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径百公里
麦理浩径,一条闻名海内外的徒步线路。
这条线路位于中国香港,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是香港首条长途远足径,由东至西横跨八个郊野公园,
包括西贡东、西贡西、马鞍山、狮子山、金山、城门、大帽山和大榄郊野公园,
线路全长约100km,共分十段,累计爬升4400米左右。
起点:西贡北潭涌
终点:屯门青山公路

线路全程都安装了明确的指示路标,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编号从M001~M200,每一个标距柱都有一个六位数的网格坐标,用于救援时准确定位。
另外在岔路都有明显指示牌和指路石桩。在每一段首尾都有合法营地和水源补充,部分位置设有洗手间、自动售货机和求助电话,以及若干的烧烤场、凉亭、国际青年旅舍,软硬配套,事无巨细,一应俱全。
计划将10段路线分四次完成:
D1D2:1+2+3段(2天)
D3:4+5段(1天)
D4:6+7+8段(1天)
D5:9+10段(1天)
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
不用匆忙早起赶时间,悠闲睡到自然醒再出发。
地铁 —> 过关(福田口岸) —> 地铁(落马州-沙田) —> 289R大巴(周末或者节假日运营) —> 北潭涌


2小时后,顺利抵达“北谭涌”巴士站。
车站旁有小卖铺和厕所,若有需要可在此休整和补给。

车站距离麦径起点还有几百米路程,打开Google地图确认方位,沿公路走过去即可。
大约5分钟路程,起点牌坊出现在眼前。
以前都是在照片视频里看到这个路牌,这次身临其境,看着路牌就这么随意的矗立在路边,多少跟心中预期不太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出发得太晚,放眼前后左右只有我一个人。
在起点坐了一阵,终于等来其它徒步者,
我凑上去客气了一番,顺势加入了他们的小队。
开局是一段水泥上坡路,其实不止是起点这段,
麦径第1段基本都是水泥铺装的公路,
只有少量路边还留存一点土路,
加上不时有车辆来往路过,
对此,许多人认为第1段“可走性”不高。


确实,公路硬底乏味,景色欠缺变化,徒步体验感大打折扣。
但好在这段路环绕“万宜水库”,有了水库的加持,
第1段的风景在10段中还是能名列前茅的。
其中“西坝”和“东坝”是最值得观赏的2处景点。
今天相比以往更加热闹,因为路上多了不少马拉松跑者的身影,“万宜坳”正好是半马的终点,而全马选手则在此折返,继续完成剩余的21公里。


我对着他们比赛的LOGO搜了一下,原来是第十一届同乐运动会汇丰银行公路赛跑(全马赛事+半马赛事)
该运动会是由 LGBTQ+群体组织的四年一度的世界级多元化活动。
本届运动会为期九天,内容包括各种体育、艺术和文化活动,以及开幕式和闭幕式。
运动会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艺术和文化活动教育公众,增进理解,从而解放全世界的 LGBTQ+ 人士。
运动会欢迎所有人参加,无论其外貌、年龄、能力、背景或性取向如何。
身边不时有跑者擦身而过,我也偶尔送上问候和加油,有了他们的加入,这公路走得一点都不枯燥。


4公里路程,来到了水库西坝,
今天刚好多云,不晒不闷,
加上舒适的海风和干净整洁的环境,徒步感前所未有的舒适。


眼前的“万宜水库”建成于1979年,当年约有400个客家村落因建水库而需要迁走,可想而知工程规模之浩大。


来到坝口,没了树木的遮挡,风速明显大了不少,走在前面的小姐姐长发与裙摆都被大风吹得纷乱飘扬。




👇糧船湾观景台

沿着万宜路缓慢爬升,在这里终于见到了香港野外四神兽之一【牛】
既然是四神兽之一,那么其三又是什么呢?
他们分别是【野猪】、【蛇】和【猴】
在香港,四神兽受法律保护的动物,
人们不能随意伤害它们,否则会被检控。



