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茂名> 跨桂粤寻秋记:信宜天马山,云巅风车与草甸同行

跨桂粤寻秋记:信宜天马山,云巅风车与草甸同行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跨桂粤寻秋记:信宜天马山,云巅风车与草甸同行

2025-10-09 11:54:49 6730

      10 月 4 日清晨 6 点半,晨光如碎金漫过宁静的广西北流市白马镇。酒店前的公路染着暖辉,菜地间的淮山藤绕枝牵蔓,把晨露缀成碎星。篱落疏疏处,朝颜(牵牛花)风里轻摇,粉红、天蓝、淡紫的像彩喇叭,吹亮秋日序曲 —— 恰应了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的乡野意趣。


       清晨 7 点半,行迹天下户外群 27 人(一位队友昨夜离群),自江南酒店整队出发。中巴沿乡道蜿蜒,目标是粤桂分界的天马山。此山主峰勾髻顶海拔 1080 米,以天水分流为界,硬生生把两广疆域划得分明,堪称 “一山分两广,一水隔炎凉”。又因森林与地形相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皆春似桃源,早闻其名,今终赴约。
      中巴车穿乡而过,茂化水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乡道如银带缠青山,漫过青翠的田野。道旁稻穗垂首,翠竹环村,溪水潺潺,偶有农夫荷锄晨色里,身影被晨光拉得悠长,与稻浪、竹影叠成一幅活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 图。白马镇至扶新镇约 20 公里路,竟在这般景致里悄然而过。


      8 点 10 分,我们抵达北流市扶新镇佰仁乡村生态旅游区登山口。未及拾级,先被农户门前 “吾家有喜” 的红联勾了目光 —— 红联映着笑靥,喜气随风漫开,众人争相合影,想沾些人间烟火的暖。沿景区台阶上行,古木遮天,曲径穿林,谷里生凉,倒有几分常建 “曲径通幽处” 的禅意。渐闻水声,越往谷深越响,终成雷鸣轰石根。循声望去,溪水从悬崖奔泻而下,像银龙撞向岩壁,水声撞怀,飞溅的水汽扑在脸上,秋日燥热顿时散了 —— 这才是 “飞流百尺挂青崖” 的真意!卵石河床莹润,几尾小鱼倏忽掠过,映着两岸竹影古藤;掬一捧水,沁凉透心,数万负离子绕在周身,恍入天然氧吧。途中凉亭石桌错落,供人歇脚听溪,山路或宽或窄、或陡或缓,都有步道护着,攀登起来像闲庭信步。


      峡谷深处藏九级瀑布,最高者落差百米,轰鸣震山谷;最柔者如少女轻纱,水雾里折射七彩光。有人蹲溪畔戏水,有人举相机逐瀑,赞叹声不绝:“昨日暴晒如炙烤,今朝凉意在心头,这才是真的游山玩水!” 兴之所至,众人立于瀑前唱《泉水叮咚》,泉声伴歌声飞谷外;又持登山杖作桨,仿《纤夫的爱》调子轻和 —— 若不是景区所限,怕早有人跃入深潭,与溪水共逐清凉了。


       9 点 40 分,告别溪谷,转山腰盘山公路向风车山去。未料日头忽然烈了起来,秋阳虽烈却少了盛夏的黏腻,晒在皮肤上竟带些干爽;路面被晒得泛出白光,风里飘来几缕山野草木的淡香,混着路边秋茅的清冽,是初秋才有的气息。无树荫遮蔽的路上,大家或撑伞遮阳,或汗透衣衫,仍喘着气向上走。转过两道弯,遥遥望见山脊线上的风车影影绰绰,像披云而立的巨人,心头才觉希望在前,疲惫轻了几分。行至半途,偶遇不少当地村民上山扫墓,他们骑着摩托车,车把挂锄头,后座载着捆好的香火、裹油纸的酒肉,祭品在风里轻晃,与我们同向而行,添了几分山野烟火气。不多时便抵风车山山脚,前队四人已攀至山腰。见山路陡峭,我与玫瑰等五人随勇哥、四海、奇奇寻捷径,怎奈 “歧路寻幽终未果”,只得折返,循原轨迹爬风车山时,山势先就给人一个下马威 —— 刀削斧劈似的崖壁,近七十度陡坡逼得人全程弓着背。秋日的太阳悬在头顶,青灰色岩层被晒得泛着刺眼的光,脚踩在滚烫土坡上,鞋底像要被烘得发软。本就没有路,只能在碎石堆里试探着挪步:左边碎石松了就往右侧绕,前头矮枝密了便向斜后方退,没个固定方向,眼里只死盯着山顶那排风车。


