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当他披上七彩云裳——记2024年12月五天四夜船底顶8号线

当他披上七彩云裳——记2024年12月五天四夜船底顶8号线

船底顶云瀑
云海波澜似惊涛
海潮汹涌撼人心
登峰欲穷千里远
如乘轻舟漾天宫
2024年12月6日摄于船底顶

船底顶日落云海
红日西下步履沉
云披连绵不舍离
且问何时再相见
待到明日黎明时
2024年12月6日摄于船底顶

船底顶日出云海
霞色浸染如罗裙
仙雾飘渺拟遮峰
万物静谧悄无息
静待船日诞人间
2024年12月7日摄于船底顶

船底顶的日出云海
峰峦出没烟波里
日影划破天际间
万缕霞光穿碧起
千重白浪舞轻纱
2024年12月7日摄于船底顶

别信丁妈游记里瞎写的诗!
别看丁妈游记里瞎写的诗,悄悄告诉你们,那都是事后为了隐藏自己没文化硬编的,真实的现场感受,半个形容词都没有,只有目瞪口呆的震撼……
船底顶的云海,看到没!
好鬼S靓,好鬼S靓!
头一回在船底顶看这么壮观的360度云海!
快点过来守日落云海,拍延时!
大海,这边有云瀑,你站过去,我帮你照一张!
覠哥,我要剪影,有晚霞云海的剪影!
不行,太美了,有信号,我得在朋友圈嘚瑟,发云瀑的视频,写啥?就要用云瀑靓瞎你们的眼!
太靓了,日落日出云海一次性看到了,太幸运了!
果真,朋友圈视频号一发,忽悠了一群船友上山,嘿嘿,大家果然爱船!
当船底顶披上七彩云裳,任何辞藻都难以描绘现场的美,脑海如云海般絮白,心中如云海般汹涌!心中挚爱在七彩云裳间显露真容!

覠哥与船底顶的云海

覠哥与伤心大草坡的云海

大海与船底顶的云海

大海与联山D线的云瀑

丁妈与船底顶的云海

丁妈与船底顶的日出

当他披上云裳,船底顶8号线终于完成
此次线路暂且命名为船底顶8号线吧,因为中途在门洞交汇,最终焦窝闸子崎归圆以及联山归圆,形状像个歪七扭八的阿拉伯数字8,因此取名!
线路规划起源于今年年初,为了让各地山友在广东能一次性体验更多南方山貌,我们开始在船底顶路网上画线!画线的原则,以正常重装步速5天为周期,尽量以常规线路为主轴,风险较高的野线不进环,虽不是船线亮点一网打尽,但尽量提高峡谷、山脊、河流、树林、石海等船线靓点体验感,大多数常规打卡点都尽数收于囊中,很美!
为了保障线路安全性、营地合理性、行程强度难度,整整一年时间,我们分别尝试从上斜村进出、大布进出,以及联山进出,先后走出了三种方案。
结合十船九雨的天气环境,详细思量个人负重、线路长短、路段难度后,最后将第三个方案,定为我们心中较为满意,并适合所有户外重装山友的60公里船底顶8号环线!

第一次探线,大师兄、标哥、丁妈,崴脚下撤

第二次探线,标哥、覠哥、丁妈,暴雨下撤

第三次天公作美,大海、覠哥、丁妈
在此感谢曾经参与线路实地勘察的诸位队友,标哥(2次)、覠哥(2次)、大师兄(1次)、大海(1次)!我嘛,整整3次都参加了(暴雨下撤、竹林崴脚,各种状况都遇到咯)!

船环百里只为景?
虐线之首难成虐!
2024.12.3日起五天四夜
慢摇腐败六十公里大船环
成员:丁丁妈、大海茫茫、覠(行)
路线:
-西坑窝B-落日大峡谷三岔河(营地)
-牛排头-牛排头峡谷-金子坑-门洞(营地)
-蛮洞河营地-阎罗头-闸子崎-门洞(营地)
-高嶂顶-落日峰-船底顶(营地)
-联D下山
朔月迎朝晖
金船暖斜阳
云海连昼转
驴行远四方
九月份的首次大船环
因雨化身为联D特大环
国庆节独觅古道踩野线
继续船线 遂成联坪环
丁丁妈上船百趟
大船环几回皆因故未成
这次三老友人均负重五十余斤
诚心叩船、终得圆满
户外美景是对驴友最好的犒赏
几日的天气更像是心情的写照
前两天冬日暖阳
重逢的喜悦、必成的信念让人心情舒畅
第四天先阴后晴,
是得偿所愿的激动和登顶的欢欣
最后一天下山,似乎不忍惜别,先晴后阴,
风绕雾送,枝头衣衫尽湿,如泪满巾
而中间一天是蛮洞河环线,阴天为主、阴阳不定
晨起大雾出发多云,像极了不愿走近的心
(九月份那次借雨为由,唯这段没走,许是同理)
上午历经深壑、爬过七十度陡坡,上到最高垭口,太阳出来,如老友般鼓励的微笑,持续到下河谷、离开之后,原本想闸子崎煮茶、蹲个日落的,谁知整个下午天阴;但五点到三界碑时,云层开了一会儿豁口、让我拍到了夕阳隐藏的半张脸,尔后继续之前天气,夜岚薄雾,模糊了闸子崎上踯躅而行的脚步
得到、失去;
相逢、离别;
成功、失败;
开心、悲伤;
一切都是经历
没什么过不去,没什么放不下
十船九雨,多变的天气、多变的路线
五日温暖的天气,
最美的日出、日落,
完美的金色船底顶(金船)
百次难遇的超级大云海(云船)
遇上一个都是幸运,这回一次集齐!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古人
诚不欺我
抄自覠哥朋友圈