暂别了牛群,沿着公路继续前行,来到第1段最热门的景点 —— 东坝


👇防波锚形石纪念碑,纪念因建造万宜水库意外丧生的工人

行走在万宜水库东坝的步道,远远可以看到7000多块的防波锚形石、S形六角岩柱、破边洲等自然及人工景观。


其中“破边洲”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在社交媒体经常能看到有关它的影像。
出于好奇,我决定过去看一看,应该花费不了太多时间。
防浪堤坝尽头处便有一条通往“破边洲”的悬崖小路,远远便能看到不少人从路上往返。


为了快速往返,节省时间。
我放下背包,轻装上阵。
只花了10来分钟就登顶小山头。
眼前这个布满六边形石柱的小岛就是传说中的“破边洲”
这些石柱的痕迹,其实是海浪长年累月侵蚀花山而形成的海蚀柱。


多云天气虽适宜徒步,却多少影响景致呈现。
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后便原路折返,慢悠悠回到东坝凉亭休息。



在凉亭处开始,公路路段结束,转而走山路向“浪茄湾”进发。
山顶处有一处观景台,空旷广阔,可以远眺不远处的“浪茄湾”


从观景台一路下行,路上可以看到1~2段的分段路牌,
到此,第1段宣告结束,第2段正式开启。

第一段路线总结:
北潭涌~浪茄:M001~020(10.6公里)
以北潭涌为始,环绕万宜水库,过西坝、到东坝至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这一段左边湖水、右边海水,蔚蓝海天碧绿山水让人叹为观止。

麦径第2段是【麦理浩径】路线中人气最高的一段,
皆因沿途所经的“浪茄湾”、“西湾”及“咸田湾”都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丽沙滩,
而且远离城市未染繁华,最能感受香港海岸之美,可谓是麦径中最精华的一段。


抵达西湾后,天气并不理想。
没有期望中的蓝天白云,也看不到清澈的海水。
尽管这里是个不错的营地,但是时间才4:20,我思考了一翻,还是打消了在此扎营的想法。



从“浪茄湾”到“西湾”需要翻过海拔300多米的“西湾山”,难度比较高,一般需耗时2小时左右。
走之前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考虑自身的体力状态,尽量避免走夜路。




上山路是石阶和土路相结合,路径非常明显,在山海之间一路抵达最高点西湾山山顶(314米)
考虑中间会有一些上下起伏,所以实际爬升估计会有400左右。



天色渐晚,本以为人会越来越少,
没想到走着走着,人越来越多,
有后来追赶上来的,有前面落后被追上的。



👇西湾山观景台

眼前是最后一段下坡路,在这里已经能看到不远处的西湾海滩。


这个季节,5点半就开始天黑了,
等我们真正下到山脚,已经接近6点半,天基本全黑了,路灯也开了起来。

西湾村,背靠西湾的小村子。
村里有士多,有小店,提供食宿,能租帐篷,能冲凉。
因为自己带足了装备食物,短暂停留就直奔西湾沙滩扎营去。
这个点,西湾的帐篷密密麻麻,
我见缝插针,找了颗大树傍边的空间搭起了帐篷。

没办法,其它好位置都被人占满了,
毕竟大家都不愿意面对野猪的第一波袭击。
不过我也有所准备,把东西打包好挂铁杆上,
当时的我还自信的发了个动态:食物已备好,今晚等🐗来
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年轻......

吃完晚餐,被海风吹了一脸沙,打算洗个脸回去睡觉,但是西湾沙滩的厕所貌似荒废了很久,早已不能正常使用。
墙上有告示建议去村里的公共厕所解决。

洗漱了一番,无视周围嘈杂的环境,美滋滋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醒来,正打算美滋滋吃个早餐,没想到昨晚挂铁杆的食物早已不翼而飞。
我不死心,四处搜寻,终于在不远处的草堆里找到了剩余的“残骸”
八宝粥罐头一如既往的坚挺,成了唯一留存下来的“幸运儿”

看来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远远低估了这里野猪的战斗力。
其实昨晚我也听到有动静的,不过没起床查看,以为万无一失,
哎,算是长记性了。

早餐没了,进村花60吃了个方便面,
不得不说,这物价是真的......感(赶)人。
回来打包帐篷,掂了一下,
虽然食物和水消耗了不少,但是重量没减轻多少。
还因为昨晚下雨的原因,水+沙混合,帐篷平白无故重了2斤左右


