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六五顶日出+将军河漂流

六五顶日出+将军河漂流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六五顶日出+将军河漂流

2024-08-16 20:33:35 5295

背景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到了周末,无所事事兼无聊透顶又不期而遇。 纠结一番,看了看极致性价比的团又出新一周活动《六五顶+漂流》,最近刚好在两步路(深圳区)噱头比较重的就是深中通道,顺带连六五顶这条线也带起来了。总能混淆“六五顶”为“五六顶”,反正数字加起来的结果都是“11”,算上漂流,感觉还是很nice的。 在确定被朋友鸽了之后,在周五晚上开始选购候补票,在队长和仁山大哥的对话中,如我所料地候补上了,运气极好了。

摇人信息

山海情户外20240810-11广西容县六五顶登山➕将军河漂流领队,牛仔哥,电话:182xxx玉林容县六五顶龙树顶海拔1227米,古称龙虎顶,现在皆音称龙五顶或六五顶,是天堂山的一部分,山上分布有一种南方少见的“龙树”林地与草地夹杂的“泰加林”地貌,山间中有奇石遍布,风景独特优美、堪称世外桃源。直到有一天,平静的乡村被外来人打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些人到这里爬山,然后就将爬山的视频发上网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那时起,这里被冠上了“南方那拉提”、“广西玉林小新疆”,慢慢的就短短半年时间,这里开始火爆起来了!如果你去不了新疆和瑞士,广西玉林容县六五项一定值得你来,山林的草原森林,天池,牛马羊,满山野花,宫崎骏的动漫、高山草甸。容县将军河漂流位于容县黎村镇六振村和民国将军黄绍竑故居所在地珊萃村旁,漂流的河道有3500米长,全程落差150米,最高单级落差就有7米,漂完全程要1个多小时。乘坐橡皮船从起点码头滑道起漂,跌宕起伏顺流直下,可见处处山围着水转,水绕着山行;时而平缓如镜,时而湍急荡漾,绕险滩,躲暗礁,搏激流。人员:53人。线路概况爬升:768米m总长度:7.88km难度系数:1⭐风景:⭐⭐⭐⭐大致路线:容县六五顶登山口——六五顶——六五顶登山口环线1.集合地点.8.10号周六晚上出发,六约地铁站,地铁3号线六约地铁站C出口广场18.55集合,19.00准时出发。2.集合地点,少年宫地铁站,地铁3号线或4号线F1出口19.25集合.19.30准时出发。3.集合地点,宝安中心地铁站,地铁1号线或5号线B出口19.55集合,20.00准时出发。行程安排:宝安中心集合完出发,大巴单程约480公里,行程时间约6小时左右,大巴沿途路过深中通道,深中大桥。预计11号周日零晨约2.00到登山口,大家车上休息或自带帐篷睡觉,计划4.00左右开始出发登山看日出云海,天气好大家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预计8.00左右开始下山,预计10.00左右上车去县城吃午饭,午饭后前往将军河漂流,想漂流的跟团一起玩,不漂流的可以在将军河漂流景区等大家漂完一起出发反深。预计到深圳宝安中心约19.30左右【将军河漂流漂完有热水冲凉,衣物保管全免费】【所需物品自带零食.水果,早餐,干粮,500毫升饮用水3--4瓶,穿长裤,帽子,双肩背包,穿登山鞋或防滑运动鞋,袖套,太阳镜,夜爬蚊虫比较多,记得带好蚊不叮或花露水,需要漂流的人员记得带一套内衣漂流完更换,《带一次性雨披或雨伞》保险必须购买。费用安排,满员费用预算约175元每人【来回包车费用➕漂流门票,不漂流纯车费约135元每人】(大人小孩同价)公共装备对讲机,GPS,公共药包等

大巴车出发(19:15)

老样子,准时到宝安中心B口集合,等待上车。 驶来的是一辆红色的“层半车”大巴,空间相对大,行驶速度快且稳,也是暴虐船底顶乘坐的超级nice的大巴。牛队他们还是满足了队友们的的呼吁的,开局不错,点个赞(^_^)。 只是这次没有前排了剩余了,只能后排了。 于是开始驱车往目的地进发。

