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瘦西湖(3)
这次扬州之行的动力,来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想看看扬州杨柳依依、烟雨迷蒙的水墨感。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风光秀美、人文荟萃。据资料,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
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更使古城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不过,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有些看了也懵懵懂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


望春楼是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属江南园林风格,规模从属于熙春台。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白塔也称观音寺白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砖石结构,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白塔高27.5米,塔基上部为仿木砖雕须弥座,下部砌花岗岩石条,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















行程路线:步行四望亭路-柳湖路-瘦西湖南门,游玩瘦西湖;后步行瘦西湖南门-大虹桥路-淮海路-盐阜西路公交站,步行14.84千米。(2021.04.0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