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成都> 木格措徒步之路

木格措徒步之路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木格措徒步之路

2020-11-29 10:14:44 2353

1、目的地介绍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距离康定市区约17公里,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由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木格措(野人海)和红海草原六个景点组成,附近有其他多个高山湖泊和温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观互相交融。

木格措汉语名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海拔3700余米,水域近四平方公里,水深逾70米。景区除森林草原外,主要由红海、白海、黑海及三十多个无名海组成,是一处观赏雪山、草原、原始森林、杜鹃花和藏族牧民风情的风景民俗游览观光区。

2、行程安排

木格措景区有个常规的景区观光路线,柏油马路路况很好,自驾或者乘坐景区专车可直达海子岸边。但是,作为一个热爱户外徒步的人来说,我自然不会首先考虑坐景区车抵达木格措,我的眼光早就在卫星影像图上搜索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登山线路。

这条线路是一条古老的放牧山间小路,以前(包括现在)当地的村民上山放牛放马,走的就是这条羊肠小道。从山脚下的三道桥村,一直沿着这条路往山里走,一路爬升,可以到山顶的一片高地,越过垭口,就能看到美丽的木格措。

如今这条小路连当地村民也很少涉足,只有散养在山里的牛、马,悠闲得散步在这条小路上,他们的足迹无意间使这条小路不断清晰可见,不至于被淹没在杂草或山洪之中。

这次徒步活动,我约到了两个女生一起前往。在此之前我们素未谋面,她们是看到了我发布的约伴活动主动加入的;我也约了其他朋友,但是时间都不凑巧。于是,等到真正出发的前一晚,就只有我和这两个女生了。

3、徒步线路分解说明

线路分解点如下:

①起点(木格措吉美民宿)-②分路口-③经幡旗-④乱石斜坡-⑤石碓墙-⑥松林草原-⑦垭口-⑧牛马棚-⑨终点:木格措湖边小木屋

线路难度:★★★

线路长度:10.5km

徒步时长:7小时

爬升(拔高):1200米

最高海拔:3900米

风景指数:★★★

适合人群:具备在高海拔地区重装徒步经验和能力的强驴

交通:自驾导航“木格措吉美民宿”;从成都出发大约4小时到达,过路费约140元。

4、途经点描述



① 起点:木格措吉美民宿

这个民宿在三道桥村,是我在地图上随便搜到的一家民宿,因为有电话,我就提前打电话咨询当地天气。后来去的时候就直接导航这个民宿。进村的路略微有点烂,人也看不到几个。在村子里七拐八拐,应该是到了,但看不到牌子。正好遇到一个嬢嬢带着一个小孩走了过来,我就下车问这个嬢嬢:请问吉美民宿在哪?这个嬢嬢也许一时半会儿听不懂我这不地道的四川话,我又问了一遍,她才听明白,就立刻笑着说“哦哦我们家就是吉美,过来嘛”。这是真的巧了,在嬢嬢的带领下,左转了一个弯,就到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层小民房加一个水泥地的院子,正好可以把车子停在院子里,比较安全。

我们跟嬢嬢说先把车子停在院子里,我们马上要进山去木格措。嬢嬢看着我们偌大的登山包,都惊呆了“你们要去木格措啊”?我们笑着点点头。在确信了我们确实要背着包进山,嬢嬢就转过头,把手指向山里的方向,用着康定版四川话说:“看到那个半山腰的路木得,就沿着那条路往里面走,车子就停在院子里,没问题”。

我们三人快速得清点了所需物资,背上背包,告别了嬢嬢,就正式出发了。嬢嬢还在后面远远地给我们喊着指路。

在成都的时候,我还担心这两个妹子能否适应高海拔,能否跟上我的步伐。不过现在一切都清晰了:二位背着仅比我的背包轻一点的背包,还走在我前面。



运动手表显示:起点海拔2700多一点。

② 分路口

沿着稍微宽敞的土路,徒步走约1公里,注意观察右侧的岔路口,需要拐上去。不然如果继续沿着这条土路走的话,会越走越深,深入到沟里面的河沟密林,根本不是上山的路。我们上山的时候就是走错了路,浪费了约1个小时的时间和体力。所有这里一定要注意。