8号线实走里程碑
2024年12月5天4夜船底顶8号线全程60公里,路线涵盖了西坑河谷、落日河谷、牛排头河谷、蛮洞河谷、双龙潭五条峡谷,途经焦窝、阎罗头、闸子崎、高嶂顶、落日峰、船底顶等数条山脊线,累计爬升4500米。按照实际多次反复测试,重装5天行程较为轻松合理。若时间有限,则可缩减为3-4天,但十船九雨,一年至少9个月河谷湿滑,如果不为突破所谓纪录,还是以5天行程较为安全妥当。
以下为五天行程每天耗时,包含休息时间,具体时间里程碑在后面描述。
Day1 联山村到三岔河营地,耗时12小时
Day2 落日三岔河营地到门洞,耗时8小时
Day3 焦窝阎罗头闸子崎环,耗时10小时
Day4 门洞营地到船底顶营地,耗时7小时
Day5 船底顶营地到联山村,耗时8小时
若是暴走速穿狂徒,朋友圈那几个,以下是帮你们规划的3天速穿营地,自己看着走咯!反正你们喜欢从黑天走到黑天。
不许自己找不到路,又在背地里黑我们乱画线,你们手中拿到的公开手绘路线也是我们实实在在走过许多次,只是为了规划新线方便,按照实际轨迹画出来。树倒了挡路了赖我们,长草了路没了赖我们,偶尔轨迹飘了,自己不能前后左右5米范围内找路哈!
Day1 联山村-西坑窝B-矿洞工棚-落日大峡谷-牛排头营地
Day2 牛排头-金子坑-两县界碑-蛮洞河谷-焦窝古道-焦窝-阎罗头-三县界碑-高嶂顶五星营地
Day3 高嶂顶五星营地-高嶂顶-伤心大草坡-落日峰-船底顶-联山D-联山村
3天规划走哭了不许赖丁丁妈啊!

集合,每次装包都得花费半小时
又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行程,瞧着连续5天的好天气,心里压着8号线轨迹没有完整走出来这件事,虽然分段都不知走了多少次了,但总想走出实际的一条轨迹给大家参考。
因为线路太熟悉,来来回回走了许多次,于是思量着一个人出发,但家人们对于我单兵下峡谷是老生气的,省得他们担心,于是临时问了海哥和覠哥,老队友就是爽快,就两句话,集合时间地点和路餐天数,就这么提前3天愉快确定行程。
想着这回早点到进山口民宿休息,覠哥的滴滴约车又出状况,上回搞错时间,这回被司机飞机2次,红包了3杯奶茶钱,最后还是半夜到达英德联山村民宿山里人家!
继续惯常的船底顶腐败节奏,我们又把各种家当背上山了,3人5天食物又超重。营餐以一肉一素一汤一饭一酒为标准,配上茶歇瓜子花生水果,营灯气氛灯茶桌,三人又双叒叕地背负160斤上山,想得到想不到地都塞进包了!
轻量化有轻量化的体验,腐败有腐败的体验,全凭自己喜欢,户外注意安全、环保就可以了,不在山上留下随行物品,让每一个进山的人都可以欣赏山林的美丽。

Day 1 联山村-西坑窝B-矿洞工棚-森林之心-落日大峡谷三岔河(营地)
七点半石门台保护区界碑进山,一起步就遇到小故事,差点进不了山,此处不好描述,得亏低调谨慎福星高照,顺利进山。十点半到达西坑窝河垭口,清理垭口前后这两个月各个队伍遗留下来的垃圾!十一点半到达西坑窝河午餐,十二点开始爬西坑窝B乱石坡,下午四点到达矿洞工棚,下午五点二十到达森林之心,晚上七点二十到达落日大峡谷三岔河营地。
从未试过西坑窝B进山,一般都选择这条线出山,第一天负重较大,加之已近冬天,日短夜长,导致时间稍微没控制好,进入森林之心峡谷已在5点后,5:45天黑,夜路辨析古道路迹有点费神,因此一个半小时夜路,第一天行程耗时十二小时。
第一天的难点,森林之心前的陡坡,因为都是碎石陡坡面,所以得一个接着一个慢慢下,以防踩松碎石造成落石砸伤下行队友。雨天不建议走这里,滑摔风险大,雨季山沟里石头滑,尽量沿着路边古道走,旱季可以跳石头!
如山友们要走这条线路,担心天黑走峡谷滑石,可以选择在矿洞工棚扎营,但需要注意季节,秋冬无雨季节,矿洞水源干枯,需要继续往前走十五分钟水沟里才有水。这样安排营地,对于第一天行程较为轻松,即使第二天下落日大峡谷,再上牛排头,再下门洞,应该也能在十小时之内即可完成。


古道石阶

西坑窝河垭口一路的垃圾,今年这里经过2次,5月2天联A雨船,9月5天联D大环,都没有这么多垃圾,10、11月,天旱少雨,联山线好走了,走山的队伍也多了,竟然留下如此多的垃圾!



看不过眼了,收集整理一下!

恢复如初!

最后整理的两袋垃圾有待日后背下山!
覠哥清理西坑窝垭口别人遗弃的垃圾,整理好了两袋,放在树边。因为今天是我们五天行程的第一天遇到的,没法背上山,暂时放在那里,下回我再去垭口背回来!经过的兄弟们如果帮忙背下来,丁妈感激不尽,谢谢诸位的环保之举!

今年四月底五月初连续的暴雨,导致树木倒塌
当时五一假期,带丁丁同学暴雨山洪走联A环线,我们是第一批砍树枝艰难通过的队伍,光是从西坑窝河上到垭口,就花了我们3个多小时,一边砍树枝一边过!九月再次经过,就好走很多!


奇特的光影,心形,也不知道哪里的缺口让阳光留下这般可爱标识,这照片是覠哥拍的,他总爱留意这些奇形怪状。3000张照片,以防大家看吐了,删减了很多很多,精推300+张图片,估计也让不少人刷吐!


西坑窝河,4小时,休整吃午餐!

12点,上西坑窝乱石坡!西坑窝B比A好走很多,我比较烦A的碎石路,走两步滑一步,山脊段的林子这么多队伍走过也整不出一条好好的路,所以一直选择西B,跳石头有趣很多,遇到山洪,就更有趣了!
1月份计划又要走西坑窝A进山,想想又是心酸,还没发生的不想了,先完成这篇游记先,至于新开线路怎么熬过去,下回游记再说!

西坑窝B乱石坡

路痴丁妈
看看手机轨迹,又错过左边古道,明明海拔750才拐回乱石坡,咋滴又一直爬石头,哎……我就一路痴,一年走几趟同一地方,也总能走出每次的特色,所以我轨迹基本是裸线,哪有啥左转进古道,分岔路口直行一说,总之方向能走出去就是了,别轻易下载尝试哦,走懵了不许背地骂人,念力回赠!
关于轨迹定位照片,自从今年平台改了政策之后,我就没法在轨迹上记录现场照片,因为完全没有冗余空间,文字标识倒是可以上传到云端!所以轨迹上基本只能找到诸如营地垭口等文字标识,至于想看这条沟的古道入口提示,哦,我做不到,因为大多走偏!


