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专题> 出行记录> 幸运之旅--希夏邦马北坡冰塔林线

幸运之旅--希夏邦马北坡冰塔林线
此线路没有明显路径,90%路程在海拔5000+,大量冰川塌方路段非常凶险!请不要轻易尝试!!!
随着冰川融化和山体塌方,部分路段地貌不断变化,轨迹只能作为大致的方向参考,要做好自己重新找路的心理准备!!!
本次行程参考了Hiking72和悦野队大米的轨迹,也得到好友空白的安全提示,在此表示感谢!!!

难得来趟西藏,只搞一个线路实在是不划算,所以珠峰东坡结束之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冈仁波齐转山,一个是希夏邦马穿越。冈仁波齐转山相对简单但是车程远的恐怖(单程近千公里),希夏邦马离东坡很近但是海拔高的恐怖(最高6000+)。两年没上高原,没想到这次东坡海拔适应的还不错,除了第一天到晓乌措营地有点头疼,后面再无不适,最后一天翻5300垭口也没有他念他翁时的无力感,于是目标定为希夏邦马。
希夏邦马线路大致分为南坡线路、北坡线路和南北穿越线路。珠峰东坡虽然强度不大但是连续一周的雨雪天气搞得人身心俱疲,所以希夏邦马不想久战,北穿南要10天...弃。南坡强度和海拔相对低一点,但是没有冰塔林...弃。于是目光重点放在了北坡,网上搜了搜,有个北坡冰塔林线才48公里好像蛮合适,爬升才两千多点,唯二的难点是两个6000垭口...
希夏邦马冰塔林线海拔走势图(源自悦野队大米的轨迹)

D0 白坝村--欧热村--普热琼4500营地
早上会哥和东江老哥去买物资,叫他们买5斤米结果只买了4斤...你们是啥饭量自己心里没数吗...真是气死...这次摄于6000+的**,物资尽量精简,晚餐已经从东坡的两菜一汤压缩成腊肠饭+青菜汤,米饭再不管够简直没法活了...
中午1点前到白坝乘车点等去往聂拉木的过路班车,司机说只有1个座位了,不能超载...路边一个老哥说他昨天去聂拉木没位置,包车去花了一千块...好吧...忽略了这两天正是旅游高峰期...来了两辆去吉隆的车有挺多空位,想着要不先坐一段到门步乡再想办法?结果那两辆都是包车,不给其他人上车...后来的一趟去吉隆的班车也满员了......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聂拉木班车司机问车上有几个是去珠峰的,答两个,于是挤出三个位置可以搭上我们,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东坡那几天不是云雾缭绕就是雨雪交加,出山后天气也转好了,蓝天白云雪山清晰可见。
路边风景


这次线路的起点是普热琼,离大巴路线还有一点距离,有三种方式可以到达:1)坐车到聂拉木县城,然后包车前往,路程大约35公里;2)坐车到如杰村路口,然后找车或走进去,路程大约8公里;3)坐车到亚来乡,然后包车前往,路程大约16公里。各方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方案3。

下午5点左右,车到亚来乡。东江老哥在车顶卸包的时候不慎割破了手指,我赶紧掏医药包给他清创包扎,旁边一个略带官腔的声音响起“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这边游客不能私自进山的...”我心说这边查这么严呢?抬头一看,**...大巴车正好停在乡政府门口...正当我们手足无措内心疯狂组织语言的时候,对方邀请我们去马路对面乡政府活动中心休息一下,于是硬着头皮背上包进去等待一顿劝返教育。

进了活动中心对方给我们拿饮料,让气氛缓和不少。干坐着也是尴尬,跟会哥打盘桌球压压惊,东江老哥还跟那人打了盘乒乓球,期间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不知是何原因,对方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告诉我们去欧热村登记备案就可以进山了,还主动要帮我们联系车辆。我们也不想麻烦他,于是自己上街问藏民包车价格,16公里过去竟然要200块,这不是拿我们当肥羊宰么...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位干部同志帮我们找好了车--他们单位门卫送我们过去只要50元。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领导这么通情达理开明能干....真心祝愿亚来乡能在他的带领下好好开发旅游资源走向繁荣小康...
亚来乡活动中心


下午6点多到达欧热村(地图上是写的俄热)村委会,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雪山--摩拉门青,村子正在大搞建设,显然在为发展旅游做准备。
欧热村

