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丽江> 说不走就走的旅行之丽江虎跳峡

说不走就走的旅行之丽江虎跳峡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说不走就走的旅行之丽江虎跳峡

2023-07-24 22:17:01 6027

行程简介

时间:2022.10.01~2022.10.07
地点:云南丽江-虎跳峡-大理
人数:三个人
花费:见下图。

因果缘由

朋友说,这是一场说不走就走的旅行,其实对我而言是一场计划了很久却换了目的地的故地重游。

2017年,意外在稻城亚丁捡了个牦牛角回来,客栈老板说:你从神山带走了东西,有生之年就必须回来一趟,不然……当年只觉得他故弄玄虚,之后牦牛角被我一路带到了西藏,最后回到厦门。

21年突然有了回稻城的心思,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2022年国庆,回归职场一年有余,计划了很久的亚丁之行,最终因为疫情不得不放弃,但心有不甘,最后在朋友们决定回家时,我说:要不我带你们去徒步吧!朋友们马上退了回家的票,至此,国庆出行目的地终于尘埃落定。

出行准备

以往的出行独来独往,吃住随意,机场火车站随便躺。可这次是三人行,并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出行突然,没能买到优惠机票,但为了提高性价比,出行前还是挤出时间做了各种交通和出行顺序的排列组合,久违的做攻略,痛并快乐着。

9.30晚上整理行李,放了多年的冲锋衣裤终于又可以翻出来了,可惜几年过去,我再也不是从前的那个瘦子了,好在朋友什么都有。看着她们兴奋的讨论,心里默默地吐槽:女人确实有点麻烦😂。

day1~一直在路上

10.1中午,各自从宿舍出发,厦门北站集合,动车到晋江,做完核酸打车到晋江机场,3个小时左右安全到达昆明机场,马不停蹄转车到昆明站,无缝衔接,时间还很充裕,那就找个地方吃饭吧,这是刘同学的强项,只要有她在,保准你饿不着😉。

能正常吃饭也许就是携友出行最大的好处吧!经过筛选,最后选了一家傣族风格的餐厅,虽然饮食不太习惯,但餐厅氛围很喜欢。

饭后离火车开车时间还很久,但一天都在赶路,索性直接进站休息。夜班火车,一个勾起无数个回忆的点,曾经为了省钱,无论白天黑夜,时间长短,都只买硬座,但现在夜班火车似乎只有卧铺了。

我们仨的床位分散在了两个小房间,索性在车厢里到处打探,发现有很多空床,最后组团私自换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小房间,早晨醒来一看,呀,竟然是1314号。

7点多到站,时隔三年多,再次来到丽江,既熟悉又陌生。天微亮,朝霞还未完全褪去,两位小伙伴开启拍照模式,像极了当年第一次到丽江的我。

day2~三遇大研古城

前两次来丽江都住在南门,所以这次订了北门的民宿。10.2一早坐公交到达大研古城北门,用过早餐趁着有时间决定逛到旅店。或许是因为疫情,又或是我们来得太早,整个古城几乎只有我们仨,不太平整的石板路,除了我们偶尔的交谈,仅剩拖动行李箱的声音,出奇地安静和惬意,显得一点都不像是节假日,有点意外和惊喜。

靠着导航在一个很狭窄的巷子里找到了民宿,店家似乎还没开门,单看周边环境,似乎不太合我们的意,当下决定拖着箱子走到南门再找住宿。这都怪我,没做好攻略😂。

三个人拖着三个箱子,边走边逛,走走停停,不过,似乎都不太喜欢主动拍照,全靠抓拍😂。

走到南门,三个人坐在街边临时找附近的旅店。在路边纠结了许久,最终定了一家110元,1.2米双床房,可以3个人住的旅店,在这个节假日,这性价比超高了!