临近垭口的碎石坡

海哥自从7月份最后一次重装,因个人原因,5个月没重装,谁知道第一天爬得比谁都快,天赋型选手!

最后一段碎石坡,上去穿过竹林,沿着石壁走就是西坑窝B的垭口了!

秋冬季节适合联山线,因为石头不滑,雨季,整个船底顶哪哪都滑,联山最为滑,每一步都胆颤心惊!

垭口前的竹林

耗时3小时,3点到达垭口,原计划3点前到达矿洞工棚,就继续下行到落日大峡谷,现在晚了1小时,走还是扎营得跟队友商量!其实也不需要商量,丁妈速度就是全队速度,大佬们都是迁就慢吞吞的我,是否继续,就看我是否摆烂了,如果心情好状态好,大多都继续夜路的。
跟海哥覠哥商量决定,矿洞水源枯竭,继续赶往落日大峡谷,这样一来,结合日落时间为5:45,也就是需要走一小时夜路下河谷扎营!





从矿洞工棚穿过林子到峡谷入口,需要45分钟。

大美落日峡谷,我们下来咯!

这一段就是第一天全程的唯一风险点,拐下去森林之心的碎石坡很陡,所幸抓点还是稳妥的,只是需要每一个队员逐一下行,等前面队友拐到安全位置再走下一个,雨天就尽量别走咯!

森林之心危险点
海哥第一个下行,我第二个,覠哥第三个,原本我考虑下行比较滑,需要布一条安全绳,后来发现路面有比较稳固的树根可借力,因此让覠哥不用拿绳出来了。
8号线全程5天,仅仅此处需要视队伍队员情况以及当天天气情况涉及用绳,其余路段都很安全。

森林之心,每年都基本经过至少2次,但每一次都觉得石壁很美,就像天工雕琢一般!石壁下有个潭子,即使丰水期也不会蓄水太多,地势山形原因!


下到森林之心,已经5:20,也不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5:45天黑,备好头灯,也不找古道了(实际我眼瞎,经常错过路口),天黑找路费力,跳着石头下吧!


谨慎夜路峡谷
尽量不要夜路走船底顶的山沟,因为视线原因,前人的踩点不好判断,路上石头稳妥的倒好,如果石头不固定,就容易滑摔。
即时是以前走过很多次的山谷,每次走我们都得认真对待,小心谨慎,因为每年雨季造成的山洪,都会对峡谷造成较大的变动,越是落差大的峡谷变化越大。

户外线路规划很重要
秋冬季节其实蛮适合走峡谷,因为季节性干旱,缺少雨水,石头面上的青苔都已经干枯,不会滑,但秋冬季节唯独不好的地方就是夜长日短,夏天晚上7点后才天黑,而冬季就少了接近2小时日照。
每次户外活动需要缜密的规划,尤其每天线路长短、营地安排等,得仔细对比参考轨迹的里程碑、轨迹的季节,轨迹若是源自熟悉的山友,则要比对自己与他们队伍的步速,不要简单拿起轨迹就开走,而对于第一次涉及的路线,则要在时间方面加上冗余,以防突发事件。
其实走得快慢的纪录,意义不大,总会有人超越自己,然而途中收获的景色以及感触才是自己能终身拥有的。

7:20,2小时,到达落日大峡谷,最喜欢的营地,三岔河,扎营咯!

三岔河营地,气氛搞起来!
炊事班开干!煮饭我是相当快的,两菜一汤一米饭,也就是米饭需时较长,要40分钟,若是配面条,20分钟妥妥开饭。大多数时间队员们搭好帐篷,换好衣服,喝上一口热茶,饭菜就能准备出来!覠哥很快也把营地氛围给支棱起来了,据闻,背了8盏营地灯以及灯带上山!
三个加起来超过150岁的傻佬,对营区生活区要求很高,哪哪都要有饭桌茶桌,这回就少带了桌布!


一餐桌一茶桌,三岔河营地,非常好!

这回为了节省背包空间,我把我的帐篷给两位大佬住了,我则住进海哥的单人帐,节省一个帐篷位置,可以塞许多吃的!
真心吃不惯能量胶、即时面,连路餐我们也得要求核桃芥末奶酪纯麦法式面包,时间地方合适的话,我们30分钟午餐也得煮杯咖啡或壶热茶,走山得有情趣和质量!
酒足饭饱,11点进帐篷睡觉!

清晨起来,终于看清落日水位,实在太低,落日水位都如此,何况山脊线,看来最后一天船顶扎营,必须背水上山了!
对面就是昨天下来的山沟!

因为昨天已经从矿洞下到峡谷,今天的路线就是三岔河-牛排头-牛排头峡谷-垭口-门洞,需要爬升两次,路线距离短,预计8小时就可以到达门洞营地,不着急拔营了,7点起床,喝口英红九号红茶,吃好早餐,8:30再出发。

8:30,带走垃圾,营地恢复如初,出发!
今晚营地为门洞!

Day 2 三岔河营地-牛排头-牛排头峡谷-垭口-金子坑水坝-门洞营地
第二天起步,选择常规落日水船上牛排头的路线,然后往一棵松小河方向走一段,转左边垭口下草坡,穿过竹林,到达牛排头峡谷的小河,继续顺流而下,在分叉处直角转右,走小沟爬升,翻过垭口后路迹恢复,沿路下行,穿过林子到达金子坑水坝,再走45分钟,到达门洞营地。
实际行程时间记录也与计划无大差异,8:30三岔河营地出发,1.5小时登顶牛排头,耍玩了30分钟合照,起包去滑草坡,11:30去到牛排头峡谷,13:00垭口午餐,下午3点到达金子坑水坝,4点前到门洞营地。因为路上我们照相耍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正常是可以3点前到达门洞。
如果在这之前到达门洞,是够时间从两县界碑处下到蛮洞河的,门洞-蛮洞河耗时3小时,夜路会相应耗时长一点。我们因为个人原因放弃蛮洞河扎营,采用第三天轻装走两县界碑-垭口-蛮洞河五星营地-焦窝古道-焦窝-阎罗头-三县界碑-闸子崎-门洞环线,在门洞连续扎营两晚。
第二天没有危险点,唯独就是牛排头草坡下行后进入林子往河边走的那段,路迹不明显。原古道被倒树影响,明显断了,因此需要对照轨迹,看着方向往小河走就可以,林子不密,很好走。看到牛排头峡谷的小河,继而沿着河走一段,在右边可以找到古道爬升翻垭口。
风景点主要在牛排头下牛排头峡谷段,天气晴朗的时候,闸子崎山脊、焦窝阎罗头山脊以及大布风车都能清晰印入眼帘,非常美丽!


