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清远阳山秦汉古道徒步小记

清远阳山秦汉古道徒步小记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清远阳山秦汉古道徒步小记

2025-03-06 14:13:50 13880

休息了两个月,想爬山的心已达到了顶峰,上周本已“蠢蠢欲动”,路线选好了,轨迹下载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奈何天公不作美,搭子也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行程迫不得已取消了。

   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一周来,天天查看关注首选路线及备用路线两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也是一天一个样,搞得人跟着像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一会显示多云阴天(要想在广东的3-4月里的某个周六日等到一个阳光明媚微风不燥的大晴天那简直难于上青天),好像可以冲,一会又是小雨阵雨,又有点打退堂鼓;各大平台的天气预报又说有超强冷空气南下,差不多也是周六日来到岭南,和湿暖气流遇上,可能产生今年的第一个强对流天气,哎,就是在这样的天气背景中忐忐忑忑盼来了周五,周五最后查看一次天气,确认是多云,应该是冷空气来之前短暂的平静。那还等什么,冲咯!

   长时间没有户外活动,选了一条休闲路线作为今年首站,看中的是清远阳山水口的秦汉古道,环线,10KM左右,停车方便,喀斯特地貌,有这几点,对我们这种自驾小白来说,已经无可挑剔了,虽然路程有点远,对于想出发的心,多远都不算太远。而且,几乎全程高速,加几公里国道,要知道其他绝大部分路线,下高速后还要转很长一段国道省道县道甚至乡道村道无名道,起点之前则是蜿蜒曲折的一段盘山路,曲曲折折,十八弯都是家常便饭,到了之后,还没开始爬,人已经晕乎乎的了。

   秦汉古道位于阳山水口村,自驾的导航阳山水口古道历史记忆馆、秦汉古道接待中心都可以,就在358国道旁边,去的晚的话国道两边找个位置停车不阻碍交通就行,像我们去的早,往前100米到左前方的阳城镇蕉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旁边有正经免费停车场可以停车。我们出门习惯赶早,路况好,停车也好,人多的路线还可以避开人群,一举多得。

   古道起点在历史记忆馆的左侧,有标牌,有简介,不难找。打个卡拍个照,开启今天的古道环线之行。一开始就是一段爬升,全都是用石头铺就的石阶小路,走在路上,仿佛走回了从前,小时候的家乡出门也是这样的石阶路,你自己看看就说像不像嘛。

爬到山腰,设有观景平台,可以稍作休息,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水口村及附近全貌,水口村前的小河在这里汇入连江,形成一个90度标准直角,江两岸有小片农田,散落着其他村庄,村后也是喀斯特地貌的山绵延伸向远方,经典的冬日田园风光;再过一段时日,等春来的更猛一些,万物复苏,农田里披上绿装,就是另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小景图了。

四十分钟就爬到了垭口,峰回路转,虽然整体是冬日的一派萧条状,但这萧条肃杀的背景中,却有几株不知名的果树(梨类?)早早就嗅到了春的气息,并给以回应,换上了翠绿的新衣,开出了伞状小白花,显得格外醒目,这一路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不停的提醒着我们,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垭口的平路走起来很舒服,但见前方:天阴,青石板小路,枯草,枯枝,是不是有点“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氛围了。没有断肠人,只有两个二愣子,拿着手机,到处卡卡拍照,眼睛会忘记,照片不会。

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后,来到了第一个网红打卡位置:石门。石门是谁建的,干什么用的,我们不从得知,只是,站在石门这边,透过石门,仿佛看到了昔日的一些时光碎片,古人沿着秦汉古道一路南下,来到这石门,也许这里曾是一个凉亭,他们在这里歇脚,眼看着就要到清远,广州,离目的地又近了一点。到了那边卖了货,换了商品,又原路回去,还经过这石门,也许这次就不歇脚了,毕竟回家的心总是急迫的。

石门过去不到十分钟路程,就来到了古道大小环的岔路口,左边小环,右边大环,有标牌指路。我们大老远来一趟,自然不甘心走小环的,毫不犹豫选右边大环路线。大环这边是一个缓坡,需要爬升,会路过一颗高大的樟树,然后经过几个简易工棚,工棚应该有人暂住,还养了好几只狗狗,老远就开始汪汪叫,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吗。接着就来到了一个十分开阔的山谷,山谷里开出了很多零星的耕地,地里头长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古道从山谷中间穿过,又来到另一个岔路口,在岔路口前方一点点的左边一块地里,遇见了今天开的最好的第一颗桃花,特意绕过去细细欣赏一番,梨花浅浅,桃花艳艳,我们对桃花总是有一层美好的滤镜,大概一是我们老祖宗赋予了桃花厚重的文化气息,二是桃花的模样儿也值得这样的偏爱,特别是在广东,桃花又比别处开的更早些,在这些黢黑的石头、土黄的耕地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喜人。岔路口的信息显示,左边为古道大环方向,右边为去莫六公方向,看过别人轨迹,右边其实也可以走成一个超大环,我问老胡什么意见,他选择了大环,我也觉得都可以,毕竟,喀斯特地貌大抵都是差不多的。于是,这一次我们选择左上爬升,爬到一半,在回过头看山谷,景致更加出片,只是此时天气依然阴阴的,不是很给力。