9点,告别有“港版马尔代夫”之称的西湾沙滩。
今天的路程和昨天差不多,走完第2段剩下部分+第3段

走了一段路,发现云层有散开的迹象,远处有阳光透射到海面上,大家纷纷驻足咔擦起来。

“西湾”临近的沙滩是“咸田湾”
这里同样是野猪经常光顾的“深夜食堂”

“咸田湾沙滩”这边的人气也相当高,
毕竟旁边就是整条路线上最繁华的士多,还有厕所,最重要还能提供装备下海玩水冲浪。
如此方便的配套设施自然吸引大量游客在这扎营。


“咸田湾”的木桥,这么多年过去早已今非昔比,虽然修修补补重新升级,但就是不拓宽,
经常把一些胆小的游客“拒之桥外”


过桥后进入“大浪村”,清幽的乡村小路蜿蜒曲折,
静谧的环境只有我们这些徒步者在来来往往。




穿越“大浪村”后,进入“赤径村”,赤径有超过200年历史,现时居民不多,村内的码头、石滩和红树林是赤湾沿海小道上不容错过的一番风光。



穿越“赤径村”,第2段来到了尾声,只需再翻越一个小山头即可到达第2段终点



👇距离第二段终点处500米左右的北潭凹营地

北潭凹,第2段的终点,第3段的起点。
这里不仅交通方便,还有厕所、水源和自动售卖机。
想要离开的,前往附近的公交站坐巴士即可,
想要继续挑战第3段的,在此休整一番就能充满能量继续出发。



第二段路线总结:
浪茄~北潭凹 M021~048(13.5公里)
从浪茄湾到北潭凹。
可观亚洲著名的大浪四湾山海景致。

麦径第3段的开端需要攀上“牛耳石山”,这一段无情的台阶上坡路坡度颇高,是第3段的一大挑战。
长约1公里的土路和石梯路,只要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调整和休息,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辛苦走到山顶总有回报,东面是企岭下海、赤径口以及布在西贡海湾中诸多岛屿,北临吐露港,西望大埔,南见马鞍山。




登顶后,拍了几张照片便启程下山,在这群山中的丛林深处,据说还残留着梯田的踪影。

行走约一小时抵达“嶂上”
有众多徒步者在“许林士多”休整,
我检查了一下干粮和水,感觉体力尚可,便没有停留,继续向“鸡公山”进发!



根据地形图显示,眼前这段路通往“画眉山”和“雷打石”
翻越过去后,开始向“鸡公山”冲刺。





鸡公山,海拔431米
“雷打石”至“鸡公山”段是行程最辛苦的一段上坡,且沿路都被树木所阻,基本看不到什么风景,
到达山顶后,后面的路程持续下坡,最后抵达第3段终点。

下午4:30,顺利抵达“水浪窝”
至此,第一阶段计划完成。


回程交通便利,附近的【水浪窝巴士站】可搭乘99R/289R/299R前往附近地铁站,之后接驳市区交通。

第三段路线总结:
北潭凹~企岭下 M049~068(10.2公里)
从北潭凹到水浪窝企岭下。
从此翻山越岭,考验徒步者的体力和耐力。

找了一个阴天的周末,继续未完的百公里征程。
续接之前的第3段,今天麦径第4段的起点是“水浪窝”
麦径第4段是麦理浩径中景色较佳的一段,沿途都有非常开阔的景观,更会经过香港行山打卡胜地“昂平草原”。


👇途径直升机坪

刚出发没多久就抵达“水浪窝营地”,这里有厕所、垃圾桶,一般重装走完三段之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在这里扎营。


沿着林道慢慢向前推进,走到“竹洋路”尽头处会有支路,左转是麦理浩径,右转往“黄竹洋山火暸台”
前往“黄竹洋山火暸台”的路程大约两三分钟,有兴趣的可去看看。



爬升途中,碰到了正在维修山径的工作人员。
香港为了提升行山的体验,很多山径都经过人为改造,经年累月下来,不少路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当地组织会定期派人进行维修。