因为8号线轨迹是规划出来给广大山友的,因此每段都挑选了最安全的线路,从三岔河营地往牛排头走的路径,是大多数落日水船山友们常走的路线,路迹明显,很好走!




南方“色魔”
红叶,今年总想去看深秋的银杏,殊不知时间很难掐对,最后因为山友们的云海视频,被骗到永州了。云海没看到,却在舜妃山看了金枫红枫,很美很美!
南方的山林多是常绿的,一旦遇到重彩的植被,总会让我们流连忘返趋之若鹜!很多北方人不明白南方小土豆为啥全年都要像大雁一样追着方位跑?其实我们就是“色魔”,3月藏区桃花杏花开了,我们就一股脑冲向那粉红粉白世界,4月江西油菜花田美了,我们又屁颠屁颠跑进黄色菜田里搔首弄姿,5月高山杜鹃花期近了,丁妈的微信三天两头收到问询,丁妈,船王花开了吗?难不成我在船花营地职守么!武功山草黄啦,我们去扫黄吧!湖南降温啦,我们去看冰挂吧!南方人心中的奢侈品,就是身体健康与心中美好,在朋友圈里炫一把颜色,太酷!就像我常跟队友说的,别穿黑不溜秋的衣服上山,照片看不到你!
这就是南方与北方山友的区别,南方因为常年见绿,对于成片的有压迫感的浓厚色彩,完全没有抵抗力!

覠哥说这像是一只大公鸡飞在红花上鸣啼……

路迹仅仅在登顶前一小段因为树木倒塌和藤蔓疯长,导致需要找找路。

上顶了,加油


好陡啊好陡啊,陡个鬼,两下就上去了,净在装!

看到金色草坡了,即将在蓝天白云下暴晒。



三个傻佬又上船了!

炊事班仨人组
行程结束,朋友圈里就只记得发难得一见的船底顶日出日落云海照片视频,都把仨正主给忘了!海哥、覠哥,感谢一路相陪,果然是负重组正负组长和娱乐组正负组长!优秀!
大师兄在群里笑话,我们仨妥妥地又组合成炊事班了,想得到想不到的都背上山,胡吃海喝了五天四夜!
最后在联D垭口偶遇深圳重装队伍,小哥哥问我们从哪上山,我也没时间解释怎么在船上画了个圈,只是简单回复行程第五天,下山了!深圳小哥哥一听就问是丁丁妈吗?哎,偶们的名声就是如此,能赖在船底顶多久就多久!


除了最后一晚捡了个走两天坳广的河南兵哥哥,最后一天见到三支走联D的队伍,前面四天整片山域就只有我们仨!至于为啥这么多的合照?覠哥都背了两张茶桌了,也不多一个自拍云台了!滑草坡的时候还刮掉了,赶紧回头再找回来!人跑多两趟没关系,千万不能没有照片。

上了牛排头之后就往一棵松小河方向走!


船底顶有许多鹅掌松,尤其是第三船龙斗的山脊上,这棵长在牛排头上!

蛮喜欢牛排头~高嶂顶这段路,地势平缓,爬升下降少,水源丰富,芒草孤树,在晴朗的天气总能出片,这里可以下门洞,也可以下落日,回高嶂顶下撤上斜也很近,路迹很明显!



转向左侧垭口了,直行是往高嶂顶五星营地方向

转过这段草坡就是比较陡的下行草坡了,路迹上长满了长草,但也被压出明显的路径,今年这条路也有不少队伍走过!

下了这段草坡,就是牛排头峡谷了



探索
对面远处连绵的两道山脊,就是闸子崎和焦窝,登高是累的,但站在高处也能望远。
有山友问,怎么玩出船底顶的灵魂?其实不单纯船底顶,只要是家门口的线路,总走传统线的轨迹当然会厌倦,而人类的进步就在于不断探索!
我们上船,每次去到同一个地方,不着急赶路,天气好的时候在山脊瞎坐很久,观察周围眺望远方,如果判断哪里的沟可以走,再看看路网,只要有细线,就会将线路纳入计划!带上绳,遇到小断崖等突发情况可以突破,不断积累,船底顶就很具备探索性了!



配色很高级,冷不丁看上去,还以为到了琼库什台的高山草甸牧区,深绿色的是松柏,牛羊是看不到的了!

覠哥得换防尘罩了,容易挂掉东西!



牛排头峡谷
牛排头峡谷,这也是行程第二天唯一需要看着轨迹方向走的路段,尤其下峡谷的竹林段,路迹因为原来古道被倒树倒竹影响基本没了,因此得看着方向下到河边,然后沿着小溪顺流而下!
顺带说一下,这条溪谷夏天丰水期非常美丽恬静,有好几个非常惊艳的潭子,鱼尾潭就是其一,景色我在三年前的三篇游记中都曾详细记录!但这条溪谷没法一直下去,因为有明显大断崖,可以选择横切绕山下落日大峡谷,没路。此处建议:如果没有路网、没有辨析方向及开路能力的山友要谨慎进入!
8号线是不往潭子走的,那里属于非传统线了,也没有任何古道,我们需要在河流一个很明显的分岔口,右拐走另外一条山沟爬升至小垭口!

今天8:30才出发,因此走到这里也已经接近中午,垭口只有几棵树可以遮荫!


午餐结束就继续下坡了,穿过几处林子,就能下到金子坑大坝!


路迹明显,大海就一个劲往前冲了!


山下空白洼地就是门洞,我们又得跟几十头牛牛打交道了,它们賊好玩!






