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福清> 穿越千年古道(第18集)-徒行福莆古道,15公里,爬升638米,耗时7小时

穿越千年古道(第18集)-徒行福莆古道,15公里,爬升638米,耗时7小时
相关轨迹:汉堡岩古道

点亮通京古道
已徒步完成路线,北至浙江温州苍南,西北至浙江衢州江山,西至江西上清古镇,徒行300余公里。本次徒行福州出省南驿道-福莆古道。

通京古道线路图-标点为已徒经站点

本次徒经的是福州出省南驿道-福莆古道,见虚线框所示。
本次徒步线路图(15KM)

日期:2021年12月19日(周日)晴,温度3度
起始点:福莆古道(福清后溪村至莆田大洋乡兜率寺)
经停点:福清后溪村-->三县界碑-->汉堡岩-->莆田兜率寺-->莆田闽中司令部-->斗湖折返后溪村。
总里程:徒步15公里,海拨686米,爬高638米
沿途景观:古道、古石碑、汉堡岩、隔头岭、兜率寺、闽中支队司令部、斗湖
手机信号:无信号,偶尔有2G信号

01/美丽的福清后溪村
清晨,五点钟起床,天还没亮,简单吃了一点早点,按预订时点六点钟准时出发。周末的清晨,街道的车和行人都非常少,所以我们出城的速度也很快,大约七点半左右便到达福清市后溪村,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市区要低5-6度,测了一下室外温度仅3度,下车后冷得直垛脚。
后溪村,是一个福清、永泰和莆田涵江三县交界的小村落,按行政区原属永泰管辖,1958年后归属福清管辖,但当地村民的口音,带有明显的莆田特色口音。当地村民非常善良,非常热情的给我们指路,说这里是古代闽南地区和莆田区域人们进京的必经之路。大多数的古道已被现代的水泥路覆盖,仅有需要翻山越岭的古道得以幸存,这一条福莆古道也一样,由于要翻过隔头岭所以得以保留。




《美丽的后溪村清晨》

02/揭开千年福莆古道的面纱
本次行程走得是古代福州出省的南驿道--福莆古道(福州至莆田),福莆古道是唐、宋以来,自福州沿海南下广州的一条重要线路,为旧时福州连结闽南各地的陆上交通大动脉,是官员、学子和商人往返、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其历史地位极为重要。
这一古道保存相对较为完好,古道的长度大约有3-4公里,古道宽约1至1.5米,古道保存完好,一方面是这里是一座大山且地方较为偏辟,开辟现代化水泥路成本较高,二是当时铺设道路的工匠的手艺高超,古道上的路主要以大石块上的平面铺设而成,选料基本都几百、几千公斤的大石头,所以无论刮风下雨,历经岁月沧桑,也不容易破坏。





《同路人》

《鲜花侵古道》
|古道奇景
这棵树立在悬崖峭壁上,而且枝繁叶茂,足以见证她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人在世间也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困境和多恶劣的环境,只要我们内心充满希望,永远生机勃勃。

《绝处逢生》
再看看这棵树和石头,他们心心相映,唇齿相依,树没有埋怨石头,占了它的位置,石头也没有抱怨树,给它重重的压力,而是石头成就了树的高大,树成就了石头的坚强,只有相互成就对方,才造就了这石树相抱的奇景。

《唇齿相依》
|古道残碑
在古道上,遇到两块清代立碑,都是修路捐助银两的功德碑,一块是道光甲申年孟冬(即1824年的农历十月),距今也有近200年历史了,另一块断碑是同治三年桂月(即1864年的农历八月)。说明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学会了采用众筹的模式来完成一件耗资较大的工程。随着岁月的变迁,这种功德碑在古道上已不常见,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保护起来。

《清道光甲申年功德碑》

《清同治四年功德碑》

03/奇秀汉堡岩


《汉堡岩》




《奇秀汉堡岩》

《登顶龙脊背》
04/莆田千年兜率寺


兜率寺,在故兴化县西北广业清源中里。唐武宗会昌中(841~846)建。在今涵江区大洋乡崇兴村灯炉寨水库西。据当地的吴老伯说,该寺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一个分寺,当年涌泉寺的主持行走至此,觉得这里的风水非常好,于是决定在这里建寺,并且将涌泉寺的钟和鼓以及建寺庙所用资具,从涌泉寺搬运到这。此说法有待考证。
从信仰来看,当地莆田人还是比较盛行佛教,寺庙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时不时有人开车上来烧香许愿。