行程讲解

  • 大巴车凌晨2点到5点不能到高速路(后来和司机闲聊的时候证明是2点到5点动都不能动)

  • 两点到登山入口

  • 早餐12,米粉,鸡蛋

  • 登山福利:背4个西瓜到山顶吃

  • 全程反穿原因:官方入口截道,为了安全?官方只会警告,不会类似船底顶一样拦截上新闻。

  • 9点半结束登山吃午餐

  • 将军河漂流:票价88,旅行社44,都有优惠

  • 漂流服务区:洗澡吹风免费,洗发水沐浴露袋装1元1包

长达8小时行车

整车人都满了,空调制冷效果相对来说就比较吃力,遇到空调开的温度不低,那一整车厢实在衬托得闷热了些。鄙人的就在冒汗和不冒汗之间来回蹦跶,更夸张的本来就汽车不耐受的鄙人,闷热的长时间作用下,难受程度越来越重,水喝不下,呼吸都很不是那么顺畅,还得自我安慰不要吐,真的每一分都挺难熬的。 反应了几次,感觉空调是调低了一点,只是并没好太多,只能继续苟着,即使路过深中通道的新奇都没有缓解多少,更何况晚上也看不清楚深中通道海面的全景。

服务区停车休整的时候,立马冲下来上洗手间,然后在大巴外面呆着贪婪呼吸新鲜空气终算是觉得自己从地狱里爬了回人间。闲聊的空档,发现原来大部分人都觉得特别闷热,只有前排少数几个觉得冷,想要把空调温度调高。顿时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 行程继续,在民主的强烈反馈下,空调温度最终是调到最低,整体倒是比前段舒服很多了,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尽管是和前面的时间做对比。虽然没办法住的地方的空调相比,但也总算可以开始闭眼养精蓄锐。

六五顶

满垌村水库超前徒步(3:43)

不知道是师傅的技术问题,还是大巴比较长的问题,最终没有达到早餐的地方,大巴直接在满垌村水库的90度转弯的路口停下,需要步行到吃饭的地点,距离不长大概4公里。 准备好行囊开始徒步,此时鄙人才终于开始仔细地研究了刚发的六五顶轨迹地图,总长度8km,单程多走4km,里外里一算16km,差点乐得笑出猪叫。 收拾比较慢的鄙人又成了除队长之外的最后一个,多余出来的路是没有轨迹的,不知道也没看早餐店在哪里,只需要跟着前面的人走。 路过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养鸡场之后,遇到一个岔路口,然后在周围队友的商量下,确定往下走。向下走了300米左右,周围都是一两层的小平层房子,随着步子的踏入,狗也随之出现,狗叫声也在此起彼伏。走着走着就到了别人家里了。 ok,十足地走错路了,一顿操作确认之后,最后决定原路返回。 悄咪咪说下啊,其实一开始鄙人都说过,看到前面的人路口是往上走的,然而队友还是选择向下,搞得鄙人还以为有近道呢,其实多走600m更好。

走回正轨之后,遇到了押后的牛队。此时前面的队伍的先锋部队已经达到战场,正嗷嗷待哺,别问鄙人是咋知道的,问就是有对讲机。 在牛队的带领下,有惊无险地往早餐店走去,在走向早餐店的3路口处成功在走错了两个个路口之后,沿着剩下最后一个路口终于到了目的地,那些早到的鸟儿已经吃得起劲了。 在路口打转期间在看到中国公路的工作人员站在路口巡逻(可能是转悠),莫名有点慌的,毕竟大巴车牛队可是提过的官方截道来着!