一口气爬了30分钟,终于攀上高达559米的马鞍山山脊 —— 马鞍坳
从这里开始便是景色较佳的部分,因此很多人纷纷在此驻足远望。



我在观景台呆了一会便匆匆离开,因为前方那通往大金钟的山脊路和天上舞动的滑翔伞才是更值得观赏的风景线。



位于马鞍山的“昂平草原”,是香港少有位于高山的平原,非常适合原地升降的滑翔伞飞行!
由于“昂平草原”面向海峡,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海景。
目前正好踏入秋冬芒草季,从高空视角能俯瞰到漫山遍野的芒草,壮丽的景观恍于置身自由的荒野。


沿着山脊一路爬升是通往大金钟的支线,
考虑到上坡后又要下坡的问题,我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大部队选择走麦径主线,从旁边绕着大金钟的山腰走。




绕过大金钟,来到前方一片金黄的草地,这就是香港行山打卡胜地 —— 昂平
看着近在咫尺的滑翔伞飞行员一步步操作然后飞上天,慢慢的,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当年在尼泊尔第一次体验飞行的时候......





在草原发了好一阵子呆,看了下时间14:00,该上路了。
离开“昂平草原”,一路爬升到“水牛山”,接着一路西行至基维尔营地,第4段至此告一段落。
如果想要下撤,需要再走多1.8公里上山路至大老山才有车(的士)离开。


第四段路线总结:
企岭下~大老山 M069~093(12.7公里)
从水浪窝企岭下至基维尔营地,将近登高800米。
在消耗体力的过程中,体验马鞍山脉的山林之美。

麦理浩径跨越多个山头,第5段是与市区最接近的一段,也是较易走的一段,
路上有机会看到不少二战遗迹,比如指示石,机枪堡,战壕与地洞,部分战壕更深达一米,对一些喜欢战争遗迹的人来说,甚是壮观。




经过了不少遗迹后,开始上山,一路前行直至飞鹅山道,路旁有个观景台,到此可以一边漫步行走一边欣赏九龙的风光。




沿“沙田坳道”下达至沙田坳的狮子亭,狮子亭旁边有厕所及士多补给。



在狮子亭小休了一阵,为接下来穿越狮子山郊野公园做调整。



翻越“鸡胸山”来到香港回归纪念亭,在凉亭处风光无限,远眺东九龙及启德邮轮码头,视野甚至远及维多利亚港及港岛东。



👇笔架山观景台

白波山**,本以为到山顶能有开阔的视野看日落,没想到周围被树木围得严严实实,无奈只好打消念头,准备下山。
下山路上,撇见一条路径不明显的小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去,从小树林钻出来后,前面一片开阔。
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竟然在路边发现一处日落观赏点,还好来得及时,赶上了日落的末班车。



看完日落,重新回到主线,争取在天黑前安全下山。
下山途中,竟然碰到不少情侣夜爬,关键其中一对还不认得路,拉着我问个不停,真不知道乌漆嘛黑的上山干嘛。
就这么喜欢夜爬吗?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我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身后好像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心里突然慌了起来,心里各种盘算......
最终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热心猴哥担心我的安慰,要护送我下山呢......


6点38分,安全抵达第5段终点,狮子山郊野公园大埔公路段。
至此,第二阶段的麦径徒步完成。

返程交通同样方便,到【石梨贝水塘站】搭乘81号到【荃湾地铁站】,再接驳其他交通。
第五段路线总结:
大老山~大埔公路 M094~115(10.6公里)
从基维尔营地出发,到大埔公路结束。
途经象征香港精神的狮子山,俯瞰九龙半岛,眺望维多利亚港。

去程交通:落马洲地铁站 —> 大围地铁站 —> 步行到【长沙湾巴士总站/西九龙站巴士总站】(72/81) —> 石梨贝水塘站
又是一个多云的周末,今天计划完成麦径6+7+8段。
位于金山公园的麦径第6段,是麦理浩径路程最短、最易走的一段,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金山公园有大量猕猴出没,因而有马骝山之称,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在猕猴面前进食,亦不要喂养猕猴,因为以前就发生过猕猴因食物伤人的事件。


