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觐见萨普神山的行走—普玉村到色浦岗日

觐见萨普神山的行走—普玉村到色浦岗日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觐见萨普神山的行走—普玉村到色浦岗日

2024-08-17 23:34:01 5893

     萨普神山,是近年来新晋的西藏网红景区。而本人仰慕色浦岗日的美景已有多年了。今年夏天,终于坚定地选了普玉村到萨普的徒步线路。鉴于线路海拔高,又没有提前发帖招人,所以干脆拉家里的一斤去走线。我俩经过之前的贡嘎梅里东南坡郭喀拉日居等中长线徒步,还有若干次船底顶个性逛,在长线中,彼此已经非常有默契了。

祥格拉冰川

普玉一村的祥格拉冰川

三色湖

普玉村的三色湖之黑湖

普玉一村的冰川脚下野奢民宿



轨迹是青芽和孤月的,根据自身实际而重新组合,并调整了徒步日程的。

第一日:普玉一村到普玉牧场最里面

     来普玉一村小住,是为了适应4千海拔。第一天上去普玉牧场,这里4700米,是为了进一步适应高海拔。这天路程短,只有7公里左右,爬升6百多。沿着牧民的传统路Z 形绕上山,很好走,基本没难度。

      这天是小雨,偶尔中雨。可以,一去到牧场,就受到回来放暑假的小朋友们的热情招呼和招待。我俩去了两家小女孩的家里作客。

雨刚变大时,这小女孩邀请我俩去她奶奶家里作客。坐在烤火炉旁,喝着酥油茶,非常舒服。


她奶奶和客人对我倆很好奇,问我们来这里干什么的。我说,我们要翻垭口去金岭乡。小女孩会说普通话,做我们之间的翻译。她奶奶就做个负重翻垭口慢吞吞又喘气的样子。原来,奶奶是金岭乡人,以前她翻过这个普玉垭口。


我和小女孩互加了微信。小女孩说,去到金岭乡后给她发个信息。挺懂事的一个小女孩!她爸爸妈妈在普玉一村经营祥格拉冰川家庭旅馆的。


小朋友的专注力不会超30分钟的。没多久,小女孩就捧着奶奶的手机出去门口的棚子下刷视频了。

普玉牧场的风景。

我们身在念青唐古拉山之中呢。

我俩打算走到最里面的房屋。沿途的四个小男孩给我们打招呼,并提醒说,“这里有熊有狼的,我们都怕了,要小心哦”。好搞笑的四个小不点:)


上图这个小女孩,拉着我去她姨妈家作客。姨妈人很淳朴友好,笑脸相迎,还请我们吃午饭。因为吃过了,就没吃。坐在屋里的一个多小时,见姨妈就请了三拨亲戚吃饭了,基本没有停下来。


说说这小女孩吧。六年级,据她自己说,妈妈生下她后就死了,她爸爸跑路了,是她外婆外公抚养她。她说外婆外公姨妈们都很疼爱她。她上来牧场是住在外婆的牧屋里。


带着对狗熊魅影的恐怖,计划在沿途的牧民家旁边扎营。姨妈叫小女孩带我们去她家的花园扎营。那围起来的小花园是圈养小牛的地方。扎完营不久,小女孩的姨丈提着一壶热水过来,还嘘寒问暖一番,让我们这两个陌生人很感动。



第二天:翻普玉垭口到沟中的敦余(译音)村

昨晚下了一个晚上的雨。早上远眺垭口那里的山,白了头了。担心这个5300多米的垭口有雪,过不去。匆匆忙忙冒雨收营后,去姨妈家把背包整理一下,顺便问问姨丈这垭口今天能否翻过去。姨丈说没问题,这给了我们前行的莫大信心。


临出门时,小女孩的姨丈掀起大蒸盘的盖,里面有若干个现做现蒸的大包,关怀地叫我们吃包子。我们吃了早饭,就先谢谢了。


姨丈能听和说一点点汉语,我们主要还是靠手势来沟通。姨丈主动带着我倆走往垭口的路。有他带着,走得很顺,速度提上来了。带上了一个小山脊后,吩咐我俩走“大大的路”,就与我们作别了。感谢这个小女孩的姨妈姨丈,两个贵人!

