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江烟雨等着你
相关轨迹:2019-03-15 23:45:54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不知是否还有这么一说——"漓江风光甲阳朔",反正去桂林的游客大多少不了要坐船游漓江的。而用徒步的方式零距离感受甲天下的漓江美景更是大多数户外人追求的一种体验,虽然在2016年12月份我参加过桂林一个户外群组织的徒步漓江精华段一日游,但是露营九马画山体验漓江烟雨的未竟之愿总还在心间萦绕,于是报名参加了徒步河池群组织的2019年3月烟雨漓江重装徒步活动。杨堤至兴坪段是漓江山水的精华段,据说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精品徒步线路之一,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此行没有走完全程。


2019.3.15晚22时许,来自金城江、大化、环江、宜州、罗城、柳州的28位驴友乘座的大巴车到达此行的徒步起点——阳朔县杨堤乡下内村,领队韦不帅交待注意事项后,大家分担公共物品背起各自行囊朝着江边方向沿着村边小路开始前进。

在漆黑崎岖的山路上大家有说有笑,高一步低一步地走了一公里左右就到达一片树林环绕的草地,帅队说:就在此扎营了。第二早上起来才发现这里是一片银杏地,若是水源近点的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五星级营地。



安营扎帐后已近零点,部分驴友困了累了钻进帐篷休息了;而一大半的驴友却热情高涨,在天幕下摆出各种吃的喝的分享霄夜——干杯、唱歌,嗨到半夜二点才各自散去找周公。


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摄影师们就起来拍营地照了,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拍拍拍!可能大多数驴友都有拍照的爱好——拍摄美丽的风景并记录下自己融入自然的那一瞬间,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乐趣,还可以为多年后当自己不能继续玩户外时回忆美好时光提供素材。当然,对那些一到户外就陶醉在眼睛看到的美景中而不喜欢拍照的驴友,我也理解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早晨的营地上帐篷边,有各位驴友忙碌的身影。


因营地附近没有水源,南阳微风一大早就跑到一公里外的村边打了两桶泉水回来,供部分带水不足的驴友洗漱和煮早餐。


我的早餐是两包柳州螺蛳粉(对于要重装行走的男驴来说,一包粉丝明显感觉吃不饱,所以泡了两包,有点撑了,一包半就合适了。第二次泡放水不宜太多,或者干脆干捞也好吃,辣椒油看各人口味,我觉得放半包就可以了。)携带螺蛳粉要注意去掉硬壳外包装,否则太占空间并且产生不必要的垃圾。

早餐过后收拾帐篷整理行装的过程中,天空飘来毛毛细雨,一些驴友披上了雨衣,帅队叫大家集合说明今天的行程,并特别交待下雨走石板路的安全问题——不要踏上光滑的大石板,要把身体重心放低,在石头之间的缝隙落脚,一只脚站稳了再把重心转移到另一只脚上,千万不要跳走,要合理利用登山杖等等;还强调了户外环保的LNT法则(意为山野无痕)以及用宽口矿泉水瓶代替塑料袋装垃圾的好处。

2019.3.16上午9:50,营地合影后出发,正式向漓江边走去。

从下内村到漓江边的全家洲约五公里,基本上都是这种石头山路,其实这就是标准的古道,是户外人经常走的一种线路,只是下雨天这种石板路很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我们一行28人在蒙蒙细雨中走了几个小时,没听说有摔跤的,说明大家都很谨慎,也说明帅队临行前的教导是有效的。

踏上这种荒凉的石板路,不由得让人想起宋代诗人周邦彦的七言绝句"古道尘清榆柳瘦,系马邮亭人散后;今霄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和元朝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若不是跟随大部队一起走而是一个人独行的话,古道和古诗净化心灵的作用应是十分显著的。

从营地开始走10分钟左右就见到了这块标志

部分驴友在古道上的合影


大家整齐有序地行走在古道上,是不是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呢?

一向温柔淑女状的清淡出尘在小心谨慎地下了一段长坡后终于释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这个有点夸张的表情难得一见,竟然还被我用相机捕捉到了。

走了约70分钟,终于见到漓江了!从这个观景台下到漓江边还要走二三十分钟。

伙伴们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在这个观景台上与漓江合影。


经过90分钟的跋涉,我终于来到了漓江边,并且根据从两步路(户外助手)上下载的轨迹很快就找到了"童子拜观音"这一景,虽然我不是很确定哪是童子哪是观音,但是到此打卡也算了却一个小小的心愿。

全家洲码头停靠的竹筏和刻有渡口守则、乘客须知的碑文显示出旅游旺季时这里会有不少游客搭乘竹筏游览漓江,虽然现在没到旺季,这个码头很冷清,但是在漓江上航行的游轮还是挺多的。




看两步路上的轨迹路网,以为到了离江边就可以沿河堤一直走到全家洲,但实际上有些地方堤坝损毁了,有些地方有障碍物阻挡,只能走一段河堤又走一段田间小路。也因此在这一段路上才得以欣赏到成片的白菜花和油菜花——踏青赏花季,徒步漓江也所以。