《莆田兜率寺》

《现代版寺庙功德碑》
午餐呢,就在这寺庙里吃,吃了一碗面条,这碗实在有点小,似乎我们俩都没吃饱,性价比有点低。但荒郊野外的能有一碗吃已经不错,也就不挑剔了,也要感谢守庙师傅。

|古道故事
在兜率寺碰到一个吴老伯,今年77岁,60年代就读于莆田一中,在当年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高材生了,文革后回家务农就没有再去考大学了,后来成为当地小学的一名民办老师,后来通过考上师范中专转正,现已退休,仍在为寺庙做一些义务贡献。
他给我们讲述了精彩的古道故事和当年他亲身经历的文革故事。
古代这条路非常繁华,是莆田和闽南地区去福州和进京的必经之路,路两旁还有很多杂货铺。从莆田至省城福州,先是走陆路从莆田大洋乡到永泰的后溪村(古代后溪属永泰管辖,1958年后属福清),然后由后溪村到永泰岭头村,再到永泰大樟溪旁的大樟村,然后转水路,沿大樟溪乘船到福州湾边(文革时期船费仅要4毛钱,涵江到莆田文革时期乘车4毛钱,现3元钱,差不多物价涨了80倍)。大致路线:兜率寺→福清后溪村→岭头村→塘前乡大樟村→大樟溪水路→福州湾边。古代有钱人,则可以采用骑马的方式沿古道至福州。
据吴老伯说,当年文革时期(66年至68年),高中学生全部放假不学习,到处串联文化大革命经验交流,凭着学生证,路费不用钱,餐宿则到每地的文化大革命接待站免费吃住。他们就是从这条路线到福州的,然后继续北上到上海和青岛串联,一路都是免费,每隔三十里都有红卫兵的接待站。在那个特殊年代,确实荒废了一代人。

《左一吴老伯》
05/闽中支队司令部


06/斗湖方向圈越返回
参观完闽中支队司令部后,我们沿原路从斗湖方向返回,沿着斗湖方向山路(羊肠小道)行走到三分之二处,会有一条岔路折返后溪村,我们在路上遇到一群初中生徒步体验生活的,一路上有说有笑,笑声萦绕着整座大山,年经就是活力。让青少年徒步大自然的方式挺好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方式,它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返回到后溪村的停车处,已是傍晚五点半左右,天色已渐暗,通红的月亮已从山的另外一头徐徐升起。

吹着微风、披着夜色、带着疲惫、哼着小曲、享着快乐,圆满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推荐徒步路线:
方案1(6公里):后溪村-福莆古道-隔头亭-兜率寺,然后折返,全程约7公里。沿下图红色古道线路行走。--适合三年级以下小朋友
方案2(8公里):后溪村-福莆古道-汉堡岩-隔头亭-兜率寺,然后折返(直线折返,不经汉堡岩),全程约8公里。较方案1增加了爬汉堡岩的难度。沿红色古道线路+粉红色半弧形线路。--适合五年级以上小朋友
方案2(15公里):后溪村-福莆古道-汉堡岩-隔头亭-兜率寺-闽中司令部旧址-在隔头亭沿蓝色斗湖方向走-走到半路往后溪小路绿色路下坡,然后沿古道折返,全程约15公里。较方案2增加了前往闽中司令部折返路程,以及斗湖方向小路更难走且路线更长。--适合初中生以上
导航:如从福清方向前往,可开车导航到“后溪村”,到了后溪村继续往前开约5公里(只有一条路),到路的尽头停车,开始登古道。如莆田方向上来则直接导航“兜率寺”即可。
用餐:可自己带卡丝炉,在兜率寺或后溪村古道起点均可,溪中有水。或者嘴巴甜一点,请兜率寺老师傅煮点面条吃。
古道研学内容:1、了解福建古代交通体系;2、现代交通体系的区别;3、古道上的功德碑的考证;4、古代哪些名人有经过此路、留下哪些诗篇;5、古道上的植物辨识等。

《福莆古道徒步路线路》
大漠
书于榕城福州
辛丑年十一月二十一(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 )
想了解更多古道趣事,请长按关注二维码!

*************************************************
古道旅行/ 古道徒步/ 古道研学
古道人文/古道诗词/古道风俗
古道历史/古道地理/古道趣事
*************************************************
给文哥探古道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