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野狗尾嶂的温柔
【封面 远山的呼唤】
第一次来,属于广东户外三大险峰之一,其他两峰是排第一的龙斗峰和排第三的黄牛石。这样看来,狗尾嶂的确有点二,野狗。
这座山自然早就知道,也算是广东户外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地处船底顶的北方,龙斗峰的西边,大东山的东边,加个南边得跨省到郴州狮子口的南边了。慕名已久,但组织去的机会不多,或者天气不佳;登山一定要选晴天,阴雨天本地管够、不用特意跑这么远来洗头。
因此当这次出行确定天气极佳之后,开始做攻略。网上搜集诸多信息,得出一个大概印象是路线会比较野,有不少攀爬的点。于是原计划带头盔去,发现有点沉放弃了;之后补充了一条迪卡侬攀岩专用的辅助绳,以备不时之需;长衣长裤是肯定的,饮水吃的带够,不常用的手套也带上;想着已经入秋防风保暖衣带上,晴天因此雨伞不带了改为头巾;考虑到夜登时间较长,带了两个半光源、充电宝等。总之忙东忙西,也许还加上点白忙活的自作聪明。
事后证明,有些准备还行,比如多带了一瓶八宝粥。平常路线一般按照343准备路餐,即爬升段消耗三成吃喝,爬上主山脊线后到下山消耗四成路餐,最后剩余约三成是备用资源带回家。没想到这次全吃喝光了,回城的路上困一觉醒来肠胃饿的呱呱叫,最后一个无穷鸡翅、魔芋爽、白巧克力全搜刮进肚了。
其次是手套,需要攀爬的地方不少,深山里的树枝也挺硬易擦手。再次是保暖风衣在清晨看日出时当主力,没带外套的队友只能蜷缩抱胳膊蹲背风处躺平,等日出后晒热再动。光源肯定够,手持电筒的好处避免头灯光容易被灰蛾扑脸,绳索倒没用的时候、有惊无险的基本都能对付。
总之,这次出行是花心思最多的,不仅有以往爬山的经验总结,也有基于经验而对未来的预判。比去武功山想的都多,武功山只是长,并不险,把基操反复叠加即可;显然这里路况要复杂得多,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很满意的视频或游记。题外话,爬了这些年户外,不少山都已经二刷三刷了。以前为了某山第一次出多远的门都可以,后面发现第一次二刷也算第一次,第一次三刷也算某种第一次,没完没了了。做完这些精神内耗,加上季节的变化,遂以本次狗尾嶂作为上半年春夏季户外之熬夜远征深山的收官之战。因上半年主打看绿,目前快到秋分节气,千米之上的草木开始略带青黄之意了。虽然天气凉快了不少,清晨甚至还有点冷,但中午前后大太阳变成烈日,依然有夏天一样的酷热,这次不少人就缺水。相比盛夏那种绿油油差点意思,不如深秋的金黄、深冬的雪黄。
狗尾嶂的确较难拍出主题场景来,尽量复原全流程,其中以美图秀秀作目录之用:
刚进山的大水管,坡度不小,前额能齐平脚后跟。
这里穿梭了较长一段林中边坡小路,比较难走。一是一直有不友好的大坡度存在,上是陡坡下也是,小腿酸胀了一路;二是草木茂盛,经常需要低头弯腰;三是青苔不少,夹杂着乱石路,滑得很。另外岔路也不少,可见这条线的确小众,结合起来就是路不好走。


下图算是极好的路了,走出密林区,坡度也相对缓了一点,两边是低矮的灌木。

一棵打卡树,白天应该不错。时间为凌晨四点半左右,此时已出发两个小时,才走了两公里,爬升五百。数据上不出彩,但比平常爬山累。


灯光高草区

夜爬现场视频。几乎都成了单兵作战,星星点点的头灯光在凌晨四点的黑幕下格外显眼。伴随一路唧唧啾啾的3D环绕虫鸣声里,每个人更关注脚下那一小片光明;像是大海孤帆一样,每道光作船、载着每个人航行。远远望去隐约能看出山路的蜿蜒曲折之态,也很符合一句大俗话:你走的路都是前人走过的路,虽然只是十分钟前的人/你经历的心态也是古人无数次演练过的剩饭/顶多可以加点新鲜的季节菜。
下图到达第一个右拐的山头,在这找了半天路,轨迹也在这里打转,荒草茂盛,左边是相当陡的坡。往前走一点右拐上陡坡即可。