听姨丈的话,一路追踪着“大大的路”,很顺利地Z形横切前往垭口然后走过去了。这里也奇怪,海拔5100米的地方,还有清澈的小溪,可以扎营(前提是没遇上熊)。


这个普玉垭口,估计是边坝镇与金岭乡的通勤垭口。现在公路网发达了,基本是开车往来,现在走垭口的牧民就很少了。

刚下垭口的时候,很好走,一路下草坡。中途吃了午餐和晒了帐篷。但是,之后我俩的走法就有点乱了。下到一定高度,沿着小路一路横切,一直横切到乱石堆。走了一下大石头,发现有点不对路,干脆直接下降,到了杜鹃林,寻到路了,跟着路走,走到草坡下降,一直降到河谷了。

下山途中,眺见了这白雪皑皑的神山(猜的)。三角形山峰,终年“白头”,符合藏族人民对神山的定义。

翻了垭口后,在石堆横切时,发现了路边这些珍贵的花花^_^


沿着缓慢下降的河谷边下行,开始有人烟了。一路遇上骑着摩托车的牧民,一路看到牧屋。我俩傻傻的,在两家琐了门的牧屋前扎营打水。在接近20点时,几个骑着摩托车的初中生模样的牧民来到我们帐篷前,问我们来这里的目的。还有告诉我们,这牧屋主人是冬季才来的。劝诫我们到他们前面的村庄住,因为这里晚上有熊。经过再三考虑,很不情愿地收帐装包,前行一公里左右到有人居住的大村。给在内地读书的女大学生打了招呼,在她家附近扎营。她一再邀请我俩去她家住。但我们还是觉得自己的帐篷舒服呢。

这小黑自从吃了我们的牛肉干后,就整晚守候在帐篷边,保护我们。


第三天:沿山路出昌都卡,包车走349国道到金岭乡入住民宿。


这出山的路,依山而建,有上有下的,可通摩托车的。


这天,晒得厉害,好不容易才走到349国道边,上面就是朗杰贡村。见到公路,不想走路了。给电话民宿,哪家能车我倆过去就住哪家。刚好与圣湖岭民宿有缘!在金岭乡,我们吃上了至今仍怀念的新鲜酥香的糖醋里脊,洗了个澡,爽YY!

第四天:金岭乡赤竹村进山,到海拔4300多米的牧场扎营


金岭乡包车,大约40分钟车程就到了最里面的赤竹村。大约9点左右开始上山。


刚进沟时,遇到骑马的牧民,把牧场的物资运送出来。

沿着河谷走,在海拔4300米与3900米之间上上下下。忽然,听见一丝丝哀鸣的声音,有点怪异。有点怀疑是否遇到熊呢。走向河边一看,果然,一只黑熊正在汹涌的河水中艰难地爬上巨石。

现在正是放牧季节,河谷边的交通要道不时有摩托车来来往往。路过的牧民会问我俩去哪儿。我们就说,去“紧纳”,地图上有名字的藏族牧民点。


大约13点左右,走到紧纳牧场那里吃路餐。暑假归来的三个小学生见到外来人,很开心,蹦蹦跳跳地过来聊天。指向旁边的雪山,说那里有熊有熊猫有老虎的,他们都见过。呵呵,小孩真可爱^_^

身处念青东腹地,随处可见雪山🏔️


按照计划,到19公里左右的牧场扎营。牧场需过桥的。这里也是另外一个沟的起点。

第五天:继续深入牧场,到垭口前4800多米的牧屋里住下。


沿着可通行摩托车的牧道走,平缓舒适。今天不打算翻垭口,行程比较短,适合我俩慵懒行走的度假风格。基本,每日9点或10点多起步,最迟也就18:30扎营。


第三天出昌都卡后,我们舍弃了翻汤目拉垭口等三垭口的高路,改由赤竹村进山。然后把行程调整为5天到萨普神山。每天都舒舒服服,自己选择的,Yeah!

这竖起的场景,被一斤称作“积极”向上。

约中午时分,又来到牧场。应小女孩的邀请,进牧屋小作客一番。


约17点,到了预定营地,准备找某间牧屋旁扎营。

即使是4800多米的海拔,这里依然有不少的牧民在放牧。同样,牧民们好奇地凝望着我们。我们表达来意后,有个热心的小伙子告诉我们去一间闲置的牧屋里住一晚。那牧屋是他姐姐在虫草季时住的。


很感动!牧屋很完美,有门厅和主厅,有透光的天窗,有炉子和烟筒。睡的地方铺满了松枝,把垫子铺上,再搭配充气睡垫,超级保暖隔湿呢!


