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两步路云界22L徒步登山多功能专业背包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两步路云界22L徒步登山多功能专业背包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两步路云界22L徒步登山多功能专业背包

2025-09-13 10:50:07 7805

帅不帅?

想啥呢!丁妈一直都帅的,不许反驳!

今天说的是背包呢!

猜猜这款背包是哪个厂家的?

哈哈哈,两步路!

没错,就是两步路自己的产品!


云界22L——户外单日徒步登山包


采用空浮背负系统,保证通风透气性,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和重量比。配有水袋仓、登山杖固定环等,满足户外徒步、通勤、驴友等多种出行需求。

装备要求?必须是颜值!

除此之外,就是轻!


“丁妈,我下个月未去梅里北坡,跟商业队,我的户外装备还不是很全,如果您用到也好的衣鞋包等,谢谢推荐链接给我!”


仁化的山友上个月微信问我户外装备问题。这些年蛮多朋友想了解这些信息,帐篷、睡袋、鞋子、背包……所以每次写游记的时候,刚好想起这类问题,我都会在游记中随笔一段相关装备资讯,分享给大家,印象中鞋子写过,手表写过,重装包写过,睡袋写过,就连袜子,也专门剪辑视频夸过,毕竟遭遇恶劣天气突发变故,装备能为我们安全度过贡献不少力量。


毕竟自己踩坑也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装备的认识,而区别于男生的认识,我更倾向于轻量化、功能性、耐用性……算了,不装了,丁妈就是一个颜值控,不好看的不要!


这回两步路平台出新品了,冲着颜值,必须给山友们尝鲜测试,就是这款“山河云界,如羽随行”,22L多功能专业登山包!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


云界这个名字,谁起的,必须夸一下!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这一定位,精准捕捉了户外人的精神向往与现实需求。


“山河云界”意境宏大,赋予背包诗意灵魂,让人一见便心生远行渴望,仿佛能背负天地、徜徉云海。


而“如羽随行”则极致强调22L容量的轻盈体感,承诺每一次出行皆如羽翼附身,无拘无束。


二者相融,既彰显探索自然的勇气,又落脚于实际背负的舒适与自由,堪称功能与情怀的完美结合,令人瞬间倾心。

云界22L专业登山包,伪容量!

只要你敢装,它就敢撑进去!


丁妈身高164CM,55KG,云界上身,是不是显得十分小巧,的确小,产品数据,22L!


但是,真实的容量,让我大吃一惊,听我慢慢说!


先来点理论知识铺垫一下。

“背包容量是怎样定出来的?”

小中大三种容量背包简单对比。”

以上都是常规认识!


然而,22L云界,竟然打破了这个魔界!

容量是如何“定”出来的?


背包的容量不是随便标称的,而是遵循一个行业标准进行测量的。


通过填充小于等于8mm的小球(如塑料颗粒)至背包的每一个主仓、顶包、侧袋和所有延伸部分(如睡袋仓),直到填满但不变形为止。然后将所有填充物倒入量筒中测量出的总体积,就是该背包的标称容量。


因此,一个标称60L的背包,意味着它的所有空间加起来能装下60升的物体。

小中大三种容量背包简单对比。


一句话:按出行时间选,越大越能装,但也越重。


(1)小包(20-30升):像“日常通勤双肩包”

干嘛用: 最适合一天来回的爬山或徒步。装点吃的喝的、一件外套、雨伞、充电宝刚好。

特点: 轻便灵活,背着跑都没问题,没啥负担。


(2)中包(40-50升):像“万能旅行箱”

干嘛用: 过夜的王道选择。周末出去住一两天,能塞下睡袋、帐篷、换洗衣物和锅具,啥都能装下。

特点: 用途最广,背起来比小包稳,有结实的腰带分担重量,是入门和老手最常用的尺寸,但也进入飞机托运视野。


(3)大包(60升以上):像“移动的家”

干嘛用: 适合超过三天的长途旅行或者冬天出行。能装下超多食物、厚重装备和所有家当。

特点: 容量巨大,背负系统非常扎实,能扛重物,但自身重量也沉,东西装不满时反而累赘机场火车站看着一个个“难民”似的傻驴,基本背的都是这个体量的背包。


怎么选? 一日游选小的,过夜选中的,长线或冬天才选大的。一日徒步:选 20-30L。周末过夜(1-3天):选 40-50L(这是最通用、最推荐新手入手的尺寸)。长线重装(3-5天以上):选60-80L。

22L云界,如何打破以上魔界?


猜猜丁妈往背包里塞了什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塞不进的!

背上过夜的东东!


睡袋:Z400

帐篷:单人自立帐

防潮垫:铝膜R值2.2(展开尺寸183*51*2.2CM,丁妈习惯剪掉两格,因为南方林子多,一般都把防潮垫塞包里,防止树枝挂包,而自己个子矮,因此不需要一米八这么长,这里得说明防潮垫宽度在50CM及以内的才能塞进背包,男生常用的58或60宽是塞不进的)

单兵套锅及炉头:钛锅+310炉头

枕头及换洗衣物:因为懒,所以衣服没塞进去。

灯具及充电宝:装顶包。

急救包:外伤基本用品以及救生毯。

腰包:塞了糖果和压缩饼干,没拿出来。


喔呼,不小心就把2天重装的基本装备全部塞进云界的22L背包里了!除此之外,云界22L的扩充网兜以及多功能袋,还没装东西哦!