       深褐色土坡顺着山势铺展,连半片遮挡都没有,这般空荡荡的模样,叫人哪敢回头?一瞧,腿肚子就发紧。热气裹着呼吸往喉咙里钻,每一次喘息都拽着肺部的灼痛。额角的汗珠滚进衣领,又滴落在烫得发颤的碎石上,溅不起半点凉意;后背的衣衫早被汗水浸透,刚被烈日烘得半干,又很快被新的汗湿重。


       往山顶望去,风车悬在湛蓝的天际,叶片慢悠悠转着,竟像眯起眼打量底下人的狼狈 —— 明明看着近在咫尺,伸手去够,却只碰得到虚无的幻影。可谁也没停下,心里都揣着股劲:唯有登顶,这一路的苦才算值当。真累到极致时,便寻一丛矮灌躲躲日头,草叶的阴凉刚裹住身子,不过歇上几分钟,又咬着牙往上攀。就这么一歇一扛,终于等来 “柳暗花明”:翻过第一道大坡时,高山草甸突然铺展开来,顺着山势往天际漫去,风一吹就翻着绿浪,“天苍苍,野茫茫” 的苍茫,竟真真切切撞进了眼里。
        风车巨叶在头顶划着弧,脚下踩着两广界山,恍惚间像站在了世界的脊梁上。所有人都雀跃起来:有人举着手机奔着风车跑,镜头里晃着晃着全是绿意;有人趴在草甸上举高相机拍全景,连天上的流云都收进了框;还有人把无人机往天上放,嗡嗡的机器声混着笑声,在草原上飘得老远。最后以草甸风车为背景,一张大合影,把此刻的欢喜定格成永恒。


      沿缓坡再向上,便登上风车山脊线。山风裹着初秋的疏朗,携草木清气拂面,暑气瞬间散了;山顶沼泽中竟卧着几头水牛,悠哉泡澡,惹得众人驻足好奇围观。从前常乘高速远观风车山的轮廓,今日终得站在山脊线上、风车叶片之下,才算真正体会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望着眼前跨越两省的辽阔景致,想起方才盘山公路的秋阳、天梯攀登的汗湿衣衫,再对比溪谷的清凉惬意,忽觉心中有所悟:“人生恰似山水间的徒步,山一程是磨砺,水一程是涤荡。在行走中,我们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珍惜,更学会了感恩。”
      对面山脊线如碧绸舒展,前方不远处勾髻顶清晰可见;风车列阵轻转,云卷草舒间,风过草原带浅吟。草原漾着柔光,远山叠作黛螺,云影漫过草地时,光影随风车流转。极目远眺,秋高气爽。广东田园凝着翠色,广西群山含着黛烟,昨日走过的五六顶亦在云雾间隐约可见 —— 两广景致尽收眼底,心旷神怡之情难自抑。欧欧笑着叹道:“可比大南山的草原,还要胜上三分呢!”


      沉醉间,索性在此驻足歇脚,就着山风吃了顿简单午餐。餐后沿右侧广东白马山环线下山,一路满是快活:温泉大神在草甸上奔着拍照,身影轻快;欧欧美女则张开双臂,像低空掠行的飞鸟般从山坡跑下录视频,笑声随山风散开。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模样撒欢,把登山的疲惫全抛在了风里。穿过草甸下至半山腰时,竟与勇哥、四海、奇奇三人重逢 —— 原来方才在风车山山脚,我们 5 人折返后,他们并未回头,而是另辟野路,披荆斩棘绕了过来。奇奇举起手,指尖还留着被荆棘刺破的痕迹:“野路太陡,棘刺又密,不好走!”


      歇过山间平台,沿白马山风景区公路下撤,中途转入峡谷栈道探幽。这边的游客比广西侧多了不少:有亲子同行的,有徒步赶路的,有三两好友结伴的,热闹却不喧嚣。行至一线天飞瀑时,众人又被惊艳:险峻峡谷间,近百米落差的瀑布如纤柔白练挂在岩壁,近看时水珠飞溅如碎玉迸射;光线透过 “一线天” 的缝隙洒落,与水雾交融成朦胧光柱,竟映出七色彩虹。游客们纷纷驻足,赏这 “天缝泻玉” 的奇景,感受自然伟力的震撼。再往下走,溪畔竟有多处平台摆着桌椅,游人可坐在此处,品一盏清茶,赏路边山花,听溪水淙淙,正应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 的惬意。


       下午 2 点左右,全员顺利抵达景区门口;半小时后,中巴车载着满车欢喜返程。晚上 9 点半,车至地铁燕塘 B 出口,天马山一日游终告落幕。这趟徒步,从广西佰仁生态区出发,穿草甸、登风车山脊,以 “U 型” 环线至广东天马山风景区,一条路线串起两省的峡谷溪流、高山瀑布、南国草原与山顶风车,实在值得。临别时忽生感慨:愿我们历经岁月仍眉眼如初,踏遍山河仍风华如故,总有诗、有梦、有远方;即便看过万千风景,仍会为这般山水心动,觉人间值得。

11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Syoho2005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Syoho2005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