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2024梅里东坡

2024梅里东坡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2024梅里东坡

2025-02-05 17:30:25 14690

梅里雪山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滇藏边界的怒山山脉,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它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梅里雪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十三座山峰,俗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四条大冰川,属世界稀有的低纬、低温(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冰川,其中最长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习惯走线结束后,会找一些攀登报告、山难纪录片或山难电影来看。出发前,知道1991年梅里雪山发生过重大山难,但没有深入了解,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事情。走线回来后,观看了纪录片《卡瓦格博》,并从图书馆借到小林尚礼的《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才了解到1991年梅里雪山重大山难的始末。

1991年的梅里雪山山难是中日友好梅里雪山联合学术登山队在尝试攀登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时发生的重大山难事件,也是中国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之一。中日友好梅里雪山联合学术登山队由11名日本队员和6名中国队员组成,于1990年12月开始攀登卡瓦格博峰,计划在1991年1月登顶。登山队在海拔5100米处建立了3号营地,作为冲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1991年1月3日晚,梅里雪山地区突降大雪,并伴随强烈暴风雪。1月4日凌晨,3号营地与外界失去联系。随后,救援人员发现营地被雪崩完全掩埋,17名队员全部遇难。由于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搜救工作极为困难。直到1998年,明永村村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部分遇难者的遗骸和装备,才确认了山难的具体位置。由于卡瓦格博峰在藏传佛教中的神圣地位,以及此次山难的惨痛教训,当地政府和藏民强烈反对攀登梅里雪山。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禁令,禁止攀登卡瓦格博峰。

山区地图

遗物胶卷影像

飞来寺慰灵碑,悼念遇难的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队员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这起山难,可以观看纪录片《卡瓦格博》,小林尚礼《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郭净《登山物语》,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梅里雪山事故调查报告书》,刘文彪《雪崩:中国登山史最悲惨的一页》,数字网的崇幄《1991年梅里山难日方内部检讨》。

梅里雪山最为重装徒步爱好者所熟知的徒步路线有梅里转山、梅里北坡、梅里东坡、梅里东南坡、雨崩虫草线。2022年走了梅里北坡,这次徒步路线为梅里东坡,从永宗村进山,斯农村出山,里程约33公里,累计爬升约3700米,累计下降3750米

10月25日:香格里拉-飞来寺 休整一天

睡到自然醒,起床后和老葛巫师去菜市场买进山的食材,在菜市场旁边的小店吃了午饭,便宜又好吃

下午两点多包车去飞来寺,两车12人,军豪大哥和七茶退出后,阿碧姐和桥哥补位,格里拉到飞来寺这个车程,心里已有阴影,2022年从香格里拉去飞来寺的时候是坐小巴车,一路上都是摇啊摇,甩啊甩的,都快吐了。这次竟然觉得还挺舒服的,还以为修路了,也有可能是这次坐的是商务车,一路上老葛说起自己的从军史,欢乐无穷,后面更是金句频出,开口就是什么人生就是在等待死亡,要感恩每一天之类,我都怀疑老葛这一年是不是看了哲学大师的著作。我与明月也是惺惺相惜,都觉得这次亚丁北线大转山,太累了,虐身虐心,为什么这样虐自己啊。明月甚至提出要挂靴,以后就走点轻装的休闲路线,再也不要把自己当驴使。

今天的天气都不行,到了飞来寺还是细雨婆娑,看了路书,明天从斯农村出发,到卡瓦格博观景点露营,营地没有水,要背水上山,老葛刚买了三瓶1.5L的纯净水,大路老师就在群里说明天不用背水上山(;′⌒`),因为斯农村可能要请向导,就改从永宗村上山。

10月26日:飞来寺-永宗村-南主牧场 徒步4.3公里,爬升950米,下降70米

早上的天气那是大雾弥漫,阴雨绵绵,时运不济啊,这已经是第三次到飞来寺,还是没有看到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九点从酒店出发,司机还走错了一段路,最后几百米车子的驱动不行,上不去,老葛他们只能下车步行。大概10点来到登山起点,让司机帮忙拍了合照后,速速进山。

云雾缭绕,天空飘着小雨

一地的山核桃,虽然没啥核桃肉,大家都砸得乐不可支

明明有康庄大道,大路老师偏偏另辟蹊径,是觉得今天的强度不够,要上点难度?