办理完住宿,放下行李,轻装出行,心情也轻快了许多,路上依然未见多少游客。人人都说丽江古城很商业化,但是不管第几次来,都会发现有上一次没走过的巷子,遇见不一样的惊喜。

虽然没有蓝天白云,但有微风且不燥。大研古城四通八达,小溪流淌,半天也没能逛完,但早已饥肠辘辘。到了云南,餐饮部分怎能少了米线呢。

day2~重返束河古镇

19年,第二次一个人来丽江时,第一次去了束河古镇,相比大研古城的热闹,这里安静了许多。很幸运,2022年,带着朋友重返束河,这里的商业气息还不浓,甚至因为疫情游客还更少了一些。束河古镇很小,小到用不了半天时间就能逛完。

day3~再徒虎跳峡第一天

原本计划很早到丽江能早点休息为第二天的徒步做准备,结果有点失策,一不小心走了三万多步,不免有点担心明日的行程。

早早起床去客运站搭乘丽江通往虎跳峡镇的中巴车,如今班次比以往多了些,但正逢节假日,没能买到最早的班次。

司机师傅就像是**的导游,一路上说个不停,显得车子开得很慢,时间更长。

疫情三年,核酸已成日常,丽江出发前要测,到了迪庆州再捅,除此之外,还比往年多了一道程序,手持通行证才可通行。

小插曲:疫情当前,同时检票的重庆四川旅客一律不允许进入景区,白跑了一趟。心想:好险,还好没有坚持去稻城!

三年前所有人一律在景区售票处下车买完票就正式开始徒步之旅。如今,竟然还能多花十块钱直接送到上虎跳,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省去两个小时路程,但本着既然来了就要走全程的想法,我自作主张替她们舍去了这一便捷方式😂。

三年前一个人从景区大门徒步到山坡起点时就花了1小时,这次却用了将近1.5小时,除了年纪大了体力弱了以外,似乎找不到其他原因,但总觉得好像路程变远了,后来对比了两次徒步轨迹,好像猜的没错,前面的水泥路似乎更绕了一些。

眼前的两座山之间竟然修了一条隧道,这座桥今天一整天都离不开我们的视线,忽远忽近,时近时远。这段水泥路上经过的车子也多了,扬起的尘土快把大家淹没了。

好不容易结伴成行,合照怎么能少。第二次来的我,竟然也才第一次有了一张纪念照,因为三年前的自己只是一个连自拍都不会的独行侠。😂

走完一公里多的水泥路后,要开始爬升徒步了。和以往一样,每次爬山或徒步的第一个小时内,总是要先把肚子里的食物吐个精光😇。

山下建起了几座房子,有人在山坡起点处弄了台阶,这在雨季路滑的时候安全了一些。

开始上坡后,金沙江一览无遗,三年前就在想,山对面是什么村子,是何人家,好想去探探究竟,当然,都只是想想。

也许因为是旅游旺季(疫情挡不住爱浪的心),三年前在半山腰才会出现的马队,在起点处就开始招呼游客。

开始就发现不服老不行,体力明显不如三年前,倒是两位新来的小伙伴体力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一路上拍不停,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多人出行,老钟永远是那个不喜欢入镜,却偷拍了很多“我们”的那一个人,但总被我吐槽手机相机自带滤镜,云南的天空在她手机里蓝得有点失真😂。

大约2个多小时后,到达路上第一个补给站,几块木头搭起来的简陋屋子,墙上的红牛罐子和留言越来越多了,小卖部好像也比之前豪华了。我试图寻找三年前自己留下的只言片语,后来才想起,可能那会儿我压根就没写过😅。

离开补给站,坡度渐缓视野越来越开阔,虽然累,但是心情和风景一样,越来越美,看到大石头,总免不了要摆几个具有年代感的POSE。

经过一段不长但虐狗的爬升运动,视野中终于出现了村庄,路上的梨树结了许多大果子,我问大叔能吃吗?大叔说:别看它大,还没熟呢,等你下次来就可以吃了,到时候请你,想吃多少都行。我心里默念:还会有第三次吗?

到达第一个著名景点—纳西雅阁客栈时已过中午,大多数没带食物的徒客们会选择在此用午餐。如今,加10元钱,客车可以直接开到这里,方便了那些体力不够,但又想体验徒步的旅客。

和三年前的我一样,我们只是借用了人家的厕所,小逛了下客栈,婉拒了老板骑马(费用可不便宜)的邀请后重新出发。

老钟:难怪有人说云南是花海,果然名不虚传。我:咦,我怎么没听说过云南是花海的说法,只知道昆明也叫“春城”。

离开纳西雅阁客栈时,已是下午三点多,第一次来的两位小伙伴对后面的路程没有概念,前面拍照花了不少时间😂,加上出发晚,相比三年前自己一个人到达这里的时间晚了近两个小时,我提议把包里的食物消耗掉一些,减轻重量,加快速度,好赶在天黑前到达住宿点。

