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新乡> 自驾青甘大环线纪实(中部〈3〉)

自驾青甘大环线纪实(中部〈3〉)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自驾青甘大环线纪实(中部〈3〉)

2021-08-30 10:27:49 866

序:用眼去欣赏异样的风景,用笔去记录别样的风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登鸣沙山,不知何为多情鸣沙山;不临月牙泉,不知何为柔情月牙泉;不踏进莫高窟,不知何为绮丽诡怪;不走进胡扬,不知何为站着等你三千年;不拜玉门关,怎知春风不度玉门关呢?不访阳关,怎知西出阳关无故人呢?不身临阿克塞博罗转井影视基地,不知《九层妖塔》的拍摄背景;不站在冷湖石油工业基地遗址,怎知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探测俄博梁雅丹魔鬼城,怎知地球上还有一块最像火星的地方;不仰望茫崖翡翠湖,怎知人间还有绝美仙境天上瑶池呢?不俯瞰艾肯泉,怎知人间还遗落一只天使之眼呢?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西北地域的风景,总会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大美与厚重:大自然的风斧千刀万琢的雅丹群;光影变幻的千年关隘;无边无际的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映透蓝天白云、倒影红衣翩翩的翡翠湖……这样大开大合的天地视野之中,越发感觉到人类何其渺小孱弱,由然而生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

在路上,不仅需要用眼睛观察与欣赏,而且需要用心灵来感应与感受,用大脑来成长与成熟。

本次一行五人自驾青甘大环线历时16天,预计14天,因河南遭遇千年不遇的大暴雨,高速封堵,导致延误两天,行程7148.9公里,全程由本人自驾。

单枪铁马,纵横驰骋七千余公里,威震西北大地。穿云破雾,气吞万里如虎。

说明:本篇《自驾青甘大环线记实》分上、中、下六篇,本篇第二段只对应本篇所涉及之景点,本人原本不计划写此美篇,后因疫情原因,在家闲来无事,故此篇迟迟闻世,以《记实》形式露面,充分展示原貌及事情的真实过程,难免图不达意,敬请谅解,欢迎指教。

承接《自驾青甘大环线纪实》(上部<2>)

7月13日,五点开始出发,准备攀登鸣沙山观日出,据农家老板讲我们所住的农家距离鸣沙山山脚下抄近路步行只有两公里远,因此决定步行前往。抬头看灰蓝色的天空零星闪烁,四周黑漆漆、静悄悄的。我们一路摸索着前行,由于人生地不熟,直至走进某骆驼饲养棚下,才知道走错路了,马上折返,很快找到了售票处,稍许片刻,购票、扫二维码、验票,进入景区,在一个垃圾桶里,我们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已脚码的防沙靴,挺化算、挺干净的,相视一笑,迅速汇入上山的队伍中。

咋晚在饭店用餐时,我曾问饭店老板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老板,那里为什么叫‘鸣沙山’啊?”老板说:“鸣沙山是全部由沙子堆成的,当大风吹过时,沙子随风成批滑动,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因此而得名。”“原来是这样啊!”我意犹未尽地说。

远望鸣沙山,群山连绵,像铁兽脊似的静静地矗立在夜幕中。山坡上早有登山者至下而上亮起的点点灯光。

一条笔直平坦的景区路,引领我们走进三面环山的沙山脚下。微弱的晨光下,游客登着木棍制作的天梯吃力的向上攀登,我们也加入了攀登的队伍。由于天梯是一段段的木棍制成的,而且大部分都埋在沙中,所以攀登时更加小心谨慎。看着像蛆一样蠕动向上的队伍,心里挺着急的,怕耽误看日出,我想在没有天梯的地方独辟蹊径,殊不知,沙子像用筛子筛过似的,是那样柔软,我的强劲和它的温柔格格不入。一脚踏上去,稍一用力,沙粒迅速向下滑去。我用尽力气向上攀登,沙粒快速向下滑动,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也只能前行十几米。无奈又回到天梯上慢慢攀登吧。

我一边督促着前面攀登缓慢的人群,一边用力地向上擎登,离山脊大约三分之一处双脚已踩不到木制天梯了,此时,顿感精疲力竭,我回头一望,一轮用灯光打造、月牙型光环物静静地躺在对面沙漠怀抱中,那不正是月牙泉吗?稍作停留,我又奋力向上攀登,走走站站,大约二十分钟后,终于登上了垂直高度至少一佰伍拾米的山脊上。

鸣沙山沙峰起伏,连绵不绝,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

山脊上的人越聚越多,我们在一块空地上坐下来,沐浴着清爽的风,踩着脚下柔软的沙,望着东方那一抹淡淡的紫红,等待变得如此美妙!
左等右等,大约半个小时后,太阳迟迟未露头,看来天公不作美。