从岔路口拐上来后,路都基本上是那种放牛放羊的小道,基本上仅一人宽,路上都是牛、马拉的粪,还比较新鲜,说明这条路还是经常有牲畜的活动。


③ 经幡旗

沿着羊肠小道继续走了约1.8公里。在一个峰回路转的折点,发现有一堆经幡,伴随着山风微微飘动。经幡,也称风马旗,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成串成串拉挂在亭子和松树间的彩旗,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这些经幡,在藏区经常看到,但是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山路上也有经幡,既让我感到惊讶,同时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这里是康定,本身就是藏区。

④ 乱石斜坡

沿着山路继续一路向上爬,周围的植被逐渐稀少:从低海拔的灌木丛和竹林,过渡到高山杜鹃。地势也越来越陡峭,山路基本上是沿着等高线平行横切过去。在一处较为陡峭的斜坡上,由于植被稀少,偌大的岩石直接裸露在外,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在斜坡上,淹没了本来清晰可见的山路。不过痕迹依然存在,踩着石头,小心点,还是可以比较轻松跨过。

幸运的是,这些难走的乱石距离并不长,大约一百多米。走过之后又是“平坦”的山路。


一直都是我给妹子们拍照,该轮到她们给我拍个照了。哈哈。

⑤ 石碓墙

除了目的地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海子外,我们并不清楚前行的路到底是什么情况,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我们只顾埋头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两位女生,到此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穿黑衣服上衣的妹子,称呼“story”,如同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样,她身上亦有同样的故事。她是一个瑜伽老师,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使她背负重装攀爬这样的山路根本不在话下,也怪不得,她一直走在最前面。虽然看起来很强悍,但是她讲起话来温柔细语,特别有礼貌。跟她交谈中,我得知她已经走过很多川西高原的经典徒步线路:贡嘎大环线、党岭、道孚…她的背包看起来不大,但很重,让我惊奇的是,她不背吃的不背喝的,却背了好多水果,真是颠覆了户外徒步的常理。

穿红衣服的妹子,年纪跟我差不多,都是80后,是个工程师,称呼“橙子”。在我们回成都的路上,她们在讨论“橙子”名称的由来。橙子就说到那是多年前她骑行318去拉萨,路上遇到的一个姑娘,二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最终抵达了拉萨。这个姑娘叫做“橘子”,所以,橙子就自取名为“橙子”,作为友谊的呼应。橙子刚到成都不久,之前一直在深圳活动,走过广东的很多线路,但海拔不高。这次来这么高的海拔线路还是第一次。

走着走着,橙子逐渐速度慢下来,有几次我跟story在前面走着,回头看都看不到橙子了。其实我知道,对于从未在高海拔徒步的人来说,这么重装爬是肯定有高反的。我和story就走一会儿停一会儿,等着橙子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等着橙子追上我们,稍作停留,就继续往前走。

因为,我们距离日落不足两个小时了。如果还是这么慢的步伐的话,天黑之前肯定到不了目的地,而且还可能得很晚。

不知不觉中,我们抬头看,发现前方的地势越来越平坦,夕阳斜照,照亮了整个山坡。这是一个好兆头,前面的坡度必然越来越缓,我们熬过了最难走的一段。

于是,在山路开始变缓的一个折点,我们发现了一个形似小屋的石碓墙。转过这个石碓墙,前面豁然开朗,一个平缓的山谷,夹着一个平坦的高山松林、草原和溪流,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个石碓墙,就是困难结束、胜利在望的标志。