沿着山路向上爬,很快又翻上来,转角遇上了一群牛,有一只正好挡在路中间,我请它让一下,没想到它还挺懂,很配合的往旁边挪(难道它们也知道我们只是远方来的牛马,牛马不为难牛马),另外一旁的四只几乎同时转过头望着我们,我咔嚓给它们留下了这一幕,和牛群告别我们继续向前。下个小坡向右沿着青石板路沉浸在这徒步放松的氛围中,无需多言,只管一路前行。又一会,下到了一片林子里,这可是这条路线上唯一树木林立的一段路,因为还没其他山友,整片林子只有我两行走其中,显得格外安静,路两旁伫立着好几颗粗壮高大的树木,有一颗不知什么原因刚好横在路中间,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这些树木也真顽强,哪怕已经死去,依然不朽。穿过树林,山脚下就是差不多已经废弃的品洞村,可能还有一两户人家在这放牛养羊,听到有小狗的叫声,村口是机耕路,我们跟着走了一小段,很快又拐进小路,下坡,路上还偶遇几只二师兄,它们听到动静,就飞一般的向山谷奔去,只留原地惊奇的我,回过神才发现是二师兄。话说,在野外生活的二师兄体能就是不一般,从坡上飞奔到坡下就是眨眼的功夫,我真好奇它们是怎么做到的。我跟老胡说刚有二师兄从这里跑到坡下去了,他也吃了一惊,还说这些野外的二师兄的腿可真有劲,估计要高压锅才能炖的烂,哈哈哈,思绪跳跃的有点快了吧。前方山脚明显有一条机耕路从右边延伸出去,而我们貌似也是奔着和机耕路汇合的方向前进的,看着路就在眼前,走了十几分钟还没到,眼看时间已经到中午十二点了,索性就在路旁找个平整的石头坐着休息,顺便吃点路餐当中餐,带着减肥的目的来的,所以也没带什么吃的。

跟着机耕路走了不到十分钟又重新走回石板路。路的右侧隔着山谷有连续几个山头,中间的那座有点意思,山的正中央有一个半圆形的洞口露在外边,不知道里面是住了仙人还是藏了宝贝,可惜不好去一探究竟。

中午天气阴转多云,明显看到厚厚的云层开始一点点散开,偶尔露出一点蓝天的缺口,这种天气正是徒步最好的时候,不晒不热不下雨,而我们也来到了今天最美的一段山谷路,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三颗开的绚烂的桃树,两颗花瓣玫红色、一颗为粉红色(就是花的颜色深浅不一哈),玫红色的两颗已经发了新叶,粉红的则开的正好,整整一树只见花不见叶,你看这风景多好:一条古道从山谷中间蜿蜒而过,路两旁怪石嶙峋,百草枯黄,一片萧瑟之上有三颗桃树花开正浓点缀其中。这种视觉震撼,可惜你不在现场,体会不到,也遗憾我无法精准的描述眼前所看到的画面。在往前一点,就可以看到左侧小环路从山谷中穿出来和我们大环汇合,路上零星几个行人,那感觉,就像那条路就是从历史中走来一样。

在下一个小坡,就到了第二个网红打卡点:千年古樟树。古樟树生前起码有三人合抱那么大,真是难以想象,当它还生机勃勃生长在道旁时会是怎样的场景。也许,很多上山劳作的人、长途跋涉路过的旅人都在这颗树下休息过,躲躲烈日歇歇脚;当樟树开花时,米粒一般大小的花虽不起眼,但却清香无比,随风在空气中氤氲开,闻之神清气爽。可惜,雷公不长眼,它偏偏摧毁了这么一大颗樟树,而神奇的是,哪怕已经失去生命,它残留的枯枝躯干还能保留至今不腐朽,成为这古道上的一个记忆点,让过往的我们惊叹不已。

时间来到下午两点,我们由月脚村出古道,回到起点,结束今天的轨迹记录,开始返程。下午5点,平安回到中山。

有些人不太理解我们为何会愿意跑这么远就为爬个山,还搞得自己累的要命,完全就是没苦硬吃。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于我们而言,这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大自然里,我们恣意洒脱,无拘无束,感到身心自由,烦恼跑的无影无踪,很真实的活在此刻。

1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Nancy@lily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Nancy@lily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