爬上来到这个石涧,来过的应该都知道。走另一端是合在一起的。

在石涧旁的平台休息,补充吃喝,顺便拍两张图。第一张俩人商量如何拍照打光摆造型,却被我拍成了造型;第二张是月晕。日晕见得多,这个第一次见。基于月球反射的也是太阳光,因此月晕属于二手日晕。


休息足够继续出发,去更高的地方等日出。爬升一段回头灯光队伍如游龙。


清晨五点半左右抵达比较合适的观日峰,再往前是较长一段山林攀爬且背光面,不合适观日。轨迹截屏的图以下皆为在此峰拍摄日出前后情景。

海拔一千四的高山芦苇

队友非要拍一张吃面图

来时方向的山峰,和藏在山后初具规模的云海。

与一支东莞队混杂着等日出

顺便抓一张“拍与被拍的嵌套”

下图是前方待征服的群峰,所见之处全都要走完,最高那个即为狗尾嶂顶。记住这个视角,接下来在攀爬这些大小山峰的间隙时,许多次转身再看回来的反视角。

横竖两张同角度的朝霞满天


远山的迷雾

层峦叠嶂,天青色等彩云。

三张远山近景、云雾交汇。





五张人物图





日出之后的前方开始铺满橙色

后面来时的山头也有队友,只是这山头有点潦草。


两张云海,满满一汪和它的倾泻口。


日上一竿大概,无人机飞手环绕良久。


抓拍一张无人机与山的合影


休息足够,太阳越来越高该出发了。立马一个垂直下降。


降到一半的风景

回头瞅瞅这座观日峰,尽是石头。下来小垭口看东方的角度


两张往前走一段再回望观日峰,第二张更好。


观日峰右后方隔壁的双峰

前方的无名石峰。当你走近一座座山峰,曾经的群峦渐渐消解,有时候不知该欣喜还是有一点惆怅。


绕过石峰,贴边往下走、去到对面山峰山脊线。

前方队友已经在爬坡,四张远近抓拍。




当自己也过来后,回望刚刚拍的角度、再抓拍后队。


前方一棵松

拍照的间隙队友赶上来了,从左边小崖口爬上来。什么叫崖口,就是它的下边是不知几十米的的空荡荡,虽然只有一人多高但也要十分小心。

继续爬高后再回望刚刚绕行的两座石峰,右后那座则是观日峰,还有人在玩。

西边背阴面的山影

松树林间的角度,发现一个“山”字。



路过一个孤独的玛尼小堆,让我们不那么孤独。像不像那种自我修行的人,不问世事却给每一个接近他的人以触动和标记。

继续回望——因为一直在爬升,虽有起伏但总的方向是越来越高。所以往前并没什么可看的、因为你还在最低点;往后看倒是风景各异、因为你总在最高点。

继续拔高后三张回望,依稀可见后队在崎岖的山脊线上折腾。



该角度显然是下到某个垭口低谷里了的回望,观日峰上竟然还有人。

一棵歪松,刚好做了大家的落脚枝。

继续攀爬,山石草木根系交杂,这坡度如何!

