收营位费。

继续前行,夏洛多吉露出了更多,“金刚”的面部特征也愈发明显。

成熟线路路径明显要清晰很多,配速也被老人家拉起来了。

下午3点15到达贡嘎扎则营地,大路的路书计划今天的营地就是贡嘎扎则。不过大路给的几条参考轨迹上标注了好几个带贡嘎扎则的地标,如贡嘎扎则、贡嘎扎则牛场、贡嘎扎则前营地、贡嘎扎则营地....前后相差两公里。对讲联络大路,也没搞出个精确位置,时间尚早,于是前队停下等大路来了再决定扎营位置。其实第一个贡嘎扎则标注点就不错,营地平整取水也方便,没有其他队伍打扰。不过大路这货倔的很,就算全队在这扎营他也会一个人跑去他要去的那个位置,迁就一下老小孩吧。

果然大路来了说营地还在前面,于是继续前进。这段彩色的松林不错,就是下午有点背光,如果早上经过应该更好看。

2公里后到达大路所说的贡嘎扎则营地,轨迹上标注着--夏洛多吉营地。后来我又翻了一下别人的攻略和路书,下图这个地方确实是贡嘎扎则营地。不过话说回来,不管它叫贡嘎扎则营地还是夏洛多吉营地,领队在规划线路的时候还是在轨迹上明确标注一个统一的定位和名称比较好,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贡嘎扎则营地有牧民房,可惜没有可乐...小木屋收费50元/人,草坪扎营30元/帐篷。小木屋里面没有床,地板上的泥看起来比外面草地还脏。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睡帐篷。淡季团队一起砍砍价,最终平均22元/帐。
贡嘎扎则营地

没有床的小木屋


收费的营地确实相当平整,不过旁边的小河没水,取水要到河对面树林里。晚上继续找明月拼锅(蹭高压锅),终于把大米牛肉和白菜消灭了。这次带了一包沃尔玛买的“合鼎”牌真空包卤牛肉,可以常温保存150天,味道还不错价格适中,下次可以多带几包。



昨晚没睡好,今天早早躺下补觉,借一张巫师拍的银河结束今天的行程,队友拍到了就当我也看到了。

D5 贡嘎扎则营地--新果牛场前营地(路程14.7公里/爬升1245米/下降1075米)
今天等日照金山的摄影师们起了个大早,结果都扑了个空。昨晚还是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早上就成了鳞云密布。说来也挺奇怪,昨晚的营地是近几天海拔最低的,也是最干燥的,但却是体感最冷的一晚,帐篷里的水杯也冻出了冰花。

营地周围的小山头其实长得也蛮有特色,可惜它们身高不够,难有出头之日。

今天比昨天多几百米爬升,不过物资消耗下去背包轻了许多,所以总体也比较轻松,队伍早上10点才出发。


大路的骚气服装配色,在野外拍照还是比较亮眼的。

今天三个坡,营地出发就是第一个--连续翻越贡嘎扎则垭口和夏洛多吉垭口。晨光中的松林色彩格外养眼,心情舒畅爬坡也轻松了许多。

贡嘎扎则垭口

已经第五天了,坤哥似乎还没有摆脱高反的压制,完全不符合她跑步大佬气质,毕竟是16公里4分多配速的猛人。

贡嘎扎则垭口再往上走一点就到了夏洛多吉垭口,这个角度再看夏洛多吉变得棱角分明刚劲有力。

啥叫鹤立鸡群?啥叫超群绝伦?央迈勇真是360度无死角的颜值碾压众生。

不远处的双子峰也挺帅,地图上标注了一个山头叫“杂朗”,藏民说它叫杂巴拉山。没错,就是那个杂巴拉垭口的杂巴拉。

途经碎石坡,坡上有明显的走过的痕迹,核对了一下轨迹,发现不用上碎石坡,于是弃之。巫师选择了走碎石坡,阿碧和小桥紧随其后,看他们行进的速度,感觉也不太好走。

这一段的色彩还不错,不过望着远处的“垭口”有些迟疑,这哪是垭口,这分明就是绝壁啊这这这...

经过一处滑坡,终于追上了东江老哥和明月大哥,这俩精力充沛的老年人跑的可真快。我正高兴呢,一抬头...我哩个去...茄子咋跑那么高的地方去了...赶紧喊她下来。

杂巴拉垭口远看比较陡,走近了看还比较好走,毕竟是成熟线路,路迹清晰积雪也不多,比将中垭口简单多了。

翻过了垭口天色也变差了,乌云密布一副要变天的样子,啥也不说了抓紧时间赶路吧。接下来几公里经过多处碎石滑坡区,不过难度不大。

最后一个小垭口,是不错的观景平台,不过今天光线不好,拍照效果不佳。

5点40到达新果牛场前营地,这里离新果牛场还有几百米,没有马队的喧闹,清净许多。刚把帐篷扎好就有4个牧民过来收营位费,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平均每个帐篷20元。这里虽然看不到壮丽的雪山,但也有山寨版的日照金山和九曲十八弯。

营地有很多片状的石头,正好捡几个当垫子放置锅碗,气罐每次用了底下都会结冰粘上土和草,所以也在底下垫了一个石头。结果水烧开了,取锅的时候炉子倒下来把帐篷烧了个洞...7月南天山的时候才笑话大路把帐篷烧了,这才过了几天小丑就变成了我自己...离谱...感谢同行的排骨小哥提供胶带,剪块塑料布先糊上应应急。