门洞牛棚的牛牛,是不是又见到熟人啦!
进山前在联山村里发生一件趣事。大海曾经住过村尾的一家民宿,跟我说他家炒菜好吃,碰巧大早我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见到民宿家大姐,大海就跟她招呼。
“老板娘,还记不记得我,上回我们三个一线天回来,11点才到的,还给你打电话不用你担心!”
老板娘蒙蒙的,“哦哦,是吗?哪时候啊!但这个姐姐仔我就很熟眼!”
我心里偷笑,虽然没住过她家民宿,但一年到头都总在联山进出,能不眼熟吗?
门洞的牛牛是非常可爱的,跟峡洞的黄牛一样,也容易亲近人,也知道我们身上有好吃的,每次见到我们若有冗余的蔬菜,也会顺手喂两口,像见到熟人一样。
如果在牛棚附近扎营,切记食物一定得藏好,要么高高挂在牛牛们够不着的树杈上,要么就扎紧袋子防止味道飘出来再放进内帐,不然回头再查看看,悲催了!

扎营干活

门洞的营地生活
下午4点前到达门洞,依旧选择我们的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扎营,洗完澡扎好营,天都还没黑。
因为我们计划第三天轻装走一圈,因此在门洞连续扎营两晚,于是覠哥开始在我们营地搭建饭桌,石头都是现成的,需要有耐心搬来搬去凑个平整。这种事情放眼看看我周围那几个老友,也就覠哥和标哥适合干这种活。我心里琢磨着若是哪天我们在哪个营地计划待上一周,估计他们俩能把饭厅茶亭都用竹子搭建起来,长住!
营地灯支棱起来,氛围灯圈起来,小酒喝起来。

营餐需要经常反复琢磨!
多了与大伙儿露营的次数,每个人的口味喜好大概都摸透了,有些家伙喜欢吃软的东西,有些家伙不爱吃辣的,有些家伙不喜欢吃香菇,有些家伙不吃芹菜,有些家伙吃不了油腻,有些家伙必须顿顿有绿色菜叶,有些家伙只要有下酒菜就心满意足,有些家伙属于清盘选手……
记下了这些细节以及每个人的饭量,带骨头的食物少带,基本每次准备营餐都不会浪费,更不会遗留厨余,热水一烧,饭碗汤锅一涮一喝,纸巾一擦,需要带走的垃圾也就一点点包装袋和手纸了。

门洞的日出。
第三天计划路程较长,但除了从门洞下蛮洞河的路段大约一小时一公里的配速之外,其余路程都基本是1公里20-30分钟的配速。

Day 2 门洞营地-两县界碑-古道垭口-蛮洞河营地-焦窝古道-焦窝-阎罗头-三县界碑-闸子崎-门洞
第三天的距离是5天中最长的,但由于五分之四的路段路迹都很明显,尤其焦窝-阎罗头-三县界碑-闸子崎-门洞段,基本是高速公路,可以跑起来的路段。因此第三天环线虽然距离长,也可以控制在10小时之内完成。但由于我们出发时间晚,8:30才出发,天黑得早,因此晚上7点前回到门洞,也走了近1小时夜路下山脊。
8:30营地出发,10点到达古道垭口,11点10分到达蛮洞河营地,休整20分钟,11:30爬焦窝古道,14:30到达焦窝,15:20到达阎罗头密道口,16:45到达三县界碑垭口,17:30到达闸子崎下门洞的小山脊,7点前回到营地。
第三天没有危险点,稍微注意的就是古道横切过垭口的砂石段,70度坡,一边是峭壁,通过时谨慎。
第三天的风景是很美的,蛮洞河谷、闸子崎都是出片子的好地方,至于焦窝顶-阎罗头段,如果有时间,就不要走传统线,沿着山脊走,风景相当漂亮,很多可以打卡的石头草坡山脊景色。
由于第三天的天气下午开始多云,因此这回闸子崎的照片不好看,如果大家想看闸子崎照片,可以看我过往的游记。

门洞过两县界碑之后会下行小段滑坡段,然后在右边就有很明显的古道,沿着古道一路横切,只有几段小爬升,就到达垭口段。
值得一提的是,古道水源丰沛,大家如果能够直接喝山水的,就不用背多少水,途经的几段山沟都可以通向蛮洞河。但目前我们只探得一条沟是没有断崖,不需要任何绳索就可以直接下去的,与蛮洞河相连的位置大约在跟下游蝴蝶谷较近的竹林营地附近,从那里再逆流走到蛮洞河五星营地需要至少40分钟,丰水期需要溯溪,会湿鞋。所以8号线没有选择这条路迹,以防雨季水量大造成徒步风险。8号线选择走垭口下旱沟下蛮洞河营地。


垭口前的爬升

上行向左横切石壁,横切路段有细砂石,10米横切路段比较陡峭,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得注意!


对面垭口就到下蛮洞河的小沟了

古道垭口
到达垭口,记得三年前带队走这里的时候,因为少人走,路上长满了带刺的枝条,我是绝对不愿意去开这样的路,逼着标哥为全队蹚出了一条路。
虽然每年春夏这里总会重新疯长刺蔓,但因为轨迹公开后越来越多队伍从这里下蛮洞河。因此现在路迹很明显,刺蔓也多数被踩在脚下。

一点都不美的小山沟
我曾经在去年一篇游记中提及,我很讨厌这条碎石沟,因为太脏,路上很多落叶,也没有水,凡是没有大石头没有水流的小山沟,我都很讨厌,尤其是这一条。
唯独一次下雨,我们在蛮洞河扎营,原本计划是走蛮洞河上游,然后尝试爬上游的沟直接登顶三县界碑。凌晨3点发生山洪,把我们放在河床的高压锅、鞋子、椅子、炉头啥的都冲跑了,只能放弃原计划,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河水还是很急,没法渡河走焦窝古道上焦窝,从大布下撤出山,只能穿着拖鞋走这条山沟回上斜,很狼狈。
那一次的大雨把这条小山沟冲刷得非常干净,头一回觉得它也挺美,但除此之外,上下走了这里7、8次,都觉得它丑!


山沟很脏吧,都是枯枝败叶,覠哥还说有峡谷绿的味道,哎,对景色能有点要求么!