那是不是所有品牌的22L都可以塞进以上装备呢?大伙儿试一下装装就知道了!嗯,总之,我常用的某品牌NANO 24就不行,防潮垫塞不进,账杆塞不进,这些都要外挂。


至于背负如何?后面继续说!

视频为证,所有东西都是从背包里拿出来的。


如果将防潮垫改为气垫,背包能容纳更多的东西。在非腐败行程的前提下,云界22L户外背包,基本满足个人过夜需求,也就是达到30-38L之间背包的相对容量。


这个测试数据对背负弱的女生是很友好的,尤其当重装队伍里很多力气满满又爱照顾美眉的大神们的存在,腐败物资他们背,自己就能美美地背上漂亮的小背包,跟上队伍了!


此建议仅限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份的7、8、9三月盛夏,睡袋在400以内的2天活动,别扩展应用咯!

官方数据,功能齐全。


顶包收纳仓:这个蛮好用,能塞急救包、充电包等急用的东西,云界22L的顶包不太大,大约能塞一包90抽的纸巾。


登山杖外挂系统:这个功能我一般不用,总喜欢将登山杖塞侧边网袋,所以侧边网袋总会穿洞,但这回试用一下,也蛮好。


前置双袋鼠仓:这个绝对是好设计,像冲锋衣、雨具啥的就可以塞这里了。


自带防雨罩:蛮好蛮好!小雨的时候穿上冲锋衣就可以冲了,不用担心背包淋湿。


挂载点:嘿嘿,这个我一般没用过,但我看到过很多户外轻装山友,喜欢这里挂东西,挂垃圾袋衣服水果啥的,但因为我们经常走的线路都会钻林子,所以不太爱外挂东西,毕竟吊着东西,也影响个人平衡。


负重中心调节带:就是肩带调节,这个对于48升以上的重装包很重要。许多人都没调整过这个调节带,实际背包要与每个人背部贴合,必须调整这里,因为每个人的背厚、胸肌都不同,如果不调整要么会导致背包往后坠,要么肩部太紧张,这对负重30+斤每天行走15+公里影响特别大!至于单日行程,这个就没有太多影响了,但负重5斤的都喊重的除外哈。


引水管出口:抱歉了,丁妈特别抵触水袋,因为水袋容量看不到,因此很难估计剩余水量,存在一定缺水没及时补水的风险,另外水袋特别难清洗,所以丁妈的所有型号背包的这个功能都被弃用了。


S型透气肩带:虽然是22L小型户外背包,但这个肩带宽度顶用,前面提及的装备以及多功能袋里装的对讲、矿泉水啥的大约10+斤,背上身没系上束腰带,肩膀也没啥感觉。


可调节高度胸带:这里得提一嘴,曾经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妹妹把这条带子系在胸下方,我就忍不住私聊告诉她如何调整了,好像蛮多人不知道这条胸带是系在锁骨下胸部上这个位置的,哎!


可拆卸腰封:这个数据似乎不对,我研究了好久,不可拆,难不成我眼瞎了?

悬浮式3D背负系统,就像在背包和你的后背之间架起一座“镂空桥”。


它用硬质框架和透气网面,把沉重的包体“撑”离开你的背部,中间留出通风道。


这样一举两得: 一是后背超透气,风能穿过,汗水秒干,告别闷热。 二是重量精准转移,包袱通过框架直达你的胯部,肩膀更轻松,走路时背包还能随身体摆动,更省力。


简单说,它就是个“通风支架”,让你背得又爽又稳。悬浮式3D背负系统通过优化负重分配、增强透气性和提升稳定性,显著提升了户外背负的舒适度和体验。户外爱好者,经常徒步或需要背负一定重量,投资一款带有良好悬浮式3D背负系统的背包是非常值得的。


这包背起来,简直像给后背装了个隐形弹簧!

负重全甩给腰臀,肩膀瞬间放假;

背板悬空透气,爬山再也不闷汗蒸桑拿;

连跑带颠背包也不晃,稳得像长在身上!


终于能背着山河乱窜,轻得就像揣了朵云!

此图看点:


悬浮式3D背负,看,镂空吧,背部根本没碰着背包,在36度的盛夏爬山,是多么重要的功能那个!


登山杖外挂,嘿嘿,记得下方挂载点的绳圈得卷两下才行哦,这样登山杖才稳稳的扣在背包侧部!


哎哟,我又想起一件事,前两周走大五台,见到好多山友的登山杖的杖尖塑料保护套都没取下来。我就在路上逐一告诉他们可以取下保护套,再杵在地上,这样就能稳定在地面,不会在泥地上打滑。哎,看他们下护银沟下得小心翼翼的,心有不忍。

经过丁妈这么一塞,是不是感觉这不像是22L背包,有30升的感觉了。广州不是蛮多山友喜欢大晚上也背西瓜、背哈密瓜、背金九月饼、背泰式凤爪上白云山交友的吗?这款性价比颜值都堪称顶流的背包,是不是就非常适合了,总比背个48升背包还装不满要实用很多!