无缘早餐

一路大巴的闷热,肚子里早就是翻江倒海,难受得不要不要的,早餐是不可能吃的,到了早餐店第一时间就找洗手间。鄙人已经先见之明在牛队统计早餐的时候就一枝独秀地坚决不恰早餐,讲真这种独树一帜的动作实际也觉得有一丢丢尴尬。 排队等了一会终于到了前面的大哥完事, 排队期间当然是给手机充电,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 蹲在蹲便器上的那一瞬间难受顿时缓解小半,一泻千里之后感觉那些闷气就随之消失远离,稍微有点窜稀,上完之后感觉肚子的所有存货都一扫而空,现在大肠和小肠都是空荡荡的,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如果说下车从温度的热和空气的的闷到开始徒步凉爽的也和山间清新的空气是外部重生,那现在就是清空生理内部剩余的残余的内部重生,后者兼具提升精气神的神奇功效。 50+人的队伍,相对来说洗手间就是相当紧俏来着,毕竟有点窜稀用时稍微长了点,期间就被敲门催促了一下。完事之后出门一看,好家伙3个在排队等着的,后面好像分流去借隔壁的洗手间了。

接着整理背包,为了方便随时饮用就习惯性把水倒入水带中,倒完后一不小心发现了水带有有点漏水,仔细用干毛巾擦掉验证后发现一个针孔大的洞在缓慢地漏水。此时终于明悟为啥之前轻装徒步麦理浩径全程和暴虐船底顶用水带的时候,背包包老莫名其妙湿了一片,二话不说把水倒回瓶子里面,水带自然毫无意外寿终正寝。 一连搞定两件事,不短时间过去,门前早餐大部队又已经走了,留下几张饱含残羹冷炙桌子,站在门前的鄙人不禁感叹道开局“吊车尾“的标签是被现实焊死在身上了。

“叽”蝉鸣与“香”牛粪

六五顶是“一镜到底”的山,没有陡坡也没缓坡。所以有利于草木生长,于是形成这水草丰盛的天然牧场。看不清远处的绿色,却天籁般蝉鸣却一刻不停,奏响绿色的乐章,乐此不疲地向旅客展示此地极致的纯天然环境。 抬头望去前路一眼望去的是两条灯光照亮的路,这场面好像和之前的夜爬梧桐山的场面一样,从山顶到山脚灯光一条龙。 脚踩着的是山路,路上刚被雨水滋润过,所以显得泥泞,踩上去滑溜滑溜的,一不小心就能摔个“狗啃泥”。 加上路边并非常常见的牛粪,起码摔个”狗吃屎“才够。

夜爬,温度比白天低了个档次,凉风习习,吹开夏天的闷热,吹散旅途的疲惫,吹走城市的郁结,留下清爽的气温和舒适。登山的过程一如心理和身体的朝圣,连念头都逐渐通达,心灵也净化了一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以形容出的感觉。 用仁山大哥的说法是上来了就不想下去了。

小平地看日出

慢慢走着就慢慢走到了前面,走到前面的秘诀就是别人休息,继续向上按照自己的步骤慢慢走就行。 走了一段之后,发现后面有一个小姐姐跟上来了,走着走着还超过了,厉害,orz。 当然鄙人还是继续鸭行鹅步,十步之后,小姐姐突然跟鄙人说:”要跟在后面,在前面压力大。“

鄙人没有走队伍前面的压力,笑一笑,就顺带在前面带一下咯。巧合地带着小姐姐向上攀登200米,到了一个作为观景台的小平台。

小小背影

此时天开始微微发亮,正是太阳要升起的时间,正前方挤满了是举着手机等日出一群人平台周围被浅浅的白雾覆盖,风一吹吹来阵阵清凉,吹散浑身的热气,慢慢吹走那前胸后背汗。也是刚好在小平台随大流等着日出东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都不禁佩服自己的运气来。回想起刚刚小姐姐一路火花带闪电动力十足冲冲直上的样子,大抵就是不愿意错过这一刻的等待和下一刻的绚烂吧,此刻她已经迫不及待摆出各种pose来留下唯美的纪念,背影杀、侧脸杀、解开头绳解开头发、带上帽子、带上太阳镜。。。 鄙人就简单了,一手之术的背影就足够了。