九龙水塘于1920年代建成,整个水塘群由九龙水塘、九龙副水塘、九龙接收水塘及石梨贝水塘组成。

从水塘开始,沿着马路上坡,但斜度不高,加上沿途都设有指示及休息处,属合家欢的行山路线。
一路上随处可见猴子的身影,有路中央散步的,有树上玩耍的,有路边晒太阳的......
这些小家伙给原本宁静的公园平添了许多生气。



行走过程要注意路边的指示牌,这里右转上山才是麦理浩径主线路段。

走上“孖指径”,可一睹“城门碉堡”及“舒佛毕利巷”、“丽晶街”等隧道遗迹,认识香港保卫战历史,还可以趁机俯瞰荃湾与葵涌的人间烟火。



👇城门水塘

👇城门水塘

一路下行,进入城门水塘烧烤场,抵达麦径第6段终点。

第六段路线总结:
大埔公路~城门 M116~124(4.6公里)
從大埔公路到城门水塘。
路径虽短,九龙水塘加上战地遗迹,主题颇丰。

烧烤场有厕所和补给,我休息了一阵便继续出发。

城门水塘建成于1937年,其主坝、铁桥、水掣房和钟形溢流口已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也是最受香港人欢迎的郊游地点之一,郊野公园范围内更记录过百种蝴蝶,绕湖的一排白千层更是游人“打卡”胜地。




水塘主坝路段尽头处连接往“针山”的路段,虽只有海拔532米,但山如其名,极为陡峭。
想要登上针山山顶,须在1.7公里内爬升500多米,加上沿途树木稀少,非常考验登山者的体力和毅力。




登上针山虽然有难度,但登顶后的风光绝对值得徒步者付出,山体前面是沙田全景,后面则能越过狭长的水塘饱览葵涌、青衣及荃湾景色。




到达山顶后,便可沿着蜿蜒小路下坡,接着走水泥路一路爬升至“草山”,之后的路程基本都是下坡为主。




👇回望针山

路上有不少开阔的草坪,可以远望后方的针山



草山山顶稍微偏离麦径主线,大概3分钟左右路程,不赶时间的建议上去看看,山顶处的风光还是值得观赏一番的。


原路返回到分叉路口,跟着HK100的标识重新回到麦径主线。
实力允许的小伙伴可以一路小跑下山,随便体验一下越野跑的速度与激情。


慢慢下坡到达“铅矿凹”凉亭处。
至此,麦径第7段结束。

第七段路线总结:
城门~铅矿坳 M125~137(6.2公里)
从城门水塘到铅矿坳。
沿途的猕猴群,会让徒步者大为惊喜。

香港昔日拥有多个矿场,铅矿坳是其中之一。
早于1930年代,已有人在城门郊野公园东部一带开采铅矿,直至1960年代,由于海外多个新兴大型矿场落成,加上矿石价格急跌,使矿场被荒废丢空,至今铅矿坳还留有多个近百年历史的矿洞,默默见证着香港早期的工业历史。
在凉亭处感叹一番岁月流转后,我背起背包,继续上路。
麦径第8段的起步处正是一段长阶梯,大约有600多级,别被这几百级阶梯吓怕,只要挺过了这一段,余下的山路会相对平坦易走。



铅矿坳登上四方山一段较为陡斜,沿路布满巨石。
走至四方山草原后,山势会较为平缓,但距离较长,需要一定体力支撑。

翻越四方山,眼看着大帽山离我越来越近
👇四方山凉亭

通往山顶天文台的路是一条蜿蜒的公路,坡度平缓,基本没有难度,可放松心情享受山景。


大帽山高957米,是香港第一高峰,亦是“城门河”及“林村河”的起源。
在山顶居高临下,可以俯瞰九龙半岛至香港岛的景色,亦可看到元朗石岗八乡一带。



沿着大帽山公路下行,会经过有香港秋名山之称的“五连发夹弯”,车道曲折盘旋,极具特色。
远处云层变幻,可以看到太阳透过云层时变化万千的绚丽光影。


“五连发夹弯”尽头处是公园停车场,
之后可选择继续走公路下山,或转右接回麦理浩径主线下行。



大约再走十几分钟,便抵达第8段终点 —— 荃锦坳
至此,第三阶段的麦径徒步完成。


返程交通:大帽山郊野公园巴士站(九巴51路循环线) —>荃湾地铁站,之后接驳其他交通返回。
第八段路线总结:
铅矿坳~荃锦公路 M138~156(9.7公里)
从铅矿坳到荃锦公路。
攀登香港最高峰大帽山,东望吐露港,西南望荃湾和青马大桥,北望珠江入海的深圳东莞。