蓝天白云下的洒脱。

飞扬的沙尘窒息不了生命的律动。

倾听沙漠心灵深处的窃窃私语。

美女刘丽红衣似蝶,坐于沙丘之上,素手轻扬,纤指划过细沙,仿佛划过古筝之琴弦,似一曲清韵悠然而来,令人如饮佳酿,醉入芳华。

美女知足常乐,一袭红衣飞奔在沙丘之上,微风拂过,衣裙翻飞,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红蝴蝶,如墨的小披发随风飞扬。

美女期待春天,站在茫茫沙丘之上,头裹红纱,一袭红衣,目光平视远方,这是苍凉与妩媚的绝美对比,这是绽放与自然的水乳交融,岂是惊艳二字可以形容?

站着、跳着、坐着、躺着、趴着。面朝西、面朝北、面朝南、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拍一张,不过瘾,再拍一张…

本人和美女期待春天选择了滑沙,遗憾的是已在山底的爱人由于手机的应反速度慢,未能拍下精彩的一瞬间。
坐着竹排从山顶滑下来,起初是飞速的,就像乘船一样。竹排边缘掀起的“飞沙”,就像颗颗流星,在身边闪烁。后来,竹排渐渐慢了下来,沙子越多,就越慢,最后,只能搁浅了。

下山后,我们一行五人兵分两路,美女知足常乐,刘丽两人去寻找专业摄影师拍照,本人及爱人,美女期待春天三人去拜谒月牙泉。

月牙泉,固名思议,月牙形状,四面黄沙包围着,月牙突出的一面和沙丘紧密相联,凹陷去的这一侧刚好环抱着一个错落有致的全木制建筑群。

因爱人歇息,本人和美女期待春天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穿越小廊登上天桥。

一座五层楼高的塔楼,匾曰“月牙沙鸣”,我俩从塔楼中央一座螺旋式楼梯盘旋而上,绕塔楼环视一周。

俯瞰月牙泉,泉水酷似一轮明月,又好似一块碧玉,静静地躺在沙丘的怀抱中,周围的芦苇、绿树好像给这美丽的“宝石”镶上了一卷花边,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中午返回用餐的路上,一行驼队远远走来,缓缓的,悠悠的,一摇一晃,驼铃随风飘来,隐隐的,脆脆的,多么美好、多么舒服、多么惬意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找到一家早餐店,此时我们饥渴难耐,喝着久违的小米南瓜粥,筷子夹着油条,吃着包子、肉夹馍,挺惬意的。


由于二十年前,本人和爱人曾去过敦煌莫高窟,下午十二点半,三位美女打的向敦煌莫高窟出发,因为敦煌莫高窟分时段参观游览,我们网上预订的入场时间是下午一点半,提前半个小时检票入场。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由于窟内禁止拍照,所以美女们只有自拍哟。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3华里之多。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雍容大度的佛像、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栩栩如生、飞天婀娜多姿,精巧的构图,艳丽的色泽……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据唐代碑文记载,自秦代建元二年(366年),一个名叫乐僔的和尚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凿窟,历经千百年来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至今仍保存着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各朝代开凿的洞窟735个,彩塑2400余身。

有些树,只要你望它一眼,便终生难忘,譬如沙漠里高大挺拔的胡杨树,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当我们驱车到达大门口时,铁将军把门,大门右侧院墙外伸出一枝虬龙似的树技仿佛在向我们招手示意,树下一马扎上坐一老媪,年逾六旬,面带微笑,她告诉们:“胡杨园现已闭园了,金秋时节,金色叶片随风飘扬,煞是可爱,到那时,场主才开门迎接四方宾朋”。老媪这诗一般的意境语言,我稀嘘不已,或是被我的缺撼所打动,亦或是被胡扬的坚韧所折服,只见她慢慢站起来滔滔不绝跟我们讲了起来,原事胡扬极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并且有着“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的亘古神话,与其交谈中得知,她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前年患了轻微的脑中风,康复后将近两年,每天都来到这棵树下与其相依相伴,在胡扬的短暂转变永恒中得到释怀。随即她又兴奋地对美女们如数家珍:“胡扬的叶子有五种,圆形、细长形…”并且一边用手指给美女们,美女期待春天仰头细细端详着一片叶子,嘴角流露出一抹明媚的微笑,夕阳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点点金色的光斑跳跃在她纤细的手腕上、小巧玲珑的手心里、绿油油的叶面上…听,她的内心在召唤:“走吧,去看胡杨吧!去看那苍茫戈壁、猎猎朔风中饱经风霜的胡杨;去看那让人情不自禁涌出敬佩之情的胡杨;去看那在“生命禁区”中创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胡杨;去倾听为胡杨创作的歌曲《站着等你三千年》中体会让人激情跌宕的感受,去体验生命的真谛吧!