从那一抹红点等待,直到云开雾散。

赤色的天空在最云层之上缓缓展开,下面的黑云在缓缓撤退,附上底部黑压压的影,等待黎明前日出的一刻的恢弘画面直接拉满。

雨雾稍开,红霞渐现,此时的背影画面层次鲜明,堪称绝美。(ps:感觉小背影蛮上镜的。)

背着包,望向远方的天空,只为了等待那一刻的黎明,那鲜红色的丹从远方升起,进而光线从天空散落在大地上,在眼前画出一片绿色。

居然看不出来同样背着包,拍照果然得看角度。

辛苦的搬瓜

在拍照的档口遇到仁山大哥,从他口中得知原来不知不觉又到前队了,不亏是鄙人。通过聊天得知仁山大哥背着一个大西瓜上山,传说中的四大西瓜背包客之一,特意跟鄙人重点提及包的重量达到40+斤,过去提了提确实挺蛮重,想着接下来换鄙人来接力。 仁山大哥貌似没看出来鄙人的想法,直言道一会就原地吃瓜,ok,没机会接力了。然后又闲聊几句之后,天也渐渐亮了起来,拍了拍风景和行人就继续向前了。至于吃瓜就无福消受了,毕竟将近8小时大巴还没缓过来,不能浪费西瓜,干看着他们吃貌似有点自我折磨的意思,鄙人是万万没有这想法的 。

云雾又为太阳的的出现让道,天空从微弱晨光到亮丽白光转变,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天彻底地开了,背影也上了色彩,嗯,又是一波拍照热潮。

辛苦的搬西瓜小哥,就是最靓的4个仔之一。

石宝顶

一直待在一个平台也不是鄙人的风格,毕竟风景就在前方。继续向前,走到另外一个高地,出现一片大石形成的小顶坡就是地图上的--石宝顶。从还算陡峭的小路向上,到了平坦的平台,周围的石块上都坐满三三两两的人,看到了一块高3米长1米,宽大致40厘米样子的最高石头还空着,目测是最好观景地点,只是在上面坐着需要胆子大一些,而且爬上去有点难度。。。ok,上去休息15分钟。 那个小姐姐有点点愧疚,毕竟刚刚觉得上面有雾就决定在下面休息,而不是到更高视野更好的平台。不过他们此刻应该在吃西瓜,这么一算貌似不亏,愧疚什么愧疚?

红光发射的既视感

翻涌的云海

继续前行向上是浓雾缭绕,可见范围10米,零星石块,两旁不明全貌几棵树在两旁若影若现,脚上的草地还还有雾水在滴答,一脚下去踩屎感满满的,脚一滑兴许踩到牛粪那就是真实踩屎了,有一说一走在坡缓之地走着可是舒服又享受。(ps:据说树林里的树是塔状针叶林。)

再往上挪动几步,看到了第一头牛,第一堆帐篷。人在慵懒露营,牛在休闲吃草,都是懂生活的。

果然路上都是驴友,上一个坡遇到一群人。 碰到一个小姐姐过来问路,瞅了一下轨迹,实在没看懂咋来的轨迹,换鄙人也走不了一点,明明一条环线道路走到黑就可以登顶或者下山,咋出现那么交叉不见的路,关键是此时所在地点居然不在她地图轨迹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深究,只按上面的思路给说明了沿着路下去可以到大马路,然后就没然后了,毕竟第一次来人生地不熟。

遥想当年我们家的老黄年也长这样,也很久没有放过牛了。

翻过两个坡,总共走了10分钟,又见到帐篷了。没自己打过帐篷露过营过的表示老神往了。

马君顶

随着轨迹,经过各种小帐篷,大小黄牛,身旁的云雾也渐渐散开了,风吹走也吹来白色的雾涌动的样子宛如海洋的大海的波浪,只是在云的浪不断经过的间隙的瞥见整座山的全貌好远处的周围的风景。在塔状针叶林和高山草甸交错形成的一座直上青云的五六顶,路上人影错落,不动如山些许帐篷,更远处的是同样高悬的的群山,连绵的山挡住了山更远处的云海,山脊与云海交织之地还挂上一排风车用做风力发电。