攀登的间隙欣赏一下东边的远处。光合云雾,青山如聚。

后队在诸多山峰之间行走攀爬,路线相当崎岖。




下图两张更远的队友还在下绕前面那座石峰


视频记录
站在更高处可见,三张走过如锯齿般的山峰。最后一张做了封面。


封面

西边山脉,看起来也挺漂亮。

第一个悬崖点
接近垂直的绝壁,没有绳索,徒手攀爬。中间蓝天里的那个白点是月亮。

麻着胆子爬上来,三四米高差不多。幸好风化的缝隙凸起比较多,可以借力。

前方主峰,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左边的太阳也是不错。

往前走没多远又是垂直极限下降。

下来瞧瞧这山石的颜色,和白云的尾巴。支离破碎的好处是可以攀爬,不然整体一块就这坡度爬不了。

接着一小段山路后又立马爬坡,很陡。不借助树木山石怕是很难站稳。

爬上来后四张回望刚刚攀登过的圆山。




抓拍后队下撤圆山



第二个悬崖点
此处有两个布条方向,下图上左边爬绝壁,下下图是走右边但挨着悬崖边。结果大家都选择走左边,可能是走上不走下的潜意识。


以下收集四图和一个视频、大家过这个绝壁的现场。




爬上来后继续往前,终于接近狗尾嶂主峰了。

又翻上来一个山头,诸多群峦皆已消解,直面主峰。

刚刚这个小姑娘超过我们快速而去,一个人独行。

回望来时的路,算是历经艰辛。拉近看清晨隔壁的双峰,略显隐约之意了。


而眼前依然有这种接近绝壁的石墙无处不在

三张远峰虽然相似,但又略不同。



远近对比

跟上来的队友


下图是最危险的豁口,左边山体,右边悬崖,下下图是网图豁口的正面。


陡坡无处不在,绝壁不胜枚举。

视频感受一下攀爬断崖小口
狗尾嶂,海拔1680米,广东第四高峰,第二险峰。

一组顶峰打卡





山下人家


来时的路

即将去的方向。还有一峰,队友已经出发了。


下图纯属个人喜好,海拔一千六的青黄秋意,难得一段最佳的路。

在嶂顶四处张望、确定我为峰后,大家开始下撤,亲测这段山脊路。其实是边坡路,只不过在几个山峰之间的边坡上左右穿梭。



回望嶂顶,队伍拉的比较长也有好处,就是前后远近都有人。当然尽量不吊车尾,那样自己就成了别人的风景,长得帅另当别论。

垭口的角度

回望顶峰下的橙草、

和右边的山棱

七个半小时才行进了5.5公里,含观日峰半小时;从三百多海拔一路到1645米,攀爬的路段相当多,这里已经从1680米的顶峰下撤了。好在都是有惊无险,但对于很久没有手脚并用爬树的人来说确实有点需要适应感。核心点就两条:身体平衡协调性和单手能把自己拉上去攀岩。手若没力的歇菜,也别落单,尽量与人组队一起走。

青黄的荒草坡与蓝底的白丝云

视频这里右拐绕过石堆顶,继续走山脊。
大山包,和它所处的位置。


前方又一个大山头,这条斜杠岩石像不像排牙山。


路过有点风化的山石

随着太阳的越升越高,晴空成了烈日,蓝天成就了骄阳;路倒是好走,也有风吹。

横竖两张边坡路,其实山势的坡度也不小。


回头看这坡度有点吓人了


路过垭口全过程
到达这段路线中间的一个垭口,主要是左边有块巨石堆,也造就了一棵大树。众多飘带把它当成了路标,可以树荫下吃喝休息。


继续出发,前后都有队友。抓拍到半空中飞的那个是啥?