打卡点,胡子树爷爷

向内求才是最灵验的吧!
最近一次经过这里,应该是今年3月,这回突然发现胡子树爷爷身上新添了一个红色祈福物件。
从心理角度看,祈福吊坠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佩戴它或者在美好的地方挂上它,往往是希望获得好运、祝福等美好的愿望。然而,从科学角度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象征。
我们尊重其文化意义和山友的情感寄托,但只是,挂自个身上没关系,但挂在山里,你挂一个我挂一个,年月积累,人造物品总会失去其光彩艳丽成为弃物,始终是山外之物,尽量能不留就不留吧。
如果带着爱情象征,这……万一关系失了顺遂,同心锁也得重新爬上来解开吧!尴尬了!
我是主张向内求,同时也是如此践行的。向外求,往往命运受外部因素控制,充满不确定性。而向内求则让我们意识到,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观念和行为,更会影响人生的走向。




胡子树爷爷
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剩下的五十年再分成昼夜,就剩下25年光景,再加上刮风下雨,三灾六病,人这一生还能剩下多少好日子?
这么一算,心中是释然还是焦虑?因人而异了,只求心欢喜!
这么一算,突然觉得25年光阴实在太少,想为自己规划120岁人生,哈哈哈哈!

换个角度,心型的藤蔓!

从垭口下到蛮洞河,大约300米落差,1.5小时足矣。蛮洞河下游也是大家熟悉的蝴蝶谷,再往下就是锦潭水库。这个季节水量很小,过河不用湿鞋。


耐人寻味的蛮洞河
蛮洞河的河床石头是很有特色的,而围绕着蛮洞河有很多线路,以望着蛮洞河源头为方向,较为大伙熟悉的路线,左侧有焦窝古道、阎罗头密道,右侧为闸子崎,加上不为人熟悉的焦窝空中栈道、十二旗密道、九龙瀑布、联布丛林版古道、闸子崎密道、三县界碑等等,各种上下河谷组合,至少可以组合成蛮洞河大环等20条线路以上了。线路非常丰富,体验感也很强。
但也正是由于蛮洞河两边绝壁较多,许多线路非常危险,所以,量力而为!整条河谷除了下游蝴蝶谷有较多大营地,上游营地都比较小,不适合团队出行。





关于走散!
休整了20分钟,11:30我们开始爬焦窝古道,在古瑶居附近的路是最容易走错的,我似乎每次都没走在正道上,这回也无一例外的带错路了,在瑶居附近绕了10分钟才走上正道。
了解我的也都习惯我这种路痴了,除了跟着瞎转,每个队员都要留意一下路口,若前面走不对了,至少还能折返。
跟这些老朋友们走山,互相都很了解,他们路迹轨迹能力都很强,所以只要说清楚走哪条线,基本都会在里程点相遇或者互相等候!
经常性发神精走散的只有丁妈,记得3年前跟大师兄、大海带丁丁走越城岭南段80公里,今年5月跟胖虎、覠哥、计哥带丁丁暴雨山洪走联A,都是因为大雾手机没电,我跟丁丁与其他队友走散了,分开扎营。两次他们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喊人,找到手机信号就赶紧联系我和后台安全员。也多亏老搭档了解我的习性,安慰队员不用担心,因为我带着丁丁,多数是找安全避风的营地扎营,身上也肯定有餐食,等天气稍好都能在路迹上找到我们!哎……操心**!


焦窝古道的瑶居旧址

14:30,登顶焦窝路口,开启跑步模式,传统线加上天气多云无蓝天,也没啥照片了。



说了轻装,每人只带头灯、路餐、充电宝、饮用水、贵重物品、炉头、茶壶、气罐,仨人也只需要背一个大包,这两家伙说身上没点东西不习惯,好吧,最后就我一个轻装,啥都不用背。
聪明如我,每个人背包里都放了一瓶水,谁跑了我都能喝上水,嘿嘿。


游记又跑题咯!
正如我前面说的,不要走焦窝-阎罗头传统线,要走山脊,很多地方能够出非常棒的照片。
有时候看大伙儿的五广、坳广的游记,只有一个劲的跑,没出彩的照片,似乎每个人心里都很着急,一天、两天完成不了,似乎就很水!
怎么看待大神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速穿似乎成了能力的象征,年轻人没有速穿的这个标识,似乎都不好意思在户外混下去。其实今年你速穿了,明年又有人超越,人们遗忘第二名的能力总是很强的,为了争取这个第一,自己起早摸黑盲走了一次,除了24小时全程时间的轨迹之外,剩下的就是疲惫和茫然。
求快,也成了当今的风气。岗位工作出现快餐文化,工作中的PPT、项目方案、汇报材料都要快,自己脑子也不愿意用,求助AI,一大段堆砌出来的文案就交差,聪明的领导必然不满意。谈恋爱出现快餐文化,今天撩上了,一周就分手了,原因是各方面不适合。那在确定关系之前自己有了解自己的需求吗?有了解对方的各方面吗?有关注过双方的未来吗?买快食面之前也总得了解配料表吧,明明不喜欢酸菜味,就是觉得面桶外型设计挺好,别人说好吃,自己就买,尝了一口就丢下,唏嘘!
覠哥估计得气死,好不容易有张漂亮的单人照,又被丁妈跑题了,“天啊,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


大布环线,扫黄季节


洼地林子里面有我很喜欢的一个营地,风车山下的河边营地,从大布爬3小时就可以抵达的营地,河水清澈,营地平整。
四年前我带丁丁2个人走五广,就在这里扎营,晚上除了风车声,没有半点毛病。黄色草坡是火烧岭,6年前人为造成的大布森林火灾就是这里发生的,数年过去,草木已然恢复。山友总说为什么船底顶管这么严,其实是因为很多森林失火事件和山地救援事件叠加后的结果。

接近5点,到达三县界碑。

说好了背水上顶煮茶等日落,这样的天气哪里有日落看!









突然感觉,闸子崎竟然拍出魔界场景效果,哈哈!


闸子崎,很美!
闸子崎很美,这回是因为阴天多云又恰逢初冬,所以好像只有黄灰黑的配色,若是大伙儿对闸子崎的山貌感兴趣,图片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游记,应该至少三篇游记中,笔墨浓重地描写过闸子崎的美,因为我们至少从各个方向走过不下八次闸子崎,春夏秋冬,风雨闸子崎、艳阳闸子崎,都见过,就是没见过冰雪闸子崎了,嘿嘿!
闸子崎,很值得走,而最简单的线路就是从三县界碑上闸子崎,没爬升,然后从左侧山脊下到门洞,这是最简单耗时最短的闸子崎精华版的路线。但有几个打卡拍照点会错过,因为还需要往闸子崎尾段走,具体怎么走得看个人需求!如果要考虑蛮洞河与闸子崎之间的路,我是建议从蛮洞河沿着轨迹上闸子崎,因为这样爬比较容易,下行容易走错路,导致断崖下不去。


即将天黑,戴上头灯,下山!