欧热村村委

村委会里面挂着合作社的牌匾,工作人员询问我们是否需要顾牦牛,我们回答不用,那只需要登记个人身份信息就行了。看来这边的商业模式还在筹备中,将来是否增加各种门票卫生费不得而知。总体来说希峰线路的进山口比东坡要丰富的多,尤其从北边219国道沿途的草场进入非常方便,圈地收费的方式无法阻挡户外人脚步。欧热村作为一个离国道比较近的入口,有一定的地理优势,把服务搞好,消费价格合理吸引广大消费者进入才是长久之策。
欧热村合作社

在村委会登记完,就背上包出发了,村里有民宿可以住宿,不过我们更想往前赶一赶,为明天省点脚力,毕竟明天有900+爬升,是强度最大的一天(后来发现第一天是最轻松的...)。
从路过的民房来看,这个村子挺贫穷的,希望旅游业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过上好日子,也希望他们不要那么快被铜臭味腐蚀...希望他们的心永远像这藏区的天一样清澈...
欧热村民房

沿着机耕道往普热琼方向走,巨大的摩拉门青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前几天东坡那几个雪山爽快多了。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拍,7点半左右在经过一处蓄水池之后,到达参考轨迹徒步起点附近。营地条件还不错,地面平坦,水渠从营地旁边通过,省去了下河打水的麻烦,帐门对着摩拉门青,就等明天日照金山了...

躺等日照金山

夕阳给雪山镶了个金边

来之前就听说希峰的风很大,见面更胜闻名。晚上本来准备借旁边的巨石挡风造饭,没想到风向突变,垒了半天的挡风墙也失守...后面几天煮食都转场到东江老哥的飘云双人帐。
挡风墙失守

帐内晚餐,菲尼克斯HL32R-T的泛光小灯充当营灯效果不错

消费降级,白米饭配牛肉白菜汤

D1 普热琼-5400营地(路程10.18公里/爬升941米/下降20米/用时7H)
早上起来天气大好,日照金山如期而至,趁着还有信号和小伙伴们直播互动了一把。金灿灿的摩拉门青像一块巨大的狗头金,眼睛都快晃瞎了。
日照金山

强行植入广告

这个线路没有明显路迹,所以要经常比对轨迹调整方向,不能盲目跟着感觉走。有时候感觉走得挺顺实际偏离远了,转回去还是挺消耗体力的。

比如这里,刚刚还是平缓草地走得挺嗨,走到头发现是塌方断崖只能回头绕行,海拔到了4700,多爬升一米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啊....
塌方断崖

高海拔爬陡坡是真累

越往后走,路况越原始,几条平行的山脊和山谷,前人的轨迹有走这边的也走走那边的,具体哪边好走就需要自己去验证了。
路况相当原始

东江老哥和会哥走了另一条轨迹的路线

看来他们那边不是很好走

送你一朵小心心

中途偶尔也有小块的营地,如果赶进度前一晚可以继续深入一点再扎营,不过离水源远了一点,日照金山的视角也没那么好。


石头上的花纹,像极了梵高的星空,又或者梵高的灵感本就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越往后走,雪山越近



下午5点半左右到达一处比较平坦的营地,此时海拔已经5400,比东坡最高的5350垭口还要高一点,刷新了我的海拔纪录,再往上走难保夜里不高反,今晚就在这扎营了。水源在旁边山谷里,要下去几十米,蛮累的...卫星地图上显示有个海子形状的图案,走过去后发现是个巨大的石头。 不远处雪山上厚厚的雪帽,边沿有明显的断痕,东江老哥说这里扎营是否有雪崩的风险?我看了下周围地形,我们跟雪山之间还隔了条山谷,应该可以缓冲雪崩的冲击。

又是一处“开门见山”的绝佳营地,天气看起来也很不错,明天能否躺观日照金山?充满期待...