一马平川

沿着溪流而上

这还要蹚水,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木头滑得不行,只能螃蟹步

下午一点多,来到南主牧场,海拔3460米。今天爬坡喘成狗,不知道是不是装包没有装好,非常压肩,以为今天负重有34斤,拿称一称只有31斤,尴了个大尴,南主牧场有豪华小木屋和帐篷。

明月、老葛化作茶艺大师,红糖姜茶、小青柑、奶茶、咖啡轮番上阵,丛林贡献出来的巧克力,一不留神就被我偷拿来与阿碧姐、茄子瓜分了,东江大哥这个老小孩,还提出煮辣椒水,被我们给全票否决。瓜子也是多少都不够嗑,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这种路线可以多背几斤瓜子。

小木屋装有摄影头,一直随着我们移动,牧场主人应该很快就会上来,打算等牧场主人上来后,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一人50块钱住木屋一晚。没过多久果然有人上来,来人是牧场主人雇佣放牛的牧民,他也不能做决定,只能打电话给牧场主人阿玛沟通,得知住木屋是300/人,这价格这哪住得起啊,不住木屋也不能在南主牧场里扎营,围栏外就不是南主牧场,可以扎营还要交20/人的垃圾费,但是垃圾要自己带走,这算哪门子的垃圾费,分明就是过路费。亚丁转山的贡嘎扎则营地收费,人家好歹是帮忙清理垃圾的呀。强龙不压地头蛇,只能交钱了事。

用弹力绳弄的地布挂点,心灵手巧如我(¬‿¬)

我的陋室

今晚清风和阿碧姐拼锅,南天山的时候给了清风13块压缩饼干,让他还我13块牛肉就可以了,却迟迟未还(¬_¬")

画中画

老葛以为带的米不够,煮的饭不够吃,又煮了一把面条,可能老葛也低估了我的饭量

你不要过来

晚饭后看大路老师的斗牛

这营地居然有信号,后天就会下到明永村休整,充电宝电量充足,终于可以玩手机啦,还是有信号的那种。

10月27日:南主牧场-崩格顶-牧屋营地 徒步8.8公里,爬升1250米,下降500米

今天的营地没有水,要背水上山,南主牧场海拔只有3460米,扎营在森林里,帐篷特别湿

早餐还是老葛牌牛肉面

从南主牧场出发,一开始都是在原始森林里行进,天清气朗,云淡风轻,踩着厚厚的落叶令人神清气爽

两位老人家在较啥劲啊

终于感受到了一点点秋意,亚丁的秋色那是聊胜于无而已

连续三年大路老师秋季重装长线的队伍,女队员还是我们仨,是不是要颁个奖啦?大路老师却说我们都搞得他不能去重装群和数字网招募小姐姐了。我内心OS:今年的女队员招了那么久都没招满,那咋不去重装群和数字网招人啦,而且也可以把队伍男女比例控制在1:1或1:2呀(¬_¬")

初见雪山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

拍这张照片有点费丛林,辛苦丛林,手提2kg的水,还上下翻腾给我找机位

在山脊行走几个小时后,终于到达雪线,意味着接下来的路程都要趟雪

大家吃着路粮等后面的队友,最后上来的大路老师,气都不带喘的,直接往上拔。

这路陡得只想骂人,严重怀疑领队带错路了

崩格顶观景台,海拔4355米,这个观景平台太绝了,直面卡瓦格博

有几个球形帐篷,也是南主牧场的阿玛搞的,阿玛也会带商业队,具体详情可以去某红薯找阿玛|卡瓦格博之心咨询。

在崩格顶可以近距离观赏气势磅礴的卡瓦格博,如果出发前了解了1991年梅里雪山山难,看到卡瓦格博心情应该不一样吧

与之相邻的缅茨姆峰,也称作神女峰,海拔6054米,相传是卡瓦格博的妻子

大伙玩得乐不思蜀,敬业的摄影师巫师

有了去年大米勇雪山下的脱衣经验,老葛这次都不用cue了,非常主动,脱得顺其自然,脱前俯卧撑,激活一下肌肉

队内三大肌肉猛男:清风、丛林、老葛,清风还需继续努力

正当大家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大路老师已经走了,这一点也不像大路老师以往的风格呀,后来才得知大路老师嫌弃我们拍照不好看,而且当时时间也**点了,还要翻一个垭口才能到营地,他再不走,我们就更不会走。这时候领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把控队伍行进节奏。