没多久,小伙子,他爸爸和弟弟都进来聊天了。小伙子会说汉语,刚刚初中毕业。他说前几天刚翻了我们准备翻的垭口,过去挖贝母。在那边的河谷住了一晚,用炉头和气罐煮水。好奇地问他,气罐怎么买。他说,用拼多多买的。


小伙子的爸爸说,6月虫草季时,牧屋接待了4个山友。他们是翻垭口下来的。有一个坐他的摩托车下山的。昨天在另一牧民房子也听说过上周有2个山友经过。原来这冷门的线路还是不乏人去走的。


8点多天黑后,旁边的牧屋传来了一阵阵的音乐声。以为是唱卡拉ok 。第二天早上一问,原来是小伙子家播音乐,用蓝牙音箱。


一路遇上的牧民,牧屋都有电的。他们用水力发电的。海拔低点的牧屋,还申请了中国电信的手机wifi 信号📶,经过卫星,有个盒子的。但使用效果一般。


第六日:翻八明措垭口,到蓝铁皮牧屋旁扎营。


今天线路的重点是翻八明措垭口。依旧,我俩只是参考手头上的轨迹,认准垭口,根据对现场路况的理解去翻过去。


上垭口方向,见到右边有草坡,绕着草坡上去,接上冰川退化后的冰碛垄。在冰碛垄和岩石断层横切交接处吃路餐,准备最后冲刺。一斤直接上去再切回去垭口,我就看着“胜利”手势的垭口,切过去翻垭口。


翻过垭口后,才见到八明措,虽近在咫尺,也是遥不可及的。


下垭口的主路被冰覆盖了。同样,下垭口是见步行步的思维,没参考轨迹,走得没有很顺!

下到雪莲花附近,已经是接近下午3点了。一斤又有点情绪了。说今天到不了鲁公丁巴村了。然后嘟哝着有点累了,因为一直走石头路。也嫌我上垭口下垭口这么慢,把时间都弄没了!其实,这边我俩是10点多才出发的。情绪之下,他就非常无聊非常不小心地扭了一下右脚脚踝。幸亏重装鞋中帮救了他的脚,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我也小爆了一下了脾气,再回应他的嫌弃,叫他以后联山上船时快点上船底顶,别拖着时间!

石头堆里还有这么多旺盛的生命力!


下到河谷口之后,又见河滩巨石。边上也有草坡的。我俩有时走湿地有时走巨石,走不快,欲速则不达呢。一斤抱怨这个垭口真怪,翻过后的河谷竟然有这种巨石阵。我则说他少见多怪。曲通C最后一个垭口下了之后,也是类似地貌的。

 走着走着,遇到了牧民了,越来越接近人烟了。然后,终于走上了好走的机耕路,但下起了毛毛雨。一斤确实也累了,但我觉得莫名其妙的!很正常的线路很正常的时间点,只是晚出发而已。大约18:30,来到临时调整后的营地,蓝铁皮房旁边的草地。


第七天:走娜若沟,经白度姆湖绿度姆湖,到牧场尽头的虫草棚子里住下。

蓝铁皮房主人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升初一,在白噶乡读书的。暑假回来帮忙放牧的。机耕路出去时,他赶着牛群,边跟着我们。不久,我们就作别了。

这晚扎营,同样有只黑狗守候在帐篷边,还不时伸头进来外帐呢。但是晚上一直下雨,他就跑回去棚子躲雨了。

晚上,蓝铁皮房前的太阳能LED灯一直亮着,照着他家的牛群。我猜,这灯是防熊的吧。

这天,基本是个下雨天。但路很好走,走在了娜若国家湿地公园里。

鲁公丁巴村,是一个传统的藏族村庄。走在村道上走,很有在尼泊尔走山的感觉。


从昨晚开始就下的雨,终于要中场休息了。中午12点多,远处露出了蓝天,萨普的妻子露脸了。很快完全放晴了。我们来到了错拢俄玛,就是白度姆湖。知道这是个景区,一定有小卖部的。果然,旁边有家牧屋给我们提供了热腾腾的泡面,还有挚爱的可乐^_^那牧屋的大人们赶着上山挖贝母,没空给我们炒菜呢。然后,屋子中读六年级的女孩负责看管和照顾妹妹弟弟。