晚餐除了白米饭配牛肉白菜汤,加了几片腊肠

D2 5400营地--6000垭口--5650冰塔林营地(路程12公里/爬升628米/下降432米/用时8.5小时)
今天是此行的重头戏--翻越6000+垭口,这个高度放在国内诸多知名虐线里也是鹤立鸡群了,说实话我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做好随时下撤的心理准备...老天爷也给我们开了个小玩笑,一大早起来金山没见着,飘起了雪花...翻越6000+没有成熟路径的积雪垭口?我自认没有做这个准备。 天上乌云滚滚,是立即下撤?还是原地扎营等待一天?还是往前挪一点到5600营地扎营?以我们目前的口粮,多等一天是没问题的,原路返回基本都是下坡,路况也大致OK,一天足够。所以最终商议结果是...等一等,如果天气好转就继续往前走,不行就原地蹲一天。
下雪了

11点左右,太阳驱散乌云,天气转好气温上升地上的积雪也化了,目标方向露出一片蓝天,我们决定拔营出发。

土石覆盖在冰川上,冰川的消融和移动带动土石大面积的塌方滑坡,所以这条线路是一直在变化的,上半年的平地坦途下半年可能就变成乱石沟渠或冰河冰湖。

遇上“沙发”赶紧坐一坐


东坡雪山不露脸,希峰雪山随你看



希夏邦马的风很大,单靠速干裤吹得有点凉凉,雨裤套住又不是很透气,于是把雨裤卷成七分裤,小腿再套上雪套,这样防风透气防雨都解决了。迪卡侬的软壳防水还可以,小雨小雪直接扛了,但是感觉抗风不是很强,版型倒是挺显瘦...

不知名植物,在海拔5650的地方顽强生长

小海子

远处的雪山群也很壮观,只是比较远手机拍不出效果,从地图看应该是珠峰方向

这两天的大方向都是朝着垭口处一抹白色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山头,不管怎么样,即将揭开她的面纱了。





海拔5867,卫星地图上一片白色,原以为是雪地,没想到是巨大的冰盖。我还犹豫要不要上去耍,老年人已经按耐不住爬上去了...果然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来都来了...那就多玩一会儿...




终须一别,奈何太美

三步一回头


无意间发现这个心形小海子

下午4点40,到达6000+垭口,以往翻个四千多垭口都整的有模有样又是陡坡又是经幡,有的还给你来个悬崖啥的,没想到6000+垭口长得如此**无奇,差点就错过了拍照。
**无奇的6000+垭口


翻过了最高的垭口,后面都是轻松的下坡啦?想得美...高jing光hun时刻才刚开始。古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诚不欺我,谁能想到3.5公里的下坡路能走3个小时...

这个丫头,老是不看轨迹在前面冲,还把我们往沟里带...

还好老夫多看了一眼轨迹,回头是岸

冰川表面有很多溶蚀的痕迹,所以不戴冰爪走起来也不滑。不过谁知道它啥时候会突然塌一块呢...走在上面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塌方的冰川



冰与石

脚踏实地心里稍微踏实点,不过也不能太乐观

冰川美丽而危险,冰下面是土石,土石下面又是冰,乍一看泾渭分明,实际上纠缠不清。你以为你站在坚实的地面上,实际上那可能只是巨大冰层上的一点点浮尘...你今天走过的路,过几天可能因为底下的冰层融化而塌方不复存在。能够确定的是尽量远离冰层的边缘,消融的冰水在那里汇聚成冰河,冰河不断地侵蚀冰层,有些地方形成深不见底的冰缝,一旦掉进去神仙难救。

尽量保持距离


路况不允许就尽量快速通过

安全点的地方当然不能忘了留下美好的回忆








冰川的末端已经出现断裂塌方的痕迹


下坡的路,不是那么好走。东江老哥说对比这个路,下揉措垭口那个坡不算啥

终须一别,摸一摸说声再见吧

离开了冰川,剩下的也不是坦途,下面这张图看起来**无奇其实暗藏杀机。右侧的溪谷非常陡峭无法顺流直下,前方也是陡崖无法通过,正确的路线是从左边向上走,跨过冰河迂回到山脊上再转向下走。这一次的走法是这样,下一次来塌方区是否扩大,冰河是否宽到跳不过去就不好说了。

跨过冰河

又一个心形小湖,这个线路还真是浪漫...

下午7点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冰塔林,下图冰塔林下方那块**地,东江老哥想在那扎营,那里是个不错的观景台,适合第二天“开门见山”。但是考虑到那里靠近陡坡,落石的风险较高,我还是决定下到悦野队扎营的那个小湖边寻找合适的营地。