返回农家时,虽然已是下午八点,但太阳还在空中高高悬挂,农家院有一棵杏树遮天蔽日,树下有桌有凳,我们坐在树下一边喝水一边闲聊,这时,店老板的母亲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边用手指着树上零零星星的杏子,一边慢声细语地对我们说:“你们大老远从河南来,这就是李广杏,汁多味甜,看你们难得有空闲时间,不妨摘几个尝尝?”美女张丽快人快语的说:“诺太好了,谢谢昂”,随即拿起身边的叉杆麻利地对准“目标”开始进攻,其余三人各自在草丛中、蔬菜地寻找"猎物",我与大姐交谈中得知李广杏的由来: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大漠戈壁,夏日炎炎,将士饥渴难忍。突然天空中飘来一阵奇香,一匹彩绸缓缓落地(王母派来救助李广的甜杏仙子),变成一片硕果累累的杏林,鲜嫩欲滴的黄杏令人馋涎欲滴。李广将军摘下一个咬了一口,汁多味甜,沁人心脾,将士们纷纷食之,顿觉精神倍增。故而,人们把这种神奇的鲜果称为“李广杏”。这时,美女们一边吃着杏,一边举起大拇指,一致夸赞“李广杏外表金黄透亮、果面光洁、吃到嘴里甜脆爽口、香味浓郁,总之,既瞧好看,吃又得劲。”

俛晚时分,我们找了一家晚餐店,这儿的小米南瓜粥又便宜又好吃,店老板又和善又热情,并且告诉我们:“敦煌的西瓜、哈蜜瓜比瓜州的更甜更沙,并且指给我们一家瓜摊,让我们去品尝试试。”饭后,我们来到那家瓜摊,卖瓜的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切瓜刀是一个圆形底座,上面扇形分布着十一把立刀,把西瓜放在上面,用手一压,立马十二块西瓜规规矩矩完工,美女期待春天兴奋的说:“就是神奇,回家后咱也买个。”果不其然,吃一口,从口到胃,一个字“爽"临走时,我们又买了几个,以备无人区解渴。


7月14日,早餐后大约七点半,我们开始出发,今天第一站:玉门关,第二站:阳关,第三站:阿克塞博罗转井石油小镇,第四站:冷湖石油小镇,晚上住冷湖镇。

某县城洗车店,老板是个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他正一手用喷壶向倒车镜面上喷撒滤镜液,一手用羊皮巾认真地在擦镜面,抬头看见我正专注地看他工作,随口说:"大哥,看你的车是河南牌照,自驾青甘大环线吗?几辆车?那几辆车不清洗?”“嗯嗯,就我们这一辆车呀!”我说。“咋了不行?”他表情严肃郑重其事说:“你真胆大!人家一般要么三四辆车一块,至少两辆车一块,好有个照应。”此时,我大脑里瞬间闪过一丝恐惧,但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勇敢无畏的决心马上占据了上风,我微笑着告诉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然后话峰一转慷慨陈词:“不走寻常路,独领风骚是我一贯的做法,谢谢老弟的提醒昂!”他只是笑而不语。

向玉门关进发,首先驾车向西行驶在215国道上,绵延几十公里的鸣沙山一直在左手边跟着我们,大约行驶二十多公里后,一路向偏西北行驶,进入303省道。

掠过沙漠、行过戈壁,天地之间荒芜人烟,目之所及皆是震撼!

平坦、辽阔、苍凉、寂静、荒芜……这些景色给人的感受与冲击无以言表。其实,真正的美感恰恰来自于这里的宁静与寂寞。

导航错导过303省道旁的玉门关停车场大约一公里,我们只好又折返到玉门关停车场。插曲:当时出发前本人做旅行公略时,头脑只是一根筋,只专注青甘线,最近,又查阅百度地图,才明白从玉门关沿着303省道一直往西太约几百公里就到南疆哈密市了,既能一饱口福一—品尝纯正香甜的哈蜜瓜,又能一睹南疆之风采,真乃遗憾呀!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北约9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历史悠久,为汉武帝刘彻所建。玉门关是汉代军事要塞和丝路重地,因当年西域从和田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此名;又因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而被后人所铭记。