6点,天就全黑了!

Day4 门洞-高嶂顶五星营地-伤心大草坡-落日峰-船底顶营地
原本以为平平无奇的一天,却让我们一次性看到了船底顶的云海、船底顶的日落以及金色船底顶,全程兴奋点迅速充电为满格。
今天全部路段都是高速公路,大部分为爬升路段,全程耗时8小时,因为路好天气多云,而且是传统线路,没啥惊艳的景色,因此拔营慢吞吞,8:30才从门洞与牛牛们告别出发。
门洞往高嶂顶五星营地走,就是走传统坳广路线,因为反穿,所以有3个爬升,大约2小时到达高嶂顶营地。中午12点到达一棵树,下午2点到达落日峰营地,被船底顶山腰的云海亮瞎了眼,拍了许久视频和照片,下午4点登顶扎营,之后的故事就看图说话了,云海、日落、晚霞,绝绝美!

好吧,这群门洞黄牛昨天估计吃了我们不少东西,大早就过来溜达想要继续搜索食物,门洞街溜子就是你们了!

70斤哥
覠哥又开始犯傻了,少了3天食材,身上不爽,经过机耕路河边的时候,竟然过滤了5升水一直背上船底顶!问他干啥这么早背?
“丁妈你昨天说船底顶没水,需要背,我看着这水好,就背了!”
果然,这位哥哥就只听见我一半的话。船底顶没水,但高嶂顶有,高嶂顶背水也太早,落日峰河沟有水,干嘛这么早就背水!实在不行,就重新扒开已经长成密林的沿途旧营地,那条山沟肯定有水。
好吧,自己给自己背负加量,果然是70斤哥!

门洞往高嶂顶五星营地,一路都多云,风大爬升艰难,不想照相了,直到高嶂顶往伤心大草坡的横切路,山际间才开始有点精彩苗头出来。


伤心大草坡休息平台,看见云海了


突然而至的云海飘渺让人心情大好!不要为穿行在迷雾中感到沮丧,因为前路总有出其不意的风景等待着我们。

随着我们爬升的高度突破云雾层,阳光开始洒落在我们身上,以及伤心大草坡上,金黄的草坡在仙气缭绕的云雾中,更显得金壁辉煌!


站在落日峰草坪营地看向船底顶,一叶轻舟海上飘

落日峰,疯起来!
落日峰营地是一个很平整的草坪,这里可以很清楚看到船底顶的全貌,当我们登上这块草坪,立马就被眼前的云海胜景亮瞎了眼。照相?太单调,视频?必须活泼!于是覠哥做摄像,我和大海就开始搞怪视频。为了两人同步动作,选择了《红日》这首曲子进行彩排,彩排了足足3次,我和大海的动作才终于同步!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 心酸 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 一生永远陪伴你
一首李克勤的粤语歌曲《红日》致敬可爱的户外人,唱起来,跳起来!
拥有松弛感的人生,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与他人相处也更加融洽,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坚持自己的节奏和价值观。让我们都成为有趣的人!






覠哥的裤子在第二天滑草的时候刮破了,咔咔咔,来几张妖娆的特写,彻底毁了他户外圈子里严肃的形象!


50岁,咋滴,户外就能活成18岁!
18岁的积极向上,18岁的活泼好动,18岁的追求梦想,18岁的青春美好!
背70斤的包,爬最深的沟,“丁妈,你猜我背了多少盏营灯?8盏!充电宝7万毫安!2张茶桌!丁妈,赌不赌,这里到路口肯定不止1公里,有1.5公里!我在搬石头砌桌子,可惜忘记带桌布了……”
没有月跑量,被朋友瞎报名,第一次全马就是331,“丁妈,阿聪家的酒好纯,喝一口咯,干杯!我要唱九百九十朵玫瑰!早点到营地,洗个澡,丁妈,今晚吃啥?帮我拍视频啊!”
松弛的50岁户外人生,啊啊啊……爱咋滴就咋滴,看得明白所有人的戏里戏外,包容世间所有,聚焦众生优点,接受自身平凡,用有趣的方式,愉快地游戏人生!


落日峰的水源,打水背上顶,3袋,够我们三人晚餐喝茶以及明天的路上用水了。

落日峰竟然没有飘来信号,为了赶紧给好友们汇报船底顶难得一见的云海状况,在落日峰耍了30分钟,就赶紧起包登顶!争取船顶的信号,让这一波云海的视频亮瞎朋友圈,忽悠山友们周末上船!


顶上的蓝天白云预示着船底顶即将到来的壮观!


下午4点,船底顶扎营,我们来到了天际!


天空越发湛蓝,山神似乎为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船底顶360度云海,特意委托风婆婆吹了一口仙气,温暖的西风把天空的云絮吹散,让湛蓝的天空、乳白的云海、金色的草坡,尽数呈于我们眼前。





能嘚瑟许久的船底顶个人照
真想用这张照片换微信头像,只可惜念旧,用久的头像总有不舍,嘿嘿!感觉这张照片已经把江主任气炸,前个月他还在小群里显摆他在船顶的太阳照,现在应该不说话了!毕竟十船九雨,而太阳云海蓝天金色船底顶,是少之又少的。

开始各个角度拍云海了
壮观的船底顶云瀑

翻腾的云海如棉絮堆积,又似波涛汹涌的白色海洋,在风的驱使下,浪涛般的云潮奔腾不息,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要吞噬一切。
远处的山峰在云海中半遮半掩,好似海中仙岛,如梦如幻,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误入了仙境。




夕阳西下,开始拍落日了。


难得一见的船底顶落日云海
夕阳温柔地洒在平静的云海之上,为其披上一层璀璨的金纱。云海像一块巨大的、蓬松的白色毛毯,无边无际地铺展着,偶尔有几缕轻纱似的薄云悠悠飘过,似是它轻柔的呼吸。

此情此景,也只有借用本家祖师爷杜甫的《青山》来描述了!
我问青山何日老,
青山问我何时闲。
我见众山皆草木,
唯有见你是青山。
青山已随晚风去,
我与沧海化桑田。
朝阳落幕霞光盛,
云海浅薄秋雨残。

夕阳晚霞剪影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大地上,将万物都勾勒出一层金边。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夕阳映照下,只留下一道沉默的黛色剪影,像是大地伸出的坚实脊梁,托举着即将落幕的天空。
在夕阳的余晖中,与周围的静谧融为一体,只留下沧桑而古朴的剪影,似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月亮也出来了!月亮、晚霞、云海和嘚瑟的小人儿





精致的船底顶星光晚餐开始了!
山里过了4天,唯独碰见一人,那就是在船顶偶遇的河南兵哥哥,2天坳广、2天鳌太、3天乌孙的实力小马,全军大比武第二名。
腼腆的小伙子,一开始在帐篷外喊他跟我们一起开炉的时候,还有这么3秒客气,户外人总是很快熟络的,一口瑶族自酿米酒下肚,立马就活跃起来,与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好生快乐!