云雾覆盖,水天一色,欣赏云海

风吹雾散,眼前的云海缺水成小溪流,显露对面山脊上成排的风车

近处已烟消云散,眼前的云雾只剩点点坑洼水坑,凌晨就是从下面的小山坡一点点向脚下的顶点爬上来的,此时对上山的路径就就有很清晰且直观的概念了。远处的迎面的山脊上依旧在转的风车,深青色的山体就像一个大青碗,碗里盛着熬煮已久的骨汤。(没吃早餐,肚子有点饿了)QAQ

绝佳墓地

看到下面原型墓地坐落在山腰之地,面朝阳,背靠山,左右拥树林,林正英主演的《僵尸道长》系列里面关于风水之说现在还犹在耳边徘徊,只有评价一下“奢侈”。

小黄牛群

风景如画,高山草甸,望不尽的山川,吃不尽的野草,还能观赏从全国各地来的旅人,在这儿的牛是顶级享受啊。来生,额,还是别发誓,此生已是“牛马”,下辈子就别再真牛马了吧!(讲真此地的牛也貌似不错。)

再登顶凉快一把

此时鄙人向下,只是现在下去未免太早,队伍都还在对面向上爬升呢,干等着没意思,而且更重要的是,越往下温度就越高,在山顶的那股子凉爽劲儿渐渐褪去,于是用堪比蜗牛的速度施施而行。 期间还特意问起牛队终点,还算了算到终点时间一个半小时,目测到地点目测也就9点,多出半小时咋办?先慢点再说。

街溜子模式走了一段,直到看到一条指向右边的小道,看路径就是到对面的草坪,也就是刚刚开始爬坡到顶的草坪,玩点有意思的,横穿过去再爬山登顶一次,去山顶凉快凉快。刚好可以跟着队伍走,还不用等太久,o拉。

横穿-直面山顶

横穿-直面来时路

那颗歪脖子树

重新登顶,享受那份天然的凉爽,到再次下山时又过去半小时了。再一次下坡,又恰巧遇到仁山大哥,就跟着走了一段,此时恰巧遇到了一颗歪脖子树,不管树湿不湿滑不滑先一顿卡卡拍照再说。

和仁山大哥小聊了一下,居然问起吃瓜的时候为啥没看到鄙人,回答了肠胃不好就先撤了。 还聊到旁边的黄牛,说起买一头这山上黄牛得多少钱?怎么做好吃,找个时间买一头试试,煎煮炸火锅都要上,balabala。。。说到激动处手舞足蹈,顺带摔了一跤,顿时欢快一片人。 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把它们落下了。

石头上远眺和休憩

村庄与稻田

向下望看去,那条蜿蜒的水泥路就是昨天晚上的登山道,在之后就是沿着小图谱一路向上,当时看到对面的灯光就是当时其他从现在这条路上的人登山的灯光。不同的是而现在鄙人从这里向下,而且没有灯光。

高低起伏的地势,零散错落的村庄,蜿蜒交错的道路,跟鄙人老家像到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到这里有回到家的既视感,天然的熟悉感。

熟悉的稻田,熟悉的树,熟悉的芭蕉,还有鸟叫虫鸣。

更熟悉的梯田,以及两层小平房。

登山第一路口

在田间的夹缝中挤出来水泥路,水沟还横跨路面,排水系统如此不拘一格。

高坡路口

依山而建两三层小平房,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山间自然的野趣。

满垌村满垌水库

讲道理走上水泥马路之后,发现太阳说大不大,说小还是有点微弱不记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地面,形成贼模糊的影子。问题是太阳不大的情况下打伞就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打伞吧,太阳不大,路边的树多需要遮光的地方屈指可数,另外路也短,就4km;不打吧,有点小热,阳光时不时还会打在脸上,鄙人又没擦防晒。 纠结到最后水库还没有结果没有打,过程老内耗,哈哈哈。