老葛从哪找的配乐,如此悲壮

今天还要翻过这个垭口,这个坡度看上去像是人能爬上去的吗(;′⌒`)

路遇一个破破烂烂的木屋,清风问能不能就地扎营,被大路无情的否决了,缅茨姆观景台还没到,想啥扎营呢。

我是一边爬一边远远地遥望垭口,心想不会吧,这真的要爬上去吗,怎么感觉比将中垭口还要陡啊。来到垭口下方,看到老葛、巫师和丛林已经作为先锋在雪坡上艰难开路,悬挂的心终于死了。小心翼翼跟着前队的脚印,走之字往上,时不时会遇到已经冻硬的雪壳路段,杵着登山杖都打滑,只能用力将鞋子踩进雪里。

丛林是如何做到手提2kg的水袋,使用单杖,在陡峭的雪坡还能维持平衡?难道是每天几千个深蹲,蹲出来的可怕核心力量?如果能有丛林5成功力就知足了(¬‿¬)

终于翻上垭口

以为翻上垭口就是营地了,但前队已经左拐继续往上爬,绝望啊,此时垭口上方已经风起云布

此时突然狂风大作,风沙走石,背包罩被吹得呼呼啦啦,我赶紧扯住背包罩,吹飞就没了,在将中垭口被吹飞过一次后,每天都会用外挂将背包罩与背包挂一起,今天看天气好,就没挂,大意了。这风越来越大,完全站不住,回头看阿碧姐他们也停住了,赶紧蹲跪在雪地上,如果不小心被吹倒滚下山,小命不保矣。抬头看了一眼前面的明月已经裹着地布卧倒在地。在这场白毛风中,明月和东江大哥的背包罩都随风而去了。

地上的雪都吹起来了,之前看《狼图腾》,里面有关于白毛风的描写,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白毛风的威力,都逼得丛林喊出国粹了

大片乌云往这边聚集,还响起了雷声,今天万万不可在这扎营,那是要命的呀,趁着风力减弱,迅速撤退回木屋的山坳处,清风刚爬上垭口,又要撤回去,求现在清风的心理阴影面积。

回撤途中还下起了雪籽,看起来好像化肥,最邪门的是就我们这下雪,其他地方都是大太阳

终于到了木屋的山坳处,本来想和茄子住木屋,但看着这漏水的屋顶,还是扎营吧

晚饭

雪地扎营就是透心凉,蛋巢完全抵挡不住雪的寒气啊,躺下不到几分钟,后背拔凉拔凉的,把羽绒、抓绒、P棉全部穿上才勉强暖和。

10月28日:木屋山坳营地-崩格顶-南主牧场-明永村 徒步9.9公里,爬升200米,下降2050米

晨起大伙都没了再上缅茨姆观景台的欲望,所幸今天的路程基本都是下降,而且是重走昨天的路程,也就不急于拔营。我的煎饼终于可以安排上了,这个面粉可是来之不易,忘记在香格里拉买面粉,到了飞来寺找遍所有的商店都没有,还是在吃饭的店家那里拿了一点。大路老师和老葛都说我太容易当真,丛林只是说说而已,丛林可不是这样的人(¬‿¬)。

太阳出来,赶紧晒帐篷、晒鞋子,昨天在雪地行走超过5小时,脚指头都僵了。鞋子也被冻得硬邦邦的,鞋垫都抠都抠不出来。

缅茨姆峰还能看到个尖尖

排队等老葛的无人机

重回崩格顶观景台,老葛苦练一年的旱地拔葱得来一个呀

排队拍照中,能不能拍出好看的头像在此一举

已经卧倒在地的摄影师大路老师

那么经典的打卡点,合照当然少不了

玩得差不多刚准备下去,就看到有个人冲上来,言辞激烈,问领队在哪,说我们擅自进入他们雨崩村的地界,导致两个村子都打起来了,他要报警,让警察在山下等着我们。这话一听就离谱得有点搞笑,村子之间因利益而起的纠纷,与我们何干,我们是从永宗村进山,合法合规,在南主牧场是交了过路费的,且有照片为证,我们又不是从雨崩村进山,而且现在我也不在雨崩村内,凭什么来找我们。他说那么多无非就是想我们交钱,如果是换做是没什么经验的小年轻,可能真的会被他唬住,可惜我们这群人中最年轻的也不年轻了,想吓唬我们,没那么容易。眼看我们不理他,就一路跟着我们下山,还一直嚷嚷着要报警,找警察来抓我们,不想与这种人浪费口舌,开启快速下山模式。