⑥ 松林草原

走过这个石碓墙的弯,后面的路豁然开朗,逐渐平坦起来。整体的地形就是两个平缓的山体,沿着西北走向,中间夹着一个开阔的山谷。山谷中间是一条溪流,宽窄不一,在平坦的地方,水面比较宽,会形成一片高山草原,山间有一群群小鸟飞来飞去,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个季节,山谷中间和山坡上的松林已经满身金黄,落在地上的针叶,把整个土地都铺满,好像一层黄金棉被铺在地上。


这段梦幻般的路程大约长3公里,走起来比较轻松,我们也趁着好走的路,加快了步伐,来不及过多停下来欣赏美景。


⑦ 垭口

沿着这条美丽如画的高山草原路,缓慢向上,不知不觉,视野越来越开阔,已经可以看到,我们正在接近一个地势最高的垭口,垭口西侧,已经不出意外的,有个更大更长的经幡堆,五颜六色的经幡旗在夕阳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已经越发寒冷刺骨的山风,吹动经幡旗呼呼飘动。

经幡堆旁边,是一大块很平整的牧场,几头牦牛懒懒散散得嚼着草,远远地看着我们三个人缓慢接近。这些牦牛如果会思考的话,肯定会琢磨着前面的这三个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已经很久没有人从这个方向来过了。

在抵达垭口的那一刻,日落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云彩下面是高原黑青色的山峰,而在这山峰中间,一片青蓝色的湖面——木格措,也在反射着余晖。看到这样的景色,顿时觉得,过去的几个小时艰难的攀登,也值了。



story最先看到湖面,就惊喜的喊道:啊!终于看到木格措啦!!!跟在后面的我和橙子也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也感到了垭口。此时手机短信声、微信声和各种通知声一连串得响起,手机终于有信号了。

⑧ 牛马棚

过了垭口,就是一路下坡。道路也变得宽阔,看车胤,应该是牧民可以开车上来的。牲畜在这条宽阔的土路上散步。路的上侧,有很多牧民搭建的牛马棚,应该是供牛马防寒过夜的。不过也有人住的小屋,但是现在天色渐黑,这里一个人影都看不到,看来牧民晚上并不在这里过夜。




此时查看运动手表数据,显示当前海拔3900米,已经走了接近7个小时,累计距离9.4公里,累计爬升1105米。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一天!


⑨ 终点:木格措湖边小木屋

根据轨迹,我们徒步的终点在靠近木格措湖边的某个点位。我们必须趁着夜色,继续朝湖边方向走,地图显示距离湖边仅有200多米远了。此时我已经感觉气温异常寒冷,我看看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指针已经指到0,说明现在温度已经零度了。高原的昼夜温差很大。此刻路面已经完全黑了,不过天边还有一丝光亮,不出几分钟,天就会完全黑下。我拿出来头灯,给前面的两个女生照亮前面的路。



拐过一个弯,我们发现一个相对平整的坝子,坝子边上有个小木屋。我用头灯照亮小木屋,墙上贴有一些公告和牌子,讲的主要意思应该是禁止山火的。牌子写的什么“雅拉乡文明督导劝返点”。难道是我们误入禁区?

我喊前面两个女生暂时停下来。我用头灯照亮了木屋里面,惊喜发现门是敞开的,里面不大,但有桌子、破旧沙发、火盆、柴火,地上很多垃圾,都是什么啤酒瓶、塑料袋、吃剩的零食包。原来这里看似是一个可以临时过夜的庇护所!


我们像发现了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得一致决定:今晚就在这个小木屋过夜了。因为外面实在太冷了,我们也不想再搭帐篷了。

一进入小木屋,顿时感觉温度升高了好几度,好温暖。我们把头灯悬在屋顶垂下来的一根绳子上,照亮了整个木屋。卸下沉重的背包,终于可以休息了。

仔细看了看木屋内部,里面的所有的东西都显得破烂不堪,地面一层灰烬,墙角都是垃圾。但能在这么天寒地冻、乌漆嘛黑、人影都没有的高山,能找到一个这样的遮风挡雨的地方,算是很幸运了。哪还有这么多讲究?

