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狂飙》打卡
毋庸置疑,《狂飙》是近期最火的电视剧。这部由徐纪周执导,张译张颂文主演的年度扫黑大戏,热度和口碑都像剧名一样,一路狂飙,豆瓣评分一度冲到9.1分,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交货币”。
今年一月,忙里抽闲看完这部流量井喷热剧,这部剧借刑警安欣和卖鱼贩高启强相交相悖的人生曲线,讲述了一场跨越二十载的扫黑除恶斗争。除开“高开飚走”的紧凑剧情,全员演技在线的戏骨飙戏,《狂飙》的很多台词也十分惊艳,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篇游记,跟着《狂飙》打卡,记台山梅家大院和蓬江墟顶老街,顺带打卡附近的隆文老村风车山。
想去玩的心总是狂飙,玩一天不够玩两天,再不够就连周五晚或者下午都搭上,可现实……
那就规划一天的行程,主题:跟着《狂飙》打卡
如果没有听过《狂飙》,如果没有看过《狂飙》电视剧,如果不知道谁是高启强……那就赶紧跟上步伐啦~
6起床和超弟出发狂奔第一站,梅家大院。

将近3个钟的车程终于到达,入口是一片向日葵种植田地,朵朵大黄花想着太阳,生气蓬勃,把驾驶的倦意驱散九霄云外,打开游玩的美好心情。



停好车后行到汀江书院,这是村里一所小学改造的,门口左手旁边是1座百年二层青砖建筑,一部分墙面覆盖着绿植,没有覆盖的清晰得透露出它的岁月沧桑,里面是舒服的露营风的茶台椅子,最深处横放一桌办公台,我轻轻地上楼梯在二层过道走着,仔细地打量在刚上黑色油漆透明玻璃的复古门窗,同样风格的护栏,已经翻新的屋顶瓦片和屋顶梁木,精心改造显得协调,保留历史韵味。负责人也是外地人,他热情向我们介绍,通过村书记了解老房子大概110年,村书记小孩时候就在这里读书,庭中的芒果树开满的花,地上的花蕊落得密密麻麻,老树也有说不清的历史。3栋二层高八九十年代石米外墙教学楼围着一片青青草地,教学楼改造成民宿,里面放置待组装的木质上下铺床,新设的卫生间,正在密锣紧鼓施工,预计下个月完成。再往里面走是基督教的二层洋式建筑“端芬礼拜堂”大字门牌在中间圆拱门上方,十字架在最上方,里面破旧也堆满杂物就没有进去里面参观了。
沿村道路步行进入梅家大院景区,两旁摆满的村民的小摊档,鲜榨甘蔗汁、粽子、油角、芝麻糊等地道小吃,农村自建房错落有致,田野的拖拉机轰隆轰隆地插秧,一颗颗小禾苗立在水田。








进入梅家大院,在影视看过的场景出现在眼前,108座两三层高带骑楼的洋式建筑围着阔大的广场,俨如一座小方城,我在闲庭信步寻味它的历史。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梅姓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9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原貌保留较为完整。与一位当地人交谈,80年代这里还是各方而来交易买卖的圩场,挂着“广昌”招牌的楼房是当时的茶楼,拍摄过好一些影视剧,我记得除了《狂飙》还有电影《让子弹飞》,城市建设新的市场和楼房,这里就人去楼空没落了,90年代遭到“白粉仔”盗窃破坏,直到近几年因建筑特色重新以旅游定位进入大众视野,特别带来影视拍摄,毕竟楼房年代久远,年久失修,基本已经出现楼板开裂,钢筋生锈暴露等危房现象,黄色那一栋刚刚花费6万完成修葺巩固,听说政府近期也会投入修葺翻新。虽然有部分已经翻新,但想看陈旧原味的小伙伴还是赶紧过来感受品味一下。
这里开门营业的基本都是售卖土特产和小吃的商铺,新会陈皮,药材,台山近海,各类水产干货,盐焗鸡、芝麻糊、花生糖。西北片块的梅家大院可能是比较多拍照影视的缘故,比南边人多热闹多,部分南边主楼和北边3栋主楼可以让游客上楼参观游览。最多人就是高启盛约高启强吃猪脚面,李响领饭盒的地方,过去拍照挤满人头~



