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什么是“高反”?

什么是“高反”?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什么是“高反”?

2024-07-09 09:58:15 5911


作者: YFind总领队\Ali


高海拔登山活动,经常会听到一个词“高反”,并为此担忧。下面我将与大家简要的聊聊这一话题:

高反是急性高山病的简称,每个登山者在攀登高海拔山峰的时候都会遇到高反,有些登山者甚至因此而头疼、呕吐,不过高反并不可怕,如果对高反有了解并且合理应对,绝大部分人都会在1天之内缓解,经验老练的登山者还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来。

什么是高反

随着海拔的上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逐渐的减小,当海拔上升到3500米的时候,氧气浓度就下降到海平面的66%;当海拔上升到5400米的时候,氧气浓度就下降到52%。

随着氧气浓度的下降,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来适应氧气浓度的下降:如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加快,与此相伴的还有血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增多等等。如果登山者缓慢的上升海拔,那么身体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变化;如果海拔上升过快,身体就来不及完成这些适应,人体就会出现头疼,难以入眠等症状,也就是发生了大家常说的高反。

高反的具体的症状有:

  • 心率加速,在低海拔地区如果心跳是每分钟50-60次,那么到了4000米海拔的地方则可能达到80-90次,相应最大心率也会减少;

  • 食欲下降,不管是否有高反,基本每个人都会因为海拔的上升而食欲下降;

  • 睡眠紊乱,晚上无法入眠或者是睡一会就醒来;

  • 头疼

  • 恶心,呕吐

  • 四肢乏力

个人对于高反的症状各有不同,有些人在2800米就会出现头晕的高反症状;有些人则要到5000米的海拔才会出现;有些人在一个晚上就能完成这种适应过程,有些人则长达几天;有些在低海拔地区能轻松完成马拉松的登山者到了高原难以适应,而有些平时身体看起来一般般的人在高原却能快速的适应。

至今医学仍然无法预测个体对于高海拔的反应,不过这并不妨碍登山者们总结出一些普适性的方法来应对高反。

高海拔的适应

登山者应该了解的是人体对于海拔的上升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有很多经验老到的登山者,在经历了适当的适应过程后(2-4周),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有些人甚至是不借助氧气登顶的。

高海拔的适应有以下可以参考的原则:

缓慢的上升

海拔逐步的上升可以给予身体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氧气浓度的下降。比如,当海拔超过3000米的时候,控制自己一天大概只上升600-800米;或者是当要攀登5000米级别山峰的时候,在海拔3000米的大本营住1-2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登得高,睡的低

白天垂直爬升600-1000米,并在晚上回到低海拔的营地睡觉是一种适应高海拔的很好的办法,有时候这个过程无法在一天内完成,可以在高海拔的营地露营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返回。还有的时候交通便利,可以在高海拔营地适应1-2天以后,返回低海拔的村庄或者县城大快朵颐一番。

多喝水,减少剧烈运动

上到高海拔地区多喝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多喝水能促进新城代谢,进而帮助身体完成适应过程。无论是多次进入高原的老手还是初次上到高原的新人,都应该注意在初入高原的时候减少剧烈运动,也许你从来没有在4000米的地方高反过,但是因为剧烈运动,高反导致自己一晚上都无法入眠。

高反的应对

轻微的高反症状只会维持一天左右,如果1-2天还伴有严重的头疼、呕吐等症状,最好是停止上升,有条件的话应该使海拔下降600米左右,绝大多数高反在海拔下降600米以后就会很快消除。

严重的高反可能导致人的协调性下降,或者是强烈的呕吐,一旦出现此类严重的高反,应该立刻停止攀登,快速下降。

心态

有一种说法叫做“心理上的高反”,指的是因为心理的恐惧和紧张而使得高反症状更加严重。出现高反,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比如愉快的和大家聊天;在营地周边散散步,拍下照;或者是整理下自己的装备都是很好的应对方法。出现高反不是说明身体不行了,而是说明身体正在进行正常的适应。良好的心态还应该是:不要把因为高反而下撤而自我否定。

4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阿里88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阿里88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