三张



三张层岩





右拐下撤
走到下图这里就该右拐下山了,如果直行则是走大环线,达到24公里以上,这里右拐下去的小环线只有12公里。

大伙爬上这个小山头看风景,休息片刻。

下撤的小路清晰可见

东边一群小山和它们的山坳

两张云层


下来垭口,最后一张山脊线上的风景,撤了。

回看左边刚刚这座小山头的主体山石,风化感强。其实整座山的风化都比较强,所以虽然陡峭但大都可以攀爬。

回看右边的顶峰方向,下降了不少海拔。

下山路上的小山头。这条线的不少山头都是圆溜溜椭圆形,草石混杂,冬季怕是有点秃。


下到山村,层峦叠嶂,山脉感强。一朵白云爬上来


溪流石


黄牛区

到达长山子村

回到公路,完美结束。

回来之后的两天胃口奇好,有种回到青少年时期大口干饭大快朵颐的爽感。体重应该掉了两斤,腿倒没有武功山回来的那种虚感,看来只是前两天在现场以为难度大的过度应激反应。
狗尾嶂作为夏绿的收官之山,其实是想说,反复去这种单纯物理堆砌、其边际效应一直在下降。不管是N刷还是第一次,都在随时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对爬山的某种综合体验共识,或者叫在情绪上锚定,在印象里固化。
通常爬山有两种模式,一种风景漂亮,一种是历经艰辛;当然也可以两者兼得,或者兼不得。在数学上来说,C22等于1,P22等于2,户外P22应该等于4,因其可自带否。
把“风景漂亮”和“历经艰辛”看作两个元素,每个特性都有“有”和“没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风景漂亮,历经艰辛(两者兼得)。
●情况二:风景漂亮,没历经艰辛。
●情况三:风景不漂亮,历经艰辛。
●情况四:风景不漂亮,没历经艰辛(两者兼不得)
从这个角度来看,爬山的特性组合情况有4种,对两个特性进行“有”和“无”的排列组合(AI摘要)。
大多数时候都是情况一的两者兼而有之,然后再偏向某一方。如望郎归难度不高但十分漂亮,路有点野,
三水线难度高路却不野但毫无风景,
七娘山全程有难度也有风景,
银梅塘则没难度也没风景。
离开深圳的话,远征路线基本都有难度也有风景,否则大半夜的不睡觉图啥,除非像玉林那拉提这种超级漂亮到过分的地步,就原谅它太容易。而像黄梅雪后+五子登科这种前面漂亮后面险峻的生拉硬套的物理式组合,又是一种模式。冬季去你会发现黄梅雪后路段全黄,五子登科路段全青,最任性的户外路线。
茶五线这种上了难度和险度,风景里融入了感情,
八面山、狮子口海拔高但难度不算高,景色独特,
大名鼎鼎的龙斗峰则是又险又美,令人欲罢不能,
大东山是一种独特之美,属于沉浸式体验为最佳,
肇庆鹰石线则是一条狂野石头之路,独一份体验,
赣州齐云山是大开大合,雄浑壮观,最佳露营地,
飞仙源以奇松为特色,所以阳光晴天对它很重要。
九疑山则攀爬巨石之峰的三分石,过程无与伦比。
港山线都属于小家碧玉型,就是交通太复杂。
武功山是万花筒,看你如何玩转,脑洞开的有多大万花筒转的就有多漂亮。船线也如此但更狂野。
黄牛石有点像农家乐,好不好主要靠你运气发挥。其中江西段的深山老林感强,参天巨木,溪流潺潺。
惠州的大南山线有多种组合,精华线,拉胡线,温泉线都可以,算是综合性比较好的路线,体力不错的新手也可以去,离得近。
最有特色的白卡莲银,虽然是广东户外三大虐线之末,但它可以拆分,单独一日行去白马山、卡子栋、大莲花山、大银瓶山中任何一座,也可以组合其中两、三座爬,比如莲银线,白卡线,白卡莲线。
至于雪山嶂大环线,则要选深冬去有超级加倍,完全吃季节。同样此逻辑度还有江西鹰盘山+五指峰,湖南最高酃峰环线。
本次的狗尾嶂也上了难度,这种攀爬的难跟以往任何一座山都不同,也许综合茶五与五子登科,但狗尾这里平均坡度更高且多,资深驴友可能偏爱。个人以为险度最高,全程几乎没有保护措施,恐高误入。
说这么多些,对爬山的锚定越稳定,甚至对某些没去过的山、看攻略大概知道属于什么类型了。无非就是比如上面提到的各条路线上某个特质被加强,或者某几个特质被重组。当然这是在同一片区域内的山,换做数千公里之外的属于又回到第一次去的逻辑了。但依然存留着曾经去过的山的底子,很多感受经验自然会叠加。
所以,户外是以视觉体验的多巴胺体验为主,还是以心肺系统+腿肌的内啡肽体验为主。还是五个字的大俗话总结了,痛并快乐着。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实中很多是这般,但也有很多并非如此单选,而是都要。
即便是多选,依然还有新的维度参与进来啮合。比如拍照,记录登山时的辛苦也好、美景也罢;比如大脑掌管荒野里的理性与体验身体系统在极限边缘下的运行。或者将这一切继续揉碎了再重新生成输出,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单纯的爱好,成为个性里的独一份体验。以后随时可以背上背包进山,你很自然的掌握身体在山里如鱼得水般体验,曾经一切的熟悉感都将瞬间迎面而来,直至体力消耗到感受渐渐软化。
狗尾嶂的狂野是体验了,至于它的温柔,也许在于拍摄风景的定格,攀爬间隙的停顿,崎岖之路征服感的不可思议。亦如黎明前的黑暗,风暴下的宁静,蓝天里的白云,万绿丛中一点红,温柔都在细节里。情绪上的反思是理性,理性下的放纵又回到了情绪。周而复始,生命不止。
队友拍的峰峦如聚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