一眼看去水库不大,水位不高,水量中规中矩,周围还工作人员再动工维护。 慢慢走着,依山傍水,冬暖夏凉,登山放牧不二之地,水库虽然不大但是自足是绰绰有余,山缓坡平的地方很多,只要想粮食蔬菜完全自己自足,细想一下整一个世外桃源呀,越想越发羡慕起住在这周边的人们。

次路口就是今天凌晨师傅右转失败的弯道,想不通+1。

终点瞎聊

在9:30之后到了触发的起点,全程16+km。 一眼看到徒步的大姐在这路口等着,仔细了解确实是同队伍的一位,而且没有爬山,因为到早餐店就腿疼乘坐摩托车到起点等那辆来时的大巴车。刚刚瞄到的红色大巴停在照片左边大致前进200米的地方,于是带着大姐就往大巴慢慢走去,找到大巴之后。就是先换下泥土包裹的徒步鞋,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拖鞋,用冷水洗净脚和裤腿上沾上的泥顿时感觉舒服无比。 拉伸完后坐在大巴打开的车厢下边等人顺便吃点零食、聊聊天。

  • 大姐就是队伍里面带着两孩子的妈,一家四口都趁着暑期的尾巴带着出来爬山,然后孜孜不倦聊着大宝性格内敛,不喜运动,希望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胆子,在学校不被欺负。谈到她小儿子,直言比大儿子活跃多了,登山多厉害来着,出来是消耗精力来着。。。balabala

  • 从司机口中了解到大巴左后侧爆了一个胎,应该是被扎破的,修一个胎1.5k左右,师傅感慨道白干这一单了。

  • 同时师傅也辟谣到:凌晨2点到5点都不是不能上高速,而是不能运营,意思是不能动。凌晨的时候师傅是把GPS给关了,否则得面临触发吧。-- 深感赚钱不易。

  • 等到又一位大姐,开始和两孩的妈互相聊子女。。。阿弥陀佛 队伍人员到齐之后,出发吃午餐,有一桌玉林本地特色狗肉,据说吃得很欢快,师傅顺道修好了车胎。

将军河漂流景区

开进将军河的路是乡间的道路,路边的大树长势喜人,高且茂密,只是没有修理树枝,大巴的车高是足够和路旁的大树亲密接触的,每次因为摩擦而发出的声音,就心疼车一秒钟,替师傅心疼两分五十九秒。就这样一路刮到漂流的入口,这师傅真心不容易。

一想着马上开始人生第一次漂流,“激动地心,颤抖的手”。

漂流景区门口

终于到了漂流门口,门上标志性“容县将军河漂流”,附上订票电话。入门后正右手边是小卖部,右前方是开放的游泳池,左手边是餐馆和电子储物柜。正前方是过道,往前10米左右就是漂流的终点。 全员集齐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开始做漂流的前期准备:

  • 穿好救生衣

  • 戴好安全帽

  • 领取全程漂流的门票

  • 领取打水仗的用的红色塑料小水瓢

  • 找好搭档,双人漂流船 一切准备就绪,猝不及防的是要上车去起点,随即反应过来3.5km确实是需要乘车过去。

果然展示的价格跟实际的抱团价格相差有点点。 队伍报名的都是玩全漂的,居然有3.5km,至少路程和时长方面可以过足瘾了,满满的期待着。

  • 正前面晾着的救生衣,照片是回来之后拍的,刚脱下的还是湿漉漉的所以搭在杆上晾着;

  • 左边的休息区;

  • 再往前面是游泳池,可以看到身穿17号的安全员正在上岗;

  • 小型儿童水上乐园;

  • 右边过道,也就是有光着膀子帅哥的方向是洗手间和淋浴室;

小水坝的水仗

车停在了一座高大的平房前面,可能因为来的时间不对门都没开,等了一会才开开。进入之后发现房子是沿着河边建的,进门左边是一个储藏室,里面肉眼可见地叠满了双人漂流船,在储藏室门口边放满了船桨,需要自己去选择并运到正前方河坝的河面上,搬运前都会有工作人员检查漂流船的气压是否充盈,不够的话会用电机充够气再运走。 门口正前方是河坝拦起来的河水,河坝在前方10米处,上有的水正在积蓄到当前坝的河床上,河坝的最高点刚好跟房子前楼梯下的平台齐平,放漂流船并且上船都非常方便。 看着前面的队友们都陆续到河面上滑起来了,鄙人也选好船和船桨,带上红色水瓢,和临时搭档了小姐姐上船开滑。