去程交通:落马洲地铁站 —> 荃湾地铁站(A出口) —> 九巴51循环线 —> 大帽山郊野公园站
7月6日,天气晴
今天的任务明确,完成麦径百公里最后2段。

麦径第9段的起点,同样是“荃锦单车径”的入口。
本以为这一路会相对热闹一点,
但实际路上行人寥寥,骑车的人也没几个,
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人独享整条路径。



👇荃锦营地,距离第9段起点不远

走了大概30分钟,来到第九段唯一一处可远看风景的路口。
路边有椅子,可以在此处休息一阵,多做停留,因为之后的路程大部分时间都是置身林荫之下,基本没有太多景色可看。




一路上,除了偶尔从身边飞驰而过的骑行者,头顶不断飞过发出轰鸣声的飞机一直伴随着我走完第9段和第10段。



行走在空荡荡的单车径,步伐不自觉的加快,
走着走着索性小跑了起来,就这样好好的一条单车径被我搞成了跑步径。



第9段路程较短,八成都是平路,基本没有任何难度,走走跑跑,一个多小时轻松完成。
来到田夫仔路牌处,第9段到此结束,继续往前走接着麦径第10段。

第九段路线总结:
荃锦公路~田夫仔 M157~168(6.3公里)
从荃锦公路到田夫仔。
沿途连接各类亲子径、郊游径、树木径、自然教育径、古道,最为闲暇休憩。

麦径第10段堪称第9段的延长版,其距离长度横跨近半个大榄郊野公园,最终抵达屯门市区,
因为路径同样是以林务车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为主,所以整体难度也不高。




👇一脉相承的水泥路

前段途经的吉庆桥位处山涧交汇点,曾是连接元朗至荃湾的重要通道,
昔日建有七座小渡桥,当地居民都称这里为“七渡河”,如今仍可见水流淙淙、林荫掩映的清幽景致。

过河后,进入大榄林道
在这里稍微热闹了一点,陆续碰到不少行山者和骑行者。


大棠的主角 —— 枫香林
枫香是一高可达30米、树姿幽雅的原生落叶乔木,叶的颜色随季节而转变。
春夏的翠绿色,于秋冬时渐变为介乎黄色与红色的[秋色]。
枫香的花期为3至6月,木质的球状果实在冬季成熟,挂于枝上,甚具特色。


👇关二哥圣庙

沿路径一路上行,其间有一分岔路口,可通往大榄涌水塘“千岛湖观景台”


所谓的千岛湖,其实就是1957年落成的大榄涌水塘,这是香港在二战后首个兴建的水塘。
主坝有45米高且横跨大榄涌谷,是新界里由河谷筑堤建成的最大的水塘。
由于水塘所处的河谷是丘陵地带,储水后便形成了多个岛屿,形成了今天绿油油的「香港千岛湖」之景。





离开千岛湖观景台,沿着小路下行,
自此土路部分结束,后面直到终点处全是平坦的水泥路。




30多度的高温,不少人还在坚持跑步和晒太阳,都是狠人啊


随后6~7公里的路程穿越大榄山公园,沿途林荫相伴。
当距离终点最后一个标志柱出现时,意味着第四阶段麦径徒步来到了尾声。


沿着最后的小路七拐八弯,终点在望。


对着立在路边不甚起眼的终点路牌按下了快门键,为这段麦理百公里旅程画下句号。

第十段路程总结:
田夫仔~屯门 M169~200(15.6公里)
从田夫仔到达屯门。
沿途是大榄水塘和郁郁葱葱的森林,是涤荡身心灵之境。

END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尘粒Player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