纳西雅阁客栈出来拐个弯,再前进一段路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最虐的28道拐了!当然,对我来说,还是纳西雅阁前面那段爬升的路更累😇。

走了大半天了,两山之间的大桥似乎永远在眼前!看她们俩的姿势肯定是在拍28道拐”😂

28道拐结束到达山坡,突然下起雨,刘同学给我们都准备了雨衣,但好像只有我穿上了,好在没几分钟就停了。

说好的加快速度呢,啪啪打脸,看到美景还是控制不住想要拍照的心情,某人开始了今天的“比心”之旅。2.8米大长腿,也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两张图形成鲜明对比。

路上遇见了一位大叔,好心提醒我们要加快速度,天不早了,可能还会下雨,前方就是悬崖口,有一位护林员,如果她已经下班就可以免费下去拍照,不然就要收费了。

到达悬崖口,大姐还在,过路费10元/人。但三年前可以随便拍随便走的。想问这行为,政府知道吗?

虽然大姐等着收工,可还是开口每人十元,既然来了,那就不能留遗憾,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每人5元(还是三人10元?)成交。

站在悬崖边上,虽有简易护栏,但是风大还是挺危险,整得我好像恐高更严重了,三年前没有护栏的时候随便蹦,如今却不太敢站起来,只能扶着石头移动了。😅

大姐说:从这边拍很好看的,我帮你们拍,咔咔一顿响,没几张能看的,最后还是从她意外拍到的视频里截图的。😅

过了悬崖风口,接下来的路虽然窄,又是迎风,但比前面好走了许多,心情也畅快了,可惜这次没能看到玉龙雪山顶的积雪。

拍照永远背对镜头,哪怕这样也遮不住傻狗的气质😅。说实话,真不是我胖,真的是因为借的朋友裤子太宽了。😂

一路上和朋友吐槽了一些人和事儿,一个陌生男子突然插话:你不能这么说,人家……是因为……把我说的愣住了,有点晦气,赶紧让他先走,后又发现他挡在前面也不是事儿,还是赶紧超了他吧。

天色渐晚,当再次看见人烟时,离今天终点也就不远了。我说:好想在这边坐一会儿看月亮爬上来。

路过一条小溪,溪流规模不大,但在安静的夜晚,急匆匆的流水声显得特别响。大晚上的听得有点毛骨悚然!

无意间抓拍到的照片,满满的氛围感有没有!老钟却说有点诡异,哼!

天完全黑时到达茶马客栈,原本是想住著名的中途客栈,奈何节假日人太多,已经满房,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茶马客栈,三人双人床,不到两百,况且环境和条件超出预期,还真是有点中大奖的感觉。

各自洗漱好吃晚饭,20一碗面,味道一般,不过相比城市里热闹街区和景区,这也算便宜了。

山里信号不好,好像除了大厅,别的地方都收不到WIFI信号,这里就自然而然成了住客们的聚集地。

看着满墙满屋顶的留言,想着是不是应该留下点只言片语,找来找去,似乎没有空白地。

无信号,连不到无线,室外太冷,天台上坐了一会儿就扛不住了,只好回房间陪老钟窝着筛选照片,喝点当地啤酒了(平时确实滴酒不沾的😎),结果就是半夜失眠了。

很开心,这次住宿不仅客栈条件超出预期,风景亦是如此,虽然没遇上日照金山。但相比中途客栈,这里的玉龙雪山不会那么逼近,视野更开阔。

定了6点的闹钟想碰碰能到看到日照金山,可惜一早醒来就全都是大雾,偶尔散去又聚集,不过这样的早晨也别有一番风景!

day4~再徒虎跳峡第二天

前一晚和朋友说了最后在八点前出发,最后八点半从客栈才走,开启第二天的行程。出门即被眼前的美景暴击,好似行走在云里!