周围两两组队的都是兵强马壮,男的孔武有力,女的身姿矫健,一个个经验老到的自信模样,恨不得大战一场证明他们的强大。然而再看咱们队伍鄙人看上去就是弱不禁风的小书虫,搭档小姐姐也是柳弱花娇模样,更夸张鄙人还没划过船,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小姐姐据说漂流过一次,嗯据说,船还是得自己划。 基于现状兵法有云,避其锋芒,猥琐发育,会划船之后立马跑路,干不过完全干不过。 电视剧划船场景看得不少,同时还是理科生,对于力的相互作用还是烂熟于心的。通过力学分析: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想要往哪个方向前行,就需要把桨往相反的方向划,这样才能提供向前的动力,此时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想要完成移动,加速,减速,转弯等操作,都需考虑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则与船桨滑动速度以及接触面息息相关,想要持久玩下去,就必须要用最用最小划桨完成想要的动作。 理论上来说就是,just so so有手就行。实际也是划两下就赶紧到一个角落看戏。

偶尔遇到咱水仗打得过揍,打不过被揍,完事就撤。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别看咱小船明面实力不强,可也是不怕事的,该上也不怂。 大家水仗打得有来有回,只是有几个开挂的,带着水枪就过分了,提前打好招呼,求饶都免不了一顿被揍。 更过分的是总有一些喜欢挑事的,就盯着咱文弱小船,一言不合就开干。从头干到尾,小姐姐也直面对手,拿起红瓢往河里装上水,也不管满不满,朝着那搞事的两人的泼去。到后面还越战越勇,最凶的一次就是和对面互相摁住船头,然后怼脸开大,那场面无法想象。几轮下来小姐姐摇身一变女战神。 鄙人被开大攻击的时间少的可怜,所以大部分时间就一个劲在后面远程输出,伤害打满。反正好好几轮打到脱力,由衷佩服同船小姐姐,太顶了。

开始漂流

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大家都累了,在排队向下漂流。等了好一段才终于等到河水溢满河坝的顶部,开始顺着滑梯往下漂流,在向前漂和向下沉的过程中,享受高低的错落超重和失重,感受来自河水的冲击。 在奔涌溪流中带着船向前划去,一开始不熟练,到后面熟练了,只是结果差强人意。鄙人知道是因为力道不够,技巧远远比不了真正的船夫一点。至于奋力尝试?还是算了,漂慢点好像问题不大诶。 在漂流期间,连环撞船、卡船、搁浅,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掉东西是正常的,捡东西也是正常的。有一段高低落差太大,鄙人一个不甚把塑料红瓢给弄丢了,打水仗瞬间失去一半战力,害得当时一个劲地躲。好巧不巧,后半程之后迎面飘来了一个红瓢,失而复得的机会就这样悄然来临,不等啥机会捞起来就走,战力立马回复了,终于不再是半残。

向镜头比个耶。

尽头

转个弯,看到“我在将军河漂流很想你”,就知道这次玩得很尽兴的漂流已经接近尾声。

堆满了漂流船,小车正在搬运中。

  • 感谢队伍的不弃,有机会就让鄙人候补上票,才有这个机会出来玩

  • 变胖了,鉴定完毕不出门总是会变胖体质,还是需要多出门

  • “朋友都是在路途中遇到的”,小姐姐感慨道

  • 回程变得很长很久,深中通道更堵,所以就绕行,果然长途就是容易塞车

合影

那一朵最亮的鲜花

古道多人才,其它队伍的卧龙凤雏这一手操作简直逆天,就差对全世界宣布:“鲜花注定是要插在牛粪上,否则营养不够。”

轨迹

噩耗-发福

--- 致第一次徒步容县六五顶和将军河漂流

31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潘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潘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