清风和大路老师在打电话摇人,这事必须要弄明白了,看我们都在打电话找人,他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了。

下午五点半下到明永村,一点都不怕生的狸花猫

巫师请喝的快乐水

村子没什么人,打村长电话又打不通,找到了一家感觉已经准备倒闭的民宿,沐浴露都过期八年多。

终于找到一家开门的饭店,炒菜味道可以,价钱也不算贵,然而早餐被摆了一道,早餐12个人,就白粥,花卷,鸡蛋,居然要350。

走线最开心的莫过于出山后的聚餐,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一群人,因为同一个爱好聚集在一起,在与世隔绝的山上,相互帮助、同甘共苦,下山后大快朵颐、把酒言欢,岂不快哉。

藏族老爷爷的转经筒,看似很简单,上手之后完全转不动

从明永村到卡瓦格博观景台,里程是10公里,爬升2000米,那最迟早上7点就要出发,想想就可怕,大伙一致叫大路老师联系包车,没必要没苦硬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斯农村村长联系了三辆车,100/人,不用请向导,上山的时候从明永村送去登山入口,下山的时候再接回斯农村。睡觉的时候发现床单有烟灰,这床单不会没换过吧?只能自助换了个床单,

10月29日:明永村-斯农村-卡瓦格博观景台。徒步4.7公里公里,爬升1250米,下降20米

昨晚开会漏听重要内容,早上和茄子傻傻地背个大包去吃早餐,早晨七点静谧的明永村

明永村的日照金山,羡慕明永村的得天独厚,坐落在梅里雪山下,有多少人需要跨越千里才能看到的日照金山,在明永村这却只道是寻常

在等车之际,老葛客串了一把民宿前台

从斯农村进山的山路,有铁门锁着,并且有专人把守,外来车辆进去需要找村长拿钥匙开锁,所以村里一般会要求请向导,进山的山路都是斯农村人开辟和维护的,他们提这样的要求也无可厚非。

终于到登山入口,节省了5公里,700多米的爬升,这100块钱花得值。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这绚丽多彩的秋色,正在的调色大师还得是大自然呀

可能是少人走的缘故,路比较野,各种枯枝败叶,落叶湿滑,还要扒拉竹子树枝的,大路老师发出感叹:幸好包车了,不然爬升都是这种路,你们不得骂死我。只能说大路老师还是很了解我们的(¬‿¬)

在亚丁没有赏到的秋色,在梅里可以赏个够

我愿称这张照片是梅里东坡最搞笑的一张照片,大路老师摆好姿势,就等丛林快门一按,没承想此时老葛探出一个头来

秋色是真的浓,路也是真的难走

时不时过个枯木桥

竹林里的路应该是村民拿砍刀砍出来的,在高海拔还要走扒拉竹林,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终于上到4000海拔视野开阔不少,可以看到卡瓦格博

今天也是摆烂的一天,慢慢磨吧,总能到营地

终于到了卡瓦格博观景台营地,海拔4340米,营地无水源,需要背水上营地或是化雪,而且比较小,只能扎十来顶帐篷

一夜之间吞噬了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队员生命的明永冰川

感谢阿碧姐的牛奶

老葛问为什么他做饭感觉都有好多人围观,那当然是因为葛团长做的饭十里飘香,百家闻(¬‿¬)

已经拿着饭盒在旁等候的大路老师

假装打下手,切切菜,老葛碰上我这个搭子也是心累,啥也不干,只会吃

山上最后一顿豪华大餐,腊肠、牛肉、鸡蛋、各种蔬菜,还有豌豆焖饭

那个男人又来了!!!