中午12点左右到达全家洲,发现了一对石车(向村民讨教才知道名称和用途——古代榨甘蔗的工具),每个至少二三千斤重。


从全家洲渡口沿河边小路走10分钟左右,经过一间很不起眼的似是临时搭建却又有些年头的棚屋(也可以从河边绕过去),门口居然挂着三个高大上的木牌,旅游旺季时应该是有不少游客到此食宿或露营的。一位年过花甲的阿婆引我进屋买了三个艾粑权当午餐,之后再前行十来分钟就走上标准的人工铺就的现代石板步道。



步道上也来张合影

活跃的摄影师惆怅客为了能多拍一些美景总是走在队伍后面收尾,此刻她正在蜿蜒平整的步道上孤单地负重前进。


从全家洲至老村头的这条石板步道约三四公里,她把游人时而带进田野中,时而带到溪流间,时而带入树林里,时而又带到河岸边,让远道而来的游客陶醉在漓江风光中流连忘返。怪不得漓江徒步被称为精品路线,不光是沿途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桂林市、阳朔县有关部门的硬件配套建设也为其增添了光彩,其成绩值得点赞👍



大部队重装行走配上秀美风光构筑的独特风景线够吸引路人的眼球吧!


因为寻找童子拜观音、向村民请教石车用途以及尝试走河堤等原因,我与大部队脱离了一个小时左右,接到帅队电话我才知道自己落伍了,于是在走上石板步道后急行军十多分钟,到下龙村附近的河岸边,我终于赶上在那休息用午餐的队伍。



在如画的风景中休息补充能量后少不了又来个合影。


经典的徒步路线不乏游人,桂林众多的户外群肯定会经常组织到此一日游或二日游,虽然今天早上下雨了,但在这条步道上的游人仍川流不息,不过没见有别的重装徒步队伍。



这里是广西名烟甲天下包装盒上的背景,烟民们请拿出一盒甲天下香烟对比一下看这张照片上少了什么?

从下龙附近走了近一个小时到此休息。两步路轨迹上有驴友把这里标注为漓江一湾,我原以为就是漓江第一湾,实际上在相公山上看到的漓江第一湾是在九马画山下游。此行原计划是3.17上相公山的,后因雾大走到离相公山不到一公里的荷包山就返程了。这里顺便附上几张别人以前拍的美照以飨读者朋友们。

尽管已徒了半天,但大家似乎并没有疲惫,户外热情高涨又来一张大合照,还唱起了哏唠咧、呀依耶(《猎风祝酒歌》歌词,壮语意为喝酒啦!)

元月21日一起上猫儿山宿营的四人帮之三来张合影——左起:南阳微风、林哥、高山流水。遗憾的是骑行女神漂流芳心缺席这次漓江之旅,在此特附上她的美照一张。



相公山上观赏烟雨漓江第一湾





天气不好的情况下用手机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这两张据说也是在相公山上拍的,能看到这样的仙境全凭运气了。


从休息点继续前行半个小时左右到老村头,这里有公路通往相公山下和九马画山对面的冷水村,我们则沿着河边小路往前走几十分钟,在下午15:00点多就到达了九马画山营地。



看这山、水连成一线,人、天融为一体的和谐画面是多么的优美,虽与王勃眼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不可同日而语,却也足以让人感慨大自然对桂林是无比的厚爱!

考验想象力的时候到了——在斑驳的岩石中你能找出几匹马?曾经听导游说朱德元帅到此游览时数出了九匹,而平常人很少能数出这么多。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忙碌,大家支起了帐篷,搭好了天幕,之后有人在附近溜达拍照,有人洗菜煮饭,我和梦儿、清淡、南阳则跟帅队到村里让人汤鸡宰魚,准备今晚的大锅菜。


餐馆老板把我们从营地渡到冷水村

在冷水村上远观营地,五颜六色的帐篷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冷水渡口见有人挑着一对渔民用来捕鱼的鸬鹚,就随口问了一句"拍照五元吗",她立马就把那一挑水鸟放在我肩上,并随即在我头上扣了一顶帽子,我也只能半推半就地让她用手机帮我拍了几张。

从冷水渡口遥望海豚山,象吗?

待我们把几盆菜端回到营地,大家围坐成两圈开始了户外FB活动,一直持续到半夜十二点之后。其中最有趣的是接龙唱歌,接不上的就喝酒,终于把在村里买的两大瓶土茅台和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果酒喝光了。

夜幕降临,大家点亮了帐篷里的灯光,又为摄影师的创作提供美妙的意境。


2019.3.17大清早就有人钻出帐篷欣赏、拍摄漓江烟雨了,这是此行的主要目标。行前天气预报这几天有雨,可昨天下午是阴天,漓江没有烟雨。好在半夜开始持续下起了小雨,总算不虚此行——让我们领略到了大美的漓江烟雨!








上午九点许,即将离开营地奔向相公山,在五星级营地合影是必不可少的。






大家都是优秀的垃圾搬运工,践行户外环保LNT法则——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照片和新鲜空气,什么都不要带走。






别了,画山;别了,漓江;别了,桂林!这一别,只意味着二天半的漓江徒步结束了,也许为期三天或五天,行程60公里或100公里的漓江徒步在不久的将来于我又梦想成真了。画山,我还会再来数马的;漓江,我还会再来游览的;桂林,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高山流水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