过往一直不喜欢在船顶扎营,一来十船九雨,船顶风大,二来我们上船基本都是下峡谷,而唯独登顶两次扎营都是为了完成8号线轨迹。
这回船顶扎营体验感很好,没有风,温度也适合,这也让我们喝茶聊天唱歌一直到11点,才各自回帐篷休息。


Day 5 起床看日出咯!

云海日出
我一直不喜欢看日出,因为总睡不醒,所以每次都不太愿意从帐篷里钻出来看日出,这回因为头一天的云海日落心灵震撼,不由得对日出也有了期待。
第五天早上6:45,还窝在睡袋中不愿意出帐篷,听到覠哥海哥喊我出来看日出,着急忙慌地把手机递给覠哥,让他帮我架机拍延时,自己则赶紧收拾睡袋、换衣服、整理装备,等一切忙完,刚好看到旭日破空而出,那一轮红日给周遭带来一片霞光,终究破防了,内心波澜起伏。




霞光下的云瀑





Day 5 船底顶-联B乱石坡-联D垭口-联D乱石坡-联D工棚-双龙潭峡谷-联山村
8:30拔营,选择联山D下山,联D今年走了3次,2次8号线,1次联山ANCD串联,发现这条山脊线的攀爬有一定体验感,天气好的时候景色非常美,可以看到船底顶、上下天堂、联C垭口等,乱石坡也极具特色,所以在8号线中把联山D划入其内。
山顶阳光明媚,而当我们走到联B乱石坡路口,就开始进入云雾中,周围也就只剩下15米能见度了。11点到达联D垭口,12:30到达联D乱石坡起点,5点前回到联山村起点,完成8号线轨迹记录。
联山D线很热闹,分别遇到3队上山,一是凌晨3点上山的一天穿20多人珠海队伍,二是10人深圳重装队伍,三是8人中山重装队伍,越来越多人选择联D上山。还有一支五人的广州熟人队伍走联C,跟沟走后横切山脊连上联D垭口,说好的鸡爪、咖啡、可乐投喂,因为没在联D垭口碰上,因此错过了。

收拾好营地,草坪就只剩下我们搭建的石桌。







对面山脊就是上下天堂、联山C垭口、联山D垭口,早上9点,都被云海覆盖了。

这个世间点,朋友们正在联C吭哧吭哧往上爬,心中默念着他们能尽快登顶看云海,云海是变幻莫测的,不一定能24小时留在这里。




转向联山B乱石坡。

联B乱石坡,准备进入云雾了。




从联B乱石坡转向联D碎石坡,攀上垭口后的第一个风险点,上行是比较安全的,不需要路绳,下行则路绳保护稍微安全一点,这里有队伍留下绳子。


早上10点,山脊线上偶遇20多人珠海队的前队,凌晨3点上山,整支队伍的配速差距很大,他们走联新一天穿,按照我们对后队的判断,估计全队下山需要夜路,而且是凌晨之后了。
队伍人数太多,能力参差,互相不熟悉,其实是很不安全的,尤其船线气候变幻莫测,若经验不足的队友衣着单薄、装备不齐,容易出现失温、迷路、伤痛等状况,还是请带队上船的领队务必严谨,尤其山友来自四面八方,个人装备需要提前检查。
联山D越来越多随地垃圾,希望大家走山,都能带走自己的物品。

联D标识点

因为昨天晚上下雨,因此部分攀爬点比较湿滑,天气不好,走联山线路还是需要谨慎。

联山D垭口偶遇10人深圳重装队的前队,基本都是年轻人,早上出发,11点到达垭口,无论从体能、装备、经验来看,这一队的综合能力很好的,天黑前应能到达望顶营地或者落日峰营地。


联山D乱石坡,在云雾中能见度仅为15米了,中途乱石坡午餐休整,这回不用在乱石坡晒帐篷了,全部装备干爽。

中午12:45在联D乱石坡起点,遇到中山队在这里午餐开炉,虽然这个点走到这里,稍稍慢了些,登顶会走夜路,但观察这支队伍是由熟人组队,相互之间很关照,因此夜路问题不大。

联山D的工棚


双龙潭峡谷的滑梯潭,降温水太冷,不玩水了。



水渠在修葺,因此截流干涸了。

覠哥海哥下山起飞,4点回到联山村,拖油瓶的我则在5点前回到起点。

游记结尾,放三张宽屏照片吧!

日落、霞光、云海、营地,船底顶

日出的云瀑
有谁不渴望自由呢?登山的人尤其如此:远离尘嚣的羁绊,在广阔雄浑的山间让生命力肆意飞扬,这样的向往,应该说是驱使我们中许多人开始投身登山的动力源泉之一吧。自由是登山者能够追求的终极目标。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在登山这方面,理想程度的自由,应该是随便任何一座山、任何一条路,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可以攀登。
《登山的自由》(严冬冬)

感谢队友,船底顶8号线完工!
以谭咏麟《朋友》送给亲爱的大哥老马,送给参与过8号线的所有队友,标哥、大师兄、海哥、覠哥!
繁星流动 和你同路
从不相识 开始心接近
默默以真挚待人
人生如梦 朋友如雾
难得知心 几经风暴
为着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息息相关
你我那怕 荆棘铺满路
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
是谁明白我
情同两手 一起开心一起悲伤
彼此分担不分我或你
你为了我 我为了你
共赴患难绝望里 紧握你手
再见2024,你好202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丁丁妈妈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