我们吃了盐焗鸡和豆腐花作为午餐就赶去附近的一个景点,隆文老村风车山,我第一亲密接触发电的大风车,风车底下隆隆响的转动声音,难道驴友说风车下露营太嘈影响睡眠啦!放眼望去大风车错落有致耸立在山上,看见不少施工的平台,是继续搭建风车的地方。这座山大大小小的石头多,不适宜种植果树林木,开发清洁能源风电是正确选择。由于天气有点雾,清晰度欠佳,远处的千岛湖大隆洞水库需可以看见,但拍照效果差。走走转转,近看大风车,远眺千岛湖,拍照打卡完我们溜达一会出发下一个《狂飙》取景点。





一小时到达蓬江胜利大桥附近停好车,步行一会就到达青年广场,这里充满人间烟火气,露营风的小摊档,雪糕车,手打柠檬茶挤满人头。往人头的地方走过去,惊奇地发现两米多高三米多宽的海报居然是形象生动一目了然新颖特别的大型打卡手绘导览图,那就跟着导览指引打卡就可以啦!

走前几步,几棵大树下有小朋友玩的小火车,对,这里就是阿婷爱上了阿强,在一个没有安欣的夜晚,如此普通的地方,导演的指导,演员的演绎,成为屏幕前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幕。

陈皮,新会特产,商家赠电视剧热量卖广告。

继续前行到达更兴路口,便是高启强与安欣相遇的场地,围着这个名场面打卡拍照超多人从众……三层骑楼老街、透明玻璃木推窗、几十年还在使用的电线杆,你还是亲身感受吧,文笔有限难描述,图片缺乏张力。


狂飙把这间面馆冲爆了,现在只卖猪脚面,20一碗,价格偏贵却一样超多人来吃,感受强哥美食滋味,实话实说,这面馆店面和装修的确有90年代末历史风格。

下一个强盛小灵通店,一如历史风格,估计小灵通打不通,现在转行买文具了,然后狂飙狂热就买狂飙语录毛笔字折扇,商家真会捕抓流量,剧中不涉及文具就狂飙语录折扇代替,出奇的还有剧中店员的蓝色马褂在售卖。


接下来就是一个key,三十三级台阶,便是当年人们从水路进入江门墟的必经之路:水埗头,这片土地的历史始于元末明初,被视为江门老城区的原点,也是江门老城区曾经的商业中心。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这片土地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厚度和怀旧气息的建筑,可以说是“天然摄影棚”。如今,这处曾经渡船云集、繁盛一时的地方,凭借电视剧《狂飙》的热度,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久违的熙熙攘攘景象又回来了。








沿着导览图走到启明里,都是侨乡历史估建筑,更多故事还待阅读聆听,而且墟顶老街也只是游览了一部分就天黑了,值得二刷。我们吃完猪脚面也回程了,毕竟蓬江墟顶老街还是超出预期。
跟着《狂飙》打卡,感受侨乡文化。城市规划发展是一个大命题,启明里已经完成复古更新,但还是感觉流失的历史韵味,一些新的墙面,公共市政设施,路面等各方面对原味还是有些影响,虽然说不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大拆大建问题,只是感觉可以再精细一些。譬如电视剧《狂飙》在墟顶老街取景的几个场地,都是旧样子,或者翻新影响比较小,九十年代末二千年初的韵味。看见堤西路有些复古翻新就是一排楼房刷外墙漆,时间过去也不知道多久,已经出现明显脱落。好好看一看住建部防止大拆大建的通知,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Gz晚风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