长夜漫漫烤个火腿肠打发时光

D6 新果牛场前营地--蛇湖湖尾营地(路程11.3公里/爬升700米/下降480米)
又是一个没有日照金山的早晨......摄影师们早早就架起了相机,焦急的等待。直到8点半左右,云雾才逐渐散去,央迈勇露出真容。

央迈勇前面的这段山坡,适合拍一段跑动的视频,摄影师们都怂恿巫师上去跑一段。也只有巫师有体力上去折腾了,百公里越野选手就是猛。手机拍不出效果,只能在下面默默的欣赏。

9点半出发,没走几步就到了新果牛场,绝壁环绕下的一小片草地,好怕山上掉石头下来。今天的路线是个大V字形,目的就是绕到这片绝壁的另一边去。

绕着山腰转一圈,有大量的斜坡路。天气好的时候还比较好走,遇到雨雪天气可能会比较麻烦。

半路遇到马帮,小瓶的健力宝外面卖两块,这里要15...贵是贵了一点,不过快乐也翻了几倍。

下午两点到达蝴蝶石,这里是重要的打卡点。1928年6月,洛克一行第一次转山考察时曾在蝴蝶石旁扎营,同年8月,探险队第二次进山时拍摄了一张合影。

听说清风每次上高原都要高反5天,前几天看着病殃殃的,今天第6天满血复活了,早我们个把小时到蝴蝶石。

等人到齐了,明月大师架上相机然后一个一个安排模特照着洛克的合影摆造型站位,跨越时空致敬经典。



致敬版合影拍完再来一张属于我们自己风格的

拍完照继续向蛇湖进发,翻垭口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雪后天晴也是极美的,开始期待明天的雪地版日照金山+蛇湖雪山倒影。

下垭口之后有岔路,左边去蛇尾右边去蛇头,蛇头蛇尾营地隔了1.5公里,最好是提前确认好方向不要走错了。下到湖边的路泥巴和着雪被马队踩成了泥浆,有的地方很滑需要注意安全。

晚上雪越下越大,没有停下的迹象,感觉跟7月博格达那晚有得一拼,明天下山多半是要蹚雪了。

D6 蛇湖湖尾营地--卡斯村(路程17公里/爬升230米/下降1900米)
昨晚上怕帐篷被雪压塌,也不知醒了多少次起来清打雪。早上六点多起来看了下,雪没有博格达那次那么深,但是没有停下的迹象。

一直等到9点半,也没有云开雾散的趋势...日照金山呢?蛇湖倒影呢?算是彻底黄了。原计划的轻装去牛奶海打卡也不用想了,早点出山别被大雪困在山里才是明智的选择。

雪中收营是极痛苦的,但是一想到晚上就能洗个热水澡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又有了动力。今天没多少爬升,翻越松多垭口,后面都是下坡了。

走雪地虽然挺苦逼的,不过拍照还可以,有点山水画的感觉。

按理说随着海拔降低,气温逐渐升高,降雪应该慢慢变成降雨。但是这个雪是越下越大,中间有一段还下起了棉花雪,鸡蛋那么大一团一团的棉花从天而降。

在去往卡斯村的岔路口,雪地上没有看到前队留下的脚印,对讲机呼了一下。果然这几位没注意岔路都往前直走了。没关系,体力好多走几步也没事的。
卡斯地狱谷的风景不错,如果是晴天应该是极美的,可惜今天光线不佳路也泥泞,无暇光顾。1.5公里陡坡下降到达峡谷底部,剩下的路就是沿着溪谷下行,时不时要过个桥。

下午3点半到达卡斯村,要不是后面还有梅里东坡要走,这鞋子和雪套我都想当场扔垃圾桶算了。

村口小卖部买了瓶可乐,村里有司机来拉活。先到的东江老哥联系好了车辆,7座面包车800/车直奔香格里拉,亚丁之行到此也圆满结束。

【总结】

线路计划--总体来说每天的强度还算合理,除了第一天,刚上高原满载爬升2000米太激进了。第一天只走到抵旦牛场的话就轻松许多。波拥错玩一天好评,弥补了当年没在天堂湖玩一天的遗憾。

风险评估--主要的难点还是第二天的将中垭口,最后那几十米直线拔升坡度过大,如果走Z字形应该会好很多。垭口后的横切看个人水平,保守一点先下再上绕过横切路段也是可以的。高海拔线路很难避免冰雪路面的问题,冰爪还是要作为强制装备。

交通问题--总体来说还算方便,稻城到康古村直接找的士(面包车)就行了,卡斯村出来村里也有面包车可以包车出去。康古村到香格里拉有道路结冰的风险,所以时间上要安排好,赶早一点出山比较好。

关于队友--都是老司机,可以自由发挥。

关于装备--睡袋只带了400克,不过羽绒服带了两件,还有羽绒裤和抓绒衣裤,叠加是够用的。个人体质原因,每天刚躺下的时候只用400克睡袋都燥热的很,早上5点左右气温最低的时候又容易冻醒赶紧套羽绒服。因为第一天强度太大,所以没带高压锅。虽然减轻了一点重量,简餐做饭效率也很高,但是营养和口味方面确实是没有米饭炒菜香。全队好像只有我带了冰爪,不知道其他人走雪地滑不滑,反正我不滑。
5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丛林漫步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丛林漫步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