7点半下到悦野队扎营的湖边,这里海拔5650,又刷新了扎营海拔记录。悦野队5月底扎营的区域已经被湖水淹没,湖边靠山体的一侧有小块平地,但是落石风险太高。湖的另一边角落里,有一块不错的平地,土质很松软,是山洪冲刷过后沉积的土层,在水道边上。平地周边也有很多石头,外形上看不像是塌方落石,倒很像洪水冲击造成,这些石碓刚好处于平地和陡坡之间,形成一小片缓冲区,可以阻隔落石。水道扎营本是户外大忌,考虑到最近的天气及气温,爆发山洪的概率较低,再权衡落石的风险,最终还是选择此处作为营地。
今天是中秋节,拿出背了两天的月饼和酒水饮料,月饼是随风给我们买的,虽然人没来心还是到了。两瓶饮料本来是准备翻两个6000垭口各开一瓶,奈何今天过了5600就开始头疼,吃了布洛芬也没太大缓解,晚上都消灭掉权当减负了。原计划的腊肠饭,会哥哥说不吃广式甜腊肠,于是换成了四川辣肠,昨天煎了半根发现还挺辣的做成腊肠饭没法吃。于是腊肠饭+青菜汤变成了白米饭+腊肠炒白菜+紫菜汤,原料不变凭空多出一个菜。
晚餐的时候听到外面哗啦哗啦的响,一开始以为是下雨,后来才发现是落石的声音,虽然扎营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落石的问题,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大动静...这一晚上大概发生了十几次落石,用头灯照过去,扬尘离我们只有几十米远,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半夜起来查看了几次,确定安全才睡去...
中秋“豪华” 晚餐

帐篷与冰塔林

D3 5650冰塔林营地--5996垭口--刚庆罗冰塔林营地(路程8.9公里/爬升413米/下降456米/用时7小时) 一觉醒来,胳膊腿都在,感谢神山饶我一命。天边一抹红霞,却未见日照金山,会哥还在懒床,我和东江老哥去冰塔林溜达一圈。
朝霞不出门,难不成今天要变天?

未见日照金山

这片冰川整体规模虽然不如传统线上的大,但是造型别致,极具观赏性。可惜我们服装色系过于朴素,让照片失色不少...









冰塔林美丽的外表下也隐藏着无数危险--冰缝、冰洞、暗河还有高处镶嵌的石头等...稍有不慎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除此之外,冰塔林本身随着日照消融,存在坍塌的可能,数吨重的冰块砸下,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观赏冰塔林的时候要谨慎观察、保持距离,不能被美景冲昏了头脑。
冰缝

冰洞

暗河

高处镶嵌的大石头

今天原本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参考轨迹显示只有6.5公里,爬升只有370,唯一的难点是要翻越6000差几米的垭口,有了昨天6000+的经验那都不是事儿...我预想...在冰塔林玩半天然后再慢慢晃过去不就完事啦。然鹅现实总是会无情的打脸...
例行合影


参照的悦野队轨迹是5月底走的,那时气温还比较低,冰雪消融比较慢。现如今已经度过了一个夏天,大量的冰雪消融造成地质变化,有的地方变成了冰河冰湖,有的地方塌方成了断崖,原轨迹通过冰塔林的路已经走不通了。于是乎三个人在冰塔林里转来转去四处找路,耗费了3个小时终于穿过去...当然找路的途中也收获了不少美景。





















穿过冰塔林,喜提塌方区。仔细看下图,山体的边缘,断崖式塌方,只有一条沟道可以蜿蜒而上。
塌方区

沿着沟往上爬

沟道满是乱石且不稳定,所以走在最前面的人一定要经验丰富,判断准确落脚轻快,尽量避免石块松动滑落。一旦造成落石,第一时间大声呼喊“落石”警示下方队友闪避。
不太稳定的碎石路,比鳌太的石海刺激多了...

沟道

回望冰塔林



好不容易爬上来,你以为到顶啦?实际海拔还不到5800,后面还有200米拔升等着。

不似刀削剑砍那般齐整,就叫斧劈石吧

5800有一块不错的平地,不远处有几处小水源,可以作为一处备用营地。不过有些事情说不准,也许下次来这一片也塌完了呢...
5800平地


继续干坡,东江老哥说前面有人,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真有人。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前两天都只有我们3个,突然见着陌生人还挺兴奋的。只是没想到是个老外,我仅有的几个单词不够交流,社牛会哥已经迫不及待上去一轮输出了。对方是某登山公司的,一行4人正在进行攀登珠峰前的海拔适应训练,据说珠峰是他14座中的最后一座了,看来是大牛啊。会哥居然没加个微信,错过了成为会十四的机会。
目送俩老外离去

继续向“垭口”迈进,跟昨天的6000垭口一样太平了...找不到标志物拍照



这里还算有点特点,海拔5990权当做是垭口标识点吧(后来看轨迹今日最高5996)。雪地上隐约有脚印可能是那几个老外走的。我当时在想要不往那边走点凑够6000?摇摇有些胀痛的脑袋想想还是算了吧...