风,没有一星一点的温柔,呼呼直刮,云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温婉,一团团来回翻滚,太阳也没有一丁一点的吝啬,火辣辣的当空照,空旷的戈壁,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一片荒野之中,一座四四方方用夯土垒起来的土楼屹立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是如此的显眼!这就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玉门关吗?这就是卫青、霍去病、班超曾经戍守过的玉门关吗?这就是千百年来诗人传唱至今的玉门关吗?
两千年来,它就是这样孤独地矗立在这里,笑迎八方来宾,笑看繁华落尽?虽经两千年,但城墙依旧岿然不动,隐约中看到夯土中的干草,两千年的风吹雨打没有让它失去光彩,不禁引起人们无限遐想:它历史的模样?万千将士驻扎在它的身旁,是一种怎样壮观的景象?登上古关附近的观景台,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汉长城蜿蜒,烽燧兀立,只听西风掠过耳际,不闻金戈铁马之声。展示一座关隘的最好方式就是博物馆,玉门关的游客中心兼顾博物馆的功能,通过图片、文物从各个层次和角度完美地解析了玉门关的前世今生。

展示一座关隘的最好方式就是博物馆,玉门关的游客中心兼顾博物馆的功能,通过图片、文物从各个层次和角度完美地解析了玉门关的前世今生。

唐朝大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里的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只所以写这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同行美女期待春天的独道见解,令鄙人汗颜:茫茫戈壁滩,寸草不生,既使春风吹来又奈它何之?

登上古关附近的观景台,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汉长城蜿蜒,烽燧兀立,只听西风掠过耳际,不闻金戈铁马之声。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沿途平沙千里、穿越野生动物出没区,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屏障原来是一条林带。座驾驶进林带,仿佛闯进了绿色海洋。一条渠道水声哗哗、一串串葡萄悬挂在架下、一个装扮很精制的凉棚,里面有桌有凳,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树下有一卖干果的小摊,我们下车朝小摊走去,摊主是一位中年妇女,留着齐耳短发,头发拢在耳朵后面,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一双清澈的眸子,一闪一闪的睫毛,像是探询,像是关切,像是问候,我赶忙向她打招呼:"美女,你好,俺想借用你的桌子把俺带的西瓜在这消灭掉,可否?”“行行行,小事一桩,"她微笑着说。“大老远来了,赶快洗洗吧”,并且赶忙站起来,随手拿盆去渠道里打水。我接过盆,手伸进水里,拔凉拔凉的,瞬间沁人心脾,真爽!吃过西瓜,我们一行五人在其摊上各自买了又大又饱满的黑色葡萄干,按照她了指点,愉快的向饭店开拔。

饭后,我在想唐朝大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里的两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停车场。

购票、扫码、验票,进入景区大门,穿越两个大殿来到区间电瓶车停靠点。

阳关三面沙丘,沙梁环抱,与玉门关遥相呼应,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也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门户,在军事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其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扼踞要地,虎视眈眈,或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使者、商贾、旅人、僧侣,或高举烽燧,抵御入侵之敌。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一直到宋朝以后,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两关渐渐衰败。出阳关之后就是漫漫的戈壁滩和沙漠,在古时的交通条件下,

古丝绸之路在敦煌分为南北两条线,往南走阳关,往北走玉门关,分别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后通往西域诸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起点,自汉唐到魏晋,阳关为边疆各民族人民的融合、促进边关稳定、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阳关情结,成了古人离愁别恨的象征,成了悲凉凄怆的代表。本人和爱人、期待春天三人演绎了一场古人送君一行的小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君者只身而返,君至此远矣!

乘景区电瓶车前往烽燧,5分钟的行车路,却是穿越千年的旅程…

登上墩墩山,阳关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东边是农田、树林,绿意葱葱,而西面则是满目黄沙,远处是祁连山脉下的大戈壁滩,满目荒沙中,巴掌大的一块绿洲,的确令人惊异。是造物主有意的点缀,还是宇宙之神无意间散落在人间的翡翠?这黄与绿构成极大的反差,而且那绿色颤颤惊惊,瑟瑟索索,似乎一不小心就被这无边无际的黄沙连骨头带肉吞噬殆尽。

阳关烽燧孤零零地挺立在茫茫大漠中。

阳关古道在茫茫沙漠中默默地伸向远方,放眼望去,一片空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惆怅!秦汉时期,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曾在此纵横驰骋,如今,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瓦砾,仿佛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没有了残垣断壁,没有了驼铃声声,今天的阳关一带,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只剩下围栏中的戈壁滩在风沙中诉说着丝绸古道上曾经的沧桑。

转巜自驾青甘大环线纪实》(中部<4>)

3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zs_637396天马行空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zs_637396天马行空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