吃好喝好后,赶紧钻睡袋,期待明天早上的日照金山。一般出山前一晚都比较难睡着,内心矛盾,一方面想着出山了,重回人间好开心;另一方面想着出山后,又有一大堆事要做,就烦躁。时不时听到好似炉头烧水的声音,还以为是旁边的丛林起来烧开水了,想想不对劲,这开水也不用烧一整晚呀,后面才反应过来是明永冰川雪崩的声音。

10月30日:卡瓦格博观景平台-斯农村-香格里拉 徒步里程4.7公里,爬升20米,下降1250米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拍日照金山和打卡点头像照,可惜一打开帐篷,卡瓦格博隐匿在乌云里,一直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可能是我们与卡瓦格博的缘分未到吧

等云雾散去等得望穿秋水

等云散的巫师及踩点的大路老师

卡瓦格博终于出来了,大路老师觉得光线不够完美,想再继续等等,丛林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赶紧去拍了几张照片,这是全队唯一无遮挡的卡瓦格博打卡点照片,没过几分钟卡瓦格博又躲进云里了。

后面其他队友拍的,黑不溜秋

老葛的无人机技术越来越好了

11点多了,卡瓦格博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终究是无缘。和司机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也要抓紧下山了,虽然下山是走昨天的回头路,都是下坡,但也不好下呀,上坡容易下坡难,昨天上坡已走得艰苦万分,这下坡难度不言而喻呀。

阿碧姐下坡的速度太可怕了,停下来喘口气就完全跟不上了,这一路的下坡,本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肯定会摔的,但我属实没料到会摔那么多次,摔到最后,破罐破摔,不管了,摔不残就行,下午两点多终于下到登山起点处

昨天未和我们上山的明月大师已经在藏民家包好饺子,炖好羊肉等我们了,可司机迟迟未来,说好两点半,实际三点半才到。

下午四点多,终于吃上明月炖的羊肉,藏民家的把子肉也好吃,肥而不腻。这一顿吃得好撑,在回香格里拉的车上,差点吐了。晚上还是入住之前的香榭雨林度假酒店,墙裂推荐这家酒店,物美价廉。

10月31日:香格里拉-丽江-束河古镇

午饭后,东江大哥去大理坐飞机,其他人转场丽江,不知道是不是醉氧,在动车上睡得昏天暗地。

茄子在丽江束河古镇定居,开民宿,壹间山房·雪山晴居民宿,邀请我们去她家小聚

感谢茄子的热情款待,吃到了丽江有名的腊排骨煲和水性杨花,还有大名鼎鼎的见手青,可能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吃不出见手青和平常的菌菇有啥区别(;′⌒`)

晚饭后逛了下束河古镇,人不算多,小桥流水

11月1日:玉湖村-干涸坝-丽江市博物馆 徒步15公里 爬升600米,下降260米

机票改签到11月2日,找巫师借了一个小背包,与大路老师、老薛一起走干涸坝线路,同行的还有清风和桥哥,阿碧姐今天的飞机,只能下次再约。丽江市区去玉湖村,可以坐公交车,但公交车一小时一班,要注意时间。

玉湖村的小肥羊

洛克先生的故居在玉湖村

没有雪的玉龙雪山山脉

这干涸坝线路有点无聊,和广州市内线路差不多,没啥风景

只有那么一丢丢雪

干涸坝线路终点是公路,可以拦车回市区,20/人。回到市区,时间还早,逛了一下丽江市博物馆,这是来之前就计划打卡的。

丽江市博物院是收藏东巴文化文物数量最丰富、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听了葛兆光的播客《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人类文明的共同起点》中关于文字起源部分,才了解到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东巴文起源于公元7世纪左右,由纳西族的东巴祭司创造,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记录经典。东巴文以图画形式表达意义,字形多源于自然和生活。

这罗里吧嗦的流水账终于结束了。总的来说这次走线,整体比较休闲,如果没雪就更休闲啦。可能对亚丁转山期望值太高,导致落差太大,身心俱疲。还是要管理自身的期望值,期望越低,才越有可能收获意外之喜。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和老葛一起走线,拼锅是万万不可啊,再拼下去,我怕双手都要退化啦,不过可以多带一点米,偶尔蹭一下饭(¬‿¬)。

12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白苹香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白苹香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