过了垭口开始缓慢下坡,前面那一抹蓝是佩枯错,肉眼看挺美的,手机拍不到。正式的下坡基本上是沿着水道走,有时候感觉有路径,有时候又啥也没有。贴着水道走乱石比较多,有时候还要过河,两边跑来跑去。结合其他轨迹和实走情况来看,可以考虑直接走右侧高处,最后再沿着缓坡下到溪谷边。

前方佩枯错

这个线路有一点好就是基本不缺水

前方冰塔林就是今天的目标了


这边的冰塔林地图上标注着刚庆罗,不知是不是它的名字。相比早上那条沟的冰塔林,这边规模更大更壮观,不过外形远远望去长得都差不多,像整齐的士兵。 到了这里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下到营地的路还很曲折,这边临近冰川的山体同样面临着断崖式塌方的问题。下午6点半终于在小湖边找到一块不错的营地,看地上的石块这里应该是固定营地。不过这个营地的风出奇的大,感觉比前几天要冷得多,扎好帐篷就钻进去不想出来了。 今晚为了方便做饭,把帐蓬方向调整为和东江老哥门对门,原以为他的飘云双人帐横着能给我门口挡挡风,没想到一点没挡住,晚上风吹得我的门厅啪啪响,吵得我一晚上没睡好...鱼脊帐还是尾巴顶风比较合适...
冰塔林

落日余晖

云层压得很低,看来日照金山指望不上了,只求不要下暴雪

这个街边小店买的腊肠,肉没放多少,辣椒倒是很舍得。昨天炒白菜辣味全煮出来了辣的我们仨都受不了,今天改为单独煎腊肠,结果还是没吃完...老人家仗着能吃辣天天想拉我入伙一起吃辣的,结果自己嘴巴干裂了碰不得辣的(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D4 刚庆罗 冰塔林营地--北坡大本营(路程20.94公里/爬升221米/下降816米/用时12小时)
满怀期待的时候它不出来,不抱希望的时候它又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一大早起来天气转好,一轮明月挂在空中,与日照金山同辉。


帐篷旁边的湖水已经结冰,没想到绕到另一边打水,收获神仙机位


昨晚的温度确实很低,没有降雨帐篷表面结了一层很硬的霜

讲个笑话--今天的强度很低...
根据参照的悦野队轨迹,从刚庆罗冰塔林营地到希峰北坡大本营,虽然有20公里路程,但是爬升只有200多点,虽然他们走了2天,但是运动耗时只有六个多小时,也就一个东湖十山嘛(轻松拿捏)...... 线路也很“简单”,只要横穿冰塔林,到达末端的小冰湖,然后“跨过”湖尾的冰河,剩下就是一路飞奔下坡了。昨天已经看腻了冰塔林,今天就“速战速决”吧...谁能想到呢...今天在冰塔林转的时间更长...
等待横穿的冰塔林



从营地下冰塔林的路,是一条看起来**无奇的乱石沟,但是冰霜为它附了魔,滑的一批...堪比雨后船底顶。而犹有过之的是它的石块还不稳定,对下盘功夫是极大的考验。


花了50分钟左右才下到冰塔林旁边,外围的冰塔林非常脏,一看就是饱经风沙。横穿冰塔林的路,实际上是斜着一段一段的穿过,这个季节冰塔林融化的比较厉害,中间有很多冰河冰湖,并不是很容易通过。

刚走完船底顶的“滑”沟,又迎来鳌太的“石海”。与鳌太已经基本稳固的石海不同,这片石海是“活”的。下图左上方那片泛着蓝光断壁,不是石头,而是冰块。冰川的实际规模远超我们的想象,冰塔林只是外在的一小部分,实际范围可能覆盖整个山谷,只是上层覆盖了一些乱石,混淆了视线。当冰块融化、断裂、移动,上层的石块就会相应的滑动、塌陷。前人的轨迹,在这里已经没有太**价值,轨迹上标注的平地,已经变成了深坑,轨迹上通行的路径,已经被断崖滑坡截断。在斜坡上行走时,尽量避开边缘部位,因为你不知道它何时会再次坍塌。路径上有巨石时,尽量绕行到它上方,因为你不知道它何时会滚落。