看向往的生活时,著名作家刘震云看着渔民夜晚捕鱼:他朝黑暗中去了!此时我突然说:她朝雾里去了,好想吟诗一首,奈何没文化。😂

经过分叉路口,千万要注意行进方向,否则走错就是另一番经历了,雨季注意塌方和落石。

季节不同,这次视觉美景远比三年前震撼,终于理解大家为什么哪怕是雨季路滑,也要在夏天来一次虎跳峡了。

以前总是被我嫌弃拍照技术很烂的老钟进步太大了,越来越会抓拍了!真的很喜欢这组快要和玉龙雪山融为一体的背影照!

老钟不愿意入镜的原因难道是为了拍别人?这次的拍照技术值得加鸡腿!

果然是一个最佳拍摄点,过往的人无一意外地都会在此停留。路人给拍的三人合影,让我再一次坚定:可能美女只会自拍,帮别人的时候真是一言难尽。😂

也许是因为季节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同行伙伴,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总觉得同一条路,这次的风景远比三年前震撼!两位小伙伴脚上像被绑了铁似的,一步并作三步,总有拍不完的照片。

果然,大家对美景的反应都是差不多的😂,在后续几天的行程里,这种神同步的照片经常会出现。

这张照片怎么看起来像个不开眼的傻子呢😂。老钟好像说了一句:果然是昨天裤子的问题,今天腿细多了。

偶遇一群小可爱,时常在想:这么狭长窄小的悬崖壁上,那群山羊是如何做到跑起来不会掉下去的?也许它们比游客更熟悉这条路吧。

突然发觉,这条路上,只要有大石头的地方,基本都会是绝佳拍摄点,总会诞生那么一两张神图,老钟的抓拍值得加两个鸡腿!

当天的太阳好像在跟游客们捉迷藏,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你可能需要的时候。我说:这像不像佛光普照,我可能要转运了。😅

当狭长的虎跳峡再次映入眼帘时,终于到达三年前住过的,路上最著名的“中途客栈”。原本预计75分钟路程愣是花了110分钟,是该说我们速度慢呢,还是该怪路上风景太美呢?

我说要不我们去逛一下著名的“中途客栈”?最后还是算了,赶路要紧。比我们还更不习惯拍照的老钟同学,总是需要靠抓拍才能入镜。

大石头上的铁栏杆,想必是为了防止那些为了拍照不怕作死的游客滑落而设置的吧。

前进,回望,仍然会觉得,半山腰,石壁里开出路来很不可思议。

小时候看书,对于峡,谷的认识只是在字面上,只能靠想象,只有当你置身其中时,才能感受到它们真实的样子。

穿过一段很平坦的横断山路,一幕小瀑布出现在眼前,枯水期还没到来,水流明显比三年前冬季见到时大了许多,甚至需要趟水而过。

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电视剧里武林高手穿过瀑布的画面,想拍但不敢说,也没那技术。😂

我说:前面全都是平路和下坡路了,很快就可以休息了。结果是记忆出了岔,又得上坡了,好在这段路不长,不过经过昨日长途跋涉后,大家也都快精疲力尽了。

翻过横断山路,开始走下坡路,中午12点,终于抵达中峡旅店,游客们就餐和等车的地方,也是高路徒步的终点。

三年前,店里有一位会说纳西语的老奶奶,还教了我几句,这次没看到人,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到达旅店,暂存行李,吃午餐,稍作休息。

很多旅客这里就直接坐车回去,不过既然大老远赶来了,怎么能不带她们去感受一下中虎跳呢,正好我上次来时枯水期,水流不磅礴呢。

有时候过于自信就容易翻车,以为三年前来过就会一直记得,结果就把两位伙伴带沟里了。翻过无人问津的草丛,最后无路可走,一不小心走到了悬崖边😅。

悬崖虽险但风景绝美,不过还是安全第一。

紧急返回地面,一来一回,浪费了宝贵的50分钟,当我们找到正确入口时已接近下午一点半,收过路费的姐妹好心提醒:来回需要3个小时,不要走太远,不然赶不上车了。

经过一番错路折腾,精疲力尽的刘同学似乎并不太想因为冒险下去而错过回丽江的末班车。而兴致还很高的老钟永远都是:我都可以,你去我就陪你一起,我想她也是想去的。

最终决定打个赌,付了三个人的过路费,无奈的刘同学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跟着下去了。其实我有私心,想带她们体验90度的天梯。下图只是一个小铁梯。