屋子里有火盆,火盆里面还存留着熄灭的木头灰烬,也不知道是啥时候有人在这里烧过。不管那么多,两个女生就张罗着开始烧火取暖了。

但烧火的技术肯定不熟练,只见浓烟,不见火焰。我坐在角落里,看着两个女生忙乎着,我的眼睛已经被熏的睁不开了。一层厚厚的浓烟升起来笼罩在屋顶,只要一站起来,胸口以上的高度都要进入浓烟之中。我心想着今天没累死,要被呛死。


还好的是,她俩终于把火焰吹起来了,烟稍微少了一些。我喊她俩,尤其是橙子,不要再有一些过多的费力动作,以防高反加重。


待柴火稳定,我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饭了。还是简单的先烧水,再煮面。煮了面,我和橙子吃,Story不吃,她选择吃水果。

吃饱喝足后,三人开始收拾地面上的垃圾,打扫灰尘,并把烂沙发挪开,屋子中间能腾出一个完整的空间,够三个人躺下。我睡最外面靠近门口,橙子睡里面,Story睡中间。各自躲进睡袋,但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是眼睛被熏的胀,橙子是开始高反,Story是鼻子不舒服。哎,这是注定不能安然入睡的夜晚。

窗户外的寒风一阵阵地灌进来,脖子凉凉的;又能听见小木屋外面有什么响动,但不确定是什么东西,应该是牛或者马。地板上也有什么响动,估计是老鼠。我们三个小声说话,生怕惊动了什么小东西。

一夜迷迷糊糊,半睡半醒,挨到了早上7点。

橙子最早起来,去上厕所;我最晚起来,因为我很配合,避免尴尬。

早上起来之后,终于看清楚了周围的环境。我们距离湖边估计只有100米的距离,周围的山上的树木,似乎被一场大火烧毁过,都是光秃秃的树干,黑乎乎。怪不得,小木屋的墙上贴着禁止山火的公示。

我们把炉头拿到屋外,准备开火烧水。Story带了燕麦片和奶粉,兑了开水,我满满的喝了一碗,好舒服。



然后我们来到木格措海子边,此时阳光已经洒在海子对面的山坡上,湖面也升腾起一层白雾,宛如仙境。


此时时间尚早,景区空无一人,我们三人独享这种美景。湖边有个纪念石碑,写着“海枯石烂”,字体旁边用小字标明了此地海拔:3780米。

景区道路上有个环卫大爷在扫地,我们就请他给我们三人合影留念。


景区虽然暂时没有游客进来,但当地的藏族牧民已经早早得开车进来,打理他们的牲畜了。他们要经过小木屋,继续向上,当看到我们在这里,都非常惊讶。当得知我们是在小木屋睡了一晚后,就更惊奇了。有热心的牧民就给我们说,可以上去到他们的屋子里,有热水。也有牧民跟我们说可以搭乘景区的车返回村子。但有个问题是,昨天橙子把自己的帐篷留在了半路,因为她体力有点跟不上了,需要减重。所以今天必须原路返回,拿到帐篷。



聚集在小木屋旁边的牧民越来越多了,其中有一个,竟然是我们停车的那家民宿的老板,真是巧。我们也赶快的收拾行李,在上午9点多的时候,背起行囊,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原路返回。



4.所需装备

装备:手机、运动手表、充电宝、帐篷、睡袋、头灯、登山杖、气罐、炉头、煮锅

衣物:冬季羽绒服、冲锋衣、秋季长袖衣裤、帽子

鞋:运动鞋、平底鞋等

餐饮:纯净水、功能饮料、水果、饼干、牛肉干、面包、方便面等


187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马小浩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马小浩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