冰与石

没有十足把握的斜坡(高台),不要轻易滑下(跳下),下面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冰裂缝。


冰柱支撑的巨石,不知何时会滚落

好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远看**无奇的冰塔林

内部世界精彩纷呈




尤其中途休息的时候,偶遇的这片小天地,宛如冰雪之王为小公主搭建的童话乐园,图片未能展现其十分之一的美丽,不,准确说是仙气。两个老男人也沉迷于此无法自拔,一顿疯狂摆拍。








后面还有未知的旅途,继续赶路

临近冰塔林末端,已经有多处坍塌的痕迹,说明这里的冰层已经不太稳定,风险也随之增加。远处对岸的灰色山壁都是断崖式塌方的痕迹,过去之后还要找路爬上去。虽然很多年前在墨脱已经见识过山体滑坡和路面塌方的震撼场面,但与此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这张图比较直观地解释了这里的地貌特征,你以为的坚实地面,只是附着在巨大冰川表面的尘埃,而我们只是在尘埃上行走的蝼蚁。


冰山上绕来绕去找路


不知道旁边的冰山何时崩塌


快速通过,是唯一的安全措施...

不确定的区域,只能投石问路,一个人先去探探,后面的人跟着脚印走

路遇冰洞,大致可以估算脚下的冰层厚度...有个10公分?

不挡路的冰湖看起来还是蛮美的

最后一段,需要跨过冰河,隐约听到山上有人在叫,看到一个小黑点,可能是在指点我们过河的位置吧,可惜听不清说啥。办法总比困难多,扔两块石头垫脚,轻松跨过冰河。

下午2点50,终于到达对岸,坐在石头上小歇,我们还没脱落危险区域。这一片塌方区的土质非常松散,沙土、大小石块与暗冰混杂不清。有的地方脚踩上去会往下陷,有的地方巨石危悬,相比之下鳌太的石海简直就是康庄大道。

再回头望一眼冰塔林,就此别过不知此生是否有缘再相见。


继续翻越塌方区的石海(危险的地方完全没手拍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通过塌方乱石区,到达小冰湖边。这里画风突转,宛如海滨度假区,让人感到异常的放松。湖尾有一窝鹅卵石可爱得很,与周边棱角分明的石头形成强烈的反差。




鹅卵石扎堆

可能是太放松了,差点错过了过河点,幸好我看了眼轨迹,那个不爱看轨迹又爱往前冲的会哥哥已经走出了几百米。我把她叫回来她还振振有词的说,自己看过了那里不好过河才往前走的。本来不看轨迹走错路是小事,未经沟通私自变更关键的危险点,问题可就大了,狠狠地把她K了一顿。 所谓欺山莫欺水,户外致死事故,大部分都跟水有关,过冰河作为高海拔线路主要的风险之一,是不容轻视的。从卫星图上看,传统的过河点比较宽,且中途有多块陆地作为中转点,这样的过河点,好处是水流相对缓慢人不易被水流冲倒,脚不用长时间浸泡在刺骨的冰河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河道已经有明显的石块过河路径,也省去了一部分麻烦。
过河点

中间这一段有点小麻烦,石头沾水后变得湿滑,尤其 最后两块石头完全被水淹没,所以踩石头过河的方式行不通了。淌水过河的话河床堆积石头深浅不一且打滑,石头造成水流不稳定,最后那几步水深且急,万一湿身比较麻烦。反复尝试后觉得会哥过去风险较高,四周又溜了一圈,最终决定从旁边的沙洲处过河,虽然水稍深一点但是水流平缓河床也很平坦。 试探水的深度和路况,靠近河对面的位置底下不平,深度没过了膝盖

过河之后又变成了沙漠地形,这次真是啥路况都体验了一把



各种动物的足迹

进入草场,剩下的都是坦途了,沿着溪谷右侧一路平缓下坡(刚刚淌水过的冰河在左边山脚下)