虽然已经经历了一天半高强度的脚程,但兴奋的老钟似乎还有很多体力,蹦得老快,时不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看着简易护栏,脑子里时不时出现脚滑翻出护栏掉落悬崖的场景。当老钟再一次没有回应时,心里不免担忧,询问谷底返回的路人是否看到一位短发女生。当我再次看到她时,心里是有点生气的,这也是我以前喜欢一个人出门的原因之一,害怕别人跟着我倒霉。

到达另一个收费点,拍了照片后的刘同学:我就不下去了。

想起前面收费姐姐的提醒:到下一个收费口后就不要再下去了,就在那拍拍照,不然就赶不上末班车了。奈何我和老钟一身反骨,又赌了一次,继续往下走,疲惫又担心坐不到车的刘同学一脸无奈。😂

和老钟走到谷底,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黄色金沙江近在咫尺,人也跟着心潮澎湃。

谷底好像新增了一些简易木头护栏,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壮观的虎跳峡(收费的),但对于恐高的人看久了总觉得很容易翻出去,有去无回。

对于湍急的水流总是有本能的恐惧感,脑海里总是闪现被冲走的画面,心想:这要是在六七月的雨季,流水岂不是更壮观!

拍照时无意间瞥见三年前走过的悬崖峭壁上的横断山路,懊恼不已,要是没带错路就能带她们比较完整地游览中虎跳了。

居高临下的刘同学抓拍到的模糊神图。
她拍它,我拍她和它,刘拍我们和它。

底下两张照片已经不记得是谁抓拍的了,总之很喜欢!😍

时间短暂,未能一饱眼福,心里已经感应到刘同学的催促了😂。返回路线好几条,这次既想走不同的路线又想让她们体验90度天梯,最终选择了后者。

看着她们好像很轻松的样子,逞强的自己到达天梯中段时恐高加剧,头不敢动,身体僵硬,双腿发抖,手心出汗,脑海不断闪现抓空掉落悬崖的场景。当左手握着的木棍不小心插进衣服口袋时,动弹不得,好不容易拿出来丢弃,差点以为自己要交代在这里,后半段靠着自我催眠自我PUA终于撑到结束,心有余悸

经过天梯这一出,体力已耗尽,每往上爬一步都要使出吃奶的劲,痛苦不堪。

靠着走不动就回不了丽江的信念终于爬完陡峭的悬崖路,突然下起雨来,我和老钟两个显眼包竟然不顾远处刘同学的焦急催促,还有心思荡秋千。我猜刘同学那会儿的内心OS应该是:我真是服了你们两个老六了!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准时赶到旅店,急匆匆取回行李,再晚两分钟就真赶不上车子了,惊险又刺激。😂

在回丽江的中巴车上,一位不到2周岁的可爱小男孩,口齿异常清晰地和他的爸爸进行着各种可爱对话,爸爸也非常有耐心的提问和回答,看着这一幕平常而又温馨的画面,陷入沉思……

到达丽江,意外看到了彩虹,期待着接下来有更精彩的旅程,至此,第二次虎跳峡高路徒步算是基本圆满地结束啦!

Tips

1、到达景区大门,对全天徒步没有把握的游客,可选择加10元让司机载到纳西雅阁客栈,避免被虐而坚持不下,也能节省2-3小时时间。

2、中途客栈(halfway)固然出名,但对于住过两个地方的我来说,认为离它5公里距离的茶马客栈也很不错,不过第二天的时间会比较赶,得早起,不然就没有很充裕的时间游览中虎跳。

3、中虎跳谷底离水泥地面很远,峡谷很长,若想全程游览必须留够时间,最好11点前到达徒步终点中峡旅店,否则容易错过末班班车,自驾除外。


4、19年1月,22年10月初分别来过虎跳峡,由此强烈建议:一定要在丰水期来虎跳峡!!!两季对比图放在楼下,自行比对。

6、少刷小视频,想去就去,虎跳峡徒步路线没有网上短视频拍的那么危险,当然,前提是不作死。

结语

17年错过,19年一腔孤勇,独自一人出发,不会自拍,相册里满是萧条的风景。2019年带着朋友一起,手机镜头里终于有人了!时隔三年多,体力大不如前,时不时吐槽再也不来第三次了。翻着照片,写完游记,回忆过程,我想有机会的话,我应该还会再去的吧!

2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虚怀若谷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虚怀若谷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