数据看不懂,来点拓展知识吧!


210D队员:因为轻且耐撕,通常负责背包的主体部分,是主力队员,努力为整体减负。


420D队员:是耐磨担当,通常安排在背包底部、侧袋等最容易摩擦、剐蹭的地方,像一位守护者,增加背包的耐用性。


追求极致轻量化(单日徒步、越野跑):多关注210D或类似轻量面料为主体的背包,背着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日常通用(城市通勤、周末郊游):210D主体+420D包底的设计非常普遍,在重量和耐用性间取得了完美平衡。


重装长途或爱走 rugged 路线:则需要更高D数(如500D以上)或特殊耐磨面料(如CORDURA)的背包,虽然重一点,但能给你安心的保护。


记住,D数不是唯一指标,面料的编织方式、涂层技术同样重要。但搞清楚D数,你就能快速判断一个背包的大致定位和耐用程度了!

240D加上隐形格PU底涂层,这又是什么概念呢?


哈哈,这个组合妙啊!这就像是给一位灵活的运动员(240D尼龙),穿上了一条超耐磨还防滑的户外工装裤(隐形格PU底涂层)!


240D尼龙是身子骨:它保证了背包主体轻便、柔软又耐撕,背起来活动自如,不会硬邦邦的。隐形格PU底涂层是那条硬核裤子:它在面料内侧隐形地压了一层防水耐磨的PU胶。


(1)防水力UP! 雨水滴上会变成水珠滚走,不会轻易渗进去(注意是防泼水,不是潜水级防水哦,暴雨中行走是不行的!)

(2)耐磨性UP! 背包最怕磨的就是底部,这层“隐形护甲”让它的耐用等级直接提升,随便放在地上、石头上也不容易破。


结构更挺括:让背包不容易软塌,更好收纳和取物,轻便好背,全包防泼水,底部做得特别结实防水!让你随便造,不用心疼。这就是兼顾轻量和防护的聪明设计!

细节来咯

可拆卸独立功能小包!


这就好比你的背包突然学会了“细胞分裂”,这个可拆卸小包就是你的 “万能瑞士军刀包” 。


平时:它是主包的“能量胶囊”,默默收纳钥匙、身份证、现金,杜绝黑洞式翻找。

拆下:秒变腰包/胸包,解放双肩,轻装冲顶、逛营地,灵活得像开了分身!

通勤:一拆一扣,直接拎着当时尚手拎包,周末逛街毫无违和感。

应急救生包”:装入必需品单独使用,主包寄存后依旧能浪。


一包四用,堪称背包界的“乐高模块”——哪里需要就挂哪里,真正实现“包生自由”! 

瞧瞧丁妈走到哪都会带上的定海神物


现金:我是必须带的,无论长线短线,手机支付总会遇上没网络的问题,因此现金在手可行万里。


救生毯:丁妈哪哪都会塞上一片的,薄薄的救生毯,极端状况就是救命神器。


红色小袋子:哈哈,开队师兄和阿烽师弟都曾说过丁妈是神婆,如果长线风险高的线路都会让丁妈算一下,是否适合出行!他们瞎说的啦,不过身边带上一些护身符、保护神,总能让心理更坚强一些。其中还有两件很重要的东西,一是丁丁送给妈妈的“结界兽”卡片(看过哪吒的应该能想起这两个小可爱),二是丁丁小学写的一封信。这两件宝贝物件外出总会带的!


至于可拆卸独立功能小包从主包上取下来怎么拿,很简单。背后有两个挂耳,系上快卸扣,想挂哪都行,挂裤腰带上,完全没问题。但丁妈喜欢带风绳,系上就能成为时尚单肩挎包了。

外挂收纳包,很好用!

模块外挂收纳包!


一瓶300毫升水、对讲、防晒油装包后的样子。那条收紧绳作用除了收紧包身之外,还能收紧皮肤衣、单冲啥的,这个设计很不错。


此处必须说一下,这品牌的防晒特别不好用,直接晒黑,个人建议国内很多品牌很不错,不用追求国外品牌,此处只是顺手拿件差不多用完的比对一下。平常也就带一支手指粗的国品便携装,跟过我走新疆、云南外线的老友们,都看过我每天中午路餐后总会在腰包里拿出一支小管,抹呀抹的!

嘿嘿,总送两步路防雨罩!

嘿嘿,logo出来咯!


至于大伙儿关心的性价比,预售价278元,比起G家的鹰家的同容量背包,动则千元起步,是不是更有下手价值?

“山河云界,如羽随行”


橙灰背包跃动于绿意竹海,恰似山河间的灵动云霞;轻量化设计令行者如背负羽翼,无拘穿梭自然。它不仅是装备,更是探索的诗意化身,承载自由远行的灵魂。


祝每位山友都能以悠然姿态,畅游祖国美好山河!

2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丁丁妈妈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丁丁妈妈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