回望身后的雪山



跟夕阳赛跑



最后走了一个多小时夜路,终于到达大本营

说来搞笑,先前也没去过大本营,不知道长啥样。轨迹上只有个标注图--草地上有个高速路牌一样的牌子上面写着希峰大本营几个字,但是卫星地图上居然标注了“公厕”我心想这必须是个景区吧。往大本营走的路上也一直看到这边有俩探照灯怼着我们,我心说这景区工作人员咋这敬业?大半夜的还在值班...从大本营出去不会还要补个票啥的吧?想想东坡的各种收费名目...这要是再安个擅闯保护区罚个款不得血亏...转念一想我们也是名正言顺登记过进来的,万一要收费大不了原路返回从别的地方出去。
过了桥就见一藏民杵在那,上前打招呼才知道是马帮的过来招揽生意,明天他们要带游客上山,刚刚那俩“探照灯”是拖拉机车灯。正在这时河对面有俩人问路,应该是北南穿越下撤的,给他们指了指过桥的方向。到了大本营发现就是块草地,马帮搭了个大帐篷,牦牛都在一边睡了,公厕倒是有个旱厕,有个藏族小姐姐很热情的给我们倒了热水还邀请我们去他们大帐里休息。
大本营离219国道直线距离15公里,机耕道不到20公里,我们想赶到国道边扎营,明早坐吉隆的过路车去日喀则。正好后面那两位要去聂拉木会合队友也想出山,于是我们找藏民商量包车事宜,没想到对方狮子大开口皮卡车出去要400于是告吹。后来那两位似乎很急着出山,自己包车出去了。
晚上把所有的米都煮了,米饭比前几晚都多,他们俩说我克扣口粮,天地良心啊,我这明明是细水长流省出来的...

D5 希峰北坡大本营--拉萨
早上起来乌云盖天,日照金山是不指望了,就指望有个回头车把我们带出去吧。昨天那个司机又来与我们闲聊,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内地包车就是3块钱一公里,西藏给到5块钱一公里已经是很够意思了,20公里收400实在是太黑了。内地过来旅游的也不都是大款,我们又不是北上广高收入地区的大款...我们只是(全国最大)县城来的打工仔,工薪阶层也没啥钱的...昨晚赶时间还能给200,今天反正赶不上班车了,有一天时间可以走出去,100块钱我们倒是愿意坐车... 那位司机不知是被我们的穷打动还是出去有事,最终一百块钱把我们带到了219路边,感谢感谢...那个村子貌似叫寺龙村,是希峰大本营的入口,进山包车价村里定了统一400。
大清早乌云盖天,还不开溜


“希峰大本营”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车到寺龙村,班车已经早就错过了,只能包车或拦过路车了。那位藏民司机说500送我们去白坝,160公里这个价格还算公道,但是我们穷...于是再聊聊。我本来想说一人让一步,450就走了,司机说你们现在也拦不到车,这个价格可以了。正说着戏剧性一幕发生了...社牛会哥拦下了一辆宝马,车上两位老板很客气的让我们上了车...幸福来得太突然,藏民大哥也是一脸懵逼。
宝马车开的贼快,下午1点左右就到了白坝,掐指一算还能赶上去日喀则的班车,于是我们谢别两位老板,背上行囊去赶大巴。其实宝马车也去日喀则,但是我个人觉得户外人还是自助为第一原则,能自己解决的时候尽量不麻烦别人。相遇是缘分,别人释放了善意,我们获得了帮助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不应该算计别人的善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无巧不成书,我们正扛着大包小包往班车停靠点赶,一辆过路车停了下来,喊价120一个人到日喀则,还价100成交,想想班车也要100,价格还是挺公道。车快到日喀则,司机突然说如果送到火车站要加20,我们说之前不是说好了价钱吗?没道理半路又额外收费啊。司机还是坚持要多收20,后来我说要不然你到了日喀则就停在公交线路上吧,我们自己坐公交去火车站。结果到了日喀则司机不知道经历什么思想斗争,还是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也许是他心底的契约精神战胜了贪念吧.
去往拉萨的火车上,又见到了彩虹,东坡出山见彩虹,这次出山又见彩虹,果然好运连连。

出山见到彩虹已经很幸运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列车员激动的说哇塞快看彩虹。我爬起来扒在窗户上一看……果然很哇塞,双彩虹完整清晰的横跨铁路,列车从彩虹中间穿过。


晚上9点半到达拉萨,刚走完念青在拉萨游玩的强哥(光头强)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住宿,还安排大奔来接我们。到酒店放下大包小包去吃饭,网上评分高的走过去看了下不尽人意,倒是路边的一家陕西菜馆给人感觉很有食欲,于是转身进去,吃完都很满意,尤其羊排汤好评。
此行到此也基本结束,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都完美解决,恰到好处如有神助,名副其实幸运之旅.....
给丛林漫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