错拢俄玛左边的雪山🏔️叫穷冲。

我们轻装,过去逛逛白度姆湖边的草坡,欣赏风景。然后回去屋子,背上大背包,继续负重前行了。

刚来到错拢雅玛,即绿度姆,起风了,开始变天了。没有过多逗留,拍个照片就走了。

一斤叫穿上雨衣。果然,马上就雨一直下,幸亏及时穿雨衣呢。


我倆预设走到离萨那垭口最近的牧屋附近扎营。所以继续上行。在一只小狗的引领下,走到理想的牧屋处。在牧民的指点下,过桥过对岸,来到一个空置的棚屋里住下。这个估计是牧屋主人用来放山货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正规的牧屋,但被封住了。这棚屋的铁皮顶会析出一丁点的不明液体,我们的睡袋,内帐也中招了。

棚屋正对着萨普妻子的冰川


这晚,终于真正停雨了。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


第八天:翻萨那垭口去觐见萨普神山


顺着小棚子前的路走,尽量不下降海拔,这点与轨迹不同。轨迹是低一点的地方走,然后下河谷走。走着走着,也得从小山脊处下去河谷。


需要过河到对面上垭口。对地貌和轨迹的不理解,导致我俩一直走到很上游才过河,再返回到轨迹的冰碛垄处上山。


冰碛垄上疑似棕熊的脚印,今早或昨天晚上的。我们翻垭口的路上时不时见到“脚印”。吓得我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关注着周围的动静,也赶紧跟着一斤。

萨那垭口虽然有5400多米,也有冰洞和一边冰雪覆盖,其实旁边有碎石堆的,走起来也比较顺,不怎么难和累。从脚印看,棕熊也是相似线路翻垭口下去萨普的。


垭口上,只有个小石堆,垭口常见的经幡和插在玛尼堆的棍子都没有,极度怀疑当地藏族人民翻的垭口是另外一个。昨天傍晚遇到的牧民说,一路都有小路上垭口的。估计他们口中的垭口是他们翻山过去萨普的通勤垭口。


垭口下去的地方,好像外星球一样,满目荒凉,毫无生机的。

走了不久,终于遇到人了。原来是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小孩,上山来挖贝母。他倆和我们打招呼,然后跳下来,蹦蹦嗒嗒地走了。


然后,顺着河谷下山。河谷旁边有村民路的,因为天气热,溶化了很多的雪水,把路都淹了。路况问题,我俩时不时要过河,不知不觉间又湿鞋了。


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靠右边翻上去山脊。上去后,一片的大草坡,正对着萨普家族,视野十分好。如果不是有狗熊魅影的担心,真想背水在这里扎营。

横切一下段后,直接就下草坡了。有一点点陡,好好玩,下得比较快。下到去,一心想着沿下面有点汹涌的小河走,然后过桥去藏民家借宿。但是,河流急降那段,路塌方了。只能翻上一百米去,高绕再下去。虽是下午5点,但萨普上空的太阳正猛着呢。明明已经看到居民点了,意味着艰苦的徒步即将结束,心已放松了。忽然又要往上爬,百般不情愿呢!

终于,来到居民点了。找了一家党员之家民宿,住在小院子门口的大帐篷里,住了两晚。



今程徒步的想法是舒适行走,在徒步中放飞自我,一步一步走向神圣震撼的萨普神山。不进取的我们,没有从嘉黎出山,去的话还要多翻四个垭口。实在找不到理由要从嘉黎县出山。

民居家的两个宝贝。快乐无忧地玩耍,蹦跳,捣鼓,或者爬上邻居家屋顶坐,可爱极了!


萨普真是美!

感谢天气,全程晒的时间远多于下雨的。主要还是地域问题,念青唐古拉山的北面,水汽很大一部份都被层层挡隔了。

感谢队友一斤,被我临时拉上开走的。这家伙称自己为“夏尔巴.斤”,我只能呵呵呵…


1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锡兰红茶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锡兰红茶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